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寄生虫病

合集下载

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

人体寄生虫学-病例讨论-病例

08
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清亮,无细胞和细菌。
09
粪便检查:寄生虫和虫卵均为阴性。
10
脑部CT扫描检查:正常。
入院後的化驗結果
01
02
04
为了明确诊断,医生还应做何检查?
本病是如何感染的?如何预防本病流行?
你考虑患者得了什么病?为什么?
讨论

初步診斷
全身性症状——排除血管神经性水肿(多为局部)
肌肉无包块,粪检正常
排除肌肉囊尾蚴病和棘球蚴病
旋毛虫病
1
2
3
4
1.你考虑患者得了什么病?为什么?
所以,当新生幼虫岁淋巴、血液循环到达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发育,导致血管炎和肌炎,致使患者两臂和左腿屈肌无力;
1
当幼虫滞留或移行,可致非浓性脑膜炎和颅内高压,导致患者前额疼痛。
2
幼虫移行致肺,可导致局限性或广泛性出血、肺炎、支气管炎及胸膜炎等,从而能在患者双肺基底部可闻罗音。
3
旋毛虫病致病过程分三期
囊包形成期(4~16周) 除疼痛外,症状渐消退。
侵入期(1周内):
侵入肠粘膜、水肿、出血、溃疡
移行期(2~3周):
01
02
生活史
幼虫 囊包
宿主吞食
幼虫
侵入肠粘膜,24h后回到肠腔
(十二指肠)
(4次蜕皮)
48h后
成虫
(交配)
♀虫继续长大,产新生蚴
(肠粘膜内)
入血
幼虫
2.免疫诊断:
幼虫移行期
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
第4周
尿液中肌酸酐
出现肌酸尿最明显
3.其它检查:
3、本病是如何感染的?如何预防本病流行?

病例分析-寄生虫

病例分析-寄生虫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5.0*10^9/L,嗜酸性 粒细胞18%。旋毛形线虫皮内抗原试验,结果阳性 。
案例五 思考: 1、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什么病?
2、所患病是如何感染?如何解释上述表现?
3、如何预防和治疗本病?
例五
答:1、旋毛虫病。
2、生吃或半生吃含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猪肉感染。旋 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中,引起患者全身肌肉酸痛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相应的消化道症状。
案例七
❖ 思考: ❖1.在诊断华支睾吸虫病时如何进行A 型肝炎、B
型肝炎、酒精中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 2.本例病人被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时重要依据是
什么? ❖ 3.治疗本例病人首选的药物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案例七
❖ 答: ❖ 1.在诊断华支睾吸虫病时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的鉴
别诊断:①A 型肝炎不会引起肝炎性黄疸的反复 发作。②B 型肝炎虽有可能,但此病人是一种发 展很缓慢的疾病,血检时B 型肝炎表面抗原是阴 性。③病人无饮酒史,可完全否定酒精中毒性肝 炎的可能性。
案例七
❖2. 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的重要依据:患者来自流 行区,家乡有吃生鱼的习惯,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是对诊断的有力启示,在粪便中查出了华支睾吸 虫卵是确诊华支睾吸虫病的主要依据。检查方法 有粪便直接涂片法,易于漏检。多采用各种集卵 法,必要时用十二指肠引流液进行离心沉淀检查 。
❖3. 本病治疗药物目前吡喹酮为首选药物。最适剂 量为20~50mg/kg.每日2 次,2 日治愈率达 95%以上。
案例六
❖ 3.如果治疗本例病人应选用的药物和疗程?
❖答: 并殖吸虫病病人常用治疗药物有:①吡喹酮 ,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一般总 剂量为150mg/kg。分2日口服。②硫双二氯酸 别丁,主要作用于虫体生殖器官。剂量为 50mg/kg/天。分3 次口服,隔日给药, 10~20 天为一疗程。

寄生虫感染病例分析

寄生虫感染病例分析

寄生虫感染病例分析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常见但受到较少关注的传染病。

寄生虫通过寄生在人体或动物体内,获取所需的营养,同时对宿主造成危害。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寄生虫感染病例,探讨其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案例一:疟疾感染病例病因:疟疾主要由感染了疟原虫的按蚊传播。

人体感染疟原虫后,寄生虫会在红细胞内繁殖,导致病毒繁衍,从而引起寄生虫感染。

症状:患者初期会出现发热、寒颤、头疼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

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死亡。

治疗:疟疾的治疗主要使用抗疟药物,如奎宁、氯喹等。

在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预防: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避免蚊虫叮咬,使用蚊帐、驱蚊剂等。

此外,疫苗的研发也是预防疟疾的重要方向。

案例二:包虫病感染病例病因:包虫病是由绦虫包囊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疾病,感染途径主要通过食入被寄生绦虫的犬或牛肉导致。

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的病例还会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

包虫病可以侵犯多个器官,症状也有所不同。

治疗:包虫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切除包虫囊和抗寄生虫药物治疗绦虫感染。

预防:预防包虫病的关键是避免食用未熟食物,特别是犬或牛肉。

另外,对于牧民等高感染风险人群,定期进行兽医检查也是预防包虫病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寄生虫感染病例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各有差异,但都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通过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寄生虫感染的认识,我们可以减少寄生虫感染疾病的发生。

另外,科学研究和创新治疗方法的开发也是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方向,希望未来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减少寄生虫感染带来的危害。

寄生虫病例.doc

寄生虫病例.doc

1.根据本病人的症状,考虑产生病症的主要疾病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肺吸虫感染,其次是结核性胸膜炎。

浙江义乌地区是肺吸虫病流行区,因间歇性咳嗽1个月余伴右侧胸痛1周,加重3d为,于1996年5月2日急诊入院。

住院后发热1天、咳嗽气促胸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6月初突然痰中带血丝、伴有盗汗,发现胸腔有胸水,施胸腔穿刺术,抽出淡黄色液体300ml,以上症状肺吸虫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均可出现。

胸水涂片检出抗酸分枝杆菌,结核菌PCR检测阳性。

证明存在结核感染的可能。

2.本病例突然发现胸腔有积水,提示哪些疾病的可能性较大?胸腔积液为临床常见症状,其常见原因是结核,其次为肿瘤,少见的是寄生虫病。

肺吸虫和结核杆菌无可侵犯肺部,两者均可出现咳嗽、咳痰、咳血痰,侵犯胸壁,出现胸水。

3.本病患者从事的工作可以高度怀疑可能的是那种寄生虫病?间歇性咳嗽1个月余伴右侧胸痛,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均为肺吸虫病诊断依据。

病史显示从事血吸虫病、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体分离工作20年;有食腌蟹、腌虾等习惯。

口服吡喹酮(25mg/kg, Tid 连服3天),病情缓解,体症消失而出院。

胸水涂片检出抗酸分枝杆菌,结核菌PCR检测阳性,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也成立。

4.该病人住院半月出院,在疾病治疗上应还须注意什么问题?应继续观察,注意结核的彻底治疗(只口服异烟肼、乙胺丁醇并肌注链霉素半个月)1.此病例最终证实属于哪种寄生虫病?是怎样感染本病的?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虽没有食生鱼的习惯,但其生平喜爱钓鱼和下河捕鱼,韶山地区又是华支吸虫流行区,淡水湖中鱼感染肝吸虫的机会较多,在钓鱼和捕鱼过程中都有可能手和嘴接触肝吸虫的囊蚴而被误食入造成感染。

2,为什么在粪便中查不到华支睾虫虫卵?有几种可能性?华支睾吸虫卵体积小,每日从粪便中排出的虫卵数相对较小,在粪检中漏检的可能性较大,同时检出率也与检查方法有关。

普通门诊检验中较多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最容易漏检,如采用粪便自然沉淀法,或十二指肠液引流后再离心取沉淀涂片检查,检出率较高,但一般患者都不易接受。

小儿蛔虫病的病例分享

小儿蛔虫病的病例分享
适度。
营养支持
蛔虫病患儿常常伴有营养不良, 医生可以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如 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治疗过程与结果
治疗过程
患儿在确诊后,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一般首先进行药物治 疗,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结果
主诉与现病史
主诉
患儿家长代诉,患儿近期反复腹痛,食欲不振,夜间磨牙,且有时伴有恶心、 呕吐。
现病史
患儿在最近一个月内,经常出现腹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呈阵发性发作。伴 有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夜间磨牙现象。最近一周内,患儿出现两次恶心、呕 吐,呕吐物中可见未消化食物。
既往史与个人史
既往史:患儿既往体健,无重大疾病史,无手术史。
患儿面色苍白,消瘦,腹部轻度膨隆,压痛不明显。
并发症
严重感染者可导致肠梗阻、肠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
1 2 3
肠胃炎
肠胃炎与小儿蛔虫病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但肠 胃炎患儿多伴有腹泻,粪便检查可发现病原菌。
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也会出现腹痛,但腹痛部位 多在右下腹,且伴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
蛔虫病简介
01
02
03
04
蛔虫病的定义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人体肠 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食物、水源和接触传 播。
症状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恶 心、呕吐等症状。
并发症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肠梗阻、肠 穿孔等并发症。
病例选择原因
典型性:本病例症状典型,便于医生 对蛔虫病进行诊断。

病例资料 -寄生虫

病例资料 -寄生虫

以下五个病例资料,每组准备一个并选取一名学生于讨论课进行汇报,汇报时间10-15分钟。

其余所有人员对病例准备后根据汇报情况提出自己的相关不同或肯定的意见,讨论课上将进行提问。

另外,每人任意选择两个病例做答,于讨论课后上交。

作业可打印,请附上参考资料来源,参考网站网址信息。

病例1:患者,女,38岁,中性粒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碘液染色粪检见上图,图B,C为同一视野但在不同层面,图A物体测量大小为65um,图B物体测量分别为125um及60um,图D物体测量大小为260um。

问题:1.你的诊断是什么?为什么?2.图B,C左侧的物体为什么会出现在粪便中?3. 图D的虫体生活史有什么特征?什么情况下会造成人体严重的疾病?图A 图B图C 图D病例2:患者,女,41岁。

因发热,寒战,肌肉酸痛入院。

该患者呈到亚马逊流域旅行。

入院后查血片吉氏染色结果如下:图A-C为厚血膜检查结果,图D-I为薄血膜检查结果。

问题:1.患者的诊断是什么?为什么?2.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3.对于该病的治疗应该注意什么?Figure A Figure BFigure C Figure DFigure E Figure FFigure G Figure HFigure I病例3:患者,女,29岁,动物学研究生。

随探险队到刚果研究低地大猩猩,在研究过程中经常被蚊虫叮咬,但是并未口服抗疟药。

回国后一周出现发热,一月后出现头痛,皮肤瘙痒,淋巴结肿大进行住院治疗。

血涂片吉氏染色结果如下。

问题:1.诊断是什么?为什么?2.该病是怎么感染人体的?主要寄生在人体的什么部位?3.感染该病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临床表现?图A 图B图C 图D病例4:患者,男,猎人,两个月前呈到玻利维亚。

手臂出现溃疡(图A)并逐渐加重,取溃疡活组织检查,HE染色后如图B,C所示,血涂片吉氏染色如图D,E所示。

问题:1.患者的诊断?为什么?2.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手臂溃疡?得了该疾病可能还会出现什么样的表现?3.患者可能是怎么感染该疾病的?图A 图B图C 图D图E病例5患者,女,23岁。

精选-医学寄生虫典型病例分析

精选-医学寄生虫典型病例分析

医学寄生虫病例分析(典型)(一)男性患者,34岁,公司员工。

2周前结束东南亚等国旅行,归国后即出现腹痛、腹泻,随着时间推移病情加剧;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胀气、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等症状人院。

体格检查:体温38. 5℃,肝脾正常,心肺正常。

血液检查:血细胞比容0.45,红细胞4. 5 ×1012 /L,白细胞7.1×109/L。

粪便检查:粘液血便,有腥臭味;生理盐水涂片可见变形运动的虫体,在其食物泡内见红细胞。

请问:1.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为(单选题) A.经口感染B.病毒C.结肠内阿米巴D.溶组织内阿米巴E.棘阿米巴2.该患者感染原虫的感染阶段是(单选题)A.滋养体B.单核包囊C.双核包囊D.四核包囊E.组织内滋养体3.患者感染途径是什么(单选题)A.细菌B.经皮肤感染C.经媒介节肢动物感染D.经吸入感染E.经直接接触感染4.怎样预防该病的感染(单选题)A.注意饮水卫生B.注意饮食卫生C.加强粪便管理和水源管理D.防止蝇和嶂螂污染食物E.以上全对5.治疗的首选药物是什么(单选题)A.阿苯达唑 C.甲硝唑B.甲苯达唑 D.吡喹酮E.青篙素(二)患者,女,18岁,北京市某农场挤奶工人。

主诉腹痛、腹泻1周。

病人自幼喜饮生水和生奶。

近半年来出现腹痛、腹泻、水样便、量大、恶臭味、无脓血,并伴有发烧、头痛,经服抗生素后缓解,近来又出现症状。

病原学检查发现粪便中有梨形虫体,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借助鞭毛运动活泼。

问题:1.根据上述病史应诊断哪种寄生虫病(单选题)A.阿米巴痢疾B.蓝氏贾第虫病C.人毛滴虫病D.脆弱双核阿米巴病E.口腔毛滴虫病2.该病人病原学检查可选用(单选题)A.取急性期粪便涂片查滋养体B.乙状结肠镜活检C.取粪便作毛蝴孵育法D.取粪便作钩蝴孵育法E.饱和盐水浮聚法查包囊3.除了发现病原体之外,哪些病史有助于诊断?(多选题)A.发热、腹泻、腹痛E.硫酸镁B.水样便,恶臭味、无脓血C.有饮生水、生奶史D.经常与食草动物接触E.女性青年4.治疗此病可选用(多选题)A.磺胺嘧啶 D.槟榔加南瓜子B.灭滴灵 E. 青蒿素C.替硝唑5.为防止此种寄生虫感染,可采取以下哪些措施(多选题)A.注意饮食卫生和饮水卫生B.对急性期病人粪便应及时做消毒处理C.消灭保虫宿主D.防止媒介昆虫叮咬E.避免接触病人,防止空气传播(三)患者,男,因畏寒、发热、腹泻、黑便2个月余人院。

寄生虫讨论病例

寄生虫讨论病例

讨论病例(学生版)女,5岁,湖南龙山农村人,阵发性脐周疼痛6个月,近期加重并伴发热、咳嗽及食欲减低等症状,到省级某医院就诊。

父亲代诉患儿于2015年5月上旬开始无明显诱因的腹痛(以阵发性脐周疼痛为主,持续约1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偶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8.5℃之间),但无头痛、咳嗽,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于当地诊所口服药物治疗1周,腹痛稍有缓解。

6月中旬患儿出现频繁腹痛,3-4次/日,发作特点及持续时间同前,并伴有发热和咳嗽等症状,到医院就诊,血常规检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率为69.34%,胸片示胸腔少量积液,故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病因未明),多浆膜腔积液”诊断被收住入院,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异烟肼、甲泼尼龙及对症支持等治疗两周,患儿腹痛和发热消退而出院。

4个月后(11月17日)患儿再次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阵发性腹痛,以剑突下疼痛为主,夜间疼痛多见,当地医院考虑甲泼尼龙胃肠道反应,给予护胃治疗稍好转。

11月21日患儿疼痛加重,且疼痛部位不固定,呈阵发性,疼痛数10秒至1分钟可缓解,每隔1-2小时发作。

11月22日出现咳嗽,以单声干咳为主,数次/日,且出现精神差、纳差,于11月24日到县人民医院诊治未能明确诊断。

患儿父母为了进一步诊治,再次来到省级医院就诊,以“腹痛查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收住入院治疗,此次起病以来患儿精神饮食欠佳,入睡欠佳,体重较前有下降,但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平素一般,常喝生水,自6月前有反复腹痛、发热、纳差等不适,于2015.7.24至2015.8.11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多浆膜腔积液”而住院治疗两周好转出院。

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T:37.5℃,P:116次/分,R:40次/分,BP:95/63mmHg,WT12.5Kg。

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包块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啰音。

病例分析寄生虫课件

病例分析寄生虫课件
Nhomakorabea治疗
采用吡喹酮药物治疗,持续治 疗3个月后,患者症状逐渐缓 解,肺部阴影和结节逐渐消失

02 寄生虫种类与特征
常见寄生虫种类
钩虫
主要寄生于肠道,通过皮肤接 触污染的土壤或水传播。
疟原虫
寄生于红细胞内,通过蚊子叮 咬传播,可引起疟疾。
蛔虫
一种肠道寄生虫,常见于人类 和其他哺乳动物,通过食物传 播。
根据病例寄生虫诊断过程,得出 诊断结果,明确寄生虫种类。
确认寄生虫种类
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观察,进 一步确认寄生虫种类,为后续治 疗提供依据。
04 病例寄生虫治疗与预防
寄生虫治疗方法
01
02
03
药物治疗
根据寄生虫种类选择合适 的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 达唑、吡喹酮等,进行治 疗。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寄生虫感染,如 肺吸虫病等,可能需要进 行手术治疗。
寄生虫预防措施与建议
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 换衣,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 的肉类、鱼类和贝壳类等食品。
环境卫生
保持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卫生,定期清 理垃圾和消毒。
旅游保健
在旅游或探险过程中,注意防范寄生 虫感染,避免接触疫水或未经煮熟的 食物。
收集病史
了解患者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等信息, 为诊断提供线索。
初步诊断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 初步判断可能的寄生虫种类。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体征,发现异常表现,如肝脾肿大、 淋巴结肿大等。
确诊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观察,确诊 寄生虫种类和病情。
诊断结果与寄生虫种类确认

寄生虫病例分析

寄生虫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病例一沈××,女,6岁,因腹泻9天,发烧腹痛及脓血便7天而于60年11月19日入院,发病前8天有跌入粪坑病史。

体检:T 38℃,BP110/70mmHg(14.7/9.33kPa),精神萎靡,全腹有轻压痛,脐中可触及肠样肿块,可以移动。

粪检:RBC少量及巨噬细胞0~3/高倍镜。

2.根据上述资料,可确诊为急性期丝虫病。

由于班氏丝虫成虫可寄生于阴囊内淋巴管中,因此可引起附睾炎,而下水游泳可能是其诱因。

睾丸鞘膜积液一般属丝虫病的慢性阻塞病变,但少数病人在急性睾丸或驸睾炎时,由于炎症反应压迫,堵塞了局部淋巴回流,也可引起轻、中度的鞘膜积液,在炎症消退后,鞘膜积液也就很快消失;由于本病是由丝虫感染引起,因此如不进一步检查微丝蚴及杀虫治疗;则今后会复发,因此在临床症状治疗后仍需进一步查明病因及杀虫,才能彻底治疗。

尸检:腹腔右侧有散在小脓肿20余处。

结肠、空肠、回肠均可见溃疡,以结肠为甚,且深;在粘膜下找到阿米巴原虫。

1.这小孩是怎样感染到阿米巴痢疾的?2.为什么粪便中找不到阿米巴滋养体?试分析有几种可能性?3.典型的阿米巴痢疾患者有何症状?粪便有何特点?4.阿米巴痢疾患者病变的原发部位多发生在何处?5.阿米巴痢疾患者肠壁溃疡的病理变化呈何特征?6.为什么会引起肠穿孔?[分析]1.根据病史,病孩沈某于8天前曾跌入粪坑,口腔和消化道可能被痢疾阿米巴包囊污染,从而获得感染。

2.该患者粪检未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有如下几种可能:①阿米巴病变已向纵深发展;有的已形成炎性肿块,尸解虽见溃疡,但因病程较短,大多为散在小脓肿,可见溃疡面不大,因而跌入肠腔的大滋样体数量不多,很有可能漏检;②标本送检时的不当处理如尿液污染,未予保温等所造成的后果;③技术上的漏检。

3.阿米巴痢疾的典型症状应有腹痛、腹泻或拉痢,便次增加,常伴以带粘液的脓血便,具恶臭,呈果酱色,有里急后重症状,全身可伴有中度发热。

4.阿米巴痢疾的原发部位以回盲部为多,其次为乙状结肠部位。

人体常见的寄生虫及病例分析

人体常见的寄生虫及病例分析
08301010018 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年
精选2021版课件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

14
08301010018 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年
裂头蚴绦虫
寄生于猫、狗、虎、豹、狐等动物小肠,虫卵随粪便排 出体外,在水中孵出钩毛蚴,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虱 吞食后,在体内脱去纤毛变为原尾蚴,含有原尾蚴的剑水 虱被第二中间宿主——蝌蚪吞食发育成裂头蚴,当蝌蚪发 育为青蛙时,裂头蚴移居到蛙的大腿、小腿肌肉处寄生, 如蛙被蛇、鸟等捕食,蛇、鸟成为转续宿主,若狗、猫等 吞食受染的青蛙及转续宿主,裂头蚴就在狗、猫等终宿主 体内寄生,发育为成虫。人有可能成为第二中间宿主、转 继宿主或终宿主。
08301010018 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年
蛔虫
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 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受感染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不 振或善饥、脐周阵发性疼痛、营养不良、失眠、磨牙 等症状,有时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如蛔虫扭集成团可形成蛔虫性肠梗阻,钻入胆道形 成胆道蛔虫病,进入阑尾造成阑尾蛔虫病和肠穿等, 对人体危害很大。
人体长见寄生虫
病例分析
精选2021版课件阿卜杜米吉提 临床五

1
病例分析
病人症状描述:去年3月份开始突起全身不适, 随即出现面部、嘴角及四肢抽搐、双眼上翻、 口吐白沫,家人呼之不应,每次症状持续2-3 分钟。 起初诊断为为癫痫,但药物治疗后病情未得 到改善。 后再次诊断,确诊为脑裂头蚴病。 实施手术,在手术显微镜下将患者右颞叶病 灶区切除。随着病灶被切开,一条白色寄生 虫蠕动而出。专家们完整地取出虫子,用尺 一量,长达13厘米! 术后经寄生虫专家鉴别,确定寄生虫为曼氏 迭宫绦虫裂头蚴。

小儿蛲虫病的病例分享

小儿蛲虫病的病例分享
小儿蛲虫病的病例分 享
汇报人:XXX 2023-11-22
目录
• 引言 • 病例描述 • 诊断与治疗过程 • 病例分析与讨论 • 经验教训与总结
CHAPTER 01
引言
病例背景介绍
患者信息
一名5岁的男童,来自城市家庭, 平时卫生习惯良好。
就诊原因
家长发现孩子近期出现肛门瘙痒 、夜间哭闹等症状,遂带孩子前 来就诊。
防治措施与建议
环境卫生
保持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定 期清洁、消毒,降低蛲虫感染
的风险。
个人卫生
督促孩子勤洗手、勤剪指甲, 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等部 位,减少感染机会。
饮食卫生
食物要煮熟煮透,避免生食, 防止蛲虫通过食物传播。
预防措施
对于高发地区或高危人群,可 定期进行预防性服药或外用药
物,预防蛲虫病的发生。
THANKS FOR WATCHI法或棉签拭子法进
行肛门拭子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
治疗方案与过程
一般治疗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裤,并 用开水烫洗以杀死虫卵。保持肛 门周围皮肤干燥清洁,避免用手
搔抓,降低继发感染的风险。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如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 ,可有效杀死蛲虫成虫及虫卵。治 疗过程中需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
染风险。
CHAPTER 04
病例分析与讨论
病例特点归纳
01
02
03
症状表现
小儿蛲虫病主要表现为肛 门及会阴部瘙痒,夜间尤 为明显,影响患儿睡眠。
患儿年龄
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由于 年龄小的儿童卫生习惯尚 未完全形成,更容易感染 。
传染途径
蛲虫病通过直接接触或间 接接触感染,如共用毛巾 、床单等生活用品。

病例寄生虫素材范文

病例寄生虫素材范文

病例寄生虫素材范文病例:肺吸虫感染导致肺炎患者简介:患者为一名45岁男性,现居住在农村地区。

主要从事农田劳动工作。

他以前没有肺部疾病的历史。

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的症状,伴有低热。

肺听诊发现呼吸音减弱和湿啰音。

患者触摸到胸部时出现刺痛感。

患者进行X射线检查,发现两侧肺野有斑点状阴影,提示感染性病变。

诊断:经过肺部病变的X射线检查以及痰液检查,患者被诊断为肺吸虫感染导致的肺炎。

病因:肺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其感染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感染性寄生虫的淡水螺类动物传播给人类。

螺类动物是肺吸虫生命周期中的中间宿主。

人类被肺吸虫感染后,成虫在肺内寄生并产卵,排出的卵通过咳嗽或吞咽痰液进入消化道,随后排出体外,继续感染新的螺类动物。

肺吸虫感染可以导致肺部炎症反应和损伤,出现肺炎的症状。

治疗:肺吸虫感染主要通过抗寄生虫药物治疗。

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包括吡喹酮、三环微癣胺等。

治疗期间,患者还需要支持性治疗,包括控制症状、保持充分营养和休息等。

预后:在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情况下,肺吸虫感染导致的肺炎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完全治愈。

然而,如果延迟诊断或长时间未经治疗,肺吸虫感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脓肿、肺纤维化等。

预防:要预防肺吸虫感染,民众在饮用本地水源时需要煮沸水,尤其是未经处理的湖泊、河流和其他淡水泽区的水。

此外,正确烹饪和消毒食物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被感染肺吸虫的中间宿主也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总结:肺吸虫感染导致肺炎是一种通过食用病原虫感染性中间宿主引起的寄生虫病。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公众应该加强对肺吸虫感染的认识,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病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源性感染寄生虫病病例一张××,男,40岁,吉林人,湖北省襄樊市某汽车制造厂工人。

二周前感觉胃肠不适,近几天发现眼脸部肿胀,并逐发展为脸部肌肉有肿胀感,全身肌肉酸痛,发烧。

三天前在厂医院就治,服用黄连素和克感敏3天,不见症状缓解。

近日因全身肌肉酸痛加剧,吞咽困难,体温明显升高而入院治疗。

询问病史中发现,在感觉胃肠不适前几天与同事在一饭店吃过火锅,食入猪、牛、羊等,在吃火锅的同事中也有人出现类似症状。

体检:体温在38o C~39.5o C之间,咽喉部无炎症,心率90次/分左右,无杂音,肺部(—)。

腹软,肝不肿大、无明显压痛。

四肢肌肉和脸部肌肉有明显压痛,但未见有包块。

化验:血常规WBC 19200,中性粒细胞50%,淋巴细胞32%,嗜酸性粒细胞18%。

尿常规正常,粪检未查见虫卵。

问题:1.根据上述病史、体检及化验结果,你怀疑患者是什么病?2.要确诊此病,你认为还应当作哪些检查?3.可采取什么治疗方法缓解病情,以进一步确诊疾病?病例二患者刘某,男,50岁,浙江义乌县防疫站医师。

病人主诉是:因间歇性咳嗽1个月余伴右侧胸痛1周,加重3d为,于1996年5月2日急诊入院。

住院后发热1天、咳嗽气促胸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初诊为右胸膜炎,经抗感染、海群生治疗病情好转。

6月初突然痰中带血丝、伴有盗汗,发现胸腔有胸水,施胸腔穿刺术,抽出淡黄色液体300ml,胸水涂片检出抗酸分枝杆菌,结核菌PCR检测阳性。

既往史从事血吸虫病、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体分离工作20年;有食腌蟹、腌虾等习惯。

给予吡喹酮4800mg,辅以口服异烟肼、乙胺丁醇并肌注链霉素半个月,病情缓解,体症消失而出院。

1.根据本病人的症状,考虑产生病症的主要疾病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2.本病例突然发现胸腔有积水,提示哪些疾病的可能性较大?3.本病患者从事的工作可以高度怀疑可能的是那种寄生虫病?4.该病人住院半月出院,在疾病治疗上应还须注意什么问题?病例三患者黄某,男性,29岁,湖南韶山人。

以畏寒,发热伴乏力1周为主诉入院。

患者于1周前因饮少量啤酒后感到上腹部不适,饱胀感;当晚出现畏寒、发热,体温达38℃,无咳嗽、胸痛及咯血等症状。

住院后以上呼吸道感染进行对症治疗而无效。

血象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0.33,患者于10年前患甲肝已治愈,入院后给予抗炎抗过敏治疗,初步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性肺炎,急性肝炎”而转入解放军某医院肝炎科。

患者转入肝炎科后行静脉点滴促进肝细胞生长因子,口服保肝类药物等,二周后复查功能仍为异常,疑为某寄生虫病。

追问病史,患者喜爱钓鱼和下河捕鱼,但从未曾生食过鱼。

作华支睾吸虫皮实检查为(+),粪检(直接涂片法)中未查见华支睾吸虫虫卵。

口服吡喹酮2周后食酸性粒细胞数和肝功能均恢复正常。

1.此病例最终证实属于哪种寄生虫病?是怎样感染本病的?2.为什么在粪便中查不到华支睾虫虫卵?有几种可能性?3.华支睾吸虫病和肝炎的症状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在诊断上如何鉴别?病例四李某,大学在读学生,在某年十一月发现大便中带有白色物,大小呈指节样,见有多节相连或单节样,有时白色节片样物是破裂的,也有完整的单节片有微蠕动。

该患者从粪便中取出白色节片后去医院就诊。

询问病史:患者在当年七月曾随父母去西双版纳旅游,自述在旅游中没有食过生猪肉。

但吃过“云南过桥米线”,在傣族旅游区吃过猪肉的菜肴。

猪肉菜肴为肉糜样,发白,由当地的麻椒类的作料和盐、味精等搅拌而成,口感麻、辣、香、鲜。

体格检查:颈软,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血压均正常;腹软,无压痛和包块。

粪便检查:见有带绦虫卵,对粪便中白色节片检查后,发现节片两侧呈分枝状。

诊断:猪带绦虫感染治疗:经吡喹酮20mg/kg•d,Tid×3d 治疗,驱出大量大小不等白色节片。

问题:1.该患者可能从哪些途径感染猪带绦虫的?2.该患者经吡喹酮治疗后,如何确定驱虫疗效?3.用什么药物驱虫可较好的确定驱虫效果?4.该患者驱出成虫后还应注意什么问题?病例五陈××,女,28岁,江西人,南昌市郊务农。

婚后二年,近来停经一个多月,身感不适,估计有身孕,在江西某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就诊。

经产科医生检查确诊其已怀孕约二个月,然后,用在清学方法检测了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弓形虫抗体,结果: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抗体均阴性,弓形虫IgG阳性。

时隔半月,该孕妇第二次去该妇幼保健院就医。

体格检查:颈软,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耳根部位也未见肿大的淋巴结;心、肺、血压均正常。

X线检查:未见胎儿有钙化样病灶。

医生告知:孕妇有弓形虫感染,弓形虫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并影响胎儿的发育,造成畸胎或脑组织发育异常等。

建议作人流终止妊娠。

问题:请你进一步从诊断、治疗和监测方面提出你的意见。

病例一答案:1.该患者吃过火锅,有食入半生不熟的动物肉食可能,而且同食者中有出现类似症状的情况;患者先有胃肠不知,继而发展为脸部肿胀和全身肌肉酸痛,并伴有发热;血细胞分类检测中嗜酸性粒细胞占18%、明显升高。

根据这三点应考虑是旋毛虫病。

(7)2.诊断为旋毛虫病,但根据感染时间和虫体生长发育规律,住院治疗期间,在肌肉中不一定检测到病原体,可考虑感染四周后作一次肌肉活检,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在这之前,应考虑对同食火锅者的疾病症状予以明确,并作血常规检查,如有症状者嗜酸性粒细胞也同样升高,应考虑有集体感染的可能。

如通过防疫部门能进一步检查动物肉类的来源和感染情况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7)3.可采用口服阿苯达唑,200mg/次,2次/日,连服10~20日。

该药不但可杀寄生于肠道内的成虫,也可杀灭有组织中移行的幼虫。

如用药后来患者症状缓解,从诊断性治疗这个角度也可证明患者得的是旋毛虫病。

(6)病例二答案:1.肺吸虫感染,其次是结核性胸膜炎。

浙江义乌地区是肺吸虫病流行区,因间歇性咳嗽1个月余伴右侧胸痛1周,加重3d为,于1996年5月2日急诊入院。

住院后发热1天、咳嗽气促胸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6月初突然痰中带血丝、伴有盗汗,发现胸腔有胸水,施胸腔穿刺术,抽出淡黄色液体300ml,以上症状肺吸虫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均可出现。

胸水涂片检出抗酸分枝杆菌,结核菌PCR检测阳性。

证明存在结核感染的可能。

2.胸腔积液为临床常见症状,其常见原因是结核,其次为肿瘤,少见的是寄生虫病。

肺吸虫和结核杆菌无可侵犯肺部,两者均可出现咳嗽、咳痰、咳血痰,侵犯胸壁,出现胸水。

3.间歇性咳嗽1个月余伴右侧胸痛,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均为肺吸虫病诊断依据。

病史显示从事血吸虫病、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体分离工作20年;有食腌蟹、腌虾等习惯。

口服吡喹酮(25mg/kg, Tid 连服3天),病情缓解,体症消失而出院。

胸水涂片检出抗酸分枝杆菌,结核菌PCR检测阳性,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也成立。

4.应继续观察,注意结核的彻底治疗(只口服异烟肼、乙胺丁醇并肌注链霉素半个月)病例三答案:1.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虽没有食生鱼的习惯,但其生平喜爱钓鱼和下河捕鱼,韶山地区又是华支吸虫流行区,淡水湖中鱼感染肝吸虫的机会较多,在钓鱼和捕鱼过程中都有可能手和嘴接触肝吸虫的囊蚴而被误食入造成感染。

2.华支睾吸虫卵体积小,每日从粪便中排出的虫卵数相对较小,在粪检中漏检的可能性较大,同时检出率也与检查方法有关。

普通门诊检验中较多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最容易漏检,如采用粪便自然沉淀法,或十二指肠液引流后再离心取沉淀涂片检查,检出率较高,但一般患者都不易接受。

3.华支血吸虫病与乙型肝炎的某些临床症状有相似性,应进行鉴别,其要点是:华支血吸虫病:肝肿多见左叶,质地中等,肝区压痛或有不明显,早期感染者肝功能多正常,乙肝抗原阴性;肝区超声波呈单峰型,波峰清晰。

乙肝:急性发作时,肝区右叶普遍肿大;质较软,早期肝区压痛明显;肝功能不正常;乙肝抗原呈(+);肝区超声波波呈密集功较密集的微小波;十二指肠引流或粪检虫卵(-)。

病例四答案1.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是猪带绦虫流行区,该患者在该地区旅游期间,曾吃过“云南过桥米线”,有可能食入生的或半生的猪肉。

另外,在傣族地区,食过当地特制的猪油肉菜肴,实际上,傣族群众有吃“剁生”的习惯,根据病人讲述的猪肉菜肴,很可能是吃了“剁生”,而食入猪囊尾蚴而感染猪带绦虫。

2.该患者经吡喹酮治疗后,驱出破碎的虫体节片,一般吡喹酮驱绦虫,因虫体破裂而找不到头节,而无法确定疗效。

在驱除带绦虫时,只有当确定驱出了虫体头节才表明驱虫有效。

所以,吡喹酮驱虫后,未发现完整的虫体时,应在间隔2~3个月后复查。

3.用中药南瓜子-槟榔-硫酸镁,可驱虫完整的虫体,并找到头节,既能确定疗效,又能鉴别虫种。

4.由于猪带绦虫病患者可通过自体内重复感染和自体外重复感染的方式,染上囊虫病,因此,对该患者驱出成虫后,要注意患者是否有感染囊虫病的可能,应随诊。

病例五答案从诊断上:该孕妇是首次被检出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现在无法确定是孕前还是孕后感染,为了进一步确定其体内是否存在活动性感染,因在每间隔1至2个月进行重复检测,如果第二次检出的IgG滴度是第一次抗体滴度的4倍,并在指定的复查机构证实是阳性,应考虑终止妊娠。

治疗:如不能肯定有活动性感染,又怀疑有弓形虫感染的可能性,在治疗上可考虑用螺旋霉素抑制虫体的增殖。

监视:为了进一步考虑弓形虫感染对胎儿发育带来的危害性,应进行医学监视,可采用二种方法:一是采用影像方法,如B超/X线方法,一旦发现胎儿脑部发育有钙化等病灶,应终止妊娠;第二种方法,在技术能力许可的条件下取羊水进行动物接种,或取脐带血作动物接种、血清学检测,如检出弓形虫阳性应终止妊娠。

组织内寄生虫病病例一徐××,男,50岁,上海人,上海市某公司经理,因高烧入某市级医院治疗。

患者入院前三天才从南非返沪,自述在南非工作了三个月,在刚到南非时服用过疟疾预防药。

在离开南非前患者已有不规则发热,自服退热片无效。

在入院当天曾在某区中心医院按普通感冒就治过,使用过头孢类抗菌素。

入院后每天都有不规则发热,头痛症状明显并逐渐加重,入院前四天体温在37o C~39.8o C,检测颅内压有些增高。

入院后血检结果也未检测到疟原虫,但考虑其才从南非回来,有疟原虫感染的可能,除使用抗菌素和对症治疗外,也使用了氯喹和伯氨喹啉等抗疟药,但未见症状有所缓解。

入院第6天上午,病人症状明显加重,出现昏迷。

同时再次进行血检,结果在血中检获有疟原虫,经防疫部门鉴定,血片中疟原虫满视野为恶性疟原虫。

入院第7天晚上,患者被诊断为脑型疟抢救无效而死亡。

问题:1.此患者在进入疟区工作时在疟疾预防存在什么错误?2.医院在对此患者的疾病诊断方面存在什么问题?3.根据此患者在南非工作期间感染疟疾,在治疗方面应使用哪种抗疟更合理?病例二陈××,女,62岁,内蒙古二连市的居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