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2 分离定律
生物高一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笔记
生物高一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笔记
以下是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笔记:
1.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 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3. 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配子)过程中的分裂。
4. 测交的定义: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依法进行了测交: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与亲本相同的性状:与亲本不同的性状=1:1。
5. 测交的应用:(1)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2)在子代数量较少的情况下,用来鉴定显性个体的基因型。
以上是生物高一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的知识点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2第1章第1节第2课时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第2课时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 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素养提升 课堂小结
?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
一、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预期结果:Dd×dd→Dd∶dd=1∶1。 2.实验:F1×矮茎→87株高茎植株、79株矮茎植株。测交实 验图解如下。
?
知识点二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及分离定律 问题引领
1.为什么用测交的方法能证明F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如 何根据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确定待测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 提示:因为隐性个体所产生的配子中的遗传因子为隐性,它不会 影响F1产生的配子所含的遗传因子的表达,所以测交后代的性 状表现及其比例决定于F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若测交 后代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待测亲本为显性纯合子;若测交后 代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待测亲本为隐性纯合子;若测交后代 表现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接近1∶1,则待测亲本为杂合子。
?
【预习检测】 1.判断正误。 (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小桶代表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配 子。( √ ) (2)每次抓取小球记录完结果后要将小球放回小桶。( √ ) (3)每个小桶中的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不必相等。( × ) (4)“假说—演绎”中假说的内容不一定正确,当验证实验的预 期结果与实际的实验结果相同时,假说内容才是正确的。
(√ )
?
(5)测交实验可鉴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但无法验证成对的遗 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 × ) (6)遗传因子的分离发生于配子产生过程中。( √ ) (7)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的遗传因子组 成为Dd,且F1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 × ) (8)双亲为显性,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子,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 子。( √ )
分离定律的应用与解题方法-高一生物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2)
目标一
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
目 录
CONTENTS
目标二 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目标三 亲子代遗传因子组成与表型的推断
目标四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
SZ-LWH
SZ-LW二H 、相对性状中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1 测交法
实验过程:待测个体× 隐性纯合子 →子代 结果分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
例3.若基因型为Aa的植物连续自交三代,且隐性个体均无繁殖能
力,则F3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7/9AA
2/9Aa
SZ-LWH
SZ-LW四H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
4.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
例如,某群体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占1/3,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
个体占2/3。
(1)列举交配组合
S精Z-L练W提H 升
6.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 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组
1 2 3
亲本性状表现
红果×黄果 红果×黄果 红果×红果
F1的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492
504
997
0
1 511
508
A.单独分析实验组1、2、3,均可推断出红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组1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红果AA、黄果aa
A.5∶1、5∶1 C.6∶1、9∶1
B.8∶1、8∶1
√ D.5∶1、8∶1
SZ-LWH
S精Z-L练W提H 升
10.小麦有芒对无芒为显性(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现有纯合有芒小麦与无
芒小麦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F2中有芒小麦随机交配,产生的F3中纯 合子占总数的比例为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和题型归纳答案解析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和题型归纳答案解析1 某植物的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下列杂交组合一定可以达成目的的是( )A. 抗病株感病株B. 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C. 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 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答案】B【解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有:①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②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间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代的性状,该子代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代为显性性状。
故选:B。
1 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基因(和)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自交产生的性状表现类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亲本中黄果的基因型是B. 中白果的基因型为和C. 由图中③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达标检测1××××××——例题1A a F 1F 1F 2aa F 1AA AaD. 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答案】B【解析】A、③白果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白色是显性性状,所以亲本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正确;B、亲本白果的基因型为,黄果的基因型为,所以白果的基因型为,B错误;C、由③出现性状分离可知白果是显性性状,C正确;D、中白果基因型为,中黄果()占;白果()也占,中黄果自交得到的全部是黄果, 中的白果自交得到的中,黄果:白果,所以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D正确。
故选:B。
1 玉米的甜粒与非甜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用杂合非甜粒亲本杂交,去除中的甜粒植株,让非甜粒植株自交,则中非甜粒与甜粒植株的比例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由亲本为杂合非甜粒,杂交后代出现甜粒知,非甜粒为显性性状,甜粒为隐性性状,设这对性状由基因、控制,让非甜粒植株自交,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而自交发生性状分离,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即、、三种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是、、,三种基因型之比为,所以中非甜粒与甜粒植株的比例是。
苏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精品课件 第一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探究应用】 1.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子比例为( ) A.1/8 B.7/8 C.7/16 D.9/16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杂合子自交n代后的杂合子概率为1/2n,纯合子的概率为1-1/2n,可 推知F3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8,则纯合子的概率为1-1/8=7/8。
3.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
(1)自交法:若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则证明杂种F1产生了两种比
例相等的配子,即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则证明杂种F1产生了两种比
例相等的配子,即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
探究点二 分离定律的应用
【情境探究】
1.指导农作物的育种实践
(1)如果选用的品种是隐性性状,则
一旦出现,即可稳定遗传。
答案 隐性性状
(2)如果选用的品种是显性性状,如何获得纯种?
答案 如果选用的品种是显性性状,需通过连续自交的方法选育,直到后代
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一般要经过5~6代的选育。
(3)若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不同性状个体的杂交后代就是杂合子,
【归纳提升】 由子代推断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性状表现类型(逆推法) (1)遗传因子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性状表现写出能确定的遗传因子,如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 可用A_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只有aa一种,根据子代中一对 遗传因子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遗传因子组成。 (2)隐性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遗传因子组 成中必然都有一个遗传因子a,再根据亲代的性状表现类型作进一步的推 断。
高中必修二生物分离定律总结
科学 思维
“四法”验证分离定律 (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性状 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性 状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 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4)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 植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检验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性染色体遗传
例: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遗传因子A、a
控制),现有一批遗传因子组成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 3。自然状态下其子
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7:6:3
注意自然状态下是自交。
(2)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方法
①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为 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 ②去雄是指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其目的是防止 自花传粉;应在_开__花__前_ (花蕾期) 进行。 ③套袋的目的是 防止外来花粉 干扰,从而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 后所结。 ④异花传粉时,父本是指提供花粉的植株;母本是指接受花粉的植株。
8.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 别进入不同的配子,是对 一 对遗传因子来说的。
9.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 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是对 两对或两对以上 遗传因子来说的。
知识梳理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在传粉方面表现为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保证自然状态下都是 纯 种。 ②在性状方面表现为 具有易于区分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的性状 。 ③在操作方面表现为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授粉操作。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2课时 分离定律(Ⅱ)教案(必修2)
第2课时分离定律(Ⅱ)知识内容考试属性及要求考情解读必考加试对分离假设的验证 b b 1.概述对分离假设的验证,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支持或否定假设,接受“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2.辨别显性的相对性。
分离定律的实质 b b显性的相对性 a a考点一分离假设的验证(b/b)1.分离假设的核心内容(即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2.验证的方法——测交将F1(Cc)与隐性纯合子(cc)进行杂交(1)实验分析与预期:F1可形成C型和c型两种配子且比例是1∶1;隐性亲本只产生c 型配子,这种配子不会遮盖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反而能使F1的配子中含有的隐性基因在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来。
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应为Cc∶cc=1∶1,表现型及比例应为紫花∶白花=1∶1。
(2)实验实际结果:F1×白花豌豆→85紫花∶81白花≈1∶1。
(3)实验结论: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从而证明了分离假设是正确的,即肯定了分离定律。
1.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 )A.环境条件的影响B.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C.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另一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值解析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受环境条件的影响,A错误;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该是隐性纯合子,B错误;由于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所以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决定了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C正确;另一亲本是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D错误。
答案 C2.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 )Aa ――→①1A∶1a――→②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式――→③子代中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A .① B .② C .③D .①②解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2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2一、遗传因子的发现1. 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通过豌豆植物的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分离定律: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一个生物体的每个性状都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这对遗传因子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分离,各自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 自由组合定律: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其分离和组合是相互独立的。
2. 遗传因子的分离与组合- 遗传因子的分离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
- 遗传因子的组合是指在受精过程中,来自父母的遗传因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遗传组合。
二、基因的本质与表达1. 基因的概念-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 基因携带着编码生物体特征的信息,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
2. DNA的结构与复制- DNA是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氨酸)组成。
- DNA的复制是一个半保留性复制过程,每个新的DNA分子包含一个原始链和一个新合成的链。
3. RNA的转录与翻译- RNA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相应的RNA分子的过程。
- 翻译是RNA分子上的遗传密码被核糖体识别,并指导氨基酸的组装成蛋白质的过程。
三、基因的变异与修复1.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有的突变可能对生物体有益,有的可能有害。
2. DNA修复机制- 生物体内存在多种DNA修复机制,如错配修复、基础切除修复和核苷酸切除修复等。
- 这些机制能够修复DNA损伤,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
四、生物的进化1. 物种的概念-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由能够繁殖并产生育性后代的生物个体组成。
2. 进化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是解释生物进化的主要理论,即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 生物进化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1.1.1《分离定律的理论基础》教学案(含答案)
第1课时分离定律的理论基础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阅读教材P2~5)P(亲本)高茎×矮茎↓F1(子一代)高茎,↓⊗F2(子二代)高茎∶矮茎比例3∶1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阅读教材P5~7)1.理论解释(假说—演绎法的内容)2.遗传图解(1)杂交实验F2性状及比例:高茎∶矮茎=3∶1。
F2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DD∶Dd∶dd=1∶2∶1。
(2)验证实验——测交三、分离定律(阅读教材P7)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是怎样设计的?2.孟德尔为解释实验结果如何进行假设?他设计了什么实验来验证假设?3.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共研探究]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一对相对性状,仔细观察下列实验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矮茎豌豆,母本是高茎豌豆。
在此实验中作亲本的两株豌豆必须是纯种。
2.操作①叫去雄,此项处理必须在豌豆自然传粉之前进行。
操作②叫人工授粉,此项处理后必须对母本的雌蕊进行套袋处理,其目的是防止其他豌豆花粉的干扰。
3.在当年母本植株上所结出的种子为子一代(或F1),其遗传因子组成为Dd,若将其种下去,长成的植株表现为高茎,孟德尔把它称为显性性状。
4.若将当年收获的种子种下去,让子一代植株自花传粉,子二代中出现的高茎与矮茎之比约为3∶1,所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有DD、Dd、dd,比例接近1∶2∶1,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5.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
(2)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总结升华]1.相关概念(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 1中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 1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2《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设计)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材地位】《基因的分离定律》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本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该节内容是前面第二章中减数分裂及生物的生殖等内容的延续,又是后面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等内容时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也为后面学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甚至是选修课本的有关内容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整个高中生物的知识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1.分析孟德尔选择豌豆做实验的原因;2.说出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3.阐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4.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5.确立科学实验导致科学发展的观点,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说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理解测交实验。
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学法引导】1.概念较多,学习上要注意联系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和理解。
2.体验孟德尔的科学探索过程,领悟实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教学设计说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苏教版教材本节内容的编排实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定为六小部分:豌豆适宜用作遗传试验材料的原因、豌豆杂交的方法、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教学上,我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第一是本节课的新概念特别多,而教材上的甚至都不齐全,因此在编写的学案中第一部分整理了系统的概念,方便学生接受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第二是本节课容量较大,所以不仅自己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且特别要求学生课前依据学案进行预习;第三是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结果的解释”进行教学时,尊重事实,采用传统的讲述法,没有滥用讨论法或是探究式教学,因为天才的孟德尔提出的完美无瑕的解释不是几十个学生讨论一会就能得出的;第四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以及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与价值观教育。
【教学过程】导课在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的是生物的生殖,我们知道生物生殖的子代在性状表现上总是与亲代个体相同或相似,这就是遗传。
高一生物必修2 分离定律
高一生物必修2 分离定律一、教材分析在《遗传与进化》模块中,遗传的内容是按科学的发展来安排的,即从生物学的发展角度来看,人类是先掌握了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而去研究和掌握是什么导致有这样的遗传规律,体现遗传学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实验、研究、推理、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孟德尔的遗传两个基本定律,是遗传的核心与基础,而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定律中的第一个遗传定律,是学生学习自由组合定律的重要基础。
本节内容讲述: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
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
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后面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传递规律等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在《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学生已了解“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但对遗传的知识相当贫乏,如缺乏减数分裂的知识,认知上有一定的难度。
又加上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去分析和推理,通过背景材料,熟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通过讨论,明白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及相关概念,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及其结果。
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讨论,突破显性相对性这一难点。
另外本节概念相当多,教学中应当以概念图形式分析、概括不同的概念,帮助学生掌握每个概念的本质及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分离假设的验证。
2.举例说明有关的遗传学术语和显性相对性。
3.了解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4.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1.依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运用推理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能依据实验结果作出支持或否定假设的判断,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2课件第1章第1节第2课时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目标素养 1.通过完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加深对分离现象解 释的理解,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2.分析测交实验,理解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过程。 3.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出发,体会“假 说—演绎法”,并学会利用这一方法进行相关遗传实验的 探究分析。
(5)要认真观察每次的组合情况,记录要如实、准确,统计数 据时不能主观更改实验数据。
(6)要重复进行实验,实验次数足够多才能接近理论值。
结合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相关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彩球数量必须相等? 提示:同一个小桶中的两种彩球模拟杂种子一代(Dd)产生比 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因此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彩球数量必须相 等。 (2)为什么每次把抓出的小球放回原桶并且摇匀后才可再次 抓取? 提示:为了使代表雌、雄配子的两种彩球被抓出的机会相等。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答案:C
解析: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后代的性状表现只有一种,无法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A项
一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重难归纳
1.模拟内容及结果、结论
模拟内容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①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
雄生殖器官
①彩球组合类型的数量比为
②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 DD∶Dd∶dd≈1∶2∶1
雌、雄配子
②彩球组合代表的显性与隐
高中生物必修二_思路方法规律(一) 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
思路方法规律(一)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概率计算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1.分离定律解题依据—六种交配组合2.由亲代推断子代(解题依据正推)(1)若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一定为显性性状(A_)。
(2)若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中一定含有隐性遗传因子(_a)。
3.由子代推断亲代(解题依据逆推法)(1)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即Aa×Aa→3A_∶1aa。
(2)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3)若子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 ×AA 或AA ×Aa 或AA ×aa 。
二、杂合子连续自交问题(1)规律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为Tt ,连续自交n 代,F n 中杂合子的比例为多少?若每一代自交后将隐性个体淘汰,F n 中杂合子的比例为多少?①自交n 代⎩⎪⎨⎪⎧杂合子所占比例:12n 纯合子TT +tt 所占比例:1-12n ,其中TT 和tt 各占1/2×⎝ ⎛⎭⎪⎫1-12n②当tt 被淘汰掉后,纯合子(TT)所占比例为:TT TT+Tt =1/2×⎝⎛⎭⎪⎫1-12n1/2×⎝⎛⎭⎪⎫1-12n+12n=2n-12n+1杂合子(Tt)所占比例为:TtTT+Tt=1-2n-12n+1=22n+1。
(2)应用①杂合子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纯合度也就是提高纯合子在子代中的比例。
解答此题时不要忽略问题问的是“显性纯合子比例”,纯合子共占1-1/2n,其中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即1/2-1/2n+1。
②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可用曲线表示如下:三、遗传概率的计算1.概率计算的方法(1)用经典公式计算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数)×100%(2)概率计算的原则①乘法原理: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几率为各个独立事件几率的乘积。
高中生物必修2优质课件7:1.1.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二)纯、杂合子的判断
方法1: 隐性性状的个体 → 一定是纯合子。 AA
方法2: 显性性状的个体 Aa →自交 或测交 方法3: 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性状分离比 3∶1 1∶1 全为显性
亲本 都是杂合子 一个杂合子,一个纯合子 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二)纯、杂合子的判断
DD Dd dd
计算其比例。统计全班结果,求平均值。 出现次数 所占比例
4.结果分析:
彩球代表的显隐性数值比接近3∶1。孟德尔假设是正确的。
5.实验分析:
(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 (2)D和d小球代表什么?
(3)不一定,同种生物雄配子>雌配子。
(3)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数一定要相同吗?
(4)每个小桶中D和d两种彩色球数一定相同吗?
(三)由亲代推断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表现类型
亲本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二、研究方法
假说-演绎法
发现问题 作出假设
演绎过程是哪一步?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性状分离=3∶1。
假 设
推理: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 现类型,比例= 1∶1。 验证:完成测交实验。推理正确。 假设是正确的。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
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 C )
方法1: 杂交法
纯种高茎 × 纯种矮茎 高茎
有中生无 无为隐性
方法2: 自交法
高茎
⊗
高茎 矮茎
无中生有 有为隐性
方法3: 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新教材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专题讲义(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1.1.3 基因的分离定律专题知识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特殊现象【知识点梳理】1.基因分离定律中其他特殊情况分析(1)不完全显性:如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白=3:1,在不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AA):粉红(Aa):白(aa)=1:2:1。
特别提醒: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的辨析①完全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的全部个体都表现出显性性状,并且在表现程度上和显性亲本完全一样。
这充分体现了显性遗传因子的绝对性,即在成对的遗传因子中,只有显性遗传因子可表达出基因产物,而隐性遗传因子的表达受抑制。
完全显性现象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②不完全显性: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之间,这种显性表现叫不完全显性。
例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中,纯合的红花和白花杂交,F1为粉色花。
③共显性: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F1的同一个体上显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叫共显性。
例如红毛马与白毛马交配,F1是两色掺杂的混花毛马(红色和白色的毛发均匀混合,遍布周身)。
④镶嵌显性: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这种显性现象称为镶嵌显性。
镶嵌显性与共显性并没有实质性差异,共显性是在同一组织或同一部位表现双亲各自的特点,而镶嵌显性是在不同的部位分别表现了双亲的特点,其实质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对遗传因子表达的时间不同。
例如大豆有黄色种皮(俗称黄豆)和黑色种皮(俗称黑豆),若用黄豆与黑豆杂交,F1的种皮颜色为黑黄镶嵌(俗称花脸豆)。
(2)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有多个。
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三个基因——I A、I B、i,组成六种基因型:I A I A、I A i、I B I B、I B i、I A I B、ii。
高一生物必修2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
⾼⼀⽣物必修2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学习⽣物需要讲究⽅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归纳整理。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物必修⼆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物必修2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梳理⼀、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法:(⼀)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选⽤豌⾖做实验材料:豌⾖是⾃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然状态下都是纯种;⽽且相对性状明显,易于观察。
2、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法。
即先对⼀对相对性状进⾏研究,再对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在⼀起的遗传进⾏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先易后难的科学思维⽅式)3、科学地运⽤统计学的⽅法对实验结果进⾏分析。
( 科学的实验分析的习惯)4、孟德尔遗传实验独特的设计思路即科学研究的⼀般过程:(假说-演绎法)观察事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揭⽰规律(⼆)孟德尔⽤豌⾖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是⾃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所以在⾃然状态下,它永远是纯种,避免了天然杂交情况的发⽣,省去了许多实际操作的⿇烦。
2、豌⾖具有许多稳定的不同性状的品种,⽽且性状明显,易于区分。
3、豌⾖花冠各部分结构较⼤,便于操作,易于控制。
4、豌⾖种⼦保留在⾖荚内,每粒种⼦都不会丢失,便于统计。
5、实验周期短,豌⾖是⼀年⽣植物,⼏个⽉就可以得出实验结果。
6、他选⽤豌⾖的七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不连锁。
注:⼈⼯授粉的⽅式:去雄(花蕾期)、套袋、⼈⼯授粉、套袋⼆、有关遗传定律的概念、符号归类:(⼀)交配类⒈杂交:指同种⽣物不同品种间的交配。
基因型不同的⽣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⒉⾃交:基因型相同的⽣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
是获得纯合⼦的有效⽅法。
⒊测交:就是让杂种⼦⼀代与隐性个体相交,⽤以测定F1的基因型。
⒋回交:让杂种⼦⼀代与亲本杂交。
⒌去雄:杂交试验时,除去成熟花的全部雄蕊,是杂交试验的重要环节。
6.正交与反交:若甲♀╳⼄♂为正交⽅式,则⼄♀╳♂甲就为反交。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人工杂交实验进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显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显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进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养新品种的方法:良好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挑选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良好品种。
记忆点: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显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生物必修2 分离定律一、教材分析在《遗传与进化》模块中,遗传的内容是按科学的发展来安排的,即从生物学的发展角度来看,人类是先掌握了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而去研究和掌握是什么导致有这样的遗传规律,体现遗传学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实验、研究、推理、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孟德尔的遗传两个基本定律,是遗传的核心与基础,而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定律中的第一个遗传定律,是学生学习自由组合定律的重要基础。
本节内容讲述: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
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
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后面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传递规律等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在《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学生已了解“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但对遗传的知识相当贫乏,如缺乏减数分裂的知识,认知上有一定的难度。
又加上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去分析和推理,通过背景材料,熟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通过讨论,明白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及相关概念,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及其结果。
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讨论,突破显性相对性这一难点。
另外本节概念相当多,教学中应当以概念图形式分析、概括不同的概念,帮助学生掌握每个概念的本质及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分离假设的验证。
2.举例说明有关的遗传学术语和显性相对性。
3.了解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4.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1.依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运用推理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能依据实验结果作出支持或否定假设的判断,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讨论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感悟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巧妙设计,初步学会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归纳、比较、分析实验数据,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依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依据实验结果作出支持或否定假设的判断,接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2.通过分析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加深对“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唯物辩证思想的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显性相对性。
五、教学设计【设计思路】(1)以问题为线索,通过质疑和推理学习本节内容。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领会孟德尔遗传实验中体现的“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教学过程】导课:[师生互动]大家伸出双手,两手合并,对自己及前后左右同学观察比较一下,左右手的大拇指哪一只手在外?[显示]几个明星父子像,学生观察、比较、讨论。
[讲述]这就是性状,人们对遗传问题的研究,最初是从对生物性状的研究开始的。
那么,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呢?首先认识一个人。
一、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简介奥国人,天主神父。
主要工作: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
工作成就:(1)提出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传学确定为基因)(2)发现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二、生物的性状性状:生物体形态特征(如形状、颜色)和生理特性(如植物的抗旱性)的总称。
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
从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课件显示相对性状图片)。
学生观察并讨论,最后归纳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1)同种生物;(2)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
即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三、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设疑]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学生阅读、讨论、回答。
[设疑]是杂交法?出示人工异花传粉挂图,帮助理解杂交试验法。
[设疑]豌豆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孟德尔最成功的杂交实验是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用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行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讲述]结合课件讲述豌豆的结构特点:①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②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数据统计。
四、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设疑]孟德尔是如何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来揭示分离定律的?[显示]单因子杂交实验。
用纯种的紫花豌豆和纯种的白花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紫花的。
[提问]子一代为什么全是紫花,白花性状哪里去了?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看看孟德尔是怎样做的。
他让子一代紫花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紫花也有白花。
[提问]子二代(用F2表示)出现的两种性状,能提示我们什么?(回答:白花性状在子一代中并没有消失,只是没有表现出来)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牲状,叫做显性性状,如紫花,把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如白花。
子二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同时孟德尔对子二代两性状的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他发现,在所得到的929个子二代豌豆植株中,有705株是紫花,224株是白花,紫花与白花的数量比接近3:1。
请同学们注意这个比例,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设疑]豌豆的其他相对性状杂交情况如何呢?[出示]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投影。
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杂交子二代都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具有规律性。
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3:1。
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在孟德尔当时的年代,生物学还没有建立基因概念,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紫花用大写字母C表示,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白花用小写字母c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
[提问]CC或cc产生的配子是什么?通过哪种分裂方式产生的?(回答:C或c,通过减数分裂。
)由于基因C对c的显性作用,所以F1(Cc)只表现出紫花性状,而白花性状表现不出来。
[提问]F1(Cc)自交时,可产生哪几种配子?(C和c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讲述]由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1便可产生三种基因组合;CC、Cc、cc,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1。
由于C对c的显性作用,F2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紫花和白花,且数量比为3:1。
六、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法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又设计了另一个试验——测交试验。
测交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成。
[学生活动]上黑板写出测交的遗传图解。
[提问]如何由测交来判断F1的基因组成?[回答]测交后代如果出现两种基因组合,即F1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一种基因组合,即F1为纯合子。
讲述:孟德尔所做的测交试验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还明了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了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到了不同的配子中。
本世纪初,遗传学家通过大量的试验,才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成对的基因正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从而从本质上解释了性状分离现象。
七、基因型和表现型[讲述]在遗传学上,把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表现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把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如:DD、Dd、dd。
[思考]表现型相同,基因型是否就一定相同?那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又如何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分析、讨论男女秃顶的基因型异同。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分析、讨论相同植株的藏报春与曼陀罗在不同环境中颜色的变化。
[讲述]生物体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内在因素基因的控制,还要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
因此: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八、显性的相对性[讲述]孟德尔在植物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对性状都属于完全的显性和隐性关系。
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是如此。
有时会遇到一些例子在显隐性关系上出现各种变异。
(1)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又叫做半显性,其特点是杂合子表现为双亲的中间性状。
如柴茉莉(Mirabilis jalapa),红花品系和白花品杂交,F1代即不是红花,也不是白花,而是粉红色花,F1互交产生的F2代有三种表型,红花,粉红花和白花,其比例为1:2:1 。
(2)共显性杂合子的一对等位基因各自都具有自己的表型效应。
人类ABO血型决定于一组复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是指在一个群体中,一对特定的基因座位上的基因不是两种(如A和a),而是三种或三种以上,有时可达数十种。
但是,对每一个人来说只能具有其中的任何两个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是由于一个基因发生多种突变,从而产生多种基因型的结果。
ABO血型由I A、I B、和i三种基因决定。
基因I A对基因i为显性,基因I B对基因i也是显性。
基因型I A I A和I A i都决定红细胞膜上抗原A的产生,这种个体为A型血;基因型I B I B和I B i都决定红细胞膜上抗原B的产生,这种个体为B型血;基因型ii不产生抗原A和抗原B。
就I A、I B、i这一组复等位来说,复等位基因的数目是3个,组合成共有6种基因型,有4种表现型。
如果纯合子(I A I A)A型血的人与纯合子(I B I B)B型血的人结婚只能出生杂合子(I A I B)AB型血的子女;如果两个杂合子(I A I B)AB型血的人结婚则会导致1(I A I A):2(I A I B):1(I B I B)的比率,这样,3:1(3)显性相对性光照和温度对生化反应是有重要的影响,这样也必然会影响到表型效应,以致改变显隐性关系。
如进行杂交玄参科的金鱼草有红色花和淡黄色花两种不同的品系,如果将这两种不同品系,所产生的F1代在不同的条件下,表型不同。
在光充足低温时F1为红色,那么红色为显性;当光不足温暖条件下,F1为淡黄色,那么红色为隐性;当光充足温暖时,F1为粉红色,呈不完全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