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详解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哈尔滨医科大学-毒理学课件-毒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The solubility of the gas in the blood . blood/gas partition coefficient ** (血/气分配系数)
The large alveolar area, high blood flow, and proximity of the blood to the alveolar air.
2020/4/29
17
2020/4/29
18
2020/4/29
19
Absorption
吸收
Page 26
2020/4/29
20
The process by which toxicants cross body membranes and enter the bloodstream is referred to as absorption.
达一定浓度时,载体可达饱和状态。
2020/4/29
15
❖The transport system is selective f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ertain structural feathers of chemical . 载体对转运的外源化学物有特异选择性。
❖The transport system has the potential for competitive inhibition between compounds that are transport by the same transporter.
(脂溶性:脂水分配系数)
The ionization form — ionization constant, pKa
(解离状态:解离系数)
2020/4/29
12
The large alveolar area, high blood flow, and proximity of the blood to the alveolar air.
2020/4/29
17
2020/4/29
18
2020/4/29
19
Absorption
吸收
Page 26
2020/4/29
20
The process by which toxicants cross body membranes and enter the bloodstream is referred to as absorption.
达一定浓度时,载体可达饱和状态。
2020/4/29
15
❖The transport system is selective f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ertain structural feathers of chemical . 载体对转运的外源化学物有特异选择性。
❖The transport system has the potential for competitive inhibition between compounds that are transport by the same transporter.
(脂溶性:脂水分配系数)
The ionization form — ionization constant, pKa
(解离状态:解离系数)
2020/4/29
12
第3章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ppt课件
总悬浮颗粒物
Dp≤100m
可吸入颗粒物
Dp≤10m
细粒子
Dp≤2.5m
超细粒子
0.1-0.3m
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
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
inhalabal particulates, IP
能进入人体呼吸道,且能长期漂浮于空气中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物的通透性不同:阴囊>手臂、
后背、腿部、腹部>手掌、足底
37
(四)其他途径
毒理学动物实验: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等
临床:皮内注射、肌肉注射
38
三、分布 (Distribution)
分布( distribution) : 是指化学毒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
巴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的过程。
✓ 烟和粉尘:
粒子大小:
• 直径> 5 μm者,多因惯性冲击而沉积在鼻咽部:清除、咽下
或溶解吸收入血;
• 直径2.5 μm左右,重力沉降于气管和支气管:咳出或吞咽;
• 直径1 μm以下,吸收入血、清除、或进入淋巴系统长期保存;
• 直径0.1 μm,吸收入血、吞噬系统清除。
34
(2)颗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
✓ 载体: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rganic-cation transporter, oct)
25
(二)化学毒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5. 吞噬和胞饮作用
通过细胞膜的流动将某些液体微粒、固体颗粒或大分子物
质包绕并吞入细胞的过程。
26
二、吸收 (Absorption)
Dp≤100m
可吸入颗粒物
Dp≤10m
细粒子
Dp≤2.5m
超细粒子
0.1-0.3m
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
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
inhalabal particulates, IP
能进入人体呼吸道,且能长期漂浮于空气中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物的通透性不同:阴囊>手臂、
后背、腿部、腹部>手掌、足底
37
(四)其他途径
毒理学动物实验: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等
临床:皮内注射、肌肉注射
38
三、分布 (Distribution)
分布( distribution) : 是指化学毒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
巴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的过程。
✓ 烟和粉尘:
粒子大小:
• 直径> 5 μm者,多因惯性冲击而沉积在鼻咽部:清除、咽下
或溶解吸收入血;
• 直径2.5 μm左右,重力沉降于气管和支气管:咳出或吞咽;
• 直径1 μm以下,吸收入血、清除、或进入淋巴系统长期保存;
• 直径0.1 μm,吸收入血、吞噬系统清除。
34
(2)颗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
✓ 载体: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rganic-cation transporter, oct)
25
(二)化学毒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5. 吞噬和胞饮作用
通过细胞膜的流动将某些液体微粒、固体颗粒或大分子物
质包绕并吞入细胞的过程。
26
二、吸收 (Absorption)
3-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精选文档PPT课件
30
解离状态
弱有机酸(碱)的有毒物在体液中部分 解离。
非解离型极性小,脂溶性大,易扩散; 解离型极性大,脂溶性小,难以扩散;
31
Henderson-Hasselback公式: 有机酸:
pKa-pH=lg(非解离型HA/解离型A-) 有机碱:
pKa-pH=lg(解离型BH+/非解离型B)
10
研究ADME过程的意义
了解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为中毒机制研究提供线索,阐明单独 作用或联合作用及物种差异
为急救和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提供接触生物学标志和中毒诊断指标
2020/7/30
11 11
一、生物膜
脂质
组成 糖
蛋白质:结构蛋白、受体、酶、载体、
生
离子通道等
物 膜 结构:液态镶嵌模型
隔离功能
功能
生化反应和生命活动的场所
内外环境物质交换的屏障
12
13
外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是通 过生物膜构成的屏障的过程。
生物膜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总称。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是连续排列的脂质分子
双层,主要由脂质和蛋白组成,也含有少 量的糖。膜蛋白可以是结构蛋白、受体、 酶、载体和离子通道等。
14
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22
23
水分子虽然是极 性分子,但是它 的分子极小,又 不带电荷,故条件
1)膜两侧存在浓度差异; 2)化学毒物必须有脂溶性; 3)化学毒物必须是非电离状态。
25
简单扩散(脂溶扩散)
顺浓度差转运 不消耗能量
不需要载体 无饱和性 无竞争性
26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与转化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解离状态
弱有机酸(碱)的有毒物在体液中部分 解离。
非解离型极性小,脂溶性大,易扩散; 解离型极性大,脂溶性小,难以扩散;
31
Henderson-Hasselback公式: 有机酸:
pKa-pH=lg(非解离型HA/解离型A-) 有机碱:
pKa-pH=lg(解离型BH+/非解离型B)
10
研究ADME过程的意义
了解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为中毒机制研究提供线索,阐明单独 作用或联合作用及物种差异
为急救和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提供接触生物学标志和中毒诊断指标
2020/7/30
11 11
一、生物膜
脂质
组成 糖
蛋白质:结构蛋白、受体、酶、载体、
生
离子通道等
物 膜 结构:液态镶嵌模型
隔离功能
功能
生化反应和生命活动的场所
内外环境物质交换的屏障
12
13
外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是通 过生物膜构成的屏障的过程。
生物膜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总称。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是连续排列的脂质分子
双层,主要由脂质和蛋白组成,也含有少 量的糖。膜蛋白可以是结构蛋白、受体、 酶、载体和离子通道等。
14
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22
23
水分子虽然是极 性分子,但是它 的分子极小,又 不带电荷,故条件
1)膜两侧存在浓度差异; 2)化学毒物必须有脂溶性; 3)化学毒物必须是非电离状态。
25
简单扩散(脂溶扩散)
顺浓度差转运 不消耗能量
不需要载体 无饱和性 无竞争性
26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与转化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毒理学课件: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19
2. 特殊转运
外源化学物借助于载体或特殊转运系 统而发生的跨膜运动。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 和胞饮作用 (pinocytosis)
20
(1)主动转运
1)定义
外源化学物在载体的参与下, 逆浓 度梯度通过生物膜的转运过程。
22
表 细胞膜对外源化学物主动转运系统
名称 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 多药耐受蛋白(P-糖蛋白)
多耐受药物蛋白 乳腺癌耐受蛋白
以溶质为主转运蛋白(SLC)
缩写
mdr mrp Bcrp
功能
减少胃肠道吸收,血-脑屏障,胆 汁分泌,胎盘屏障 尿排泄,胆汁排泄 将化学毒物代谢后的硫酸结合物 排出细胞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 肽类转运蛋白
oatp 肝摄取 oat 肾摄取 pept 胃肠道吸收
Kir6.1/K-ATP通道:帕金森病神经保护的新靶标,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 胡刚, 240万, 2010, 批准号:81030060 23
(2)易化扩散
第一节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第二节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第三节 毒物动力学
5
第一节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一、生物膜与生物转运 二、吸收 三、分布 四、排泄
6
一、生物膜与生物转运
(一)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组成
磷脂双分子层 ——脂质
镶嵌蛋白 ——受体、 酶、载
体、离子通道等
特点 功能
膜孔 ——生物膜上水通道
9
1. 被动转运 (1)简单扩散 2)对象
2. 特殊转运
外源化学物借助于载体或特殊转运系 统而发生的跨膜运动。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 和胞饮作用 (pinocytosis)
20
(1)主动转运
1)定义
外源化学物在载体的参与下, 逆浓 度梯度通过生物膜的转运过程。
22
表 细胞膜对外源化学物主动转运系统
名称 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 多药耐受蛋白(P-糖蛋白)
多耐受药物蛋白 乳腺癌耐受蛋白
以溶质为主转运蛋白(SLC)
缩写
mdr mrp Bcrp
功能
减少胃肠道吸收,血-脑屏障,胆 汁分泌,胎盘屏障 尿排泄,胆汁排泄 将化学毒物代谢后的硫酸结合物 排出细胞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 肽类转运蛋白
oatp 肝摄取 oat 肾摄取 pept 胃肠道吸收
Kir6.1/K-ATP通道:帕金森病神经保护的新靶标,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 胡刚, 240万, 2010, 批准号:81030060 23
(2)易化扩散
第一节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第二节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第三节 毒物动力学
5
第一节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一、生物膜与生物转运 二、吸收 三、分布 四、排泄
6
一、生物膜与生物转运
(一)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组成
磷脂双分子层 ——脂质
镶嵌蛋白 ——受体、 酶、载
体、离子通道等
特点 功能
膜孔 ——生物膜上水通道
9
1. 被动转运 (1)简单扩散 2)对象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ppt课件
A ( C C 1 2) R K D
K为扩散系数, A为膜面积,D为膜厚度。
9
影响因素: 浓度梯度; 脂溶性脂水分配系数,一般来说:系数 越大,扩散速率越快; 化学物质的解离度和体液pH:解离型化合 物往往脂溶性较小,难以通过细胞膜扩散。 弱的有机酸在酸性环境中更易扩散,弱的 有机碱在碱性环境中易扩散。
第一相反应
外源化学物
第二相反应
排出体外
与内源亲水物质结 合,增加亲水性
41
氧化作用 I 相 反 应 的 类 型
硝基和偶氮还原 羰基还原
还原作用
含硫基团还原 醌还原 脱卤还原
酯酶 水解作用 酰胺酶 环氧化物水化酶
42
(一)氧化:最重要的1相反应
氧化反应 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非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主要担负生物转化的器官是肝脏。其他器官如肾脏、 小肠、肺脏和皮肤等的生物转化能力明显低于肝脏。 生物转化的意义:水溶性增加、毒性降低 代谢解毒(metabolic detoxication):经生物转化大部分 外源化学物的代谢产物,毒性降低,易于排出体外, 此为解毒反应。 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经生物转化其毒性被 增强的现象。生成亲电子剂、自由基、亲核剂、氧化 还原剂。
性毒物被重吸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再次随胆汁分泌, 形成循环。
延长毒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毒性增加
36
b、直接排出体外
高度极性的化合物,随粪便排出。
(三)经呼吸道排出
一些气体和挥发性物质:主要通过简单扩散 由肺排出。 非可溶性颗粒物: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 咽部随痰咳出或进入消化道。
(四)其它途径排出
一些固体颗粒或液滴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 特殊亲和力,可改变细胞膜表面张力,引起外包或 内凹,将外源物包围进入细胞。
毒物体内转化PPT课件
-
-
Pb
1 1.7 1.1
-
77
Hg(NO3)2
1 2850 6.7
37
-
Hg(CH3)+
1 1.5 0.8
0.7
-
Hg(C6H5)
1 3600 4.7
83
-
肾 6.6 3960 1.7 2400
脂肪 158
-
第三节 分 布
第四节 排 泄
排泄(excretion)是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向 机体外转运的过程,是生物转运的最后一个环节。
RCH2NH2+[O] RCHO+NH3+H2O
(3)减少酶的冰合成冻。 蚀刻技术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遗传生理因素有动物的物种、性别、年龄等,常体现在代谢酶的种类、数量和活性的差异上,代谢酶的多态性也是影响毒性反应个体 差异的重要因素。
2、非MFOS催化的氧化反应 毒物对代谢酶的诱导作用
影响简单扩散的主要因素: 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
马来酸二乙酯可耗尽GSH,抑制其他化学物经GSH结合代谢。
二、特殊的屏障: 例证:水溶液中:超声
胞吐(exocytosis)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脂质体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1) 组成:由多种酶构成的多酶系统
Ⅱ相反应(phase Ⅱ biotransformation)
小肠壁结构图
第二节 吸 收
二、经呼吸道吸收: 吸收部位: 气态物质的水溶性 影响因素: 气体在呼吸膜两侧的分压达到动态平衡时,在血
液内的浓度与在肺泡空气中的浓度差。 三、经皮肤吸收:
不同部位皮肤对毒物的通透性不同:阴囊>腹部> 额部>手掌>足底 四、其它:注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9/2020
17
主动转运
逆浓度差转运
消耗能量
需要载体 饱和性 竞争性
主动转运特点
•需有载体参加; •外源化学物可逆浓度梯度转运; •该系统需消耗能量; •载体对转运的外源化学物有特异选择性; •可发生竞争性抑制; •可饱和。
11/19/2020
19
几种主动转运系统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超家族: 多药耐受(Mdr)蛋白家族; 多耐受药物蛋白(Mrp)家族; 乳腺癌耐受蛋白(Bcrp)。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详解演 示文稿
优选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ADME过程
生物转运
(biotransportation)- -吸收、分布、排泄
吸收(Absorption) 生物转化
分布(Distribution)
(biotransformation)
--代谢
代谢(Metabolism)
11/19/2020
7
(二)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
①简单扩散 1.被动转运 ②滤 过
2.特殊转运
11/19/2020
①主动转运
②易化扩散
③其他转运方式:吞噬,
胞饮
8
1.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外源化学物顺浓度差通过生物膜 的过程。
(1)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也称脂溶扩散。 特点: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不受饱和
11/19/2020
14
(2)滤过(filtration)
外源化学物透过生物膜上亲水孔道的过程。 借助于生物膜两侧的渗透压和液体静压的作 用,大量的水可以通过膜孔流过,溶解于水的 分子直径小于膜孔的物质被转运。
11/19/2020
15
滤过(filtration)
影响因素:化学物的分子大小。
分子量200~60000
胞饮作用:液态微滴或大 分子物质经此方式转运进 入细胞。
11/19/2020
24
二、 吸 收
吸收(absorption):是指化学毒物从 机体的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进入血液的 过程。
三条主要途径:胃肠道 呼吸道 皮肤
11/19/2020
25
(一)经胃肠道吸收
•化学物的吸收可在整个胃肠道进行, 但主要是在小肠,其次是胃。
11/19/2020
28
(二)经呼吸道吸收:
吸收物质:气态(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类 (烟、雾、粉尘);
一、生物膜与生物转运
(一)生物膜(biomembrane): 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总称。
●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参与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及生化反应 和生理过程。
11/19/2020
5
生物膜特点
①流动镶嵌模型; ②由脂质、蛋白和糖组成; ③厚度约7~9nm。
11/19/2020
6
生物膜结构
1.磷脂双分子层:对水溶性物质具有屏障 作用,而对多数脂溶性物质无此作用。 2.镶嵌蛋白:载体或组成特殊通道、受体、 酶、结构蛋白。 3.膜孔:亲水性氨基酸,4nm~70nm。
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毒理学意义: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外源化学物
是通过简单扩散进行生物转运的。
11/19/2020
9
简单扩散(脂溶扩散)
顺浓度差转运 不消耗能量
不需要载体 无饱和性 无竞争性
影响因素
①扩散效率 ②脂/水分配系数 ③解离状态
11/19/2020
11
扩散速率
R=K×A(c1-c2)/d R:扩散速率,K特定外源化学物的扩散常 数,A生物膜的面积,(c1-c2)生物膜 两侧的浓度梯度,d生物膜的厚度。
11/19/2020
21
易化扩散
顺浓度差转运 不消耗能量
需要载体 饱和性 竞争性
易化扩散特点
①由于不能逆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 ②由于利用载体,有一定的选择性、饱和 性、竞争抑制性。
11/19/2020
23
(3)其他转运方式
吞噬作用:固态颗粒物质 如烟、尘等于细胞膜接触 后,改变了膜的表面张力, 使其外包或内陷,将异物 包裹进入细胞。
11/19/2020
12
脂/水分配系数(l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即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 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 的比值。
脂/水分配系数过低或过高的物质均 不易跨膜转运。
11/19/2020
13
解离状态
处于解离状态的物质极性大,脂 溶性差,不易通过生物膜的脂相进行 扩散;而处于非解离状态的反之。
意义:水及一些溶于水而不溶于脂质的 物质可以通过滤过完成生物转运过程。
11/19/2020
16
2.特殊转运(special transport)
为化学毒物借助于载体或特殊转运 系统而发生的跨膜运动。
(1)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指外源化学物在载体的参与下,逆浓度梯度 通过生物膜的转运过程。
11/19/2020
27
首过消除
(first-pass elimination)
指经胃肠道吸收的化学物质,经门静脉系统 首先进入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后,再进入体循环 的现象。
意义:可使经体循环到达靶器官的毒物原型 数量减少,明显影响其所致毒效应的强度和性质。 但有些物质如苯并(a)芘,可通过淋巴管吸收, 不需经过肝脏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分布至全身。
溶质载体(solute carriers,SCL)超家族: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家族;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家族; 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家族; 肽类转运蛋白(Pept)。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利用载体,顺浓度梯度的转运过程, 也称载体扩散。
排泄(Excretion)
消除(elimination)- -代谢和排泄
11/19/2020
3
研究ADME过程的意义
1、了解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2、为中毒机制研究提供线索,阐明 单独作用或联合作用及物种差异
3、为急救和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4、提供接触生物学标志和中毒诊断
指标
11/19/2020
4
第一节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吸收方式:主要是简单扩散,也可以 通过滤过、主动转运系统及胞饮、吞 噬作用。
•弱酸性物质主要在胃内和十二指肠吸 收
•弱碱性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
11/19/2020
26
经胃肠道吸收的影响因素
1.胃肠道的酸碱度 2.外源化学物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 3.胃肠道的蠕动情况; 4.胃肠道中某些物质和菌群(可以改变某 些化学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