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二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二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886337faef8941ea66e0503.png)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上机/实验报告册专业软件工程班级20192-8姓名刘一帆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教师张爱萍学期大二下学期2020年 4 月12 日实验二交换机配置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2、掌握交换机Telnet配置3、理解VLAN的概念、原理及划分VLAN的方法。
4、掌握Cisco2950交换机的单交换机和跨交换机VLAN配置方法,了解各配置命令的作用。
5、理解端口聚合基本原理,掌握端口链路聚合配置方法。
二、实验属性设计性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Cisco 2950交换机、具备Windows操作系统的PC机、直通双绞线、交叉双绞线、Cisco配置线缆。
四、实验要求1、预习报告中需解决以下问题:熟练掌握Cisco2950交换机VLAN相关配置命令以及各命令的作用。
2、试验中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独立操作。
3、试验后按规定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五、实验内容(指实验二指导书中“七、课内实验”的内容,包括主要实验过程源代码、实验测试结果、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1)给所有交换机配置好vlan,并通过测试首先配置switch0,先建立两个vlan分别为2和3图5-1.1图片中的代码为将switch0中的f0/1和f0/2接口分别加入到vlan2和vlan3。
图5-1.2此图中的代码将虚拟接口interface vlan 2和PC0处于同一个网段,设置“进入特权模式密码”和“telnet远程登录密码”配置交换器switch1的过程同switch0一样,先将接口f0/1和f0/2分别加入vlan2和vlan3,为switch1设置“进入特权模式密码”和“telnet远程登录密码”图5-1.3图5-1.4以上两图为此时的vlan2和vlan3的接口情况。
F0/1和F0/2分别在VLAN2和VLAN3中。
2)switch1和switch1之间配置图5-2.1此图中的代码将switch0中的f0/23和f0/24接口加入vlan2中。
交换机_配置实验报告
![交换机_配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0f0f3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9.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和配置方法。
2. 掌握交换机命令行操作模式的区别和切换。
3. 学会配置交换机的全局参数、端口参数和网络管理参数。
4. 了解VLAN的配置方法及其作用。
二、实验设备1. 交换机:锐捷网络S51002. 计算机一台3. 配置线缆一条三、实验原理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多个网络设备,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和交换。
交换机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用户模式:进入交换机后得到的第一个操作模式,可以进行简单的查看和测试。
2. 特权模式:用户模式的下一级模式,可以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进行网络测试和调试等。
3. 全局配置模式:特权模式的下一级模式,可以配置交换机的全局性参数,如主机名、登录信息等。
4. 端口配置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的下一级模式,可以配置交换机的端口参数,如端口速率、双工模式等。
5. VLAN配置:虚拟局域网的配置,可以将交换机端口划分为不同的虚拟网络,实现不同网络的隔离和广播风暴的抑制。
四、实验步骤1. 连接设备:使用配置线缆将计算机和交换机连接,确保网络连通。
2. 登录交换机:通过计算机的终端仿真软件(如PuTTY)连接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登录交换机。
3. 用户模式:在用户模式下,输入命令查看交换机的软件版本、硬件版本等信息。
4. 特权模式:在用户模式下,输入命令进入特权模式,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
5. 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输入命令进入全局配置模式,配置交换机的全局参数,如主机名、登录信息等。
6. 端口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命令进入端口配置模式,配置交换机的端口参数,如端口速率、双工模式等。
7. VLAN配置: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命令配置VLAN,将交换机端口划分为不同的虚拟网络。
五、实验结果1. 成功登录交换机,查看交换机的软件版本、硬件版本等信息。
2. 成功配置交换机的全局参数,如主机名、登录信息等。
3. 成功配置交换机的端口参数,如端口速率、双工模式等。
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4eb5543c1ec5da50e27042.png)
实验项目:实验二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原理: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实验仪器:PC机,Windows XP系统,Boson Netsim 6.0。
实验步骤(纸张不够写可另外加纸并应装订):1.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1)步骤 1:配置主机名Switch>enableSwitch#conf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hostname SW1(2)步骤 2:配置密码SW1(config)#enable secret ciscoSW1(config)#line vty 0 15SW1(config-line)#password ciscoSW1(config-line)#login(3)步骤 3:接口基本配置SW1(config)#interface f0/1 switch(config-if)#duplex { full | half | auto }switch(config-if)#speed { 10 | 100 | 1000 | auto }(4)配置管理地址交换机也允许被 telnet,这时需要在交换机上配置一个 IP 地址,这个地址是在 VLAN 接口上配置的。
如下:SW1(config)#int vlan 1SW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0.1 255.255.0.0SW1(config-if)#no shutdownSW1(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72.16.0.2542、交换机VLAN连接配置通过Boson Network Desiger 绘制如上网络拓扑图,并按如下要求进行实验:(1)设置左边交换机的hostname为SW1,设置其VLAN 1的管理IP为192.168.0.1/24;(2)设置右边交换机的hostname为SW2,设置其VLAN 1的管理IP为192.168.0.2/24;(3)参照以上图片,设置所有主机的IP地址以及子网掩码(由于是局域网试验,所以默认网关可以不设置)(4)设置好所有参数后,所有主机以及交换机管理IP之间应该可以互相Ping通(由于所有端口默认属于VLAN 1,所以能互相Ping通)。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32b795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e.png)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引言: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在局域网内进行数据的转发和交换。
为了更好地理解交换机的配置和运行原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验过程、配置方法以及实验结果。
实验目标:本次实验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配置交换机,实现局域网内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我们将使用三台计算机和一台交换机进行实验,其中一台计算机将作为服务器,另外两台计算机将作为客户机。
实验步骤:1.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我们首先确定了实验所需的网络拓扑结构,将三台计算机和一台交换机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内。
其中,交换机的一个端口连接到路由器,以便实现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2. 配置交换机:我们使用命令行界面进入交换机的配置模式,通过输入一系列的命令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首先,我们为交换机设置一个管理IP地址,并启用远程管理功能。
接下来,我们为每个端口分配一个VLAN,并将其与相应的计算机连接。
此外,我们还配置了交换机的广播风暴抑制功能,以防止网络中的广播风暴导致网络拥塞。
3. 配置计算机:在配置交换机之后,我们需要对每台计算机进行相应的配置。
我们为服务器计算机设置了静态IP地址,并将其默认网关设置为交换机的IP地址。
对于客户机计算机,我们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自动获取IP地址和默认网关。
4. 测试通信:在完成配置后,我们进行了通信测试。
首先,我们在服务器计算机上启动一个网络应用程序,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然后,我们在客户机计算机上打开浏览器,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并尝试访问该应用程序。
如果一切正常,我们应该能够成功访问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并实现数据的传输。
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配置了交换机,并实现了局域网内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数据传输速度较快,延迟较低,网络性能良好。
此外,通过配置交换机的广播风暴抑制功能,我们有效地防止了网络拥塞的发生。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交换机的配置和运行原理。
网络实验二 交换机
![网络实验二 交换机](https://img.taocdn.com/s3/m/f819fe0890c69ec3d5bb75b4.png)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跨交换机划分VLAN一、实验目的1.掌握交换机的基本命令。
2.掌握基于端口划分VLAN原理。
3.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基于端口划分的VLAN。
二、实验内容(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交换机命令模式:1.、用户模式:用户最初的默认模式,只能执行简单的命令2、特权模式:进入:在用户模式下enable返回:exit disable可以执行所有IOS提供的命令3、全局模式conf t4、接口模式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二)跨交换机划分VLAN1.绘制拓扑图2.配置PC的IP、掩码、网关3.交换机配置(1)划分VLAN(2)将接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中(3)设置交换机端口的状态trunk4.测试三、实验步骤(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绘制拓扑图2.配置交换机的用户名和进入特权模式的密码Switch>enSwitch#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hostname lidanlidan(config)#en password 123% Ambiguous command: "en password 123"lidan(config)#enable password 123lidan(config)#enable secret 4563.进入接口模式,设置接口数据率为100Mb/slidan(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lidan(config-if)#speed 1004.配置交换机的IPlidan(config-if)#interface vlan 1lidan(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lidan(config-if)#no shutdown5.配置交换机远程登录的密码和用户数目lidan(config-if)#line vty 0 4lidan(config-line)#password 123lidan(config-line)#loginlidan(config-line)#end6.配置PC机的IP7.测试(二)跨交换机划分VLAN1.绘制拓扑图2.配置PC的IP、掩码、网关3.交换机配置(1)划分VLAN(2)将接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中(3)设置交换机端口的状态trunkSwitch>Switch>enableSwitch#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vlan 2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vlan 3Switch(config-vlan)#exitSwitch(config)#interface fa 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erface fa 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erface fa 0/24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24, changed state to down%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24, changed state to upSwitch(config-if)#end%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Switch#show vlanVLAN Name Status Ports---- -------------------------------- ----------------------------------------1 default active Fa0/3, Fa0/4, Fa0/5,Fa0/6Fa0/7, Fa0/8, Fa0/9,Fa0/10Fa0/11, Fa0/12,Fa0/13, Fa0/14Fa0/15, Fa0/16,Fa0/17, Fa0/18Fa0/19, Fa0/20,Fa0/21, Fa0/22Fa0/23, Gig1/1,Gig1/22 VLAN0002 active Fa0/13 VLAN0003 active Fa0/21002 fddi-default act/unsup1003 token-ring-default act/unsup1004 fddinet-default act/unsup1005 trnet-default act/unsupVLAN Type SAID MTU Parent RingNo BridgeNo Stp BrdgMode Trans1 Trans2---- ----- ---------- ----- ------ ------ -------- ---- -------- ------------1 enet 100001 1500 - - - - - 0 02 enet 100002 1500 - - - - - 0 03 enet 100003 1500 - - - - - 0 01002 fddi 101002 1500 - - - - - 0 0--More--4.测试四、实验感想通过本次试验,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如何在不同的交换机之间创建VLAN,并在实验中测试相同VLAN内用户的连通性和不同VLAN之间是否可通信,从而对跨交换机划分VLAN有了更深入得理解。
交换机配置实验实训报告
![交换机配置实验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209f4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d.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熟悉交换机的连接和使用。
2. 熟悉交换机的特性,了解交换机的配置语句。
3. 理解VLAN的作用、分类和配置方法。
4. 掌握交换机与VLAN的配置,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互通。
5. 理解三层交换的原理,掌握划分VLAN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一台交换机、一台PC、一根Console线缆、一根网线。
2. 实验软件:SecureCRT或PuTTY等远程登录软件。
三、实验原理1. 交换机基本配置:包括交换机名称、密码、VLAN配置、端口配置等。
2. VLAN:虚拟局域网,通过给以太帧附加一个标签(tag)来标记这个以太帧能够在那个VLAN中传播,实现广播域的隔离。
3. 三层交换:交换机具有路由功能,可以在不同VLAN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四、实验步骤1. 交换机基本配置(1)通过Console线连接交换机与PC,使用SecureCRT或PuTTY登录交换机。
(2)进入用户模式:BDQN>enable(3)进入特权模式:BDQN#conf t(4)配置交换机名称:BDQN(config)#hostname S1(5)配置交换机密码:BDQN(config)#enable secret 1234(6)配置VLAN:BDQN(config)#vlan 10(7)配置VLAN名称:BDQN(config-vlan)#name VLAN10(8)配置端口所属VLAN:BDQN(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9)配置端口所属VLAN ID:BDQN(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10)保存配置:BDQN(config)#end2. VLAN配置(1)创建VLAN:BDQN(config)#vlan 20(2)配置VLAN名称:BDQN(config-vlan)#name VLAN20(3)配置端口所属VLAN:BDQN(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4)配置端口所属VLAN ID:BDQN(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5)保存配置:BDQN(config)#end3. 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互通(1)配置VLAN间路由:BDQN(config)#ip routing(2)配置路由条目:BDQN(config)#route ip 192.168.10.0 255.255.255.0 192.168.20.1(3)保存配置:BDQN(config)#end4. 验证实验结果(1)在PC1上ping PC2,验证VLAN10与VLAN20之间的互通。
实验二 交换机配置实验
![实验二 交换机配置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9517749cf84b9d528ea7a49.png)
实验二交换机配置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式2. 熟悉交换机的命令行配置3. 配置VLAN二、实验设备配置网卡的PC机若干台,双绞线若干条,华为S3500系列交换机三台,路由仿真软件。
三、实验内容1.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2.单一交换机的VLAN配置3. 跨交换机的VLAN配置四、实验原理交换机采用背板总线结构,为每个端口提供一个独立的共享介质,把冲突域限制在每个端口的范围内。
如果将计算机直接连到交换机的端口,那么它将独享该端口提供的带宽;如果计算机通过以太网连入交换机,则该以太网上的所有计算机共享交换机端口提供的带宽。
交换机的工作过程: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它首先会记录该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和源端口的映射,如果在“MAC地址-端口映射表”中已经存在该映射项,则更新该映射项的生存期,如果没有则在映射表中保存该项。
然后查看“MAC地址-端口映射表”中是否存在该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与端口的对应关系,如果有就把该数据帧发向对应的端口,如果没有,则向除接收该数据帧的那个端口以外的其他所有端口转发该数据帧。
虚拟局域网VLAN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上,以软件方式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逻辑工作组的站点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当一个站点从一个逻辑工作组移到另一个逻辑工作组时,只需要通过软件设定,而不需要改变它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当一个站点从一个物理位置移动到另一个物理位置时,只要将该计算机连入另一台交换机,通过软件设定后该计算机可成为原工作组的一员。
VLAN在交换机上的实现方法常用的有:基于端口划分VLAN(将交换机的端口定义为某个VLAN,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可以分配给一个VLAN,分配给同一个VLAN的端口共享广播域。
),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根据接入交换机端口的PC机的MAC地址配置给某个VLAN)。
VLAN中继:也称为VLAN主干,是指在交换机与交换机或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连接的情况下,在互相连接的两个端口上配置中继模式,使得属于不同VLAN的数据帧都可以通过这条中继链路(VLAN Trunk)进行传输。
交换机配置实训报告
![交换机配置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6b846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b.png)
交换机配置实训报告1.引言在本次实训中,我们团队学习了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在实训过程中所进行的配置和实验,并总结我们的学习成果。
2.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管理技术,包括VLAN的创建和管理、端口的配置和安全设置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将学习如何在网络中实现灵活的数据流控制和安全性。
3.实训过程(1)环境准备在实训开始之前,我们首先搭建了一个实验环境。
我们使用了模拟器软件,模拟了一个包含多个交换机和主机的网络拓扑。
每个交换机上有多个端口,用于连接不同的主机或其他交换机。
(2)VLAN的创建和管理我们首先学习了如何创建和管理VLAN。
通过将不同的端口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我们可以实现虚拟隔离和灵活的流量控制。
我们在交换机上创建了几个VLAN,并配置了端口的成员关系。
(3)端口的配置和安全设置接下来,我们学习了如何配置交换机端口。
我们设置了不同的端口模式,如访问模式和Trunk模式,并配置了对应的VLAN成员关系。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设置端口的安全限制,包括MAC地址绑定和端口安全。
4.实验结果与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任务。
我们掌握了VLAN的创建和管理技术,了解了不同端口模式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并学会了设置端口的安全限制。
这些技术将在实际网络环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5.实训心得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交换机配置和管理的知识,还提高了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积极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了一些配置和故障排除的问题。
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将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6.结论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学习了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技术,掌握了VLAN的创建和管理、端口的配置和安全设置等关键技术。
这些技能将为我们未来的网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企业网络环境。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f06fb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f.png)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引言: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实现数据的交换和转发。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交换机进行了配置和测试,以探索其功能和性能。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功能,并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交换机的性能和特点。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交换机型号为XX型号,操作系统为XX版本。
三、实验步骤1. 连接交换机:首先,我们将交换机与计算机通过以太网线连接起来,确保物理连接正常。
2. 登录交换机:使用终端软件,通过串口或网口登录到交换机的管理界面。
3. 配置基本参数:在交换机的管理界面中,我们设置了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基本参数,以确保其能够正常与其他设备通信。
4. VLAN配置:为了实现虚拟局域网的划分和管理,我们创建了几个不同的VLAN,并将不同的端口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
5. 交换机端口配置:根据需要,我们对交换机的各个端口进行了配置,包括速率、双工模式、流控等参数的设置。
6. STP配置:为了避免网络中的环路,我们启用了生成树协议(STP),通过自动选择最佳路径,实现网络的冗余和容错。
7. 交换机性能测试:我们使用网络测试工具对交换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包括吞吐量、延迟等指标的测量和评估。
8. 安全配置:为了保护交换机的安全,我们设置了访问控制列表(ACL)、端口安全等功能,限制了对交换机的非法访问和攻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配置和测试,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和分析:1. 基本参数配置正常: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基本参数设置正确,并能够与其他设备正常通信。
2. VLAN划分有效:通过VLAN的划分,我们成功将不同的端口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实现了虚拟局域网的管理和隔离。
3. 交换机端口配置正确:通过对交换机端口的配置,我们成功设置了各个端口的速率、双工模式、流控等参数,确保了数据的正常传输。
[交换机基础配置实验报告]交换机的实验报告
![[交换机基础配置实验报告]交换机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2affd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2.png)
级终端】,设置终端通信参数为:波特率为 9600bit/s、8 位数据位、 1位
停止位、无校验和无流控。 〔3〕、进入指令行接口视图 给交换机上电〔启动交换机〕,终端上显示交换机自检信息。自检结 束 4〕、熟识各类视图 5〕、验证交换机常用配置指令 查看当前设备配置: H3C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保存当前设备配置: H3Csave 查看 flash 中的配置信息 H3Crdiaplay saved-configuration
第2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H3C-user-h3c 】password simple h3ccpass
THANKS !!!
【H3C-user-h3c 】service-type telnet level 3
学习课件等等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打算书,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交换机基础配置实验报告]交换机的实验报告
〔2 〕、创建超级终端 在计算机上点击【开始】一【全部程序】一【附件】一【通讯】一【超
计算机网络试验报告 学年学期: 班 级: 任课教师: 学 号: 姓 名: 试验 试验题目:交换机配置基础 试验目的:把握交换机的管理特性,学会配置交换机的基本方法,熟 识各种 视图及常用指令。 试验步骤: 1、通过 Console 口连接交换机; 〔1 〕、搭建试验环境
第1页共3页
删除 flash 中的配置信息: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 1〕、通过 Telnet 配置交换机管理 VLAN 的 IP 地址:
H3Creset saved- configuration
西安邮电大学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报告范文
![西安邮电大学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b2389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4.png)
西安邮电大学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报告范文(计算机学院)课内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2交换机基本配置专业名称:软件工程班级:学生姓名:学号(8位):指导教师:赵婧如实验日期:2022年05月26日一.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1.通过查看MAC地址转发表,理解交换机基于地址表的工作工程,掌握添加静态MAC地址的方法;2.通过观察生成树状态,分析生成树协议的工作过程;3.掌握静态VLAN配置,理解VLAN工作原理。
二.实验环境(1)CicoPacketTracer软件;(2)装有Window系统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1.利用1台交换机(在PacketTracer里交换机使用2960,),若干主机搭建网络拓扑环境(参见实验指导书p125图5.5),参考实验指导书5.2.3节,完成交换机MAC地址转发表的管理;2.利用2台交换机,若干主机搭建网络拓扑环境(参见实验指导教材p131图5.10),参考实验指导书5.3.3节,观察构成物理回路前后生成树的变化,指出根网桥、指派端口、非指派端口、根端口,分析生成树协议的工作过程;3.利用1台交换机,若干主机搭建网络拓扑环境(参见实验指导教材p170图7.3),参考实验指导书7.1.4节,完成创建VLAN、为VLAN添加成员端口,测试VLAN划分效果,改变VLAN的成员端口。
4.选做内容:利用2台交换机,若干主机搭建网络拓扑环境(参见实验指导教材p179图7.7),参考实验指导书7.2.2节,完成VLAN中继的配置。
四.实验过程1.管理MAC地址转发表1.连接网络拓扑结构2.分别设置两个PC机的IP地址。
PC0:PC1:3.在未发生通信前,查看交换机MAC地址为空。
4.PC0向PC1互相发送”ping”命令,然后查看MAC地址。
此时的交换机MAC地址转发表。
5.向MAC地址中添加静态地址表,把PC2的MAC地址绑定到Fa0/3端口再在PC0向PC1发送“ping“命令,超时的原因是目的地址为00e0.a3dc.7482的帧全部被转发到Fa0/3端口了。
(网络实验)实验二: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
![(网络实验)实验二: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164263af1ffc4ffe47ac32.png)
实验二: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一、实验目的1.熟悉普通二层交换机的外观;2.了解普通二层交换机各端口的名称和作用;3.了解交换机最基本的管理方式——带外管理的方法;4.了解交换机基本配置模式及其功能;5.掌握基本命令,会用交换机组成虚拟子网;6.完成指导书中的“交换机”实验中的实验1-8。
二、实验设备及分组1.Windows2000以上操作系统;2.网络工程设备一套;每人一台PC机。
3.每四人一组网络设备,每人一台PC机。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一)认识交换机1.实验内容1)正确认识交换机上各模块和物理端口名称;2)熟练对应物理端口在配置界面中对应的名称。
2.实验步骤1)认识交换机的端口MRS-7604-M12GB 提供了一个 RJ-45(母)Ethernet 口,通过该管理网口,用户可以连接后台计算机,以进行程序加载工作;也可以通过该口接远端的网管工作站等设备,实现设备的远程管理。
2)以MRS-7604-M12GB为例,了解交换机的模块MRS-7604-M12GB是DCRS-7604交换机的主控交换模块,承担着系统状态的控制、路由的管理、用户接入的控制和管理、网络的维护。
主控板插在单板插框的第1、2 槽位中支持主备冗余,实现热备份。
同时它还带有12个SFP 形式的千兆光接口。
它包括电源模块,管理模块,业务模块和风扇模块。
3)进入交换机配置界面;应用show run命令可以实现。
4)了解高端三层交换机各端口的名称。
Interface Ethernet1/1 表示第一模块的第1个接口;Interface Ethernet1/28 表示第一模块的第28个接口;Interface Ethernet2/1 表示第二模块的第1个接口;Interface Ethernet2/28 表示第二模块的第28个接口;Interface Ethernet0 表示1个10/100Base-T Ethernet口,即管理网口。
(二)交换机带外管理1.实验内容道传送,也就是设备提供专门用于管理的带宽。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7be8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2.png)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
2.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二、实验器材:
交换机、计算机、网络线等。
三、实验原理:
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可以用来连接多台计算机,并能够根据MAC地址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方向。
交换机通过学习网络
中的MAC地址,建立起一个MAC地址表,用来存储各个MAC地址与其所在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交换机收到一个
数据包时,会根据源MAC地址在表中查找对应的端口,并将
数据包只发送到该端口上,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
四、实验步骤:
1.将一台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上,并将交换机的另
一个端口连接到另一台计算机上;
2.打开交换机的配置界面,输入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3.创建一个VLAN,并将两台计算机添加到该VLAN中;
4.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5.配置交换机的默认网关;
6.配置交换机的SSH远程登录;
7.保存配置并重启交换机。
五、实验结果:
经过以上步骤的配置,交换机成功地实现了连接两台计算机,并且可以通过SSH远程登录交换机进行管理。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并掌握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交换机在网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在今后的网络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交换机的学习和实践,以提高自己的网络管理能力。
交换机实验实验报告
![交换机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5298c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2.png)
交换机实验实验报告交换机实验II实验⽬的1.理解掌握环路对⽹络造成的影响,掌握环路的⾃检测的配置;2.理解路由的原理,掌握三层交换设备路由的配置⽅法3.掌握DHCP的原理以及其配置⽅法实验步骤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及基本的线路连接等;实验1:①.⽤独⽴⽹线连接同⼀台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端⼝时期形成⾃环②、对交换机的两个端⼝进⾏配置,开启所有端⼝的环路检测功能、设置检测周期等属性实验2:①.按图1⽅式对三层交换机的VLAN、端⼝进⾏配置②、在交换机中分别对VLAN的IP地址进⾏配置③、启动三层交换机的IP路由④、设置PC-A、PC-B的IP地址,分别将它们的⽹关设置为所属三层交换机VLAN的IP地址⑤、通过Ping验证主机A、B之间的互通状况实验3:三层交换机作为DHCP服务器,两台PC-A与PC-B,分别从交换机上获取IP地址。
PC-C⼿动配置IP地址。
①.按图2⽅式建⽴主机A、B、C与三层交换机间的连接,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②、配置三层交换机的DHCP地址池属性③、启动DHCP服务④、(1)查瞧主机A、B能否正确的获取到给定范围内IP地址,通过Ping查瞧⽹关、交换机之间的互通情况;(2)拔掉主机B的⽹线,将主机C的IP地址设置为主机B所获取的到的IP地址,然后再插上B机⽹线,查瞧其就是否能获取到不同的IP地址;(3)分别重启主机A、B及交换机,查瞧A、B获取到的IP地址就是否与前⼀次相同。
图1、三层路由连接图图2、DHCP连接图实验结果实验1:环路测试交换机出现环路的⾃检测结果:实验2:路由配置:主机A连接交换机端⼝2,划分为vlan10,端⼝IP地址为192、168、1、1。
主机IP地址192、168、1、23;主机B连接交换机端⼝10,划分为vlan20,端⼝IP地址为192、168、2、1。
主机IP地址192、168、2、27;在未设置IP routing之前主机A、B分属于不同⽹段,因此它们不能互通,设置后通过路由则可相互联通:实验三:DHCP配置与验证:主机A、B、C分别连接到交换机的端⼝2,端⼝18与端⼝10上。
二层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
![二层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3431636376baf1ffc4fad9b.png)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二层交换机配置实验分组号:实验人:郑微微班级: 12级计算机科学系本四B班学号: *********** 实验指导教师:阮锦新秦丽梅实验场地:实验楼706 实验时间: 2014、10 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2、掌握二层交换机的启动和基本配置3、掌握利用Web方式进行交换机配置4、掌握Ping命令的使用二、实验要求1、独立设计网络拓扑图2、完成IP地址分配3、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所有实验环节三、实验环境(工具、材料、硬软件)二层交换机两台,PC机八台,Console电缆一条,八条直通线和一条交叉线。
四、实验原理1、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Switch)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的一种互联设备。
交换机工作流程: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 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如表中有与这个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个端口上。
(4)如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一个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不断循环这个过程,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
2、交换机的登录方式交换机的登录方式有三种:Console端口、Telnet和Web。
二层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
![二层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3431636376baf1ffc4fad9b.png)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二层交换机配置实验分组号:实验人:郑微微班级: 12级计算机科学系本四B班学号: *********** 实验指导教师:阮锦新秦丽梅实验场地:实验楼706 实验时间: 2014、10 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2、掌握二层交换机的启动和基本配置3、掌握利用Web方式进行交换机配置4、掌握Ping命令的使用二、实验要求1、独立设计网络拓扑图2、完成IP地址分配3、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所有实验环节三、实验环境(工具、材料、硬软件)二层交换机两台,PC机八台,Console电缆一条,八条直通线和一条交叉线。
四、实验原理1、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Switch)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的一种互联设备。
交换机工作流程: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 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如表中有与这个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个端口上。
(4)如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一个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不断循环这个过程,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
2、交换机的登录方式交换机的登录方式有三种:Console端口、Telnet和Web。
实验二 交换机基本配置
![实验二 交换机基本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77d4c95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2.png)
实验二交换机基本配置一.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的管理特性,学会配置交换机支持Telnet操作的相关语句。
二.实验内容假设某学校的网络管理员第一次在设备机房对交换机进行了初次配置后,他希望以后在办公室或出差时也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管理,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使他可以实现这一功能。
本实验以S3550-24交换机为例,交换机命名为SwitchA。
一台PC机通过串口( Com1)连接到交换机的控制(Console)端口,通过网卡(NIC)连接到交换机的F0/1端口。
假设PC机的IP地址和网络掩码分别为192.168.0.137, 255.255.255.0,配置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和网络掩码分别为192.168.0.138, 255.255.255.0。
三.实验步骤步骤1.在交换机上配置管理IP地址。
switch>enable 14 !进入特权模式 Password: student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C !配置交捂机名称为“SwitchC”SwitchC(config)#interface vlan 1 !进入交换机管理接口配置模式SwitchC(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0.171 255.255.255.0 ! 配置交换机管理接口IP地址SwitchC(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交换机管理接口验证测试:SwitchC#show ip interface !验证交换机管理IP地址已经配置,管理接口已经开启步骤2.在cmd中验证交换机配置。
四.实习总结这次实习还是比较顺利的,根据实习指导书的内容基本完成了实验。
在实习的过程中,刚开始总是与主机连接不成功,后来了解到是因为接口错误,说明对主机构造不是很了解。
在连接时,交换机的接口必须根据主机连线编号和所配置的交换机编号对应链接。
实验二交换机及其配置方法实验报告
![实验二交换机及其配置方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abc1d049649b6648d7472b.png)
一、实验目的:1、认识交换机产品;2、了解交换机的不同工作模式及其相应的配置命令;3、掌握交换机不同模式之间的转换方法;4、了解交换机的基本配置项目和设置方法;5、掌握使用命令查看交换机当前配置的方法;6、掌握交换机的本地配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1、阅读交换机产品说明书,了解交换机的外形结构,认识产品名称、型号、接口布局、接口类型、接口标准、内存大小等;2、搭建交换机配置控制台;3、通过控制台观察交换机的工作状态;4、交换机基本命令的使用(模式转换命令、特权模式下的配置命令等)。
三、实验过程:1、交换机S2126G 产品外观:2、交换机S2126G 具体参数:交换机类型:智能交换机应用层级:二层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000Mbps网络标准: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3z、IEEE 802.3x、IEEE 802.3ad、IEEE802.1p、IEEE 802.1x、IEEE 802.3ab、IEEE 802.1Q(GVRP)、IEEEE 802.1d、IEEE 802.1w、IEEE 802.1s网络协议:BOOTP/DHCP Relay、DNS Client端口结构:非模块化端口数量:24接口介质:10/100Base-TX/FX,1000Base-TX/SX传输模式:全双工/半双工自适应配置形式:可堆叠交换方式:存储-转发背板带宽:12.8Gbps包转发率: 6.6 MppsVLAN支持:支持QOS支持:支持网管支持:支持网管功能:SNMPv1/v2C/v3、Web(JAVA)、CLI(Telnet/Console)、RMON(1,2,3,9)、集群、SSH、Syslog、SNTP模块化插槽数: 2电源:160VAC-240VAC,48Hz-60Hz环境标准:工作温度:0℃-45℃、存储温度:-40℃-70℃、工作湿度:10%-90% RH、存储湿度:5%-90% RH尺寸(mm):440*240*443、搭建交换机配置控制台:(1)、从主机“开始/程序/附件/通讯”找到“超级终端”,点击“超级终端”,输入连接名称,点击确定。
交换机配置的实验报告
![交换机配置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65943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6.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和配置方法;2. 掌握交换机VLAN的配置方法;3. 掌握交换机端口镜像的配置方法;4. 掌握交换机端口安全功能的配置方法;5.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两台交换机、一台计算机、网线;2. 实验软件:网络设备配置软件(如PuTTY、Tera Term等)。
三、实验步骤1. 交换机基本配置(1)将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至交换机,配置计算机IP地址,使其与交换机在同一网段;(2)使用PuTTY或Tera Term等软件连接至交换机;(3)进入交换机配置模式,设置交换机名称、密码等基本信息;(4)配置交换机接口,如VLAN ID、IP地址等。
2. VLAN配置(1)创建VLAN,如VLAN 10、VLAN 20等;(2)将交换机接口分配到对应的VLAN;(3)配置VLAN间路由,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3. 端口镜像配置(1)选择一个端口作为镜像源端口,如端口1;(2)选择一个端口作为镜像目的端口,如端口2;(3)配置端口镜像,将源端口的数据镜像至目的端口。
4. 端口安全配置(1)设置端口安全策略,如最大连接数、MAC地址过滤等;(2)配置端口安全规则,如允许、拒绝、保护等;(3)设置端口安全告警,如限制、锁定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交换机基本配置通过实验,成功完成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包括交换机名称、密码、接口配置等,使交换机具备了基本的功能。
2. VLAN配置通过实验,成功创建了VLAN,并将交换机接口分配到对应的VLAN,实现了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
同时,通过配置VLAN间路由,实现了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3. 端口镜像配置通过实验,成功配置了端口镜像,将源端口的数据镜像至目的端口,实现了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和分析。
4. 端口安全配置通过实验,成功设置了端口安全策略和规则,实现了对端口连接数的限制和MAC地址的过滤,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上机/实验报告册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20192-8
姓名刘一帆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教师张爱萍
学期大二下学期
2020年 4 月12 日
实验二交换机配置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
2、掌握交换机Telnet配置
3、理解VLAN的概念、原理及划分VLAN的方法。
4、掌握Cisco2950交换机的单交换机和跨交换机VLAN配置方法,了解各配置命令的作用。
5、理解端口聚合基本原理,掌握端口链路聚合配置方法。
二、实验属性
设计性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
Cisco 2950交换机、具备Windows操作系统的PC机、直通双绞线、交叉双绞线、Cisco配置线缆。
四、实验要求
1、预习报告中需解决以下问题:熟练掌握Cisco2950交换机VLAN相关配置命令以及各命令的作用。
2、试验中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独立操作。
3、试验后按规定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五、实验内容(指实验二指导书中“七、课内实验”的内容,包括主要实验过程源代码、实验测试结果、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1)给所有交换机配置好vlan,并通过测试
首先配置switch0,先建立两个vlan分别为2和3
图5-1.1
图片中的代码为将switch0中的f0/1和f0/2接口分别加入到vlan2和vlan3。
图5-1.2
此图中的代码将虚拟接口interface vlan 2和PC0处于同一个网段,设置“进入特权模式密码”和“telnet远程登录密码”
配置交换器switch1的过程同switch0一样,先将接口f0/1和f0/2分别加入vlan2和vlan3,为switch1设置“进入特权模式密码”和“telnet远程登录密码”
图5-1.3
图5-1.4
以上两图为此时的vlan2和vlan3的接口情况。
F0/1和F0/2分别在VLAN2和VLAN3中。
2)switch1和switch1之间配置
图5-2.1
此图中的代码将switch0中的f0/23和f0/24接口加入vlan2中。
图5-2.2
此图中的代码将switch1中的f0/23和f0/24代码加入vlan2。
3)PC0通过telnet远程管理switch0和switch1,实验测试结果
图5-3.1
六、实验分析与总结
此次试验需将所有的vlan配置正确,将所有的接口加入对的vlan,必须在switch0和switch1上设置虚拟管理接口。
通过此次实验我更加熟练了关于交换机配置,命令也更加熟练,最后可以不用看实验指导书就能写出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