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课堂PPT)
有机化学实验制备思考题
![有机化学实验制备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8fad78f04693daef5ef73d0f.png)
实验一环己烯的制备1.粗制的环己烯在水浴上蒸馏,收集82-83℃馏分,这一操作的目的是什么?答:分离精制环己烯;鉴定产物环己烯2.在环己烯制备实验中,用磷酸做脱水剂,比用浓硫酸做脱水剂有何优点?答磷酸氧化性小,有机物碳化少;浓硫酸还原后生成二氧化硫,气味难闻3.环己烯制备实验采用蒸馏反应装置是否合适?答:不合适,因为环己醇/水共沸点97.8℃,环己烯/水共沸点70.8℃,相差较小,蒸出产物的同时,会夹带出一部分原料环己醇 4.在环己烯制备实验中,为什么控制分馏柱顶温度低于73℃,可以将生成的环己烯完全蒸馏出来?答:因为环己烯/水共沸物质量组成为90:10,共沸点70.8℃,即生成水完全可以将环己烯以共沸物的形式带出来 5.在环己烯制备实验中,水洗后的粗产物环己烯,不经干燥就进行蒸馏,会产生什么现象?答:蒸馏时,在70.8℃馏出环己烯/水的共沸物,形成前馏分,而环己烯馏分82-84℃量会减少 6.除用磷酸、浓硫酸做催化剂脱水制备环己烯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由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答:三氧化二铝用做催化剂,气相脱水,制备环己烯实验二1-溴丁烷的制备 1.1—溴丁烷制备实验为什么用回流反应装置?此反应较慢,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长时间反应,而玻璃反应装置可达到的最高反应温度是回流温度,所以采用回流反应装置 2.1—溴丁烷制备实验为什么用球型而不用直型冷凝管做回流冷凝管?因为球型冷凝管冷凝面积大,各处截面积不同,冷凝物易回流下来 3.1—溴丁烷制备实验采用1:1 的硫酸有什么好处?减少硫酸的氧化性,减少有机物碳化;水的存在增加HBr 溶解量,不易逃出反应体系,减少HBr 损失和环境污染4.什么时候用气体吸收装置?怎样选择吸收剂?有污染环境的气体放出时或产物为气体时,常用气体吸收装置吸收剂应该是价格便宜、本身不污染环境,对被吸收的气体有大的溶解度如果气体为产物,吸收剂还应容易与产物分离5.1—溴丁烷制备实验中,加入浓硫酸到粗产物中的目的是什么? .除去粗产物中未反应的原料丁醇或溶解的副产物丁烯等 6.1—溴丁烷制备实验中,粗产物用75 度弯管连接冷凝管和蒸馏瓶进行蒸馏,能否改成一般蒸馏装置进行粗蒸馏?这时如何控制蒸馏终点?可用一般蒸馏装置进行粗蒸馏,馏出物的温度达到100℃时,即为蒸馏的终点,因为1-溴丁烷/水共沸点低于100℃,而粗产物中有大量水,只要共沸物都蒸出后即可停止蒸馏7. 在1—溴丁烷制备实验中,硫酸浓度太高或太低会带来什么结果?(1)会使NaBr 氧化成Br2,而Br2 不是亲核试剂 2 NaBr 3 H2SO4(浓) →Br2 SO2 2 H2O 2 NaHSO4 (2)加热回流时可能有大量HBr 气体从冷凝管顶端逸出形成酸雾硫酸浓度太低:8.在1—溴丁烷制备实验中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正溴丁烷通常应在下层,但有时可能出现在上层,为什么?若遇此现象如何处理?为上层遇此现象可加清水稀释,使油层(正溴丁烷)下沉实验三、乙酸正丁酯的制备课后答答:若未反应的正丁醇较多,或因蒸镏过久而蒸出一些氢溴酸恒沸液,则液层的相对密度发生变化,正溴丁烷就可能悬浮或变案网生成的HBr 量不足,使反应难以进行ww w. kh da w .c o m 1.利用可逆平衡反应制备有机化合物,提高产物的收率有哪些方法?乙酸正丁酯制备实验采用什么方法?答:在反应过程中分出产物之一或全部;使一种反应物过量,本实验采用等物质的量反应物,分出产物之一水,使平衡移动2.为提高平衡可逆反应的产率,常使一种反应物过量,选择哪种反应物过量,应考虑什么?答:应考虑价格;是否有利于产物的分离纯化;是否容易回收再利用等3.乙酸正丁酯制备实验选择丁醇过量是否合理?为什么?答:不合理,丁醇的价格较贵;过量的丁醇不易从产物中分离出去;在精制产物乙酸丁酯时,它与乙酸丁酯形成二元共沸物(共沸点117℃)做为前馏分馏出来,带走大量乙酸丁酯,使产物收率降低4.回流分水反应装置,应用到哪些反应上能提高产率?答:反应是可逆的,其中一种产物是水,水与原料或产物形成共沸物,而原料或产物又不与水相溶不能形成上述共沸物时,可加入第三组分与水形成共沸物,第三组分与水不溶,就可利用回流分水反应装置提高产率 5.乙酸正丁酯制备实验中为什么用硫酸镁干燥粗产物,而不用无水氯化钙干燥?答:氯化钙能与醇、低相对分子质量酯等形成络合物,消耗产物酯 6.粗产物乙酸正丁酯依次经水洗、碱洗、水洗,其目的是什么?答:水洗除大部分酸,碱洗除剩余微量酸,再水洗除去可能残留的碱实验四、乙酰苯胺的制备 1. 在乙酰苯胺制备实验中,为什么用锥形瓶做反应器?答:本实验制得的产物为高熔点固体,锥形瓶较易将产物倒出来 2.乙酰苯胺制备实验为什么加入锌粉?锌粉加入量对操作有什么影响?答:苯胺易氧化,锌与乙酸反应放出氢,防止氧化锌粉少了,防止氧化作用小,锌粉多了,消耗乙酸多,同时在后处理分离产 3.乙酰苯胺重结晶时,制备乙酰苯胺热的饱和溶液过程中出现油珠是什么?它的存在对重结晶质量有何影响?应如何处理?答:油珠是未溶解的乙酰苯胺它的存在,冷却后变成固体,里面包夹一些杂质,影响重结晶的质量应该再补加些水,使它溶解,保证重结晶物的纯度4.乙酰苯胺制备实验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什么?怎样进行这一操作?5.在布氏漏斗中如何洗涤固体物质?答:将固体物压实压平,加入洗涤剂使固体物上有一层洗涤剂,待洗涤剂均匀渗入固体,当漏斗下端有洗涤剂滴下后,再抽空6.乙酰苯胺制备用什么方法鉴定乙酰苯胺?答:用测熔点的方法鉴定乙酰苯胺℃3.5g;100℃5.2g) 答:重结晶能得到最大产物质量为4.5g-0.56g=3.94g 3.94/4.5×100%=87.6%,最大收率87.6%实验五、肉桂酸的制备1.肉桂酸制备实验为什么用空气冷凝管做回流冷凝管?答:因为回流温度超过150℃,易使水冷凝管炸裂 2.在肉桂酸制备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新蒸馏过的苯甲醛?答:苯甲醛放久了,由于自动氧化而生成较多量的苯甲酸,这不但影响反应的进行,而且苯甲酸混在产品中不易除干净,将影响产品的质量故本反应所需的苯甲醛要事先蒸馏,截取170~180℃馏分供使用 3.在制备肉桂酸操作中,你观察温度计读数是如何变化的?答: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计的读数逐渐升高4.在肉桂酸的制备实验中,能否用浓NaOH 溶液代替碳酸钠溶液来中和水溶液?答:不能,因为浓NaOH 溶液易使未转化的苯甲醛发生歧化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为固体不易与肉桂酸分离,产物难纯化 5.在肉桂酸的制备实验中,水蒸气蒸馏除去什么?可否不用通水蒸气,直接加热蒸馏?课7.用100mL 水对4.5g 乙酰苯胺重结晶,假如当时室温为25℃,试计算重结晶的最大收率是多少?(25℃溶解度0.56g;80 后答过滤,达到洗涤的目的,反复进行几次,即可洗净案网答:目的是脱去产物中的有色物质加入活性炭的量要适当,在较低温度下加入,然后再加热煮沸几分钟,过滤出活性炭ww w. kh 物过程中形成不溶的氢氧化锌,与固体产物混杂在一起,难分离出去da w .c o m 答:水蒸气蒸馏主要蒸出未转化的苯甲醛就本实验而言,可以不通水蒸气,直接加热蒸馏,因为体系中有大量的水,少量苯甲醛,加热后,也可以使苯甲醛在低于100℃,以与水共沸的形式蒸出来,其效果与通水蒸气一样 6.用有机溶剂对肉桂酸进行重结晶,操作时应注意些什么?答:操作要注意:在制备热的饱和溶液时,要在回流冷凝装置中进行,添加溶剂时,将灯焰移开,防止着火;热抽滤时,动作要快,防止过热溶剂汽化而损失7.制备肉桂酸时,往往出现焦油,它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除去的?答:产生焦油的原因是:在高温时生成的肉桂酸脱羧生成苯乙烯,苯乙烯在此温度下聚合所致,焦油中可溶解其它物质产生的焦油可用活性炭与反应混合物碱溶液一起加热煮沸,焦油被吸附在活性炭上,经过滤除去实验六、3-丁酮酸乙酯的制备1.在3-丁酮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使用金属钠为反应物,在操作上要注意些什么?答:防止钠过多的接触空气,如压钠丝动作要快,钠丝摇入反应液中,反应装置与大气相通处接干燥管,防湿气进入反应体系中,使用仪器要干燥,试剂也要干燥,不用水浴加热反应瓶在钠完全反应后再加醋酸中和2.在3-丁酮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滴加稀醋酸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这一操作(假如用25%醋酸中和)?答:加入醋酸的目的:中和生成的钠盐,使之变成产物应根据方程式计算需要25%醋酸的量,边中和边搅拌,接近终点时,边滴加醋酸,边检查溶液的酸性,不能加入过多的酸,酸多了会增加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酸少了中和不完全3.在3-丁酮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为什么用减压蒸馏操作?如何操作?答:因为3—丁酮酸乙酯沸点高,在沸点温度下还易分解,所以用减压蒸馏操作选择适当的真空度;检查仪器的严密性;调整好真空度后再加热;用毛细管或搅拌装置,防止暴沸;移去灯焰,泄真空,再停泵等4.在3-丁酮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为什么用萃取操作?答:因为产物在水中溶解度大,萃取是从水中回收一部分产物5.在3-丁酮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在反应过程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答: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液的颜色逐渐加深;逐渐出现绿色荧光,反应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这种现象越明显实验七、7,7-二氯双环[4.1.0]庚烷的制备1.在7,7-二氯双环[4.1.0]庚烷的制备实验中,为什么用搅拌反应装置?怎样操作才合理?达间有软连接开动搅拌前,先用手转动看是否合适,再通电搅拌等 2.用介质加热有什么好处?什么时候用水浴?什么时候用油浴? 3.在7,7-二氯双环[4.1.0]庚烷的制备实验中,四乙基溴化铵的作用是什么?它的多少对操作有何影响?答:相转移和催化作用,能把一种反应实体从一相转到另一相中,增加反应速率,减少副反应量过少,反应时间长,量过多, 4.在7,7-二氯双环[4.1.0]庚烷的制备实验中,石油醚萃取什么物质?用同样体积的石油醚,一次萃取好,还是多次萃取好?答:主要萃取溶在水相中的产物,操作时分液漏斗不能摇的太厉害,防止乳化不分层一般说来使用同体积的石油醚,分多次萃取比一次萃取效果好5.在7,7-二氯双环[4.1.0]庚烷的制备实验中,怎样才能控制好反应温度为50--55℃,温度高低对反应有何影响?答:密切注意反应温度的变化趋势,温度高于55℃用冷水浴冷却,低于50℃用热水浴加热温度低反应时间长,转化率低,温度高,反应中有絮状物,难分离出产物课后面分离产物困难等后答答:加热均匀,不会出现局部过热和碳化现象小于100℃时常用水浴加热,小于250℃时可用油浴案网答:是两相反应,搅拌能扩大相界面,增强传质传热,加速反应整个装置都固定在一个铁架台上,搅拌安装合适,搅拌棒与马ww w. kh da w .c o m。
有机化学实验课件ppt
![有机化学实验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22566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8.png)
将待分离的物质加到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顶端,通过洗脱剂的洗脱作用使各组分 在柱内分离的色谱方法。
CHAPTER 03
有机化学实验实践操作
烷烃的性质与合成
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的熔点、沸点、溶解 度等。
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的稳定性、氧化反应 、卤化反应等。
烷烃的合成
烷烃可以通过烃类的热裂 解、催化裂解等方法合成 。
结晶与重结晶
结晶
通过冷却或蒸发使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析出固体晶体的过程 。
重结晶
将晶体溶解在溶剂中,通过加热蒸发溶剂或加入其他溶剂使 溶液再次达到饱和状态,再析出晶体的过程。
薄层色谱与柱色谱
薄层色谱
将固定相涂布在玻璃板或塑料板上,形成薄层,然后将待分离的物质点在薄层的 一端,通过展开剂的移动使各组分在薄层上分离的色谱方法。
烯烃的性质与合成
1 2
烯烃的物理性质
烯烃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烯烃的化学性质
烯烃的双键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
3
烯烃的合成
烯烃可以通过烃类的热裂解、催化裂解等方法合 成。
芳香烃的性质与合成
芳香烃的物理性质
芳香烃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芳香烃的化学性质
芳香烃的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芳香烃的合成
实验操作规范
遵循正确的操作顺序和规 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实验台,并 按照规定处理废弃物。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蒸馏装置
用于分离和提纯有机化 合物,包括蒸馏烧瓶、
冷凝器、接收器等。
分液漏斗
用于分离两种不混溶的 液体,如水和有机溶剂
。
滴定管
用于测量溶液的浓度和 体积。
数据整理
有机化学课堂练习及部分参考答案PPT课件
![有机化学课堂练习及部分参考答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c33d87a8956bec0875e305.png)
A.
C CH
CH 3
B.
CH 2CH 3
COOH
C.
COOH
O C
D.
O
C O
CH 3
CH 3
E.
脱氢
18
结构推导习题参考答案
CH 3
3 、 A . CH 3 CH 2 C CH 3
OH
B . CH 3 CH
CH 3 C CH 3
CH 3
C . CH 3 CH C CH 3
OH OH
19
结构推导习题参考答案
14
结构推导习题
11、已知D—醛糖A和B均有旋光性,但 与过量苯肼作用生成不同的糖脎;如果 以硝酸氧化A和B,则分别可得五碳二 元羧酸C和D,但C和D均不具有旋光性。 试写出A、B、C、D的费歇尔投影式。
15
结构推导习题
12、已知D—木糖与D—来苏糖都是戊醛糖,
与苯肼作用生成相同的糖脎。又知D—来苏糖
有机化学
课堂练习
1
思考题:如何分离苄醇、苯酚和苯甲酸?
练习题:
现有苯胺、苄醇、对甲苯酚混合物, 试设计一分离方案分离之。
2
例一: Br
Br
的制备
Br
例二:
Br
Br
Br
的制备
例三:
CN 的制备
*讲义402-403页练习题14、15
3
思考题:
1、试标出α-萘酚、β-萘酚与重氮盐发生偶联 反应时的偶联位置。
10
结构推导习题
7、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5H6O3,它 能与乙醇作用得到两个结构异构体B 和C,B和C分别与氯化亚砜作用后 再加入乙醇,则两者生成同一化合 物D。试推测A、B、C、D的结构。
有机化学实验(精)ppt课件
![有机化学实验(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1012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d.png)
天然产物结构鉴定及活性评价
结构鉴定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NMR )等波谱技术,结合化学方法如衍生化反应等,对天然产物 的结构进行鉴定。
活性评价方法
通过建立适当的生物活性评价模型,如细胞实验、动物实验 等,对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评价。同时,可采用化学方 法如酶活性测定等,对天然产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初步筛选。
催化剂在绿色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酶催化
酶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效催化性能,可用于替代传统化学催化剂,降低能源消耗和废物生成 。
金属有机框架(MOFs)
MOFs作为一类新型多孔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可调的孔径结构,可作为催化剂载体或 催化剂本身用于绿色合成反应。
光催化
利用光能驱动有机合成反应,可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 。
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
3
官能团鉴定的实验步骤
如样品处理、谱图解析、结果判断等。
有机物结构解析方法
结构解析的意义
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空间构型,是有机 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结构解析的实验步骤
如样品制备、数据收集、结构推断等。
常见结构解析方法
如质谱、X射线衍射等。
结构解析的注意事项
如选择合适的解析方法、避免误差等。
的合成路径。
使用可再生原料
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可再生 原料替代传统的石化原料。
绿色溶剂在无溶剂反应中的应用
无溶剂反应
通过消除或减少溶剂的使用,降低废物的生成和处理成本。
超临界流体
利用超临界流体(如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介质,实现无溶 剂条件下的有机合成。
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作为绿色溶剂用于有机合 成反应。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全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全](https://img.taocdn.com/s3/m/7595565aa6c30c2259019ee1.png)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全正丁醚的制备[思考题]1、反应物冷却后为什么要倒入50mL 水中,各步的洗涤目的何在,答:反应物冷却后倒入 50mL 水中,是为了分出有机层,除去沸石和绝大部分溶于水的物质。
水洗,除去有机层中的大部分醇,碱洗,中和有机层中的酸,10mL 水洗,除去碱和中和产物,15mL 饱和氯化钙溶液,除去有机层中的大部分水和醇类。
2、能否用本实验方法由乙醇和2-丁醇制备乙基仲丁基醚,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答:不能,会产生很多副产物。
应该用Williamson 合成法。
用氯乙烷钠和2- 甲基-1-丙醇钠正溴丁烷的制备[思考题]1、什么时候用气体吸收装置,如何选择吸收剂,答:反应中生成的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如卤化氢、二氧化硫)或反应时通入反应体系而没有完全转化的有毒气体(如氯气),进入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此时要用气体吸收装置吸收有害气体。
选择吸收剂要根据被吸收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来决定。
可以用物理吸收剂,如用水吸收卤化氢,也可以用化学吸收剂,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和其它酸性气体。
2、在正溴丁烷的合成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正溴丁烷通常应在下层,但有时可能出现在上层,为什么,若遇此现象如何处理,答:若未反应的正丁醇较多,或因蒸镏过久而蒸出一些氢溴酸恒沸液,则液层的相对密度发生变化,正溴丁烷就可能悬浮或变为上层。
遇此现象可加清水稀释,使油层(正溴丁烷)下沉。
3、粗产品正溴丁烷经水洗后油层呈红棕色是什么原因,应如何处理, 答:油层若呈红棕色,说明含有游离的溴。
可用少量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洗涤以除去游离溴。
反应方程式为Br + NaHSO + H O ? 2HBr + NaHSO2 3 2 4己二酸的制备[思考题]1、加料时,量过环己醇的量筒能否直接用来量取50% HNO ? 答:量过环己醇的量筒不可直接用来量取50% NHO 。
因为50% NHO 与残留的环己醇会剧烈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这样一来,量取50% NHO3 的量不准,而且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化学课件《关于有机化学复习的若干思考》优秀ppt 人教课标版
![化学课件《关于有机化学复习的若干思考》优秀ppt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ea5cbcec3a87c24128c425.png)
E
C
浓H2SO4 △ ③
F
D
C4H8O2
C2H6O 浓H2SO4 170℃ G
④ C2H4
08年29.(16分) A、B、C、D、E、F和G都是有机化合物, 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09年29.(14分)苄佐卡因时一中医用麻醉药品,学名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它以对硝基甲苯为主要起始原X经 下列反应制得:
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 )
A.4
B.5
C.6
D.7
08年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09年11.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a-damascone,
可用于制作“香水”,其结构为:
有关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让学生在思路的建构中获取有机知识
情 景
A师:大多数有机物易燃烧,产物分别是CO2、H2O… 乙烯、乙炔的燃烧,由于“C”的含量过高导致冒黑烟…
建
构 B师:在实验室提供乙炔、CCl4、乙醇等试剂,有学生自行
设计、完成有机物燃烧产物的鉴定、现象的分析…
学 A:学生经过瞬时记忆 遗忘 习 结 B:学生通过实验 积累经验 果
分数及知识点统计:
卷2:总分数66分平均每年考察16.5分 1.键线式、结构简式转换、推断、书写共计9分 2.同分异构体推断、书写、官能团的性质共计20分 3.酯化反应、酯水解反应方程式12分 5.有机物、官能团名称4分 6.其他(加成、缩聚、核磁共振、有机物燃烧、
酸性比较等)11分
C2H5OH
08年 1.酯水解产物的推断(对甲基苯酚) 2.官能团(-COOH)名称及相关性质 3.同分异构体的推断及书写(丙醇、C8H8O2) 4.酯水解方程式书写
有机化学课思考题及答案
![有机化学课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d7f0828762caaedd33d461.png)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一:环己烯的制备1:用磷酸做脱水剂比用浓硫酸做脱水剂有什么优点?答:磷酸的氧化性小于浓硫酸,不易使反应物碳化(或反应中不生成碳渣),无刺激性气体SO2产生。
2:如果你的实验产率太低,试分析主要在哪些操作步骤中造成损失。
答:1:环己醇的粘度较大,尤其是室温较低时,量筒内的环己醇很难倒干净而影响产率。
2:环己醇和磷酸混合不均匀,产生碳化。
3:反应温度过高,蒸馏速度过快,使未反应的环己醇因为和水形成共沸物(或产物环己烯与水形成共沸物)。
4.(见习题)二:1-溴丁烷的制备1:本实验有哪些副反应?如何减少副反应?答:C4H9OH → CH3CH2CH=CH2 (硫酸做催化剂)2C4H9OH →(CH3CH2CH2CH2)2O + H2O (硫酸做催化剂)2HBr + H2SO4(浓)→ Br2 + SO2 + 2H2O2:反应时硫酸的浓度太高或太低会有什么结果?答:硫酸浓度太高:1:会使NaBr氧化成游离Br 2:回流时会使大量HBr气体从冷凝管顶端逸出硫酸浓度太低:生成的HBr量不足,使反应难以进行。
3:试说明各步洗涤的作用。
答:1:H2SO4洗:除去未反应的正丁醇和副产物1-丁烯,正丁醚 2:第一次水洗:除去部分硫酸及水溶性杂质 3:碱洗:中和硫酸 4:第二次水洗:除去残留的碱、硫酸盐及水溶性杂质。
三:肉桂酸的制备1:具有何种结构的醛能进行铂金反应?答:具有α-H和活泼亚甲基的醛可以进行。
2:为什么不能用氢氧化钠代替碳酸钠溶液来中和水溶液?答:NaOH碱性太强,且加入量不易控制,加入过量NaOH会使肉桂酸与之中和形成可溶于水的肉桂酸钠,从而不能使肉桂酸固体析出。
3:用水蒸气蒸馏除去什么?能不能不用水蒸气蒸馏?答:除去未反应的醛。
只能用水蒸气蒸馏。
四:乙酰苯胺的制备1: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从苯胺制备乙酰苯胺?答:CH3COCl + C6H5NH2→ CH3CONHC6H5 + HCl(CH3CO)2O + C6H5NH2→ CH3CONHC6H5 + CH3COOH乙酰氯的酰化能力最强,冰醋酸最弱。
化学实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PPT教学课件
![化学实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dd71c7cc7931b764ce157f.png)
二、装置选择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A
B
C
D
E
F
G
(1)写出图中标号为1、2的仪器名称:
1
2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填序号)
装置。
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可选
装置
如何用弹簧测力计将下面的 杠杆调平
1.学习了杠杆、支点、动力、 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概念.
2.探究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表示为:F1l1= F2l2
的实验是否有尾气的吸收装置。 ③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自下而上,
从左到右”;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经干燥,后又 经过水溶液洗气。 ④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进气 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大进小出” 等。
三、实验操作的顺序
①连接仪器。按“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 →主体实验→尾气处理”顺序连接好实验仪 器。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装置B中出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以判断反 应是否开始发生,则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在装置C中集气瓶里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该气体应怎样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有机化学实验PPT课件
![有机化学实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5b30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c.png)
目 录
• 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分离 • 有机化合物官能团转化反应 •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与鉴定 • 有机化学实验中常见问题解析 •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规范
01
02
03
04
实验室安全制度
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安 全制度,如禁止吸烟、饮食等
握实验内容。
强化实验报告撰写
建议加强对实验报告撰写的指导,包 括数据分析、结论推导及文献引用等 方面。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建议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
THANKS
感谢观看
建议三:规范实验操 作
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效率和质量建议
01
建议四: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分 析结果
02
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及时 分析结果,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 。
06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知识点回顾与总结
有机பைடு நூலகம்学基础知识
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以及反应机 理等。
典型有机化学反应
涉及合成、分离、纯化和鉴定等实验过程,如酯 化反应、酰化反应、重氮化反应等。
消除反应
涉及卤代烃、醇等官能团的转 化,反应机理包括E1、E2等。
氧化反应
涉及醇、醛、酮等官能团的转 化,如铬酸氧化、银镜反应等 。
亲核取代反应
涉及卤代烃、醇、酚等官能团 的转化,反应机理包括SN1、 SN2等。
加成反应
涉及烯烃、炔烃等官能团的转 化,如催化加氢、硼氢化反应 等。
还原反应
涉及羧酸、酯等官能团的转化 ,如LiAlH4还原、催化氢化还 原等。
高中化学精品课件:有机实验复习专题ppt(2、3)
![高中化学精品课件:有机实验复习专题ppt(2、3)](https://img.taocdn.com/s3/m/a33f7d6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c.png)
碎瓷片、无水乙醇、浓硫酸 (体积比1:3)
ii)温度及水银球位置 170℃、反应液液面以下但
不接触圆底烧瓶底部
iii) 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脱水剂
iv)实验现象及副反应 反应液逐渐变黑、有刺激性气味
Ⅴ气体杂质及除杂
乙醇、SO2、CO2、H2O等
装有NaOH溶液 的洗气瓶洗气
Ⅵ 乙烯的检验 酸性高锰酸钾(经NaOH溶液洗气后) 7
45
练习2:将乙醛和乙酸分离的正确方法是 (B ) A.加热分馏。 B.先加入烧碱溶液,之后蒸出乙醛,再
加入稀硫酸,蒸出乙酸。 C.加入碳酸钠后,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 D.利用银镜反应进行分离。
46
练习3、为了进行Ⅰ项实验,从Ⅱ项中选出一种试 剂,从Ⅲ项中选出一种合适的操作方法:
I 实验
Ⅱ 试剂 Ⅲ 操作
淡黄色油状,密度比水大比混合酸小 Ⅴ如何提纯?
?
18
5、乙酸乙酯的制备
CH3
CO
OH
+H
OCH2CH3
浓H2SO4 △
CH3
COOCH2CH3
+H2O
要点
i)装置特点 (倾斜大试管、导管末端、长导管)
ii)加药品顺序 碎瓷片、乙醇、浓硫酸、醋酸
iii)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吸水剂
iv)饱和碳NaO酸H溶钠液?作用
剂
5.FeCl3溶液
48
2、几种重要有机物的检验
有机物质 烯烃(炔烃)
苯的同系物 (甲苯)
使用试剂
溴水或酸性 高锰酸钾
溴水和酸性 高锰酸钾
醇
铜丝
酚
浓溴水或氯化
铁溶液
现象
褪色
溴水不褪色 酸性高锰酸钾褪 色
《有机化学实验》PPT课件
![《有机化学实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3fabb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10.png)
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有 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其独立思考和 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安排与实验内容概述
课程安排
介绍课程的整体安排,包括实验次数 、时间、地点等。
实验内容概述
讲解产物鉴定的常用手段, 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 质谱等,以及各手段的原理
和应用。
演示如何使用专业软件对谱图 进行解析和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01
分析实验数据,包括产物的纯度、收率、光谱数据 等,评估实验效果。
02
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分析可能的原因 和改进措施。
03
总结实验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实验方案或优化实验 条件的建议。
应用
红外光谱可用于鉴定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化学键类型,如 羰基、羟基、胺基等。此外,还可用于研究反应机理、确定 异构体结构等。
核磁共振(NMR)原理及应用
原理
核磁共振利用核自旋磁矩在外加磁场中的能级分裂和跃迁产生的信号进行分析。 当外加射频场的频率与核自旋的进动频率相同时,核自旋将发生共振吸收现象。
谱图解析技术升级
未来谱图解析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解析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基于深度学习 的谱图解析算法等。
有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有机化学将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学科更加紧密地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应用前景的新 型材料和药物。
THANKS
感谢观看
简要介绍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步 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了解实验的 整体流程和重点。
实验室安全规范及应急处理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PPT课件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4ffbe410661ed9ac51f331.png)
完整版课件ppt
3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温度计
2、除杂:CH2=CH2(SO2、 CO2、C2H5OH、 CH3CH2OCH2CH3 )
试剂:NaOH溶液
3、检验:选择检验CH2=CH2、SO2、 CO2三种气体的试剂及 先后循序?
①KMnO4(H+)溶液 ②溴水
③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④品红溶液
⑤澄清石灰水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完整版课件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以及各
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考情分析
掌握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培养学生认真 审题、析题、快速解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思维能力,以及概括总结和语言表述能力,培养学 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 握知识规律的方法。
完整版课件ppt
11
例如:①蛋白质盐析
②肥皂的制备
4、提示:此反应的逆反应 酯的水解
完整版课件ppt
5
银镜反应(醛基)
1、银氨溶液的配置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①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
②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等 ③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等 ④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
完整版课件ppt
8
苯的溴代:
1、纯液溴:与溴水反应吗?
2、除杂:纯净的溴苯是无色的液体,而 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 部是油状的褐色液体,为什么?用什么试 剂除去杂质?
3、探究:如何验证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完整版课件ppt
9
完整版课件ppt
10
小结:掌握各常见有机化学实验的一下几 点: 1、实验装置及试剂 2、反应原理 3、注意事项 4、有无副反应 5、除杂净化 6、能力拓展
有机化学实验PPT精品课件
![有机化学实验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256b6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0.png)
3.实验室制乙烯 (1)混合液的配制: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且体积之比为
1∶3. (2)加入碎瓷片的目的:防止暴沸(加热溶液时,一般都要
加碎瓷片). (3)实验装置与制氯气的实验装置相似,需要将分液漏斗换
成温度计. (4)浓硫酸的作用小结
纤维素 制乙烯 苯的硝化 苯的磺化 酯化反应
⑤请画出实验装置简图.
第二步:安排合理的实验步骤 ①按装置图组装好实验仪器. ②在大试管里,先加入1.5 mL浓硝酸和2 mL浓硫酸,摇 匀,冷却到50℃~60℃以下. ③再慢慢地滴入1 mL苯,不断轻轻摇动,使之混合均匀, 塞好单孔塞. ④放在60℃的水浴中加热10 min.
第三步:产品是如何提纯的? 简述由粗产品进行分离提纯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讨论:①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顺序能否颠倒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硝基苯是一种有苦杏仁气味的无色油状液体,密度比 水大,不溶于水,有剧毒,实验中得到的产品往往呈淡 黄色,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SK)
4
思考题
1 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1) 熔点管壁太厚;(2) 熔点管不洁净;(3) 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
不实;(4)加热太快;(5) 第一次熔点测定后,热浴液不冷却立即做 第二次;(6)温度计歪斜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
中的大气泡破裂,成为液体分子的气化中心,从而使液体平稳地沸
腾,防止了液体因过热而产生的暴沸。
(2)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待液体冷却
后再补加,切忌在加热过程中补加,否则会引起剧烈的暴沸,甚至
使部分液体冲出瓶外,有时会引起着火。
(3)中途停止蒸馏,再重新开始蒸馏时,因液体已被吸入沸石的
刺激性气体SO2放出。 9
如果你的实验产率太低,试分析主要在哪些操作步骤中造成损 失?
答:(1)环己醇的粘度较大,尤其室温低时,量筒内的环己醇很 难倒净而影响产率。
(2)磷酸和环己醇混合不均,加热时产生碳化。 (3)反应温度过高、馏出速度过快,使未反应的环己醇因于水形 成共沸混合物或产物环己烯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而影响产率。
9
7
在蒸馏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不符合要求会带来什么结
果?
答:如果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上,蒸气还未达到温度计
水银球就已从支管流出,测定沸点时,将使数值偏低。若按规定的
温度范围集取馏份,则按此温度计位置集取的馏份比规定的温度偏
高,并且将有一定量的该收集的馏份误作为前馏份而损失,使收集
量偏少。
网上课件制作:
1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及解答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经长期发展,已形成了独立的教学 体系。实验课的任务不仅是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 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实践,敢于 动手,不怕挫折,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能力,以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空隙中,再加热已不能产生细小的空气流而失效,必须重新补加沸
石。
8
5 冷凝管通水方向是由下而上,反过来行吗?为什么? 答: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
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 6
蒸馏时加热的快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蒸馏时加热过猛,火焰太大,易造成蒸馏瓶局部过热现象, 使实验数据不准确,而且馏份纯度也不高。加热太慢,蒸气达不到 支口处,不仅蒸馏进行得太慢,而且因温度计水银球不能被蒸气包 围或瞬间蒸气中断,使得温度计的读数不规则,读数偏低。
试剂。 2 NaBr + 3 H2SO4(浓) → Br2 + SO2 + 2 H2O +2 NaHSO4
为便于学习,我们在制作了有机化学实验的网上预习 课件的同时,又制作了有机化学实验习题及解答课件,以
2
全面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本课件将有机化学实验的习题分为以下五类:
思考题(SK) 实验操作(CZ) 实验装置(ZZ) 判断题(PD) 填空题(TK) 试题难度系数分为三级:N 1为容易题;N 2为较难题; N 3为难题。 试题编码为:题类—序号—难度。如:
(2)除少数情况(如形成固熔体)外,一般可认为这两个样品为 同一化合物。 4
沸石(即止暴剂或助沸剂)为什么能止暴?如果加热后才发现7 没
加沸石怎么办?由于某种原因中途停止加热,再重新开始蒸馏时,
是否需要补加沸石?为什么?
答:(1)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它在溶液中受热时会产生一股稳
定而细小的空气泡流,这一泡流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湍动,能使液体
做第二次测定?
6
答:不可以。因为有时某些物质会发生部分分解,有些物质则 可能转变为具有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体。 3
测得A、B两种样品的熔点相同,将它们研细,并以等量混合(1) 测得混合物的熔点有下降现象且熔程增宽;(2)测得混合物的熔点与 纯A、纯B的熔点均相同。试分析以上情况各说明什么?
答:(1)说明A、B两个样品不是同一种物质,一种物质在此充 当了另一种物质的杂质,故混合物的熔点降低,熔程增宽。
答:(1) 熔点管壁太厚,影响传热,其结果是测得的初熔温度 偏高。
(2) 熔点管不洁净,相当于在试料中掺入杂质,其结果将导致 测得的熔点偏低。
(3) 试料研得不细或装得不实,这样试料颗粒之间空隙较大,
5
其空隙之间为空气所占据,而空气导热系数较小,结果导致熔距加
大,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
(4) 加热太快,则热浴体温度大于热量转移到待测样品中的转
如果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下或液面之上,测定沸点时,
数值将偏高。但若按规定的温度范围集取馏份时,则按此温度计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置集取的馏份比要求的温度偏低,并且将有一定量的该收集的馏份
误认为后馏份而损失。
10
8 用磷酸做脱水剂比用浓硫酸做脱水剂有什么优点? 答:(1)磷酸的氧化性小于浓硫酸,不易使反应物碳化;(2)无
11
(4)干燥剂用量过多或干燥时间过短,致使最后蒸馏是前馏份增 多而影响产率。
10 在环己烯制备实验中,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顶温度不超过73℃? 答:因为反应中环己烯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沸点70.8℃,含水
10 %);环己醇与环己烯形成共沸混合物(沸点64.9℃,含环己醇 30.5 %);环己醇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沸点97.8℃,含水80 %),因 此,在加热时温度不可过高,蒸馏速度不易过快,以减少未反应的 环己醇的蒸出。
11 在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实验中,粗产品中除乙酸正丁酯外,还有
哪些副产物?怎样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12
答:主要副产物有:1-丁烯和正丁醚。 回流时要用小火加热,保持微沸状态,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12 在正溴丁烷制备实验中,硫酸浓度太高或太低会带来什么结果? 答:硫酸浓度太高:(1)会使NaBr氧化成Br2,而Br2不是亲核
移能力,而导致测得的熔点偏高,熔距加大。
(5) 若连续测几次时,当第一次完成后需将溶液冷却至原熔点
温度的二分之一以下,才可测第二次,不冷却马上做第二次测量,
测得的熔点偏高。
(6) 齐列熔点测定的缺点就是温度分布不均匀,若温度计歪斜
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这样所测数值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
2
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定熔点时已经熔化了的试料使其固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