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常考重点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必知考点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必知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02b29971fe910ef12df883.png)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必知考点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必知考点。
行测科目中包含的知识点很多,要想在短期内有效地复习进而得到较大的提升,考生们首先要知道各个模块中的高频考点有哪些,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本篇文章华图小编将给广大考生们梳理一下判断推理部分必考的知识点,希望对考生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图形推理图形推理部分包括规律推理和重构推理,规律推理部分包括数量类、样式类、位置类和属性类,重构推理主要包括空间重构和空间截面,其中图形推理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数量类和空间截面部分。
数量类的考点如下表所示:位置类的考点如下表所示:样式类的考点如下表所示:属性类的考点如下表所示:二、逻辑判断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部分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应该作为考生们复习的重点,这部分包括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分析推理、归纳推理和论证类,其中论证类题目所占的比重最大,占到一半以上,真假推理考察的频率较低。
逻辑判断中考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如下:三、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判断推理部分较为简单的一类题型,主要考查的是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考生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常识基础,再加上对七种常见逻辑关系的掌握,这部分得分还是较为容易的,具体的知识点总结如下表所示:四、定义判断定义判断部分是技巧性较差的一类题型,需要考生们做题时一定要稳定心态,不急不躁,理解好题干意思后在作答。
定义判断分为单定义判断和多定义判断两类,无论哪类题型,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先看提问方式,再读题干找关键词。
一般比较重要的关键词包括主体、客体、状语以及其他具有限定修饰作用的词语,通过关键词对选项进行排除,选出正确答案。
2018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冲刺要点梳理
![2018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冲刺要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0472ed80eb6294dd886c51.png)
2018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冲刺要点梳理中部分在国考中所占题量高达40道题,包括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图形推理,其中逻辑判断中的可能性推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中的必考题型,也是很多考生最容易出错的难点。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备考的学生应该能够找到题干中的论据、结论以及论证过程,但往往在分析选项时,却会出现举棋不定,究竟是削弱还是加强还是无关项。
接下来就和中公教育专家一起来谈一谈可能性推理中的选项定性。
从而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进行秒杀。
因果链条,例如A是B的原因,B是C的原因,C是D的原因等,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A→B→C→D。
注意:1.因果具有相关性。
A、B的因和果必须在因果关系中分析,跳出因果关系,说A是原因,B是结果是不对的。
其次,A是B的原因,B又是C的原因,C是D的原因,就可以说A是C的原因,同时A也是D原因,因果关系具有传递性,B是A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是C的原因,因果关系是相对的。
2. 关注结论的说法。
在对比选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题干的说法,不同的表达方式可能就决定了这个选项的性质。
例:题干:小明最近体重下降严重。
因此,小明的妈妈说:“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与压力大无关。
”选项:A.压力大影响胃口,胃口不好导致营养不良。
中公解析:此时A项中说的是营养不良的原因是压力大,即原题干中原因的原因,从而说明压力大和体重下降是有关系的,对题干结论进行了削弱。
单身导致心理疾病A→B1. 选项与A、B都相关(1)强调因果例:单身久了会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导致心理疾病的出现。
——加强(2)因不致果例:单身和心理疾病并没有必然联系。
——削弱(3)因果倒置例:心理疾病导致单身。
——削弱(4)颠倒时序例:单身之前就有心理疾病。
——削弱2. 选项仅与A、B中的一个相关(1)B→C 结果的结果例:有心理疾病的人会花掉更多的钱用来治疗。
——无关项(2)C→A 原因的原因关注结论的具体说法:第一种常见情况,题干结论强调A、B间有因果关系。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图形推理考点汇总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图形推理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8f6fab348d7c1c709a14562.png)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图形推理考点汇总一、动态位置变化1、移动:图形在平面上的移动,图形本身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改变,分析移动规律时要找准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A.上下、左右;折返、循环B.顺、逆时针:就近原则、平均原则(不一定到顶端才转弯、十六格注意优先看边上的)2、旋转A.时针法区分旋转和翻转的区别:时针方向一致为旋转;不一致为翻转B.箭头法判断图形方向和角度复杂图形的位置:相离、外切、相交、内接、包含三、叠加和遍历:元素相似1、叠加的考法:A.完全叠加B.叠加与动态位置变化的结合:去异存同、去同存异、黑白叠加、米格叠加、任性叠加2、遍历:所有都经历一遍考法:与位置结合考察A.单元素遍历:乱中求同B.整体遍历:缺啥补啥C.局部遍历(相邻遍历):相邻求同四、属性和数数(元素凌乱)1、数点:交点、切点考法:A.只数十字交叉点B.普通交点和十字交叉点一起数C.只数直线和曲线的交点(图形由为数不多的直线曲线构成)D.只数切点E.交点和切点一起数特殊点:线段出头数;黑白点(黑白分开数)2、曲直线和数线(1)曲直线:全直、全曲、半曲半直考法:A.全直/全曲B.直线和曲线间隔排列C.三种图形循环排列(2)数线的考法:有曲有直时,一般考曲线A、线相等B、线递增、递减C、乱序例:5、3、4、1、(2)D、线的数量呈对称例:5、3、4、1、(2)E、线的数量具有和差关系例:1、2、3、5、(8)3、直角图形与数角(1)直角图形:全直角(2)数角(锐角、直角总数;内角、外角)考法:同数线4、封闭性和数面封闭和开放:a.首尾重合且路线不重复的图形是封闭图形,否则是开放b.有封闭区域的开放,也称为半开半闭图形c.封闭区域在图形推理中俗称面(1)封闭性的考法:A.均是开放/封闭图形B.开放和封闭图形间隔排列C.三种图形循环排列(2)数面的考法:同数线PS:a.由线构成的图形,考点线角的可能性都有,相对来说,如果图中有面,考面的概率较高。
2018国考判断推理高频考点
![2018国考判断推理高频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469237e2bd960590c677c0.png)
2018国考判断推理高频考点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河北华图教育精心整理了国家公务员行测真题及其他公务员笔试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河北华图纵观了从2011年到2017年国考行测真题,在此基础上,总结高频考点,把握命题脉络,备考时做到有的放矢,专项提升,以求一击必中。
论证题型在逻辑判断10道题目中约占6-7道,题量比较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点,但是错误率比较高,所以今天重点针对论证题型来进行讲解,希望能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提供帮助。
高频考点一,前提型论证。
题问方式一般为:下列哪项为上述论证的前提、假设条件等等。
所谓前提就是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包含两种,一种就是常规的前提,另一种是搭桥,其实搭桥本身也是前提的一种,所谓搭桥就是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联系,把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论证关系明确化,肯定论据能得出论点。
所以判别一个选项是否属于前提,就可以用否定代入法来判别,如果否定了该选项,论点就不能成立,则此选项就为前提。
【真题1】据某知名房产中介机构统计,2010年9月份第二周全国十大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总体呈上涨趋势,并且与8月第二周相比上涨幅度更明显。
如果没有其他因素抑制,按照这种趋势发展,9月份或将创新政以来成交量最高水平。
虽然现在还不能确认楼市完全回暖,但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下列最有可能是上述论证前提假设的是()A.炒房者将资金大量投入楼市B.国家对楼价的调控手段不足C.消费者对房子的购买热情没有减退D.楼市成交量的增长会带动楼价的上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强论证中的建立联系。
论据:目前,商品房成交量增加。
论点: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大。
论点和论据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要使题干论证成立,需在商品房成交量与楼价调控之间搭设桥梁,即需要假设:楼市成交量的增长会带动楼价的上涨。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答题技巧:朴素逻辑一拖五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答题技巧:朴素逻辑一拖五](https://img.taocdn.com/s3/m/992d7fd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d.png)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答题技巧:朴素逻辑一拖五第一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答题技巧:朴素逻辑一拖五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为了方便大家高效备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
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答题技巧:朴素逻辑一拖五详情公布如下,逻辑判断以其分值和题型比重在逐年上涨,所以学好方法技巧更有助于上岸。
2018国考行测备考朴素逻辑一拖五随着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日益临近,考生对于考试的复习也紧锣密鼓地展开。
在行测文科方向,逻辑判断以其分值和题型比重以及近两年的出题频率,一举成为行测考试中重要题型,其中朴素逻辑又在2017年国考和2018年多省联考出现了新的考试趋势:多年未见的一拖五的朴素逻辑题目。
这类题目虽然看似复杂,但是解起来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还是依然着眼于每道题的个体去分析,同时巧妙运用前面题目中已经出现过的思路,而解这类题目时排除法和突破口法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解题方法。
朴素逻辑出现的题干内容普遍比较贴近生活,而考生解题时的困难主要在朴素逻辑的题目无法根据推理规则进行直接推理上。
因此弄清楚朴素逻辑的各类型题的解题思路,就成为考生最重要的一步棋。
根据历年考试形式,给各位小伙伴们一些真题思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把排除法和突破口法深谙于心:【例1】王铭、李盈、杜葭三人大学毕业后,一个当上了公务员,一个当上了空姐,另一个当上了司机,他们各自作了如下陈述:王铭:王铭当上了公务员,李盈当上了空姐;李盈:王铭当上了空姐,杜葭当上了公务员;杜葭:王铭当上了司机,李盈当上了公务员。
结果证实,王铭、李盈、杜葭的陈述都只对了一半。
由此可见:A.王铭当上了空姐B.李盈当上了公务员C.杜葭当上了空姐D.王铭当上了司机【解析】D。
根据题干能够发现明显形式相异的地方作为突破口,即王铭的话和李盈的前半句,所以能够判断李盈的前半句一定为假话,则杜葭一定当上了公务员,所以王铭的前半句就一定为假话,推出李盈当上了空姐,则杜葭的后半句为假,推出王铭当上了司机,选择D 选项。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备考:行测图形推理高频汇总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备考:行测图形推理高频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2e8d7916529647d272852fb.png)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备考:行测图形推理高频汇总图形推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第四部分判断推理的第一顺序模块,图形推理对于诸多考生是一种公平的考试题型。
仅考查考生的观察力、抽象力、推理能力。
主旋律为观察每组图形的相同点、不同点和特征,从而分析出规律推理出结论。
对此华图教育资深专家为湖南地区备考学子总结近年来图形推理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1:对称性对称性属于图形的内在属性,近年来无论国家公务员考试或湖南省多地联考频出此种题型。
而对称性的考法大致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对称轴的条数、对称轴的方向等。
【答案】A。
华图解析:出题形式为分组分类,通过观察各自图形的特点,①、②、⑥三图只有一条对称轴,③、④、⑤三图各有三条对称轴,以此推理答案为A。
【答案】A。
华图解析:本题考查样式类本题考查对称轴的方向。
第一组图形都具有一条竖直的对称轴,第二组图形都具有一条斜着的对称轴。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高频考点2:数量类类数量关系作为图形推理的灵魂,点线角面素是任意图形的基础。
牢牢把握住五大利器就基本把握了图形推理题的难度命脉,因为相对其他考法,数量类的考点从观察分析到推导结论花费时间偏多。
【答案】D。
华图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封闭区间数量特征,题干中前三幅图形的封闭区间个数分别为4、5、6。
故答案应为7个封闭区间。
答案C、D都符合。
再观察图形特征前三幅图分别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故选择答案D,六边形,C为八边形。
【答案】D。
华图解析:本题考查数量类,题干每幅图形中圆内部的直线的数量都为3,且与外部圆形的交点数都为3。
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高频考点3:样式运算样式运算的考点主要有样式遍历、图形组合、颜色相加、加减同异和求同等,属于辨别题型较为容易的一类考法,同时出题频率较高因而受到不少考生的偏爱。
【答案】D。
华图解析:由题干九宫格观察各图形组成元素相似,根据各图形特点判定为考查黑白运算,通过第一行推理运算规则为:白+黑=黑、黑+白=黑、黑+黑=白、白+白=黑,同理在第二行中验证为此规则,故依据此规则推理出正确答案为B。
2018国考行测备考:判断推理篇
![2018国考行测备考:判断推理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8a705ba8956bec0975e388.png)
各位备考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童鞋们,图图这里有很多备考资料哟,各种模拟题、真题、知识点串讲、行测、申论等,很多童鞋们都想要,那图图就免费共享下吧,现将2018国考行测备考:判断推理篇详情公布如下,以下信息仅为参考,希望可以助备考2018国考的考生一臂之力。
2018国考行测备考:判断推理篇2018国考的战斗已经打响,备考大军的队伍迎来了新一届的应届生,为了同学们简单快速的学好行测中的判断推理,特此针对核心考点,梳理出每个模块最言简意赅的一句口诀来概括解题技巧和干货,吃瓜群众们请备好笔记本速速get 新技能,可作为中秋节馈赠公考亲朋之佳品!首先,先用思维导图了解一下知识体系。
判断,共40题,可分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以及逻辑判断,国考中每个模块各10题。
其中,图形推理和逻辑判断是学习的重点。
图形推理有平面和立体;逻辑判断可以简单的分为推理、论证以及日常。
其次,依次详解各模块。
一、图形推理:正向定位,逆向排除。
国考中图推考察10道,由于篇幅有限,立体类占比较小,故以平面为主。
平面规律类图推学得好的小伙伴都知道,贵在掌握考点和思维方式。
先看高频考点思维导图:思维方式其实不难,贵在透彻理解,而后通过练习内化。
第一,简单题正向定位。
图形元素相同看位置;相似看样式;凌乱或规律性数字看数量;首先看对称,选项看封闭。
第二,难题如果做不出来可以逆向排除。
例如,凌乱的情况盲目数线、点、面可能收效甚微,可以先快速排除属性,然后排依次排数量考点,口诀“素面角线点,不行一笔画”。
以国考真题为例:【例1】(17国考)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答案】C【解析】元素相同看位置,黑点每次按照逆时针方向平移2格,排除BD,空白每次按照顺时针方向平移一格, 排除A。
因此,本题选C。
【例2】(15国考)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答案】D【解析】相似看样式,此题很容易观察到每行第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然后与第二个图去同求异,得到第三个图。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二难推理题常考形式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二难推理题常考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72413c4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6.png)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二难推理题常考形式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二难推理题常考形式二难推理的常考形式主要分为三类:构成式、破坏式和特殊式。
(一)构成式所谓构成式其实就是一种假言命题的正向推导过程,一般来说包括两种形式:①如果A,那么B;如果C,那么B;A或C;所以,B②如果A,那么B;如果C,那么D;A或C;所以,B或D(二)破坏式破坏式是利用假言命题“否定后件得出否定前件”这一推理规则变相进行的推理,通常也包括两种形式:①如果A,那么B;如果A,那么C;非B或非C;所以,非A②如果A,那么B;如果C,那么D;非B或非D;所以,非A或非C(三)特殊式特殊式把二难推理缩小到两个概念的范围,这一点利用假言命题的“连锁推理”规则可以把复杂的推理形式简单化,轻而易举的解决问题。
①如果A,那么B;如果A,那么非B;所以,非A②如果A,那么B;如果非A,那么B;所以,B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二难推理题常考形式真题讲解例1.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从上述观点可以得出:A.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B.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C.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的D.一个政治上不稳定的国家,一定同时充满了经济风险【答案】B。
:运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和连锁推理,可得出题干的逻辑关系如下:①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富有;②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存在经济风险财富不公正分配政治不稳定;③政治稳定财富公正分配不存在经济风险无法有效率地运作经济;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选言命题的转化关系,由③可知,或者政治不稳定或者无法有效率地运作经济,B项正确。
否定前件无法否定后件,因此根据①③,无法由政治稳定不富有,A项错误;由①可知,“有效率地运作经济”是“富有”的充分条件,C项错误;由②可知,“存在经济风险”是“政治不稳定”的充分条件,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B。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判断推理冲刺要点梳理.doc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判断推理冲刺要点梳理.doc](https://img.taocdn.com/s3/m/4cf33aa416fc700aba68fc75.png)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判断推理冲刺要点梳理金秋消逝、冬天来临,又是一年国考时。
为了让广大学子们在冲刺阶段更加有效地备考复习,提升成绩,在这里针对国考行测中判断推理的考试要点进行梳理。
判断推理主要有四个模块: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图形推理,针对每个模块的考试要点,在此细细给大家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复习备考有一个很好的帮助。
一、逻辑判断(一)命题间推理(直言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1.矛盾命题关于孑盾,指的是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只有一真一假两种情况,那么这两种情况互为矛盾关系。
找一个命题的矛盾方法会有两种:一是命题前直接加否定词;二是通过转化: 是与非互换、所有与有些互换、且与或互换。
另外假言命题A-B的矛盾是A且非B。
矛盾主要是为了解决真假话的问题。
2.推理规则推理规则一般來说是为了推出相应的结论。
直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所有一某个一有些;联言、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且一某个一或;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A->B=非非A。
【例题】某大型晚会的导演组在对节日进行终审时,有六个节目尚未确定是否通过, 这六个节目分别是歌曲A、歌曲B、相声C、相声D、舞蹈E和魔术F。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导演组确定了如下方案:(1)歌曲A和歌曲B至少要上一个;(2)如果相声C不能通过或相声D不能通过,则歌曲A也不能通过;(3)如果相声C不能通过,那么魔术F也不能通过;(4)只有舞蹈E通过,歌曲B才能通过。
导演组最终确定舞蹈E不能通过。
由此可以推出()A.无法确定论述F是否能通过B.歌曲A不能通过C.无法确定两个相声节目是否能通过D.歌曲B能通过【答案】A。
解析:题干信息翻译为:①A或B;②0C或0D->0A;@0C->0F;@B->Eo 题干确定信息为,E不能通过,则为0E;命题④的否定后件,则为0E->0B;根据命题①, 0B->A;否定命题②后件,得到C且D。
否定命题③的前件,不能得到确定性结论,因此F是否能通过无法确定。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6c6b3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1.png)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201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是备受瞩目的一次考试,考生们都十分关注真题及答案,以便更好地备战考试。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真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空置第37题答案:C解析:根据段落提到的“时间很短”和“要求中的内容都被记住”可以推断出,这句话的含义是说方言中的词汇不容易记住。
二、判断推理空置第61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提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下降”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词可以推断出,经济增长是当前形势的突出问题。
三、数量关系空置第88题答案:B解析:根据“每天比前一天少耗油10000升”这个关键信息,可以推断出第一天的耗油量为2.6万升。
四、判断推理空置第109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提到的“文化产业市场规模与增速均排在全国第一位”可以推断出,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很大。
五、资料分析空置第124题答案:B解析: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和2012年转换率相差较大,因此应该选择B项。
六、判断推理空置第139题答案:D解析:根据“所有自然数都满足”,可以推断出该结论成立。
七、综合分析空置第152题答案:A解析:根据图表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工资收入比其他年份都要高,因此选A。
以上就是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真题的练习,加强对各类型题目的解答能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相信通过努力和准备,一定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枚举归纳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枚举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63a63c10975f46527d3e1d9.png)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枚举归纳行测考试中,常常考察逻辑判断这一题型。
可能性推理则是考察逻辑类题目时,必考的一种题型。
所以考生备考行测时应重点关注相关题目。
了解可能性推理题目的论证模型则有助于帮助考生在考场中快速选出正确的题目答案。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介绍枚举归纳这一常考的论证模型。
枚举归纳指的是根据部分样本具有的属性,从而推出总体都具有同样属性的推理。
举个例子,现在对北京市某小区的居民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居民的平均月收入超过了5万元,所以得出结论,北京市居民的收入状况比较可观。
在这个推理中,某小区的居民即为样本,根据样本收入的状况推理得出北京市居民的收入状况,即通过样本——总体。
进一步分析可知:为了提高结论的可靠性,就必须增加考察对象的范围和数量,如果只根据个别事实进行归纳,就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所以加强枚举归纳可以通过样本数量足够大和样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方式。
相应的削弱可以通过样本数量不足和调查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的方式。
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题目:例题1. 为了估计当前人们对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管理者》杂志为读者开展了一次管理知识有奖答卷活动。
答卷评分后发现,60%的参加者对于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的水平很高,30%左右的参加者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
《管理者》杂志因此得出结论,目前社会群众对于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不错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结论?()A.管理基本知识的范围很广,仅凭一次答卷得出的结论未免过于草率B.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与管理水平的真正提高是有一定距离的C.并非所有的《管理者》的读者都参加了这次活动D.从定价、发行渠道等方面看,《管理者》的读者主要集中在高等学历知识阶层【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削弱题型,题干的推理是:大多数参加者对于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的水平很高得出社会群众对于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不错。
D项,说明参加者并没有代表社会群众的一般水平,说明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因此削弱了题干的推理。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可能性推理题答题要点分析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可能性推理题答题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d7d813f78a6529647d5340.png)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可能性推理题答题要点分析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以下是国考行测方面的备考指导。
可能性推理是判断推理中的常见考题,然而很多考生经常难以准确选择。
想要做好可能性推理第一步是先明确题干的问法,是属于常考题型中的哪一种,在五种常见的题型中考查较多的是削弱型和加强型。
明确问法之后,就要找准题干,把握关键信息。
可能性推理的题干结构是非常清晰地,它是根据一定的前提推测出一个结论,所以在解题时就要找准题干的几个部分。
最容易找到的是结论,结论一般居于尾首句,常伴有总结性的标志词。
然后紧接着结论往前推移去寻找相关的前提,而在考试中经常涉及的前提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等,简单的概括题干中的前提和结论,理解题干的推理结构。
接下来分析选项,判定选项是否符合题干所要求的。
在分析时,应先学会快速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降低干扰,在剩下的选项分析的时候,不应该将题干和选项分开看,而是应该把选项带入题干中去,判断选项是否能够与题干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再去分析是否符合问法所要求的,起到削弱或加强的作用。
比如接下来这道题目。
【例题】很多人反对焚烧垃圾,他们认为垃圾焚烧会污染环境。
以为环境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垃圾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但与垃圾污染本身相比,危害要小得多。
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垃圾焚烧的污染排放能够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以下最能反驳这位专家的观点的一项是()。
A.垃圾焚烧不仅仅污染焚烧地的环境,也会污染周边的环境。
B.目前尚不存在成熟的垃圾焚烧技术。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二)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二)](https://img.taocdn.com/s3/m/8e8302352af90242a895e5a3.png)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随着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渐渐临近各位考生忙碌备考中,给大家总结干货,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二)公布如下。
三、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重点考查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寻找相似性能力,考生需要掌握的常考词语关系有:外延、内涵、语法和语义关系。
其中外延和内涵是重点,外延关系又包括词语全同、并列、包含和交叉等关系,内涵关系又包括词语条件、对应、属性、因果和顺承等关系。
此外,类比推理中的词汇往往会结合成语典故、历史地理科学等常识一起考查,需要考生具有广泛的知识面。
这部分备考时注意结合常识判断和言语理解的知识点。
四、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重点考查形式推理、论证和日常推理,此模块特点是知识点多且难度大,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
考频最高的是论证,而难度最大的是形式推理。
形式推理常考的有:翻译、真假、分析推理,偶尔也会考到难度较大的集合推理、模态命题等,日常推理和论证虽难度不大,但由于论证的考频高,依然也是备考的重点。
这部分的备考建议考生借助视频教学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学习效率。
总体来说,判断推理是行测考试中技巧性最强,短时间内最容易提分的一大模块,考生要想快速提升这部分的做题准确率,一定是基于知识点牢固掌握的基础之上的。
以上梳理了判断四大题型考试的重点及涉及的知识点,考生应根据难易程度及自身薄弱环节进行有目的的提升练习,学会技巧容易,剩下的关键就是在大量的练习中,熟练运用,决胜考场!
1/2。
2018年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1ce507fd5360cba1adb47.png)
2018年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试题及答案类比推理1.森林:植被A、沙漠:陆地B、水库:河流C、白云:蓝天D、黑洞:臭氧【解析】A:种属关系,森林是一种植被类型,沙漠是一种陆地类型。
2.接触:触摸A、飘摇:摇动B、推进:进展C、科学:学习D、起飞:飞翔【解析】D:接触是瞬时完成的动作,触摸是一个持续性动作,触摸之前必须接触。
起飞是瞬时完成的动作,飞翔是一个持续性动作,飞翔之前必须起飞。
3.精致:粗糙A、黑色:白色B、富裕:贫穷C、清晨:傍晚D、旺盛:衰老【解析】B,矛盾关系。
4.子女:孝顺A、家长:管教B、夏天:火热C、军队:战争D、法律:公正【解析】D,造句子,子女应该孝顺,法律应该公正。
5.广告:电视A、食物:餐桌B、工作:生活C、知识:书本D、产品:企业【解析】C,电视是广告的一种载体,书本是知识的一种载体。
6.欢天喜地:兴高采烈A、天造地设:鬼斧神工B、和颜悦色:百依百顺C、七零八落:七上八下D、生龙活虎:虎背熊腰【解析】A,近义词关系。
7.坚持不懈:半途而废A、异口同声:众说纷纭B、春风拂面:寒风凛冽C、提纲挈领:优柔寡断D、万象更新:因循守旧【解析】A,反义词关系。
8.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A、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不到黄河心不死D、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解析】D,必要条件。
受人滴水之恩是涌泉相报的充分条件,人无远虑是有近忧的充分条件。
9.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A、弄巧成拙:偷鸡不成蚀把米B、背道而驰:牛不喝水强按头C、自顾不暇:拆东墙补西墙D、妄自尊大: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解析】A.。
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一种欲盖弥彰的表现。
10.仓廪实而知礼节A知耻而后勇B 树欲静而风不止C 置之死地而后生D 不到长城非好汉【解析】D 只有仓廪实才能知礼节,只有到了长城才是好汉。
逻辑关系都是必要条件关系。
图形推理【题1】D 元素数量相同交点数为0【题2】C 元素数量无序数列【题3】B运动顺时针回形【题4】。
2018上海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十大考点整理,会考哪些
![2018上海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十大考点整理,会考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5efdef2172ded630b1cb647.png)
2018上海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十大考点整理,会考哪些2018国考将近,对于判断推理而言,有哪些考点或者题型会出现在这次的试卷中呢,下面就根据上海华图整理近五年的国考数据,一起来了解一下国考的判断推理中图形推理和逻辑判断的那些事。
在图形推理中,从2013年至2017年的考点如下表格所示:通过以上近五年的数据分析,2018年国考图形推理考查的考点可能有以下几个(仅供参考):一、数量类—面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数量类是必考的考点,而且,近五年考查过点、线、素,但作为一个常考的考点,面的考查在近五年并没有出现过,所以在本次考试中还是有可能出现的。
二、属性类—对称性属性类每年都会考查2道题,而对称性出现频率较高,所以要注意对称的样式、对称轴的方向及数量特征。
三、六面体六面体也是近些年来的必考题型,少则1道,多则2道,所以,要熟练掌握六面体的方法,要善于用相对面快速排除部分选项,并且熟练掌握相邻面的做题方法。
四、立体拼合立体拼合虽然在早些年的国考当中不必然出现,但是在近四年国考中每年出现1题,所以今年的试题中很有可能再次出现。
五、剖面图剖面图虽然去年没有出现,但是作为国考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种题型,它一般不会在国考的历史中沉寂很长时间,所以,广大考生还是一定能够要注意剖面图的考查。
在逻辑判断中,从2013年至2017年的考查情况如下表格所示:通过以上近五年的数据分析,2018年国考逻辑判断考查的形式可能有以下几个(仅供参考):六、论证类—加强七、论证类—削弱八、论证类—前提假设以上三种题型均为论证题。
近五年中,论证题出现的题目总数依次为6、6、6、7、5,虽然每年的题目不尽相同,但是通过所占比例可以发现,论证题在国考中不仅是一个必考题型,而且还是逻辑判断的重头戏,所以,不论加强论证、削弱论证,还是前提条件补充,都必须作为备考的重点多加练习、多多思考,不断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九、日常推理日常推理在16年、17年均未出现,是销声匿迹还是卷土重来还未可知,但是,从前些年国考对于日常推理的考查频率来看,这种题型还是极其容易出现的。
2018国考逻辑判断考什么?
![2018国考逻辑判断考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36de9c26f1aff00bed51e9d.png)
2018国考逻辑判断考什么?公务员国考行测中逻辑判断10道题。
这一部分知识点较多,可分为翻译推理、集合推理、真假推理、分析推理、平行结构、归纳、原因解释、论证等模块。
每年的考试中,论证都是一个重点考查部分,论证又包含加强、削弱和前提假设这三种题型。
为了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现总结逻辑判断近五年的考点,使大家更有倾向的去复习。
表1.近五年逻辑判断考点题量分布年份翻译分析平行结构归纳原因解释论证17省部 3 717地市 5 516 3 715 2 1 1 614 1 1 2 613 2 1 1 6逻辑判断这一部分,每年必考的就是论证,而且题量比较大,占到一半及以上。
今年也必然会延续,最少也会出5道。
其次,考查比较多的是分析推理。
分析推理主要考查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
之前就是个重点,去年地市级考试中又前所未有地考了5道,出现了一种新形式——材料题,一个材料下有五道相关的题目。
而在省部级的题中,也出了3道,所以在整体趋势下,分析推理越来越重要了。
翻译推理一般会结合着分析推理来考查,因为它是个基础知识。
像去年地市的材料中,就有一个条件关系,如果这个条件关系理解的不透彻,整篇可能都做不对。
在国考中单独考翻译推理的题目,难度会稍大一些,句子在理解上的难度在加大,不太好翻译,所以大家要熟练的记住各种逻辑关联词,在一段文字中找对有用的句子,这样才能准确地翻译。
归纳推理近两年并没有考,今年出现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这部分题难度不大,理解好题干后自然能选对。
综合来看,逻辑部分重点复习的依旧是论证。
对于其他小题型,也要了解基本知识点,分析推理、翻译推理、归纳推理考查的几率也比较大,但是在国考中真假推理、集合推理以及模态命题,已经很多年不考了,不作为大家复习的重点。
希望大家对逻辑部分有针对性的复习,最终成功上岸。
2018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解读(副省级)
![2018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解读(副省级)](https://img.taocdn.com/s3/m/6ff21151e87101f69f31950b.png)
2018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解读(副省级)为您整理了《2018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解读(副省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这里预祝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2018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解读(副省级)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部分已经落下帷幕。
由于申论考试一般了分数差距没有行测大,所以,行测考试对考生的最终排名影响更为深远。
众所周知,行测考试由常识、言语、判断、资料分析、数学运算等五部分组成。
这五部分中,判断推理科目题量多,有40道。
做题难度大,逻辑很绕。
所以,该科目值得我们尤为重视。
这里,就和大家深度解读一下2018年国考副省级考试中判断部分的题目特点,以及给了我们那些启示。
一、能力考察全面2018年国考副省级试卷中,判断推理部门依然采取四道大题的形式,依次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类题型,题量为各10道。
这四类题型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综合考察考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思维跨度大。
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学习这一模块时要注重全面性,万不可有所偏废。
二、出题创新性大2018年国考副省级考试,更加注重考题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如:图形推理依然出了剖面的题,但不再是单纯的考察剖面而是与对称综合起来进行考察;三视图的题目不再是传统的俯视,主视,侧视三个角度,而可能是六视图即包含仰视、后视等。
逻辑判断部分重点考察论证,这种题型对报考者的逻辑综合能力考察要求高。
三、题目难度形成级差,难易题目混排纵观整个判断推理部分,出题人有意地把题目难度设置成级差分布。
也就是说,在判断推理的四类题目中,每类题目都有一至两道比较简单的题目,同时也会有个别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难度较高的题目往往出现在每个题型前几道。
今年的判断题目整体难度有所提高,具体来讲难度提高在四大类题型都有所体现。
图形推理,前三题难度较大,后面的剖面、三视图题也有所创新,传统位置、样式、属性、数量考点的题目考的少。
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比较传统,定义前面5-6题题干很长,后面题干稍短一些,这些题干长的题目明显增加了阅读负担;类比推理没有常识类题目,但有两道成语类题目,所以整体难度不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常考重点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常考重点。
今天要带大家剖析的是行测中判断推理模块的三个常考重点——加强论证、数推图形、包含及属性关系。
一、加强论证:1.何为论证?何为加强论证?所谓的论证就是指由一些独立或者相互之间存在内在关联的事例(理由),去论证,得到一个总结性的观点(结论)。
因为它的上述特有属性,决定了论证本身存在合理性、不合理性、充分性、不充分性,也由此进一步衍生出了现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论证类题目。
这类题目会首先给出一个看似合理的论证文段,然后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答案让题干的论证变得更加充分合理,或者选出一个答案,能推翻题干中的论证,使其成为不合理的、不充分的谬误。
而加强论证则是论证类题目中的一类。
那么,如何去判定加强论证类题目呢?首先,题干需要是一个论证类的形式,其次,题干问法中应当存在“支持”,“前提”,“假设”这三这个关键词之一。
例如:研究人员在观察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数千颗太阳系外行星后,发现银河系内拥有大量的行星,几乎每一个恒星周围都存在行星。
许多恒星系统内存在两至六颗行星,其中约三分之一的行星处于宜居带上,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合液态水存在,这可能意味着银河系内几乎处处有宜居的星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只要存在水资源,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但不一定能完成进化B.许多宜居带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小于地球和太阳的间距,恒星释放的耀斑可能扼杀生命C.“恒星系统内存在两至六颗行星”这一结论是根据200多年前的提丢斯-波得定则推算而2出,非实测结果D.银河系内2000~4000亿颗恒星中80%是红矮星,超过一半的红矮星周围环绕的行星与地球类似,并存在水喝大气层2.加强论证的解题方法及原理1)分析材料,读明白题干,找到题干中的论点与论据论点:结论性的语句,核心的观点;论据:围绕论点服务的语句,证明论点的语句2)看选项,结合加强方式,选择加强力度最强的为答案加强方式:加强论点、加强论据、加强论证加强原理:找出一个最能顺着题干说的选项,与题干中的论点越接近,越像越好,并且该选项必须满足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谈论的话题和题干的话题保持一致。
3.加强论证的常见加强方式及强弱力度剖析论证方式:1)加强论点:肯定论点是指选项把题干中的论点重复了一遍,或者换了一种说法又说了一遍,肯定论点的真实性,可信性。
通过加强题干中论点的部分进而加强题干。
例1、六朝时期的清代名家刘惔话很多,但他也欣赏不说话的人。
他见江权不常开口,非常欢喜,说:“江权不会说话,而能够不说,真叫人佩服。
”江权知道自己不善言谈,但他懂得藏拙。
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缺点在什么地方,好为人师夸夸其谈者不计其数。
能说话而爱说,情有可原;很多人明明不大会说话,偏偏说个不停,自暴其短,往往令人生厌。
因此可以说,江权这样做,其实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能言而能不言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B.不能言而能不言是一种自知的聪明3C.不能言而言其实是一种浮夸之举D.不能言而不言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答案:B解析:论点是江权这样做,其实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
论据是前面刘惔的话。
B选项直接肯定了论点,不能言而能不言是件聪明的事,从而加强论点,加强题干;A选项能言而能不言不是江权的做法,属于无关选项;C选项的“浮夸”,D选项的“无奈”是题干中没有提到的,属于无关项。
2)加强论据:肯定论据、补充论据肯定论据:选项肯定论据样本的充分性,代表性,科学性补充论据:选项能补充到题干中充当论据的成分,使论据更饱满,更充分上述两种方式都是通过加强题干中论据的部分,进而加强题干。
例2、为了孩子的综合发展,解放孩子的天性。
南京市随机分层抽样调查了该市20所小学的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最终得出结论,南京市小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随机分层抽样调查的方式很科学,样本具有广泛性,代表性。
B. 南京市很多小学生家长反映孩子课业负担重C.南京市小学经常举办各类学习竞赛D.据了解,南京市有几所小学刚刚被提升为重点实验小学答案:A解析:论点是南京市小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
论据是南京市随机分层抽样调查了该市20所小学的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
A选项肯定了论据的代表性,说明调查方式科学合理,肯定论据,加强论据;B选项属于削弱题干;C选项属于无关选项;D选项属于无关项。
例3、某科研机构提出潮湿的沙子是古埃及人在沙漠中搬运巨大石块和雕像的关键,研究人4员指出,古埃及人将沉重的石块放在滑撬后,先在滑撬前铺设一层潮湿的沙子,再牵引它们,这种搬运方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流变仪测试沙子的硬度,以证实需要多少牵引力才能使一定数量的沙子变形,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牵引模型,从中发现将潮湿的沙子铺在滑撬前能更容易移动重物,而且沙子所含水分决定了沙子的硬度和牵引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A.在一幅古埃及墓室壁画中,一名男子站在滑撬前方,似乎正在浇水B.滑撬牵引力与沙子硬度成反比,潮湿沙子的硬度是干燥沙子的两倍C.实验证明,铺设在滑撬前的潮湿沙子容易堆积,形成较大的滑动阻力D.一个实验室版的埃及滑撬被成功建造,能够模拟古埃及工地的实况答案:B解析:论点是潮湿的沙子是古埃及人在沙漠中搬运巨大石块和雕像的关键。
论据是“古埃及人将沉重的石块放在滑撬后....决定了沙子的硬度和牵引力。
”B选项能充当论据的成分补充到题干中去,解释说明为什么要用潮湿的沙子牵引石像;A选项属于无关选项,因为壁画上有人浇水不代表就跟潮湿的沙子相关;C选项在削弱题干,阻力不利于牵引石像,D选项属于无关项。
3)加强论证:建立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是指题干中论据与论点之间明显缺乏有效的内在关联,论据推出论点显得很突兀时,有一个选项能够起到关联的作用,把题干中论据与论点搭建联系,使论据能够顺理成章的推出论点。
通过加强题干中论据推出论点的整个论证过程,进而加强题干。
例4、近日,火星车在加勒陨坑拍摄的图像发现,火星陨坑内的远古土壤存在着类似地球土壤裂纹剖面的土壤样本,通常这样的土壤存在于南极干燥谷和智利阿塔卡马沙漠,这暗示着远古时期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5 A.地球沙漠土壤中存在土块,具有多孔中空结构,硫酸盐浓度较高,这一特征在火星土壤层并不明显B.化学物质分析显示,陨坑内土壤的化学风化过程以及粘土沉积中橄榄石矿损耗情况与地球土壤的状况较为接近C.这些火星远古土壤样本仅表明火星早期可能曾是温暖潮湿的,那时的环境比现今更具宜居性D.土壤裂纹剖面中的磷损耗特别引人注意,因为地球土壤也存在这种现象,这是由于微生物的活跃性所致答案:A解析:论点是这暗示着远古时期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论据是火星陨坑内的远古土壤存在着类似地球土壤裂纹剖面的土壤样本。
A选项属于削弱题干;B选项属于补充论据,但是并没有提及生命的问题,力度较弱;C选项含有“仅表明”,意在说明题干的论据不具有权威信,属于可能性选项,即使有加强力度,也很弱;D选项属于搭建论据与论点的联系,将土壤裂纹剖面与生命(微生物)建立关联,即火星存在着裂纹剖面,推出火星曾经存在生命,加强论证。
论证力度:加强论点> 加强论证> 加强论据肯定论点> 建立联系> 肯定论据、补充论据二、数推图形:1.数推图形题型判定及解题方法题型判定:给出的几幅图元素组成较为零乱,含有某个共性元素数量变化比较明显解题方法:依据数字推理的基本原理,提取题干中点、线、角、面、素的信息,根据呈现规律,选出答案。
2.常考知识点61)点:包括交点、切点、端点等例:答案:A解析:每幅图含有的交点个数呈现等差数列,第一行(5、6、7);第二行(7、8、9);第三行(9、10、?),可知,未知图形需要含有11个交点,A、B都含有11个交点,再根据每幅图都有三角形,答案是A。
2)线:线段、线头、线条例:7答案:B解析:每幅图含有的曲线段条数呈现等差数列,第一行(1、2、3);第二行(1、2、3);第三行(1、2、?),可知,未知图形需要含有3条曲线段,答案是B。
3)面:封闭空间,围起来的一个封闭区域例:答案:B解析:每幅图含有的面的个数,呈现出数学运算法则,即两边面的个数相加等于中间面的个数,第一行(2、6、4);第二行(4、7、3);第三行(4、6、?),可知,未知图形需要含有2个面,答案是B。
8三、类比推理之包含关系及属性关系:1.何为类比推理及出题形式类比推理:先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考生在备选答案中找到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切或相似的词。
例:比喻∶拟人( )A. 报纸∶课本B. 冰箱∶洗衣机C. 金丝猴∶香蕉D. 月球∶月亮出题形式:二元式、三元式、四元式二元式:题干给出一对词如(盐∶咸),要求分析其关系;三元式:题干给出三个词如(百合∶鲜花∶花店),要求分析其关系;四元式:题干给出四个词如:骨骼对于( )相当于( )对于房屋。
2.包含关系及属性关系包含关系:是指词语之间一个大概念,一个小概念,一个词语概念的全部内容包含在另一个词语的内部。
而包含关系又可以分成两小类:种属关系、组成关系种属关系:一个词语是另一个词语内含的一种,如(名词:实词),名词是实词的一种。
组成关系:一个词语是另一个词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鼠标:电脑),鼠标是电脑的组成部分。
例:八卦∶乾坤A. 九族∶师生B. 七情∶情志C. 四书∶五经D. 五音∶宫商答案:D9 解析:乾坤是八卦的组成部分,为组成关系;D选项,宫商是五音的组成部分,A选项师生是十族,B选项七情与情志无本质关系,C选项四书与五经是并列关系,所以答案是D。
属性关系:是指一个词是对另一个词性质的描述,即它是什么样的。
而属性关系又分为两小类:必然属性、或然属性必然属性:一个词语是另一个词语的必备属性,如(醋:酸),醋一定是酸的。
或然属性:一个词语是另一个词语的可能性属性,如(东北人:高),东北人不一定都高,但是可能高。
例:黄莲∶苦涩A.花朵∶鲜红B.钻石∶坚硬C.城市∶繁华D.班级∶团结答案:B解析:黄莲一定是苦涩的,为必然属性关系;B选项,钻石一定是坚硬的;A、B、D选项为或然属性关系,所以答案是B。
以上是三个常考重点——加强论证、数推图形、包含及属性关系的剖析,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0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