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仪器操作评分标准
检验抢救台操作评分标准
![检验抢救台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088a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a.png)
检验抢救台操作评分标准介绍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检验抢救台操作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人员在使用抢救台时能够进行正确、高效、安全的操作。
操作评分标准1. 操作步骤操作人员应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执行抢救台的使用。
评分标准如下:- 5分:操作人员准确无误地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执行。
- 4分:操作人员基本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执行,但存在少量错误。
- 3分:操作人员执行的操作步骤存在较多错误,但未造成严重影响。
- 2分:操作人员执行的操作步骤错误较多,且已造成一定影响。
- 1分:操作人员执行的操作步骤错误严重,已造成较大影响。
2. 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应遵循抢救台的安全操作规范,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评分标准如下:- 5分:操作人员准确无误地遵守安全规范,并严格执行安全措施。
- 4分:操作人员基本遵守安全规范,并采取了大部分安全措施。
- 3分:操作人员在部分情况下未能完全遵守安全规范,且未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 2分:操作人员未能遵守安全规范,并且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
- 1分:操作人员完全无视安全规范,并且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
3. 故障处理操作人员应能熟练处理抢救台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
评分标准如下:- 5分:操作人员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并解决抢救台的故障。
- 4分:操作人员能基本识别并解决抢救台的故障,但存在一定的延误。
- 3分:操作人员能识别抢救台的故障,但解决故障的能力有限。
- 2分:操作人员未能准确识别抢救台的故障,并且无法解决故障。
- 1分:操作人员未能识别抢救台的故障,造成严重影响。
总结本文档制定了一套检验抢救台操作评分标准,以衡量操作人员在使用抢救台时的操作准确性、安全性和故障处理能力。
通过评分标准的应用,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的风险。
心肺复苏仪的使用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仪的使用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421e6f4647d27284a73518d.png)
确定2号调节钮逆时针完全关闭,确定前面活塞归于0档位
启动按压:按绿色开始键,按压模式为(30:2)顺时针缓慢转动2号调节钮,使活塞下压直至达到臂柱后方指示的按压深度参考值
在按压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心率,是否恢复,及时记录。
40
操作后
仪器撤除
1.按下红色停止键1号键,逆时针彻底关闭2号调节钮
心肺复苏仪的使用技术操作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分值
扣分
备注
素质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5
操作前
核对
医嘱核对
5
评估
1.评估运用心肺复苏仪的时机
2.胸部皮肤有无破损
3.患者如有胸部骨折、畸胸等不适宜,则禁止使用
5
用物准备
复苏仪、氧气连接管、背板、保护套(橡胶手套可代替)
5
仪器安装
将仪器主机及配件取出
先将氧气管一端与墙壁氧连接,再将另一端与复苏仪连接
将保护套戴在按压垫上
调整检查氧气压力在(0.40—5.0Kg/c㎡)范围内
10
操作中
仪器操作
1.核对患者,将背板置于患者背部,打开臂锁并升高机臂至合适的位置并锁住,将机柱底板插入背板中
2.打开臂锁并降低机臂,将按压垫平放在患者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直至活塞顶部与“0”刻度线平齐(臂柱后方指示的刻度即是按压深度的参考值,比例为1:1)
2.先将氧气管从机器上拔出,放出机内余气,拔出中心供氧的连接管
3.将主机从背板中抽出,清洗消毒,准备下次使用
20
评价
体位适宜,注意安全
观察细致,操作娴熟、速度快
10
总分
100
中、低频治疗仪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中、低频治疗仪操作技术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18d3c4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1.png)
目的:1、促进受损神经的恢复和为受损神经细胞代偿的功能
2、使中枢神经控制瘫痪机体运动功能得到恢复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标准分
姓名
操作
准备
护理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5
用物准备:中、低频治疗仪、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签、治疗记录单
5
评估病人的病情、意识、皮肤、四肢肌力、合作程度,了解仪器作用,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8
操
作
流
程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取得患者合作
6
将治疗仪放置床旁适当位置,妥善固定
5
接通电源,根据医嘱要求,设定治疗模式,参数
10
暴露治疗处、定位、清洁、粘贴电极片、连接导联线
15
再次核对,启动治疗仪,参数调至病人能承受范围,确认治疗仪运行正常
8
协助患者取得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告知注意事项,强调使用过程中不可自行调节,如有异常及时告知护士
10
洗手,再次查对,记录
6
质量
评定
患者或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8
患者安全,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及时处理
5
用物齐备,操作规范,用后物品处理规范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理论
提问
5
总分
100
签名
心肺复苏术(面罩)评分标准(连接仪器)
![心肺复苏术(面罩)评分标准(连接仪器)](https://img.taocdn.com/s3/m/6125a3e589eb172ded63b737.png)
3、急救意识强,爱伤观念强。
25
2
3
0
2
0
1
0
0
评委签名:
b、使胸骨下陷大于5厘米小于6厘米;
c、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回弹,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d、按压时始终观察患者面色。
③按压频率:成人100-120次/分;
④按压与放松比例1:1。
4
4
2
2
2
3
2
3
3
1
2
1
2
1
2
2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操
作
流
程
40
2、开放气道:
a、打开口腔,如有明显呼吸道分泌物,应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取活动义齿;
1
0
临床决策
5
结合案例,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
5
4
3
2
操
作
流
程
40
1、胸外按压:
①确定按压部位:无双乳下垂者首选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双乳下垂者一手沿肋缘上移至胸骨切迹上两横指处。
②方法:
a、术者一手掌根部紧贴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十指相扣,五指翘起,双臂伸直,保持肩、肘、腕在同一水平,借助身体重力垂直按压,
7、如成功,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垫枕头、撤按压板,整理床单位),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给予安慰。
3
3
2
3
2
2
4
2
2
2
1
2
1
1
3
1
0
1
手指式血氧仪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手指式血氧仪操作技术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73a0a623186bceb18e8bbb1.png)
项
目
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值
准
备
质
量
15
分
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少一项扣5分)
2、用物准备:手指式血氧仪、血脉氧观察记录单、手消毒剂;(少一项扣2分)
3、检查手指式血氧仪的性能。(未做不得分)
5
5
操
作
流
程
质
量
70
分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少一项扣3分)
5.待手指和工作仓完全接触后,LED显示检测进程,注意保持受检手指的稳定,不要上下左右的晃动。
6.30秒后,松开夹口,手指撤出工作仓,LCD定格检测结果。其中屏幕上方%Spo2为血氧指标。屏幕下方Min为脉搏速率。
7.洗手,记录。
8、规范洗手,整理用物;(少一项扣2分)
10
10
10
5
10
5
10
10
全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病人心理反应,配合程度评估及双手皮肤情况(不能手湿、指甲表面不能有异物)。(少一项扣2分)
3、洗手,检查手指式血氧仪的性能,按下Reset键,使LED品目显示待机状态。(固定不合适扣5分)
4、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按启夹口,将患者左手或右手中指伸入工作仓内(可以看见工作仓内的红外线亮灯)。(少一项扣2分)
程
质
量
15
分
1、查对认真,操作熟练,动作轻柔;(少一项扣2分)
2、关心患者,体贴患者;(做不到不得分)
3、记录准确及时;(做不到不得分)
5、规范使用仪器,注意维护和保养。(做不到不得分)
3
2
心肺复苏仪操作和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仪操作和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5ab7d88312b3169a551a450.png)
意识:轻拍双肩并分别在患者左、右耳旁呼叫,呼叫声响亮,确认患者意识丧失
3
同时判断呼吸、颈动脉搏动,时间5-10秒:去枕仰卧,松解患者衣领和裤带,暴露胸部,操作者右手食指和中指触及患者气管正中,向同侧滑动至近侧气管和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扪颈动脉搏动,同时检查患者有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仅喘息),确认评估结果
10
总分
100
5
呼救
确认患者无意识、无颈动脉搏动、无自主呼吸,立即呼救,寻求帮助;确认抢救开始时间
5
胸外心脏按压
立即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
10
协助护士带用物至抢救点,开放气道,准备简易呼吸器通气
2
心肺复苏仪准备:
1.抬起患者头肩部塞入复苏背板、连接按压弓、连接氧气管;
2. 调节并固定好按压组件的位置;
3. 打开氧气(筒氧压力0分)
抢救结束,停止按压,调节按压深度到0,筒氧需先松压力开关,再关闭总开关。
1
安置患者:整理床单位,系好患者衣扣,协助患者取合适卧位,进行下一步生命支持
1
用物处置与环境整理:用物按院感处理,整理用物
1
洗手、书写抢救记录
2
整体评价
(20分)
具有急救意识,反应快速
10
操作熟练,动作敏捷、规范、节力
4.开机(初始模式:按压30:2,;通气时间1S;按压频率100次每分)。
20
调节按压深度开始按压,观察气缸刻度,调节按压深度为5—6厘米。
10
30次按压后配合进行2次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
5
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自主呼吸及其他指征(口述):患者可以扪及大动脉搏动,自主呼吸恢复,散大的瞳孔开始回缩,面色、甲床由紫绀变红润,意识逐渐恢复等。
输液抢救台操作评分标准
![输液抢救台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9d4ab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2.png)
输液抢救台操作评分标准
1. 评分标准目的
本评分标准旨在对输液抢救台操作进行评估和标准化,确保抢救过程中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2. 评分标准内容
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操作:
2.1 输液设备准备
- 确保输液设备齐全,如输液瓶、输液管、注射器等
- 核实输液设备的有效期及完整性
- 检查输液设备是否符合规范,如有破损或污染应及时更换
2.2 输液环境准备
- 清洁输液抢救台,保持操作台面干净整洁
- 确保输液环境的足够明亮,并确保照明设备正常运转
- 输液抢救台周围无明显的危险物品或障碍物
2.3 输液护理操作
- 消毒双手,佩戴好手套
- 按照医嘱准确计算药品剂量,并将药品正确注入输液瓶中- 连接输液管与输液瓶,确保连接处牢固可靠
- 连接输液管与病人体内针头或导管,确保连接处牢固可靠- 开启滴定器,调整滴液速度符合医嘱要求
- 监测病人病情和输液状态,随时调整滴液速度或中止输液2.4 输液后处理
- 切断输液管与输液瓶的连接,注意防止药品泄漏
- 将输液管、注射器等废弃物按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 清洁输液护理设备,保持其整洁干净
3. 评分标准操作流程
评分标准操作流程如下:
- 抢救台操作者按照上述评分标准逐项进行操作
- 在每项操作完成后,自我评估对该项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针对每项操作,按照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评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
- 根据各项操作的得分情况,计算总分,并将总分进行汇总评估
以上为《输液抢救台操作评分标准》,旨在对输液抢救台操作进行评估和标准化,提高抢救效率和安全性。
请按照评分标准操作流程进行评估和记录,以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质量。
抢救仪器操作评分标准
![抢救仪器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16b0f8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4.png)
简易呼吸气囊操作评分标准姓名:科室:考核日期:分数:简易呼吸气囊的检测(一)、呼吸球的测试1、用一只手挤压呼吸球囊,另一只手关闭球囊颈部的开口端,停止挤压后皮囊快速膨胀,说明吸入阀有效;2、关闭颈部开口端,试着挤压皮囊,如果用适当的力量不能压扁皮囊或挤压的力量迫使空气从颈部开口端的缝隙间溢出,说明吸入阀能有效的防止气体倒流(二)、单向阀检测1、用充满气体的储气袋与患者阀的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圆形垫片向外翘起,说明呼出的气体直接排向大气而没有再回到通气皮囊中吸入阀有效2、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皮囊几次,如果储气袋很快充满,说明患者阀能有效吸入气体给患者;三、安全压力阀检测:旋转安全阀,用手堵住患者接头并按压球体可以看见或听见压力装置的跳动,说明安全阀正常;有条件可接压力表或呼吸机测试安全压力,成人之压力为60cmH2O 或无压力阀;儿童、婴儿安全压力阀为40cmH2O;将呼吸球患者接头部分接上0—100cmH2O 压力表,以正常速度压下球体;压力表上应显示60cmH2O+/-10儿童、婴儿显示40cmH2O,如有异常请检测组装是否正确,及有无漏气,如安全阀损坏,请更换新组件以免影响其功能;(四)、呼吸球氧气袋及储气阀检测1、先将储气袋充满气,再把储气袋与储气阀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说明储气阀能有效把多余气体排入大气;2、将氧气储气阀及储气袋接在一起,连接氧气装置,气体由导入口导入,储气袋应鼓起,多余之气体自储气阀溢出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如未察觉溢出应检查出气阀组装是否正确;3、压缩呼吸球体,鼓起之储气袋会将气体导入球体,鼓起之部分会凹陷,如外接之气体进入,储气袋会再度鼓起,请压缩数次,会察觉空气留经储气阀的进气阀,若球体无法回复原状,请检查储气阀是否正常;4、在排空储气袋后球囊仍可快速膨胀,说明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时,储气阀仍可有效吸入大气作补偿如不需要氧气供应请不要加装储气座,以免影响呼吸球压缩次数(五)、呼吸球整组检测请将呼吸球各部分接好,并接上储气阀及储气袋,将患者接头处接上一呼吸袋500ml—2500ml,将氧气流量调节至10-12ml成人及儿童呼吸球婴儿8-10ml将呼吸球体压下数次,呼吸袋应有起伏现象,并确定回复之速度及是否有漏气之现象,并确定阀门是否正常运作;简易呼吸气囊检测完毕,如各个步骤没问题说明呼吸气囊是完好的;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经口/鼻腔 5分钟姓名:_____ __ 科室:___ ____ 考核时间 ___ ____ 得分:______ ___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姓名:_____ __ 科室:___ ____ 考核时间 ___ ____ 得分:______ ___微量泵使用操作评分标准姓名:科室:考核时间得分:_____。
心肺复苏机操作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机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3c1b0f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6c.png)
心肺复苏机操作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心肺复苏机操作
在进行心肺复苏机操作时,操作者需确保自身着装整洁,戴口罩和手套。
所需用物包括复苏主机、固定带、气瓶连接管、呼吸管路组件、氧气瓶、氧气面罩及连接管、面罩头套。
病人需平卧,松解衣服纽扣,检查并除去金属及导电物质,显露胸部。
评估环境安全以确保操作的适宜性,同时评估病人意识和大动脉搏动,以确保适宜进行心肺复苏。
评分标准包括用物准备、评估、操作流程等。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需确保病人及操作者体位准确,充分暴露病员胸壁,以便进行操作。
氧气瓶需确保灌装氧气并连接所有管道备用。
将头套及呼吸管路固定在病员口鼻,未启动按压之前,简易呼吸器继续维持呼吸。
将固定带光面向上,穿过病员背部上拉至按压部位。
停止手动胸外按压,两人同时用力快速将主机固定在按压电点。
调节所有参数,启动装置。
观
察病人面色及循环情况,及时介入其他抢救。
抢救结束后,需关机,撤离所有管道消毒备用,固定带消毒液擦拭备用。
整理用物时,需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按院感管理规范处理用物分类放置,并进行洗手作记录。
质量评价标准包括按压目的和未上按压机之前的注意事项。
操作者需关注人员及环境安全,关爱病人,保护病人隐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抢救效果好,病人无创伤及其他并发症。
同时,需要熟悉按压机性能,操作熟练,动作迅速准确,参数设置准确。
用物需齐备,处理规范。
电除颤仪使用考核评分标准
![电除颤仪使用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ed3d06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8.png)
量,然后充
电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秒)
1
放电前环顾患者四周
1
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1
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2
告知“离床”
3
大声口述:你离开,我离开,大家都离开
3
评估与放电
放电,同时按电极板上放电按钮同时放电
3
放开电极板
2
口述: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
1.5
口述:记录除颤时间
1
口述:除颤成功
1.5
电除颤仪使用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考核老师:得分:
项目
操作流程和分细则
分值
扣分
仪表
(1
分)
仪表端庄,整洁,大方,得体,自我介绍
1
除颤
操作步骤
(43
分)
物品准备
除颤仪(0.2分)、导电膏(0.2分)、快速手消毒液(0.1分)、
纱块(0.1分)
0.6
检查除颤仪整体的情况,查看性能是否良好
0.4
口述:“除颤仪性能良好”
3
总分
1家属沟通,告知目的、注意事项
3
除颤准备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0秒)
1
皮肤准备:擦拭患者除颤部位皮肤
2
报告: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无植入器
2
调至除颤档位
2
选择除颤方
式
除颤:非同步模式
3
电极板涂专
取电极板、涂均匀导电膏(C形)
2
用导电膏,
并均匀分布
选择合适能
量
除颤能量:双相波20OJ
5
手持电极板
左手持左侧电极板,右手持右侧电极板,电极板朝下不对人。
抢救物品质量考核标准
![抢救物品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15f402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1.png)
、定量供应、定期 良
消毒)。 5.护士掌握常用抢
未做到五定
2分/项
救药品的使用。
提问常用抢救物品 使用不掌握
1分/人
清点有遗漏或不准 确
1分/次
抢
1.抢救仪器定点放 置
未定点放置
救 仪
30 分
2.备件齐全,功能 完好。
备件缺少
器
3护士能及时启动 功能不良
抢救仪器
不能及时启动
1分/件
1分/件 5分/件 2分/件
总
分
抢救物品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项 分值 目
基本要求
缺陷内容
年份 年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抢救室环境整洁
抢救 室
10 分
无杂物,床铺整 洁,台面、桌面清 不符合一项
洁,整洁。
1分/项
1.氧气筒有支架 车,有空满标识。
氧气筒无支架,无 空满标识
1分/桶
氧气 设备
10 分
2.各部分功能完好
抢救车不清洁
1分/台
2.抢救药品、器械 等按医院统一要求
抢救物品放置不规 范
1分/盒
定量定点放置。 3.抢救车内用品、
药品数量不符,未 及时补充
2分/件
器械质量保证,功 药品及无菌物过期 5分/件
能完好。
抢 救 车
30 4.严格执行五定制 、定 血压计、电接线板
人保管、定点放置 、手电筒等功能不 1分/件
氧气各部分功能不 完好
1分/处
3.备用物品齐全, 消毒,灭菌符合要 求。
备用物品不齐全, 消毒灭菌不规范
1分/件
1. 表面清洁无积 灰。
自救器操作演练评分标准
![自救器操作演练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953d7ca195f312b3169a56e.png)
操作演练评分标准
一、操作演练比赛扣分标准(80分)
1、将自救器固定于腰间顺手一侧。
(10分)
2、开启仪器。
去掉保护罩,用拇指掀起开启搬手至封印条断开,扔掉封口带。
(10分)
3、取出过滤罐。
扔掉上壳,抓住头带将过滤罐拔出。
(10分)
4、戴上口具。
将口具放入口中,置口具片于唇齿之间,牙齿咬紧牙垫,使口部密封,与外界隔绝。
(20分)
5、夹好鼻夹。
两手拉开鼻夹弹簧,正确的夹住鼻子、封住鼻孔,用嘴呼吸。
(20分)
6、戴好头带。
取下安全帽,戴好头带,再将安全帽戴好,举手示意操作完毕。
(10分)
7、当主持人说“开始”后,选手方可操作,提前操作视为违犯程序,操作完后立即举手示意完毕。
二、操作演练比赛时间计分标准
1、时间以10秒为基数,满分为80分。
10秒内完成,每提前一秒加10分。
2、10秒-15秒间完成,每多一秒减5分,15-20秒间完成,每多一秒减15分,超过20秒为0分。
(计量单位:毫秒)
3、时间从第一步骤开始计。
三、牌板选择题计分办法(20分)
1、每人只有一次选择机会,选定题号后不得更改。
2、牌板选择题答题时间为1分钟,由各参赛选手独立完成答题,其他选手不得提示和代答,超时、答错或答案不完整、其他选手提示均不得分。
急救药品、物品、仪器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急救药品、物品、仪器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3a13a9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0.png)
受检科室:检查日期:年月日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项目
考 评 标 准
分值
评分方法
扣分
质量管理
1.护士熟悉本科常见急症的治疗原则,熟悉抢救药品的作用、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熟练掌握抢救流程。
2.护士熟练使用和保养各种急救器械物品,能排除一般故障。
3.抢救物品管理做到六定(定品种、定数量、定位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清洁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及时补充(抢救病人后立即补充,由抢救病人的护士负责)。
4.护理质控
(1)抢救车每天查看封条情况,并签名。(记录在抢救药品、物品、器械交接班本上)
(2)分管护士每周检查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器械有效期;调试、清洁、消毒各类仪器。及时补充、消毒,并签名。
(3)护士长每周抽查1 次急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月大检查1 次,(每月底护士长与分管护士共同逐项大检查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器械数量、批号、有效期等;调试、消毒各类仪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追踪检查。)并签名。
50
一处不合要求扣2分,抽查护士一例不掌握扣3分
抢救物品
、
药物
、
仪器
1.按抢救车药品、物品示意图的要求摆放抢救药品和器材,定位、定数放置。
2.抢救药品、物品标签清楚可辨,无过期、变质及字迹不清药品、物品。
3.实行药品及物品失效期预警制度:①设置抢救车近3个月内失效药品、物品登记表。表内标明近3个月内失效药品、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失效日期。 ②分管护士在检查药品时如发现3月内过期的药品,即用近效期标签贴在药品上,以提醒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取用或提早调换。 ③急救车上有效期低于1个月的药品、用品应清除,以确保药品质量。
简易急救器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简易急救器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337b7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5.png)
简易急救器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本文档介绍了简易急救器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1. 检查环境:确保施救环境安全,包括没有明显的危险因素,并确保自己和其他人员的安全。
2. 检查意识和呼吸:轻拍患者的肩膀并询问是否清醒。
观察患者的呼吸是否正常。
3. 呼叫急救若患者没有意识或呼吸困难,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号码,并告知相关信息。
4. 开始心肺复苏(CPR):如果患者没有呼吸,立即开始CPR。
-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表面上。
- 手心垫在患者胸骨的中央位置上。
- 进行按压: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用力按压患者胸骨,每次按压至少压下5厘米。
- 进行人工呼吸:给患者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确保每次呼吸有明显的胸部起伏。
- 依次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呼吸。
评分标准在使用简易急救器进行心肺复苏时,通常使用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估:1. 意识:评估患者是否有意识,包括是否能回应外部刺激。
2. 呼吸: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是否有正常呼吸、困难呼吸或没有呼吸。
3. 血液循环:评估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心跳情况。
4. 疼痛反应:观察患者是否对刺激有疼痛反应。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将患者的状态进行评估,并按照实际情况确定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注意:本文档仅为简易急救器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不包括其他急救技术和复杂情况的处理。
在急救情况中,应遵循专业急救人员的指导和指示。
*以上为简易急救器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建议,进行急救操作以保障患者安全。
*。
心电监护仪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3b213a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0.png)
心电监护仪操作评分标准一、操作前准备(20 分)1、环境评估(5 分)评估操作环境是否整洁、安静,温度、湿度适宜。
检查周围有无电磁波干扰源,如移动电话、微波炉等。
2、用物准备(10 分)心电监护仪性能完好,导联线无破损。
准备电极片、75%酒精、棉签、血压袖带、血氧探头等。
确保电源插头连接良好,仪器电量充足或连接好电源线。
3、患者评估(5 分)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评估患者皮肤状况,有无破损、红肿等。
二、操作步骤(60 分)1、连接电源(5 分)将心电监护仪的电源插头插入合适的电源插座。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等待仪器自检。
用 75%酒精棉签清洁患者安放电极片部位的皮肤,以去除油脂和角质。
按照正确的位置粘贴电极片,RA 电极片贴在右锁骨下,LA 电极片贴在左锁骨下,RL 电极片贴在右下腹,LL 电极片贴在左下腹,V 电极片贴在胸骨右缘第 4 肋间。
确保电极片与皮肤接触良好,无松动。
3、连接导联线(10 分)将电极片上的导联线与心电监护仪相应接口连接牢固。
检查导联线连接是否正确,有无脱落。
4、测量血压(10 分)选择合适的血压袖带,宽度应为上臂周径的 40%~50%,长度应足够环绕上臂 15 圈。
将血压袖带平整地缠绕在上臂,下缘距肘窝 25cm 左右,松紧以能插入 1~2 指为宜。
按下血压测量按钮,开始测量血压,并记录测量结果。
5、测量血氧饱和度(10 分)将血氧探头夹在患者手指或耳垂上,确保探头与皮肤接触紧密。
观察血氧饱和度数值及波形,记录测量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设置合理的心电监护参数,如心率报警上下限、血压报警上下限、血氧饱和度报警下限等。
调整心电波形的振幅和走纸速度,以便清晰观察。
三、操作后处理(10 分)1、整理用物(5 分)取下电极片、血压袖带、血氧探头等,清洁并整理好备用。
关闭心电监护仪电源,拔掉电源插头。
2、记录与告知(5 分)准确记录患者的心电监护数据,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除颤仪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除颤仪操作流程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0bc325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9.png)
除颤仪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本评分标准旨在评估医务人员使用除颤仪时的操作流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以下是根据操作流程的关键步骤制定的评分标准:
1. 准备操作环境(10分)
- 环境整洁、安静,无杂物干扰
- 确保除颤仪工作状态正常
- 确保有足够的除颤电极以及其他必要的设备和药物
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10分)
- 戴好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 按规定消毒双手
3. 确认患者病情(20分)
- 迅速评估患者是否需要电除颤
- 通过监测仪器确定心律是否适合电除颤
4. 执行电除颤(40分)
- 按照除颤仪的操作手册准确设置除颤能量
- 清晰地喊出“清除”指令,确保人员远离患者
- 确保除颤电极正确粘贴在患者胸部
- 按下除颤按钮,确保电除颤过程有效进行
5. 监测患者反应(10分)
- 监测患者的心律和生命体征变化
- 及时记录反馈信息,如心率、血压等数据
6. 进一步处理(10分)
- 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给药等处理
- 确保护理措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发生
7. 结束操作(10分)
- 停止除颤仪和监测仪器的使用,并做好关机操作
- 清洁除颤仪和相关器械,归位妥善保管
以上评分标准共计100分,根据医务人员在各个操作步骤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评分。
评分越高,操作越符合标准要求。
医务人员应在使用除颤仪前熟悉并遵守该评分标准,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且正确的救治。
心肺复苏仪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仪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97e550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7f.png)
心肺复苏仪评分标准
项目总分技术操作要点
评分等级
A B C 备注素质要求 5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3 2 1
态度和蔼,语言规范 2 1 0
评估病人8 判断病人有无意识和呼吸时方法
正确
4 3 2 触摸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
(5S~10S)呼救,送急救物品仪器
4 3 2
操作前准备 5 迅速备齐物品至床边,拉屏风,
口述请家属离开,接心肺复苏仪
电源
5 3 1
操作中
开放
气道
37
立即松解病人衣领、腰带 4 3 2
检查口腔、去义齿、清除口鼻腔
分泌物
5 3 2
复苏体位正确(背部置于心肺复
苏仪底板之上)
5 3 2
人工
呼吸
(插管病人使用) 3 2 1
胸外
按压
打开心肺复苏仪,选择合适参数10 8 5
按压部位正确 5 4 3
按压幅度适度(胸骨下陷4-
5cm)
5 4 3 操作后15
密切监测病人病情并及时记录 5 3 2
协助病人整理衣物,取舒适卧位 5 3 2
整理心肺复苏仪 3 2 1
用物处理 2 1 0
熟练程度10 动作轻巧、敏捷、准确 5 3 1 顺序正确,机器工作正常 5 3 1
理论20 心肺复苏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20 总分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易呼吸气囊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科室:考核日期:分数:
简易呼吸气囊的检测
(一)、呼吸球的测试
1、用一只手挤压呼吸球囊,另一只手关闭球囊颈部的开口端,停止挤压后皮囊快速膨胀,说明吸入阀有效。
2、关闭颈部开口端,试着挤压皮囊,如果用适当的力量不能压扁皮囊或挤压的力量迫使空气从颈部开口端的缝隙间溢出,说明吸入阀能有效的防止气体倒流
(二)、单向阀检测
1、用充满气体的储气袋与患者阀的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圆形垫片向外翘起,说明呼出
的气体直接排向大气而没有再回到通气皮囊中(吸入阀有效)
2、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皮囊几次,如果储气袋很快充满,说明患者阀能有效吸入气体
给患者。
(三)、安全压力阀检测:旋转安全阀,用手堵住患者接头并按压球体可以看见或听见压力装置的跳动,说明安全阀正常;有条件可接压力表或呼吸机测试安全压力,成人之压力为60cmH2O或无压力阀。
儿童、婴儿安全压力阀为40cmH2O。
将呼吸球患者接头部分接上0—100cmH2O压力表,以正常速度压下球体。
压力表上应显示60cmH2O+/-10 儿童、婴儿显示40cmH2O,如有异常请检测组装是否正确,及有无漏气,如安全阀损坏,请更换新组件以免影响其功能。
(四)、呼吸球氧气袋及储气阀检测
1、先将储气袋充满气,再把储气袋与储气阀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说明储气阀能有效把多余气体排入大气。
2、将氧气储气阀及储气袋接在一起,连接氧气装置,气体由导入口导入,储气袋应鼓起,多余之气体自储气阀溢出(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如未察觉溢出应检查出气阀组装是否正确;
3、压缩呼吸球体,鼓起之储气袋会将气体导入球体,鼓起之部分会凹陷,如外接之气体进入,储气袋会再度鼓起,请压缩数次,会察觉空气留经储气阀的进气阀,若球体无法回复原状,请检查储气阀是否正常。
4、在排空储气袋后球囊仍可快速膨胀,说明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时,储气阀仍可有效吸入大气作补偿(如不需要氧气供应请不要加装储气座,以免影响呼吸球压缩次数)
(五)、呼吸球整组检测请将呼吸球各部分接好,并接上储气阀及储气袋,将患者接头处接上一呼吸袋500ml—2500ml,将氧气流量调节至10-12ml(成人及儿童呼吸球)婴儿8-10ml将呼吸球体压下数次,呼吸袋应有起伏现象,并确定回复之速度及是否有漏气之现象,并确定阀门是否正常运作。
简易呼吸气囊检测完毕,如各个步骤没问题说明呼吸气囊是完好的。
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经口/鼻腔)5分钟
姓名:_____ __ 科室:___ ____ 考核时间___ ____ 得分:______ ___
姓名:_____ __ 科室:___ ____ 考核时间___ ____ 得分:______ ___
微量泵使用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科室:考核时间得分: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