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正义(柏拉图)
柏拉图首先从探讨个人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从而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所谓的合乎正义
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它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追求城邦的整体和谐、统一,要求个
人无条件的为城邦服务。

正义是个人内心的一种道德或品质,奠定了后来西方学者对个人正义的思考。

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
会分工上,国家的三个等级,包括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只要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这从一定程度上给当权者一定的限制和不自由。

2.《理想国》(柏拉图)
柏拉图首先从探讨个人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从而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所谓的合乎正义
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理想国》主题是“什么是理想的国家”?,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描述了一个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

这个城邦是不存在于现实中的,是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
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乌托邦主义的传统。

《理想国》一书中还以大量篇幅详尽地讨论教育问题,提出对个人和城邦
进行彻底改造。

3.《雅典政制》
① 它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政治学方面的著作,相当于雅典城邦政治制度
② 在政治学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有意识对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和选择,并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研究方法。

他运用了历史的和经
验的研究方法,他组织对158个城邦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上升为具有普遍的一般理论。


《雅典政制》正是这调查材料的一部分,对于认识城邦本质有重要意义,虽然这种调查远没有达到现代精确的定量水平,但
在当时确实是极有创见的做法。

4正义(亚里士多德)
正义有两种形态:对应当平等的方面给人们以平等的待遇;在不应当平等的方面,则对人们加以区别对待。

因此,要努力实现分
配的正义,即根据个人不同的地位、财产、能力或贡献给予不同的待遇,另外也要无差别的均等对待每一个人,即实现矫正的正
义。

城邦的正义在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体现,理想的政体混合了正义的各个方面。

城邦正义要借助法律来实现。

他认为,法律虽
然不是万能的,但它凝聚了无数的经验与教训包含着一种时间的智慧。

一般的正义或普遍的正义是中道、中庸,即实现利益的平衡。

5政体三要素
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审判机能三要素。

英国资产阶级分权学说的创立者约翰〃洛克据此提出立法
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三权分立、制衡的主张,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完善了“三权分立”思想。

其后,美国的潘恩、杰斐逊等人进
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这一理论。

现代意义上的政体三要素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其中,立法权是指制定或修订法律,行政
权是指执行国家的意志,处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司法权是指惩罚罪犯或裁决私人讼争。

实行三权分立最典型的国家是美国。

6.混合政体
混合政体来源于古代希腊,它的核心内容是将纯粹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的要素和优点混合起来,从而达到更佳
的治理效果。

这种理论认为:①如果政治权利为一部分人所控制,不管这些人属于社会中的哪一部分,都有可能被滥用②对这部
分人运用权力进行控制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另一部分拥有与之相抗衡的权力。

混合政体理论侧重阶级之间的抗衡,或者说以阶级
为基础的势力平衡。

7.自然法
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

①自然法是永恒的。

绝对的②人的理性可以认识、
发现自然③自然法超越于实在法之上,后者应当服从前者。

自然法是独立于政治上的实在法而存在的正义体系。

对他的诠释与使
用在其历史进程中千差万别。

通常而言,自然法的意义包括道德理论与法学理论,尽管二者的本质在逻辑上互不相干。

根据自然
发的伦理学说,在某种意义上,支配人类行为的道德规范,起源于人类的自然本性或和谐的宇宙真理;而依据自然法的法学理论,
法律准则的权威,至少部分来自针对那些准则所具道德优势的思量。

8.斯葛多主义
是希腊化时期产生的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斯葛多派的理论。

核心是伦理哲学。

①其自然法观认为:自然是受铁的必然支配的过
程,存在一种统治宇宙的普遍原则,即自然法。

人是自然这个宇宙中的一份子,他的理性是宇宙普遍理性的一部分,顺从自然法
就是顺从人的本性。

自然法就是依从道德而生的。

自然法是正义和法律的基础。

人类制定的协议、国家制定的法律要受自然发的
约束。

②认为众生平等,人与神具有共同的理性,人与神理性的一致体现了人的精神自由。

9.神学政治论
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论证教权高于俗权,维护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

关于教会和国家
的关系,阿奎那承认国家的合理存在,并在这一基础上论证教权高于俗权。

国家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对于社会生活的要求,教
会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的理性的最高要求,因此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的统治者。

进一步来说,既然世俗统治者服从教
会统治者是上帝的安排,因此,凡是不服从教会和罗马教皇的君主就是“暴君”,限制和废黜“暴君”的权力是正义的。

在坚持
教权高于俗权的前提下,阿奎那承认并论证世俗国家的合理性何必要性。

同时,论证教会法高于国家法,维护教会的司法特权是
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是从法的方面论证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

10.《神学大全》
①《神学大全》是托马斯〃阿奎那论述其神学思想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

内容涉及社会、宗教、政治各个方面,是一部经院哲
学的百科全书。

②阿奎那借助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观,在神学体系的框架下,将哲学与神学、理性与信仰加以区分。

给哲学、理性以相当独立的地
位,并认为他们可以调和共存。

在坚持教权高于俗权的前提下,阿奎那肯定了国家存在的正当性、合理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阿奎那基本沿袭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观,认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阿奎那论证了教会法高于国家法,以维护教会的司法特权,
但他承认了自然法是人类普遍的理性。

11.《自由大宪章》
是1215年6月15日,诸侯在骑士与市民的支持下强迫国王签署的。

大宪章在确定教会、贵族的各项自由权利的同时,也确认
了包括自由市民,农民在内的英国人所享有的一些自由权利,如住宅、财产不受国王及官吏侵犯的权利,遗产继承权,非依法不
得逮捕、监禁、剥夺财产与法律保护的权利;保证城市已有的各种权利;允许外国商人在英国自由贸易等。

更为重要的是大宪章
对王权对王权的限制。

宪章规定:国王不经公意许可,不得向人民增加任何税收;由男爵中选举25人监督王权,维护大宪章不
受国王及其官吏的破坏,一旦国王违反宪章的规定并不听谏阻,则他们可以联合人民群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迫使国王改正错误。

大宪章是西欧封建社会中第一个限制王权的宪法性文件,它开创了英国以至西方依法限制王权的传统。

12.自然权利(斯宾诺莎)
17世纪欧洲大陆思想家斯宾诺莎提出自然权力观。

他认为,自然权利是每个人为保存其自身本性而具有的、随心所欲地使用其
自身权力的自由;为保存其自身本性,就是说,其自身的生命;这种自由也就是用他自己的判断和理性认为最适合的手段去做任
何事情的自由。

13主权(布丹)
布丹认为国家主权是指在一个国家中进行指挥的一种绝对的永恒的权利,是超乎公民和臣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利。

他将
主权看做国家的本质特征,是把国家与其他社会团体区分开来的基本标志。

主权具有绝对和永久的性质。

主权应包括立法权、任
命官吏权等九项内容,其中他特别强调立法权的重要地位,认为这是国家主权的集中体现。

为了防止君主侵犯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他又提出绝对不受限制的主权是不存在的,主权受神法和自然法的限制,受与另一方签订的契约的限制。

14.绝对主义
西方学者认为,绝对主义是封建等级君主制向现代立宪君主制转变的过渡形态。

它源于封建等级君主制,又具有鲜明
的特征。

它体现君权压倒了封建贵族的特权,是启蒙思想君主专权的混合物。

它与东方专制主义也有着根本区别。


国学者拜伦斯是这样界定绝对主义一词的,她说,绝对主义是用来描述这样一种君主制,它既不同于继之而起的立宪
君主制,又不同于其所承继的中世纪君主制。

由于交通不便和资金匮乏,中世纪君主的权利受到很大的限制。

15.社会契约论
这是一种将国家与法律看作是人们通过契约而产生的理论。

这种理论在古希腊已有萌芽,并成为暴君可抗论的基础。

这一理论将自然法与自然权利思想结合起来,认为国家成立之前人们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认识自由平等的,生命、
自由和财产是人们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由于自然状态的不安全,理性指引人们彼此订立契约,国家和法律是由于人
们在契约中交出的权利和权力而形成的公共权力和公共意志,于是通过契约便得到了国家和法律的本质。

16.法治(洛克)
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

洛克认为根据政府权力的性质和目的,政府必须实行法治,
即政府只能以正式公布和经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进行统治。

只有实行法治,政府的权力才会受到限
制,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权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专制政体与自由根本对立,因此,洛克极力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不仅反对
暴君的专制,而且反对“贤君”的专制。

他还认为,自由与法律相互联结,有法可依,人人平等,分权是实现法治原则的根本保
证。

17公意(卢梭):卢梭认为政府的统治意志只能是公意。

如果它想使自己具有一种比公意更为活跃的个别意志,就意
味着政治体的解体。

法律是公意的行为,立法必须保障人民的自由和平等。

18.分权与制衡(汉弥尔顿)
汉弥尔顿一方面继承了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一方面又做了修改。

主张加强议会中富有者和出身高贵的人的力量,加强行
政权和司法权的力量,力图以此削弱民主的因素。

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使三种权力相互混合、渗透以相互牵制,主要是想牵制
议会。

他主张给行政首脑以极大地权力,集权于一身以保障人民的利益。

总统有权否决议会制定的法律,以形成对议会的牵制。

法院不受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干预,独立行使司法权,即司法独立。

最高法院有判决议会法案违宪的权利,从而进一步削弱了
议会的权力。

他在主张行政权、司法权对立法权牵制的同时,也赋予议会对包括总统在内的行政人员的弹劾权,这样达到政府各
部门权力的平衡,保证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二.命题解析
1.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中的著名命题,深刻反映了希腊城邦政治生活和希腊人的政治理念,其包含的明确的自然人性思想和潜在
的自然人观念,他认为城邦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每个人只有成为城邦的一
员,在城邦生活,个人的本性才能得以实现,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个人的发展和城邦的命运息息相关。

人类的目的是实现所谓三
种“善业”,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

人只有实现了良好的道德才实现了人类的本性。

而任何孤立的个人和小
规模的社会团体都不能使人实现这三种善业,只有城邦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人要实现自己的本性,就必须成为城邦的成员,过
城邦生活,追求城邦政治。

2.“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①它是希腊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的代表思想
②它的涵义是:一个人对某物的感受是这样的,那么他便是这样的,而另一个人对某事的感受是那样的,它便是那样的
③智者学派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人和社会,以人的眼光去考察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是对传统城邦制度共同利益
高度集中的本质的瓦解,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明显合理化。

3.“目的总能说明手段正当。


答:①这是马基雅维利的名言
②马基雅维利是西方近代第一个注重统治术的思想家,在君主采用什么政治权术的问题上,马基雅维利主张权力不受任何道
德的准则的束缚,可以采用各种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马基雅维利认为这“目的”应是维持国家的安全和自由
③在当时的意大利权利政治分裂、社会动乱的背景下,马基雅维利的权术思想有其不得己而为之的狡猾,其中表现出渴望祖
国统一的爱国精神,但以“目的说明手段正当”的政治无道德论,后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成为统治者粉碎自身政治行
为的一种理论,备受争议。

4.思想自由,行动守法。

这一观点是由17C荷兰政治系想家斯宾诺莎提出来的,斯宾诺莎在其社会契约论中,主张个人并非把全部自然权利转给社会。


人只把判断善恶和实施惩罚的权力交给社会有社会统一行使,个人永远保留财产权,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权。

他认为:1.人们的
思考是天赋能力,即使资源转让,每个人的理解力仍属于自己。

2.政府的真正目的是自由,而非用恐怖统治强制人们服从,3.对
于政府统治,跟人以思想自由利大于弊,因此,斯宾诺莎思想自由。

此时,他强调人在行动上要守法。

他认为人无所谓意志自由
只有在不知道是无原因是才自民为自由。

人光要承认并服从自然的必然性,才能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去的行动的自由。

5,“人生而平等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是18C法国政治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开篇名言。

这是卢梭对起所处社会时代人的神棍状况作出的概括论断。


一方面原则上肯定了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禀赋权利是人得本性,另一方面又指出现实中的人生活在不自由状态中,饱受种种奴役。

充其原因是因为人不能主导自己。

要获得自由必须与套在人生上的枷锁,不平等相互分做斗争。

简言之,人在社会中服从经自己
同意的法律道德生活中服从良心的呼唤,卢梭成这样的认为“公民”,只有公民才配享有自由。

从卢梭概括性判断力,我们可以
分析出自由的含义;自由意味着自主,自由并非所欲所为而是要服从自己订力的法律,为了寻找这些规律,人必须认识自己与自
己的不自觉状态区分开。

6.权利是法律规范的利益
①这是英国政治思想家柏克的观点
②柏克是保守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

他尊崇既定制度的智慧,并把权利看做是历史传统的产物。

他强调文明社会下权利与秩序、
传统、权威结合在一起,而人的自由及人本身都要受到约束,通过社会合作与遵循法律来保障社会权利的实现
7.法是自由的定在
(1)这是黑格尔提出的观点(2)黑格尔认为自由是法的规律性,法是对自由的制约,是自由本身内在的规定,是自由的应有之
义。

自由和法如同一硬币的两面,是直接的统一。

每一部真正的法律都是对自由的保障和体现。

三.名句或名段解析
1.如果自然法没有成为古代世界中一种普遍的信念,这就很难说思想的历史,因此也就是人类的历史,它完全朝哪一个方向发展
了。

答:这段话出自19世纪著名法律史专家梅因,表述了自然法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

产生于希腊城邦时代的自然法,
经斯多各派发展成为完整的理论,奠定了西方思想史独具特色的绵延不绝的自然法传统,它对罗马法、中世纪基督教政治学说
和近代的自然法学说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从总体上是积极的。

各派政治学家都以自然法为武器,批判现存社会政治制度
的弊端,推动社会的改革,倡导新的政治原则,自然法成为政治理论进步的有力杠杆。

2.路得的宗教改革确定建立了新的教条,即适合君主专制的宗教
路得的宗教改革思想提倡因信得教,将人的信仰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否定了封建教会的救赎理论,否定了教会的精神统治权和
等级制度,为各国资产阶级建立廉价的民族教会提供了理论论证。

他的思想不仅强化了国王们的统治权力,而且是国家开始摆脱
宗教事务,成为只为政治事务而存在的组织,促进了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的形成。

他主张建立一个由世俗政府统治的独立于罗马
的帝国,君主应全力维护世俗社会的秩序,人民则负有服从国王的义务
3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怕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此句话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所说的,反映了他关于自由的主张。

他认为法律是界定什
么是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标准,自由是法律下的自由,自由是法律赋予的正义,他指出政治自由需要法治手段来保障,他特
别主张应该健全刑法,以保障公民的各项人权,认为“公民的自由主要依靠良好的刑法”他认为法律应该重视公民的荣誉,财产,
生命和自由。

不得轻易剥夺公民的荣誉,财产,生命和自由。

孟德斯鸠强调健全法律制度,保证公民各项自由,否定公开确认不
平等,任意践踏人民的权益的法律和专制主义,而切她结合了各国的法律,检讨了它们的利弊,所以,他会对公民基本权益的论
述比洛克更详细,他和启蒙时代的诸多思想家一样,促进了近代自由主义的形成
4.在涉及任何政体和确定该体制的一些制约、监控机构时,必须把每个政府成员设想成为无赖之徒,并假定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
了谋求私利,别无其他目标。

答:这段话是休谟的无赖原则假说,作为保守主义者,休谟把每个人都设想为无赖之徒,其含义是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有缺陷的,
在分析政治命题时把每个人都当做无赖,要在价值层面而非事实层面坚持这一点;若不这样想,人的权利就会失去保障。

而在政
府起源方面,休谟认为政府起源于人的私利,因为人们认识到政府是有用的。

这一假说体现了休谟人性论的观点和他的政府起源
假说,是休谟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5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原则: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

这是康德以他抽象的语言阐述了18世纪平等、自由等人权的原则,康德的伦理思想中心是“道德法则”。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的行为不能只根据个人意愿与爱好,而要与普遍道德法则一致去行动才是有道德的,这是人们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

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所以也叫做“绝对命令”人们应当无条件的遵循它来行动,实现道德法则是人们的义务,道德行为准则应该是具有普遍性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有效的,道德法则是绝对命令必须无条件服从的。

这个道德法则又体现为:你要永远把人当作目的而不能当作实现目的手段。

因为在道德领域认识绝对自由的人之所以存在乃是由于其自身是目的
而不是工作。

这种道德法则是认为自己的行为所设立的法则,它必须以意志自由为前提,这是道德法则得以成立的保证
6. “我所说的自由是社会的自由。

这种社会的自由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自由是通过平等的限制来实现的。

这种社会的自由又是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个人的自由、团体的自由和众人的自由都不能找到任何凭借和渠道来侵犯社会中的任何个人或任何类别的人的自由。

”答:此段话是由英国政治思想家埃德蒙〃柏克所说,究其含义可以概括为:自由不是抽象的自由,而是社会中的自由,阐明了自由的社会性自由的社会性意味着自由是一种相互间的义务责任关系,并存在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关涉社会中的其他人及团体。

同时,个人的自由又不受到其它人、团体、众人的自由的干涉和侵扰。

五.问答题
1.古希腊城邦的本质是什么?其意义和价值何在?
答:在本质上说,城邦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

意义和价值: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带来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广泛参与和发达的公共生活。

城邦的命运掌握在公民手中,这一切都激发
了人民对政治的关心和思考,带来政治思想的发展和繁荣。

城邦政治的多元化是希腊政治思想家的视野非常开阔,政治学的一些
基本概念,如政体、民主、自由、正义、宪法、法制、公民等,都是在城邦的背景下提出并作出解释。

2.奥古斯丁国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答:基本内容:国家是一种必要的恶事恐惧痛苦和死亡的根源,他阐述国家的价值在于树立一个至上的,绝对的伦理标准,用宗
教方式奠定道德对政治活动的意义,但是具有国家的不完善性与功能的局限性
特点:将其分为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他用基督教伦理来解释国家
3.阿奎那神学政治观的基本特征?这种特征在其国家理论中有何具体表现?
答:基本特征:在坚持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
想的基本特点。

具体表现: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论证教权高于俗权,维护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

关于
教会和国家的关系,阿奎那承认国家的合理存在,并在这一基础上论证教权高于俗权。

国家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对于社会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