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氯生产方法

合集下载

氯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

氯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

氯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
氯气是一种有用的元素,它的实验室制法有三种,分别是锂——
氢氧化氯、钠—氢氧化氯和氯水法。

其中锂——氢氧化氯是最常用的
实验室制法,它是通过把锂硫酸和氢氧化钠放入温度控制在700℃的下间炉中;这时,在把氢氧化钾喷给溶液时,将产生氯气。

经过过滤和
冷却,最终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浓度是普通气体;其次是钠——氢氧
化氯,这种方法被称为氯气生产技术中“Fritsch”方法。

它是通过把
钠溶液放到白铁坛子中,再把氢氧化钾加入其中,并将温度维持在700℃;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氯气。

经过过滤和消毒,氯气就可以
使用了。

最后是氯水法,这种实验室制法也被称为酰胺法,通常使用
由除水以外的氯和酰胺头部组成的氯酰胺或者有机溶剂。

在实验室中,将氯气与氯酰胺接触;这将形成氯气,经过过滤和冷却,然后就可以
得到所需要的纯度的氯气。

总之,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有三种,即锂——氢氧化氯、钠—氢氧
化氯和氯水法,它们都是通过不同的反应方式来制备氯气,其中锂——氢氧化氯是最常用的实验室制法,而氯水法也是实验室中非常有效
的一种方法。

每种方法都要经过过滤、冷却和消毒等步骤,最终才可
以得到所需要的纯氯气。

二氧化氯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二氧化氯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应用技术
●l
二氧化 氯制备 及其 在水 处理 中 的应 用
殷建 为 丛晓东 。
(. 1 中国天辰 工 程有 限公 司 ( 原化 工部 第一 设计 院) 天津 北辰 区 30 0 ; 2 中海油 天津 化工 研究 设计 院 0 4 0 . 天津 红桥 区 300 ) 0 40 [ 摘 要] 氯气对 饮 用水 消毒 时与 水 中 的有机 物 发生反 应 , 成在人 体 内产 生慢 性 累积 中毒 的有 机氯 化合 物 , 生 诱发 癌 病, 用二氧 化 氯消 毒 则会避 免 出现有 而 机氯代 物 。主要 介 绍了 二氧 化氯 的性 能, 对其 制备 和应 用过 程 中 出现 的问题 进行 了 分析 , 并探 讨 了二 氧化 氯在 我 国水处 理 中的应 用 现状 中 的制约 因素 和发 展前
原位 产生 盐酸 的反 应为 :N C+ 2O= H IN 2O, 一制 备方法 被称 为 2 a iHS 2C + aS4这
R 2法 。

直接 加入 盐酸 的称 为 R 法或 K s ig法 : 5 e tn
主反 应为 :a 1 2 C = I 。 i 2 i+ a I HO N C 0+ H I C O+ / C ,N C +  ̄ 副反 应为 :a I 6 C = C N C + H N C O+ H I 3 I a I 3 , + 0 虽然这 两种方 法生产 原料来 源方便 , 艺流程简 单, 转化率 一般不 高, 工 但 产
受热或遇 强 氧化性 物质 时极 易 发生爆 炸 。]1 有 强氧化 性 , [C 0具 1 可作 为一种 较 其 它氯 产 品 ( 液氯 、 a I 、 白粉等 ) 能及效 果更 佳 的消毒 杀菌 、 白洗 如 NCO 漂 性 漂

氧化氯生产方法

氧化氯生产方法

亚氯酸钠+盐酸二氧化氯生产方法亚氯酸钠+盐酸二氧化氯生产方法一、亚氯酸钠+盐酸分解法: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 (反应方程式)①优点:工艺简单,设备容易操作及维护。

产生物中二氧化氯纯度高的优点。

②缺点:(1)成本较高。

(2)为达到95%的高产率,盐酸过量,使出口药液的pH值小于1。

产生1吨ClO2理论上需 NaClO2 吨纯盐酸吨。

亚氯酸钠酸化法发生CIO2 的机理是酸分解需要CIO2一质子化形成亚氯酸H ClO 2;N aCIO2在酸性条件下,CIO 2一以可测量的速率稳定的分解成C I O2 ,其分解速率是温度和p H值的函数。

酸化法发生CIO2的设备有法国德格雷蒙公司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德国普罗名特二氧化氯发生器等; 我国有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的亚氯酸钠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等。

盐酸—亚氯酸盐法(亚氯酸盐自身氧化法)在PH值低于的条件下,亚氯酸会产生岐化反应而生成二氧化氯。

常用盐酸与亚氯酸钠制取,反应式如下: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上式中将亚氯酸钠中的氯转化成二氧化氯的理论转化率为80%,但是按照实际反应获得的二氧化氯计算产率,往往可以超过该理论值。

制取二氧化氯时,要注意盐酸与亚氯酸钠的浓度控制。

反应物浓度过高(如何使32%的浓盐酸和高于24%的亚氯酸钠)会发生爆炸。

常用的盐酸浓度为9%,亚氯酸钠的浓度%。

二氧化氯的生成速度和产率与pH值有很大关系,当pH值分别为2和5时,二氧化氯的产率分别为70%和85%,但pH值较高时的反应速度却很慢,发生器转换效率还与反应时间和温度有关,一般约10—20min、19–26℃。

通常要求使用的盐酸过量,实践中使用的盐酸常常是化学计算值的3—4倍,也有观点认为过量27%。

即可获得约95%的产率,通常本法反应速度较慢酸用量大,产品中常常带有一定量的剩余盐酸,还可能因副反应产生氯酸。

二、在采用亚氯酸盐法时应严格注意:1、精确进料,如果酸计量过量引起酸浓度过高,结果二氧化氯溶液浓度降低,反应速度下降。

化学法制备ClO2的几种化学法比较

化学法制备ClO2的几种化学法比较

化 学法制 备 C0 的几种化 学法 比较 12
张 国 义 袁 峰
( 贵州 大学 理学 院 , 贵 州 贵 阳 50 2 ) 50 5 摘 要 : l 一种 新 型 强氧化 剂 , CO 是 以其 高效 广谱 的 杀茵和 漂 白 能力 日益 受到 人们 的 关注 , 用其替
代液 氯 消毒 己成为 一种 必 然趋 势 , 简介 了 目前 以氯酸 盐 、 氯酸 盐 为主要 原 料制 备 CO 的各 种方 法并 亚 lz
维普资讯
20 0 7年 1 2月
第 4期
黔 西 南 民族 师 范高等 专科 学校 学 报
D c 20 e. 07
N . o4
Jun l o S u w s G i o T ah r’ C l g fr N t n lis o ra f o t et h uz u h e ces ol e o ai aie e o t
比较 其优缺 点 。
关键词 : 氧化 氯 ; 氯酸 盐 ; 二 亚 氯酸 盐 ; 甲醇 ; 氧化 硫 二 文章编 号 :0 9-0 7 (0 7 0 — 0 1一 0 中图分 类 号 : Q14 4 3 1 0 --6 3 2 0 )4 15 _ 4 - - T 2 . 文献标 识 码 : B
铁 细 菌 、 酸盐 还 原真 菌等 均 有很 好 的杀灭作 用 , 硫 不产生 抗 药性 和致 癌物 , 它还 能通 过杀 菌 , 强力 氧化 分解散 发臭 味气 体 的物 质 , 而 达 到净化 空 气与环 境 的效果 。 从


化 学法 制备 C O 的两 种途 径 l
目前二 氧化 氯 的发 生 方法 主要 有两 种 :化学 法 和 电解 法 ,电解 法发 生二 氧 化氯 的技 术 由于经济 性 的原 因发展 缓慢 I, 学法 又 可分 为亚 氯 酸盐法 和氯 酸盐 法两 种 。 中化 学法 发 生二 氧化氯 的技 术趋 于 ”化 其

氯气的制备与性质

氯气的制备与性质

氯气的制备与性质氯气(化学符号: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它在工业和实验室中广泛应用,用于消毒、漂白、水处理等多种用途。

本文将探讨氯气的制备方法以及其重要性质。

一、氯气的制备氯气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 直接电解法:将氯化钠(NaCl)溶解在水中形成氯化钠溶液,并通过通电将其电解。

在电解过程中,氯化钠分解成氯气和氢气,分别在阴极和阳极上产生。

最后通过收集氯气,实现氯气的制备。

2. 方氧化氯法:方氧化氯是一种含氯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

通过与酸反应,可以制备氯气。

常用的方氧化氯是五氯化磷(PCl5)和三氯化磷(PCl3)。

将方氧化氯与酸反应后,产生氯气和相应的盐酸。

3. 二氧化锰法:将二氧化锰(MnO2)与盐酸(HCl)反应,可以得到氯气。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促进氯气的生成。

该方法常用于小规模制备氯气。

二、氯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在常温下呈现为常压下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其密度较大,大约为空气的2.5倍。

- 氯气有较高的溶解度,可以溶解于水和一些有机溶剂中。

溶解于水中会形成盐酸。

2. 化学性质:-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引发氧化反应。

例如,与金属反应会形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 氯气在光照下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此反应是漂白的基础。

三、氯气的应用1. 漂白剂:氯气广泛应用于纸浆和纺织工业中,用于漂白纸张和纺织品。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有效去除颜色和杂质,提高产品的白度。

2. 消毒剂:氯气是一种有效的消毒剂,被广泛用于水处理、游泳池、医疗设施等领域。

氯气能够破坏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从而达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

3. 化学工业:氯气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原料,用于制备氯化物、溴化物、氯代烃等化学品。

它还被用于生产塑料、溶剂和合成橡胶等。

4. 制冷剂:氯气在制冷和空调系统中可以作为制冷剂使用。

一氧化氯制备

一氧化氯制备

一氧化氯制备
一氧化氯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也称为次氯酸,其制备方法有多种。

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 电解法:电解食盐水或氯化钠水溶液可以产生一氧化氯气体。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产生的气体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和氢气等杂质气体。

2. 盐酸氧化法:将盐酸与亚硫酸盐、亚铁盐等还原剂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氯气体。

这种方法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硫等副产物气体。

3. 燃烧法:通过燃烧含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来制备一氧化氯气体。

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和氧气供应,并且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物。

4. 二氧化锰氧化法:利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将亚氯酸钠或次氯酸钠氧化成一氧化氯气体。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高浓度的亚氯酸钠或次氯酸钠溶液,并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

5. 紫外线照射法:利用紫外线照射亚氯酸盐、次氯酸盐等物质,使其分解产生一氧化氯气体。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特殊的设备和技术,成本较高,且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少量臭氧等气体。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制备一氧化氯气体。

氯氧化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氯氧化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氯氧化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氯氧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由氯氧离子和金属离子组成。

氯氧化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催化剂、杀菌剂、蚊帐、染料、涂料、燃料电池等。

本文将介绍氯氧化物的合成方法和性能研究。

一、氯氧化物的合成方法氯氧化物的合成方法一般有两种,分别是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

1. 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是指将氯化物和过氧化物混合反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氯氧化物。

例如,钠氯化物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氯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2 NaCl + 2 Na2O2 → 4 NaClO直接合成法的优点是反应简单、原料易得,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反应需要高温、易产生副反应等。

2. 间接合成法间接合成法通过将氯化物和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氧化氯,再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氯氧化物。

例如,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氧化氯的方程式为:NaCl + NaClO → NaClO2 + NaCl再将生成的氧化氯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氧化物:2 NaClO + Ca(OH)2 → Ca(ClO)2 + NaCl + NaOH间接合成法的优点是产物纯度高、易于控制反应条件,但也存在氯元素的生成过程复杂、需要多个步骤、原料价格高等缺点。

二、氯氧化物的性能研究氯氧化物具有多种性能,包括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应用性能等。

1. 化学性质氯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被还原为氯化物或氧化物。

当氯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时,会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例如生成二氧化碳、水等。

此外,氯氧化物的分解和还原反应也非常活泼,常引起爆炸。

另外,氯氧化物也具有漂白和消毒作用。

2. 物理性质氯氧化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和味道。

颜色呈白色至黄色不等,有时还带有一些不纯物质的淡棕色。

氯氧化物的味道非常刺激,类似于漂白粉的味道。

3. 应用性能氯氧化物的应用范围广泛,用途多样。

例如,氯氧化钠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氯氧化钙可用作催化剂、杀菌剂、蚊帐等;氯氧化铝可用作催化剂和油漆的填料等。

漂白化学浆厂两种二氧化氯生产工艺的比较

漂白化学浆厂两种二氧化氯生产工艺的比较
酸钠 电解单元、 酸合成单元和二 氧化 氯生成 单元。 图1 盐 如 。
111 氯 酸 钠 电解 单 元 ..
ee toy i; h m ia eho lcr lss c e c l t d m
中图分类号: 75 S 15 T 4 ;T 7 s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0— 2+ 02 S 0 7 0 1 7 9 12 t O 一05 — 4 0 ( )
该单 元 主要 由电解 质冷 却 器、 酸 钠 电解 槽 、氢气除 气 氯
器、氯酸 钠反 应器、 氯 酸钠 贮存 槽、氯酸 钠冷 却 器、氯酸 钠 浓 过滤 器和氢气洗涤 器等组 成。 次开机 时, 初 向电解槽内加 入精 盐水, 在直 流 电的作用下 电解为氢 氧化钠 、 氯气和 氢气, 氧 氢 化钠 和 氯气再 生成 氯 酸钠 , 后气 液混 合物 经氢气 除气 器分 然
i l a hi g c e c l ul i swe ei to uc d The n b e c n h mi a p m l r n r d e . p l
1 =氧化 氯 的制备 方法
目前 国际上制 备二 氧化 氯 的方 法有3 多种 , 0 基本原 理都
a va t g sa d d s d a a so h wo p oc s e d n a e n ia v ntge ft e t r e s s
P o n r duct o i
I契 戡
刘嚆, 工艺工 程 师 ; 主要 从 事制 浆 造
纸工程的设计和应用工作。
冥 白化学浆厂
百 种二氧化氯生产工艺的比较
刘嚆 ( 中国海诚 工程 科 技 股份 有 限公 司, 海 2 0 3) 上 0 0 1

氧化 氯是 一种较 为清洁 的高效 广谱 型漂 白剂 , 它能

催化重整催化剂氧化氯化的作用

催化重整催化剂氧化氯化的作用

催化重整催化剂氧化氯化的作用催化重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它是利用催化剂催化氧化氯化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可以产生一系列有用的化学产品。

催化重整过程在化工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加工原油、天然气和煤等资源,生产汽油、柴油、燃料油和化工产品等。

本文将从催化重整的基本原理、催化剂的选择和氧化氯化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读者有所帮助。

催化重整的基本原理催化重整是一种利用催化剂催化烃类化合物发生脱氢、异构和裂解等反应的过程。

在重整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是将烃类化合物从较低碳数的分子重组成较高碳数的分子,从而提高产品的碳数和辛烷值。

催化重整反应是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的,通常反应温度在450-550°C,反应压力在20-50大气压。

重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CnH2n+2 → CnH2n +H2在这个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催化剂既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又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从而提高重整反应的选择性和收率。

催化剂的选择对于重整反应的进行至关重要,不同的催化剂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重整反应,一般来说,常用的催化剂有铂、钼、钴、镍和铑等。

这些催化剂可以通过改变催化剂的金属成分、载体结构和活性组份等来实现对重整反应的催化作用。

催化重整的催化剂选择催化重整反应的催化剂通常是一种由铂组成的催化剂。

铂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催化剂,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活性,可以有效地催化重整反应。

除了铂外,还有其他催化剂也可以用于重整反应,如钼、镍和钴等金属催化剂。

这些催化剂可以通过调节其表面性质和晶面结构等来改善其催化性能,从而实现对重整反应的催化作用。

在选择催化剂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成本等因素。

一般来说,铂等贵金属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但其成本较高;而钼、镍和钴等非贵金属催化剂具有较低的成本,但其催化性能相对较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用于重整反应。

二氧化氯的新型合成方法研究

二氧化氯的新型合成方法研究

二氧化氯的新型合成方法研究摘要:氯消毒在临床较为常见,氯具有保障人们健康的作用,但人们在研究中发现,氯有机卤代物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人们需要一种可靠的消毒及取代氯。

对此,二氧化氯进入人们的视野。

二氧化氯作为广谱杀毒剂,是第四代杀毒剂,杀毒能力较强,在杀菌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不会产生损伤,对此,本文对二氧化氯新型合成方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二氧化氯;新型合成方法;氧化锌伴随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中发现大量的细菌及微生物,比如,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包括一些致病菌,若患者长期处于致病菌环境中容易诱发感染。

为避免患者发生感染,还需利用消毒剂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毒灭菌,将空气中的致)作为绿色及高效的杀毒剂。

在常温环境下,二氧化病菌处理,二氧化氯(ClO2氯是橘红色或者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现阶段二氧化氯已经在工业领域及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二氧化氯作为一种稳定性强、成本低的漂白剂,有利于防治赤潮繁殖,对此,对二氧化氯合成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曹伟龙[1]在研究中,对二氧化氯的研究及合成取得突破性进展。

对此,本文针对二氧化氯新型合成方法进行研究。

1.实验部分1.1仪器及试剂纯净水、二氧酸钠溶液、过氧化物、亚氯酸盐、500L烧杯等。

1.2样品制备在制作过程中,设计五种不同的方案。

①制备60升约0.6%的二氧化氯水溶液②使用50个瓶,每瓶0.2升,约0.6%的二氧化氯溶液。

③制备一升0.3%的二氧化氯溶液,④制备1升 0.6%的二氧化氯溶液。

⑤制备一升0.6%二氧化氯溶液。

1.3表征在制作过程中,每种制作方法存在差异,第一项实验二氧化氯产率为88-90%,第二项实验产率在85-99%,第三项实验二氧化氯产率在85%,第四项实验二氧化氯产量在95%,第五项实验二氧化氯产率在98%以上。

11.4 性能评估其中,第一项及第五项实验中生成的所有二氧化氯溶液都是稳定的,即在一年内没有发现任何的二氧化氯分解(>5%)现象。

高三化学氯的知识点归纳

高三化学氯的知识点归纳

高三化学氯的知识点归纳氯(符号Cl)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卤素元素,具有原子序数17。

它在自然界中以盐的形式广泛存在,是地壳中第七丰度最高的元素,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高三化学学习中,氯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氯的性质、制备、应用以及相关化合物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高三学生系统地复习和理解氯相关的知识。

一、氯的性质1. 物理性质:氯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在常温下为二原子分子,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有较高的电负性和电离能,在自然界中主要以负离子的形式存在,如氯离子(Cl-)。

2. 化学性质:(1)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常温下可以与多种元素或化合物反应,如与金属反应生成氯化物、与非金属反应生成卤素化合物。

(2)氯与氢气在光照下反应会生成盐酸气体,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

二、氯的制备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电解法:将氯化钠(NaCl)溶解在水中,通过电解可以将氯离子还原为氯气,同时在阴极上生成氢气。

2. 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剂将含氯化合物氧化释放出氯气。

例如,可以用氧气氧化氯化亚铜(CuCl)制备氯气。

3. 高温分解法:将含氯化合物加热至高温,使其分解放出氯气。

例如,将氯化钾(KCl)加热至高温可以得到氯气和氧化钾(K2O)。

三、氯的应用氯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方面:1. 消毒剂:氯气和含氯溶液(如漂白粉、消毒水等)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常用于饮用水处理、游泳池消毒等领域。

2. 原料化学品:氯化钠是制取氯气和氢气的重要原料,也用于制备其他化学品,如氯化铵、氯化钡等。

3. 塑料制品:氯化聚乙烯(PVC)是一种重要的塑料材料,在建筑、电子、汽车等多个行业有广泛应用。

而聚四氟乙烯(PTFE)是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塑料,用于制造不粘锅等产品。

4. 溶剂和中间体:氯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氯代烃是一些有机合成反应中常用的溶剂和中间体。

氯碱生产组合和成本分析

氯碱生产组合和成本分析

氯碱生产组合和成本分析氯碱生产是指以氯气和碱性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电解反应制取氯气和碱性物质的生产过程。

氯碱生产是化工行业的重要部门之一,主要用于制取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氯等产品。

本文将对氯碱生产的组合和成本进行分析。

一、氯碱生产的组合分析氯碱生产存在多种组合方式,包括氯气-氢氧化钠、氯气-氢氧化氯和氯气-氢氧化钠-氢氧化氯等组合。

以下分别对各种组合方式进行分析。

1.氯气-氢氧化钠组合:这是氯碱生产最常用的组合方式之一、在这种组合中,氯气通过电解原理制取,氢氧化钠则通过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这种组合方式简单、产量高,且产品单一,容易控制生产过程,因此被广泛应用。

2.氯气-氢氧化氯组合:这种组合方式主要用于制取氢氧化氯产品。

其中,氯气通过电解原理制取,氢氧化氯则通过氯气和水反应得到。

这种组合方式的特点是原料利用率高,产品多样化,但操作相对复杂,管理难度较大。

3.氯气-氢氧化钠-氢氧化氯组合:这种组合方式综合了氯气-氢氧化钠和氯气-氢氧化氯两种组合方式的优点。

通过这种组合方式,既可以制取氢氧化钠,又可以制取氢氧化氯,使得产品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二、氯碱生产的成本分析氯碱生产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投资成本等。

以下将对各个方面的成本进行分析。

1.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是氯碱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氯气和碱性物质的成本。

氯气的制取主要通过电解原理实现,成本相对较高,而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等成本相对较低。

2.能源成本:能源成本主要包括电力成本和燃料成本。

氯碱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电力供应,因此电力成本在成本中占比较大。

此外,一些氯碱生产厂家还使用燃料作为能源,以降低成本。

3.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主要包括操作员工资、劳动保险等费用。

氯碱生产是一项高危行业,操作过程需要严格把控,因此需要配置相对较多的操作员,增加了人工成本。

4.设备投资成本:氯碱生产需要大量的设备投资,包括电解槽、反应槽等设备。

氯气产生原理范文

氯气产生原理范文

氯气产生原理范文氯气(Cl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可溶于水的性质。

它的产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以下是氯气产生的几种原理。

1.电解盐水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盐水)来产生氯气。

在电解槽中,将两个导电极(阴极和阳极)浸入盐水中,然后通过电源施加电压。

在阳极上发生氯离子(Cl-)的氧化反应,生成氯气:2Cl-→Cl2+2e-在阴极上则发生水分解反应,产生氢气:2H2O+2e-→H2+2OH-2.酸碱反应另一种产生氯气的方法是通过酸碱反应。

将盐酸(HCl)和高锰酸钾(KMnO4)混合时,会发生以下反应:2KMnO4+16HCl→2MnCl2+2KCl+8H2O+5Cl2其中,高锰酸钾(KMnO4)起到了氧化剂的作用,将盐酸中的氯化物(Cl-)氧化为氯气(Cl2)。

3.热氧化法氯气也可以通过热氧化法产生,其中主要用到的是氢氯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

首先,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氢氯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Cl+NaOH→NaCl+H2O然后,加热氯化钠和硫酸(H2SO4)混合物,产生硫酸钠:2NaCl+H2SO4→Na2SO4+2HCl最后,通过加热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产生氯气:2NaCl+Na2SO4→2Na2SO4+Cl24.氯化氢氧化氯法氯化氢氧化氯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氯气生产方法。

首先,将二氧化锰(MnO2)和氢氯酸(HCl)混合,生成氯化锰(MnCl2)和水:4HCl+MnO2→MnCl2+2H2O+Cl2其次,加热氯化锰,使其分解为氯化氢和氧化氯:MnCl2→MnCl+Cl2氯化氢可以继续氧化生成氯气。

5.光化学方法在光化学方法中,通过将二氧化硫(SO2)和氯气暴露在紫外光下,可以促使它们发生反应。

此过程中,二氧化硫被氯气氧化为硫酸气体:SO2+Cl2+2H2O→H2SO4+2HCl通过这个反应,产生了氯气。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的氯气生产。

综上所述,氯气的产生可以通过电解盐水、酸碱反应、热氧化法、氯化氢氧化氯法和光化学方法等多种方法实现。

工业制氯气的方法

工业制氯气的方法

工业制氯气的方法工业制氯气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电解氯化钠法:这是目前最主要的工业制氯气的方法。

首先将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氯化钠溶液,然后通过电解设备,将氯化钠溶液分解为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电解槽两端放置阴极和阳极,在电流的作用下,阴极产生氢气,阳极产生氯气。

氯气被收集并压缩,氢气则大部分用作能源或二次加工。

2. 氯碱法:这是另一种常用的工业制氯气的方法。

氯碱法包括氯化钠法和石膏法两种方式。

氯化钠法的原理和电解氯化钠法相同,只是使用的电解设备不同。

石膏法是将氯化钠和石膏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硫酸钠,再用稀酸将氯化钙分解为氯气和盐酸。

氯气通过压缩收集。

3. 氯气氧化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将二氧化锰和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和锰(II)氯化物。

具体反应式为:2MnO2 + 4HCl →2Cl2 + 2MnCl2 + 2H2O。

氯气通过压缩收集。

4. 热氧化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将氯化钠与含氧化合物(如硫酸铜、氧化铜等)反应,在高温下氯化钠氧化产生氯气。

具体反应式为:2NaCl + 2CuO →2CuCl + O2 + Na2O。

氯气通过压缩收集。

5. 碱液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将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气和锰(II)氢氧化物。

具体反应式为:2MnO2 + 2NaOH →2NaMnO2 + H2O + Cl2。

氯气通过压缩收集。

6. 湿法氧化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氯气在水中的溶解产生次氯酸,然后将次氯酸加热,分解产生氯气和水。

具体反应式为:2Cl2O + 2H2O →4HCl + O2。

氯气通过压缩收集。

工业制氯气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制氯气的成本、效率、安全性等因素。

其中,电解氯化钠法在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因其具有高纯度、高效率、低能耗和环保的特点。

此外,氯碱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制氯气方法,尤其在中国和美国等国家,氯碱法制氯气的产量很大。

制氯气是重要的工业过程,氯气在多个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化工、食品加工、水处理、纺织等。

国产第一套漂白二氧化氯制备系统的生产工艺、方法及钛材管道焊接要点

国产第一套漂白二氧化氯制备系统的生产工艺、方法及钛材管道焊接要点
通过磁力变频泵 、过滤器 输送 至发生器 。
(C )漂 白技术 ,是 当务之急。同时,要想在我 国推广 EF
好无元素氯 (C )漂 白技术,其核心关键是二氧 化氯制 EF
2 反应 系统 .
发生器循环泵将发生 器内液体抽送 至再沸 器,然 后
再返 回发生器 ,形成循环 。再沸器 壳程 中加入 蒸汽 ,对
成 的二氧化氯 、水蒸气和未发生反应 的甲醇等气体被 吸 至冷 凝器冷却 。反应器底部管道上安装过滤机泵 ,在正 常开机 时将 部分反应液抽至过滤机过滤芒硝 ,当系统停
保 分 公 司设计 并提 供设 备 ,提供 安 装 的技 术监 督和 指
导,此系统包括辅料制备 系统、反应系统、吸收系统、
然不产生有机氯 ,但其漂 白效果对 要求高 白度浆料来说 还有待提高 ,而无元素氯 ( C )漂 白技术工艺漂 白效果 EF 很好 ,成浆 白度较 高,在造纸工 业发达国家大受欢迎 。 因此 , 引进适 应 中 国企 业 ,适合 不 同原料 的无元 素氯
13甲醇 : .
10 浓度 的甲醇通过 卸料泵 输送 至成品贮 罐,然后 0%
艺过程 的各个用水 点使用 ;冷凝水泵 设旁路 去蒸汽减温
系统降低过热蒸汽温度 ,以供再沸器使用 。发 生器 内生
大亮 点 ,2 0 年 1 月底 , 日照华 泰纸业有 限公司建设清 08 2
洁生产治污节能技术改造项 目,配 套建设的8 /  ̄氧化 td 氯制 备系统 ,此系统是 由山东山大华特 股份有限公司环
废气 洗 涤吸 收系 统 、芒硝 过滤 系统 、废气 洗涤 吸收 系
统、制冷系统 、真 空系统。
1 辅料 制备系统 .
11氯酸钠 : .
溶解槽 中加入热水将 氯酸钠颗粒溶解 ,用 泵送入 成 品贮槽 ,在成 品贮 槽 内设 置钛盘管加热器 ,保 持内部溶液8 ℃,在 成品贮槽 0

二氧化氯生产方法

二氧化氯生产方法

二氧化氯生产方法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通常用于水处理、漂白和消毒等领域。

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生产二氧化氯,其中包括电解法、酸法和二氧化氯气氧化法等。

1.电解法电解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二氧化氯生产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产生二氧化氯气体。

具体步骤如下:a.制备电解池:电解池主要由两个电极和盐水溶液组成。

通常采用钛或铂作为阳极,同时也可以使用氧化物或活性炭来作为催化剂。

b.氯化钠溶液进入电解池:将氯化钠溶液注入电解池,并通过加热将其磨维持在较高的温度。

c.通电:通过加热的电解池通入直流电,使阳极氧化形成氯气和氧气,同时在阴极还原反应中产生氢气。

d.收集二氧化氯气:通过收集和冷却的方法,将电解产生的二氧化氯气收集起来。

2.酸法酸法是一种通过酸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氯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a.酸化反应:将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酸中,例如盐酸或硫酸。

酸化反应会将次氯酸钠转化为次氯酸和氯离子。

b.氧化反应:经过酸化的次氯酸与剩余的次氯酸钠反应,会产生二氧化氯和次氯酸离子。

c.分离和收集: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收集处理,将产生的二氧化氯分离出来。

3.二氧化氯气氧化法二氧化氯气氧化法是一种将氯气氧化为二氧化氯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a.制备活性炭:将活性炭经过特殊处理,增加其表面活性,提高氧化反应的效果。

b.制备气相催化器:将经过特殊处理的活性炭放置于催化器中,将氯气通过催化器,催化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气体。

c.收集和分离:将产生的二氧化氯气收集起来,并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与其他杂质分离。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二氧化氯生产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操作参数,以确保安全和高效的生产。

此外,二氧化氯是一种有毒物质,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装备和措施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氧化氯消毒制剂

二氧化氯消毒制剂
1
二氧化氯消毒剂
测定项目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二氧化氯 浓度 10ppm 10ppm 50ppm
作用 时间 5min 5min 10min
灭菌率
100%杀灭 100%杀灭 100%杀灭
测定单位
上海市卫生防疫站 上海市卫生防疫站 上海市卫生防疫站
HBSAg HBSAg 现场测试
3
二氧化氯消毒剂
酸是弱酸;在农业上磷酸是农作物必要营养成分,多采用磷酸作为活化剂。 2.2 固体二氧化氯消毒剂
为了进一步扩展二氧化氯的用途及使用范围,近年来发达国家相继开发了固体二氧化 氯生产工艺,固体二氧化氯是采用特殊手段,将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固定在载体上制备而 成的一种新型二氧化氯产品。与液体二氧化氯相比,更能广泛和有效地用于相对封闭空间。
二氧化氯是以亚氯酸根(ClO2-)的形态存在,并处于一个由 NaHCO3 和 Na2CO3 组成的缓 冲体系中,ClO2- 实质上就是稳定液的主要成分,用酸活化后,酸首先破坏缓冲体系,然 后氢离子 H+与 ClO2-作用生成 ClO2 反应式为 5ClO2-+4H+ 4ClO2+Cl-+ 2H2O。
缓释型二氧化氯固体制剂就是能够缓慢释放 ClO2 气体的固体制剂,大致上分为凝胶型 和粉粒型。从广义上讲吸附型和反应型二氧化氯固体制剂产品均含有缓慢释放 ClO2 气体的 功能。
15min 有效杀灭 上海市皮肤性病防治中心
5min 有效杀灭 上海市皮肤性病防治中心
空气杀菌(金葡菌) 0.16 ppm 10min 100%杀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空气杀菌(枯草芽孢) 0.99 ppm 90min 99.95%杀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氯酸钠+盐酸二氧化氯生产方法亚氯酸钠+盐酸二氧化氯生产方法一、亚氯酸钠+盐酸分解法: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 (反应方程式)①优点:工艺简单,设备容易操作及维护。

产生物中二氧化氯纯度高的优点。

②缺点:(1)成本较高。

(2)为达到95%的高产率,盐酸过量,使出口药液的pH值小于1。

产生1吨ClO2理论上需 NaClO2 吨纯盐酸吨。

亚氯酸钠酸化法发生CIO2 的机理是酸分解需要CIO2一质子化形成亚氯酸H ClO 2;N aCIO2在酸性条件下,CIO 2一以可测量的速率稳定的分解成C I O2 ,其分解速率是温度和p H值的函数。

酸化法发生CIO2的设备有法国德格雷蒙公司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德国普罗名特二氧化氯发生器等; 我国有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的亚氯酸钠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等。

盐酸—亚氯酸盐法(亚氯酸盐自身氧化法)在PH值低于的条件下,亚氯酸会产生岐化反应而生成二氧化氯。

常用盐酸与亚氯酸钠制取,反应式如下: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上式中将亚氯酸钠中的氯转化成二氧化氯的理论转化率为80%,但是按照实际反应获得的二氧化氯计算产率,往往可以超过该理论值。

制取二氧化氯时,要注意盐酸与亚氯酸钠的浓度控制。

反应物浓度过高(如何使32%的浓盐酸和高于24%的亚氯酸钠)会发生爆炸。

常用的盐酸浓度为9%,亚氯酸钠的浓度%。

二氧化氯的生成速度和产率与pH值有很大关系,当pH值分别为2和5时,二氧化氯的产率分别为70%和85%,但pH值较高时的反应速度却很慢,发生器转换效率还与反应时间和温度有关,一般约10—20min、19–26℃。

通常要求使用的盐酸过量,实践中使用的盐酸常常是化学计算值的3—4倍,也有观点认为过量27%。

即可获得约95%的产率,通常本法反应速度较慢酸用量大,产品中常常带有一定量的剩余盐酸,还可能因副反应产生氯酸。

二、在采用亚氯酸盐法时应严格注意:1、精确进料,如果酸计量过量引起酸浓度过高,结果二氧化氯溶液浓度降低,反应速度下降。

如果亚氯酸盐过量,二氧化氯溶液浓度降低,二氧化氯测量值不准,增加水中亚氯酸盐含量。

2、环境和原料温度不许低于10℃,当满负荷运行时环境温度不许低于15℃。

3、应定期清洗发生器。

4、严格控制二氧化氯发生器内反应时间(3)盐酸需要大量储备。

特别高浓度的二氧化氯溶液是极为不稳定尤其在酸性反应液中,它有可能在反应器里发生了歧化反应:2ClO2十H2O=ClO2一十ClO3-十2H十歧化反应的产物C102-会和过量的盐酸迅速反应: 5ClO2一十4H Cl=4ClO2十5Cl-十2H2O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运行不应低于50%负荷。

以免因在发生器停留时间过长,造成二氧化氯的分解。

普罗名特发生器三、亚氯酸钠的使用:亚氯酸钠是一种雪片状的盐,有强氧化性,存放在密闭的铁筒内亚氯酸钠在封闭或溶液状态下是稳定的,但在有机物存在时十分易燃,因此不能允其溶液在地上干燥,必须用水冲洗,尽量不溅起水花,不能与木屑、有机物、磷、炭、硫等物质接触。

工业用亚氯酸钠的纯度为50%—80%是橙褐色溶液20℃时最大溶解度约为550g/L,但水溶液浓度超过30%也会爆炸,亚氯酸钠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具有化学稳定性(微碱)具有稳定性,工业用的亚氯酸钠溶液的浓度约24%—25%(300 g/L左右)。

(亚氯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雪片状松散的亚氯酸钠可以刮刨,称量,操作接触无健康危险(但有毒不能入口)操作者应使用橡胶的手套和工作服,如亚氯酸钠落入衣物或其他可燃物中时,应立即将其浸入水中,或马上移到空旷处烧掉。

亚氯酸钠固体或溶液可储存在用环氧树脂,聚丙烯、乙烯基酯、聚氯乙烯、聚乙烯、玻璃、陶瓷或钼不锈钢制造的容器内。

决不允许亚氯酸钠粉末与纤维、纸和木材等有机物质接触,未稀释的亚氯酸钠溶液不能与浓酸混合。

亚氯酸钠的库房应避光,通风干燥,设置有快速冲洗设施,不允许有高温源和明火,也不能从事维修工作。

各药剂应分别设置单间存放,严禁混合存放。

在商业亚氯酸盐产品,一般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氯酸盐杂质,亚氯酸盐的不适当储存方式以及过长的储存时间,都会增加原料中的氯酸盐的含量。

NaClO2=NaClO3+O2或2NaClO2=NaClO3+NaCl浓硫酸分解法原理:NaClO3+1/2H202+H2SO4=ClO2+NaHSO4+H2O+1/2O2在酸度不同时,反应后硫酸盐副产物不同及二氧化氯产量也不同。

2-5N 2NaClO3+H2SO4+H2O2=2ClO2+Na2SO4+2H2O+O25-11N 2NaClO3+H2SO4+H2O2=6ClO2+2Na3H(SO4)2+6H2O+3O211N以上2NaClO3+H2SO4+H2O2=2ClO2+2NaHSO4+2H2O+O2过氧化氢(H2O2)主要性质及危害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是氢的过氧化物。

纯过氧化氢是一种不可燃的油状无色液体,相对密度(25℃),熔点—℃,沸点℃;30%过氧化氢溶液的密度为cm3,熔点—℃,沸点为℃。

过氧化氢溶于水,醇与醚,在常温时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从一般意义上讲过氧化氢对人体无害。

过氧化氢是比原子态氧更强的氧化剂,当pH较高时,其氧化势甚至高于臭氧。

浓过氧化氢是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能一起剧烈的燃烧,与金属物(如铜,铁等)接触。

受热或日光暴晒时会分解爆炸。

过氧化氢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很不稳定,放置时渐渐分解为氧及水。

影响氧化氢分解的因素主要如下:a) 温度过氧化氢在较低温度和较高纯度时比较稳定。

但是纯过氧化氢加热到153℃或更高温度时,便会发生猛烈爆炸性分解。

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作用平稳进行:b) pH 介质的酸碱性对过氧化氢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性质稳定,氧化速度较慢;在碱性介质中过氧化氢很不稳定,分解速度和作为氧化剂的反应速度都很快。

c) 杂质金属催化杂质是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重要因素。

很多金属离子如Fe2+、Mn2+、Cu2+、Cr3+等都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二氧化锰与高浓度过氧化氢作用能引起爆炸。

工业级过氧化氢中含有较多的金属杂质,必须加入较大量的稳定剂来还原和络合金属离子,抑制杂质的催化作用。

d) 光波长为320~~~380nm的光能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加快。

市售的过氧化氢是它的30%或3%的水溶液。

可应用于医药卫生、食品、电子、电镀、化工合成等领域。

高浓度的过氧化氢是有腐蚀性;例如30%的过氧化氢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使表皮起泡、严重损伤眼睛和黏膜,产生漂白作用和灼烧感觉。

过氧化氢蒸汽进入呼吸系统后会刺激气管和肺部,引发炎症,可导致器官严重受损。

从消化道摄入过氧化氢会产生胸腹痛,呼吸困难,呕吐,发热、结膜皮肤出血等症。

个别人摄入过氧化氢会产生视力障碍、痉挛和清度瘫痪。

硫酸硫酸为透明、无色、无嗅的油状液体,有杂质颜色会变深甚至发黑,分子式H2SO4,分子量。

相对密度凝固点也随其含量变化而不同。

相对密度(96-98%)凝固点℃(100%)、3℃(98%)、-32℃(93%)、-38℃(78%)、-44℃(74%)-64℃(65%)。

沸点290℃,蒸气压(℃),对水有很大亲和力。

从空气和有机物中吸收水分。

与水、醇混合产生大量热,体积缩小。

加热到340℃分解成三氧化硫和水。

车间空气标准:中国MAC硫酸及三氧化硫2mg/m3危害:硫酸类81007原铁规:一级无机酸性腐蚀物品。

储运条件:单独通风,干燥和阴凉的地方,避免日光直射,远离火源罐区四周有围堤,防止泄漏。

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橡皮围裙、长筒靴,手套及防护眼睛。

仓库附近有水源。

二氧化氯附属设备工作原理二氧化氯附属设备工作原理一、计量泵基本工作原理:计量泵主要由动力驱动,流体输送和调节控制三部分组成,动力驱动装置经由机械联杆系统带动流体输送隔膜实现往复运动,隔膜于冲程的前半周将被输送流体吸入并于后半周将流体排出泵头,所以改变冲程的往复运动频率或每一次往复运动的冲程长度即可达到调节流体输送量的目的。

一、隔膜式计量泵工作原理:隔膜计量泵利用特殊设计加工的柔性隔膜取代活塞,在驱动机构作用下实现往复运动,完成吸入——排出过程,由于隔膜泵的隔离作用,在结构上真正实现了被计量流体与驱动润滑机构之间的隔离。

二、液压式隔膜计量泵工作原理:液压驱动式隔膜泵采用了液压平均地驱动隔膜,克服了机械直接驱动方式下泵隔膜受力,过分集中的缺点,提升了隔膜寿命和工作压力上限。

三、背压阀的作用:背压阀能够在计量泵的出口保持一定的压力,确保计量精度。

同时也防止工艺压力低于吸入压力时产生虹吸。

在泵的排出冲程,压力作用于隔膜,将起抬离泵座,从而使计量的物料通过背压阀。

当排出流量减小到零时(吸入冲程),隔膜复位,将泵出口和阀门之间的低压物料与外界隔离,从而在泵的出口单向阀保持一个恒定压力。

四、背压阀的调节注意事项:(1)背压阀压力不能超过计量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2)当计量泵的吸液端有压力时,泵排出端的压力至少要比吸入端压力高1bar。

(1bar ≈1kg/cm3)五、脉动阻尼器工作原理:在恒定温度下容器中一定量的气体的绝对压力回其空积成反比。

脉动阻尼器由装有可挠弹性内胆的压力容器组成。

此内胆的上部腔中的压缩气体和下部腔中的被输送的流体隔离开。

当计量泵进入排出行程,被输送的液体被压入管器,使得管路压力升高,如果此压力超过脉动阻尼器上所预充的压力,在排出行程的剩余物料被压入阻尼器,内胆被物料压着向上运动直到气体和被输送的流体压力平衡,此容积通常为泵行程容积的一半,当泵排出行程结束,在泵的吸入行程,管路压力下降并保持低值,定段时间,气体腔中的压力大于管路压力,于是,内胆被气体压回其原始的位置,并将物料压回管路中,通过这种方式在每个完整的泵循环里,泵每个行程中过多的流量由阻尼器吸收又回到管路中从而有效地缓和了被输流体的脉动流动,使流动状态接近于层流状态。

(脉动阻尼器膜片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衬橡胶(PTFE),不能预充氧化性气体(如氧气、空气),否则会加快橡胶的氧化速度,减少膜片的使用寿命。

使用前预充氮气或氩气。

)七、计量泵的使用与维护:1、流量调整:可采用两种方法调节吐出量,即:调节冲程频率和调节冲程距离。

大多数情况采用调节频率的方法。

(建议冲程范围在40~100%之间调整。

当泵没有处于工作状态时,不要旋动冲程长度调节旋钮。

)2、如何更换计量泵的隔膜1.取下固定泵头的4个螺丝。

螺丝位置在计量泵的背面。

2.在泵头松动之后,取下泵头之前,调节冲程长度到0%位置。

可以保证电磁轴有足够的压力,保持其连接稳固,这样就可以旋下隔膜。

3.向外拉液力端使螺丝从插孔内脱离。

抓住液体端逆时针旋转。

稍有些阻力,可以旋下隔膜。

4.一旦隔膜被取下,检查计量泵的安全隔膜,确保其是完好的,没有任何损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