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第二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一、什么是社会

二、社会的构成要素

三、社会文化

一、什么是社会

1.1社会的涵义

A、语源学中的涵义

• 中国:

社,一指祭神处;二指古代乡村基层组织;三指志趣相投者结成的团体。

会,集会、聚会。

社会:民间志同道合者的聚会或结合成的团体。

• 西文:Society

一指人类的共同体;二指人与人结合的存在关系;三是与国家相对立之概念。

B、社会学中的涵义:

• 孔德,社会学研究对象;斯宾塞,超级有机体;

• 基本共识:社会指由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个人的有机整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体系。

• 社会关系是社会的组成要素之一。马克思:“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

• 在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中社会也是个与政府相对应的人类生活存在形式,如公民社会。

C、社会的三层内涵:

 1)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

 2)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存在的,社会是一个互动体系;共同兴趣与共同利益的结合是社会存在的深层原因

 3)社会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连结而成,社会是社会的关系体系,关系又成为人们共同活动规范。

1.2 社会的类型

1.21 社会的性质:

唯实论:

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由种种规范和制度所构成,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对个人有强制性。

唯名论:

认为个人及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先在于社会而存在,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认识社会是以认识个人为基础,认识社会的根本目的在于认识个人。

1.22 社会的类型;

宏观类型(从演变形态看):如孔德的神学、形而上学和科学三阶段说;马克思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四阶段说;

具体类型(从联结纽带看):血缘共同体,如家庭家族;地缘共同体,如邻里村落;业缘共同体,如经济、政治、教育组织;还有兴趣共同体。

1.3 社会的特点:

• 多样性:

• 复杂性:

• 变动性:

1.4 社会的功能

整合功能:

交流功能:

导向功能:

继承与发展功能

二、社会的构成要素

• 构成要素:行动者、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

2.1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

2.11人的双重属性: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12人是社会行动者:

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行动者;

人有主体性,即人能根据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及具体情况进行行为选择;

还指人可以主动采取自认为合适的行为特征。

人的客体性。

2.13社会需要对人的行动的意义

• 人的社会行动的规律是受其需要的影响。

• 马克思: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具有基础的作用。

• 马斯洛:从人本主义角度阐述需要对人的行为的激励作用。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需要按层次排列,低级需要满足后会追求高级需要,因而有激励作用。

2.2 社会关系 

• 社会关系的涵义:社会关系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元素;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不是指个别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联系。它强调的是处于相对位置上的人们之间的共有行为模式,如父子关系、师生关系;从结构角度看是指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即指它们之间相对稳定的、合乎社会期望的相互作用模式。• 社会关系的类型

• A、基本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三要点:社会结构即社会关系总和;社会结构是矛盾关系体;社会结构动力源自社会内部矛盾运动。

 而具体的社会关系就涉及个人与个人、静态与动态、初级与次级、对抗性与非对抗性等关系。B、具体的社会关系

 社会学一般从两个角度认识具体的社会关系:• 一从角色纽带的性质角度:

 血缘关系:

 业缘关系:

 地缘关系:

• 二从角色间结合的性质(或交往形式)角度:

• 结合关系:和睦、协作、共同、强制等关系;

 分离关系:反感、竞争、敌对、斗争等关系; 混合关系:结合与分离关系同时并存,但有主有从。

2.3社会行动

2.31社会是一个行动的体系:韦伯的观点,如从社会角色背后的行动的角度看,可说社会是其成员复杂的行动体系。体系社会的关系存在于社会行动之间,因而社会行动系统也就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形式,社会行动是内容。

2.32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的形成:主要来自吉登斯,社会结构形成是一个过程;结构是被反复不断组织起来的一系列规则或资源,不断纳入结构的包括人类行动者在具体情境中的实践活动,行动者在行动时使用丰富多样的行动情景下的规则和资源。社会结构是社会行动的结果;社会行动

者与社会结构化过程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影响与制约的。

三、社会文化

3.1 文化的涵义与分类

3.11语义学中的文化

• 中国:文化指文治教化,文字、文采,又指道德礼乐、典章制度;

化指感化、教化。

• 西方,Culture,指农耕和植物栽培,15世纪后,推而广之,把对人的品德与能力的培养也称为文化。

3.12社会学、文化学中的文化

• 泰勒,1871<原始文化>,文化与文明,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

•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指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 克虏伯:文化存在于种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其制造的各种物品和各种具体式样,其基本要素是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3.13(社会)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3.14 文化的分类

3.141、文化三分法:A、广义、中义与狭义

 广义:物质与精神文化总和;中义,指制度与规范文化;狭义,指科学文化知识。

 B、物质文化、规范文化与认知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