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教学总结5篇

哲学与人生教学总结5篇

哲学与人生教学总结5篇篇1哲学与人生课程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探讨道德价值、培养批判性思维。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哲学与人生教学的独特魅力和挑战。

在此,我将对本次教学进行全面总结,以期为未来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本次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哲学与人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内容上,我们选择了哲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和思想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生意义、道德价值、自由与责任等核心问题。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辩论等。

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还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互动性。

三、教学成果与评价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普遍反映收获颇丰。

他们在掌握哲学与人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此外,学生们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后活动,展现出对哲学与人生的浓厚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们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等。

这些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同时,我们还注重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例如,部分学生对哲学与人生的概念和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部分学生缺乏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等。

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训练;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等。

此外,我还将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1.2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与特点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与意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哲学的重要性讨论法:分组讨论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第二章:人生的价值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思考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2.2 教学内容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及其特点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道德素养的培养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案例分析法:分析道德素养的实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第三章:人生的目标与规划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培养学生规划人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3.2 教学内容人生目标的设定方法与步骤人生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自我管理的方法与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目标设定与人生规划的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个人的人生目标和规划第四章:人生的心理健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应对生活压力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4.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生活压力的应对方法与技巧心理素质的提升途径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讲解应对生活压力的方法心理训练法: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五章:人生的社会责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责任的含义与意义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升社会责任感5.2 教学内容社会责任的定义与表现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与途径关注社会问题的意义与方法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责任的含义与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社会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第六章:哲学视角下的人生困境与抉择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用哲学视角分析人生困境的方法。

2023年《哲学与人生》读后感5篇

2023年《哲学与人生》读后感5篇

2023年《哲学与人生》读后感5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最近读了傅佩荣先生的著作《哲学与人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一些我能够模模糊糊体会到但不能很好的将其提取出来的生活哲学。

在这里,我想写出部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谈一谈我对它们的理解。

“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这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傅先生对其作这样的解释:“所谓练习死亡,就是要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一样。

这样,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谈到自由,我不由得想起一次一位老师让我们每个人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其中有一位同学的理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理想是:追求尽可能多的自由,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想,这恐怕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吧。

他之所以说“尽可能多的自由”,应该是是因为他明白要追求绝对的自由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自由既包括心灵上的,也包括物质的。

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在行动上总会受到一些约束。

可是我想说的是,心灵的绝对自由却是可以实现的。

而且,这种可以实现的自由,反而是自由的最高境界:它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不受生老病死限制,它使心灵能够如庄子笔下的大鹏鸟一样遨游于九天之外。

“不要只是做一个专家,还要设法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所留下来的知识是每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全部掌握的,因此便有了许多从事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

然而近年来在,“专家”这个词的名声似乎不那么好,许多所谓的专家常常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被一叶所障目,殊不知知识本来就是相通的,怎么能硬生生的将某一块割裂开来呢?高中时的一位从事竞赛教育多年的物理老师曾对我们说:“物理学到最后就是哲学。

”我相信,不仅仅是物理,任何一门学科到最后都能归结到哲学。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精选8篇)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精选8篇)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精选8篇)《哲学与人生》读后感1最近,拜读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一书。

傅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宗明义的讲述了哲学的有关知识,提供了走向哲学的途径,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理与人生境界。

个人感觉,傅先生微言大义,其主要目的就如同在自序中所讲的“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

”重点不是普及一点哲学知识,而是引导我们审视自我、发现自我、改善自我、提高自我。

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通过阅读《哲学与人生》,进一步懂得了应该怎样更好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一要主动学习。

在西方流行着一条“知识折旧定律”,即:一个人一年不学习,所拥有的知识会折旧80%。

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

就我们民航发展来讲,持续安全、民航强国民航战略的提出,对民航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这些任务的探索者、实践者只能是我们民航人,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不及时更新知识不但不能克服缺点,改进工作,而且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所抛弃,失去任职的资格和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带着深厚的感情学,带着实践的要求学,使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

要注重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高度性,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创造性。

要注重提高业务知识学习的系统性,熟练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巧,研究民航发展的新情况,探讨新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工作水平。

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综合运用各种有效学习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学习监管知识、依法行政知识、安全知识,确保学习成效。

二要快乐工作。

工作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必修课,人每天离不开工作,所以不要把工作当作负担,而应该快乐工作。

能否快乐工作,关键取决于心态。

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把取得的每一次成功,当作对自己的奖赏;把自己的每一次挫折,当作一种历练和考验,以快乐的心情去完成它。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理解哲学的概念和作用1.2 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3 分析哲学对人生的影响第二章:人生的价值观2.1 理解价值观的概念和作用2.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价值观2.3 分析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和影响第三章:道德哲学与人生道德3.1 理解道德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3.2 探讨道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3.3 分析人生道德的选择和判断第四章:人生哲学与人生意义4.1 理解人生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4.2 探讨人生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4.3 分析人生意义的追求和实现第五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容5.2 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意义5.3 分析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担当第六章:哲学思维与问题解决6.1 理解哲学思维的特点和方法6.2 探讨哲学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6.3 分析哲学思维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第七章:美学与人生审美7.1 理解美学的概念和作用7.2 探讨美学在人生中的意义7.3 分析人生审美的培养和体验第八章:宗教哲学与人生信仰8.1 理解宗教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8.2 探讨宗教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8.3 分析人生信仰的形成和影响第九章:社会哲学与人生社会9.1 理解社会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9.2 探讨社会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9.3 分析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第十章:当代全球伦理问题及其哲学思考10.1 理解全球伦理问题的概念和特点10.2 探讨全球伦理问题对人生的影响10.3 分析哲学在全球伦理问题解决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哲学与人生的关系理解哲学的概念和作用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分析哲学对人生的影响难点一:哲学对人生的具体影响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体系,如何具体影响个人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形成。

重点二:人生的价值观理解价值观的概念和作用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价值观分析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和影响难点二: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如何在多元价值观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塑造自己的价值观。

中职《哲学与人生》全套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全套教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本质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难点在 于如何将抽象的哲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人生实践指导。
02
哲学基础知识
哲学概念及起源
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类 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是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
哲学的起源
哲学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 类自身存在的思考,是人类对宇宙 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追问和反思。
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品质途径
A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锻炼、校园文化等多种途 径,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职业观和道德观。
注重实践锻炼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 活动,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提 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B
C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邀请优秀校友、行业模范等进校开展讲座、 报告等活动,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激 励学生自觉追求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个人在社会中责任和使命
0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同时,个
人也承担着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02 03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个人应该积极融入社会,关心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个人也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 献自己的力量。
认识论基本原理
01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 意识。
02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 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
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03
06
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 意识。

哲学与人生教学总结6篇

哲学与人生教学总结6篇

哲学与人生教学总结6篇篇1一、引言哲学与人生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价值以及道德观念。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哲学与人生的紧密联系,以及如何将哲学思考融入日常生活中。

在此,我将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反思和改进。

二、教学内容与方式本次教学围绕哲学与人生的主题展开,主要涉及人生意义、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哲学思考等方面。

通过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问题。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

三、教学成果与收获1. 学生对人生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学习,学生逐渐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在于精神上的富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种认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学生的道德观念得到强化。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明白道德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这种道德观念的强化有助于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3.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如何辨别是非。

这种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情况。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本次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由于时间限制,部分内容未能深入展开,需要在下一次教学中加以补充。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首先,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引入更多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我会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深度和广度,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哲学与人生的相关问题。

最后,我会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五、结论总的来说,本次哲学与人生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哲学与人生的读书心得3篇

哲学与人生的读书心得3篇

哲学与人生的读书心得3篇哲学与人生的读书心得1暑假拜读了台湾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傅先生的讲义,被评为最佳通识课程,我读了以后觉得实至名归。

书中从古至今,兼顾中西方的主要哲学家的主要观点,侧重于人生与文化,以哲学的思辨方法贯穿其间,引经据典,可读性很强,语言通俗。

整日奔波于家庭、学校之间的我们,在假期里,借这本书静静地审视一番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一直以来,觉得人生就是一场现场直播,自己描绘的是自己的生活。

殊不知,在不经意的生活中包含着如此多的哲学。

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

学哲学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傅佩荣先生认为幸福、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

首先,现在就业压力很大,相对于那些奔波于求职而不得的人,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爱自己的人,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有志同道合的同事,我内心感觉很幸福。

工作能激发活力,养老院将老人分为两组,一组每人负责照顾一盆花,另一组的老人什么事都不做,纯粹是休息养老。

在身体状况相似的前提下,第一组老人比第二组老人,平均多活两年。

由此可知,有工作可以做,哪怕是照顾一盆花,也会激发更强的生命力,活得更久。

这个调查研究结果,让我深深体味工作的重要。

由此想到自己年迈的母亲,今年77岁,四年前,父亲因为身体多方面的疾病,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我很担心,年迈的母亲也会因为照顾父亲而病倒,但是,我发现,每次回家,母亲像以前一样,不断地告诉父亲家里的变化,给他一日三餐,体检显示:母亲的身体很健康。

在父亲过完百日后,我把母亲接到了济南,我不忍心让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再为我做什么,我在心里说,让母亲好好休养。

一日,小哥来电话称,小妹你的想法太奇怪了,千万别让母亲什么事都不做,母亲身体力行可以做的,都让母亲去做。

如果她一旦发现自己什么也不能做,会加快母亲的衰老。

果然,母亲第一次独自在院里遛弯回来,开不了门,站在门外怎么也打不开。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理解哲学的含义与作用1.2 探索人生哲学的意义和价值1.3 分析哲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2.1 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2.2 探讨道家思想的宇宙观与人生观2.3 学习佛家思想对人生痛苦的解答2.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

第三章:西方哲学的演变3.1 掌握古希腊哲学的基本思想3.2 了解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3.3 分析西方哲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3.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提升全球视野。

第四章: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4.1 探索人生意义的多种可能性4.2 分析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因素4.3 讨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与途径4.4 课程思政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5.2 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生活中的实践5.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5.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第六章:道德哲学与人生伦理6.1 探讨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6.2 学习人生伦理的原则与标准6.3 分析道德行为与道德判断6.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伦理素养,提升道德判断力。

第七章:美学与人生境界7.1 理解美学的内涵与作用7.2 探索人生境界的提升与美学的关系7.3 分析艺术作品对人生的影响7.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鉴赏能力,提升人生境界。

第八章:信仰与人生意义8.1 探讨信仰的含义与类型8.2 学习信仰对个人人生的影响8.3 分析无神论与有神论对人生的影响8.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信仰问题的理解和尊重,增强思想道德修养。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理解哲学的定义和特点1.2 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3 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第二章:人生的价值观2.1 理解价值观的定义和作用2.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价值观2.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人生中的体现第三章:人生的目标与意义3.1 探讨人生目标的设定和追求3.2 理解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3.3 引导学生思考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意义第四章:人生的道德观4.1 理解道德的定义和作用4.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道德观4.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道德行为中的体现第五章:人生的心理健康5.1 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5.2 探讨哲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第六章:人与社会的关系6.1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6.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个人与社会的看法6.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体现第七章:人生的工作与职业规划7.1 探讨工作与职业对人生的意义7.2 分析不同哲学流派的工作观与职业规划思想7.3 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价值观制定职业规划第八章:人生的婚姻与家庭观念8.1 理解婚姻与家庭的定义和作用8.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婚姻与家庭的看法8.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婚姻与家庭关系中的体现第九章:人生的成功与挫折9.1 理解成功与挫折的定义和意义9.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成功与挫折的看法第十章:人生的信仰与精神追求10.1 理解信仰的定义和作用10.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信仰和精神追求的看法10.3 引导学生培养个人信仰和精神追求,提升人生品质第十一章:人生的成长与自我提升11.1 理解个人成长的过程与重要性11.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个人成长与自我提升的观点11.3 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想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提升自身能力第十二章:人生的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12.1 理解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12.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的观点12.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中的体现第十三章:人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3.1 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对人生的影响13.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3.3 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第十四章:人生的比较与跨文化理解14.1 理解跨文化比较的意义14.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跨文化理解和比较的观点14.3 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第十五章:人生的反思与终身学习15.1 理解反思在人生中的重要性15.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反思与终身学习的观点15.3 引导学生培养反思习惯,终身学习,实现人生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哲学思想来指导个人成长和发展。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一)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了解哲学的定义和起源1.2 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1.3 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使学生认识到哲学与人生的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和起源:解释哲学的概念,介绍哲学的历史发展。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探讨哲学对人生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哲学的指导作用:讨论哲学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引导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授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二)第二章:人生的意义与目标2.1 探讨人生的意义和目标2.2 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解释2.3 分析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标的重要性。

使学生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解释。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

教学内容: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探讨人生为何重要,人生有哪些目标。

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意义:介绍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观点和解释。

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分析个人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生目标的确定和实现。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人生的意义和目标,介绍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意义观点。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授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三)第三章:道德与伦理3.1 理解道德和伦理的概念3.2 探讨道德和伦理的原则和价值观3.3 分析道德和伦理在个人和社会中的应用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和伦理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了解道德和伦理的原则和价值观。

哲学与人生(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哲学与人生(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智慧之光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小案例
“三日”吕蒙三国时,吴国吕蒙十五六岁就跟随姐夫去打仗,英勇善战,屡建战功,31 岁便升为拱野中郎将。但是他的文化水平很低,常常词不达意,闹出笑话。于是,吕蒙听从孙权的教诲,发愤攻读,并且进步很快。赤壁之战之后,鲁肃接任吴国统帅。鲁肃早先知道吕蒙是文盲武将,很看不起他。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防地,提出好多战略上的问题,故意为难他。鲁肃本以为吕蒙会瞠目结舌,不料吕蒙对答如流,有的连鲁肃也未曾想到。鲁肃大为惊喜,称道:“学识渊博,非吴下阿蒙。”吕蒙听后幽默地答道:“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小案例
据医学史记载,17 世纪 20 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而奇迹般地挽救了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 世纪 80 年代,拉丁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 1901 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造血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从科学输血的历程可以看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三、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 从人生经历中总结理论,并深化为哲学, 以抽象出来的哲学指导后面的实践,并且通过 不断的实践去丰富和完善哲学。 所以哲学与人生即是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的关系。
四、以哲学反思人生:从几个问题讲开去
1.人为什么活着? 2.人生的意义?
3.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为什么什么事情都要有意义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2. 人生的意义
所以人生之意义在我来看没有什么所 谓的答案。如果你要问我这个问题,我 想我更愿意说:“我不知道。”
3那么不管你 中间如何度过,时间都是一样的长度。 然而人在这当中追求的是什么呢?虽然很多时 候都表现为物质的追求,但其实质是精神的满足。
2.冯友兰的说法

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冯友兰
3.孙正聿的说法

学科学,我不说,你糊涂, 我一说,你明白。 学哲学,我不说,你明白, 我一说,你糊涂。

孙正聿
4.马克思的说法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 华。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 的方式解释世界,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5.周国平的说法
哲学的首要目标不是 传授知识,而是引导人们 追求智慧。 ——周国平
2. 人生的意义:梁漱溟的一个说法

知识的方法和界限,独断论
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在其方法,不在其所得结 果,滥以科学之观念使用到形而上学上去,终 究不成。

2. 人生的意义:是否真的有答案?
有答案的么?是的,不仅有,还有很多咧。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寻找意义的过程。
——周国平
只要这个命题本身指向一个非本身的并且不 可完全完成的目标,这个命题就可以成立,就可 以让你继续活下去。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一、教案名称:《哲学与人生》第一章教案1.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功能和任务,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讨人生价值的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教学内容(1)哲学的定义与功能(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3)哲学的任务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哲学的定义与功能(2)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1.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新课导入:介绍哲学的定义、功能和任务。

(3)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哲学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体会哲学的价值。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1.6 课后作业二、教案名称:《哲学与人生》第二章教案2.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哲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哲学发展脉络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2.2 教学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历史演变(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3 教学重点与难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历史演变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历史举例法和小组讨论法,帮助学生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和历史演变,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2.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2)新课导入: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阐述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

(3)历史举例:分析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和学说,展示哲学的发展脉络。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哲学与人生读书心得(11篇)

哲学与人生读书心得(11篇)

哲学与人生读书心得(11篇)哲学与人生读书心得(通用11篇)哲学与人生读书心得篇1鲁迅先生曾说,“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读。

”然而现在人们读的书多是只够读一遍的书,书虽然多却很能挑出一两本有品味的,值得读两遍的书来,但《哲学与人生》却是例外。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

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

”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

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精髓提炼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

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

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

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

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

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

”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

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

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

2024年《哲学与人生》教案(精选)

2024年《哲学与人生》教案(精选)
《哲学与人生》教案(精选)
2024/2/29
1
目 录
2024/2/29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哲学基本概念与思想体系 • 人生价值与意义探讨 • 自我认知与成长策略 •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 情感管理与心理健康维护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 目标
2024/2/29
3
人际关系问题
表现为沟通障碍、冲突和孤独感。应对方法包括学习沟通技巧、建立 支持系统、寻求专业帮助等。
2024/2/29
25
保持心理健康途径和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饮食, 适度运动,良好的睡眠习惯。
应对压力
学习有效的应对压力方法,如 时间管理、放松技巧、寻求支 持等。
培养积极心态
关注积极的事物,保持乐观和 自信,培养心理韧性。
01 02
西方哲学流派
包括古希腊哲学(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世纪哲学(如经院哲 学)、近代哲学(如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等)和现代哲学(如分析哲学 、大陆哲学等)。
东方哲学流派
包括中国哲学(如儒家、道家、佛家等)、印度哲学(如瑜伽派、胜论 派等)和日本哲学(如神道、禅宗等)。
2024/2/29
03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策略
尊重他人、关注他人需求、主动沟通、建立信任 。
3
维护人际关系策略
保持联系、定期聚会、分享生活点滴、互相支持 。
2024/2/29
22
06 情感管理与心理 健康维护
2024/2/29
23
情感管理原则和方法
2024/2/29
认知重评
01
通过改变对情境的评价和解释,以更积极、理性的方式看待问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目标导航一、课标要求1.内容目标⑴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⑵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2.提示与建议⑴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

⑵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⑶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高考考点1.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知识梳理1.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的关系⑴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注意以下两点: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注意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与人生-第1课 第一框《哲学的智慧》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1课 第一框《哲学的智慧》教案

第1课第一框教案一、教学分析【课题】哲学的智慧【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数】1课时【教材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中职高二学生。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初中和前两个学期思政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些基本的认知,对哲学理论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作为在校学生,还是日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学生在成长成才、三观塑造、科学思维训练以及处理自身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等方面都需要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所以学生对本课学习有内在需求。

但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还处在零碎的感受阶段,缺乏系统性、学理性认知,同时社会中一些功利化、庸俗化的现象和虚无主义思想也对一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让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知到信继而行,这是本课教学会面临的问题。

【教学目标】(第1课)1.政治认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强化时代方位感、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掌握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职业精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历史使命,认可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全面发展;领会“学习哲学,终身受用”的道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展现自身价值,谱写灿烂人生。

3.法治意识: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法学具有指导意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法治意识;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增强法治思维能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

01
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 不逃避、不抱怨。
02
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途径,主动寻求帮 助和支持。
03
学会自我激励和自我调 节,保持自信和乐观的 态度。
04
从挫折和困难中汲取经 验和教训,不断成长和 进步。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哲学的定义、起源与发展 历程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 生活情趣。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人生中的 各种现象和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与选用
教材分析:本课程选用中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哲学与人 生》(高等教育出版社),该教材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结合中职学 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 用性。
学会提问和质疑
不盲目接受他人观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 问题并寻求答案。
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
尝试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运用多种思维方 式进行分析。
勇于尝试和创新实践
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 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06
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
情感教育目标及实施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 观和道德观,形成健 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情 感品质。
近代哲学
强调理性、科学和经验,对传统观念进行批判和反思。代 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等。
中世纪哲学
以基督教神学为主导,探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灵魂不朽 等问题。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现代哲学
包括分析哲学、大陆哲学等,关注语言、意义、存在等问 题,对现代科学和社会进行反思。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序“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这种态度被称为“爱智”。

哲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

哲学不能当饭吃,但是能使人知道吃饭是为了什么。

第一章:哲学是什么怀特海说: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思想的一系列注解而已。

任何一门专业的学科,学到最后所抵达的境界都是哲学的层次。

哲学所谈的“爱”,重点在于“友爱”。

友爱是温和而理性的,从互相欣赏与尊重开始,进而彼此砥砺,一起走上人生的路。

爱好智慧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

人类的身体是软弱的,会妨碍人类拥有智慧。

柏拉图曾说:“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所谓的“练习死亡”,是要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就好像死亡一样。

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念书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扰。

大多数的人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早就忘了自己曾经立过什么志向。

然而,这也说明了,一个人如果有高度的自制能力,就可以摆脱身体的惰性与软弱,让心灵更为自由。

一个人如果没有负面的体验,就很难对正面有所理解。

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

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如果我们把某一阶段的成败,作为整个生命的成败,那不过是一种借口而已。

培养智慧代表要超越感性的限制,慢慢在知识的范围里面奠定基础。

有了基础之后就要进一步达到完整而根本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和个人主体的觉悟和体验有关。

人生的问题需要靠自己去印证。

人生是需要体验的。

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的话,到了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

相反的,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借由体验去印证价值,那么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价值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深刻而准确。

如果你穿上尧的衣服、说尧说的话、做尧做的事,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尧了。

反之,则会学习桀而变成桀。

一个人会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一种需求。

人活在世间最可惜的,就是变成乡愿。

如果要一个人放弃他自己的价值观而快乐地活着,则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生就是不断寻求让自己对自己满意的过程。

第二章:思想方法虽然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不看别人演戏,但是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怎么演、怎么安排,还是有一定的选择空间。

人对于文本意义的掌握,往往是不断扩充的,譬如你十年以前读《红楼梦》,跟十年以后再读,一定有不同的体验。

如果体验完全一样,代表你这十年来完全没有进步。

有生命之物皆有感受能力,有感受就会产生情意,有情意就可以相通。

每隔几年重念一本书,可以测量出自己在这几年之内心智成长的速度和方向。

学习思想方法,是心智成长必要的一环。

如何思考、如何表达、如何辨物、如何阅读,这四者配合起来,并且善加应用,相信不难抵达孔子所谓“四十而不惑”的境界。

谈到“爱智”,显然也必须从这一步出发。

第三章:人性的真相我们历代思想的进展性比较不明显,学者们不断“温故而知新”,而很少采取截然不同的观点。

对自己的了解本来就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因为人有选择和学习的可能——看了一部电影或一本书之后,又或者经历过一个事件之后,你就和以前的自己不一样了。

任何一种自由选择都隐含了犯错的可能性,否则就不能叫做自由选择了。

如果要以一个人心中所想的来评定一个人,那么天下恐怕没有人是真正的好人了。

如果一个人心中从来不曾出现不纯洁的念头,那恐怕是受到妥善呵护的温室花朵,未曾经历过任何考验,那么这种纯洁又有什么值得肯定的?虽然我们无法证明灵魂的存在,但仍倾向于肯定灵魂的存在。

如果以科学的进展作为评断黑暗与否的标准,未免太过狭隘。

信仰所强调的是“意念的转变”。

换言之,所谓信仰有时候不太在于你做了什么事,而是在于你的“心”究竟怎么想。

人生是很奥妙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使一个人产生转变。

所有的生物之中,只有人类的头是在颈椎上面,其他生物的头都是是在颈椎前面。

事实上,这些行为都不能称为自杀,因为自杀不是群体性的行为,而是个别性的选择。

这些动物群体性的行为,则是由于本能判断受到干扰所造成的。

科学是非常谨慎、非常有分寸的,它绝对不会去批评不在它研究领域之内的东西。

第四章:神话与悲剧历史是在时间之中一去不返的,凡是一去不返者,就无所谓真实可言主。

一个国家受文化的影响越深,就会越肯定自己的根源;相反的,如果一味追求现代化,到最后就会与根源脱节,只能在变化的潮流里面力求不被淹没而已。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只有活着,而是要了解自己为什么活着——人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就算生活得很好,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他连活下去的理由都没有。

我们在教育下一代时,应该重新诠释古代神话,使其具有生命力,可以发挥适当的作用,塑造多元而正确的价值观。

希腊悲剧会使观众产生两种情感:第一种叫作“怜悯”;第二种叫作“恐惧”。

观众之所以会产生怜悯的情感,是因为此人并没有犯太大的罪,却遭受极惨的遭遇;之所以会感到恐惧,则是因为发生在此人身上的事,也可能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希腊悲剧最大的特色在于:悲剧的主角不是人,而是命运。

它所凸显的,是命运对人的操纵。

希腊悲剧会让我们突然发现人类事实上是生命共同体,因此在面对共同的命运时,反而可以捐弃成见,重新互相关怀。

无论任何事情,主观上的希望是一回事,但客观上会如何则是另一回事。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的主角都是帝王将相,以这些人作为主角就产生了一个特色,亦即他们身上所发生的事情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未来。

哲学是对人生经验作完整而根本的省思。

第五章: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常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通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真正的结论往往是有所保留的,因为不能找到一个完全客观越然的立场或角度,可以作为最后的结论。

人的心灵要永远保持开放,才能往上提升。

如果我是因为自己有知,而指出你们的无知,那是我不对。

但请你不要忘记,我自己也是无知的。

智慧是必须由自己觉悟而生,不能由别人给你。

别人所能给的只是可以表述的知识,这种知识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我们不会去实践。

真正的智慧是自己觉悟与体验到的,所以能够引发实践的动力,并且终其一生坚持不移。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由此可知,真知必然能够实践,之所以未能实践,就是因为缺乏真正的理解。

人生的幸福必然要能够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何在、对生死如何理解,对于人间的灾难、痛苦、罪恶、不义要有怎样的看法,了解这些之后才能够谈论人生的问题。

这些诗人却无法清楚解释自己的作品,因为许多作品的产生都只是受到灵感的启发,而不是经过理性思考。

神认为他最有智慧,是因为他比别人多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是无知的”,而别人连自己无知都不知道。

苏格拉底公开宣称:我希望你们和我年轻的时候一样,在还不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以前,能够遵守两样东西,一个是城邦的法律,一个是城邦的信仰。

强调理性,并不表示要排斥宗教信仰,而是主张:任何事情发生时,都要从理智的角度加以掌握,并且保持心灵开放,多多参考别人的说法而不要妄下结论。

只有对任何事一知半解的人,才敢放言高论;反之,如果真的了解透彻,说话时会有分寸。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与不是谁都不在乎,自由必然来自于理性,理性思考后再作选择,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生命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的密度。

有些人可以在很短的一生中,以一种信念作为原则,表现出生命的精彩。

相反的,如果一个人想要把所有的道理都研究透彻,再去选择人生的道路,那么他可能永远无法往前走,因为人生并没有一条绝对正确的路,任何一种理论都可以找到它相对的另一种理论。

真理要靠实践去印证,而不是在理论上争个对错。

人的生命是在时间当中表现的,甚至可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就是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

人生有如一首乐曲,要有一定的主题、一定的节奏,还要有各种随时插入的和声、间奏,这样的生活才能显示出它的韵味。

苏格拉底临终前安慰朋友们说:你们所埋葬的只是我的躯体,今后你们应当一如往昔,按照你们所知最善的方式去生活。

真正的生命不是走向死亡的生命,而是走向善的生命。

第六章:存在主义克尔凯郭尔因为他觉得这种生活充其量不过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存在就是“抉择”,就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

人的一生就犹如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之中。

只有当一个人清醒的时候才能够决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做真正的自己。

人生三绝望:不知道有自我、不愿意有自我、不能够有自我不知道有自我是指,一个人在世界上奋斗了许久,却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

如果人不知道有自我,庸庸碌碌过了一生,到最后也只是一场空,这样的人生没有什么意思。

有些人发现自我以后,却不愿意有自我,因为要独自面对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外,有了自我,就意味着人必须开始为自己负责,而为自己负责的压力是非常沉重的。

一个人是否要成为自我,必须通过自己的选择。

如果不愿意成为自我,也会感觉到绝望(不愿望成为自我又能成为谁呢?),这就是“不愿意有自我”的绝望。

假设一个人愿意成为自我,努力做一个真诚的人,最后却发现不能成为自我,不能“有”自我,这时候常会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而必须走很长的路来实现自我,因此会感到非常绝望。

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是非常孤单的。

唯有温和的自我节制,才能够长期保持真正的快乐。

把过去、现在、未来连贯起来,如此,生命才能完整。

道德的骄傲更为可怕,当一个人在道德上反省自己、肯定自己的时候(如没骗过人、没毁谤过人、没杀过人等),便会开始产生骄傲的心态。

克尔凯郭尔为“存在”这两个字,揭示了新的意义,让我们思考的角度开始转变:把人的生命当作一种在每个刹那之间的抉择,选择成为自己的过程。

存在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所需要的就是“选择成为自己”,做一个真诚的人。

所谓真诚的人,就是要对自己负责、忠于自己。

尼采尼采说过:“哲学家是文化的医生”。

哲学以理性探讨宇宙与人生的根本真相,从而指引现实生活、评估文化生态。

文化氛围好像空气一样,当文化生态出现问题时,就会让生活在其中的人陷入价值错乱的困境。

宇宙里任何生命,只要存在,就会有表现自己本身生命力的权力意志。

一个人若是只活在群众之中,不能算是真正的“人”,要做一个人,应该设法做一个“超人”。

所谓的“超人”是指: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对生命充分肯定。

亦即,要把生命潜能完全实现出来。

生命的潜能包括了“有形的身体”和“无形的精神”两方面。

精神三变:骆驼、狮子、婴儿。

骆驼是“沙漠之舟”,刻苦耐劳,意味着人在年轻的时候要接受训练,承受传统的包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