纳甲开穴计算过程说明

合集下载

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时辰表

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时辰表

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时辰表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子午流注针法有两种,一为按天干开穴,又称纳干法,或称日干子午流注;一为按地支开穴,又称纳支法,或称时支子午流注。

(一)时支子午流注时支子午流注,也称纳子法,纳支法。

这是根据每日气血输注十二经的地支时辰,病症之虚实,配合五行生克穴位,取穴治病的方法。

有两种取穴法:一种是按一天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各配一经,在这个时辰内,该经从起点到终点的任何腧穴都可以选用。

例如,肺经病,每日寅时都可取肺经从中府到少商的任何腧穴针刺治疗。

此方简便易行。

另一种是根据气血流注到某经的时辰,再结合五俞穴,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进行针刺治疗。

纳子法是依据"日周期",用本经的井、荥、俞、经、合五俞穴配属木火土金水五行,根据气血流注本经的时间,在每日的十二个地支时辰按时开穴。

开穴的原则: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

在气血流经本经的时辰,本经气血最虚,取母穴用补法,可以扶正补虚,使气血通畅。

若本经为实证,则取子穴以泻之。

气血于寅时由肺经流注,卯时流注大肠,依次为胃、脾、心、小肠、膀胱、肾、胃、心包、三焦、胆,丑时流注肝经,再至肺经,周而复始。

可记歌诀。

见下表。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经脉胆肝肺大肠胃脾时辰子丑寅卯辰巳时间 23-1 1-3 3-5 5-7 7-9 9-11经脉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时辰午未申酉戌亥时间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举例:在气血输注本经的时间,实证取本经所属"五行"之子穴泻之。

如肺热咳嗽的实证,于寅时泻尺泽(水)。

即金生水、水为金之子。

虚证取本经所属"五行"之母穴补之。

如肺虚气喘,于卯时补太渊(土),土生金,土为金之母。

如果补泻时间已过,或不虚不实证,或遇有急症,可取本经本穴或原穴。

见下表。

时支子午流注补泻腧穴表经脉补泻本穴原穴腧穴时辰腧穴时辰肺(金)太渊(土)卯尺泽(水)寅经渠(金)太渊大肠(金)曲池(土)辰二间(水)卯商阳(金)合谷胃(土)解溪(火)巳厉兑(金)辰足三里(土)冲阳脾(土)大都(火)午商丘(金)巳太白(土)太白心(火)少冲(木)未神门(土)午少府(火)神门小肠(火)后溪(木)申小海(土)未阳谷(火)腕骨膀胱(水)至阴(金)酉束骨(木)申通谷(水)京骨肾(水)复溜(金)戌涌泉(木)酉阴谷(水)太溪心包(相火)中冲(木)亥大陵(土)戌劳宫(火)大陵三焦(相火)中渚(木)子天井(土)亥支沟(火)阳池胆(木)侠溪(水)丑阳辅(火)子临泣(木)丘墟肝(木)曲泉(水)寅行间(火)丑大敦(木)太冲在纳子法中,还有一种按时循经取穴,以一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属一经,即寅属肺,卯属大肠,辰属胃,巳属脾,午属心,未属小肠,申属膀胱,酉属肾,戌属心包,亥属三焦,子属胆,丑属肝。

灵龟八法详解

灵龟八法详解

灵龟八法详解灵龟八法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甲法,其所採用的奇经八穴是和八卦相配属,故又称奇经纳卦法。

从八法的组成观之,除八脉、八穴及八卦的配合外,尚有逐日干支代数和临时干支代数(干支代数的由来是根据五行生成数和干支顺序的阴阳决定的),这两个代数是演算灵龟八法的基本数位。

推出的八穴代数(八卦所分配的某穴的数字)对灵龟八法的推算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即九宫数,属于以时间为条件的配穴法。

灵龟八法的日时干支,查询同飞腾八法,配以下表八法逐日干支代数八法临时干支代数代数天干地支代数天干地支10甲己辰丑戍未9甲己子午9乙庚申酉8乙庚丑未8丁壬寅卯7丙辛寅申7戊癸丙辛巳午亥子6丁壬卯酉5戊癸辰戍以上粗字为阳4巳亥将日、时干支的四个代数相加,按阳日用9除,阴日用6除,除干支的和数,以余数求得八穴代数,就是当时应开穴(主穴):(日干+日支+时干+时支)÷9(阳)或6(阴)=商……余数〔如合数被除尽,则用除数本身〕八法主穴八穴代数配穴互相关係八卦名称合自然界交会八脉合于部位公孙内关父乾天冲脉心、胸、胃内关8公孙母艮山阴维后溪7申脉夫兑泽督脉目内眦、颈项、耳、肩膀、小肠、膀胱申脉1后溪妻坎水阳蹻临泣外关男巽风带脉目锐眦、耳后、颊、颈、肩外关3临泣女震雷阳维列缺9照海主离火任脉肺系、咽喉、胸膈照海2,5列缺客坤地阴蹻治病先取主穴,后取配穴。

病人可自我按摩;医师可按摩、指压、点穴、针灸。

时区以该地的自然时为准,即你所在地的地区时。

取穴阅飞腾八法。

例如:欲求现在所开穴位,在网上查得今日的日干支和时干支。

如是甲子日、甲子时。

查「八法逐日干支代数」表,甲为10,子为7;查「八法临时干支代数」表,甲为9,子亦为9。

四数相加的总和为35,由于天干的甲属阳,故用9除,所剩的余数是8,8为内关穴所应,所以甲子日的甲子时开内关穴。

交会穴是公孙,所以内关配公孙(先按摩内关,之后按摩公孙)。

如是甲子日、乙丑时。

查「八法逐日干支代数」表,甲为10,子为7;查「八法临时干支代数」表,乙为8,丑亦为8。

纳甲法

纳甲法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

↓ (同开太冲为返本还原) 我,值日经脉五行属性。乙日为木。 他,五行属性我生,木生火。心包荥火穴劳宫
纳甲法临床运用的灵活性
合日互用,增加开穴:
合日互用又叫夫妻互用。《医学入门》:“阳日阳 时已过,阴日阴时己过,遇有急病奈何?曰:夫妻、 母子互用,必适其病为贵耳。妻闭则针其夫,夫闭 则针其妻,子闭针其母,母闭针其子,必穴与病相 宜,乃可针也” 。纳甲法每天仅有六个时辰有穴 可开,余下的时辰则无穴可开,为扩大纳甲法的范 围,可按照天干逢五相合的原则,甲与已合,乙与 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就可以在 甲日阴时开取已日的经穴,反之,己日的阳时亦可 开取甲日的经穴。
庚申来诊,即可先针开穴二间,再配病穴颊车针之。
2.病穴选择宜少而精。取病穴1-2个。可为局部 用穴;表里经配穴,如开脾经太白,可配胃经足三 里;配特定穴。
3.根据病情,预约择时治疗。
王某,男,40岁。右侧臀部疼痛并向下肢 放射10天,跛行来诊,不能作下蹲动作, 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右环跳穴压痛, 疼痛沿足少阳胆经放射至小腿,舌淡红、 苔薄白,脉沉弦。就诊日为壬申日上午8 点30分(甲辰时),当开胆经荥穴侠溪。 针灸处方:侠溪(时穴);环跳(病穴) 均右侧。 操作:针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起 针后环跳拔罐。
戊日甲寅:侠溪 丁日乙巳:太冲 癸日己未:商丘 乙日辛巳:经渠 丙日壬辰:昆仑 丁日癸卯:然谷 丙日甲午:足临泣 戊日丙辰:后溪 甲日庚午:阳溪 癸日辛酉:尺泽 甲日壬申:委中 乙日癸未:太溪
按时开穴,配穴治疗
在按时开穴基础上,根据病情,选配其他与 病情相适应的腧穴进行治疗。 1.先针开穴,后针病穴。如牙痛病人,适逢戊日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数学基础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数学基础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数学原理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佟佳恒子午流注针法,是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道理,配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逐日按日开穴的一种针刺取穴法,子午流注针法包括纳甲法和纳支法,纳甲法又称纳干法,狭义法。

其推算方法是将年、月、日、时的干支推算出来,然后结合人体十二经脉的流行和井荥输(原)经合的五行相生规律而顺次开穴,即:“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医学入门)。

本文遵循古代先贤总结的纳甲法结构造原则和结论,运用解析几何的手段将其有机地,逻辑地联结在一起,由此提出并论证纳甲法的数学定义、公理、定理及推论,并对几种典型的开穴方式予以详细地解答,笔者力求通过子午流注纳甲法的生物规律性建立一个人体经气流注的动态数学模型,实现针灸学公理化的宿愿。

一、干支配合六十环周法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就是1、2、3、4、5、6、7、8、9、10;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就是1、2、3、4、5、6、7、8、9、10、11、12,二者配合起来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由于天干起于甲终于癸,有10数;起地支起于子终于亥,计有12数,到轮回第一个干支--甲子,需要10、12的最小公倍数2*5*6=60,这就是六十环周法。

根据“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中医整体观点,人体十二经五腧穴也遵循起于甲戊之窍,终于癸酉之宫冲穴相生相合,循环如周,构成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数理学基础。

二、干支配阴阳、五行法黄帝公理:任何事物皆具有阴阳属性和木、火、土、金、水五行状态,五行间存在有相生、相克的性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周而复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循环如周。

扁鹊公理:人体有十二经脉,分阴、阳经,井、荥、输、经、合,五俞穴,分配五行。

阴经之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阳经之井金、荥水、输木、经火、金土。

针灸子午流注纳甲三步推算法

针灸子午流注纳甲三步推算法

针灸子午流注纳甲三步推算法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以井、荥、输、经、合五输配合阴阳五行,运用干支配合脏腑,推算经气流注盛衰的一种逢时取穴法。

由于纳甲法推算复杂,不易掌握,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较为简便的推算步骤,第一步,推算当日的天干,根据天干与经脉的配合关系确定当日的值日经;第二步,按经生经、穴生穴的规律,推出开取的五输穴;第三步,推算取穴时辰。

现介绍如下。

1日干推算方法纳甲法推算的关键是先算出开穴当天的天干,再根据天干与脏腑的配合关系,确定开穴当天的值日经与开取的井穴。

日干的推算方法是根据当年元旦的天干数,当天的日期,用公历计算出开穴当天天干的代表数。

元旦天干数的推算方法:上一年的元旦天干数加五(闰年加六)。

如2013年元旦天干数为4,则2014年元旦天干数为4+5=9。

也可从2012-2039年的元旦干支表中直接查找。

见表1。

(图片可点击放大查看)取穴当日天干及值日经的推算方法:当日天干的推算方法,元旦天干的序数+取穴当天在本年度已过的天数(不含当日),取其和的尾数,就是取穴当日天干的序数。

推算值日经是确定取穴当天所取的经脉。

根据推出的天干以确定该日值日经。

天干与值日经的对应关系,见于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卷五·论子午流注之法》的“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见表2。

(图片可点击放大查看)例1:已知2014年元旦的天干为壬,求2014年3月10日的天干、值日经。

推算方法:元旦天干壬的序数(9)+本年度已经过去的天数(31+28+9)=9+68=77,77的尾数为7,7对应的天干为庚,从中查到该日的值日经为手阳明大肠经。

2推算所开的五腧穴方法根据推算出的天干和值日经,再确定开取相关经脉的井、荥、输、原、经、合和纳(归)穴。

纳甲法的开穴,先从值日经的井穴开始。

开井穴之后,按“阳日阳时开阳经穴”“阴日阴时开阴经穴”规则,在值日经天干之后,按天干顺序向后推四个阳干(或阴干),即为值日经在该日应开取的相关经脉的荥、输、经、合。

子午流注取穴法

子午流注取穴法

子午流注取穴法子午流注取穴法主要包括“纳甲法”、“纳子法”和“纳络法”三种。

纳甲法纳甲法是根据日天干开穴,天干起于甲,故称纳甲法。

其原则如《针灸大成》云:“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

”这个原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根据时辰开穴,二要循经开穴。

(一)按时推算根据时干支的顺序推算取穴,它的规律是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这个规律是指开井穴而言的。

与此同时:天干属阳主进,故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属阴主退,故由戌→酉→申→未→午→巳→辰→卯→寅→丑→子→亥。

开井穴的时辰和天干与值日天干一致,故甲戌→足窍阴,乙酉→大敦,丙申→少泽,丁未→少冲,戊午→厉兑,己巳→隐白,庚辰→商阳,辛卯→少商,壬寅→至阴,癸亥(癸丑)→涌泉,即阳始丁亥行于丑。

(二)循经开穴循经开穴是根据时干配以脏腑阴阳并按照“井、荥、输、经、合”五行相生的顺序来开穴,即每日在开井穴之后,按照阳时开阳经,阴时开阴经的规律和五输五行相生的顺序开穴。

归纳起来的要点有“经生经,穴生穴”、“返本还原”、“日干重见”、“气纳三焦”、“他生我”、“我生他”、“血归包络”。

下以胆经为例解释。

经生经,穴生穴——每一天开取井穴后,欲得知以后各个时辰应开的穴,即按“经生经,穴生穴”的原则,如胆经开穴如下。

甲→丙→戊→庚→壬(阳干)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经生经)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金→水→木→火→土(五行,阳井金)足窍阴→前谷→陷谷→阳溪→委中(穴生穴)返本还原:子午流注规定,每当开输穴(第三个穴位)的时候要同时开值日经的“原穴”。

例如胆经值日,开陷谷(输穴)的同时要开胆经原穴丘墟。

同样,肝经值日,开太白(输穴)的同时开肝经原穴太冲,这就称为返本还原。

重见及重见穴——天干重逢就是重见。

甲日胆经值日,从甲戌时足窍阴起,接着丙子、戊寅、庚辰、壬午,最后是甲申时,两“甲”相逢,称为“重见”,在重见时所开的穴位称为重见穴。

基本开穴方法

基本开穴方法

基本开穴方法子午流注针法在应用时有三种基本开穴方法,若按天干来开穴为纳甲法(纳干法),若按地支开穴为纳子法(纳支法),还有一种就是养子时刻开穴法,分别介绍如下:(一)纳甲法1.按时开穴法:首先必须将患者来诊的日时干支推算出来,然后结合十二经脉流注和五输穴的相生顺序开穴。

如甲日胆经主气,在甲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甲戌的下一个时辰是乙亥,为阴时,阳日逢阴时则闭,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丙子,属阳,阳日遇阳时则有穴可开,按经穴相生的顺序,胆属木,木能生火,小肠属火,故应用开小肠经穴,窍阴属金,金能生水,小肠经的水穴是前谷,故丙子时当开前谷;丙子时后是丁丑时,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戊寅时,属阳,本着经生经、穴生穴的规律,应开胃经的俞穴陷谷,根据返本还原的规律,同时要开胆经的原穴丘墟;再下一个时辰是已卯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庚辰,属阳,按经穴相生,应开大肠经阳溪穴;下一个时辰是辛巳,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壬午,属阳,按经穴相生,当开膀胱经委中,再下一个时辰是癸未,属阴,无穴可开;最后一个阳时是甲申,甲日两见甲叫日千重见,因为天干10个,经脉12条,十天干不够配十二经,所以必须反复重见,即甲日重见甲,乙日重见乙……。

五输穴依次开完后,重见如何开穴?甲申如何开穴?这就要根据阳经气纳三焦,阴经血归包络和阳经纳穴他生我,阴经纳穴我生他的规律来开穴。

凡是阳干重见必是纳入三焦而开三焦经穴;阴干重见必定纳入心包络而开心包经穴。

根据阳经纳穴他生我的原则,甲申时应开三焦经的水穴液门。

为了便于临床运用,前贤拟定了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将纳甲法按时开穴全部列出,现录于下。

1.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荣,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恍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2.忆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3.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法黄,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子午流注养子开穴法

子午流注养子开穴法
9-11点
隐白
鱼际
太渓太白
中封
少海
庚午
11-13点
商阳
通谷
临泣合谷
阳谷
足三里
辛未
13-15点
少商
然谷
太冲太渊
灵道
阴陵泉
壬申
15-17点
至阴
侠渓
后渓京骨阳池
解渓
曲池
癸酉
17-19点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甲戌
19-21点
窍阴
前谷
陷谷过丘墟
阳渓
委中
乙亥
21-23点
大敦
少府
太白太冲
经渠
阴谷
养子时刻注穴法逐日开穴表
为了便于临床运用,前贤拟定了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将纳甲法按时开穴全部列出,现录于下。
1.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荣,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恍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2.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推算常规一四二三五零
五输纳穴井经xx输纳
xx
时辰
甲戌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开穴
窍阴
阳辅
侠渓
阳陵泉
临泣
液门
六乙
时辰
乙酉
乙亥
乙丑
乙卯
乙巳
乙未
开穴
大敦
中封
行间
曲泉
太冲
劳宫
六丙
时辰
丙申
丙戌
丙子
丙寅
丙辰
丙午
开穴
少泽

子午流注纳甲法六十六穴开穴时辰表

子午流注纳甲法六十六穴开穴时辰表
脾经
隐白
己日巳时
>
大都
丁日酉时
太白
丙日丑时
太白
己日酉时
商丘
甲日巳时
阴陵泉
辛日亥时
:
心经
少冲
丁日未时
少府
乙日亥时
神门
甲日卯时
神门
丁日亥时
灵道

辛日酉时
少海
庚日丑时
小肠经
少泽
丙日申时
前谷
乙日子时
后溪
壬日午时

腕骨
丁日子时
阳谷
庚日戌时
小海
己日寅时
膀胱经
至阴
壬日寅时
通谷
\
庚日午时
束骨
戊日戌时
京骨
壬日午时
昆仑
丁日寅时
委中
乙日午时
肾经

涌泉
癸日亥时
然谷
辛日巳时
太溪
己日酉时
太溪
甲日卯时
复溜
戊日丑时

阴谷
丙日巳时
心包经
(归)
中冲
甲日酉时
癸日丑时
劳宫
丙日未时
癸日卯时
&
大陵
戊日巳时
癸日巳时
大陵(寄于肾经)
甲日卯时
间使
庚日卯时
癸日未时
曲泽
壬日丑时
@
癸日酉时
三焦经
(纳)
关冲
癸日子时
液门
乙日申时
癸日寅时
中渚
丁日午时

癸日辰时
阳池(寄于膀胱经)壬日午时癸日辰时
支沟
己日辰时
癸日午时
天井
辛日寅时
癸日申时

纳甲水法详解

纳甲水法详解

纳甲水法是中医传统的一个诊断方法,它属于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中的辨证方法。

纳甲水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观察患者的指甲颜色、形状和虹彩颜色来判断身体状态,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纳甲水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指甲颜色:观察指甲的颜色变化,如苍白、发青、发黑等,可以判断患者体内气血运行状况。

例如,指甲苍白可能表明患者气血不足,缺乏养分。

2. 指甲形状:观察指甲的形状变化,如凹陷、鼓起等,可以判断患者体内的津液状况。

例如,指甲凹陷可能表明患者津液不足。

3. 虹彩颜色:观察虹彩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患者体内脏器的功能状况,进而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例如,虹彩黄色可能表明患者肝脏功能有问题。

纳甲水法是一种非常经验性的中医诊断方法,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

通过纳甲水法,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更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

然而,纳甲水法也有其局限性,仅凭指甲和虹彩的变化来判断患者身体状况并不十分科学,还需要结合其他的辨证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子午流注纳子法开穴六法

子午流注纳子法开穴六法

子午流注纳子法开穴六法子午流注“纳子法”是用时支顺序来表示气血流注的时间规律,以对应相关的脏腑经脉腧穴进行针灸的一种方法。

一般书中介绍以“补母泄子法”为多,开穴比较机械,不能灵活地、辩证地运用于临床,致使“纳子法”的推广和应用受到限制。

今将笔者临床应用“纳子法”的六种开穴变化方法,通过病例介绍于后。

纳支法子午流注在线开穴▲一、本经补母泻子法张XX,男,49岁,1983年6月17日诊。

患者头痛、牙龈肿痛五日。

五日前,左侧牙痛、头痛,继则牙龈肿胀,自服四环素、去痛片三天未效。

刻诊:牙龈肿胀,口臭过重,舌红、苔黄厚,脉实微数。

询知发病前数日,经常口干,喜饮凉水,大便2~3 日一行,尿黄,胸闷不舒,夜多恶梦,纳可。

此属阳明实火上炎,拟方泻火清热。

取合谷、内庭、二间、下关、颊车、迎香连针二天,针时痛减,移时又发。

第三日加委中迎刺,疼痛好转,牙龈肿胀略减,但夜间仍痛。

第四日,患者于上午8时许来诊,先点刺厉兑、二间各出血十余滴,再迎刺委中、内庭、颊车,留针10分钟,疼痛大减,留针至20分钟痛止出针。

此后未见再发。

按:本例诸症显属阳明实火上炎,法当泻火清热。

每次均以阳明经穴为主。

但前三次效而不著,皆因泻之不足,刺不逢时。

后改在辰时(编者:胃经值日)以放血之法,大泻手足阳明之子穴厉兑、二间,迎而夺之则痛止肿退而愈。

二、它经补母泻子法朱xx,男,21岁,1986年6月11日诊。

患者头痛,恶寒发热,咳嗽七天。

他医先后取少商、曲池、尺泽、丰隆等穴,连针四天未愈。

刻诊:咳吐黄痰,痰出不爽,头痛,咽红口干,咳时胸痛,夜寐不实,纳减,体温38.4℃,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此乃风寒化热,痰热蕴肺,拟方清热化痰。

治法:下午6点40分为酉(编者:肾经值日,肺金之子)时,取太溪(编者:值日经原穴,子经原穴)、尺泽(编者:本经子穴)(点刺出血)、膻中。

在留针20分钟中患者感喉咙有清凉感,胸痛大减,咯痰易出。

次晨热退,咳减,纳增。

苔脉渐趋正常,诸症皆轻。

灵龟八法——精选推荐

灵龟八法——精选推荐

灵龟⼋法灵龟⼋法(附:飞腾⼋法)灵龟⼋法⼜称"奇经纳甲法"、"奇经纳卦法"。

它是运⽤古代哲学的⼋卦九宫学说,结合⼈体奇经⼋脉⽓⾎的会合,取其与奇经⼋脉相通的⼋个经⽳,按照⽇时⼲⽀的推演数字变化,采⽤相加、相除的⽅法,作出按时取⽳的⼀种针刺法。

此法包含着"天⼈相应"之说,阴阳消长之理,五⾏⽣克之变,⽓⾎流注之机,运⽤⼋脉⼋⽳⽽发展起来。

这种⽅法和⼦午流注针法相辅相成,配合应⽤。

兹将灵龟⼋法的⼋脉、⼋⽳和⼋卦⼲⽀等,分述如下。

第⼀节 灵龟⼋法的组成(⼀)九宫⼋卦⼋卦是古⼈取阴阳之象,结合⾃然界的天、地、⽔、⽕、风、雷、⼭、泽作成的。

即:乾为天作≡形,坤为地作形,坎为⽔作形,离为⽕作形,巽为风作形,震为雷作形,⾉为⼭作形,兑为泽作形。

把⼋卦的名称和图象结合四⽅,即成九宫。

由于⼋卦各有⽅位,配合九宫,根据戴九履⼀、左三右七、⼆四为肩、⼋六为⾜、五⼗居中的九宫数字。

每宫再配上⼀条奇经及其配属的⽳位,就成为:坎⼀联申脉,照海坤⼆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此⼋⽳的代表数字,在灵龟⼋法的推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运⽤本法必须牢记。

⼋卦、九宫、⼋⽳关系表。

⼋卦乾坎⾉震巽离坤兑九宫六⼀⼋三四九⼆、五七⼋脉交会⽳公孙申脉内关外关临泣列缺照海后溪(⼆)⼋脉交会⼋脉指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交指交通;会指会合。

它具有统帅和调整⼗⼆经脉⽓⾎的作⽤,⽽⼗⼆经脉本⾝⼜有上下循⾏,交错相会的特性,所以在四肢部位的⼗⼆经上有⼋个经⽳相通为⼋脉。

即:⼩肠经后溪通于督脉,肺经列缺通于任脉,脾经公孙通于冲脉,胆经临泣通于带脉,肾经照海通于阴跷,膀胱经申脉通于阳跷,⼼包经内关通于阴维,三焦经外关通于阳维。

另外这⼋个经⽳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沟通。

如公孙与内关相通,合于⼼、胃、胸;后溪与申脉相通,合于⽬内眦、颈项、⽿、肩膊、⼩肠、膀胱;临泣与外关相通,合于⽬锐眦、⽿后、颈项、肩;列缺与照海相通,合于肺系、咽喉、胸膈等。

纳甲法开穴表

纳甲法开穴表

纳甲法开穴表甲己两日互用开穴表乙庚两日互用开穴表戊癸两日互用开穴表临床运用李梴在枟医学入门枠中指出:“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

” 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时,只要推算出患者就诊时的日、时干支,然后就能得出所开之穴。

举例说明如下:1 求2014年1月1日8时纳甲法开何穴?解:先查老黄历,得知1月1日的日干支为壬申,为壬日所开之穴;再查表4,壬日的竖行与8时(7~9)横行相交处是侠溪,侠溪即为所求开穴。

2,求2014年10月2日18时纳甲法开何穴?解:先查老黄历5,得知10月2日的日干支为丙午,为丙日所开之穴;再查表3,丙日的竖行与18时(17~19)横行相交处为空白,应按合日互用取穴,取辛日丁酉时的灵道,灵道即为所求开穴。

3,求2014年12月30日10时纳甲法开何穴?解先查老黄历,得知12月30日的日干支为乙亥,为乙日所开之穴;再查表2 ,乙日的竖行与10时(9~11)横行相交处为空白,应按闭变开穴取穴,取乙、庚日辛巳时的经渠,经渠即为所求开穴。

子午流注的临床运用,绝不可离开症状,不分病情,死板固定的某时即取某穴治疗,而要在逐日按时开穴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症状,结合腧穴功能主治,灵活地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流注针法的效能。

再者,根据子午流注阴阳盛衰的转换,针药并施,可提高临床疗效[7]。

然而,目前子午流注针法的动物实验相对不多,临床研究也有待于继续深入开展[8]。

子午流注纳甲法六十六穴开穴时辰表子午流注日干时支取穴简表1、以发病时干定经脉,时支定五腧穴。

2、彩色字体为时支。

同色字为三合局。

合日即天干五合日。

如甲己日,亥时的天干都是乙,乙亥取中封穴。

五脏、五腑经的五腧穴横向顺排,。

纳甲法某经穴开于何日何时的推算方法

纳甲法某经穴开于何日何时的推算方法

纳甲法某经穴开于何日何时的推算方法(最新版3篇)目录(篇1)1.纳甲法的基本概念2.经穴开于何日何时的推算方法3.纳甲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正文(篇1)1.纳甲法的基本概念纳甲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干支计算方法,起源于易经八卦,主要用于预测和推算各种事件的发生时间。

纳甲法将天干地支与五行相互配对,形成六十种组合,用以表示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化。

在纳甲法中,甲、乙、丙等十个天干与子、丑、寅等十二个地支相互配合,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称为“纳甲干支”。

2.经穴开于何日何时的推算方法经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经络中的穴位。

在中医治疗中,经穴的选取和刺激可以起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根据纳甲法,我们可以推算出某一经穴在何日何时打开,从而指导中医治疗和养生保健。

经穴开穴的推算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十二时辰和经络的运行顺序确定经穴的开穴时辰;二是结合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分析各个时辰中经穴所属的五行属性,从而确定经穴的开穴时辰。

3.纳甲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纳甲法作为一种古老的预测方法,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实际应用中,纳甲法可以帮助我们推算出各种事件的发生时间,从而指导我们的决策和行动。

在中医领域,纳甲法可以用于推算经穴的开穴时辰,为中医治疗和养生保健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纳甲法还可以应用于农业、气象、建筑等领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指导。

总之,纳甲法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广泛应用价值的预测方法。

目录(篇2)1.纳甲法的基本概念2.经穴开穴的推算方法3.纳甲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正文(篇2)1.纳甲法的基本概念纳甲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算命术数,起源于易经八卦,主要通过计算天干地支的组合来预测吉凶祸福。

在纳甲法中,天干分为甲、乙、丙等十个等级,地支则分为子、丑、寅等十二个等级。

通过将天干地支相互配合,可以形成六十种不同的组合,即六十甲子。

在纳甲法中,每个甲子都对应着一定的五行属性,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预测体系。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按照针灸治疗时间选取相应的五腧穴和原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

常用的有纳甲法和纳子法两种,此外,还有养子时刻法,则以24分钟为取穴的时间单位,每天轮流六十六穴,又称一日取六十六穴法。

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而有相应盛衰变化。

子午,即时间变化。

流注,即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的过程,以及在十二经脉的井、荥、输(原)、经、合等特定腧穴上所呈现的气血盛衰情况,由于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有所不同,根据这个原理,按时选穴进行治疗,即为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纳子法是按时辰的地支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每天轮遍十二经脉,是一种按时取穴法。

又称子午流注纳支法。

其具体方法是:①在该经脉经气流注时辰,取该经适当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②子母补泻取穴法,实证时,在气血流注至病经的时辰,取病经的子穴进行针灸(泻法);虚证时,在气血流过病经的时辰,取病经母穴进行针灸(补法);虚实不著的病证或补泻时辰已过,取病经的本穴或原穴进行针灸。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根据针灸治疗的目时辰与经脉对应关系图枣寅肺、卯大肠的,时天干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且以一个时辰为取穴时间单位,10天轮遍六十六穴的按时取穴法,又称子午流注纳干法。

具体方法是:①取穴原则。

阳日(日天干属阳),阳时(日天干属阳)取阳经穴;阴日(日天干属阴),阴时(日天干属阴)取阴经穴。

②合日互用。

甲与己、乙与庚、丙与辛、丁与壬、戊与癸互为合日,在合日间可以互相应用相应时辰的开穴。

为提高自己的针灸水平,我曾数次赴北京研究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针法是一种古典高级针刺手法,行针时,结合人体,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融入运气学说和纳甲纳子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感到子午流注针法有其局限性,如针法只能按时开穴,选择气血旺盛的经脉或穴位来针刺,而不能调动整个人体的气血去推动疏通病变部位的经脉。

通过阅读调气、导引、丹道诸书,我认为针法与道家丹功有许多相通之处,只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通过实际的修炼和手法操作,可使针法与练功相得益彰,练功可以提高针刺水平,针法可以打通周天。

子午流注纳甲法六十六穴开穴时辰表

子午流注纳甲法六十六穴开穴时辰表

子午流注纳甲法六十六穴开穴时辰表1. 六味地黄丸:复溜穴,针刺此穴滋肾阴效果极好。

功效相当于六味地黄丸。

2.知柏地黄丸:复溜+神门,泻南补北。

功效相当于知柏地黄丸,治肺阴虚火旺,盗汗。

3. 十全大补汤:太溪、复溜。

两穴用按摩法,效果很好,也无禁忌,常相配而用,哪个穴位敏感就先揉哪个穴,然后再把不敏感的穴也揉敏感了。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若再同时在肾俞、关元、气海等穴拔罐。

那就真成了一剂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补汤了。

世人只知鹿茸、枸杞、虫草、河车为补肾佳品,岂知太溪、复溜、涌泉才堪称是生命至宝。

4.逍遥丸:按摩患者肝经的太冲穴+胆经的阳陵泉,其效如逍遥丸一样,更快捷。

治肝郁血虚,木克脾土。

5.朱砂安神丸:先按摩心经的神门穴,再按摩脾经的大都穴。

心中发热烦燥,舌尖红。

常用此丸,会伤胃气,对身体有损害。

6.牛黄清心丸:少府穴,它有清心泻火、行气活血的功效,最强的功效是清心除烦,掐掐它就相当于吃了一味“牛黄清心”7.安宫牛黄丸:壁虎爬行功最主要的功效在于调节任脉,对更年期综合症尤为适用。

任脉为阴脉之海,更年期人体阴液不足,忽热忽冷、心里比较烦躁,晚上老有火似的睡不着觉。

这时候赶紧做做壁虎爬行,就好像吃了牛黄清心丸,会有很清凉的感觉。

8.麦味地黄丸:按揉肺经的尺泽,加上肾经的复溜,相当于麦味地黄丸。

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加上了麦冬(润肺、滋阴、去心火)五味子(纳气、平喘、止咳嗽)两味药。

主治:肺肾阴虚之咳喘(久咳气喘、痰少而咳或干咳无痰、伴有腰膝酸软、气短无力、动则出汗、时发低热)。

也治咽喉干燥,咳嗽无痰,慢性咽炎。

9. 补中益气丸:肺经有个穴叫中府,此乃中气之府,是中气汇集的地方,因此为调补中气的要穴。

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穴性属土,土能生金,其补中气之气最强,按摩、艾灸都有显效。

此外山药、薏米粥也是补益中气的佳品。

10. 补中益气丸:太白、商丘、太冲三穴也有补中益气的效果。

11.参苓白术丸:肺经的太渊穴,是俞穴,属土,肺经属金,正好是“土生金”,又如脾经的商丘穴,是经穴,属金,脾经属土,也是“土生金”。

子午流注纳甲法快速推算

子午流注纳甲法快速推算

子午流注纳甲法快速推算纳甲法是子午流注针法之一,临床多以徐凤《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为准,但该法推算繁琐,使其学习、应用及研究受到很大限制,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推算方法,时间取阳历。

1 日时干支推算:1.1 日干支:元旦天干=(年份末2位数×5+年份末2位数÷4+基数)÷10→取余数元旦地支=(年份末2位数×5+年份末2位数÷4+基数)÷12→取余数其中,基数在20世纪取10,21世纪取-5;“年份末2位数÷4”有余进一。

日干=(元旦天干+月加减数+日数)÷10→取余数日支=(元旦地支+月加减数+日数)÷12→取余数其中,月加减数歌:“一五双减一,二六加零六,三减二加十,四减一加五,七零九加二,八月一七有,十月加二八,冬三腊三九。

”“一五双减一”指1月5月天干地支都减去1,余皆类推;“冬”指11月,“腊”指12月。

闰年从3月起,在所求数上再加一。

1.2 时干支:时支=(时间+基数)÷2时干=[(日干-1)×2+时支 ] ÷10→取余数其中,时间用24小时制;基数在时间为奇数时取3,为偶数时取2。

2 纳甲法开穴推算:2.1 开穴时干支数=时干×6-时支×5其中,时干支数为负数时应加上60,“已日”以后即日干>5时再加上60,“癸日”如时干支数>120,应减去120。

值日经=时干支数÷11=商数其中,“癸日”即日干=10时,从丑时到戍时无开穴,无值日经.。

开穴经脉=时干开穴数=时干支数÷11→取余数其中,余数为偶数“0、2、4、6、8、10”对应“井、荥、输、经、合、纳”,当为奇数时表示闭穴。

纳穴=日干÷2+1其中,相除时取整除,有余不计。

2.2 闭穴时,按“合日互用”原则求开穴,天干逢五相合,即甲已、乙庚、丙辛、丁壬、戊癸相合,取所相合日,再从2、1所示推求,如仍为闭穴,则此时辰无穴。

基本开穴方法

基本开穴方法

基本开穴方法子午流注针法在应用时有三种基本开穴方法,若按天干来开穴为纳甲法(纳干法),若按地支开穴为纳子法(纳支法),还有一种就是养 子时刻开穴法,分别介绍如下:(一)纳甲法1.按时开穴法:首先必须将患者来诊的日时干支推算出来,然后结合十二经脉流注和五输穴的相生顺序开穴。

如甲日胆经主气,在甲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甲戌的下一个时辰是乙亥,为阴时,阳日逢阴时则闭,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丙子,属阳,阳日遇阳时则有穴可开,按经穴相生的顺序,胆属木,木能生火,小肠属火,故应用开小肠经穴,窍阴属金,金能生水,小肠经的水穴是前谷,故丙子时当开前谷;丙子时后是丁丑时,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戊寅时,属阳,本着经生经、穴生穴的规律,应开胃经的俞穴陷谷,根据返本还原的规律,同时要开胆经的原穴丘墟;再下一个时辰是已卯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庚辰,属阳,按经穴相生,应开大肠经阳溪穴;下一个时辰是辛巳,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壬午,属阳,按经穴相生,当开膀胱经委中,再下一个时辰是癸未,属阴,无穴可开;最后一个阳时是甲申,甲日两见甲叫日千重见,因为天干10个,经脉12条,十天干不够配十二经,所以必须反复重见,即甲日重见甲,乙日重见乙……。

五输穴依次开完后,重见如何开穴?甲申如何开穴?这就要根据阳经气纳三焦,阴经血归包络和阳经纳穴他生我,阴经纳穴我生他的规律来开穴。

凡是阳干重见必是纳入三焦而开三焦经穴;阴干重见必定纳入心包络而开心包经穴。

根据阳经纳穴他生我的原则,甲申时应开三焦经的水穴液门。

为了便于临床运用,前贤拟定了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将纳甲法按时开穴全部列出,现录于下。

1.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荣,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恍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2.忆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3.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法黄,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穴计算说明
一、子午流注纳甲、灵龟八法开穴计算示意图
1、示意图
2、子午流注共有66个五输穴位循环开穴,灵龟八法共有8个穴位(4组)循环开穴
见附录D表9-1五输穴与脏腑阴阳五行配合表
见附录D表10-1八卦、九宫、八穴关系表
二、时辰开穴计算举例:
1、计算开穴当日及时辰天干地支
例如求公历2019年11月9日23时灵龟八法、子午流注开穴
A日干支:
根据附录D表9-6元旦干支表查2019年元旦(2019年1月1日)日干支为戊戌日,
根据附录表D(二)干支分阴阳得戊代码为5,戌代码为11
根据附录D 3.日干支推算法
求日干:(5+9+3)/10=1余77为天干庚
求日支:(11+9+3)/12=1余11 11为地支戌
故2019年11月9日天干地支为庚戌
B时干支:
根据附录D 4.时干支推算法得乙庚日子时起于丙子,按顺序推算到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到次日子时为戊子时
公历2019年11月9日23时日干支时干支为(23时子时已属于次日首个时辰):庚戌日后为辛亥日故日干支和时干支为:辛亥日戊子时
2、计算庚戌日壬午时灵龟八法开穴
根据附录D灵龟八法表10-2 八法逐日干支代数表得辛亥日代数为7+7
根据附录D灵龟八法表10-3 八法临时干支代数表得戊子时代数为5+9
根据附录D第二节灵龟八法的运用一、开穴法得:(7+7+5+9)/6=4余4
根据附录D第一节灵龟八法的组成表10-1八卦、九宫、八穴关系表得与1对应为足临泣穴根据附录D第二节灵龟八法的运用一、开穴法得:足临泣配外关
故公历2019年11月9日23时日干支时干支为:庚戌日戊子时灵龟八法开穴为:足临泣配外关
3、计算庚日值班经戊子时子午流注开穴
根据附录D第三节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表9-9子午流注按时开“井穴”表得:庚日庚辰时开大肠经之“井穴”商阳穴
根据附录D第三节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2.阳日开阳腑井穴,转注阴日,按井、荥、输、经、合次序继续开阳时
根据附录D 第二节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组成表9-1五输穴与脏腑阴阳五行配合表
推导得出以下开穴顺序:
故公历2019年11月9日23时,子午流注开穴为足三里穴,并且每十天的23时至1时循环出现一次足三里开穴,比如2019年11月19日23时,2019年11月29日23时……以此类推,都出现子午流注足三里开穴。

北京佳时正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11月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