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至70 年代戏剧改革与京剧现代化之路
近代京剧的发展历程
近代京剧的发展历程
近代京剧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京
剧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演进,逐渐成为现代中国最受欢迎的戏曲形式之一。
在1907年,京剧开始从宫廷戏曲转向市井戏曲,其剧本和表
演风格也逐渐与古老的戏曲传统有所不同。
此时,一些新的剧团成立,演员们开始尝试新的表演风格和技巧。
其中,包括梅兰芳和程砚秋等著名表演艺术家,他们对京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京剧受到了政治和社会环境的
影响,其剧目和表演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这个时期,一些政治宣传戏开始出现,强调爱国主义和革命思想。
同时,京剧还开始和其他艺术形式进行交流和融合,如电影、电视和交响乐等。
到了20世纪50年代,京剧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成为中国戏曲的代表性形式之一。
这一时期,京剧剧团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保护,剧院也得到了改革和扩建。
许多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如马连良、尚长荣和王心刚等相继出现,为京剧的演出贡献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和精彩的表演。
自改革开放以来,京剧有了更广泛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京剧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开始在世界各地进行演出。
另一方面,京剧也开始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舞蹈、音乐和现代戏剧等。
同时,年轻一代的演员也采用了更加现代化的表演风格和技巧,
使京剧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吸引力。
总的来说,近代京剧的发展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演进,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不仅在中国深受欢迎,也逐渐赢得了国际的认可。
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京剧通过不断创新和演变,仍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京剧的发展历程
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起源于北京地区,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逐渐形成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京剧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阶段(19世纪初)京剧起源于19世纪初的北京,当时的京城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演员和艺术家。
在这个时期,京剧吸收了当时流行的四大曲艺形式(评剧、琴书、弹词和文场),并融合了京剧音乐、唱腔、表演和舞蹈等元素。
二、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京剧逐渐形成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
这一时期,京剧的剧本、唱腔和表演技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京剧的剧本以历史故事和传统戏剧为主题,通过精心编排和演绎,展现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三、改革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京剧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这一时期,京剧的剧本逐渐丰富多样,涉及的题材也更加广泛。
同时,京剧的表演形式也得到了改革,加入了更多的舞蹈和动作元素,使得京剧的表演更加生动和精彩。
四、现代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在20世纪50年代至今,京剧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这一时期,京剧的剧目不仅涉及历史传统题材,还包括了现代题材和当代社会问题。
同时,京剧的表演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加入了更多的舞台效果和技术手段,使得京剧更具现代感和欣赏性。
五、国际传播与保护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自20世纪以来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京剧的表演团体时常出国演出,吸引了众多外国观众的关注和爱慕。
同时,京剧也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保护和重视。
总结:京剧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北京,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
从起源阶段到现代发展阶段,京剧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保持了传统的基础,同时吸收了现代的元素,使得京剧更具现代感和欣赏性。
十七年戏剧
十七年戏剧一、十七年戏剧概述1、当代戏曲改革1949-1957年间,戏曲改革主要历史任务是进行戏曲的推陈出新;1958-1966年间,戏曲改革的历史使命是京剧现代戏的革命;进入新时期以后,戏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则是戏曲的“戏曲化”和“现代化”。
毛泽东在1942年提出了戏曲的“推陈出新”,1944年又提出了“旧剧革命”问题,解放后他发起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方针。
第一次戏曲改革发生在1949-1957年间,主要内容和成就是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即“改戏”。
在剧目上,把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剧清除了舞台,纯洁和净化了戏曲舞台;对一些剧目的思想进行了改造,抑浊扬清;一批话剧改造者加盟戏曲队伍,新的戏剧理念的传播,提高了传统戏曲的艺术水准。
出现了如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曲《十五贯》等。
第二次戏曲改革是在1958-1976年间。
主要成就是京剧现代戏的重大突破,使京剧现代戏成为一种新样式而得到观众承认。
革命现代京剧对传统形式的变革主要有:吸收融合了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打破了“随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把话剧的分场、分幕用于戏曲,戏曲的情节更为集中,使戏曲的时空不固定原则发生了变革;打破了京剧的脸谱化,依照生活真实来刻画人物;改变了传统戏曲“千部一腔”的音乐体制,歌剧和交响乐被引入京剧,新唱腔、新板式和人物主题音乐运用于现代京剧。
出现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京剧现代戏。
弊端是:话剧加唱的模式流行;京剧现代戏“样板化”一统天下。
2、当代话剧的变革话剧是当代戏剧的主力。
新中国初期的话剧主要是反映各族人民在新社会里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喜悦和自豪,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崭新的精神风貌。
但也存在概念化、公式化的倾向。
1956年出现了当代话剧创作的第一次高潮——“第四种剧本”。
主要体现在对“人性”、“人道主义”禁区的突破,大胆描写人的爱情、情操、道德和复杂内心世界;二是对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禁区的突破,大胆的干预生活,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第六章50—70年代戏剧详解
50年代前期
其一,“为政治服务”成为不容置疑的最高
原则,一切“创新”和“争鸣”都是在这个 原则之下进行的; 其二,创作基本上不再是剧作家的个人艺术 行为,而成为集体的行为和国家意志的体现。
50年代前期
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以政治取代艺术,完全无视 艺术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另一种倾向是,希望在服 务于政治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多地让戏剧、电影具 有一定的艺术性。 “政治”和“艺术”之间制约与反制约的持久的矛 盾,构成了这时期戏剧、电影生存文化环境的主要 特征 实质:一方面以“主义”、教条的概念强硬地取代人 性的描写,另一方面则是艺术对于人性和人道主义 源自本能的亲近。
“现在我们的电影事业还在初创时期,如果严
格的程度超过我们事业所允许的水平,是有 害的。其结果将是窒息新的电影事业的生长” “电影剧本的标准,在政治上只要是反帝、 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而不是反苏、反共、 反人民民主的就可以。还有一些对政治无大 关系的影片,只要在宣传上无害处,有艺术 上的价值,就可以。” “凡宣传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爱祖国、爱 自由、爱劳动、表扬人民正以极其善良性格 的戏曲应予以鼓励和推广”
《双飞碟》
将碧血,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这血儿啊,化作黄河扬 子浪迁叠,长与英雄共魂魄!强似写佳人绣红描花叶; 学士锦袍趋殿阙;浪子朱窗弄风月;虽留得绮词丽语 满江湖,怎及得傲干奇枝斗霜雪?念我汉卿呵,读诗书, 破万册,写杂剧,过半百,这些年风云改变山河色,珠帘 卷处人愁绝,都只为一曲《窦娥冤》,俺与她双沥苌 弘血;差胜那孤月自圆缺,孤灯自明灭;坐时节共对半 窗云,行时节相应一身铁;各有这气比长虹壮,哪有那 泪似寒波咽!提什么黄泉无店宿忠魂,争说道青山有 幸埋芳洁。俺与你发不同青心同热;生不同床死同穴; 待来年遍地杜鹃花,看风前汉卿四姐双飞蝶。相永好, 不言别
京剧的发展历程
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起源于北京,是中国戏曲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剧种之一。
它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精湛的演技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详细介绍京剧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和初期发展京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
当时,北京的戏曲演员们开始在正定府(今河北正定)演出,他们将当地的曲艺和杂剧融合并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戏曲形式,即京剧的前身。
这一时期的京剧以唱腔为主,演员们使用单弦琵琶伴奏,演出内容以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主题。
二、戏曲改革与京剧的崛起19世纪中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京剧开始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改革。
这一时期,京剧的演出形式、剧本内容和表演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首先,京剧的剧本开始注重情节的连贯性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编剧和表演规范。
其次,京剧的表演风格也得到了改进,演员们开始注重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表演,以及声腔的变化和唱腔的丰富。
这些改革使得京剧逐渐成为了中国戏曲中最主要的剧种之一。
三、京剧的黄金时期20世纪上半叶是京剧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京剧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京剧演员们开始注重个人修养和技艺的提高,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使得自己的表演更加精湛和出色。
同时,京剧的剧本创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许多优秀的剧作家涌现出来,他们创作了一批经典的剧本,如《红楼梦》、《霸王别姬》等。
这些剧本不仅在中国内地广为流传,还在海外华人社区中得到了热烈的反响。
四、京剧的现代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京剧开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京剧的表演形式和剧本内容受到了一些新兴艺术形式的冲击,如电影、电视剧等。
另一方面,京剧的演出也逐渐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京剧演员们开始积极探索和创新,他们将一些新的元素和技术融入到传统的京剧中,使其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近代京剧的发展历程
近代京剧的发展历程近代京剧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北方,是在戏剧艺术改革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戏曲形式。
它在传统戏曲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革,充分融入了西方的舞台表现技巧和剧本结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近代京剧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时期。
当时,以《桃花扇》等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戏剧在京城广受欢迎。
然而,这些戏剧形式在表演手法和剧本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与时俱进,一些戏剧人开始尝试创新。
在北京的大观园剧场,他们开始尝试引进西方戏剧的元素,比如舞台布景、灯光效果等。
这些尝试为京剧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京剧的发展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新文化运动倡导"革新"和"文化自强"的精神,对传统的文化形式提出了批评和要求。
在这个背景下,京剧改革逐渐形成了一个潮流。
一些进步的剧团开始着手研究改良传统戏曲,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理念。
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辩论,开设戏剧学习班,推动了京剧改革的深入发展。
1912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新中国。
这个时期,京剧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些革命思想家和艺术家开始运用京剧来表达他们的政治主张。
著名的京剧表演家程砚秋和梅兰芳等人积极参与这一时期的艺术运动,通过京剧的表演形式传递了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的思想。
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京剧的风格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20世纪20年代,以梅兰芳等人为代表的一代京剧表演家开始兴起。
他们在表演技巧和表演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一些新的剧目也相继出现,如《义侠行》、《红灯记》等,这些剧目在剧本结构和剧情发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在20世纪50年代,京剧进一步改革。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京剧改革被列入了国家的计划之中。
京剧艺术家们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的舞台表现技巧,尤其是声音的运用和舞台的设计。
京剧的剧目也开始涉及许多社会主义主题,表现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精神风貌和伟大成就。
中国国剧发展历程
中国国剧发展历程中国国剧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大潮中,国剧也顺应时代的需要而发展壮大。
在1950年代初,中国国剧形式多样,包括京剧、晋剧、豫剧、越剧等。
然而,因为历史的原因,这些戏曲形式在中国的内地地区有时并不受欢迎。
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推广国剧,并使其更受大众欢迎,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
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决定改革国剧,使其更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并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这一时期,京剧、豫剧等剧种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剧本内容也开始弘扬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观。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国国剧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
这是由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国际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加强。
在这个时期,中国国剧不仅在国内赢得了更多的观众,也开始进军国际舞台。
越剧《红楼梦》在这个时代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被誉为中国国剧经典之一。
进入21世纪,中国国剧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政府加大了对国剧的扶持力度,以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除了京剧、越剧等传统剧种外,更多的新剧种也开始涌现,如黄梅戏、评剧等。
这些新的剧种吸收了不同地域的元素,使中国国剧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如今,中国国剧已经成为国际上备受瞩目的艺术形式之一。
越来越多的国际观众走进中国国剧院,欣赏中国国剧的魅力。
而且,中国国剧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传统的独特之处。
总的来说,中国国剧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由传统剧种向现代化剧种转变,从国内发展到国际舞台。
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的扶持和人民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国剧的繁荣发展,不仅为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添了色彩。
第六章50—70年代戏剧
老舍与《龙须沟》
龙须沟是北京有名的一条臭沟。沟的两岸住满了勤劳安分的 人民,多少年来,反动政府视人民如草芥,不管沟水(其实,不是 水,而是稠嘟嘟的泥浆)多么臭,多么脏,多么有害,向来没人过 问。不单如此,贪官们还把人民捐献的修沟款项吞吃过不止一 次。 好!我开始想人物。戏既小,人物就不要多。我心中看到一个 小杂院,紧挨着臭沟沿儿,几位老幼男女住在这个杂院里,一些 事情发生在这小院里。好,这个小院就是臭沟沿上的一块小碑, 说明臭沟的罪恶。是的,他们必定另有许多生活上的困难,我 可是不能都管到。我的眼睛老看着他们与臭沟的关系。这样, 我就抓住臭沟不放,达到我对人民政府为人民修沟的歌颂。至 于其中缺乏故事性和缺乏对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描写,就没法 兼顾了。
50年代后期
历史学家吴晗写作了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郭沫若写作了《蔡文姬》和《武则天》 曹禺与梅阡、于是之联手创作了《胆剑篇》 田汉创作《关汉卿》 老舍《茶馆》 陈仁鉴莆仙戏《团圆之后》
60年代前期
1958年以后,创作题材的单一化达到极端 《霓虹灯下的哨兵》,紧绷阶级斗争的弦,把提倡 艰苦奋斗、发扬革命传统放在首位。 从主题思想来看,大量出现的诸如《降龙伏虎》 (段承滨)、《烈火红心》(刘川)、《共产主义 的凯歌》(陈恭敏、王炼)、《劳动人民的战士》 (陈其通)等这类作品,为1962年后“阶级斗争戏” 的大量出现做了铺垫,也是后来“文革”戏剧的前 奏
程疯子形象
角色化
蕴涵性 背景意识
角色化
“叫四嫂,别去拼,一日夫妻百日恩!” “叫我起,我就起,尊声娘子别生气!” “叫娘子,劳您驾,也给我带个烧饼那么大。” “不要说,我无能,沏茶灌水我还行!帮助人,真体 面,甚么活儿我都干!” “二嘎子,说实话,我替你挨打和受骂!” “黑泥点儿,白大褂儿,看着好像一幅画儿。” “只要小妞不落泪,管什么金鱼贵不贵!” “乖小妞,好小妞,小妞住在龙须沟。……只有你, 小朋友,在我的梦里不唱也不扭……”
日渐走向样板的舞台艺术:50-70年代的戏剧
从剧种划分
黄梅戏 《天仙配》《庄周梦蝶》等 《》具有市的视角和合容量 川剧 黔剧
《巴山秀才》《潘金莲》等 《秦娘美》《奢香夫人》等
等等
红楼梦
杨门女将
现代京剧对传统形式的变革: 第一,吸收融合话剧的写实观念,采 用写实布景,从而打破了“随意赋形” 的传统舞美体制; 第二,吸收话剧的分场、分幕制,使 戏曲情节的集中性得以增强。 第三,取消脸谱和生、旦、净、末、 丑等严格区分的角色类型。 第四,吸收了歌剧和交响乐的表现手法, 更具表现力的新唱腔、新板式和主题 音乐被创造出来。
三、人物形象分析 (1)王利发
茶馆老板 王利发是一个典型 的顺民形象,他善 良而又自私,精明 干练但又软弱胆小; 为人本分,从不越 轨;善于顺应潮流, 应付世事;遇事逆 来顺受,委曲
求全;生活要求不高,只求温饱平安。 在这个罪恶的社会,任凭他苦心经营, 几番挣扎,也没有能摆脱衰败的命运, 直至茶馆被霸占,他走投无路,悲愤 地在茶馆悬梁自尽。他的悲惨命运, 充分说明了在黑暗的旧时代,就是只 想做一个顺民,求得最低生存权利也 是难以做到的。 (
三、话剧
(一)现实题材: 建国初期的 作品有刘沧浪的 《红旗歌》,胡可 的《战斗里成长》, 老舍的《方珍珠》 《龙须沟》等。 双百方针下 达后出现话剧创作 的
布 谷 鸟 又 叫 了
第一个高潮,出现“第四种剧本” (非工农兵阶级斗争题材的剧本), 作品如《同甘共苦》(岳野),《布 谷鸟又叫了》(杨履方),《洞箫横 吹》(海默)等。 《》具有市的视角和合容量 60年代初出现“社会主义教育 剧”。 作品有《千万不要忘记》《霓虹灯下 的哨兵》等。 (二)历史题材 1957年至1962年间,出现了一
趋势;
第二类是(小)刘麻子、 (小)宋恩子、(小)吴祥子、(小) 唐铁嘴、(小)二德子等,都是反面 角色,作者把这类人物安排成子承父 业,通过对他们言行的描写显示出三 个时代的延续性和相似性。 第三类是社会中的各色人物。作者一 律采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方法, 把一个个人物的剪影和生活片断,组 接成一幅丰富生动的社会画卷。
京剧的发展历程
京剧的发展历程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源于明清时期,经过多
次改革、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国国粹”。
最早的京剧起源于北京城隍庙的庙会文艺活动,至清朝中期逐渐
发展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19世纪末,京剧粉墨登场,成为一种日益风
行的传统艺术形式,备受社会各界的青睐和追捧。
20世纪初期,京剧开始与社会主义文化运动相结合,由此产生了新文化和新思潮,以及对京剧的改革和发展。
大量新剧目和演出形式
不断涌现,使京剧不断创新、发展壮大。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
京剧经历了一次文化大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是在改革开放后
得以恢复和发展。
21世纪初期,京剧名家们积极致力于京剧的保护和传承,致力于将京剧这种华夏文化精髓留传后世。
同时,京剧也被国际上广泛认可,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
总之,京剧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从小到大、由粗到细、由简到繁的
过程,它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不断融合新元素,传承古老精髓,成
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京剧发展历程
京剧发展历程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其发展历程丰富多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不断的创新发展。
下面将从京剧的起源、发展、兴盛和现代传承等方面,详细介绍京剧的发展历程。
京剧起源于明朝和清朝的宫廷戏曲,最初以宫廷娱乐为主,称为宫庭戏。
它吸收了明代的秦腔、汉剧、扬剧等多种戏曲元素,融合了南北戏曲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朝时期,宫庭戏逐渐发展成为广为流传的民间戏曲,并逐步形成了现代京剧的雏形。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京剧经历了一次重大的革新和发展。
这一时期,一些文化人士开始关注京剧,并将其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加入了大量的文学、音乐和舞蹈元素,使其艺术形式更加完善与丰富。
以昆曲为代表的苏州评弹与京剧相结合,使得京剧音乐更加高雅流畅;以汉剧为代表的豫剧与京剧相结合,使得京剧表演更加精彩生动。
同时,京剧的剧本也得到了改进,从传统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使得京剧更具现代感与时代性。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京剧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历史时期。
由于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动荡,京剧在这一时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与打击。
然而,京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地度过了这一困难时期,并在解放后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广。
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积极组织京剧演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和剧作家。
同时,京剧也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巡回演出,使得京剧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使者。
进入21世纪,京剧逐渐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
京剧的演出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创新,注重与时俱进,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在舞台设计、服装道具、音响灯光等方面也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进,使得京剧更加生动、精彩。
此外,京剧的传统技艺也得到了保护与传承,不少年轻人投身于京剧的学习与研究,使得京剧的传统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瑰宝,经历了起源、发展、兴盛和现代传承等多个阶段。
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从京剧到话剧的演变与发展
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从京剧到话剧的演变与发展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是中华文化艺术的两个重要传承,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而话剧则是现代戏剧形式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从京剧到话剧的演变与发展。
一、京剧的演变与发展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起源于19世纪的北京。
它继承了明代的秦腔、汉剧、大曲等戏曲曲艺形式,融合了皮黄、二黄、二宫、花旦等各种唱腔表演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京剧通过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技巧,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特点。
它注重舞台表演,演员们以颜面、身段、声腔等多种手段来表演角色。
同时,京剧以其丰富的历史题材和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吸引了大量观众,并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京剧也面临了许多挑战。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对戏剧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
因此,京剧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二、话剧的兴起与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西方文化的引入,中国的戏剧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20世纪初,西方话剧逐渐引入中国,对中国戏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话剧作为现代戏剧形式的代表,强调自然、真实和社会性。
它采用对话的形式来表达角色和情节,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比于京剧,话剧更加接近现实生活,更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
近年来,中国话剧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大量新作品的推出和演出水平的不断提高下,中国话剧得到了更多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话剧在演变过程中融入了更多中国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话剧风格,并且在国际上也取得了一定的声誉。
三、戏曲与戏剧的融合创新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艺术表达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戏曲和戏剧可以相互融合创新,形成新的艺术形式。
例如,一些现代话剧作品中经常出现京剧的表演元素,通过京剧唱腔和舞蹈的加入,增加了戏剧的艺术张力和审美效果。
中国当代文学史笔记5
50年代、60年代戏剧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戏剧概述一、当代戏曲的改革戏曲改革贯穿整个当代戏曲史。
(一)1949—1957,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
(二)1958—1976,京剧现代戏的革命。
(三)1978年后,戏曲的“戏曲化”和“现代化”。
二、当代话剧的新变(一)1949—1957年1.多幕剧:老舍《龙须沟》、胡可《战斗里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夏衍《考验》。
2.独幕剧:崔德志《刘莲英》、鲁彦周《归来》。
3.第四种剧本:剧作家刘川在1956年提出。
指我国50年代中期(主要是1956、1957年)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剧作中,除去概念地表现工农兵生活的“三种剧本”(“工人剧本: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的斗争;农民剧本:入社和不入社的斗争;部队剧本:我军与敌人的军事斗争”)之外,涌现出来的“不属于上面三个框子的”另一种剧本。
主要特征:一是在题材上的拓展,除表现工农兵的斗争生活之外,还描写工农于部、知识分子等的家庭生活、个人生活、感情生活等等;二是突破当时话剧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的套子,代之以对真实生活的现实主义描写;三是主题大多表现人民内部矛盾。
“第四种剧本”是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剧作家勇闯禁区,大胆干预生活,真实描写现实生活的成果。
它们与同一时期出现的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等深入触及社会生活矛盾的报告文学和小说一样,都是突破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的较为成功的作品。
主要作品: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海默《洞箫横吹》。
(二)1958—1965年1.历史剧: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田汉《关汉卿》等。
(P48)2.反映现实生活的话剧:《千万不要忘记》、《霓虹灯下的哨兵》。
三、歌剧的发展(一)主要作品:《红霞》、《洪湖赤卫队》、《刘三姐》、《江姐》等。
(二)两种艺术倾向:1.《白毛女》(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等作曲)式在戏剧上倾向于话剧,歌唱、说白交替出现,音乐结构则采用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的结合。
第五章50-70年代戏剧
《茶馆》
一、《茶馆》的戏剧主题 二、《茶馆》的艺术成就
(导演焦菊隐)
《茶馆》的戏剧主题
主题:“以三幕戏葬送三个时代”
第一幕:清朝末年 (1898年秋天) 第二幕:民国初年 (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时代) 第三幕: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
《茶馆》的艺术成就
独特的艺术构思 成功的艺术形象 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
赋》《雪浪花》《泰山极顶》等。
创作追求:
“为生活描金涂彩” “拿散文当诗一样写” 三段式艺术构思 “物——人——理” [写景—记事写人—议论点睛]
马俊山评杨朔:《论杨朔散文的神话和时文性质》
秦牧散文
秦牧(1919—1992),有散文集
《星下集》《贝壳集》《潮汐集》《花城》等。
代表作:《社稷坛抒情》《古战场春晓》《土地》
B
“文革”十年(1966—1976)
除病态的通讯、特写尤其“大批评”“小评 论”之类文字外,一片萧瑟。
(二) 三类散文
记叙性散文 [报告文学、文艺通讯、传记文学] 议论性散文 [杂文家邓拓成绩突出] 抒情性散文 [“心情无比舒畅,笔下一片光明”]
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
十七年散文三大家
参见《中国散文史纲·现代卷》[刘衍、谌东飚、钟 友循、成松柳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或:沈义贞《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之“三大 家批判”,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B 60年代前期(1960—1964) “自觉”的歌颂性散文热潮
既有时代生活的激发,也有文艺政策的 调整和权威刊物的提倡 1961年被称为“散文年”
A 50年代后期(1957—1959)
“反右”和“大跃进”使队伍零落;大写 两 “三史”和革命回忆录,掀群众性创作高潮, 落 形成“史传文学”发达的“奇观”。
谈京剧“样板戏”的艺术经验与启示
谈京剧“样板戏”的艺术经验与启示振兴京剧——历史的呼唤京剧自从十九世纪中叶在北京形成以来,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卓越努力,使它得到迅速的发展,一跃而为中国戏曲中流布最广、观众最多、影响最大、甚至在国外也产生过巨大反响的一个剧种。
京剧艺术早在二、三十年代就已走向世界,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西方人曾把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成就,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的演剧体系并称为世界上三大演剧体系之一。
这是值得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
一个多世纪前,为什么京剧在众多的中国戏曲里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剧坛的盟主呢?凡是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有所了解的人,都不难回答这个问题。
京剧,是在徽戏、汉调的基础上,吸收昆曲、弋阳腔、秦腔等众多地方戏曲的养料孕育而成的。
它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继承了具有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国戏曲艺术的传统,集中华民族戏剧文化精粹之大成;它广采博揽众家文艺形式精华之所长,终于发育成一个具有独特审美品格、艺术品位很高的全国性剧种。
京剧艺术所蕴涵的丰厚内容,它所创造的一整套完美的形式以及精湛的表演技艺,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传统美学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魅力,不愧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
它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是任何一个剧种都不可取代的。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近些年来,曾被人们称为“国剧”的京剧也像许多艺术形式一样,却陷入了困惑,遇到了冷落,出现了它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危机。
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有识之士们发出了历史的呼唤——振兴京剧,重塑京剧在文艺舞台上的形象!这一呼唤,引起了所有关注京剧艺术前途的人们极大的震撼,也得到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不久前江泽民同志在出席一次京剧晚会时曾经指出:决不能让京剧在我们这一代消亡。
振兴京剧,对繁荣整个社会主义戏曲事业,有着不可低估的特殊意义。
即将隆重举行的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的活动,将会奏响振兴京剧的序曲。
浅谈京剧改革与发展
浅谈京剧改革与发展作者:赵青风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4年第08期[摘要]京剧是由改革与发展共同推动的,而如何把握这两者的关系成了京剧进步与否的关键。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方向,二者相互独立但又统一于京剧艺术。
本文以京剧的改革与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相关知识的探究来理清京剧艺术的前进之路。
[关键词]京剧;艺术;改革;发展京剧又称平剧、京戏,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到现在,京剧已有200多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
在京剧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改革与创新,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极大地推动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一、京剧艺术的改革之路京剧的诞生以1790年乾隆皇帝诏令四大徽班进京为契机,是徽汉两调长期同台共艺,以皮黄腔为主而又吸收熔铸诸调众艺于一体的产物。
翻阅史料,京剧艺术主要经历了以下改革:(一)晚清至民国初期。
该时期,四大名旦、四大老生等名家辈出,可谓争芳斗艳、各领风骚。
这些名家名角,都是在师承前辈声腔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的嗓音条件,多方拜师、广纳意见,甚至是“票友”、知音、乐师的建议与指点,从而创立独具风格而又深受欢迎的艺术流派,将京剧艺术推向第一个高峰并传播广远。
(二)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
八部“样板戏”以其全新的面貌与精湛的技艺当之无愧地成为京剧艺术的时代“样板”。
传统京剧“一桌两椅”的舞台布景,被生动逼真的舞美设计所取代;一人演唱、其它舞台人物近似“活道具”的表演方式,也被偶尔的齐唱、对唱所打破,凡此总总,对传统的突破以及多种艺术形式的有机融合,打造出一个时代的艺术标杆,一个凸显“革命”与“现代”主题的全新京剧。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京剧的每次辉煌,无不是在时代精神的推动下,经由自身的改革与创新使然。
戏剧传承古代戏曲与现代京剧的发展历程
戏剧传承古代戏曲与现代京剧的发展历程戏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中,古代戏曲和现代京剧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个戏剧形式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
古代戏曲作为中国戏剧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源远流长。
早在汉代,《广陵散》中就提到了古代的歌舞戏曲形式。
随后,唐代的《皮影戏》、元代的《元曲》以及明清时期的各种戏曲形式相继出现,为中国戏曲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古代戏曲逐渐面临衰落的局面。
与此同时,京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戏曲形式逐渐兴起。
京剧是清代中后期形成的一种综合性戏剧,融合了四川、湖南、安徽等地的戏曲元素,以及武术和杂技等表演形式。
它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技巧和故事情节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
京剧在近代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的流派繁多,包括以梅派、程派、荀派等为代表的不同流派,而每个流派又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表现手法。
京剧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既有唱腔表演,也有动作表演,通过精湛的技艺和情感的表达,使观众能够全面地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
同时,京剧在剧目传承上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以古典剧目为基础,如《西楚霸王》、《白蛇传》等,通过改编和创新,使这些古典剧目焕发出新的生机。
京剧的传承不仅体现在剧目上,还体现在表演技巧、服饰设计、舞台布景等各个方面。
古代戏曲与现代京剧的传承关系紧密相连。
古代戏曲为京剧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基础,而京剧则通过改革和创新,将古代戏曲的精髓发扬光大。
在这个过程中,京剧发展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古代戏曲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京剧逐渐面临着与古代戏曲一样的挑战。
新的娱乐方式和文化形式的涌现,使越来越多的观众对传统的京剧表演产生了疲劳感。
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京剧也在努力创新和改革,使之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50至70年代戏剧改革与京剧现代化之路——以北京、上海为中心
作者: 田根胜
作者机构: 东莞理工学院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学评论
页码: 123-130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现代化进程;戏剧改革;70年代;京剧;北京;上海;城市公共空间;文艺大众化
摘要:50到70年代的戏剧改革和京剧现代化与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
从明末苏州士大夫的蓄养私班到清代京剧艺人们半自由的"内廷供奉",再到"五四"和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中的市井演出,不仅是政治格局变易所推动的结果,也体现了近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大规模扩展和欣赏主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变迁。
近代以来的戏剧发展和变革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不仅在近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中完成了民族风格的定位,而且通过流派的传承,使之成为一种可持续和再生性的文化资源。
其各种体式虽然表面上独自流行,但一以贯之的是一种现代性的新变意识,它的背景,则是不断改换风景的城市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从50到70年代戏剧改革的历史看,京剧革命并非只是偶尔从“传统”戏中汲取营养,现代戏本身就是从传统剧目中开出来的花。
现代戏剧所彻底改变的,并不是传统戏剧这一母体,而是它的情感结构及其审美作用的方式。
就此而言,近代戏剧的变迁与现代化以及“文革”中的样板戏,可看成一脉相承的文艺大众化运动。
对传统戏剧在现代城市中的生存方式的考察,有助于打通京剧的近代化、革命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有助于讨论近代以来戏剧文化的平民化、社会化以及现代戏剧本体论位置的形成与发展。
一 传统与现代:50至70年代戏剧改革从京剧历史沿革的角度看,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和新中国50到70年代的戏剧改革,都可以看成是京剧自身近代化、现代化逻辑的展开。
近代以来的戏剧史,全面的变革、创新从未间断过,从清中期京剧的国剧化到汪笑侬等人开创的以标新立异为荣的“海派京剧”的诞生,无不是对此前“传统”的一种“颠覆”,而这种变革创新的一个重要背景是都市化市民社会。
不论是由雅向俗还是由俗向雅,戏剧的近代化特征在于它逐渐被整合进一个等值化的现代市民社会与范围更广的公众领域。
从明末苏州士大夫的蓄养私班到清代京剧艺人半自由的“内廷供奉”,再到“五四”和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中的市井街头演出,无不体现了近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大规模扩展和欣赏主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变迁。
一方面,城市人口的流动性,造成了地域文化之间越来越频繁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另一方面,持续的民族危机,则使这种融合中越来越多地携带了“启蒙”与“救亡”的因子。
不论是京派还是海派,随着政治逐渐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主题,甚至就功利目的而言,要在商业竞争中获胜,戏剧也不能不改变传统的题材内容和形式风格,以顺应新的时代潮流。
在商业与政治的博弈中,传统戏剧的新变背后正是现代性的价值平台。
事实上,20世纪的中国社会运动史表明,戏剧运动本身即是国家和民族解放运动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是关键的部分。
因此,如果将50到70年代的戏剧改革割裂于中国戏剧文化发展的整体性脉络,那将忽视了近代以来戏剧文化逐渐加强的城市大众化品质,更忽视了这种品质背后的现代性动力。
就戏剧本身而言,近代以来戏剧一直走着一条在大众化与社会性的趋向中确立自身的“革命50至70年代戏剧改革与京剧现代化之路——以北京、上海为中心田根胜内容提要 50到70年代的戏剧改革和京剧现代化与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
从明末苏州士大夫的蓄养私班到清代京剧艺人们半自由的“内廷供奉”,再到“五四”和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中的市井演出,不仅是政治格局变易所推动的结果,也体现了近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大规模扩展和欣赏主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变迁。
近代以来的戏剧发展和变革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不仅在近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中完成了民族风格的定位,而且通过流派的传承,使之成为一种可持续和再生性的文化资源。
其各种体式虽然表面上独自流行,但一以贯之的是一种现代性的新变意识,它的背景,则是不断改换风景的城市精神。
文学评论 2011年第3期·124·之路”。
50到70年代戏剧主题的显性因素在越来越偏重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同时,驱使娱乐性、商业性与艺术性转入“地下”,但传统戏剧——共同体想象的媒介却能够成为深入人心的隐性因素,从而间接转化为表面予以贬斥、又内在地不断借重的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的价值平台并没有粉碎传统的艺术理念和形式基础。
因此,50到70年代的戏剧改造,始终在政治与观赏性、艺术性之间创造着高难度的平衡:一方面,与40年代相对多元的政治环境不同,激进化的政治意识形态已经缩小了舞台上自由想象、探讨和表达的空间;另一方面,这种激进的政治内容又需要加强艺术性来保证。
而所谓“艺术性”,就受众的情况而言,正是三四十年代戏剧“商业性”生存的变奏。
这两个方面,都不期然地更新了传统戏剧的血液。
新中国成立后,出身传统并以表现传统伦理人情为内容的戏剧在新的时代中,一方面面临身份合法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固有的守旧式题材与程式,也很难做出趋时求新的显著举动。
于是新政府迅速采取措施使其尽早纳入国家文化。
尽管政治在相当程度上打压了自由创作的空间,但由于戏剧不存在很大的“商业压力”,对戏剧的“政治需要”也时而产生了“精雕细刻出大戏”的现象。
如《红灯记》就在一些领导人的督促下前后修改了二百余次,这是在自由竞争的商业气氛下,仅仅依托行会、戏班以及艺术家个人的风格化的自我革新不可能做到的。
事实上,从审美的角度讲,政治对戏剧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往往可以提高艺术的水准。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晚清,对戏剧有着浓厚兴趣的帝后们甚至把演剧活动作为朝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光绪、慈禧到清大臣,不但酷爱京剧,且多数还是京剧的“里手”,他们对表演种种苛严的要求,使京剧从剧目内容到表演更为严谨和规范。
如按宫廷要求,演出须进呈“总本”、“串头本”、“排场本”,有了严格意义的剧本,不仅打破艺人无剧本的历史,且使剧情安排、场次调配更趋精致与合理。
就艺术性而言,尽管“娱乐性”在当时的时代语境中几乎是禁语,但戏剧的娱乐功能、民众的娱乐需求,仍然是戏剧在跌宕起伏的政治风浪中几次浴火重生的内在动力。
“文革”初期戏剧艺术遭到破坏,而1970年普及样板戏的号召,加之提倡把“京剧革命”的经验推广到各地方剧种,使戏剧又获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观赏和娱乐的快感,在很大程度上正来自于传统的、带有惰性的范式与新元素的碰撞之中,融合得好,就可能带来新鲜的视听冲击力,从而获得“政治”与“艺术”双赢的效果。
也正是在革命理念与传统戏剧表现形式的悖谬之处,“戴着镣铐舞蹈”的戏剧艺术家们,不断平衡和调整着声与情、流派与人物、韵味与形象的关系。
无论从后设的观点还是从当时各界的反应出发,京剧改革的亮点与贡献也尽在于此:如许多戏剧史家都曾谈到的《沙家浜》改编中最辉煌的一段:阿庆嫂、刁德一、胡传魁的旦、生、净带有重唱意味的“背供唱”这一华彩段落,其重唱的来源正是传统唱腔。
如《二进宫》里的李彦妃、杨波、徐延昭三人的旦、生、净对唱;《杜鹃山》原作是话剧,在于会泳等人的要求下,对白全部改为诗词化的韵文,使之成为第一部唱念全用韵文的京剧本;《奇袭白虎团》的强烈的视觉效果,来自于对京剧传统程式和技法的运用;京剧《红灯记》中李奶奶忆革命家史,最终采用的是传统念白,而没有采用沪剧让中年的李奶奶在舞台上亮相这种过于电影化的手法,其实它源于传统戏《断臂说书》 里王佐为陆文龙讲家仇国恨,以及《举鼎观画》、《赵氏孤儿》当中的处理技巧。
尽管《红灯记》对情境的表现比上述传统戏剧“更加急迫”,但实质上意味着50到70年代现代戏剧的政治语境与戏剧创作动力之间持续紧张、复杂的关系。
如上文所说,此时的京剧已经不是可以在茶馆酒肆中慢慢品读的京剧,即使是传统的唱腔,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在情感基质上有了微妙的差异。
一方面,传统戏剧仍然大量保持其形式特点与艺术风格,显示了它在政治意识形态中一以贯之的巨大凝聚力;另一方面,某种现代性不断通过对传统范式的更动并在节奏和基调上的“变奏”方式流露出来。
把50到70年代戏剧改革看做是中国当代戏剧与传统戏剧的“断裂期”,这种观点表面上看是合乎逻辑的。
以京剧为例,传统剧目自50年代开始受到打压,加之梅兰芳等老一辈艺术家纷纷谢世,绝大部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谈妖说鬼”的剧目遭禁演,特别是“文革”期间,传统戏剧50至70年代戏剧改革与京剧现代化之路·125·几乎一蹶不振。
而现代京剧样板戏,则被认为是一个戏剧“怪胎”。
直到80年代,传统京剧才渐渐在艺术世家的感召力下恢复元气。
然而,此时的京剧已是一种地道的“小众艺术”,这中间似乎正是现代国家的楔入,造成了传统戏剧不可弥补的裂痕。
其实,这种“断裂论”显然内含着一个先入为主的在现代视阈下反释传统的颠倒逻辑。
二 政治与商业:近代以来的戏剧运动实际上,对观赏性、娱乐性的隐在需要,以及对京派和海派传统风格的借重,仍然支撑着50到70年代对戏剧的政治化改造,其着力点是戏剧变革与戏剧的大众化运动。
有清以来,两次戏剧文化大循环中京派与海派的生成,无不体现了联络五方之音、博采众家之长的新变风范。
如京戏,既不走昆曲的雅化道路,又割舍不掉同昆曲的关系,取其静穆,弃其晦涩,取消了乱弹的粗俗,保留徽汉的激昂繁茂,从而能以俗为本,化雅入俗,雅俗共赏。
舞台演出更是如此,京派把各地方戏精彩的唱、做等表演方法兼收并蓄,有所谓“文武昆乱不挡”、“风搅雪”、“五七音联弹”等,都堪称近代戏剧追求新变代雄的轨迹与法式。
京戏传到上海,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与“北派”风格迥异的“海派”。
这种新风格的生成是在一个古今中西的交汇之地:早期的马戏、魔术、影戏曾以惊心动魄的技艺,瞬息万变的奇幻景观,强烈的感官刺激向上海居民展示娱乐业特有的诱惑;再者,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造成平等的竞争态势,任何剧种无权排他,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新的视野,新的比较使人们产生新的娱乐需求,于是戏剧演出作为近代上海都市最大众化的娱乐消费方式,它的趋变无疑与原有文化传统有关,但更多地反映了近代都市居民娱乐消费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变化。
为适应这种变化,各戏园一以贯之的发展方向是争趋时尚、打破成规,创造出有鲜明都市特点的戏剧艺术。
而50到70年代的戏剧改革,正是把上述经过士人文化涵润的通俗文化的内容尽可能地组织到剧作中,持续进行着京剧内部的自我革命。
就欣赏主体而言,由士大夫到富商大贾,由贵族子弟到平民百姓,再由市民阶层到革命大众,欣赏主体身份的变迁和在社会中结构性位置的更动,意味着戏剧的近代化趋向,亦是由以民族文化为背景的大众化来标志的。
近代戏剧的转折得助于戏剧平民化所构成的文化环境,而这种文化环境主要是以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为背景展开的。
董每戡将自万历至道光三百余年间的戏剧归为“衰落期”,理由是“作曲者已走上错误的路线”,而对诸多文人视之为“雅声衰,俗乐兴”的道咸以降,称为“真正的戏剧艺术幸脱厄运”,“回复到戏剧之为戏剧的立场上来”的时代。
也就是说,戏剧回归到舞台,回归到民众当中。
当时的北京、上海, “梨园之盛,甲于天下”,人们赴戏园观剧,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娱乐,还是一种社会交往手段,它实际上同整个城市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成为市民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戏园的有达官贵人,也有贩夫走卒,成分复杂的观众的多样嗜好,左右着舞台的动向,影响着演出技艺和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所谓“变风”、“变雅”,都是以观众市场的欣赏接受为转移。
这种从受众身份的角度来描画戏剧的近代化地图,可以看到,士大夫是最先享有欣赏戏剧特权的阶层。
明清时期,江南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剧种是昆剧,它那舒徐婉折、曼妙柔美、流丽悠远的情调,正与江南特有的山温水软、清丽儒雅的人情文风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