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复习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完整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689355e53a580217fcfe4f.png)
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
4. 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 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 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
除数少一位。 3.【除法的验算方法】 : (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什么方向等。
如: 128÷4=32,用乘法验算,被除数 =除数×商,
1 日是星期二,制作 8 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 4 月 30 日是星期四,制作 5 月份月历。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整千相乘的方法】
先用 0 前边的
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
中一共有多少个 0,再在结果的后边添上多少 0。
2.【乘法的估算】 :将被乘数和乘数估成与它最接近的 整十整百的两位数,那么估算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整十
数的乘积。
2 / 4成功的路 2 属于勤奋的人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完整版 )
才有收获
有付出
如:估算 18× 22≈ 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 整百 的数;再去计算。
【方法:四舍五入法】 :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成近似 数(整十、整百的数) ;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 近似数。
① 18× 22,先将 18 看成 20,然后去乘 22,20× 22 = 440,那么 18× 22≈ 440 ;(估大了)
② 18× 22,先将 22 看成 20,然后 18 乘 20, 18× 20 = 360,那么 18× 22≈ 360;(估小了)
③ 18× 22,将 18 看成 20,22 看成 20,20× 20=400 , 那么 18× 22≈ 400 ;(不知大了小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4fdfa1ea2161479171128d5.png)
平方千米
米
厘米 平方米
分米 公顷
× × ×
√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 100公顷
面积与周长计算方法比较:
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周长: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考考你:
200
900 4
500
公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六册
整理与复习 第六单元——面积
知识网络图:
面积与周长含义:
面积的意义: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 它们的面积。 周长的意义: 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 形的周长。
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顷、 平方千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71cc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1.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长度、重量、容量等方面。
–理解、应用简单的数学概念。
–发展数学思维和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进行有关基本数学运算的计算。
–大胆想象,积极探究,勇于发问,善于思考。
•情感目标:–养成好奇心,主动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能够在合作中分享成果和交流思想,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2.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对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的一个系统性复习和整理,重点复习以下部分:1.数的认识:正整数、零、负整数的认识、大小比较2.加减法:口算题目和应用题分析,整数的加减法3.长度:长度测量单位、长度相加的应用4.重量:重量测量单位、重量相加的应用5.容量:容量测量单位、容量相加的应用3. 教学方法1.导入:首先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床的长度是多少?这张纸的重量是多少?通过生动有趣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和发现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回归:通过展示PPT、板书等形式回顾和复习前几节课的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前几节课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认识。
3.探究:通过数学问题和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知识点,发现数学规律。
4.巩固:通过带有挑战性和思维性的问题,巩固知识点,激发学生思考、创新的能力。
同时,通过分组竞赛、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反思: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对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4. 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通过简单问题先激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回归通过展示PPT和板书回顾前面学过的数学知识点。
3.探究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1-2个数学问题或例题,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认识和理解数学概念。
4.巩固设计2-3个综合性的数学题,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44e1eb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0.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三年级下学期即将结束,数学期末复习成为我们必然要面对的任务。
本文将对三年级下册数学学习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复习梳理知识,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一、数的认识和数的比较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重点学习了1000以内的整数,包括数字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和数比大小的单位“多少多”,通过多种练习活动培养了同学们对数的敏感性。
例如,我们通过分析问题,运用“多少多”的概念进行比较,判断几种情况下的大小关系;运用思考导图、拆数、补数等方法快速计算几个数的大小关系等。
二、加减法运算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首先,我们掌握了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口诀,通过练习掌握了数的列竖式加减法运算,培养了快速计算的能力。
接着,我们通过各种应用题巩固了对运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解决实际问题、图案问题、应用题等。
三、长度比较和重量比较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长度的比较和重量的比较。
通过直观感受,我们学会使用1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和毫米(mm)等单位来表示长度,并能进行长度的比较。
同样,我们还学习了使用千克(kg)、克(g)和斤(jin)等单位表示重量,并进行重量的比较。
通过比较实际生活中的物体,我们巩固了对这些单位的理解。
四、图形的认识和作图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和作图。
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征,我们学会了识别并区分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等常见平面图形。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常见的几何体,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会认识这些图形,还可以画出它们的样子。
五、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首先,我们掌握了小时和分钟的概念,并会读写指定的时间。
接着,我们通过实践操作,学会了计算时间的增减,例如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以及问题中对时间的要求等。
三年级数学归纳与总结下册
![三年级数学归纳与总结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6efb7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f.png)
三年级数学归纳与总结下册三年级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也是数学学习内容较多的阶段。
下册的数学学习内容更加复杂,需要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对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一、加法和减法在三年级下册中,加法和减法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基本运算符号和计算方法。
通过对加法和减法的归纳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运算法则。
1. 加法的归纳与总结三年级下册加法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整十数的加法、带进位的十位数加法和三位数的加法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个位数相加,结果个位数相加,十位数不变;(2)相加的两个数中,有一个数是整十数,就可以先计算个位数,再计算十位数,并将十位数相加。
2. 减法的归纳与总结三年级下册减法的内容包括整十数的减法、带退位的十位数减法和三位数的减法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个位数相减,十位数不变;(2)减法中可能涉及退位的情况,即个位数不够减,需要向十位数借位。
二、数的排序和比较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排序是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对数的排序和比较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和比较方法。
1. 数的大小比较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数的大小比较主要包括个位数的大小比较、整十数的大小比较和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个位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个位数上的数字大小;(2)整十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十位数上的数字大小;(3)三位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百位数的大小,再比较十位数的大小,最后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2. 数的排序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数的排序主要包括个位数的排序、整十数的排序和三位数的排序。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个位数的排序,按个位数上的数字大小进行排序;(2)整十数的排序,按十位数上的数字大小进行排序;(3)三位数的排序,先按百位数的大小排序,再按十位数的大小排序,最后按个位数的大小排序。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3acd1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0.png)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1. 算术运算加法三年级下册学习加法时,要求掌握10以内的加法。
加法的计算方法可以画图或者列竖式来完成。
例如,计算12+3,可以先在个位上相加,再在十位上进位,得到最终的答案15。
掌握加法的基本技能以后,可以学习奇偶性的概念,进而通过分类讨论来简化加法计算。
减法同样地,三年级下册学习的是10以内的减法,其计算方法也可以通过画图或列竖式来完成。
例如,计算18-7,可以先在个位上进行减法操作,再在十位上退位,得到最终答案11。
掌握减法的基本技能以后,还要了解减法和加法的关系,例如减法的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的运算,这也有助于简化计算。
乘法三年级下册开始接触简单的乘法概念,对于10以内的乘法计算,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理解。
例如,计算5×4,可以表示为五个四边形的面积之和,每个四边形的面积为4,并将这5个四边形的面积相加得到结果20。
学生还需要理解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等概念。
除法三年级下册只需要学习除法的初步概念,包括算式的构成和语言表述等。
例如,8÷2表示为“8分2等于几”,也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帮助理解。
除法的具体计算方法需要在四年级学习后逐步掌握。
2. 分数分数的概念三年级下册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例如将一个圆形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一个分数,分子表示圆分成的份数,分母则表示总份数。
学生还需要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的约分等概念。
3. 计量单位长度单位三年级下册学生掌握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并可以进行相互转化。
例如,1米等于100厘米。
学生还需要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和用图形模型表示长度等概念。
重量单位三年级下册学生学习公斤和克两个重量单位,并可以进行相互转化。
例如,1公斤等于1000克。
学生还需要理解重量单位的换算和用图形模型表示重量等概念。
4. 几何形状正方体和长方体三年级下册学生学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概念,了解这两个几何形状的特征和性质,例如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矩形,并可以通过使用体积公式计算出其体积等。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2 整理与复习(2) (2)(优质课件)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2 整理与复习(2) (2)(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7c869ec850ad02df8041b4.png)
整理与复习(2)
把下面图形在方格纸中向右平移6格。
返回
整理与复习(2)
在右图中补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使整 个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
原来已有四个小正方形,再 画出一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使它 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在解答时
可以先确定它的对称轴, 再画。
返回
整理与复习(2)
在右图中补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使整 个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2)
整体回顾 综合运用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整理与复习(2)
整体回顾
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图形
平移和旋转
意义
特征
平移是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大 小、形状、方向均不变化,位 置变化。
平移
旋转
旋转是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 轴的圆周运动,大小、形状不 变,方向和位置变化。
返回
整理与复魏习(武2)帝曹操的第四个儿子曹植,和曹丕是同母兄弟,从小聪 明,深受得曹操的宠爱。
曹操的次子曹丕做了皇帝后,常想借口除掉曹植。一次,他 为难曹植,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诗,并要以兄 弟为题,但诗内不许出现兄弟二字,不然就要被处死。曹植被迫 答应。七步还没走完,曹植的诗已吟出来了:煮豆燃豆箕,豆在 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又惭愧又心酸, 只得罢休。后来,曹丕对曹植的监视迫害并未减少,曾经六次变 更其爵位,使其三次迁徙封地。
返回
整理与复习(2)
知识梳理
1.轴对称图形的意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 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 图形就叫作轴对称图形。折痕所 在的直线叫作对称轴。
返回
整理与复习(2)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3cfcfb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a.png)
本文主要是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复习,为学生们备战期末考试提供有力的帮助。
下面我们将从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字的应用和集合的认识四个方面进行总述。
一、数的认识1、认识数码。
掌握数码0-9,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和数码的排列规律。
同时学会将整数拆分成数码部分和数的部分。
2、认识个、十、百位。
孩子们需要掌握各位上数字的意义和大小关系,并能完成类似于253的数拆分成200+50+3的操作。
3、认识和比较数的大小。
孩子们需要掌握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如大小符号的使用、数学语言的描述等。
二、数的运算1、加减法运算。
掌握列竖式的方法,学会进退位的处理和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进行加减法运算。
2、乘法运算。
掌握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数字的组合对数进行乘法运算。
3、除法运算。
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理解带余除法的原理。
三、数字的应用1、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2、了解数字的应用。
通过数字的应用、数字的计量单位和数字的使用等方面的掌握,加深孩子们对数字的认知以及数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集合的认识1、集合的构成和性质。
通过区分集合中的元素和非元素,以及集合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的学习,帮助孩子们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集合的分类和操作。
通过对集合的分类和集合的运算,掌握集合的基本操作,为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掌握,孩子们能够在数学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也提醒家长们,应该密切关注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合理安排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和方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783623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b.png)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小学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与复习知识点一:位置与方向1.东西南北、东南西北是相对的方向。
2.在绘制地图时,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来绘制。
3.指南针指示方向,其中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北斗星的位置、影子与太阳的方向、早晚太阳的位置以及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等来确定方位。
知识点二:一位数除法1.平均分可以使用除法进行计算。
2.注意:在计算时,可以使用口诀估算,例如将71看作72,或将378看作更接近准确数的40.3.被除数末尾的数字并不一定对应商的末尾数字,需要进行笔算除法来确定。
4.除法验算可以使用乘法进行验证,如果有余数,则需要将余数加上除数再进行验证。
5.除数不能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减去自身都得。
知识点三: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在进行验算时,需要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来进行验证。
3.可以使用口算来计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或整百的数的积。
4.在进行估算时,可以将因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来进行计算。
1.可以将一个因数看作近似数,也可以将两个因数同时看作近似数。
2.凡是带有“大约”字样的问题,一般需要进行估算。
3.对于涉及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问题,需要进行三个步骤:计算、比较、回答问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4.面积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需要使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6.长方形的周长为(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为长×宽。
可以通过周长和宽、面积和宽、周长和长、面积和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正方形的周长为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
可以通过周长和边长、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7.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可以使用这些进率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320c4bfe53a580216fcfe7e.png)
1 / 4三年二班下册数学总复习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太阳是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4、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如图1)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
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
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
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图1)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如图2)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1f3e1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1.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总结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总结「篇一」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5=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的被除数=商×除数+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小学数学数的读法和写法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3388b6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f.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篇1一、复习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二、复习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教师巡视并指导)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①口算乘法。
②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③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二、知识应用(课件依次出示各题)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3)点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订正)(2)发现规律。
①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发现。
③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
(课件出示小结)(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要点归纳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要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a5d82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1.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要点归纳总结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要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
2.确定一个方向的方法:可以借助工具确认方向,也可以借助身边的事物确认方向。
3.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当面向东时,则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当面向西时,则背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当面向北时,则背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当面向南时,则背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4.借助工具和其他事物辨别方向:1) 借助指南针和罗盘辨别方向。
2) 借助其他事物辨别方向:①借助太阳:早晨太阳在东方,面向太阳,面东背西,左北右南;傍晚(黄昏)太阳在西方,面向太阳,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②借助北极星:面向北极星时,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③借助树木:夏天,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稀疏的一面是北。
④借助年轮:被砍伐树木的年轮稀疏的一面是南,稠密的一面是北。
⑤借助积雪:南面山坡的雪化得快,北面山坡的雪化得慢。
5.绘制地图的规则:为了便于观察,在绘制地图时,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并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北方。
绘制示意图时,确定观察点是前提,只有观察点确定了,才能确定其他物体的方向。
6.看路线图时,首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的规则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来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7.我们研究了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8.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要到达的地点所处的方向,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9.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太阳、指南针、北极星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熟记乘法口诀。
2.除法算式的读法:如658÷2可以读作658除以2,也可读作2除658.3.口算除法:1) 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用被除数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数的末尾有几个,就在算出来的结果后添上几个。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54c07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c.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复习总结应该及时开始,不应等到考试前几天才开始。
复习总结应该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目标要明确。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1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2(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7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d5390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2.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7篇】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7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扩展自己的视野和体验。
减少碎片化学习,避免无效和功利性学习。
学会把握时机、解析难题,避免盲目和随意。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1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高一上学期的工作就结束了。
今天,能有幸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心得,我要非常感谢学校的领导和高一年级的全体老师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要感谢我们高一数学备课组的各位老师,特别是我们的组长。
正是因为在李新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全体备课组老师的努力进取、团结协作下,高一年级的数学统考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老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回想起这学期的工作,我感受颇多。
当然经验谈不上,因为三高工作能力出色的老师实在是太多了,我只想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这学期工作心得体会,有不妥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这学期,我担任了高一(9)班的数学教学工作。
下面我就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谈谈我及我们备课组的一些做法:一、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生在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阶段,往往会有些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例如新的竞争压力,以往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一些问题困扰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确实下了一翻功夫。
1、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思想观念,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开学初,我就给他们指出高中数学学习较初中的要难度大,内容多,知识面广,让他们有一个心理准备。
全班大多数同学初中升高中成绩比较好,这造成一些成绩相对较差学生有自卑感,害怕自己不能学好数学;相反有些成绩较好学生骄傲自大,放松对数学的学习。
对此,我给他们讲清楚,大家其实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谁先跑,谁跑得有力,谁就会成功。
对较差的学生,给予多的关心和指导,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骄傲的学生批评教育,让他们不要放松学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总结与练习-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总结与练习-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052837a216147917112865.png)
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三位数连加法笔算方法: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可以把前两个数相加,用所得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进位的“1”在前一位要记得加上。
知识点二、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三位数连减法笔算方法:一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可以先把前两个字相减,然后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如:a-b-c=a-(b+c) ;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速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退位的那个数要记得把1减掉知识点三: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注:小括号只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同一道题,计算方法不同,计算结果不变。
知识点四、从里程表中抽象出线段图来解决问题解决根据里程表提出的问题,一般先把里程表转化成线段进行观察,再列式计算。
知识点五、用里程表读数解决问题当天行驶的里程数=当天里程表的读数—前一天里程表的读数【典型例题】类型一、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例1、递等式计算。
619+387+598 887-124-367 107+(495-328)845-484+186举一反三:1、递等式计算。
697+112+85 750-(253+388)746-348-126 452+199-186例2、简便方法计算。
20+97+397+797 432+563+268举一反三:1、简便方法计算。
740+890+560 101+102+103 8+98+998例3、用竖式计算。
368+417-589 = 950-491-372= 568+234+128=举一反三:1、用竖式计算。
513+137+252= 464-127+324= 458-97-167=例4、妈妈要买下面三种商品,一共要花多少钱?举一反三:1、妈妈去超市买衣服,爷爷的一件上衣是243元,爸爸的一条裤子256元,明明的外套是348元,妈妈买衣服一共花了多少钱?例5、有白菜共880棵,上午运走了357棵,下午运走了320棵,还剩多少棵没有运走?举一反三:1、水果店有490箱水果,上午卖出了244箱,下午卖出了156箱,还剩多少箱水果?(用两种方法解答)例6、妈妈每个月工资是767元,奶奶每个月补助189元,家里每个月生活费是689元,家里每个月节余了多少钱?举一反三:1、博物馆有游客752人,中午有367人离开,下午来324人,下午有多少位游客?(画图说一说,再列式计算)类型二、从里程表中抽象出线段图来解决问题例1、举一反三:1、小芳家经过电影院到少年宫比直接到少年宫远多少米?类型三、从里程表读数解决问题例1、李阿姨家7月份至12月份的用电量如下。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56e142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e.png)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整理与复习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学习的最后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本学期的全部内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复习与整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数学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同学们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深化对数学知识结构的理解;2.让同学们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3.让同学们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如口算、计算、推理、判断等;4.让同学们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整理与复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三角形的分类:按边的长度分类和按角的大小分类;2.平面镶嵌:初步认识镶嵌和构造一个面;3.数的计数:认识数,数的顺序,写出数和加减法;4.算式中的乘法:认识乘法,用乘法表示重复的加法,认识乘方;5.时、分的认识:认识时、分,读时分、画钟表;6.长度的比较:认识长度,比较长度;7.图形的对称:初步认识图形的对称性,画出对称图形。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老师首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和讨论,渐渐引出复习的重要性,以及整理与反思对学习的帮助。
让同学们明白,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考试得高分,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 整理复习接下来,老师分别针对本学期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复习。
化繁为简,着重让同学们理解各个知识点的关系与联系。
同时,老师还会提供一些题目,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一起做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思维方法的训练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老师会在课堂上设计适量的思维题目,如拼图、数独、迷宫等,提供不同形式的思维训练。
通过这些活动,让同学们更自觉地运用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4. 交流反思最后,老师会让同学们自由讨论学习中的困惑和难点,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974ebd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9.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理解不同方向的相对关系,例如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3、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需要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4、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做题时要先标出北南西东。
5、能够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描述行走路线,需要写清楚从哪里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里再向哪个方向走。
6、指南针可以指示方向,其中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个指向北方。
7、生活中的方位知识:北斗星永远在北方,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除以任何数(除外)都等于0,乘以任何数都得自己,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可以使用4舍5入法,例如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3、没有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4、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5、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6、除法的验算方法: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商乘以除数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可以通过商乘以除数再加上余数来验证被除数是否正确。
第三单元中,我们可以将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然后通过观察、分析表头和数据来回答问题。
在口算乘法中,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可以将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个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然后将两次乘积相加。
整百整十数乘以一位数可以先用整百数乘以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以一位数,最后将两次乘积相加。
一个数与10相乘可以将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2 100+60+20+12=192
350
25 4 25 10 100 250
4份528元,求5份多少元。
528÷4×5 =132×5 =660(元)
每份28人,有6份。如果平均 分成4份,求每份有多少个。
28×6÷4
=168÷4
=4数相乘,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乘10,积也乘10
。 坚 持 教 育 科研,不 断学习 理论知 识,努力 使自己 向"研 究型教 师"的目 标奋斗 。 1、 面 落 实 学 校有关 教育科 研工作 的要求 ,扎实 操作学 校科研 课题《 有效课 堂教学
策 略 的 研 究 》的研 究,不断 推进学 校教育 教学改 革工作 ; 2、 通 过 开 展 教育科 研工作 ,提高 自身理 论与实 践相结 合的素 养,努力 使自己成为"研
习 教 育 理 论 ,以及与 评价有 关 理论。
2、 加 强 教 学 科研实 践研究 尽可能多
第一单元 除法 (两位数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两位数
184÷8= 23(千克)
23
8 184 16 24 24
0
平均每头牛产奶3千克 平均每头牛产奶20千克
先分160千克奶 剩下24千克奶 再分24千克牛奶
=122
0
48 696 2
第二单元 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旋转
平移
1、会填吗?
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虚线两侧的图形都
能够(完全重合 ),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这条虚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
2、判断
所有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
所有的图形都有对称轴。 ( )
轴对称图形至少有1条对称轴。(
20×16=320 99×10=990 18×40=720
19×80=1520 60×7=420 30×33=990 32×10=320
5. 84÷7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942÷3
560÷5
306÷3
603÷3
635÷9
912÷8
416÷4
15×28
16×62
76×14
24×77
7.森林医生。 0
究 型 教 师 "。 3、 积 累 好 "过 程材 料",使 学生在 教师发 展评价 中不断 进步,看 到自己 成长的 过程,培 养 出 健 康 快 乐、奋 发向上 的适应 社会发 展需要 的好学 生,不断 提高学 生素质,达到更
高目标。
1、 注 重 科 研 理论学 习,牢 牢树立 终身学 习观念 坚 持 自 学 与 集体学 习相结 合,不断 提高自 身业务 水平。 学习新 课程改 革先进理念,学
122 4 488
4 8 8 8 8 0
第三单元 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15×11= 165(个)
15 × 11 15×1 ······ 1 5 15×10 ······1 5 15+150 ······1 6 5 答:150人够坐。
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1.圈一圈,算一算。
16 × 12
3 2 ······16×2 1 6 ······16×10 1 9 2 ······32+162 × 10 6 10 100 60 2 20 12
)
提高性训练
左
8
右
7
下
3
√
√
√
你能把展开后的图形画出来吗?
225÷3=75(人) 答:每排75人。 225÷5=45(人) 答:每排45人。 225÷9=25(人) 答:每排25人。
130÷5×15 =26×15 =390(元) 答:还需要准备390元。 13. 一本书有104页,淘气看了19页。剩下的要5天看完,平均 每天看多少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
教 育 科 研 工 作实践 计划
工 作 计 划 实 际上有 许多不 同种类 ,它们不 仅有时 间长短 之分,而 且有范围大小之别。 下 面 是 小 编 收集整 理的,希 望对你 有所帮 助!
坚 持 以 邓 小 平理论 和"三个 代表"重 要思 想为指 针,贯彻 市、区 教育工 作会议精神,实 施 "科 研 兴 校 "的战 略,进行 各级各 类课题 研究,培 养一支 科研型 教师队 伍,扎 实推进 以 课 程 改 革 为契机 的教育 教学改 革,继续 开拓轻 负担、 高质量 、创特 色的办 学之路
(104-19)÷5 =85÷5 =17(页) 答:平均每天看17页。
15×42=630(元) 答:收入630元。
12×(76-42) =12×34 =408(元) 答:最多还可收入408元。
480÷6÷5 =80÷5 =16(户)
答:平均每个单元有16户。
300×8÷6 =2400÷6 =400(米) 答:返回时平均每分跑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