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合集下载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艺术特点赏析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艺术特点赏析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艺术特点赏析《自书告身帖》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代表作品之一,被誉为颜氏书法的精华。

这件作品在创作上注重“神韵超拔,气度宏放”的理念,力求表达作者精神世界的高峰状态。

下面就让我们从艺术特点的角度来深入探讨《自书告身帖》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一、墨色墨神颜真卿笔下的墨色十分浓郁,充满着一种凝重的气息。

整张纸面只有单调的黑白两色,却能够呈现出非常丰富的情感。

特别是在书写大篆的时候,颜真卿通过一次一次的重叠,使得字体上面的浓墨渐渐转为淡墨,营造出一种苍老而又深沉的感觉。

而在小篆和行书方面,则更注重墨色的精确掌握和流畅运用,使得字体的线条更加纯净、流畅、有韵律感。

二、大气磅礴《自书告身帖》的艺术特点之一是大气磅礴。

颜真卿书法独特的气势和风格,往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不仅与他擅长的篆书有关,也与他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修养有密切关系。

通过一种典型的“拖、顿、按”的手法,颜真卿实现了线条的厚薄进退,使得字体内外的气势浑然一体,整篇作品呈现出一种雄浑、苍劲、威严的气息。

三、集中精神颜真卿在“自书告身帖”中的表现,充分展现了一个艺术家顶尖创作的集中精神和专注度。

无论是他的书写技巧,还是他的意境、风格、传承等方面,都能够看出他极其用心和专注的姿态。

在笔触和墨韵上,颜真卿十分耐心和勤奋,不断打磨和深化每一个笔画的内涵,使得最终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气势和神韵。

总之,“颜真卿《自书告身帖》”是一件集众多优点于一身、极具才华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无论从线条、墨色、气势、还是意境、精神等方面来看,都能够找到它的不俗之处。

这个作品对于后世的书法家来说,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意境层面,都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并对后代书法家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颜真卿-劝学诗

颜真卿-劝学诗

当前文档由后花园网文自动生成,更多内容请访问 颜真卿-劝学诗所属朝代:唐代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及注释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

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注释三更灯火:三更半夜,很晚了。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赏析《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等到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后悔已晚,应该珍惜时光。

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作者资料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

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野史逸闻颜真卿作抚州刺史的时候,县里有个叫杨志坚的人,酷爱学习可是家里贫困,同乡人不了解他。

他的妻子因为钱财的供给太少,向他要休书离婚。

杨志坚写了一首诗送给她说:“当年立志早从师,今日翻成鬓有丝。

落托自知求事晚,蹉跎甘道出身迟。

金钗任意撩新发,鸾镜从他别画眉。

此去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

”他的妻子拿著诗,到州里去办理官府的公文,以便改嫁。

颜真卿在评判的公文上说:“杨志坚很早就钻研儒家学说,很有作诗的名声,心里虽然羡慕高高地考中科举,自身却没有享受到一点俸禄。

他的愚昧的妻子看他始终没有考中功名,竟然不想再和他一起生活下去,不愿意象冀缺的妻子,帮助丈夫成就事业;只想学朱买臣的女人,讨厌并抛弃自己的丈夫。

给家乡带来耻辱,败坏了道德教化,如果不给以惩罚警诫,怎么能制止这类轻浮的行为呢?妇人应当打二十板子,任凭她去改嫁。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讲稿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讲稿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颜真卿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的代表性人物,“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其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其行书有着遒劲郁勃风格,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一、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亦称《论坐帖》、《与郭仆射书》,行草书。

此帖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

通观全篇书法,一气贯之,字字相属,虎虎有生气。

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故通篇气势充沛,劲挺豁达、刚烈之气跃然纸上。

忠义之气充之于心、赋之于文、形之于书,全篇理正、词严、文厉、书愤,洋洋千文,如长水蹈海,无可阻挡,遂使历代书家无不为之服膺倾倒。

迄今一千余年,读之莫不令人肃然起敬。

《争坐位帖》是一篇草稿,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壁”。

《争坐位帖》因是手稿,其书法随意自如,挥洒有度,更为历代书家所重,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并称行书“双璧”。

颜书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中汲取经验获得成功的。

冯班在《钝吟书要》中称“宋人行书,多出颜鲁公”,当时颜书流传之广,摹习之众,可见一斑,我国辑录颜书最早最完善的《忠义堂帖》出现在宋代,是有其历史和社会原因的。

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1《争坐位帖》是颜真卿56岁时于唐广德二年(764)十一月十四日写给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义的信函。

郭英义为了献媚宦官鱼朝恩,在菩提寺行及兴道之会,两次把鱼朝恩排于尚书之前,抬高宦官的座次。

为此颜真卿出于对朝廷纪纲的维护、对功臣秉义的佑护、对奸佞骄横的摧折书写此稿,字里行间横溢着粲然忠义之气,显示了颜真卿刚强耿直、朴实敦厚的性格。

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从“光”字探究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墨迹真伪

从“光”字探究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墨迹真伪

关于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图1)墨迹的真伪,学界一直争辩不一。

此前,学界普遍认为此帖是颜真卿所作无疑,而认为是伪作的主要以曹宝麟和朱关田两位先生为代表。

朱关田先生认为:“诸帖中亦颇有可疑者,诸如《送辛子序》以及自书诸告身,包括上引《书清远道士诗》,笔法全不类鲁公,或出自赝品,或属他书误入,尚可深入研究。

”曹宝麟先生在《颜真卿自书〈告身〉证讹》 一文中,通过详细的考证,列举了一系列明证[1]。

普遍认为此作是真迹的主要理由是其卷尾有米友仁、蔡襄、董其昌三位书家的题廷授官授勋的凭证,犹如近世的任命书。

[2]由此可见,唐代告身其实可以追溯到“鹤头版”。

而在唐代,告身实际上是朝廷发布的一种命令,是一份公文,要交给本人,并且要告诉全部的百姓。

所以,告身类似“任命书”或者“职位变动通知书”。

由此可见,在唐代,告身所应用并影响的范围很广。

告身既然是一种在政治上的公文,所以,时人特别重视。

再从告身的类型上来看,朱雷先生认为分为命官授职和立功而授勋的两种,即为官告和勋告。

当时,唐肃宗“授颜真卿太子少师敕”,由此可见,此告身为敕授,对于任命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来说,是比,或许可以确定《自书告身帖》的真伪。

二、书法艺术作品的真伪辨析价值书法艺术作品的真伪辨析意义重大,比如《自书告身帖》真伪直接关乎我们的书法学习范本是否可靠。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书法辨伪技术和方法虽然有了提高和改进,但对于某一些艺术作品,我们还是无法解释清楚其脉络和流变。

对于这样的作品,我们如何去学习和把握?我想,首先要去关注与研究这类作品的作者,毕竟这会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某一书家的情感表达。

虽然现代科学的发展为我们的书法艺术作品鉴图1 颜真卿 自书告身帖图2 《自书告身帖》例字1图5 《颜家庙碑》例字1图8 《麻姑仙坛记》例字1图9 《麻姑仙坛记》例字2图10 《竹山堂连句》例字1图6 《颜家庙碑》例字2图7 《颜家庙碑》例字3图3 《自书告身帖》例字2图4 《自书告身帖》例字3帖》的丰富性远不及《颜家庙碑》。

洪厚甜课徒稿-《自书告身帖》的学习(上)

洪厚甜课徒稿-《自书告身帖》的学习(上)

洪厚甜课徒稿-《自书告身帖》的学习(上)读者可在文章底部留言提问书法学习相关的问题,获赞最多的将在下期由洪厚甜老师亲自为您解答。

上期书友问题解答无无斋洪老师好!我非常喜欢颜真卿的《争座位帖》,但又感觉无从下手,我对颜体楷书研习较少,曾参照何绍基行书来临习颜体行书,可效果不好,无法深入。

应该有颜楷的底子,还是要有行书技法的准备方能学好颜行?请老师指点迷津!颜真卿的行书应该说是中国书法行书体系里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技术系统,实际上他这个技术系统也是从二王技术系统里面生发出来的。

他有什么特点呢?颜真卿的书法是引篆籀入书,也就是说他的行笔过程中是以绞裹的运用,绞转的运用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他不是单纯的、简单的提按、反转来实现毛笔的节奏变化和那种断连、映带、牵丝、转换的。

所以说,在学习颜真卿行书过程中,你还是要建立在对篆隶书的技术体系上,建立在对篆书绞裹、绞转和平铺的这种小篆线形、大篆线形的基础上的,还要建立在对二王行书深入学习的基础上。

因此说学习颜真卿这种技术体系,得有足够的前期技术准备,还要通过对颜真卿墨迹的学习,《祭侄稿》和《争座位帖》其实是一个技术系统,但是《争座位帖》是刻帖,《祭侄稿》是墨迹,那么我们在学习刻帖的时候能够以墨迹作为参照,那将会作为我们非常好的过渡。

洪厚甜在颜真卿的楷书艺术发展过程中,《自书告身帖》是他晚年最后一个艺术精品,可以说它和颜真卿其他作品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就是其他作品都是碑版,而这件《自书告身帖》是手卷。

碑版要有庙堂之气,更加规整,要横成行竖成列,那么《自书告身帖》是手卷,竖有列而横是错动。

《自书告身帖》充分展现了颜真卿的雍容、敦厚、笃实、宽博的特点,还有一个不同于碑版的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书写性很强,笔墨的自由度很大,字与字之间的错动更加强烈,呼应更加生动,字与字之间这种组合、融合的关系表现得更自然、更生动。

入笔、行笔、收笔的过程更加鲜活,更加真实,这些都是《自书告身帖》的非常重要的一些突出特征。

古代颜真卿的书法作品

古代颜真卿的书法作品

古代颜真卿的书法作品01争座位帖颜真卿的作品有《争座位帖》。

这是颜真卿行草书的一篇作品,是颜真卿在安州文官任上发给朋友的一封信。

此帖被归安师文时,颜真卿经过修改后传世。

02郭家庙碑颜真卿的作品中,还有《祭伯父文稿》、《蔡明远帖》、《鲜于氏离堆记》、《争座位帖》等。

03多宝塔碑多宝塔碑是颜真卿的成名之作,它融合了王羲之王献之的风韵,又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揉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书法特性。

04东方朔画赞碑颜真卿的作品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谒金天王神祠题记》等。

其中,《东方朔画赞碑》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清远雄浑的特点。

05勤礼碑颜真卿的作品有《勤礼碑》、《李玄静碑》、《颜勤礼碑》等。

其中,《勤礼碑》是颜真卿在71岁时刊立的,现在保存完好,展现了他的颜体艺术。

06中兴颂中兴颂是颜真卿的楷书作品之一,全称《大唐中兴颂》。

这篇作品是颜真卿在摩崖刻石时所写,当时年仅六十三岁。

07祭侄文稿颜真卿的作品有《祭侄文稿》。

08乞米帖颜真卿的作品有《祭伯父文稿》、《蔡明远帖》、《鲜于氏离堆记》、《争座位帖》等。

09麻姑仙坛记颜真卿的作品有《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宋暻碑》、《八关斋报德记》、《元结碑》、《干禄字书》、《李玄静碑》和《颜勤礼碑》。

10刘中使帖颜真卿的作品有《刘中使帖》。

11宋暻碑颜真卿的作品有《宋暻碑》、《八关斋报德记》、《元结碑》、《干禄字书》、《李玄静碑》和《颜勤礼碑》等。

12八关斋报德记颜真卿的作品有《八关斋报德记》、《元结碑》、《干禄字书》、《李玄静碑》和《颜勤礼碑》。

13裴将军碑颜真卿的作品有《裴将军碑》。

这篇碑长64厘米,宽33厘米,厚12厘米。

它非正非行,非篆非隶,开创了破体书法的先河。

这篇作品上刻有“裴将军”三个字,末尾刻有颜真卿名款。

14谒金天王神祠题记颜真卿的作品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谒金天王神祠题记》等。

15鲜于氏离堆记颜真卿的作品有《鲜于氏离堆记》。

颜真卿《自书告身》的艺术特点

颜真卿《自书告身》的艺术特点

颜真卿《自书告身》的艺术特点发表时间:2018-09-18T10:07:51.340Z 来源:《知识-力量》2中作者:杨甲琪[导读] 颜鲁公书法雄秀独出,一变古法,是继王羲之之后书法史的另一座高峰。

颜真卿的作品厚重雄浑、庄严肃穆颇具盛唐气象,是一个时代风貌的体现,为后世所重。

《自书告身帖》作为颜氏晚年的得意之作,凝聚了他一生书法艺术的精华,其用笔丰肥古劲,寓巧于拙,结体奇正相生,重心稳健,都达到人书俱老的艺术境界。

本文从赏析的角度,对《自书告身帖》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此帖的分析和研究,或许会对我们当下楷书创作有新的启示和促(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119)摘要:颜鲁公书法雄秀独出,一变古法,是继王羲之之后书法史的另一座高峰。

颜真卿的作品厚重雄浑、庄严肃穆颇具盛唐气象,是一个时代风貌的体现,为后世所重。

《自书告身帖》作为颜氏晚年的得意之作,凝聚了他一生书法艺术的精华,其用笔丰肥古劲,寓巧于拙,结体奇正相生,重心稳健,都达到人书俱老的艺术境界。

本文从赏析的角度,对《自书告身帖》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此帖的分析和研究,或许会对我们当下楷书创作有新的启示和促进。

关键词:颜鲁公;艺术特点;《自书告身》;境界一、颜鲁公其人其书简述颜真卿(公元709年—公元785年),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

曾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

安史之乱,颜真卿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代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唆使皇帝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后为李希烈缢杀。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当时。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南宋初期的颜氏和颜真卿评价—以《自书告身》为中心

南宋初期的颜氏和颜真卿评价—以《自书告身》为中心

文/ [日]石田肇 译/姚宇亮一现存的为世所知的颜真卿(709-785)楷书墨迹有《竹山堂连句》和《自书告身》,前者过于强调颜体蚕头燕尾的特征,一般被判为临 本[1]。

后者藏于(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由于其告身的性质,作为文书学的对象也很有名,但在真伪方面,近来的观点却多认为其近伪。

从颜真卿之存在的重要性来说,断然将此书定为伪作,本人也很踌躇,在论述《自书告身》时,以前或未触及其真伪,或多采用了含混不清的说明方法。

虽也有认为关于《自书告身》已完全研究尽了,已无再须讨论的观点,但拙稿还是想从以前所没有论述到的几个史料出发,将此《自书告身》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中再作一思考。

此课题无论对南宋初期对颜氏的存在和对颜真卿评价的相关问题,还是对考察《自书告身》真伪的讨论,都有一定意义。

二告身即相当于现在的任命书,唐代在除授官爵时,由相应高下而分为册授、制授、敕授、奏受、判补五个阶段,它们在程序和书式上都不一样。

此《自书告身》在分类中属敕授告身,由于此书现存日本,故在文书学方面已作了详尽的研究,可确定其在程序和书式方面是与当时文书的一般情况相符的[2]。

由于中国文书中此类文书实物现存者极少,故此告身当有很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其被认为乃颜真卿所自书,在书法史方面作为颜真卿真迹而倍受重视,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建中元年(780),任吏部尚书要职的颜真卿为宰相杨炎所嫌,于当年八月被任命为太子少师。

太子少师为皇太子的教育官,故他得以此避居闲职,这时的任命书就是自书告身的内容。

告身为本人的任命书,故可推测在本人殁后,当由其家族妥善保管。

但唐代的很多告身,在由唐入宋的动乱中,或在以后的混乱时代中丢失了,所以传到现在的告身数量很少。

就此自书告身来说,其在宋代中期以前的流传情况不明,虽有至和二年(1055)蔡襄(1012-1067)的跋文:鲁公末年告身,忠贤不得而见也。

莆阳蔡襄斋戒以观。

至和二年十月廿三日。

但却未见于北宋的著录。

颜真卿《告身帖》单字全文,墨迹高清,值得收藏

颜真卿《告身帖》单字全文,墨迹高清,值得收藏

颜真卿《告身帖》单字全文,墨迹高清,值得收藏
《自书告身帖》,楷书墨迹,传为颜真卿自书,然疑为伪托。

共386字。

书法苍劲谨严,结衔小字亦一丝不苟,清淡绝伦。

詹景风称此书:“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

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

”董其昌谓:“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

”此帖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是后人学习楷书不可多得的良范。

原迹现在日本。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

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笔法详解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笔法详解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笔法详解(原创实用版)目录一、颜真卿及其《自书告身帖》简介二、《自书告身帖》的笔法特点三、《自书告身帖》的艺术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四、如何临学《自书告身帖》笔法正文一、颜真卿及其《自书告身帖》简介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与王羲之并称“颜王”,他的书法造诣被誉为“炉火纯青”。

《自书告身帖》是颜真卿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年)被任命为太子少保时自书之告身,时年 72 岁。

此作作为朝廷诰令,每一笔都被写得极其精细,意态平和,是颜真卿楷书威严庄重的庙堂之气最好的代表。

二、《自书告身帖》的笔法特点1.结体宽舒伟岸,外密中疏:《自书告身帖》的字形结构端庄大气,笔画舒展,给人以开阔、稳重之感。

字间布局紧密,行间则疏朗,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2.用笔丰肥古劲,寓巧于拙:颜真卿的笔法丰腴而有力,笔画古朴遒劲,看似拙朴,实则巧妙。

这种拙中见巧的笔法,使作品更具有艺术魅力。

3.通篇文字自然天成,结字稳中求险,巧里藏拙:整篇作品的文字自然流畅,笔画稳定而有力度。

在稳定的基础上,颜真卿力求在字形的结构上寻求变化,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三、《自书告身帖》的艺术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自书告身帖》是颜真卿晚年的代表作,凝聚了他一生书法艺术的精华。

在笔意、笔法、章法上都达到了人书俱老的艺术境界。

此帖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经典之作。

四、如何临学《自书告身帖》笔法想要学习《自书告身帖》的笔法,首先要对颜真卿的书法风格有一定了解。

其次,要对帖中的每个字进行仔细观察,理解其结构、用笔等方面。

在临摹过程中,要注重笔画的力度、节奏和结构,力求形神兼备。

50个单字书法创作素材附题款参考最贴心素材!

50个单字书法创作素材附题款参考最贴心素材!

50个单字书法创作素材,附题款参考,最贴心素材!书家:颜真卿作品:自书告身帖 1 静题款参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静能生慧,定能生智静水深流道心静似山藏玉书味清如水养鱼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

书家:智永作品:真草千字文 2 淡题款参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节心虚是我师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淡定从容,游刃有余淡如水志要高华,趣则淡泊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

书家:赵孟頫作品:前后赤壁赋 3 虚题款参考:虚怀若谷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虚同为一,恒一而止虚己而能容书家:赵孟頫作品:行书二赞二诗卷 4 德题款参考:德不孤,必有邻日新之为盛德德全不危书家:颜真卿作品:颜勤礼碑 5 润题款参考:富润屋,德润身书家:祝允明作品:行草归田赋 6 雅题款参考:博雅天趣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野客闲情,文人深趣读书如竹外溪流,洒然而往;咏诗如苹末风起,勃焉而扬。

净几明窗,一轴画,一囊琴,一只鹤,一瓯茶,一炉香,一部法帖;小园幽径,几丛花,几群鸟,几区亭,几拳石,几池水,几片闲云。

书家:孙过庭作品:书谱7 悟题款参考:求真悟道心有灵犀一点通会意不求多书家:黄庭坚作品:牛口庄题名卷8 养题款参考:养真,养性,养德,养心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

书家:李邕作品:云麾将军碑9 畅题款参考:惠风和畅青山不碍白云飞有大通必有大塞,无奇遇必无奇穷书家:赵孟頫作品:前后赤壁赋10 清题款参考:道清一清心以明道心清似水山水有清音入室许清风,对饮惟明月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

林泉之浒,风飘万点,清露晨流,新桐初引,萧然无事,闲扫落花,足散人怀书家:米芾作品:苕溪诗卷11 拙题款参考:宁拙毋巧大巧若拙守拙归园田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处巧若拙,处明若晦,处动若静书家:米芾作品:蜀素帖12 慎题款参考:慎思,慎独书家:苏轼作品:洞庭中山二赋13 醉题款参考:醉墨翠羽欲流,碧云为飏。

颜真卿佳作《自书告身帖》八张高清放大图,简直太清楚太完美了!

颜真卿佳作《自书告身帖》八张高清放大图,简直太清楚太完美了!

颜真卿佳作《⾃书告⾝帖》⼋张⾼清放⼤图,简直太清楚太完美了!
⾃告⾝帖原本
《⾃书告⾝》,楷书纸本,凡三⼗三⾏,⼆百五⼗三字,结衔⼩字⼗三⾏。

是颜真卿于唐德宗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被委任为太⼦少保时⾃书之告⾝。

告⾝是古代授官的⽂凭,相当于后世的
委任状(任命书)颜真卿写这篇告⾝时已是七⼗⼆岁⾼龄。

该帖端庄朴厚,苍劲有⼒,⽤⼀种⾼古
⽓象和庙堂之⽓,为其晚年风格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

应该是颜真卿传世佳作了!
《⾃书告⾝》为内府旧藏之物,前有纯庙前有御书⼗余⾏,隔⽔绫上复嵌御书数⼩⾏,后有⽶
友仁、蔡襄、董其昌三跋,⼜朱朗⽩⼀跋,颜书墨彩已脱。

后为清宫⽯渠宝笈之物。

可惜的是
现在原贴藏⽇本中村不折⽒书道博物馆。

下⾯附上⾼清放⼤本:
1
2
3
4
5
6
7
8
注意!以上就是原帖的顺序!
欢迎⼤家关注哦!
也欢迎⼤家收藏转载给喜欢书法的朋友,谢谢!。

日韩收藏家的颜真卿《自书告身帖》之真伪和碑拓

日韩收藏家的颜真卿《自书告身帖》之真伪和碑拓

⽇韩收藏家的颜真卿《⾃书告⾝帖》之真伪和碑拓有⼈说:溥儀帝最⼤的歷史功績,就是利⽤珂羅版印刷品保護了中國⽂化的歷史遺珍,为传承民族⽂化艺作出了巨⼤功绩!(这句话说得相当客观也似乎准确!当年他似乎预感到中国历史⽂化会受到灾难性伤毁,就竭尽全⼒保护着⽽不让推翻他的政权势⼒们毁坏度扩展。

因为在他被逐出故宫前⼋个⽉⾥不遗余⼒地往宫外转运了不知多少马车⽂物,这是史实也有照⽚与记载可查的!)⼤收藏家们都会有收藏历史名⼈字画者,我仅个⼈的书画创作体验去客观也逻辑性审视,⽤图⽚对⽐着类似证鉴般以理服⼈向我所见到的世界各⼤博物馆所藏的中国历史名⼈书画图⽚提出个⼈看法⽽质疑着之三。

看看收藏家⼿⾥真迹原件图⽚局部效果,也仔细看看唐朝时的纸质、墨⾊、再推开图⽚放⼤时看笔划与纸接触的痕迹如何?图中的收藏印鉴也证明了真迹的流传着。

本⽂仅转⾃朋友圈中韩国收藏家协会会长拍照的真迹图⽚和百度⽹上⽇本藏家中村不折⽒书道博物馆收藏《⾃书告⾝帖》墨迹图相对⽐;⼜和中国出版的碑拓书法集图在⼀起相⽐较着,请观者与书法爱好者⾃⼰审视⼀下即可辩别真伪感了,从⽽能加强些对古⼈书写笔法和字型美感的视觉客观性;因为我们习书从开始皆是看碑拓与⽹上所谓的真迹(印刷品)临着帖才形成了对历史名家书法的认识性习惯呀!颜真卿最⽼辣楷书墨《⾃书告⾝帖》⾃署书于建中元年(780年) 此帖⼜称《⾃书太⼦少师告》真迹原件局部图⽚效果之⼆韩国收藏家协会会长收藏的颜真卿《⾃书告⾝帖》⼿机拍照的图⽚从纸质、裱绫上等看出是清宫造办处精裱的⽔平,该卷长26.8×178厘⽶。

龙纹图案绫是皇家造办处专⽤的裱画材质之⼀,精裱⽔平⾮⼀般民间裱⼯所做。

局部的真迹原件效果之三《⾃书告⾝帖》释⽂:勑国储为天下之本师导乃元良之教将以本固必由教先⾮求忠贤何以审谕光禄⼤夫⾏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德践⾏当四科之⾸懿⽂硕学为百⽒之宗忠谠罄于⾂节贞规存乎⼠范述职中外服劳社稷静专由其直⽅动⽤谓之悬解⼭公启事清彼品流叔孙制礼光我王度惟是⼀有实贞万国⼒乃稽古则思其⼈况太后崇徽外家联属顾先勋旧⽅睦亲贤俾其调护以全⽻翼⼀王之制咨尔兼之可太⼦少师依前充礼仪使散官勋对如故建中元年⼋⽉⼆⼗五⽇这是韩国收藏家协会会长收藏的颜真卿楷书《⾃书告⾝帖》真迹原件图前半部分。

颜真卿《自书告身贴》原文及注释

颜真卿《自书告身贴》原文及注释

颜真卿《⾃书告⾝贴》原⽂及注释颜真卿《⾃书告⾝帖》,⼜称《⾃书太⼦少师告》,传为颜真卿所书的墨迹,⾃署书于建中元年(公元780年)⼋⽉⼆⼗⼋⽇。

楷书,纸本,告⽂⼀篇,凡33⾏,计255字。

该贴曾藏于⽇本中村不折⽒书道博物馆。

帖后有蔡襄、⽶友仁、董其昌跋。

蔡跋:“鲁公末年告⾝,忠贤不得⽽见也。

莆阳蔡襄斋戒以观,⾄和⼆年⼗⽉廿三⽇。

”⽶跋:“右颜真卿⾃书告。

绍兴九年四⽉七⽇,⾂⽶友仁恭览、审定。

”该帖曾收⼊宋内府,后来⼜曾被宋韩胄、贾似道,明韩逢禧,清梁清标、安歧以及清内府收藏,后赐与恭亲王奕忻。

钤有“绍兴”、“内殿秘书之印”、“安歧之印”、“乾隆御览”、“恭亲王章”等鉴藏印。

帖前有乾隆“唐颜真卿之告” 六字。

后⾯继蔡、⽶之跋,⼜有董其昌跋:“官告世多传本,然唐时如颜平原书者绝少。

平原如此卷之奇古豪荡者⼜绝少。

⽶元晖、蔡君谟既已赏鉴矣,余何容赞⼀⾔。

董其昌。

”此帖《云烟过眼录》、《清河书画舫》等均曾著录,南宋刘元刚刻《忠义堂帖》拓本为所见早期刻本,后世丛帖、汇刻亦多收⼊。

由于《⾃书告⾝帖》流传有序,⼜经历代丛帖刻⼊及部分书画典籍著录,所以历来被⼈视为颜真卿真迹。

但启功认为“⾃书⼰告,实事理之难通者”(《启功论书绝句百⾸》之四⼗九⾸⾃注)。

今⼈曹宝麟、朱关⽥经过考证,认为此帖并⾮真迹。

1.敕chì:国储为天下之本,师导乃元良之教。

诏⽈: 太⼦是天下的根本,太⼦之师对其施⾏教导。

注释:国储指太⼦, 元良也是太⼦的代称,因为元良本义是⼤善,⾄德,指⼤贤之⼠。

2.将以本固,必由教先,⾮求忠贤,何以审谕?要想根本牢固, 必须先有好的教导。

若⾮忠贤之⼈, 如何可以教诲太⼦?注释:审谕指太⼦的师傅对太⼦的明⽩开导。

语本《礼记?⽂王世⼦》:“⼤傅审⽗⼦君⾂之道以⽰之;少傅奉世⼦以观⼤傅之德⾏⽽审喻之。

”喻通“谕”。

3.光禄⼤夫,⾏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注释:光禄⼤夫—光禄⼤夫为散官名 ,(散官是表级别的,⽽职事官是实际⾏政职务) , 在当时为从⼆品。

颜真卿——字如其人的典范

颜真卿——字如其人的典范

颜真卿——字如其人的典范发布时间:2022-06-27T06:30:24.130Z 来源:《教育学》2022年2月总第276期作者:高世娟蔡惠娴[导读] 小学书法三年级至五年级学习的是欧体楷书,六年级上下册开始学习颜体楷书,因此,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了解颜真卿这个人和他不同时期的书法代表作。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学校510030小学书法三年级至五年级学习的是欧体楷书,六年级上下册开始学习颜体楷书,因此,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了解颜真卿这个人和他不同时期的书法代表作。

我们常常说“字如其人”,这点在颜真卿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一方面,颜真卿刚直不阿的品格节操和坚贞不屈的家国情怀融入了他的书法作品中;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个人阅历和对书法的不断钻研,使他的书法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形成了自己刚健厚重的风格,与唐代欧阳询、柳公权和元代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同时,他与柳公权的书法被誉为“颜筋柳骨”。

颜真卿不仅在书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还善诗文,著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就是他的名句。

最难得是,他还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忠臣良将,一身正气,为臣时心系百姓,为将时顽强抗敌,浩然之气贯穿一生,也融入到他的书法作品之中。

一、少年时刻苦学书颜真卿只有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不幸生病去世了,母亲不得已带着年幼的颜真卿回到娘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一位在书画方面有造诣的人,见小小年纪的颜真卿聪明好学,就教他读书写字。

颜真卿写起字来非常专心,一笔一画从不马虎,而且一写就是大半天。

母亲见儿子写字这样用心,又是喜又是愁。

喜的是儿子从小这样勤奋,将来一定有出息;愁的是家里本来生活就很困难,哪还有多余的钱来为他买纸练字呢?颜真卿非常懂事,他不想让母亲为难,就开始动脑筋想办法。

有一天,颜真卿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找到不花钱的纸笔啦!您就别发愁了。

”母亲不相信:“哪有不花钱的纸和笔呀?”颜真卿将母亲带到一堵墙前,手里拿着一把刷子和一个碗,碗里装满泥浆水,他拿起刷子在碗里蘸上泥浆,就在墙上写了起来。

颜真卿传世作品览表

颜真卿传世作品览表
777
69
李玄靖碑
楷书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
777
69
殷君夫人颜氏碑
楷书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
777
69
送辛子序
楷书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
777
69
文殊帖
行书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
777
69
广平帖
行书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
778
70
颜勤礼碑
楷书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
779
71
马璘新庙碑
楷书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
779
71
张敬因残碑
楷书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
768
60
颜乔卿碑
楷书
唐代宗大历四年
769
61
逍遥楼”三字
楷书
唐代宗大历五年
770
62
殷践猷碑
楷书
唐代宗大历五年
770
62
张景倩碑
楷书
唐代宗大历五年
770
62
元子蜇遗爱碑
楷书
唐代宗大历五年
770
62
宝应寺律藏院戒坛记
楷书
唐代宗大历六年
771
63
大字麻姑山仙坛记
楷书
唐代宗大历六年
771
63
中字麻姑山仙坛记
颜真卿传世作品览表
黄豪杰编制
时期
顺序
碑帖名称
书体
年号
年份
年龄


王琳墓志
楷书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
741
33
郭虚已墓志
楷书
唐玄宗天宝八年
749
41
多宝塔感应碑

颜真卿生平个人简历

颜真卿生平个人简历

颜真卿一生个人简历颜真卿,( 709--785 ),唐代优异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

汉族,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开元间中进士。

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德宗时,李希烈反叛,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 77 岁。

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优异,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此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真挚雄浑,大气汹涌的“颜体”。

他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隆重雄伟,魄力开张。

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

他的书法,既有过去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拘束,打破了唐初的抱残守缺,自成一幅,称为“颤体”。

宋欧阳修谈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坚毅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

”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如同公者也。

”父辈的希望于此可见;而颜真卿一世.也忧如正是沿着这一既定轨道求真求清。

一世历任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大臣,以致为唐王朝舍身取义,视死如归。

颜真卿撰碑常常自云“琅砑颜真卿”,因其祖籍山东琅砑临沂。

其父颜惟贞,武则每天授元年( 690)判人高第,授衢州参军,历长安尉、太子文学,以草、隶擅名。

几乎和父亲相同不幸,三岁的颜真卿也尝到“少孤”的辛酸,由母亲殷氏亲加训导。

这种命运的播弄,或许正是发皇才能的砥石。

既长,由勤奋与刻苦中磨砺而出的颜真卿,已经是“少好儒学,恭孝自立。

困穷纸笔,以黄土扫墙,习学书字,攻楷书绝妙,词翰超伦”。

(《颜鲁公集行状》)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 734),颜真卿二十六岁便举进士,又擢制科(朝廷为求闲逸而有专长的人材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顺利地踏上厂宦途。

他担当过朝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和醴泉县尉,于天宝二年( 743)诣洛阳,访张旭。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笔法详解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笔法详解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笔法详解摘要:一、颜真卿及其书法简介二、自书告身帖的创作背景三、自书告身帖的笔法特点四、自书告身帖的书法价值及影响五、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的启示与传承正文: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笔法详解颜真卿是中国唐代著名书法家,与欧阳询、柳公权并称为“初唐三杰”。

他的书法作品以楷书为主,尤擅行书和草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中,《颜真卿自书告身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一、颜真卿及其书法简介颜真卿,字清臣,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他出身于书法世家,从小就受到严格的书法训练。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怀素,并融汇篆、隶、楷、行、草五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自书告身帖的创作背景《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创作于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当时颜真卿已经72岁高龄,被任命为太子少保。

这件作品是颜真卿为自己所写的一篇委任状,展现了他晚年书法艺术的高峰。

三、自书告身帖的笔法特点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的笔法独具特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苍劲谨严:颜真卿的楷书笔画厚重有力,结构严谨,给人以庄重之感。

2.一笔三转:颜真卿的笔法变化丰富,一笔之内连续转折,富有动势。

3.融合五体:颜真卿将篆、隶、楷、行、草五体融汇贯通,形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

四、自书告身帖的书法价值及影响颜真卿自书告身帖被誉为“楷书之冠”,代表了唐代书法的高峰。

这件作品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五、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的启示与传承颜真卿自书告身帖作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给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我们应该学习颜真卿的书法精神,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将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书告身帖
日本中村不折氏曾藏墨迹全本
传本,自署书于建中元年(780年)八月二十八日。

楷书,纸本,告文一篇,凡33行,计255字。

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曾藏墨迹本。

此帖又称《自书太子少师告》,传为颜真卿所书的墨迹,后面有蔡襄、米友仁、董其昌跋。

蔡跋:“鲁公末年告身,忠贤不得而见也。

莆阳蔡襄斋戒以观,至和二年十月廿三日。

”米跋:“右颜真卿自书告。

绍兴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恭览、审定。

”是帖曾收入宋内府,后又曾为韩胄、贾似道,明韩逢禧,清梁清标、安歧以及清内府收藏,后赐与恭亲王奕。

钤有“绍兴”、“内殿秘书之印”、“安歧之印”、“乾隆御览”、“恭亲王章”等鉴藏印。

帖前有乾隆“唐颜真卿之告” 六字。

后面继蔡、米之跋,又有董其昌跋:“官告世多传本,然唐时如颜平原书者绝少。

平原如此卷之奇古豪荡者又绝少。

米元晖、蔡君谟既已赏鉴矣,余何容赞一言。

董其昌。

”此帖《云烟过眼录》、《清河书画舫》等均曾著录,南宋留元刚刻《忠义堂帖》拓本为所见早期刻本,后世丛帖、汇刻亦多收入。

由于《告身》流传有录,又经历代丛帖刻入及部分书画典籍著录,所以历来被人视为颜真卿真迹。

但今人曹宝麟、朱关田经过考证,各自认为此帖并非真迹。

启功认为“自书己告,实事理之难通者”(《启功论书绝句百首》之四十九首自注)
日本中村不折氏曾藏墨迹本局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