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24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2024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816ed7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5.png)
2024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标题:2024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引言:稳定性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的发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详细和具体的诊断与治疗建议,对于提高稳定性冠心病的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稳定性冠心病、诊断、治疗、指南一、诊断标准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应的检查结果。
一般来说,患者会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也会出现相应的异常。
此外,根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可以对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二、治疗方法稳定性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基础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
介入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成形术等方法改善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三、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提高稳定性冠心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患者应该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和相应的检查也是预防措施的重要一环。
四、管理建议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医院和医生应该提供全面的管理和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心理支持等。
同时,医院还应该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典型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例如,一位55岁的男性患者,因胸痛、胸闷等症状就诊,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冠状动脉狭窄。
经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治疗效果良好。
2018稳定性冠心病诊治指南7大要点一览
![2018稳定性冠心病诊治指南7大要点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6c412a9ce45c3b3566ec8b00.png)
2018稳定性冠心病诊治指南7大要点一览稳定性冠心病(SCAD)是临床常见的冠心病类型之一,其发病率是心肌梗死的2倍,但其诊治仍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规范之处。
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专家,对2007版《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了内容更新,形成了《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10月12日,在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
沈阳军区总医院王斌教授介绍了新版指南的更新要点,韩雅玲院士对新版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
新版指南全文刊发于今年第9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
➤与2007版《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不同,新版指南为“稳定性冠心病指南”,给出了稳定性冠心病的定义、诊断、危险分层及治疗方面的详细内容。
➤首次将验前概率用于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
➤强调无创检查手段用于诊断SCAD,冠脉CT的推荐级别低于运动负荷试验。
➤对SCAD要进行危险分层,并对危险分层的方法、标准进行了详细陈述。
➤关于稳定性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调脂等),新版指南给出了具体建议。
➤强调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再评估。
➤强调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冠脉生理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地位。
关于稳定性冠心病的定义本指南所指的SCAD包括3种情况,即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
以上均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基础(心外膜冠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固定狭窄),临床上症状稳定或无症状,在缺血治疗上有共同之处。
本指南所指的SCAD不包括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和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心绞痛。
SCAD的诊断方法1. 验前概率用于诊断稳定性冠心病新版指南首次对有胸痛症状的患者推荐临床验前概率(PTP)。
根据胸痛性质(3个等级)、性别、年龄(6段)3个参数,综合推断SCAD的PTP,评估罹患SCAD的临床可能性(表1)。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92f30f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e.png)
04
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冠心病的分类
稳定性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但病情相 对稳定,无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力
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急性 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
而引起心肌坏死。
不稳定性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病情不 稳定,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心
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心力衰竭: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的心脏功能不全,无法满足全身 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导致呼吸
困难、水肿等症状。
冠心病的危害
01
心肌缺血:导 致胸痛、心悸、 呼吸困难等症
状
02
心力衰竭:心 脏功能下降, 影响生活质量
和预期寿命
03
心律失常:可 能导致猝死等
严重后果
04
心肌梗死:危 及生命,需要
辅助检查
01
心电图:检查心脏电活动,判断心肌
缺血、心律失常等情况
02
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了
解心脏瓣膜、心肌、心包等病变情况
03
心肌酶学检查: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
判断心肌缺血、梗死等情况
04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狭窄、阻
塞等情况,为介入治疗提供依据
诊断标准
病史:患者有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 心脏超声:显示心肌肥厚、瓣膜病变等 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 心电图负荷试验:显示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 基因检测:显示遗传性心脏病基因突变
03
控制体重:保持正常,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0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04
戒烟限酒:戒烟,限制饮酒, 避免二手烟
06
2024年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2024年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ed5823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4.png)
2024年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标题:2024年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稳定性冠心病是中国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中国心脏学会和心血管疾病防治协会联合发布了《2024年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稳定性冠心病是指一种慢性、稳定性的心肌缺血,通常表现为心绞痛、胸痛、气短、乏力等症状,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详尽的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方法,以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诊断是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关键步骤。
指南提出了以下诊断方法:1、症状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特别是心绞痛、胸痛等症状的特征和频率。
2、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和血压。
3、实验室检查:检测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如胆固醇、血糖等。
4、心电图:检测心脏的电活动,以发现心肌缺血或梗死。
5、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直接观察心脏结构和血管情况。
在治疗方面,本指南提出了以下策略:1、药物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降脂药物等,以缓解症状、预防心肌缺血。
2、血运重建:对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可以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方法,恢复心肌供血。
3、生活方式的改变: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保持健康的饮食和体重,同时进行适当的运动。
此外,本指南还强调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二级预防则是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来延缓或防止病情的恶化。
总的来说,《2024年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稳定性冠心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同时,本指南也强调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延缓冠心病的发生。
2018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8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9acaac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0.png)
2018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1、引言1.1 目的1.2 范围1.3 定义2、流行病学和预后2.1 流行病学2.1.1 患病率2.1.2 病因及危险因素2.2 预后2.2.1 心脏事件2.2.2 患者生活质量3、诊断标准3.1 症状特点3.1.1 典型症状3.1.2 非典型症状3.2 体格检查3.2.1 器质性心脏病体征 3.2.2 日常体检中的指标 3.3 心电图3.3.1 静息心电图3.3.2 动态心电图3.4 运动试验3.4.1 标准运动试验3.4.2 药物应激试验3.5 血管造影3.5.1 冠状动脉造影3.5.2 病变严重程度评估4、诊断分型4.1 根据心绞痛症状严重程度 4.2 根据病变严重程度4.3 根据病情稳定程度5、非药物治疗5.1 生活方式调整5.1.1 饮食调整5.1.2 运动锻炼5.1.3 戒烟和戒酒5.1.4 控制体重5.2 心理康复6、药物治疗6.1 抗血小板治疗6.2 β-受体阻滞剂6.3 冠脉扩张剂6.4 钙通道阻滞剂6.5 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6.6 类风湿性关节炎非甾体类抗炎药6.7 脂质调节药6.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6.9利尿剂6.10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6.11 心衰治疗的相关药物使用7、冠状动脉介入治疗7.1 血管成形术7.2 冠脉支架植入术7.3 其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8、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9、支架术后抗血小板治疗10、远期随访管理10.1 随访方案10.2 随访内容附件:附件1:流行病学数据统计表附件2:诊断工具与指导文件附件3:患者教育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注释12、法律名词2:注释23、法律名词3:注释3。
2018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8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71c008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9.png)
2018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1.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目标读者2.病因与发病机制2.1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2.2 冠状动脉狭窄与心肌缺血关系2.3 其他相关因素3.临床表现与诊断3.1 症状3.2 体征3.3 诊断方法①心电图②冠状动脉造影③血液生化指标④非侵入性检查技术4.分级与分期4.1 心绞痛分级4.2 冠状动脉病变的分期5.非药物治疗5.1 生活方式干预5.2 运动康复5.3 风险因素控制6.药物治疗6.1 抗血小板药物6.2 抗血栓药物6.3 镇痛药6.4 支持性治疗6.5 其他药物治疗7.冠状动脉介入治疗7.1 冠状动脉扩张术7.2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7.3 旋切术7.4 心脏搭桥手术8.介入后药物治疗8.1 双抗聚合酶酶抑制剂 8.2 统计草酸盐8.3 血栓溶解药9.慢性冠心病的特殊情况9.1 合并糖尿病9.2 合并肾功能不全9.3 合并心力衰竭9.4 合并其他心脏病变10.合并症及并发症10.1 心律失常10.2 心力衰竭10.3 冠脉供血不足10.4 心肌梗死10.5 肺动脉高压10.6 其他并发症11.随访与预后评估11.1 随访目的11.2 随访内容11.3 预后评估12.附件附件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报告附件B:心电图示例图附件C:药物治疗方案参考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动脉粥样硬化:一种影响动脉血管的慢性炎症病变,形成血管壁上的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和阻塞。
2.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血管内壁的斑块导致动脉内径变窄,减少了心肌血液供应。
3.心肌缺血: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引起胸痛等症状。
4.心绞痛: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多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
2018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8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928fc5ba417866fb84a8e31.png)
验,因其可提供生理状态下的数据,如运动时长和运动量,心率、
血压和心电图变化等。如患者静息状态下存在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和/或患者不能进行充分运动时,建议行药物负荷检查。多巴酚丁
胺可作为负荷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只能以室壁增厚异常作为缺血
的标志,心肌声学造影超声心动图还可额外评估心肌灌注水平,但 其临床应用经验还不多。
运动或药物负荷影像学检查的推荐
九、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angiography, CTA)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敏感度为95%~99%[27-28]。若冠状动脉 CTA未见狭窄病变,一般可不进行有创性检查。对于PTP 为中低度 (15%~65%)的疑诊SCAD者,冠状动脉CTA的诊断价值较大。冠状动脉 CTA的特异度较低,为64%~83%[27-28]。随着PTP的增加(尤其是年龄 的增加),钙化越来越常见,而钙化会显著影响CTA对狭窄程度的判断, 可能高估狭窄程度[29-30]。因此,CTA对此类患者仅能作为参考。
和改善心肌灌注,从而改善心绞痛症状。
舌下含服或喷雾用硝酸甘油仅作为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缓解症状用药,也可
在运动前数分钟预防使用。心绞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 mg,
危险分层
各种危险分层方法的适用人群不同,主要方法如下: (1)依据临床情况进行危险分层适用于所有的患者; (2)依据左心室功能进行危险分层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 (3)依据对负荷试验的反应进行危险分层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4)依据CAG进行危险分层适用于选择性的患者。
危险分层
本指南为危险分层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
稳定性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稳定性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97ff768195f312b3069a524.png)
稳定性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重磅发布。
距《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发布已过11个年头,这十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防治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由急转慢,心血管疾病被更早的诊断和治疗。
这十年来,新医疗药物、器械和检查设备的不断涌现,新的医疗理念和观点不断形成,新指南也应运而生。
本指南所指的稳定性冠心病包括了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
从诊断、评估、治疗和危险因素管理全面提供临床循证依据。
SCAD的诊断方法临床中我们常被问到的是“大夫我到底是不是冠心病”,心内科医生都会以是否有典型心绞痛症状来初步诊断(表1)。
一直以来症状是冠心病诊断的首要因素,但大家对症状的判断大多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
本指南中创新提出验前概率(PTP),量化评估罹患SCAD的临床可能性。
在了解患者病史后,结合其胸痛性质、年龄和性别三大要素,得出SCAD的PTP(表2)。
表1胸痛的传统临床分类表2?有稳定性胸痛症状患者的临床验前概率(PTP,%)注:浅蓝色区域为PTP<15%(低概率),深蓝色区域为15%≤PTP ≤65%(中低概率),浅棕色区域为65%<PTP≤85%(中高概率),深棕色区域为PTP>85%(高概率)。
PTP验前概率的临床可操作性强,它不仅统一规范我们对SCAD的症状判断,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启了合理的SCAD的诊断路径。
LVEF<50%并且胸痛典型者,建议直接行冠脉造影,必要时行血运重建。
LVEF≥50%者,可根据PTP决定后续诊断路径:(1)PTP<15%(低概率):基本可除外心绞痛。
(2)15%≤PTP≤65%(中低概率):建议行运动负荷心电图作为初步检查。
若诊疗条件允许进行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则优先选择后者。
(3)66%≤PTP≤85%(中高概率):建议行无创性影像学检查以确诊SCAD。
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ppt)
![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930cc40b4e767f5bcfceb5.png)
二、验前概率(pre-test probability,PTP)
了解病史后,可通过胸痛性质、性别、年龄3个因素,综合推断SCAD的PTP,即罹患 SCAD的临床可能性(表2)。
PTP可用于合理规划SCAD的诊断路径。对于左心室射血 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并且 胸痛典型者,建议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必要时行血运重建。LVEF≥50%者, 可根据PTP决定后续诊断路径:(1)PTP<15%(低概率) :基本可除外心绞痛。(2)15%≤PTP≤65%(中低概率):
建议行运动负荷心电图作为初步检查。若诊疗条件允许进行 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则优先选择后者。(3)66%≤PTP≤85% (中高概率):建议行无创性影像学检查以确诊SCAD。( 4)PTP>85%(高概率):可确诊SCAD,对症状明显者或
冠状动脉病变解剖呈高风险者应启动药物治疗或有创性检查 和治疗。
三、体征
稳定性冠心病的诊 断和治疗指南(ppt)
(优选)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 和治疗指南.
背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07年制订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 断与治疗指南》对我国稳定性冠心病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 的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近10 年来,由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持续更新,对 于SCAD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疾病的诊 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为此,对2007版指南进行了内容更新,为 我国SCAD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和原则, 帮助临床医师做出医疗决策。
本指南对证据级别水平定义表述如下。
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讲义
![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1a168455901020207409ccc.png)
四、实验室检查 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方法。
五、心电图检查
对于疑诊SCAD 的患者,应行静息心电图检查。静息 心电图正常并不能除外心肌缺血,但静息心电图能提 供患者罹患冠心病的某些信息,如既往存在心肌梗死 或复极异常等。静息心电图可作为患者病情发生变化 时的心电参照。动态心电图有助于发现日常活动时心 肌缺血的证据和程度。
所有患者均建议行静息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Ⅰ,B);对未 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且疑似SCAD的患者,应考虑行颈动 脉超声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IMT增厚和/或斑块形成(Ⅱa, C)。
八、诊断心肌缺血的负荷试验
(一)负荷心电图
负荷心电图简单易行,对疑诊冠心病且中低PTP( 15%~65%)患者,推荐行12导联负荷心电图。负荷心 电图具有诊断意义的异常变化包括负荷运动过程中心电 图2个以上导联J点后0.06~0.08 s的ST段出现水平或下斜 性下移≥0.1 mV。但约15%的SCAD患者,具有诊断意义 的ST段变化发生在负荷试验恢复期。具体推荐见表4。
心绞痛症状不典型或疑似肺部疾病的患者建议行胸部 X线检查(Ⅰ,C);疑似心力衰竭的患者应考虑行胸 部X线检查(Ⅰ,C)。
七、超声检查
静息经胸超声心动图可帮助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部分SCAD患 者左心功能正常,但可见局部心室壁活动异常,这种情况提示 罹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大。经胸超声心动图还有助于排除其他结 构性心脏疾病,如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另外,颈动脉超 声检查若发现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 增加和/或存在粥样斑块,也提示罹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增加。
所有患者就诊时均建议行静息心电图(Ⅰ,C);所 有正发生或刚发生过胸痛,临床疑似ACS的患者均建 议行静息心电图(Ⅰ,C);对疑似伴有心律失常的 SCAD患者建议行动态心电图监测(Ⅰ,C)。
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abdc19dc281e53a5902ff68.png)
2018新版指南发布现场
更新要点
一、定义更新:稳定性心绞痛 >> 稳定性冠心病。 二、首次将验前概率(PTP)用于诊断SCAD。 三、强调无创检查手段用于诊断SCAD,冠状动脉CTA的推荐级别低于 运动负荷试验。 四、对SCAD要进行危险分层,并对危险分层的方法、标准进行了详细 的陈述。 五、关于SCAD的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调脂等)该指南给出了具体 建议。 六、强调对SCAD患者的再评估。 七、强调对SCAD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冠状动脉生理功能的评价具有 重要地位。
非二氢吡啶类:
地尔硫䓬治疗劳力型心绞痛较维拉帕米不良反应小。 心力衰竭患者应避免使用CCB,因其可使心功能恶化,增加死亡风 险,尤其是短效的二氢吡啶类以及具有负性肌力作用的非二氢吡啶 类。当心力衰竭患者伴有严重的心绞痛,其他药物不能控制而需应 用CCB时,可选择安全性较好的氨氯地平或非洛地平。
药物治疗
二氢吡啶类药物对血管的选择性更佳(包括氨氯地平、硝苯 地平、非洛地平)。
非二氢吡啶类类药物可降低心率(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䓬 )。
药物治疗
二氢吡啶类:
长效硝苯地平具有很强的动脉舒张作用,不良反应小,适合联合β 受体阻滞剂用于伴有高血压的心绞痛患者。 氨氯地平具有半衰期长的优势,可作为1日1次使用的抗心绞痛和降 压药物。
75岁以上老年人,Duke计分可能会受影响。
更新点 五
关于SCAD的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调 脂等),指南给出了具体建议。
药物治疗
两个目的: 一、缓解症状;
二、预防心血管事件
药物治疗
一、缓解症状、改善缺血:
主要包括三类: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钙通道阻 滞剂( CCB)。
缓解症状与改善缺血的药物应与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的药物 联合使用。
2024版: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
![2024版: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40599b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3.png)
2024版: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一、介绍稳定性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在基层医疗单位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基层医生需要充分了解该病的病理生理、症状、诊断和治疗方式。
本文旨在为基层医生提供一份简洁明了、实用操作性强的稳定性冠心病诊疗指南,以便他们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二、诊断要点1、症状:稳定性冠心病的主要症状是胸痛,通常在运动或劳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另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气促、心慌、恶心等伴随症状。
2、体征: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在病程早期通常无明显体征,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心音减弱等症状。
3、辅助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试验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三、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基层医生应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或ARB等药物治疗稳定性冠心病。
2、非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四、注意事项1、患者教育:基层医生应向患者详细讲解稳定性冠心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案等相关知识,以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2、生活方式干预:医生应鼓励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等。
3、病情监测:医生应定期随访患者,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总结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旨在为基层医生提供实用的诊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基层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同时注重患者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六、展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数据的不断积累,稳定性冠心病的治疗方案将不断得到优化和改进。
基层医生应关注最新的医学进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服务。
我们也希望广大患者能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通过共同努力,战胜稳定性冠心病这一疾病。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7dd71a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0.png)
03
药物治疗策略与方案选择
抗缺血药物应用指南
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肌缺血。常用药物如美托洛尔 、比索洛尔等。
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降低心肌 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常用药物 如维拉帕米、地尔硫䓬等。
硝酸酯类药物
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 常用药物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 酯等。
调脂治疗策略及药物选择
他汀类药物
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常用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
伐他汀等。
贝特类药物
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 受体(PPAR),降低甘油三酯( TG)水平。常用药物如非诺贝特 、苯扎贝特等。
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属自身健康管理
03
家属自身也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
风险,为患者树立榜样。
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方案
定期随访安排
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根据患者病情稳定程度和治疗方案调整随访频率,确保及时了解患 者的病情变化。
治疗效果评估
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变化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 综合评估治疗效果。
实验室检查
常规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等生化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 。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
辅助检查
心电图是稳定性冠心病的基本检查手段,可发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异常表现 。对于疑似冠心病患者,可选择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A等影像学检查以进一 步明确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药物治疗 SCAD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有两个目的,即缓解症状及预防心 血管事件。 (一)缓解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 目前缓解症状及改善缺血的药物主要包括三类:β受体阻滞 剂、硝酸酯类药物和钙通道阻滞剂( CCB)。缓解症状与改 善缺血的药物应与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的药物联合使用,其 中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兼有两方面的作用。 1.β受体阻滞剂:只要无禁忌证,β受体阻滞剂应作为SCAD 患者的初始治疗药物。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脏β肾上腺素 能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以减少心肌 耗氧量,还可通过延长舒张期以增加缺血心肌灌注,因而可 以减少心绞痛发作和提高运动耐量。目前更倾向于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剂,如琥珀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应用β受体阻 滞剂治疗期间心率宜控制在55~60次/min。β受体阻滞剂常用 药物剂量见表11。
七、超声检查
静息经胸超声心动图可帮助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部分SCAD患 者左心功能正常,但可见局部心室壁活动异常,这种情况提示 罹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大。经胸超声心动图还有助于排除其他结 构性心脏疾病,如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另外,颈动脉超 声检查若发现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 增加和/或存在粥样斑块,也提示罹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增加。
运动或药物负荷影像学检查的推荐详见表5。
九、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CTA)有较高的阴 性预测价值,敏感度为95%~99%。若冠状动 脉CTA未见狭窄病变,一般可不进行有创性检 查。对于PTP 为中低度(15%~65%)的疑诊 SCAD者,冠状动脉CTA的诊断价值较大。冠 状动脉CTA的特异性较低,为64%~83%。随 着PTP的增加(尤其是年龄的增加),钙化越 来越常见,而钙化会显著影响CTA对狭窄程度 的判断,可能高估狭窄程度。因此,CTA对此 类患者仅能作为参考。对CTA的推荐详见表6 。
五、心电图检查 对于疑诊SCAD 的患者,应行静息心电图检查。静息 心电图正常并不能除外心肌缺血,但静息心电图能提 供患者罹患冠心病的某些信息,如既往存在心肌梗死 或复极异常等。静息心电图可作为患者病情发生变化 时的心电参照。动态心电图有助于发现日常活动时心 肌缺血的证据和程度。
所有患者就诊时均建议行静息心电图(Ⅰ,C);所 有正发生或刚发生过胸痛,临床疑似ACS的患者均建 议行静息心电图(Ⅰ,C);对疑似伴有心律失常的 SCAD患者建议行动态心电图监测(Ⅰ,C)。
十、CAG 对无法进行负荷影像学检查[31]、LVEF<50%且有 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或从事特殊行业(如飞行 员)的患者,CAG在SCAD的确诊或排除中有较高 价值。经无创性检查危险分层后若需确定是否需行 血运重建治疗,则应行CAG 检查。对高PTP伴有典 型性胸痛,或临床证据提示不良事件风险高的患者 ,可不进行无创性检查,直接行早期CAG以确立血 运重建策略。CAG检查发现心外膜下冠状动脉直径 狭窄超过50%,且患者有典型心绞痛症状或无创性 检查显示患者有心肌缺血证据,可诊断为冠心病。
三、体征
心绞痛通常无特异性体征。胸痛发作时常见 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 汗,有可能出现第三、第四心音和轻度的二尖 瓣关闭不全,但均无特异性。体格检查对于鉴 别由贫血、高血压、瓣膜病、梗阻性肥厚型心 肌病引起的胸痛有重要意义。
四、实验室检查 评估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方法。
2018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背
景
2007年制订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 断与治疗指南》对我国稳定性冠心病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 的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近10 年来,由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持续更新,对 于SCAD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疾病的诊 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为此,对2007版指南进行了内容更新,为 我国SCAD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和原则, 帮助临床医师做出医疗决策。
长期动态评估
有冠心病病史的SCAD患者,其病情可能长期稳定,也可能出现变化,如病程中 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在病程的某个阶段,部分患者可 能需要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对首次评估为低危,但其危险程度可能发生了变化的 患者,建议定期再次评估,以便准确掌握其病情变化(表10)。
治疗 建议根据临床症状学(特别是心绞痛严重程度)、PTP及必要的无 创性检查方法对预后的评价来进行诊疗决策(图1)。
本指南对证据级别水平定义表述如下。 证据水平A:证据基于多项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或荟 萃分析。 证据水平B:证据基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 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基于小规模研 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结果。
定义
本指南所指的SCAD包括3种情况,即慢
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
危险分层
对诊断为SCAD的患者,应进行危险分层以指导治疗决策。 各种危险分层方法的适用人群不同,主要方法如下:(1) 依据临床情况进行危险分层适用于所有的患者;(2)依据 左心室功能进行危险分层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3)依据 对负荷试验的反应进行危险分层适用于大多数患者;(4) 依据CAG进行危险分层适用于选择性的患者。 本指南为危险分层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低风险是指年死亡 率<1%,中等风险指年死亡率1%~3%,高风险指年死亡率 >3%[32]。各种无创检查方法判断预后风险的定义见表7, 其用于危险分层的推荐见表8、9。
六、胸部X线检查 胸痛患者应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对于SCAD患者, 胸部X线不能为诊断或危险分层提供特征性信息。但 胸部X线对某些可疑心力衰竭患者的评估是有意义的 。另外,胸部X线有助于鉴别诊断肺部疾病。
心绞痛症状不典型或疑似肺部疾病的患者建议行胸部 X线检查(Ⅰ,C);疑似心力衰竭的患者应考虑行 胸部X线检查(Ⅰ,C)。
诊断
一、症状 与心肌缺血相关的胸部不适(心绞痛)通常从以下4个方面描述: (1)部位: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部不适通常位于胸骨体之后,可波及心 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 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2)性质:胸 痛常为压迫、发闷、紧缩或胸口沉重感,有时被描述为颈部扼制或胸 骨后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锐性痛。可伴有呼吸困难,也可伴 有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或虚弱感、头晕、恶心、坐立不安或濒死感。 呼吸困难可能为SCAD的唯一临床表现,有时与肺部疾病引起的气短难 以鉴别。胸痛发作时,患者往往被迫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直至症状 缓解。(3)持续时间:通常持续数分钟至10 余分钟,大多数情况下 3~5 min,很少超过30 min,若症状仅持续数秒,则很可能与心绞痛无 关。(4)诱因:与劳累或情绪激动相关是心绞痛的重要特征。当负荷 增加如走坡路、逆风行走、饱餐后或天气变冷时,心绞痛常被诱发。 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劳累之后。含服硝酸酯类药 物常可在数分钟内使心绞痛缓解。
典型和非典型心绞痛描述见表1。对于大多数患者,根据典型心绞痛病史即可初步确立诊断
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将SCAD心绞痛分为 4级。Ⅰ级:一般体力活动(如步行和登楼)不 受限,但在强、快或持续用力时发生心绞痛; Ⅱ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快步、饭后、 寒冷或刮风中、精神应激或醒后数小时内发作 心绞痛。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200 m 以上或登 楼一层以上受限;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 限,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200 m以内,或登楼一 层引起心绞痛;Ⅳ级: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 发生图检查(Ⅰ,B);对未 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且疑似SCAD的患者,应考虑行颈动 脉超声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IMT增厚和/或斑块形成(Ⅱa, C)。
八、诊断心肌缺血的负荷试验
(一)负荷心电图 负荷心电图简单易行,对疑诊冠心病且中低PTP( 15%~65%)患者,推荐行12导联负荷心电图。负荷心 电图具有诊断意义的异常变化包括负荷运动过程中心电 图2个以上导联J点后0.06~0.08 s的ST段出现水平或下斜 性下移≥0.1 mV。但约15%的SCAD患者,具有诊断意 义的ST段变化发生在负荷试验恢复期。具体推荐见表4 。
(二)负荷影像检查 1.负荷超声心动图:有运动能力的患者首选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试验,因其可提 供生理状态下的数据,如运动时长和运动量,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变化等。如患 者静息状态下存在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和/或患者不能进行充分运动时,建议行 药物负荷检查。多巴酚丁胺可作为负荷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只能以室壁增厚异 常作为缺血的标志,心肌声学造影超声心动图还可额外评估心肌灌注水平,但其 临床应用经验还不多。 2.核素心肌负荷显像(SPECT/PET):99Tcm标记的放射性药物是最常用的示踪剂 ,配合单光子发射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行 运动试验。由于201Tl放射性更强,现在已不常应用。SPECT较运动心电图能更精 确地诊断冠心病。当患者无运动能力时,可使用药物负荷。腺苷是常用的负荷药 物,通过激活A2A受体,可使心肌达到最大充血状态,而诱发缺血。但腺苷同时 作用于A1、A2B和A3受体,可能诱发气管痉挛,因此多巴酚丁胺、瑞加德松(选 择性A2A受体激动剂)可作为其替代用药[16]。无上述药物时可考虑使用三磷酸腺 苷替代。 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进行心肌灌注显像 ,图像质量、诊断准确性优于SPECT[17]。但SPECT应用更为广泛,价格相对便宜 。PET在诊断SCAD方面不常使用,但在微血管疾病中对于血流定量具有独特优势 [18]。
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之后稳定的
病程阶段。
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 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的心肌急剧的、短暂 的缺血缺氧临床综合征,通常为一过性的胸部不适,其特 点为短暂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心绞痛),可由 运动、情绪波动或其他应激诱发。缺血性心肌病指由于长 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 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慢性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ACS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通常无症状,表现为长期、静 止、无典型缺血症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