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输血科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医院的所有相关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输血科医院应建立感染管理委员会,由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代表组成,负责制定感染管理规范、推进感染管理工作、监督感染管理执行情况。
第二章感染监测与报告第六条输血科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对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感染进行监测和报告。
第七条输血科医院感染监测应包括手术感染、院内感染、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各种类型的感染。
第八条输血科医院感染监测应包括以下指标:感染发病率、感染死亡率、感染耐药菌感染率等。
第九条输血科医院应建立感染事件报告制度,对感染事件及时报告并调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条输血科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应包括感染类型、感染发生时间、感染原因、患者基本情况等相关信息。
第三章感染预防与控制第十一条输血科医院应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工作,对可能感染的职工提供相关防护用品和培训。
第十二条输血科医院应建立感染预防控制标准操作程序,并进行定期培训和宣传。
第十三条输血科医院应加强手卫生管理,规范员工的手部卫生操作、手消毒和手套佩戴。
第十四条输血科医院应做好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消毒灭菌合格。
第十五条输血科医院应建立感染隔离措施,对感染风险大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第四章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第十六条输血科医院应建立医务人员感染管理制度,做好医务人员的健康检查和感染控制。
第十七条输血科医院应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预防和管理工作,对受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第十八条输血科医院应定期开展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健康检查,确保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
第十九条输血科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对感染防控的意识和能力。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输血科
一、前言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输血科作为医院感染的高风险科室,其感染管理尤为重要。
为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输血科感染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2. 降低输血科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
3. 提高输血科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输血服务。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输血科成立感染管理小组,负责输血科感染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2. 感染管理小组组长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输血科感染管理制度,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督。
3. 感染管理小组成员负责执行感染管理制度,定期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反馈和整改。
四、感染管理措施1. 人员培训(1)对输血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其感染防控意识。
(2)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掌握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
2. 工作环境管理(1)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确保各区域环境卫生。
(2)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消毒,确保空气质量。
(3)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及时清运,避免交叉感染。
3. 标本管理(1)严格执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和检测流程,确保标本质量。
(2)对阳性标本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4. 输血管理(1)严格执行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各项操作规程,确保输血安全。
(2)加强输血物品的消毒、灭菌管理,防止输血传播感染。
(3)定期对输血物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输血物品安全。
5. 感染监测与报告(1)定期对输血科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感染动态。
(2)对感染病例进行详细登记、报告,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五、奖惩制度1. 对在感染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感染管理制度,造成医院感染事故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输血科感染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医院输血感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输血感染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监督实施本制度,并定期评估制度执行情况。
2. 感染管理科负责输血感染管理的具体实施、培训和指导。
3. 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实施,包括血液采集、检验、配血、输血等环节,确保输血安全。
4. 临床科室负责输血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
三、输血感染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血液采集、检验、配血、输血等环节的操作规程,确保血液质量。
2. 加强血液质量管理,对血液进行严格筛查,确保血液无感染。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交叉感染。
4. 对输血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输血方案。
5. 加强输血患者的病情观察,密切监测输血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
6. 做好输血记录,详细记录输血过程及患者病情变化。
四、输血感染监测与报告1. 定期对输血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2. 对疑似输血感染病例,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进行调查和处理。
3. 对输血感染病例,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告,包括病例信息、感染原因、处理措施等。
五、输血感染教育培训1.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输血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2. 加强输血科、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输血感染防控水平。
3. 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感染防控知识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奖惩措施1. 对在输血感染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输血感染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实施本制度,加强医院输血感染管理,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为我院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医院输血室院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输血室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与管理1.成立医院输血室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输血室感染管理工作。
2.输血室感染管理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感染发生原因,研究改进措施,确保制度落实。
三、输血室感染防控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输血安全。
2.加强输血器材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确保输血器材无菌。
3.定期对输血室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4.对输血室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等定期进行监测,确保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加强输血室废弃物管理,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运输和处理的要求执行。
6.加强输血室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四、输血室感染监测与报告1.输血室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对输血室感染进行监测,包括:输血传播感染、医院感染、输血不良反应等。
2.发现感染病例,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3.对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感染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感染再次发生。
五、输血室感染防控教育与培训1.输血室感染管理小组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感染防控教育,提高感染防控意识。
2.对新入职工作人员进行感染防控培训,确保其掌握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
3.对感染防控工作进行检查、考核,确保制度落实。
六、附则1.本制度由医院输血室感染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七、监督与考核1.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输血室感染防控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考核。
2.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3.对在感染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通过实施本制度,加强医院输血室感染管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输血科感染管理制度
输血科感染管理制度一、科室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小组人员职责明确,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感控工作,制定其岗位责职责,统一接受感控管理部门业务指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科室质控内容。
定期组织培训,医务人员掌握一定的院感知识,并落实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配置适宜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和职业防护,采血时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知晓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和报告流程。
三、加强消毒隔离工作,保持环境整洁,每日对桌面、地面进行清洁,必要消毒处理;被血液等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四、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份,严禁存放其他物品;冰箱温度记录完整;每日清洁,每周消毒一次(每箱体内每周清洁消毒一次),并有记录;储血冰箱每月进行空气生物监测培养,结果符合标准且无致病菌和霉菌生长。
五、采血室、待检室、成份室等功能(采血治疗准备室)每日空气消毒并记录,每月进行空气监测。
若使用空气消毒应每季度进行强度检测,并记录。
六、加强传染病的上报管理工作,在对血液进行检测中发现传染病病例,根据传染病上报制度及时报告公共卫生科。
七、感染病人自体采集的血液应隔离储存,并设明显标志。
八、怀疑输血造成菌血症时,保留血袋中的血液、注射器及管道接头做细菌培养。
九、患者输血前应进行血液传播疾病的监测(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并保存相关资料。
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后如发生输血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负责人报告,必要时应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并进行原因分析和写出书面报告。
(此条款应是临床各用血科室执行的条款)十、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血袋等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本院相关规章制度要求进行处理,并记录,严防丢失、泄漏等意外情况发生。
输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输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输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感染病原体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机构和责任1. 输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感染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感染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2. 每个科室设立感染管理负责人,负责本科室感染管理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每月向院感委汇报工作情况。
3. 医院设立感染管理科,负责协调、指导、监督全院感染管理工作。
三、感染防控措施1.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洗手,液体皂洗手1分钟以上,含酒精的洗手剂擦手20秒。
2. 输血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必须佩戴口罩、隔离衣、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感染传播风险。
3. 对输血器械、输血袋等设备进行严格消毒和灭菌处理。
4. 输血科室定期清洁、消毒输血区域,保持环境卫生。
5. 患者隔离管理,感染患者单独隔离,减少传染风险。
6.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防控意识。
7. 根据病例分析和疫情监测,及时制订相应的感染防控措施。
四、感染监测和报告1. 输血医院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收集、统计医院内各类感染病例,分析病例来源和传播途径。
2. 对怀疑病例进行及时隔离和治疗,确诊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卫生主管部门。
3. 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感染检测,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4. 建立感染报告制度,所有感染事件必须及时向院感委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应急预案1. 输血医院建立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处理程序和协调机制。
2. 一旦发生感染暴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疫情调查和防控。
3. 协调医院内外资源,做好病例救治和传染控制工作。
4. 感染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总结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处置效率。
六、监督检查1. 输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全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2. 对各科室执行感染控制措施情况进行抽查,并通报结果。
3. 对医护人员执行感染管理规定情况进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纠正。
2023年输血科管理制度6篇
2023年输血科管理制度6篇书目第1篇医院(血库)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第2篇(血库)输血科感染管理制度第3篇八一医院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第4篇医院输血科血库感染管理制度第5篇医院医疗(血库)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第6篇输血科质量和平安管理制度输血科质量和平安管理制度1.为确保输血平安有效,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2.接收血液标本时,必需仔细核对标本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和临床诊断等。
检查血液标本是否有溶血、污染、血量不够等,不符合配血试验要求的标本拒收。
3.配血前必需对病人及献血者血型两次确认,必需作正反血型鉴定,无误后方可配血。
4.《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所填血型与标本管标示血型不符时,病人或家属对血型有异议时,马上通知临床科室重抽标本,复查血型,还有疑问时,马上床旁复查血型,再有疑问时,马上请示科主任处理。
5.配血中发觉主、次侧有一侧凝集,一律不得发血,马上报告科主任,作进一步检查。
6.领血人必需是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发血前必需核对受血者姓名、年龄、血型、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等,以及献血者血袋条码号、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种、血量等,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认可。
7.如有群伤、需输血的病人太多,分轻重缓急配血,先配危重病人的血液,再配病情较轻病人的血液,并马上报告科主任恳求救济。
8.输血科(血库)必需储备肯定量的血液,保证应急用血。
9.仔细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
1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11.正确合理运用化学试剂(药品),有毒有害物品专人保管,防止事故发生。
12.正确处理医疗生物垃圾,防止交叉污染发生。
13.做好水、电、气防火防灾工作。
下班前必需关闭全部不用的仪器、空调等用电器,关好水、气管开关,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14.定期检查通电线路,严防引发火灾,科室配备消防器材,强化消防意识,加强消防演练,人人警惕,消退隐患。
医院感染的输血科特点及输血科控制策略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7
目录
• 医院感染的输血科特点 • 输血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 输血科医院感染的控制策略 • 输血科医院感染的案例分析
01
医院感染的输血科特点
输血科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
01
02
03
血液传播性疾病
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艾滋病等,通过输入被感 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 。
采血和输血后的护理
对采血和输血后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感染症状。
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
患者自我防护
向患者宣传采血和输血过程中的 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 意识。
医务人员培训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 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 养和操作技能。
建立完善的消毒和隔离制度
推广应用安全、有效的输血技术和管理模式
安全技术
推广应用安全、有效的输血技术,如采用密闭式输血技术,减少血液暴露和污染的风险。
管理模式
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确保输血科的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防控的要求,如制定严格的血液储存、运输和 使用的规范和操作流程。
04
输血科医院感染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输血科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
。
案例三
总结词
预防为主,强化监测,快速反应
VS
详细描述
某医院输血科通过预防为主的原则,强化 监测和快速反应机制,成功防控了一起严 重的医院感染事件。医院加强了对血液制 品的检测和储存管理,提高了员工的防范 意识,及时发现并处理了潜在的感染源。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细菌感染
如败血症、菌血症等,由 于输血过程中血液被污染 或采血器材消毒不彻底引 起。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共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 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2 严格按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3 各区洁净度的要求:采集患者自身血、贮存、发放血液室在Ⅱ类环境中进行,并配备有相应的隔离设施。
4 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剂处理。
5 贮血冰箱应专用于贮存全血及成分血,每周一次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
每月对冰箱内的空气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6 感染患者自身采集的血液应隔离贮存,并有明显标志。
7 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水平。
建立健康档案。
8 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并按要求做好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工作。
9 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交专人进行无害化处理。
2。
输血科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输血科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临床供血安全,更好的保障医疗平安,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1、设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血液储存室、发放处、成份室、为清洁区,血液检验为污染区、办公区为半污染区,标记清晰。
2、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和地面用0.2%过氧乙酸或1000mg/L含氯制剂擦拭消毒。
擦拭用的抹布和拖布分室使用,做到专用、专容器消毒, 标记清楚,并记录。
3、储存、发放血液应分室在n类环境中进行。
使用空气净化机进行空气净化,24小时开机。
定期清洗、更换滤网,并记录更换时间。
4、储血冰箱专用,每周清洁和消毒一次,用0.2%过氧乙酸或lOOOmg/L含氯制剂擦拭消毒,并记录。
血浆融化器每天擦拭消毒一次。
5、循环解冻箱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6、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按感染性废物处理,按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相关规定正确贮存处理。
(容器带盖;3/4满时封口;防止外漏;在袋外标记科室、时间、内容物;锐器放锐器盒;在科室储存时间不能超过2天;填
写医疗废物转运联单并双签字后保存3年)
7、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做好相应的个人防护。
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严格洗手。
防止因操作不当给自身造成感染危险。
8、科室设专人负责消毒隔离工作的检查,每天对以上所规定的内容的具体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核实。
9、按规范要求每月对冰箱做一次空气培养采样监测。
血库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范本
血库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针对血库医院的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进行规范,旨在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并确保医院内部环境的卫生和清洁。
本制度的执行范围适用于血库医院的所有工作区域和人员。
二、感染管理制度1. 传染病报告和监测a. 所有医务人员在发现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例时,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b. 定期进行传染病监测,确保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对疫情高发区域或人群进行预防和控制;c. 建立传染病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沟通。
2. 具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a. 制定相应的传染病防控方案,包括人流、物流、空气传播等不同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b.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传染病知识培训,提高其识别和处理传染病病例的能力;c. 定期组织针对性的传染病演练,熟悉应急处理措施和流程;d. 建立消毒措施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传染病病原体的有效杀灭和防止交叉感染。
3. 个人防护a. 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b. 治疗接触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疫苗接种,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c. 医务人员在患者接触后,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洗手程序进行手卫生,确保消除传播途径。
4. 医疗设施和器材的处理a. 对于使用过的医疗设施和器材,应按规定的处理程序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病原体的有效杀灭;b.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置制度,确保废物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c.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施和器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消毒隔离制度1. 消毒程序a. 根据不同的区域和设施,制定相应的消毒操作方案;b. 使用符合标准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确保病原体的有效杀灭;c. 建立消毒操作记录,对消毒工作进行规范和监督。
2. 消毒频率a. 根据不同区域和设施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消毒频率;b. 高风险区域和设施的消毒频率应更加密集。
3. 隔离措施a. 对于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空气传播隔离等;b. 隔离措施的执行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操作流程;c. 隔离期满后,应进行相应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隔离区域的彻底清洁和无菌。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详解
一、引言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输血传播疾病、输血反应等。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降低输血风险,我国制定了严格的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输血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详解。
二、输血安全管理组织架构1. 输血安全管理委员会输血安全管理委员会是输血安全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监督输血安全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2. 输血科输血科是输血安全管理的核心部门,负责输血工作的组织实施、输血质量控制、输血风险监测等。
3. 医院感染控制科医院感染控制科负责监督输血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输血过程中防止感染传播。
4. 其他相关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如检验科、药剂科、护理部等,在输血安全工作中也承担相应的职责。
三、输血安全管理措施1. 输血前管理(1)严格筛查献血者: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确保献血者的血液安全。
(2)血液采集与保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血液采集,确保血液质量。
血液采集后,按照规定保存条件保存,避免血液污染。
(3)血液检验:对采集到的血液进行严格检验,包括血型、血常规、传染病筛查等,确保血液质量。
2. 输血中管理(1)核对信息:输血前,医护人员应核对患者信息、血型、血液质量等,确保输血安全。
(2)输血过程监控: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输血反应及时处理。
(3)输血器械消毒:输血器械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 输血后管理(1)输血记录:详细记录输血相关信息,包括患者信息、血型、血液质量、输血反应等。
(2)输血反应处理:发现输血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3)输血安全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输血安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输血安全意识。
四、输血安全管理监督与考核1. 输血安全管理监督(1)定期检查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一、设有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区明确。
二、工作人员上岗衣帽整洁。
三、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加强临床用血管理。
四、严格试剂管理,所用试剂必须取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并建档登记。
五、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每次1小时,并有记录。
六、储血冰箱每周清洁消毒1次,并有记录。
七、保持桌面、地面清洁,操作台、桌面和地面每日擦拭2次,有血液污染时用1000-1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八、每季度对空气、医务人员手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每月对冰箱内壁进行致病微生物和霉菌监测,留存监测资料。
九、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十、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水平。
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十一、医疗废物处置符合有关规定。
医院输血科感染控制制度
医院输血科感染控制制度
1.目的
规范医疗行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2.依据
《医院管理条例》
3.适用范围
输血科
4.职责
输血科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相关条例对科室的日常工作进行感染预防和控制。
5.内容
5.1 输血科环境要求:输血科应有专用场地及专用冰箱,休息区与工作区分开独立成室,储血区与配血区分开设立。
5.2 输血科按计划向上海市血液中心申领血制品,领回的血制品按品种不同迅速分开放置。
5.3 破损的血制品要统一放置,统一处理。
5.4 每天早晚用1000mg/L 消毒液擦洗工作台面,并作书面记录。
5.5 配血后废弃的皮条、器皿、吸管等集中放置于黄色医疗废物袋内,及时送检验科上磅处理。
5.6 输血科冰箱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整洁,每周用1000mg/L 消毒液擦洗一次,冰箱内壁及空气每月作一次细菌培养,保留原始记
录。
5.7 储血区域每天用紫外线灭菌灯照射两次,每次 30分钟,有记录。
5.8 用净化工作台进行操作前,清除操作区内的杂物,用酒精纱布擦净工作台面,开启紫外线灭菌灯 30 分钟。
5.9 输血科每月对工作台面、工作人员的手作细菌菌落总数和消毒效果的检测。
5.10 感染科每月查阅输血科消毒原始记录。
5.11 输血科工作人员定期参加抗感染知识培训。
输血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输血科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依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输血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全体工作人员及患者。
第三条输血科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科学监测、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四条输血科设立医院感染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监督执行本制度。
第五条输血科医院感染防控领导小组职责:1. 组织制定和修订输血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2. 监督检查输血科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4. 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5. 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部门报告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情况。
第六条输血科医院感染防控领导小组下设医院感染防控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
第七条输血科医院感染防控办公室职责:1. 负责制定和修订输血科医院感染防控措施;2. 负责监督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3. 负责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报告和调查处理;4. 负责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宣传、培训和考核;5. 负责与医院感染防控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
第三章预防措施第八条输血科医院感染防控措施: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确保输血安全;2. 加强输血器材的清洗、消毒和灭菌;3. 建立健全输血血液制品的储存、运输和发放管理制度;4. 严格执行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5. 加强输血科环境消毒,定期监测空气质量;6. 做好输血科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7. 建立输血科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8. 加强输血科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控意识。
第四章监测与报告第九条输血科医院感染病例监测:1. 对输血科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及时报告医院感染防控管理部门;2. 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查找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3. 定期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部门报告输血科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情况。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本院临床用血由中心血站供给,输血科按有关规定收领和发放,禁止不合格血液入库,不得私自采血。
(自体储血、自体输血者除外)
2、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份,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清洁和消毒一次。
每月对冰箱内空气培养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5CFU/㎡为合格。
3、储血室、血液治疗室每日紫外光管消毒空气60分钟,每月作一次空气培养监测。
4、有输血不良反应者进入“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填写输血反应汇报单,返回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
5、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一段时期内出现输血传染病症状,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丙肝、梅毒等,除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外,应向供血机构书面报告。
6、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血液污染的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剂处理。
7、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8、试验后的玻片、试管、吸管须浸入消毒溶液内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9、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布局合理规范,场地面积、功能设置与需求匹配,内部划分为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
(二)血液及血液制品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血站供应。
(三)严格献血人员采血前、患者申请输血前传染病筛查。
(四)工作人员每年健康体检不少于一次,实行免疫接种。
(五)进入工作区着统一工作服,落实标准预防和个人防护措施。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及时处理并按规定上报。
(六)储血冰箱应专用,每日检查并记录运行情况。
每日清洁,每周消毒一次。
(七)感染患者自体采集的血液须专柜隔离储存,并设明显标识(八)不得打开血袋,避免污染。
杜绝使用开放瓶输血,禁止使用开放式漏斗和消毒纱布过滤血液。
(九)输血过程中严密监测输血不良反应,出现异常立即停止输血并作相应处理。
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时,应做细菌学检验,并向感染控制职能科室报告。
(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台面、地面、桌面每日清洁消毒,被污染时及时擦拭消毒。
(十一)储血室和储血冰箱每月进行1次空气微生物学检测,空气和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符合Ⅲ类环境卫生要求。
输血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输血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院的治疗过程中,与医疗服务相关的感染。
输血科作为医院内潜在的感染源之一,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建立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输血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进行探讨,并提供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二、输血科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1. 输血操作环节,如输血前准备、输血过程、输血设备使用等,存在感染的风险。
2. 输血科患者多为重症患者,免疫力较弱,易受感染。
3. 接触患者或病原体的医护人员,也存在感染传播的可能性。
三、输血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内容1. 人员培训和教育为保障医护人员掌握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知识和技能,医院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并考核员工的学习效果。
包括感染预防和控制准则、洗手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2. 感染监测与报告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输血科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
一旦发现感染疫情,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防止感染的进一步传播。
3. 感染预防与控制(1)洗手和手消毒:无论何时何地,医护人员接触输血设备和患者前,都应进行有效的洗手和手消毒。
并采取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时间,保证彻底清洁。
(2)消毒和无菌操作:输血设备、针头及其他相关器械的使用前应进行有效的消毒和无菌操作,以防止交叉感染。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输血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无菌操作的要求,避免器械和手部接触输血袋或输血管道,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4)定期消毒和清洁环境:输血科环境定期消毒和清洁,保持室内的卫生和无菌状态,减少感染的风险。
4. 医护人员感染管理(1)医护人员定期体检:定期对输血科医护人员进行体检,发现感染早期症状,及时采取隔离措施,以免传播给患者和其他医护人员。
(2)职业暴露管理:建立医院职业暴露管理制度,对感染相关的职业暴露进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暴露事件,并提供相应的医疗和心理支持。
5. 耗材和设备管理(1)优化耗材和设备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耗材和设备,确保其质量和无菌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布局合理,应有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
血液储存、发放处、成分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设在污染区;办公区为半清洁区。
2.工作区洁净度的要求:采集患者自体血、储存、发放血液应分室,在Ⅱ类环境中进行;血浆置换术应在Ⅱ类环境中进行,并配备相应的隔离措施。
3.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剂处理。
4.必须严格按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和管理。
5.进入输血科的血制品及试剂必须有卫生部或国家医药局颁发的许可证。
6.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
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为准。
7.对感染患者自体采集的血液应隔离储存,并设明显标志。
8.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水平。
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并向医院感染控制科报告。
9.严格掌握输血(血制品)适应证,节约用血,科学用血,减少
血源性感染的机会。
10.废弃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11.严格执行《采供血机构建设基本标准》、《采供血机构检查验收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