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制图——透视图画法
园林制图与识图课件第四章 透视图的画法
![园林制图与识图课件第四章 透视图的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c343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12.png)
目录
CONTENTS
• 透视图的概述 • 透视图的绘制方法 • 透视图的绘制技巧 • 透视图的实例分析 • 透视图的实践应用
01 透视图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透视图是一种通过透视投影法将 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投影到二维平 面上所形成的图像。
特点
透视图具有近大远小、近清晰远 模糊的视觉效果,能够表现物体 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绘制垂直线
从两个灭点出发,分别绘制与视平线 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将作为建筑物 的边缘线。
连接水平线
从建筑物边缘线的端点出发,绘制水 平线,这些水平线将与视平线相交, 形成建筑物的各个面。
完善细节
根据需要添加建筑物的门窗、屋顶等 细节,使画面更加完整。
三点透视的画法
确定视平线和灭点
绘制垂直线
在画面上确定三个灭点,通常这三个灭点 位于画面的上、下和左或右三个方向。
意一侧。
绘制垂直线
从灭点出发,绘制与视平线垂 直的线段,这些线段将作为建 筑物的边缘线。
连接水平线
从建筑物边缘线的端点出发, 绘制水平线,这些水平线将与 视平线相交,形成建筑物的各 个面。
完善细节
根据需要添加建筑物的门窗、 屋顶等细节,使画面更加完整
。
两点透视的画法
确定视平个 灭点位于画面的两端。
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外观表现
透视图能够真实地表现出建筑的 外观效果,帮助设计师和客户更
好地理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景观与建筑关系
透视图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景观与 建筑之间的关系,如植物、道路 、水体等元素与建筑之间的相互
影响。
方案比较
通过绘制不同角度的透视图,设 计师可以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比
园林透视图的绘制
![园林透视图的绘制](https://img.taocdn.com/s3/m/cafa6b57a45177232e60a215.png)
实例
• 用透视网格法绘制 某公园广场局部鸟 瞰图
第一节 透视的基本原理
视线法绘制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透视
曲线透视的一般画法
视线法绘制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
视线法绘制两点透视
量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1、量点的作法
量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3、量点法作图步 骤
量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量点法作两点透视
距点法绘制园林局部透视图
• 2、两点透视的透视网格绘制
• a、定出灭点Fx、Fy,量点Mx、My,g线、h线、 O点。 b、连OFx、OFy,等分g线。 c、将g线上的等分点分别与Mx、My相连,与 OFx、OFy相交,所得交点与Fx、Fy相连。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 作图步骤:
a、绘制透视网格 b、把平面图进行分格 c、绘制透视平面 d、用真高线定高 e、修饰图面
• 距点法作一点透视 a、作透视平面 b、定物体的高度
第八章 园林鸟瞰图的绘制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 1、透视网格的绘制 • 一点透视透视网格的绘制
a、定h、g、Vc、O点 b、在h上定D点,连OD c、等分g线,并从每个等分点连Vc。 d、上述线与OD或45°角线的交点,过这些交点作水平线。
网格法绘制园林鸟瞰图
园林工程制图_透视图
![园林工程制图_透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3a987fee0b4c2e3f56276365.png)
画面 上的 直线 ,其 透视 为直 线本 身。
画面垂直线的灭点
hf h
s,
S
s
特点:垂直于画面的直线,其 灭点和次灭点都是主点s′。
B
T
b
t
pp
H
与画面 相交的 平行线 有共同 的灭点 ,亦即 它们的 透视都 相交于 这个灭 点。
铅垂线的灭点
hh
S
s
H
特点:在画面上无灭点和次灭点。
铅垂线的透视仍就是铅垂线。 两互相平行的画面 平行线,它们的透 视也互相平行;
m2
S’
m1
f2
1/2s’f 2
1/2m2f2
1/2f1f2
一点透视鸟瞰图
平面图
鸟瞰图
两点透视鸟瞰图
平面图
鸟瞰图
因三点透视图作法较繁琐,且在园林设计表现中很少用,因此 在此只学习一点透视图和两点透视图的画法
作图的一般方法是:
先画出物体的基透视图,再利用真高线画出各点高度,从而完 成整个物体的透视作图。 在作图时根据作图原理的不同,又分为视线法和量点法。
(一)视线法 作图原理与方法
以点的透视为例
HH
S
B0 B
2、绘制墙身___先 找出真高线。
3、绘制屋脊线
___延伸屋脊线到画面, 找出真高线。
4、加深可见轮廓线。
f2
h
p
F2
g
s
两点透视的画 法
p H g
s
课堂训练 一点透视的画法
s
一点透视的画 法
p h
g
作图步骤:
1、首先找出视心, 即主灭点s'
2、绘制平面透视。 s'
s
透视图画法(建筑师绘制法)_建筑制图_2022年学习资料
![透视图画法(建筑师绘制法)_建筑制图_2022年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e442e1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8.png)
两点透视的画法-#当物体在画面前时-f-GL-F-F2-HL-e-2014-9-23-16
一点透视的画法-其选择画面与物体的相对位置-画面与物体最前主立面重合。-#选择站点与物体的相对位置-视距为 面宽度的1.52.0倍-站点在物体的一侧。-其选择视高与物体的相对位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本题选-择两上底 之间。-2014-9-23-e
作图步骤-一点透视的画法-1、首先找出视心,-即主灭点Vc-2、绘制平面透视。-GL-HL-e-2014-23-18
作图步骤-一点透视的画法-1、首先找出视心,-即主灭点Vc-2、绘制平面透视。-3、绘制画面上的-物体高度 -GL-4、绘制画面后的-物体—将物-HL-体的棱面延伸-到画面上,获-得物体的真高。-2014-9-23 10
作图步骤-两点透视的画法-1、确定站点e的-位置。-2、确定视高。-3、绘制底面透视。-4、绘制墙身-先找 真高线。-f-fGL-HL-F-F2-2014-9-23
பைடு நூலகம்
作图步骤-两点透视的画法-1、确定站点s的-位置。-2、确定视高。-3、绘制底面透视。-4、绘制墙身-先找 真高线。-F1-F2c5、绘制屋脊线-延伸屋脊线到画-面,找出真高线。-HL-6、加深可见轮廓-GL-e014-9-23
基本绘原则及建先师陆->建筑师法绘制透视图->透视图的分类->视点、画面与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2014-9 23
基面内平面图形的透视-#当物体与画面没交点时-GL f-HLF-F2-2014-9-23
基面内平面图形的透视-其-延长直线,使其与画面相交,求出全长透视,-再确定直线上的点。-GL-HL-1-F -2014-9-23
视点的选择-1、人眼」-2、视点->视距-2014-9-23-8
景观手绘表现技法-7.透视
![景观手绘表现技法-7.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a29acc75d5bbfd0a78567317.png)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体块角度练习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的快速作图法
(1)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的位置。消失点一般位于 画面1/2的位置或1/2偏下的位置。
(2)确定好基准面的位置,此时要注意意的是基准面 上的真宽线(代表物体的实际宽度)要与视平线呈平 行关系。
(3)以基准面为准,定好各个建筑体块的投影。 定投影的时候注意要相互比较,切不可一 个一个推着画。
视点:绘画者眼睛的位置。 视平线:是由视点左右延伸的水平线。视平线是虚拟的一条水平线,在画图时可以将视平线 作为参考来校对对透视关系。 视角:在绘画过程中使用的。上下左右范围的视觉角度。 视高:在平视时/视点到被画物体的高度。 视距:是在平视时视点至画面中心的垂直距离。 灭点:也称消失点,是空间相互平行的变线相交于视平线的一点。 基线:画面与地平面的交线,即取景框的底边。
• 与一点透视不同的是,两点透视具有两个消失点,所以更能体 现物体的转折关系。
• 在两点透视当中我们只能看见3个面。在两点透视中物体高低 不同的情况下,越靠近消失点的物体透视角度越小,反之远离 消失点的物体透视角度就大。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手绘表现技法
Landscape hand-painted
第七部分 透视
透视原理应用于手绘图的绘制中, 这是一个通过在二维平面纸上构建 三维立体空间透视关系的过程。在 设计构思后,我们通过假想构思出 物体形态与视点之间有一平面存在, 这个假想的平面就是我们眼前的画 面,再将物体形态通过一定的透视 法则投影到假象平面上,用线条来 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 从而完成三维空间的表现。
一点透视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01f0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a.png)
在园林布局中,透视技巧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配置植物、建筑、山 石等元素,使空间更加和谐、统一。
透视在园林元素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配置
利用透视原理,可以更好地表现植物的形态和层次,突出 植物的立体感和生长趋势,使图纸上的植物配置更加生动 。
建筑表现
在园林设计中,建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透视技巧, 可以更好地表现建筑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使建筑在 图纸上更加真实。
总结词
简单明了,易于掌握
总结词
空间感较弱,适合表现简单场景
详细描述
一点透视是透视中最基础的一种,它只有一个消 失点,即画面与视平线的交点。这种透视效果简 单明了,易于掌握,常用于表现建筑物的正面或 某个角度的固定视角。
详细描述
在一点透视中,所有的线条都汇聚到一个消失点 上,因此空间感相对较弱。这种透视效果适合表 现较为简单、平面的场景,如建筑物的正立面或 某个固定角度的景观。
层次感
利用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层次关系,营造深度感。前景应清晰,中 景是主体,背景应模糊或简化,以增强透视效果。
均衡感
保持图面的均衡,避免出现过于拥挤或空旷的情况。合理分配元素 的位置和数量,使整体效果平衡。
透视图的色彩搭配技巧
色彩统一
在选择颜色时,应保持整体色调的统一。使用相近的颜色可以增强图面的和谐感。同时, 可以通过冷暖色的对比,增强视觉冲击力。
视点
观察者的眼睛位置。
视平线
与观察者眼睛等高的水平线。
消失点
物体在透视中消失的点,通常 位于视平线上。
透视的分类
01
02
03
平行透视
物体的一面与观察者的视 线平行,其他面呈现为垂 直或倾斜。
成角透视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fcc0a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c.png)
绘制垂直线
从灭点开始,绘制与视平线垂 直的线段,这些线段将作为透 视图的基线。
绘制透视线条
根据近大远小的原则,从基线 上向不同方向绘制透视线条, 以表现出物体的深度和立体感 。
确定消失方向
根据一点透视的特性,所有平 行于画面的线段都将消失到灭 点,而垂直于画面的线段则保
持原样。
两点透视的绘制方法
三点透视的绘制方法
确定三个灭点
在画面上确定三个灭点的位置,这三个灭点分别对应于物体在高度、 宽度和深度三个方向上的消失方向。
绘制基线和辅助线
从每个灭点开始,绘制与视平线垂直的线段,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其他 辅助线。
确定透视方向
根据三点透视的特性,物体上的平行于画面的线段将消失到三个不同 的灭点,而垂直于画面的线段则保持原样。
透视
通过透明的平面观察立体图形 ,将立体的图形投影到平面上 ,形成透视图。
视点
观察者的眼睛位置。
消失点
物体在视平面上投影的消失点 。
透视的分类
01
02
03
04
一点透视
视平面上只有一个消失点的透 视。
两点透视
视平面上有两个消失点的透视 。
三点透视
视平面上有三个消失点的透视 。
曲线透视
通过曲线的透视表现,使画面 更加生动和真实。
住宅小区绿化的透视实例分析
总结词
住宅小区绿化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透视效 果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详细描述
住宅小区绿化的透视实例分析应关注绿化覆盖率、植 物搭配、空间层次等方面。在绿化覆盖率方面,应保 证足够的绿地面积,利用透视效果营造出清新宜人的 环境;在植物搭配方面,应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 合理配置,利用透视原理突出植物的形态美;在空间 层次方面,应注重空间的开放与封闭、静态与动态的 结合,通过透视效果营造出丰富的视觉体验。
景观制图——透视图画法课件
![景观制图——透视图画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3ca83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6.png)
SketchUp是一款直观易用的3D建模软件,也常用于透视 图的绘制。其内置的渲染和视角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生 成高质量的透视图像。
Adobe Illustrator
作为一款专业的矢量绘图软件,Adobe Illustrator也支持 透视图的绘制。它提供了丰富的绘图工具和精确的测量功 能,满足绘制者的各种需求。
03
透视图的应用
景观设计中的透视图应用
场景表现
透视图能够直观地展现景观设计 的场景,包括地形、植被、水体 、建筑等各个要素,使观察者更
好地理解和感受设计意图。
空间感表现
透视图通过线条和阴影的运用,能 够准确地表达景观设计中的空间感 和层次感,有助于观察者对空间进 行感知和把握。
设计评估
透视图可以作为评估景观设计效果 的重要工具,通过观察和分析透视 图,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 进,提高设计质量。
建筑设计中的透视图应用
01 02
建筑外观表现
透视图能够真实地展现建筑的外观造型和设计风格,包括建筑的立面、 屋顶、门窗、装饰等细节,使观察者更好地了解建筑设计的特点和亮点 。
室内空间表现
透视图可以表达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和布局,包括房间的大小、高度、 采光、家具摆放等,有助于观察者对室内环境进行感知和评价。
透视图的分类
01
02
03
一点透视
也称为平行透视,在这种 透视中,所有平行的线条 在远方汇聚于一个消失点 。
两点透视
也称为成角透视,在这种 透视中,平行的线条在两 个方向上汇聚于两个消失 点。
三点透视
也称为倾斜透视或鸟瞰透 视,用于表现高大建筑物 或场景的仰视或俯视效果 。
透视图的基本元素
园林制图第四章透视图画法
![园林制图第四章透视图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087682e2bd960591c67796.png)
• 当平面为多边形时,只要作出多边形各 顶点在同一承影面上的影,用直线依次 连接起来后,即为多边形的影。
• 若平面轮廓线是曲线,则应先求出曲线 上一系列点的影,然后用光滑的曲线依
• 图4.8分别为正平面、水平面、侧平面在
图4.8 平行面在V面上的影
4.2.4 长方体的影
图4.6 侧垂线落在正平面上的影
4.2.2.3 铅垂线的影
• 图4.7中的AB为一铅垂线,它在正平面 上的影的求作方法与侧垂线相似。
• 铅垂线在正平面上的影是一段与该铅垂 线的V面投影平行且相等的铅直线,二 者之间的距离等于铅垂线与正平面之间 的距离。
图4.7 铅垂线在正平面上的影
4.2.3 平面的影
• 透视投影相当于以人的眼睛为投影中心 的中心投影,符合人们的视觉形象,富 有较强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如图4.17所示。
• 透视投影过程如图4.18所示
图4.17 透视图的效果
图4.18 透视投影过程
4.4.2 透视图的特点
• 建筑物上原来等宽的墙面、窗户等,在 透视图中变得近宽远窄;
• 建筑物上原来等高的铅垂线(墙体、柱子 等的轮廓线)在透视图中变得近长远短;
• 大小相同的建筑形体,在透视图中变得 近大远小;
• 建筑物上与画面相交的平行直线,在透 视图中不再平行,而是愈远愈靠拢,直 至消失于一点,这个点称为灭点(或消失
4.4.3 透视图的分类
• 根据建筑物与画面的不同位置,透视图 可分为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4.4.3.1 一点透视 建筑物上的主要立面(长度和高度方向)与画面
图4.9 长方体在V面上的影
(1) 根据习用光线的方向,找出物体的阳面
nAAA园林制图与识图课件第四章 透视图的画法-精品文档
![nAAA园林制图与识图课件第四章 透视图的画法-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12fa3abd4d8d15abe234e5d.png)
4.2.5.2 水平圆面在正平面上的影 水平圆面在正平面上的影是一个椭圆。如 图4.11所示
图4.11 水平圆面的影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4.2.6 建筑曲面体的阴影 4.2.6.1 圆窗洞的影
圆窗洞边框落在窗扇上的影是圆的一部分,如 图4.12所示。
图4.12 圆窗洞的影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4.2.6.2 圆柱的阴影
图4.13 圆柱的阴影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4.3 建筑细部及房屋立面图的阴影
4.3.1 窗洞的阴影
图4.14(a)所示为窗洞的阴影,用交点法作图
4.3.2 窗台的阴影
图4.14(b) 所示
4.3.3 遮阳板的阴影
图4.14(c) 所示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图4.7 铅垂线在正平面上的影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4.2.3 平面的影
平面的影是由组成平面各边线的影所围成的。
当平面为多边形时,只要作出多边形各顶点在 同一承影面上的影,用直线依次连接起来后, 即为多边形的影。 若平面轮廓线是曲线,则应先求出曲线上一系 列点的影,然后用光滑的曲线依次连接起来,
图4.8分别为正平面、水平面、侧平面在V面上 的影的作法。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图4.8 平行面在V面上的影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4.2.4 长方体的影
图4.9 长方体在V面上的影
本书由vince上传于世界工厂下载频道
(1) 根据习用光线的方向,找出物体的阳面与阴
园林透视图画法
![园林透视图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d430fcba0d4a7302763a43.png)
园林透视图园林透视图所表现的对象主要是树木花草、山石水景、园路和园林建筑物等。
园林透视图可以用钢笔、铅笔、毛笔等不同的工具绘图,其中钢笔是最常用的工具。
用钢笔画出的图、线条清晰,便于晒图、复印和保存。
钢笔画是用不同粗细和疏密的线条(竖线、横线、斜线、交叉线、各种曲线、点和小圈等)加以叠加组合,来表现园林景观的形体轮廓、空间层次、光影变化和材料质感。
园林专业的学生必须尽早掌握用钢笔表现造园素材的技巧。
学习钢笔画的方法是进行大量的写生练习,图11-1是钢笔绘图的基本笔法。
一、园林植物的平面表示法平面图上用平面符号和图例表示园林植物。
平面图中的树,用大小不同的“黑点”表示种值位置及树干的粗细,再画一个不规则的圆圈表示树冠的形状和大小,这种画法一般用于1:500或1:1000的。
总平面图。
在1:50-l:200的平面图上.树的平面符号要能区分原有树和新植树,乔木和灌木、常绿树和落叶树、针叶树和阔叶树,因此树的平面符号要有一定变化的树冠线,如图11-2(a)(b)所示。
原有大树、孤立树或重点树木的树冠曲线可以表现出树枝和树叶的图案,例如松柏用成簇针状叶、杨树用三角形叶片、柳树用线点表示树冠曲线,如图11-2(c)所示。
树木的平面符号可参阅《总图制图标准》,各地画法虽有共同之处,又有所差别.再者,完全用平面符号表示不同的树种是困难的,所以在平面图中往往要画上图例,借助文字说明图中各种不同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园林中的花灌木成片种植较多,所以常用花灌木冠幅外缘连线来表示,如图l1-3所示。
绿篱有常绿绿篱和落叶绿篱.常绿绿篱多用斜线或弧线交叉表示。
落叶绿篱只画绿篱外轮廓线,加上种植位置的“黑点”来表示,如图11-4所示。
修剪绿篱外轮廓线整齐平直,不修剪的绿篱外轮廓线为自然曲线。
平面图上常用草地衬托树木,草坪用小圆点、线点来表示。
点草地时,凡草地边缘、建筑边缘处一般点得密些,然后逐渐越点越稀,如图11-5所示。
花卉种类很多,可自行创造一些花卉图案表示花卉。
手绘建筑效果图---透视技法
![手绘建筑效果图---透视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acd300844769eae009ed89.png)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是指有 一面与画面成平行 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物体的透视。这种 透视有整齐、平整、 稳定、庄严的感觉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是指任 何一面都不与画面 平行的正方形或长 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透视能使构图 富有变化。
两个灭点相距较远
当两个灭点相距较远时, 画出的透视图视感比较弱, 稳定感较强,一般表现园 林景观距离比较远的视觉 效果。
1、定灭点,选视点
2、选视距,视高
3、 在透视关系线和视平线之间绘制出物体。
两个灭点相距较近
两个灭点相距较近时, 透视感较强,稳定感较差, 一般用于表现建筑的高耸 和突出其体量时,表现观 察者离景观较近的视觉效 果。
合适的灭点距离表达的场景
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一般 在仰视或鸟瞰物 体的时候出现, 此时有三个灭点。
三点透视方法适合 表现硕大的体量或强 烈透视感。在表现高 层建筑时,当建筑物 的高度远远大于其长 宽时,采用这种透视 能表现建筑的高耸感。
一、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 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 的一点,他是平行透视的消失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消失点(灭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 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 点两旁的消失点。
二、透视的类型
1、一点透视 2、两点透视 3、三点பைடு நூலகம்视
三、效果图中透视视角与视点的选择
手绘建筑、景观效果图,需要根据设计的平、立面 图,选择最佳角度。运用科学的透视方法,将建筑空 间立体起来。平面图表现立体效果,首先要选好透视 角度。比如:一点透视表现室内大堂、会议室、街道、 雄伟的对称性建筑,能给人庄重、严肃之感。 而视点高度的选择决定着整个画面的整体氛围。经 验证明,最符合人的视觉习惯是取实际人的坐、立高 度,即1.5米—1.7米之间,这个高度给人以平和、自 然、身临其境的感觉。
园林制图课件(透视)
![园林制图课件(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72457bffba0d4a7302763ab7.png)
14.11 量点法作透视
1、已知条件,求灭点,距点 2、升高基线,旋转AE、CG 作垂直水平线的透视方向
4、作水平线的 透视位置
5、完成透视
14.12 网格法作透视
1、网格法作图的适用性:当建筑物和区域规划平 面形状复杂和为曲线曲面形状时,,尤其适合表 达建筑群和区域性规划时,或总体规划设计图时, 由于所表达的内容较多,包括建筑、道路、绿化 水体等,通常用网格法绘制鸟瞰图。 2、作图原理:划分网格→作网格透视图→根据网 格描绘平面图的透视→竖高度。
②和画面平行的的直线无灭点;
③水平线的灭点均在视平线上 ④直线上无穷远点的透视即为直线的灭点; 3.灭点的作法:过视点作已知直 线的平行线,和画面的交点即为 直线的灭点.。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
灭 点 的 概 念
f’
f
已知条件
作图步骤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
水平线的灭点 水平线的灭点 在视平线上
二、一点透视 例1.求建筑形体的透视图 已知条件
1.求Ⅰ的透视
2.求Ⅲ的透视
3.求Ⅱ的透视
4.完成模型的透视
14.9 视线迹点法作透视举例
例2.求作四坡屋面建筑形体的透视图 已知条件
1.求墙体的透视
2.求屋檐的真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求屋檐的透视
4.求屋脊的真高及透视
5.求斜脊的透视
6.完成房屋的透视
可利用灭点作 水平线的透视
14.8 点、直线、平面的透视
可利用灭点作 水平线的透视 A° B°
F
f
步骤:1.可利用灭点作透视方向;
2.利用迹点确定透视位置.
透视图画法入门学习ppt课件
![透视图画法入门学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35a6a9f90f76c660371a3f.png)
五、圆的透视图画法
圆在透视图上,由于相对画面的位置不同, 其形状大小也随之改变。当圆平行于画面时, 其透视图仍然是圆,当不平行于画面时,圆的 透视图时椭圆,通常利用作圆的外切正方形的 透视图,然后用八点法求出椭圆。
32
八点法求一点透视的椭圆
F
AABBCCDD为为正正方方形形的的透透视视图图
D
2、透视图常用术语:
(1)、画面:透视图所在的假想的透明画面。 (2)、基面:物体所在的水平面。 (3)、视点:观察点。 (4)、基线:基面与画面的交线。 (5)、视平面:过视点的水平面。 (6)、视距:视点到画面的距离。 (7)、视高:视点到基面的距离。 (8)、视线:视点与物体任意点的连线。
5
大型物体,视平线在物体下部, 两灭点向内靠拢,体现雄伟壮观形象。
物体
视平线
小产品(如收录机、 在物体上方 坐钟、小轿车)
中型产品(卡车、机 在物体高度内偏上
床、家俱)
位置
大型物体(建筑物) 在物体下部
两个灭点 比较远离左右两 侧 稍向内靠近
向内靠近
23
2、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物体立面与画面之间的偏角 每改变一个角度,其透视形象也 随着改变。
物体立面与画面之间 的偏角越小,透视收敛越 慢,该面越宽。
当物体两个立面大小 接近时,画面与物体的偏 角应避免接近45°,否则 显得呆板,主次不分。用 30 °偏角比较合适。
24
四、在透视图上作分割和叠加
1、直线的分割
F1
(1)分割水平线
水平线AB与基 面平行,其透视图 为A0B0,分割成 3:1:2方法如图: A 0
【例二】一点透视画法
15
2、两点透视作图法(成角透视)
3-1园林透视图的画法
![3-1园林透视图的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f181b0f121dd36a32d82e1.png)
4. 视高 以人站 立时眼的高度 为准,常 1.5~1.8m, 有时可适当的 抬高或降低视 平面。
三、透视图种类
1、一点透视 空间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时;三组 轮廓线中有两组与画面平行,一组与画面垂直, 并且其灭点就是心点Vc。主要表现:场面宽大、 纵深较大的景观,室内透视也常用。 2、两点透视 空间体只有铅垂线与画面平行时,两 个灭点。 3、倾斜透视 仰视或俯视景物时,因视平面与画面 必须垂直,因此,画面与基面呈倾斜状,景物铅 垂方向的轮廓线必定有灭点。
透视图作用
• 园林设计中最常用的表现方法。平、立面 图较抽象,设计内容不易明பைடு நூலகம்、直观反映 出来,因此需要将平面图上内容转换成三 维的透视图。
• 直观、逼真反映设计意图,便于沟通交流; 便于推敲和修改。
二、透视作图术语
1. 2. 3. 4. 5. 6. 7. 8. 9. 10. 基面(GP) 画面(PP) 基线(GL) 视点(Vp) 视平面(HP) 视平线(HL) 心点(Vc) 站点(S) 迹点(T) 灭点(F)
园林透视图的画法
一、透视概述 • 透视是常见现象,近 大远小,近高远低。 • 设想通过一透明平面 来观察对象,并将其 轮廓描绘到该透明平 面上。
透视特征:
(1)随距画面远近变化,相同体积、面积、高 度和间距呈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和 近疏远密的特点; (2)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在透视中仍与画面平行, 这类平行线在透视图中仍保持平行关系; (3)与画面相交直线有消失感,这类平行线在 透视图中趋向于一点。
四、透视参数的选择
1. 视域 双眼形成视域近似圆锥,称视锥,其顶 角称为视角,与画面相交部分称画面视域。 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可达120°和150 ° ,但清 晰的只占小部分,往往60 °以内,30 °~40 ° 最佳。 2. 视距 视点距画面的远近决定了视角的大小, 站点应尽量选择在使视角处于30 °~40 °位置。 3. 心点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点透视
第二节
一、灭点
透视规律
Pp F
直线的透视求法
D0
D
C0
C B B0
A
Vp
s Gp
推论:
画面上的直线,其透视为直线本身。
平行于画面的直线没有灭点
两相互平行的画面平行线
与画面相交的平行线有共同的灭点,亦即它们的透视都相 交于这个灭点
F
迹点和灭点
迹点N 灭点V 全透视NV
F
T
第二节 透视规律
求柱列的透视 S
h X
PH
作 室 内 的 一 点 透 视 图 ( 续 3 )
(7)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续4)
作室内的一点透 视图(续4)
室内的一点透视
用量点法求建筑形体的透视
立面图
x 10 9
8
平面图 my
y 5
4
3
mx
2
n2
7
6
n1பைடு நூலகம்1
(a)已知条件
立面图
x 10 9
8
平面图 my
y 5
4
物体上的主要表面与画面倾斜,但其上 的铅垂线与画面平行,所作的透视图有两个 灭点,称为两点透视,如图3-8所示。
五、透视图的分类
图3-8 两点透视
五、透视图的分类
(三) 三点透视
物体上长、宽、高三个方向与画面均不 平行时,所作的透视图有三个灭点,称为 三点透视。在这三种透视图中,两点透视 应用最多,三点透视因作图复杂,很少采 用。
视点(S)—人眼所在的位置,即 投影中心。
站点 (s)—人站立的位置,即视 点在基面上正透影。
主点(s')—视点在画面上的正投
影。 视高 (Ss)—视点至基面的距离。
视距 (Ss')—视点至画面的距离。
画面 P
基面H 视 高 P
s'
视 距
P 视点 S
视 s高
站点
透视术语
透视术语(续)
视平线(h-h)—过视点的水平面与画面的交线。
基透视a0
点的透视与基透视的连线必位于同一条铅垂 线上。
点的透视作图
GL A0
GL
ax0
VP GL
A0 GL
(二)画面上点的透视
A0
A0 VP
(三)基面上点的透视
HL
s´
HL
A0
A
A0
GL a
GL
VP
A
PL
PL
(四)画面后空间中点的透视
GL A0
GL
ax0
VP GL
A0 GL
(四)画面前空间中点的透视
d
俯视图
c
PH
画面线
h主点s'
视平线 bp
例
b
3 (
一
点
透 视
)
a
PH ap
h
Do
Bo Ao
Co c' (d') a'(b')
P
左视图 基 线
P
主视图
s 站点
第三节 透视图的作法
一、一点透视 (二)量点法(距点法)
所谓量点法,就是利用量点求作透视长度的作 图方法。
(1)量点法作图原理
平行于直线AA1何BB1
3
mx
2
n2
7
6
n1 1
用量点法求建筑形体的透视
P fx
x d 10 9
8
my n1
y
5
4
c
3
72
mx
a
n2
16
b
fy P
H Fx
My
s
Mx
Fy H
g'
(b)透视平面图
101 91
d1
102 92
81
52
82
11 72
3242 2261
c1
n11 71a121 n12 31 41 51
b
g'
Pl fx
FAB
心点s′ 量点M
VP
A0
A
B0
A1
B
s
B
1
TAB
图3-21 量点法求取直线的透视
量点法
FAB
s′ M
hL
A0 B0
a1
gL
b1
TAB
a
b
fab
a1 m b1 tab
pL
s (1)灭点F到量点M的距离等于灭点到视点的距离。因此,在实际绘图中, 量点M的求法:在视平线上过灭点F量取长度为视点到灭点的距离处即为量点 M。 (2)在平行透视中,量点与灭点的距离恰好就是视距,所以,平行透视中 的量点通常为距点,利用它来左图也就是距点法。
PL
hL 正立面图 GL
( 续 2 )
PL
hL GL S
(7)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
视平线 h 基 线 GL
1-1剖面图
例14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 图
h GL
画面线 PL 1
平面图
1 1 S 站点
PL 1
h
GL
1-1剖面图
例14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
h
GL
PL
1
1
1
S
PL 1
(7)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续1) 灭点
B0 b´
B bp GL
b
VP GL
B0 b´
B点
真高
GL
bp
GL
b0
b
第三节 透视图的作法
一、一点透视 (一)视线法
视线法即利用视线的水平投影来确定点的透视 的作图方法。
1.视线法的作图原理 中心投影——过投影中心作一系列视线与实物上各 点相连,这些视线与画面即投影面相交,得到个投影 点,将各投影点相连而成的图形就是该物体的透视图 。
例 7 ( 两 点 透 视 )
平面图 PL
站点 s
Fy hL GL
(3) 求形体的
例 8
(
两
点
透
视
两点透视
)
PL
hL Vx
GL 立面图
画面线
PL
视平线
hL
Vy
基线
GL
s 站点
(4) 作台阶的两点透视
先画两边 挡板的透视。
再画右挡板 内侧台阶轮廓 线的透视。
PL
hL
Fx
a(b)
真高线
a
b P
s
例9(台阶 的两点透 视)
2、量点法(距点法)作一点透视方法
例1:有一正方形放 置于画面后的基面上, AB边在画面上,利用 两点法求该正方形的 一点透视。
HL
A0 GL
D
F
C0 B0 C
M HL GL
PL A
fB
PL
s
第三节 透视图的作法
一、两点透视
视线法
量点法
视线法绘制形体的两点透视
FX HL
FY
HL
H
立体主视图
D0
h GL
作室内的 一点透视 图(续1)
h GL
引出透视 方向线 PL
求墙线和天棚 轮廓线的透视
S
PL
求各端点 的透视
作 室 内 的 一 点 透 视 图 ( 续 2 )
(7)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续2)
h
h
X
X
PL
PL
求门和窗的透视
S
(7)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续3)
h X
画出柱列端部纵向
轮廓线的透视方向 PH
视线—过视点所引出的直线。
点的透视—由视点向空间点引出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
直线的透视—直线两端点的透视的连线。
灭点—直线上离画面无限远点的透视。 直线的透视方向—直线和画面的
交点与灭点的连线。
P
画面 h
灭点 V
视平线
B
Bo
A点透视
b
基面H
h A Ao
视 高
N
bp
a n
ap
视距
P
P 视点 vS
视 s高 站点
b1
(c)透视图
d1
c1
a1 b1
PL hL
Fy 真高线
GL
(5) 作建筑形体的两点透视
(注意悬挑屋面的画法)
PL f X
例
11 ( 两 点 透 视)
fy
PL
hL
Fx
GL
真
s
高 线
真 高
Fy
hL
线
GL
(6)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
例12(两点透视)
h
看清题意
确定画面 位置 确定站点 定视平线
找灭点的 投影
正立面图
h
右立面图
FY
平面图
FX
s
(6)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
h
正立面图
例12(两点透视)
h
右立面图
FY
平面图
FX
s
(6)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续1) 改变作图条件--将画面 线转为水平。 先画屋盖、外墙和柱子 的透视。
PL
hL 正立面图 GL
(续1)
PL
hL GL s
PL
hL
正立面图
GL
(续1)
PL
hL GL
S
(6)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续2) 画走廊 画门窗
x d 10 9
8
my n1
y
5
4
c
3
72
mx
a
n2
1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