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诊疗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腹主动脉瘤诊治指南解读

腹主动脉瘤诊治指南解读

腹主动脉瘤诊治指南解读根据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在系统性回顾的基础上,腹主动脉瘤(AAA)治疗指南针对AAA 的诊断评估、治疗方式、麻醉及围术期处理、术后管理及随访、经济效益学分析5 个方面做了重点阐述。

黄建华教授带领的湘雅医院血管外科团队对该指南中涉及的新观点或推荐意见、以及与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密切相关点作一解读,以期读者更好的理解该指南。

1、关于AAA 的筛查方式及筛查对象指南肯定了多普勒超声在AAA患者筛查中的地位。

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简便和无损的检查方式,同时具有精准性,重复性和有效性的优点,是AAA筛查及术后随访复查的首选方法。

新指南指出,女性也应纳入超声筛查对象(推荐等级:1;证据质量:A)。

这是基于研究发现相较于男性,女性患者虽然其发病率更低,但动脉瘤破裂的比例较男性明显偏高,所以对于女性患者,常规超声筛查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尤为重要。

2、对于收治AAA 患者医疗中心资质的要求指南推荐,对于收治A A A 患者的医院或者医学中心,每年至少应该实施10例以上的AAA手术,且围术期病死率及EVAR中转开腹率不应超过2%。

医疗中心每年施行的手术数量与围术期病死率直接相关,当每年施行的手术数量达到30例以上时,其围术期生存率才较为满意。

3、动脉瘤破裂患者治疗时间窗AAA 破裂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外科急腹症,病死率高达80%。

指南指出,对于AAA破裂的患者,从出现破裂到干预治疗的时间不应超过90 min,基于此,推荐了一个“30-30 -30 min”的时间框架。

4、AAA 患者术前心脏评估AAA好发于长期吸烟的老年男性,通常伴有COPD或者冠心病。

研究发现,AAA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70%,心肺相关并发症是导致OSR或EVAR术后早期和晚期病死率的首要原因。

所以对于A A A 患者,不管是行EVAR或者OSR ,术前常规心脏评估都至关重要。

5、他汀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在AAA 中的应用指南推荐围术期常规使用他汀类药物。

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案

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案

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案简介腹主动脉瘤(AAA)是主动脉瘤的一种常见类型,通常指主动脉腹部部分的病变。

主动脉瘤是主动脉壁的局部膨出,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主动脉破裂而引起致命的出血。

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方案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或经导管介入治疗。

1. 手术治疗1.1 开腹手术开腹手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一种传统方法。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腹部切口暴露出主动脉瘤部位,并进行瘤体切除和主动脉重建。

这种手术方法适用于瘤体较大、瘤壁薄或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者。

1.2 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腹部小切口导入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主动脉瘤修补。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但适应症有一定限制。

1.3 内镜辅助手术内镜辅助手术是结合腹腔镜技术和开腹手术的治疗方法。

通过内镜引导下对瘤体进行操作,可以减少开腹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并保证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经导管介入治疗2.1 支架植入支架植入是一种常用的经导管介入治疗方法。

医生将导管引入到主动脉瘤处,然后在瘤体内部植入金属支架,以加强瘤体的结构,防止瘤体破裂。

支架植入是一种无创、创伤小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瘤体较小、瘤壁较厚的患者。

2.2 内膜修复术内膜修复术是一种通过导管送入的装置修复瘤体的方法。

医生会将修复装置引入到主动脉瘤处,并将其展开覆盖在瘤体内部,通过撑起瘤体壁来防止瘤体破裂。

内膜修复术是一种无需手术切除瘤体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高危患者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

3.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3.1 术后监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以及瘤体修复情况和血管通畅度。

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在医院密切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术后恢复良好。

3.2 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术后患者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平衡饮食,以及规律的锻炼。

医生可能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药物治疗,例如抗高血压药物、血管扩张剂等。

3.3 定期随访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医生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生命体征监测,以确保瘤体稳定或缩小。

腹主动脉瘤指南

腹主动脉瘤指南

腹主动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发表时间:2016-10-08 20:18:50来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阅读117次选自: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年11月第28卷第11期动脉瘤得定义就是指动脉管壁永久性局限性扩张超过正常血管直径得50%。

因此, 如果精确定义腹主动脉瘤, 需要计算同一个人正常腹主动脉与扩张动脉得比例, 还需要根据年龄、性别、种族与体表面积等影响因素进行校正。

通常情况下, 腹主动脉直径>3cm 可以诊断腹主动脉瘤。

一、发病率腹主动脉瘤得发生与很多流行病学因素有关, 如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吸烟等。

高龄、男性、白种人、阳性家族史与长期吸烟者腹主动脉瘤发生率会相应增高。

瑞典Malma 医院曾对所有住院期间死亡病人进行尸检, 发现在50岁以上人群中腹主动脉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在80岁以上男性病人中发病率可达5。

9%二、病因学动脉瘤得发生机制很复杂, 遗传易感性、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种蛋白酶等均与其发生直接相关。

各种病因最终都表现为主动脉中层得退行性变, 继而扩张形成动脉瘤2. 1 遗传易感性多项研究表明,动脉瘤得发生与遗传密切相关。

国外一项针对腹主动脉瘤病人长达9年得随访发现, 15%腹主动脉瘤病人直系亲属中也发生各部位动脉瘤,而对照组里只有2%(P <01001)。

其她研究则表明, 家族性腹主动脉瘤发病年龄一般比散发性腹主动脉瘤更早, 但没有证据表明前者比后者更容易破裂; 腹主动脉瘤发生与多囊肾密切相关, 而后者已被证实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2. 2 动脉硬化因素腹主动脉瘤与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 虽然表现形式不同, 但二者常常就是伴发得, 而且拥有共同得高危因素, 如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

证明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瘤得发生密不可分。

2。

3 各种蛋白酶得作用动脉瘤得组织学表现为中层弹力膜退行性变, 组织中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被相应得蛋白酶破坏; 局部金属蛋白酶(MMP) 增高, 促使平滑肌细胞易位, 导致血管中层结构破坏;局部巨噬细胞与细胞因子浓度升高, 提示有炎症反应。

腹主动脉瘤诊疗规范

腹主动脉瘤诊疗规范

腹主动脉瘤诊疗规范一、适用对象动脉瘤的定义是指动脉管壁永久性局限性扩张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50%。

通常情况下,腹主动脉直径>3cm可以诊断腹主动脉瘤。

二、诊断依据1.有症状的腹主动脉瘤:疼痛、多位于中腹部或腰背部,多为钝痛,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一般不随体位改变而改变,疼痛突然加剧常提示腹主动脉瘤即将破裂。

腹主动脉瘤破裂后血液常局限于后覆膜,血压下降不会太快,可出现双侧腹壁瘀斑(Grey Turner 征),若瘤体破入腹腔,会伴有腹肌紧张,由于大量失血而发生低血压,瘤体破裂入十二指肠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2.无症状的腹主动脉瘤:大多数腹主动脉瘤无症状,体检发现或无意中发现腹部搏动性包块。

3.查体:一般直径>4cm的腹主动脉瘤可通过细致的查体发现,肥胖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查体的敏感性。

4.影像学检查:4.1 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创、费用低廉、无辐射,广泛用于腹主动脉瘤的筛选、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敏感性达90%以上。

但对操作者依赖性强,对于位置较深的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因肠道气体干扰,其诊断准确率会有所下降。

4.2 腹部X线:表现为腹部巨大的软组织影。

4.3 CT血管造影(CTA):创伤小、费用低,可准确测量腹主动脉瘤各项数据,是术前检查和术后随访的金标准。

4.4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肾脏和心脏功能影响小。

对肾功能不全的病人,MRA是首选的诊断手段,但成像与CT相比尚有差距。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保守治疗:严密监测,如果瘤体直径<4cm,建议2~3年复查多普勒超声检查,直径>4-5cm,建议每年至少一次多普勒超声或CTA检查,直径>5cm或监测期间瘤体增长速度过快,需要尽早手术。

2.药物治疗:严格戒烟,注意控制血压及心率。

口服倍他乐克等,急症高血压或口服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可静脉予降压药。

3.开放手术:创伤大,目前应用较少,术前评估十分重要,尤其是术前心脏评估(心脏超声、心电图),必要时行冠脉造影检查,术前还应完善肺功能及肝肾功能检查。

腹主动脉瘤诊断标准

腹主动脉瘤诊断标准

腹主动脉瘤诊断标准
腹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在腹部部分的病变,通常由于血管壁的弱点或损伤而导致血管壁扩张形成瘤。

腹主动脉瘤通常没有症状,但如果瘤体继续扩大,可以导致疼痛、胃肠道不适、腰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瘤体破裂,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出血和死亡。

以下是腹主动脉瘤的诊断标准:
1. 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可以确定瘤体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破裂等。

2. 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包括瘤体的内部结构、血管供应等。

3. MRI:对于不能耐受放射线的患者,MRI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4. 血管造影:可以确定瘤体的位置和大小,以及血流情况。

5. 动脉压力测定:检测瘤体是否影响了血压控制。

6. 瘤体生化标记检测:有助于确定瘤体的恶性程度。

综上所述,腹主动脉瘤的诊断通常使用超声检查和CT扫描进行,补充MRI、血管造影、动脉压力测定和瘤体生化标记检测。

如果怀疑患有腹主动脉瘤,应尽快进行诊断和治疗。

- 1 -。

腹主动脉瘤的诊治

腹主动脉瘤的诊治

胸主动脉夹层的主要临床表现
心脏杂音
主动脉听诊区突然出现明确舒张期杂音及/或收缩期杂音是主 动脉夹层的重要体征,此为主动脉瓣环扩张或主动脉根部失去 支持,造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致。
胸主动脉夹层的主要临床表现
累及分支动脉闭塞
1.夹层破入心包:急性心脏压塞 2.主动脉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冠状动脉: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4.颈动脉、椎动脉:脑卒中 5.腹主动脉及分支:类似急腹症 6.肾动脉:腰痛及血尿,相继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7.髂动脉:下肢疼痛,活动受限 8.压迫左喉返神经时出现声带麻痹 9.压迫颈交感神经节出现Horner综合征
腹主动脉瘤的诊治
一,腹主动脉瘤的诊断
定义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是指腹主动脉局限性扩张超过正常直 径的50%。
位于肾动脉以下占95% 无临床症状者占75%
发病率(上升)
人群老龄化:动脉硬化 人群筛查的开展:体检,脑卒中筛查 检测设备的改进
1.索他洛尔:紧急时0.5~1.5mg/kg+5%GS20ml静注,必要时6小时重
复。 2.倍他乐克:50mg
2 次/日
口服
手术治疗
开放性手术和腔内修复术。腔内修复技术
逐渐成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并使手术创 伤性减小,安全性和有效性增加。
杂交手术

采用介入与开放手术相结合的方法
Management Type I Endoleak

腹平片:主动脉区域膨大的弧形钙化,腹部巨
大软组织影。
诊断要点



脐周或中上腹搏动性包块 伴下肢急性或慢性缺血 腹部血管杂音或震颤 彩超 CTA或MRA

腹主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腹主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02 诊断方法与评估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
MR血管造影(MRA)
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显示腹主 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和血流情 况。
无需注射造影剂,可多角度观察腹主 动脉瘤的情况,对肾功能不全患者更 为适用。
CT血管造影(CTA)
可清晰显示腹主动脉瘤的全貌及其与 周围血管和脏器的关系,为制定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
临床试验与转化医学研究
加强临床试验和转化医学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为 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提高诊疗水平与患者生活质量
1 2 3
加强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提高医务人员对腹主动脉瘤的诊疗水平,加强专 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完善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了解疾 病知识和治疗方法,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 质量。
腹主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 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0
目录
• 腹主动脉瘤概述 • 诊断方法与评估 • 治疗策略与方案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专家共识解读与展望
01 腹主动脉瘤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腹主动脉瘤(AAA)是指腹主动脉呈瘤样扩张,通常直径增 大50%以上定义为动脉瘤。
和配合患者的治疗。
家属心理支持
关注家属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 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缓解焦 虑、担忧等不良情绪。
家属参与护理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 ,如协助患者完成日常活动、提供 情感支持等,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
06 专家共识解读与展望
专家共识核心内容解读
01 02
腹主动脉瘤定义与流行病学
以上治疗策略与方案应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 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 步,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也 在不断涌现,为腹主动脉瘤 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SVS腹主动脉瘤指南(二):治疗原则

SVS腹主动脉瘤指南(二):治疗原则

SVS腹主动脉瘤指南(二):治疗原则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with an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epair of an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Rae S. Rokosh, Benjamin W. Starnes, andElliot L. Chaikof 1. 腹主动脉瘤(AAA)的最佳干预时间点依据临床表现和动脉瘤状态:•破裂AAA需要急诊修复•有症状的未破裂AAA应尽早手术•无症状AAA可以在完善术前评估后择期手术治疗2. AAA择期手术究竟腔内治疗还是开放手术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后个体化选择:•解剖学是否适合行EVAR手术•合并症和一般情况•预期寿命•对术后随访的依从性•患者个人倾向3. 如果解剖学适合,破裂AAA的治疗首选EVAR(1C级证据),建议从急诊入院至干预(door-to-intervention)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1]。

4. 当主动脉的解剖超出现有的商品化EVAR器械IFU时,或者预期寿命高于10-15年时,应当考虑开放手术[2]。

5. 观察性研究显示相比开放手术,破裂AAA患者接受EVAR手术的早中期生存获益更明显,但是需要当心这是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3]。

6. 破裂AAA患者腔内治疗的围手术期生存获益尚未被RCT证实。

7. 相比开放手术,AAA择期EVAR手术能够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快地康复。

但是,远期再干预的发生率更高,且远期生存获益无明显差异[4]。

8. 破裂AAA急救处理流程的有效实施能够降低30天死亡率,具体策略见下图[5]:9. 医疗卫生系统应当考虑建立一个破裂AAA急诊治疗的结构化、多学科、分级诊疗制度,如果没有转运禁忌症,应当快速转运至一个可行EVAR手术的医疗机构。

胸腹主动脉动脉瘤诊断与治疗PPT

胸腹主动脉动脉瘤诊断与治疗PPT

预后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 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 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适当运动:进行适当的有氧 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 低糖的饮食习惯
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稳定, 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Part Five
胸腹主动脉动脉瘤 的护理和自我管理
Part Four
胸腹主动脉动脉瘤 的预防和康复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动脉瘤,及时治疗 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血压波动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食物 戒烟限酒:减少烟草和酒精对血管的损害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情愉悦
血栓形成的症状:胸痛、呼吸困难、 心悸等
血栓形成的部位:主动脉弓、胸主 动脉、腹主动脉等
血栓形成的处理:抗凝治疗、溶栓 治疗、手术治疗等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
胸痛:胸痛是胸腹主动脉动脉瘤最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也是胸腹主动脉动脉瘤的常见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胸腹主动脉动脉瘤的常见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胸腹主动脉动脉瘤的常见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
处理方法:立即 停止活动,平卧 休息,拨打急救 电话
预防措施:定期 体检,及时发现 并治疗动脉瘤
感染
感染症状:发热、寒战、咳 嗽、呼吸困难等
感染原因:细菌、真菌、病 毒等微生物入侵
感染处理:抗生素、抗真菌 药、抗病毒药等药物治疗
预防措施:保持伤口清洁、 避免接触感染源、加强营养
支持等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的原因:血流缓慢、血管 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2018年腹主动脉瘤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2018年腹主动脉瘤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2018年腹主动脉瘤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是指腹主动脉呈瘤样扩张,且直径增大超过50%以上。

针对腹主动脉瘤患者的诊治,特别是治疗和管理抉择较为复杂。

为此,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SVS)在系统性回顾的基础上,于2018年1月发布了腹主动脉瘤(AAA)治疗指南,针对腹主动脉瘤的诊断评估、治疗方式、麻醉及围术期处理、术后管理及随访、经济效益学分析等五个方面做了重点阐述,并给出111条具体的推荐建议,并按GRADE法给出了推荐强度及证据级别。

为方便读者更好的理解该指南,本文对该指南中涉及的新的观点或是推荐意见、以及与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密切相关点作一解读。

1.关于AAA的筛查方式及筛查对象指南肯定了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瘤患者筛查中的地位。

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简便和无损的检查方式,同时具有精准性,重复性和有效性的优点,是AAA筛查及术后随访复查的首选方法。

超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接近100%,只有1%-3%的患者其动脉瘤因肠道气体或者肥胖因素干扰而漏诊。

关于AAA的筛查对象,鉴于AAA好发于伴有吸烟史的老年男性,女性发病率并不高;同时USPSTF(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在2014年推荐超声筛查对象为年龄在65-75岁伴或不伴有吸烟史的男性,而对于65-75岁的女性,其推荐证据不足。

因而,传统观点认为AAA的筛查对象不应该涵盖女性。

但是,新指南指出,女性也应纳入超声筛查对象(推荐等级:1;证据质量:A)。

这是基于研究发现相较于男性,女性患者虽然其发病率更低,但动脉瘤破裂的比例较男性明显偏高,所以对于女性患者,常规超声筛查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尤为重要。

2.对于收治腹主动脉瘤患者医疗中心资质的要求指南推荐,对于收治腹主动脉瘤患者的医院或者医学中心,每年至少应该实施10例以上的腹主动脉瘤手术,且围术期死亡率及EVAR中转开腹率不应超过2%。

腹主动脉瘤之诊断与治疗课件

腹主动脉瘤之诊断与治疗课件
解剖分类: 肾动脉下型腹主动脉瘤:占95% 胸腹主动脉瘤:占5%(同时累及胸、腹主动脉)
病理分类: 真性动脉瘤:指主动脉壁和主动脉瘤壁全层均有病变性扩大或突出而形成的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指主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 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由于创伤所致。 夹层动脉瘤:又称主动脉内膜剥离。是由于内膜局部撕裂, 而受强力的血液冲击,内膜剥离扩展,主动脉形成真假两腔。
发病特点: 男性(>60岁):4%~9% 女性(>60岁):1% 瘤体直径>5cm在男性中占0.5% 几乎所有动脉瘤破裂均发生于65岁以上男性
主要危险因素: 年龄:>65岁 性别:男>女 吸烟 次要危险因素: 家族史 冠心病 吸烟 高胆固醇血症 高血压 脑血管病
二、临床特征
病因: 退行性疾病:囊性中膜坏死,主动脉夹层 遗传性疾病:马方综合征,主动脉缩窄等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炎:大血管炎,巨细胞动脉炎,SLE等 创伤 感染性因素:真菌,结核,葡萄球菌,沙门菌等
诊断: 腹部平片:动脉瘤壁钙化(蛋壳征) 超声 CT MRI 血管造影
并发症: 破裂 外周动脉栓塞 突发完全性血栓形成 感染 慢性消耗性凝血障碍 主动脉-肠瘘 动静脉瘘(动脉瘤溃破入下腔静脉)
破裂危险评估
同动脉瘤大小相关(同治疗相关) 小于4cm,破裂风险9.5%(25年) 7.1-10cm,破裂风险45.6%(25年) 早期无症状的接受手术的AAA患者预后不好于监护
定义: 腹主动脉管壁 永久性局限性扩张 直径>正常50%
病理生理
炎症:白细胞 细胞因子 自身抗原 蛋白水解酶:MMP-2,MMP-9 uPA,tPA 生物力学应力:弹性蛋白分布 年行CTA随访,以后每年一次

腹主动脉瘤诊断与治疗PPT

腹主动脉瘤诊断与治疗PPT
破裂风险
手术方式:开放手术、腔 内修复术、杂交手术
手术适应症:瘤体较大、 破裂风险高、症状明显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 神经损伤
术后护理:抗感染、止痛、 监测生命体征
原理:通过导管将支架植入动脉瘤,使其缩小或消失 优点: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适应症:适用于动脉瘤直径较大、破裂风险较高的患者
禁忌症: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过敏体质等患者不适宜进行介入治疗
感染处理:抗生素治疗、手 术清创、加强护理等
预防措施:严格无菌操作、术 后加强护理、提高患者免疫力

感染:腹主动脉瘤破裂后可能导致感染,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肾功能衰竭:腹主动脉瘤破裂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及时进行透析治疗 心律失常:腹主动脉瘤破裂可能导致心律失常,需要及时进行心电监护和治疗 呼吸衰竭:腹主动脉瘤破裂可能导致呼吸衰竭,需要及时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腹主动脉瘤 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患者护理与康复
术前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等 饮食控制: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戒烟戒酒:避免吸烟、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理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腹主动脉瘤的主要 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控制血脂:高血脂是腹主动脉瘤的危险 因素,控制血脂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控制血糖:糖尿病是腹主动脉瘤的危险 因素,控制血糖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 高胆固醇食物,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适当运动:运动可以降低血压、血脂、 血糖,降低患病风险
并发症及处理
原因:动脉瘤破裂、血管损伤、 手术操作不当等

腹主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腹主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02
新型治技术的探索
目前,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 括手术和介入治疗。未来,随着医疗 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有更多新型治疗 技术涌现,如超声消融、纳米药物等 。
03
预后评估体系的完善
预后评估对于指导腹主动脉瘤的治疗 和随访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将进 一步完善预后评估体系,纳入更多的 临床和生物学指标,提高评估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腔内治疗
腔内隔绝术
通过导管在动脉瘤内放置覆膜支架,使血液在支架内流动,避免对动脉瘤壁造成冲击,降 低破裂风险。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高危患者。
腔内栓塞术
通过导管向动脉瘤内注入栓塞剂(如弹簧圈、明胶海绵等),使动脉瘤内形成血栓并机化 ,达到治疗目的。该方法适用于小型或难以耐受手术的腹主动脉瘤患者。
诊断流程
专家共识建议,对于疑似腹主动脉瘤的患者,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诊断:详细询问病史和家族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 查,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确诊。
鉴别诊断
腹主动脉瘤需与其他腹部肿块、动脉夹层等疾病进行鉴别。专家共识强调,鉴别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的临 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治疗方面的共识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 方法,主要包括腔内隔绝术 和栓塞术等。专家共识认为 ,对于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 ,应优先选择介入治疗,以 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 率。
手术治疗是腹主动脉瘤的根 治性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开 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等。专 家共识指出,对于不适合介 入治疗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患 者,应选择手术治疗。
发病原因
腹主动脉瘤好发于老年男性,男 女之比为10:3,尤其是吸烟者, 吸烟也显著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

症状表现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常因其他原 因查体而偶然发现。典型的腹主 动脉瘤是一个向侧面和前后搏动 的膨胀性肿块,约有50%患者伴

腹主动脉瘤治疗指南

腹主动脉瘤治疗指南

腹主动脉瘤治疗指南引言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一种腹部主动脉局部扩张的病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主动脉破裂,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针对腹主动脉瘤的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腹主动脉瘤治疗的指南。

诊断腹主动脉瘤的诊断通常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腹部,寻找可能存在的脉搏或肿块。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技术,用于确定瘤的大小、位置和形状。

非手术治疗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腹主动脉瘤,医生可能会选择非手术治疗,包括:1. 定期观察:通过定期复查超声波或CT,以监测瘤的增长速度。

2. 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血压等,以减缓瘤的生长速度。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快速生长或出现症状的腹主动脉瘤,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手术方式:1. 开腹手术:通过腹部切口,将瘤体剪除,并使用合成血管替代病变的主动脉段。

2. 内镜下血管内修复术(EVAR):通过小切口,插入导丝和导管,将支架导入到瘤体内,以隔离瘤体并恢复血流。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复查:术后应定期复查,包括超声波、CT等,以评估手术效果。

2.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惯有助于预防瘤体再生长,包括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

3. 注意副作用与并发症:如伤口感染、血栓形成等,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结束语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危险的疾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介绍了腹主动脉瘤的诊断方法,以及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选择。

术后护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希望本文对患者及其家属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主动脉瘤诊疗指南解读贾鑫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定义l腹主动脉瘤动脉瘤(A b d o m i n a l a o r t i ca n e u r y s m,A A A)是指动脉管壁永久性局限性扩张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50%l精确定义需要计算同一个人正常腹主动脉和扩张动脉的比例,还需要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体表面积等影响因素进行校正l通常腹主动脉直径超过3c m可诊断A A A发病率•3-117/100,000/y r s•M/F5:1•男性50岁以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80岁以上达5.9%高龄、男性、白人、阳性家族史和长期吸烟者A A A发生率会相应增高。

病因学•生物学机制复杂遗传易感性动脉粥样硬化蛋白酶感染最终表现为动脉中层退行性变,继而形成动脉瘤遗传易感性•A A A的发生与遗传密切相关15%A A A患者直系亲属中也发生各部位动脉瘤家族性A A A发病年龄一般比散发性A A A更早A A A发生和多囊肾密切相关,而后者已被证实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动脉硬化因素•AAA和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常常伴发•AAA和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拥有共同的高危因素,如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证明动脉粥样硬化与AAA发生密不可分蛋白酶的作用组织结构变化•中层弹力膜退行性变,组织中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被相应的蛋白酶破坏;•局部金属蛋白酶(M M P)增高,促使平滑肌细胞易位,导致血管中层结构破坏;•局部巨噬细胞和细胞因子浓度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

以上三点都可能导致动脉瘤壁破坏与扩张和动脉瘤形成。

先天性动脉瘤先天性疾病伴发主动脉中层囊性变导致先天性动脉瘤形成u M a r f a n s y n d r o m e—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骨骼畸形、韧带松弛、晶状体脱垂、主动脉扩张及心脏瓣膜功能不全等u E h l e r s-D a n l o s s y n d r o m e—染色体2q31C O L3A基因编码的Ⅲ型胶原的蛋白质链结构缺陷—关节活动度过大、皮肤伸展过度和组织脆性炎性AAA•是一种特殊类型动脉瘤•占全部A A A的5%左右•外观瘤壁厚,呈发亮的白色,质硬,易与腹腔内脏器(如输尿管、十二指肠)纤维化粘连•与普通A A A相比,炎性A A A壁内巨噬细胞和细胞因子分布异常增多•在危险因素、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等诸方面,炎性A A A和普通A A A 均无明显差异慢性腹痛、体重减轻、血沉增快是诊断炎性腹主动脉瘤的三联症感染性AAA•一种很少见的AAA•发生率正不断降低•主动脉壁原发感染导致的动脉瘤很罕见•大部分感染性AAA是继发感染引起的•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结核杆菌和梅毒也可致主动脉瘤AAA自然进程•直径<4c m时,年增长在1m m-4m m左右•直径4c m-5c m时,年增长在4m m-5m m左右•直径>5c m,年增长率>5m m,破裂率达20%•直径>6c m,年增长率在7m m-8m m,破裂率40%髂总动脉瘤自然进程•不伴发A A A的单独髂总动脉瘤很少见•约1/2-1/3的髂总动脉瘤为双侧发病•髂总动脉瘤直径大于5c m时易破裂•尚没有小于3c m的髂总动脉瘤破裂的报道小于3c m的髂总动脉瘤只需密切监控A A A瘤体局部压迫或侵蚀•A A A压迫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瘘—消化道出血•A A A压迫下腔静脉/肾静脉/髂静脉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腹主动脉-肾静脉瘘腹主动脉-髂静脉瘘—急性心力衰竭诊断n有症状的腹主动脉瘤u疼痛;中腹部或腰背部;钝痛;不会随体位或运动而改变u疼痛突然加剧预示A A A即将破裂u动脉瘤破裂入后腹膜,出现G r e y-T u r n e r征u瘤体破裂入腹腔,低血容量休克u瘤体破裂入十二指肠,低血容量休克80%的腹主动脉瘤破裂发生在腹膜后;80%可生存6小时;50%可生存24小时;30%可生存6天;10%可生存6周■无症状的腹主动脉瘤•大多数AAA无症状•发现腹部搏动性包块•查体时发现•直径大于4c m的A A A大部分可以通过细致的查体发现,肥胖可能会影响查体的敏感性•尚无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查体会增加A A A破裂风险影像学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创、费用低廉、无辐射,数据可靠•广泛应用于A A A筛査•用于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敏感性>90%•缺点:操作依赖性强,影响测量结果的客观性位置较深的A A A和髂动脉瘤,诊断准确率下降腹部X线平片•相当一部分A A A在进行腹部X线检查时发现•影像表现为主动脉区域膨大的弧形钙化•主动脉瘤附壁钙化达90%•腹部巨大的软组织影,腰大肌轮廓显示不清C T血管造影(C T A)•创伤小,费用低,准确测量•逐渐成为A A A术前术后检查金标准•A A A术前C T评估内容包括:瘤体最大直径;瘤体和肾动脉的关系;肾动脉下瘤颈的长度、直径及成角、钙化;髂动脉直径及迂曲情况;血管变异,如副肾动脉、双下腔静脉等。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造影剂用量小•对心脏和肾脏功能影响小•缺点扫描时间长体内金属物、幽闭恐惧症禁忌治疗•保守治疗•传统外科手术•腔内修复术保守治疗◆严密监测直径小于4c m,建议每1年进行一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直径4c m-5c m,建议每半年至1年一次D u p l e x-U S或C T A;瘤体>5c m,或增长速度过快,或有症状需尽早手术;◆药物治疗严格戒烟控制血压和心率β受体阻滞剂降低动脉硬化引起的A A A扩张速度,降低破裂率,减少围手术期不良心脏事件导致的死亡外科手术适应症■瘤体足够大(>5c m)■生长足够快(5m m/6m o n.)■有症状◆参考指标形态,类型,年龄,伴随疾病,过去史,手术方式AAA传统外科手术◆A A A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是经典治疗方法◆近年来E V A R对开放手术地位造成冲击。

但对于全身状况良好,可以耐受手术的低危患者,开放手术仍然是治疗的良好选择切口选择经典AAA开放手术切口选择腹部正中切口,打开后腹膜暴露AAA。

也有人尝试左侧腹膜外切口入路,认为该入路适用于曾多次腹部手术,腹腔粘连重的患者。

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两种切口入路在围手术期手术并发症及远期治疗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

术前评估•A A A患者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A A A开放手术围手术死亡与术前患者心脏功能明显相关•手术前的心脏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C T A检查,必要时冠脉造影•术前还应进行肺功能及肝肾功能的评估围手术期结果•选择性A A A手术死亡率2%-8%•急诊A A A手术死亡率40%-80%年龄越高,围手术期死亡率越高;女性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术前心脏功能、肺功能和肾脏功能都是影响围手术期死亡率的独立因素;选择性手术全身并发症分布--M I2%-8% --A l l p u l m o n a r y8%-12% --r e d u c e d r e n a l f u n c t i o n5%-12% --D i a l y s i s1%-6%并发症及生存率手术并发症:吻合口出血、假性动脉瘤;结肠缺血;移植物闭塞;移植物感染,合并十二指肠瘘等。

发生率在0.5%-5%之间远期生存率:•择期手术5年生存率60%-75%•择期手术10年生存率40%-50%•累及肾动脉A A A5年生存率<50%腔内修复术(E V A R)•早期被尝试应用于不适宜进行开放手术的高危患者•目前多适用于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及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由于其微创性,其适应症在迅速扩大,甚至已经开始替代传统开放手术应用于低危险患者腔内修复术适应症•需要积极治疗的A A A是否应当遵循传统外科手术适应症?•解剖特点适合腔内修复术良好的近端锚定区良好的远端锚定区良好的径路血管围手术期结果•非随机研究:死亡率小于3%低于开放手术,尽管腔内修复术多为高危手术患者•同开放手术相比,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高•患者术后恢复快,I C U治疗时间和整体住院时间缩短长期生存率和并发症•长期生存率很大程度取决于术前的高危因素高危患者3年生存率68%普通患者3年生存率83%•术后并发症内漏、移植物异位/扭曲/闭塞/感染有研究表明:术前瘤体直径越大,术后内漏、支架异位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内漏◆内漏指E V A R术后瘤腔内仍有血流进入的现象◆可分为以下四型I型:因近、远端锚定区引起的内漏I I型:因分支动脉返流引起的内漏I I I型:因支架血管破损或接口处的渗漏I V型:因支架血管通透性高引起的内漏◆随访计划:术后3、6、12个月,以后每年一次◆随访手段:D u p l e x-U S、C T A腔内修复术存在问题•解剖局限性•器材研发仍需不断进行•在我国治疗费用较传统外科高•内漏是并发症高的主要原因开放与腔内治疗结果的比较随机研究围手术期死亡(open surgery vs EVAR)EVAR 1 trial 6.2 % vs 2.1 % DREAM trial 4.6 % vs 1.2 %The EVAR trial participants, Lancet2004Prinssen et al. for the DREAM trial group, NEJM2004中期生存(22个月)Blankensteijn et al. for the DREAM trial group, NEJM 2005关于并发症的中期结果(39个月)The EVAR trial participants, Lancet2005远期结果(至7年) 1,119选择性治疗的A A AEVAR N= 534 47.7%OR N= 585 52.3%*“Clinical effect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endografting: 7-year concurrent comparisonwith open repair.”Cao P, Verzini F et al, JVS 2004;40:841-8初步结论■开放手术和E V A R对A A A的治疗效果都是肯定的■两种方法都不能完全防止A A A破裂,需要长期随访监测■E V A R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有较高的二次干预比率■对年轻、身体条件好的A A A,两种方法围手术死亡率相近■但高龄和并存疾病大大增加了手术风险从整体看:E V A R近期效果比开放手术有明显优势谢谢Dr.Jiaxi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