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纲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 栖 纲 动 物 的 动 脉 弓
(二)动脉系统 (三)静脉系统
图 17 12 蛙 的 动 脉 和 静 脉 系 统
(四)淋巴系统(lymphatic system)
组成:淋巴管、淋巴窦、淋巴心、淋巴液
图 17 13 蛙 的 皮 下 淋 巴 窦
八、排泄系统 排泄器官:肾脏、皮肤、肺
肾脏 输尿管 泄殖腔 (1对) (1对) (1个)
棘胸蛙
图17-28 中国林蛙、泽蛙、虎纹蛙、棘胸蛙
5、树蛙科
图17-29 树蛙
6、姬蛙科
图17-30 北方狭口蛙
第五节 两栖类的起源与演化
一、起源
鱼头螈
古总鳍鱼类
古两栖类
图17-31 肺鱼、总鳍鱼和有尾两栖类前肢骨的比较
似鱼的特征?似两栖类的特征?
图17-32 鱼头(石)螈(Ichthyostega)骨骼和外形复员图
二、演化
起源于泥盆纪繁盛于石炭纪和二叠纪衰退于三叠纪和侏罗纪初
肩臼 上喙骨
喙骨 中胸骨
正胸骨
髋臼
剑胸骨 耻骨
坐骨
A
B
图17-3b A、 黑斑蛙的肩带及胸骨(腹面观),B、腰带
肩臼
锁骨 肩臼
图17-3c 青蛙与蟾蜍的肩带
四、肌肉系统
出现了肌肉群 具有四肢肌肉
图17-4 蛙的肌肉系统
五、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咽腔、食道、胃、肠、泄殖腔 消化腺:肝脏、胰脏
-
图 17 5
第三节 两栖类躯体结构概述
一、外形
蠕虫状 穴居
{ 1、体型 鱼状 水栖 蛙状 陆栖
鱼螈 大鲵 蛙类
2、体分区:分4部分 头部、躯干部、尾部、四肢
二、皮肤
1、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2、皮肤裸露,光滑无鳞 3、皮肤富于腺体、血管,具呼吸功能 4、具色素细胞 5、皮肤下有发达的淋巴间隙
图17-1 蛙的皮肤
雌性
卵巢 腹腔 输卵管口
(1对)
(1对)
输卵管 (1对)
子宫(1对) 泄殖腔 体外
(二)生殖方式 卵生、卵胎生
图 17 16 两 栖 动 物 的 卵 和 精 包
(三)胚胎发育和变态
图17-17 青蛙的发育各阶段
十、神经系统
(一)脑
1、大脑分化较鱼类明显 2、出现了原脑皮(archipallium) 3、中脑视叶发达 4、小脑不发达
(二)脊髓
出现了颈膨大和腰膨大
图 17 交叉 18 蛙 的 脑
Ⅷ 第一对脊神经
(三)脑神经 10对 (四)脊神经
出现了集中的神经丛: 臂和坐骨神经丛
(五)植物性神经系统
图 17-19 蛙的 神经 系统
臂神经丛 腰荐神经丛
十一、感觉器官
(一)侧线器官 幼体及水生两栖类
(二)视觉器官
陆生特点?
图
17
图17-21 版纳鱼螈
二、有尾目(Caudata,蝾螈目 Salamandriformes) 特征: 分类:9科,约358种。我国产3科,约37种
1、隐鳃鲵科:大鲵 2、小鲵科:极北小鲵 3、蝾螈科:东方蝾螈
肥螈
图17-22 大鲵
图17-23 极北小鲵
图 1724 东 方 蝾 螈
三、无尾目(Anura,蛙形目Raniformes)
二、从水生到陆生面临的主要矛盾
1、在陆地上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 2、呼吸介质的改变 3、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4、在陆地繁殖 5、维持温度 6、适应于陆地的感官和神经系统
第二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1、成体具五趾型附肢 2、脊椎有颈、躯、荐、尾椎的分化 3、头骨具2个枕骨髁 4、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5、成体心脏3腔,不完全双循环 6、具肌肉质舌和口腔腺 7、眼具眼睑,耳除内耳外还有中耳 8、个体发生需经过变态,幼体水生 9、新陈代谢水平低,调节能力弱,属变温动物
膀胱(1个) 泄殖腔孔通体外
脂肪体 图 17
-
睾丸 14
肾脏 雄
肾上腺 蛙
输精管
的 泄
膀胱
殖 泄殖腔 系
统
九、生殖系统
(一)生殖器官
图
17 脂肪体
-
15 毕特氏器 蟾 肾上腺 蜍 精巢 的 输精细管 泄 输精尿管 殖 系 统 膀胱
脂肪体
肾脏 卵巢 子宫
雄性
精巢 输精小管 肾脏 输尿管 泄殖腔 体外 (1对) (若干)
图
17
-8 蛙 的 呼 吸 系 统
图17-9 蛙蟾类的呼吸动作
七、循环系统
(一)心脏及血液循环方式
1、幼体似鱼,心室、心房各1个。 2、成体具1个静脉窦、2个心房、1个心室、1个动脉圆锥。
心脏
鳃 身体各部分
肺 肺循环
心脏
体循环 身体各部分
单循环
双循环
图
17
-
10
蛙
的
心
Biblioteka Baidu左心耳
脏
右心耳 间隔
图 17 11
特征: 分类:20科,约3 500种。我国有7科,约240种
1、盘舌蟾科:东方铃蟾 舌圆盘形,舌端无缺 刻,不能伸出口外
图17-25 东方铃蟾
2、蟾蜍科:大蟾蜍、花背蟾蜍、黑眶蟾蜍
花背蟾蜍
黑眶蟾蜍 图17-26大蟾蜍、花背蟾蜍、黑眶蟾蜍
3、雨蛙科
图17-27 日本雨蛙
4、蛙科
中国林蛙
泽蛙
虎纹蛙
第十七章 两栖纲 (Amphibia)
第一节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 第二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两栖类躯体结构概述 • 第四节 两栖纲的分类 • 第五节 两栖纲的起源和演化 • 第六节 两栖类的经济意义
第十七章 两栖纲 (Amphibia)
第一节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一、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 湿度、温度、含氧量、密度
蛙 的 内 脏 解 剖
锄骨齿 鸣囊孔
耳咽管孔 舌根
图17-6 青蛙的口咽腔
图17-7 蛙捕虫时舌的动作
六、呼吸系统
1、幼体用鳃呼吸 2、变态后用肺呼吸
呼吸系统组成:鼻、口腔、喉气管室、肺 3、皮肤、口咽腔黏膜亦可呼吸 4、呼吸动作:吞咽式呼吸(bucco-pharyngeal
respiration)
三、骨骼系统
头骨
{ 中轴骨 脊柱
{
胸骨
{ 附肢骨 带骨 肢骨
图17-2 蛙的骨骼
(一)头骨
图 17 -3 蛙 的 颅 骨
(二)脊柱
分区: 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
颈椎1枚(寰椎)、荐椎1枚
椎体类型:双凹型、前凹型、后凹型
(三)胸骨、带骨及肢骨
前胸骨
上胸骨 肩胸骨
前喙骨
肩胛骨
锁骨
上肩胛骨
髂骨
-
20 蛙 眼 的 纵 切 面
(三)嗅觉器官 鼻腔有嗅觉和呼吸的两重机能
(四)听觉器官 中耳、内耳
半规管
延脑 听神经
图
鼓膜
17-
20b
耳柱骨
蛙
鼓室
耳
的
结
构
咽鼓管
肩 胛 骨
图17-20c 鲵螈类的听觉传导系统
第四节 两栖纲的分类
现存3目,约4 200种。我国有280种
一、无足目(Apoda,蚓螈目Caeciliformes) 特征: 分类:5科、160多种。我国仅产1种
(二)动脉系统 (三)静脉系统
图 17 12 蛙 的 动 脉 和 静 脉 系 统
(四)淋巴系统(lymphatic system)
组成:淋巴管、淋巴窦、淋巴心、淋巴液
图 17 13 蛙 的 皮 下 淋 巴 窦
八、排泄系统 排泄器官:肾脏、皮肤、肺
肾脏 输尿管 泄殖腔 (1对) (1对) (1个)
棘胸蛙
图17-28 中国林蛙、泽蛙、虎纹蛙、棘胸蛙
5、树蛙科
图17-29 树蛙
6、姬蛙科
图17-30 北方狭口蛙
第五节 两栖类的起源与演化
一、起源
鱼头螈
古总鳍鱼类
古两栖类
图17-31 肺鱼、总鳍鱼和有尾两栖类前肢骨的比较
似鱼的特征?似两栖类的特征?
图17-32 鱼头(石)螈(Ichthyostega)骨骼和外形复员图
二、演化
起源于泥盆纪繁盛于石炭纪和二叠纪衰退于三叠纪和侏罗纪初
肩臼 上喙骨
喙骨 中胸骨
正胸骨
髋臼
剑胸骨 耻骨
坐骨
A
B
图17-3b A、 黑斑蛙的肩带及胸骨(腹面观),B、腰带
肩臼
锁骨 肩臼
图17-3c 青蛙与蟾蜍的肩带
四、肌肉系统
出现了肌肉群 具有四肢肌肉
图17-4 蛙的肌肉系统
五、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咽腔、食道、胃、肠、泄殖腔 消化腺:肝脏、胰脏
-
图 17 5
第三节 两栖类躯体结构概述
一、外形
蠕虫状 穴居
{ 1、体型 鱼状 水栖 蛙状 陆栖
鱼螈 大鲵 蛙类
2、体分区:分4部分 头部、躯干部、尾部、四肢
二、皮肤
1、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2、皮肤裸露,光滑无鳞 3、皮肤富于腺体、血管,具呼吸功能 4、具色素细胞 5、皮肤下有发达的淋巴间隙
图17-1 蛙的皮肤
雌性
卵巢 腹腔 输卵管口
(1对)
(1对)
输卵管 (1对)
子宫(1对) 泄殖腔 体外
(二)生殖方式 卵生、卵胎生
图 17 16 两 栖 动 物 的 卵 和 精 包
(三)胚胎发育和变态
图17-17 青蛙的发育各阶段
十、神经系统
(一)脑
1、大脑分化较鱼类明显 2、出现了原脑皮(archipallium) 3、中脑视叶发达 4、小脑不发达
(二)脊髓
出现了颈膨大和腰膨大
图 17 交叉 18 蛙 的 脑
Ⅷ 第一对脊神经
(三)脑神经 10对 (四)脊神经
出现了集中的神经丛: 臂和坐骨神经丛
(五)植物性神经系统
图 17-19 蛙的 神经 系统
臂神经丛 腰荐神经丛
十一、感觉器官
(一)侧线器官 幼体及水生两栖类
(二)视觉器官
陆生特点?
图
17
图17-21 版纳鱼螈
二、有尾目(Caudata,蝾螈目 Salamandriformes) 特征: 分类:9科,约358种。我国产3科,约37种
1、隐鳃鲵科:大鲵 2、小鲵科:极北小鲵 3、蝾螈科:东方蝾螈
肥螈
图17-22 大鲵
图17-23 极北小鲵
图 1724 东 方 蝾 螈
三、无尾目(Anura,蛙形目Raniformes)
二、从水生到陆生面临的主要矛盾
1、在陆地上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 2、呼吸介质的改变 3、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4、在陆地繁殖 5、维持温度 6、适应于陆地的感官和神经系统
第二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1、成体具五趾型附肢 2、脊椎有颈、躯、荐、尾椎的分化 3、头骨具2个枕骨髁 4、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5、成体心脏3腔,不完全双循环 6、具肌肉质舌和口腔腺 7、眼具眼睑,耳除内耳外还有中耳 8、个体发生需经过变态,幼体水生 9、新陈代谢水平低,调节能力弱,属变温动物
膀胱(1个) 泄殖腔孔通体外
脂肪体 图 17
-
睾丸 14
肾脏 雄
肾上腺 蛙
输精管
的 泄
膀胱
殖 泄殖腔 系
统
九、生殖系统
(一)生殖器官
图
17 脂肪体
-
15 毕特氏器 蟾 肾上腺 蜍 精巢 的 输精细管 泄 输精尿管 殖 系 统 膀胱
脂肪体
肾脏 卵巢 子宫
雄性
精巢 输精小管 肾脏 输尿管 泄殖腔 体外 (1对) (若干)
图
17
-8 蛙 的 呼 吸 系 统
图17-9 蛙蟾类的呼吸动作
七、循环系统
(一)心脏及血液循环方式
1、幼体似鱼,心室、心房各1个。 2、成体具1个静脉窦、2个心房、1个心室、1个动脉圆锥。
心脏
鳃 身体各部分
肺 肺循环
心脏
体循环 身体各部分
单循环
双循环
图
17
-
10
蛙
的
心
Biblioteka Baidu左心耳
脏
右心耳 间隔
图 17 11
特征: 分类:20科,约3 500种。我国有7科,约240种
1、盘舌蟾科:东方铃蟾 舌圆盘形,舌端无缺 刻,不能伸出口外
图17-25 东方铃蟾
2、蟾蜍科:大蟾蜍、花背蟾蜍、黑眶蟾蜍
花背蟾蜍
黑眶蟾蜍 图17-26大蟾蜍、花背蟾蜍、黑眶蟾蜍
3、雨蛙科
图17-27 日本雨蛙
4、蛙科
中国林蛙
泽蛙
虎纹蛙
第十七章 两栖纲 (Amphibia)
第一节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 第二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两栖类躯体结构概述 • 第四节 两栖纲的分类 • 第五节 两栖纲的起源和演化 • 第六节 两栖类的经济意义
第十七章 两栖纲 (Amphibia)
第一节 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一、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 湿度、温度、含氧量、密度
蛙 的 内 脏 解 剖
锄骨齿 鸣囊孔
耳咽管孔 舌根
图17-6 青蛙的口咽腔
图17-7 蛙捕虫时舌的动作
六、呼吸系统
1、幼体用鳃呼吸 2、变态后用肺呼吸
呼吸系统组成:鼻、口腔、喉气管室、肺 3、皮肤、口咽腔黏膜亦可呼吸 4、呼吸动作:吞咽式呼吸(bucco-pharyngeal
respiration)
三、骨骼系统
头骨
{ 中轴骨 脊柱
{
胸骨
{ 附肢骨 带骨 肢骨
图17-2 蛙的骨骼
(一)头骨
图 17 -3 蛙 的 颅 骨
(二)脊柱
分区: 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
颈椎1枚(寰椎)、荐椎1枚
椎体类型:双凹型、前凹型、后凹型
(三)胸骨、带骨及肢骨
前胸骨
上胸骨 肩胸骨
前喙骨
肩胛骨
锁骨
上肩胛骨
髂骨
-
20 蛙 眼 的 纵 切 面
(三)嗅觉器官 鼻腔有嗅觉和呼吸的两重机能
(四)听觉器官 中耳、内耳
半规管
延脑 听神经
图
鼓膜
17-
20b
耳柱骨
蛙
鼓室
耳
的
结
构
咽鼓管
肩 胛 骨
图17-20c 鲵螈类的听觉传导系统
第四节 两栖纲的分类
现存3目,约4 200种。我国有280种
一、无足目(Apoda,蚓螈目Caeciliformes) 特征: 分类:5科、160多种。我国仅产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