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论文

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摘要: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

关键词:新课标;物理教学;科学素养;培养

当代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发展和进步。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能力和热情,即对待未知事物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一、科学素养与国民科学素养现状

公民的科学素养是全体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对科学素养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美国科促会的学者认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应该是“了解科学、技术和数学是具有推动力量和局限性的独立事业,理解科学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世界并承认其多样性和统一性,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考虑和处理个人和社会的问题”。实际上包括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技能。我国学者提出,公民的科学素养应包括要使公民了解最基本的科学知识、要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科学技术、科

学的精神和态度几个方面。

一个人在处理日常事务和工作的时候,能否运用基本的科学技术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技术去改造自然,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变得更好;在面对未知事物的时候,能否以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给出自己的结论,做出自己的正确判断,可以说是他是否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的判断标准。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缺乏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和技术,更为重要的是缺乏科学的精神和态度,以及通过科学的方法辨别事物真伪的能力。

二、学校教育工作的反思

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公民具有的基本科学素养程度是不成比例的。诚然,影响公民科学素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学校教育作为科学技术教育的主阵地,在发挥其基本职能上都是有巨大的潜力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基本模式,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导致了教学中更为注重考试的成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更注重做题、考试能力的训练,把典型的题目进行归类、整理、分解,从而总结出某一类型题目的基本解法,然后由学生强化记忆,再经过大量习题的练习,就能取得较高的高考成绩,从而得到学校、家长、社会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

可是,这样做的代价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下降,善于应付考试,

而思维呆板、僵化,甚至只记住了某些二级结论而忽略了整个知识体系。事实上,这种教育方式所培养出的学生,在面对未知领域的时候,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没有一个科学的、有效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中学生选手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屡获金奖,但在真正的科研工作中却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我们在注重考试成绩的同时,所忽视的恰恰是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基本科学精神和态度的培养。

三、对新课标中物理课的认识

现行教学大纲是在试验的课程计划的基础上,经修订后施行的。在这一计划中开设了两类物理课,开始出现了有选择性的思想,使不同程度、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未来学习方向选择学习的内容。体现了物理课程与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如能源、环境、材料等的联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门增设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并且曾经掀起了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小高潮。

然而,由于知识内容与学时之间的矛盾,广大一线教师并没有激发起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热情。相反,由于高考选拔压力的增大,为了让学生取得较高的考试成绩,反而出现了题目难度越来越大,坑越挖越深的现象。

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那种传统的授课模式,更为强调学生的探究行为在整个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地位。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引入,将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

生们通过对未知的探究过程,逐渐掌握科学概念和技能,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方针,加深对科学的本质和价值的理解,真正实现完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新教材中,在讲授牛顿第二定律之前,专门加入一节探究性的学生分组实验课,由学生自由探索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利用多组实验数据从容地描绘出a-F,a-m曲线,学生利用熟悉的数学手段,自己发现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强调了从猜测和推断得出结论的方法,并且只有当这些结论推导出的新的结果都与事实相一致时,它才能成为“定律”。这正是物理定律的发现过程。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学生不但能对物理的基本规律形成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更能逐渐熟悉和掌握前辈物理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并自觉地应用于日后对未知领域的学习之中。这一点才是最为重要的。

四、新教材的使用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往封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能只是“发号施令”,不能只作物理知识、概念、定理、定律的传授者,教师的权威不应仅仅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学生也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对未知领域探究过程的引领者,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统知识的简单工具。师生

关系进一步朝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师们提供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的广阔空间,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了教师所设计和希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该简单地强行约束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应该加以鼓励和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新教材给出了许多知识引申的内容,如“思考与讨论”、“说一说”、“STS”等等,体现出教材编写者在有意识地提供一些供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这些内容一方面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反映了时代特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新课程标准的施行,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改变的契机,改教师的灌输为学生自主的知识建构,让学生在对新知识的探索中,学习基本的科学知识,以及科学的精神和态度。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大有帮助的,也必将对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全体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物理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