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发展现状与经验

合集下载

海上风电项目

海上风电项目

海上风电项目海上风电项目是指在海上建设风力发电设施,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整合进电网供应电力。

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海上风电项目已成为许多国家实现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海上风电项目的优势1.资源丰富:海上风电项目可以充分利用海洋上的风力资源,克服了陆地上风能资源有限的局限性。

2.环保无污染: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海上风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稳定供应:海上风能具有相对稳定的风速和风向,不像陆上风电那样容易受到地形和气象条件的影响,从而保证了稳定的电力供应。

4.未来性强: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海上风电相信会越来越成熟和普及,未来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二、海上风电项目的发展现状1.欧洲:欧洲是海上风电的主要发展地区,特别是北海以及波罗的海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先进的技术和翔实的经验。

2.中国:近年来,中国的海上风电项目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东海和渤海等地区。

2019年末,全国共有17.6兆瓦的海上风电项目已经投运,2020年计划再新增10至15兆瓦。

3.美国:尽管美国的海上风电项目现阶段还没有欧洲发展得那么成熟,但是美国政府已经制定出相应政策,促进海上风电的发展。

三、海上风电项目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建设成本高: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的成本比陆上风电要高很多,因为需要更耐腐蚀的材料、更复杂的结构设计和更复杂的加工和制造工艺。

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创新,不断降低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实现项目良性循环。

2.技术难度大:海上风电项目技术难度很大,包括设备制造、运输、安装、维护等多个环节,且很难进行事故排查和维护。

解决方案: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机制和体系,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

3.影响渔业、航运、生态等问题:海上风电项目会对当地的渔业、航运、海洋生态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渔船的通行、海洋生态环境等。

解决方案: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影响,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且逐步取得社会认同。

2024年风电工程建设总结(2篇)

2024年风电工程建设总结(2篇)

2024年风电工程建设总结____年风电工程建设总结____年是风电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风电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将对____年风电工程建设进行总结,包括行业发展趋势、项目规模、技术创新、政策影响等方面。

一、行业发展趋势1.1 国内市场扩大:____年,风电工程建设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政府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及国内风电设备技术的不断提升,推动了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

1.2 国际市场拓展: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中国风电企业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

____年,中国风电企业在国际市场获得了一系列大型风电项目的建设合同,进一步巩固了全球领先地位。

1.3 智能化发展:在____年,风电建设开始向智能化方向转变。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风电设备的监测、运维和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和智能化,降低了人力成本和风险。

二、项目规模2.1 年新增装机容量:根据统计数据显示,____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00吉瓦,其中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超过50吉瓦。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

2.2 项目数量:____年中国风电项目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超过1000个,其中陆上风电项目占大多数,但离岸风电项目也在逐渐增加。

2.3 项目规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____年风电项目的单机容量和项目规模逐渐增大。

中国陆上风电项目的平均单机容量超过5兆瓦,离岸风电项目的平均单机容量超过8兆瓦。

三、技术创新3.1 海上风电技术:____年,中国风电企业在海上风电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建成了一批大规模离岸风场,采用了更高效的风测技术、新型叶片设计和定位系统,提高了风电场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3.2 风电设备智能化:____年,风电设备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无人机巡检、传感器监测以及大数据分析,实现了风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大幅降低了运维成本和风险。

陆地风电项目后期工作要点与经验总结

陆地风电项目后期工作要点与经验总结

陆地风电项目后期工作要点与经验总结陆地风电项目的后期工作是指项目建设完成后,运营阶段的各项工作措施和经验总结。

后期工作的重点是保障风电项目的可靠运营和提高发电效益。

以下是陆地风电项目后期工作的要点与经验总结:一、设备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修:建立完善的设备检修计划,确保风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设备设施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检修,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2. 预防性维护:通过设备巡检和定期保养,提前排查设备运行中的潜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故障发生,保证风电场的安全运行。

3. 运行数据分析: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运行异常问题,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发电量。

二、运维管理和人员培训1. 建立健全的风电运维管理规范:制定风机运维手册和安全管理规程,确保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提高运维效率。

2. 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能力,增强故障排除和应急处理能力。

3. 现场管理:加强对工作现场的管理,完善巡检制度和记录系统,确保设备和现场环境的安全可靠。

三、运行数据分析和优化1. 运行数据监测和分析:通过专业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风电设备的运行数据,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 运行效率优化:通过对风机参数和轮毂控制策略的优化,调整风场的运行状态和功率分配,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3. 问题处理与改进: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发现并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故障处理和改进措施,提高风电场的整体运行水平。

四、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1. 安全生产管理:及时更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定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和评估,减少风电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3. 垃圾处理和废弃物管理:建立垃圾分类和废弃物管理制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积极推行再利用和资源化利用。

2024年风电工程安全总结(2篇)

2024年风电工程安全总结(2篇)

2024年风电工程安全总结总结:2024年是风电工程发展迅猛的一年,全球范围内的风电装机容量继续增长,同时也面临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风电工程安全的角度,对2024年的情况进行总结。

一、安全意识的提高随着风电工程规模的扩大,安全意识的提高成为了重要的关注点。

2024年,风电行业加强了对安全培训的力度,提升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素养。

同时,建立了风电安全信息平台,及时发布风电行业的最新安全信息和事故案例,提供经验教训,促进行业的共同进步。

二、施工安全的有效保障施工阶段是风电工程中安全事故频发的环节,2024年,风电工程施工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首先,选用了高质量的材料和设备,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加强了现场管理和监控,制定了详细的施工作业规程和安全规范,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

同时,加强了现场安全巡检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有效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三、运维安全的持续改进风电工程的运维阶段同样是安全风险的重点关注对象。

2024年,风电行业在运维安全方面持续改进。

一方面,加强了设备的日常巡检和维护,确保风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另一方面,加强了对设备性能数据的分析和监测,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此外,建立了应急预案和故障处理机制,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和设备故障的能力,缩短了事故处理时间,降低了事故带来的损失。

四、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推广2024年,风电行业加强了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推广。

通过开展安全文化活动,提高了从业人员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开展了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示范演练等活动,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应急反应能力。

同时,注重安全文化的渗透和传播,倡导安全思想、安全行为的养成,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模式。

五、技术创新与风险防控在2024年,风电工程安全面临了新的挑战。

海上风电及海底电缆行业分析

海上风电及海底电缆行业分析

海上风电及海底电缆行业分析1、海上风电行业概述1.1、海上风电的发展历史及现状2015年12月12日,近200个缔约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签署了巴黎协定,各国在利用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达成了共识。

这也意味着风力发电作为绿色发电手段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未来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路径。

在取代煤炭发电方面,海上风电的减排效果更加显著,中国1GW的海上风电项目,每年可节省标煤消耗46.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4吨。

根据世界银行集团测算,全球海上风电技术可开发潜力为71TW,海上风能储备资源达到全球电力需求的十倍以上。

近几年,全球海上风电的装机量持续增长,根据GWEC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21.1GW,创造了历史记录,全球海上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57.2GW。

可以预计,在碳中和背景下,海上风电将成为未来低碳发展的主线之一。

1.2、中国海上风电发展情况中国蕴藏着丰富的海上风力资源,根据报告,中国水深5-50米海域,100米高度的海上风能资源可开发量为5亿千瓦,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

另外近岸潮间带、深远海也具备较丰富的风能资源。

与陆上风电相比,中国海上风电具有运行效率高,风力资源丰富,发电稳定的特点,同时中国用电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海上风电可以更靠近用电中心,就近消纳。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海风成本的降低,近几年中国海上风电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

根据GWEC统计,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16.9GW,约占全球新增装机量80%,累计总装机量27.68GW,占全球总装机48.4%。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初期探索阶段(2010-2014年)中国海上风电相较于欧洲发达国家起步较晚,2010年6月,中国同时也是亚洲首个大型海上风电场——东海大桥100MW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产业迈出了第一步。

2024年风电工程安全总结

2024年风电工程安全总结

2024年风电工程安全总结引言2024年是风电工程发展的重要一年,全球风能利用量继续增长,风电装机容量再创新高。

然而,风电工程的安全问题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本文将总结2024年风电工程安全的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提高风电工程的安全性。

一、安全现状分析1.事故统计2024年,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风电工程事故。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事故的类别主要包括坍塔事故、风机叶片掉落事故、塔筒爬升事故、火灾事故、电气事故等。

这些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事故原因分析风电工程事故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为因素:如操作不当、维修保养不到位、培训不足等。

(2)设计缺陷:如风机叶片结构强度不足、塔筒腐蚀等。

(3)自然因素:如强风、雷击等极端天气条件。

二、安全管理措施1.风电工程安全培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享、紧急救援演练等。

2.工程设计与施工要求风电工程的设计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确保风机叶片结构强度和塔筒的抗风能力。

在施工阶段,要加强对安全设施的安装与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3.设备维护保养要定期对风机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对发生故障的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避免事故发生。

4.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风电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事故报告和调查机制、隐患排查和整改机制、紧急救援预案等。

加强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执行,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技术创新与应用1.无人机巡检技术利用无人机进行风电设备巡检,可以实现对风机叶片、塔筒等部位的高清晰度拍摄和数据采集,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2.智能监测系统建立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风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情况,提前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减少由此引发的安全风险。

3.安全防护装备升级研发和应用先进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绳索、安全带等,提供更好的保护和安全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风电场经验分享发言稿范文

风电场经验分享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风电场运维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此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运维经验,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享。

一、安全是风电场运维的重中之重安全是风电场运维的生命线。

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切实加强安全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科学管理,提高运维效率1. 制定合理的运维计划,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设备制定相应的维护策略。

2. 加强设备巡检,及时发现设备异常,降低故障率。

对巡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设备维护提供依据。

3. 优化设备维修流程,提高维修效率。

实行故障快速响应机制,确保故障设备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

4. 加强与设备供应商、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设备性能。

三、技术创新,提升运维水平1. 推广应用智能运维技术,如远程监控、数据分析等,提高运维效率。

2. 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风电场运维技术研究,提高运维水平。

3. 优化运维管理流程,实现运维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四、团队建设,提高凝聚力1.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凝聚力。

开展团队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2.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3.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风电场运维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管理方法,提高运维水平,为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此,我衷心祝愿我国风电事业蓬勃发展,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做出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海上风电企业工作总结

海上风电企业工作总结

海上风电企业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海上风电企业在全球范围
内迅速崛起。

作为这一新兴产业的从业者,我有幸参与了海上风电企业的工作,并在此总结我所收获的经验和感悟。

首先,海上风电企业的工作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强大的团队合作精神。

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我们经常需要面对恶劣的海上天气和复杂的工作场景,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应变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团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挑战,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海上风电企业的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作为从事海上风
电项目的工作者,我们需要熟悉风电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了解海上工程的施工流程,掌握海上安全操作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如潜水作业、高空作业等,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工作情况。

最后,海上风电企业的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海上工作中,我们需要与船员、工程师、监理等多个部门进行紧密合作,因此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海上风电项目常常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如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我们需要能够迅速做出应对,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海上风电企业的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工作。

在这个领域,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信随着海上风电产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工作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将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上风电阶段经验总结

海上风电阶段经验总结

海上风电阶段经验总结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形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海上风电的优点明显,比如风力更稳定、安装容量更大等,但同时又存在着很多挑战和难点。

在发展海上风电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就此做一些总结。

一、技术难点悬浮系统: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相比,唯一有着很大区别的是其悬浮系统。

由于风机是安装在海上,如何保证风机稳定悬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海上风电的悬浮系统一般有以下几种:1. 降低压力式:通过在塔底部形成低压区,使得风机稳定悬浮。

这种方案简单,但是不太稳定;2. 浮动式:将风机固定在浮标上,这种方案稳定性不错,但是制造和维护成本比较高;3. 杆式:通过固定在某种杆子上,如斜拉杆、悬链杆等,这种方案稳定性挺好,但是适用范围比较有限。

海上风电悬浮系统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海况、安装环境和成本等综合考虑。

电力输送:由于海上风电平台距离陆地远,需要建设海底电缆输电系统,这也是一个技术难点。

在电缆敷设过程中,需要考虑海底地形、电缆保护、电缆连接等问题。

同时,海上风电平台上生产的电力还需要通过海底电缆输送到陆地上,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输电容量、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二、管理难点设备维护:海上风电设备的维护工作是一个颇具挑战的工作。

一方面,海上环境复杂,由于海上风电设备所处的环境恶劣,从而对设备的运维和维护产生了较大困难。

另一方面,海上风电设备的维护成本普遍比陆上风电设备高,不仅维护周期短,而且维修的成本高,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员训练:海上风电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业,很多工作都是在危险的高空和海面上进行,因此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十分重要。

需要培养专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高技能和安全意识,以确保在海上风电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三、未来展望海上风电是一种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形式,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风电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风电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一、风能资源风能储量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亿kW,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亿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亿kW,共计约10亿kW;如果陆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5000亿千瓦时电量,海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5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万亿千瓦时电量,合计万亿千瓦时电量;风能资源分布我国面积广大,地形条件复杂,风能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随地形、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地区;另外,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海上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丰富带;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丰富带包括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近200km宽的地带;三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没有破坏性风速,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风电场,但是当地电网容量较小,限制了风电的规模,而且距离负荷中心远,需要长距离输电;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带;沿海及其岛屿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km宽的地带,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加上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我国风能最佳丰富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接入系统方便,与水电具有较好的季节互补性;然而沿海岸的土地大部份已开发成水产养殖场或建成防护林带,可以安装风电机组的土地面积有限;内陆风能丰富点;在内陆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海上风能丰富区;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东部沿海水深2m到15m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m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kW,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经济上可行,将来必然会成为重要的可持续能源;二、风电的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风电场管理逐步规范1986年建设山东荣成第一个示范风电场至今,经过近20多年的努力,风电场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4年底,全国建成43个风电场,安装风电机组1292台,装机规模达到万kW,居世界第10位,亚洲第3位位于印度和日本之后;另外,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有关风电前期、建设和运行规程,风电场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队伍和设备制造水平提高,具备大规模发展风电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实践,培养了一批专业的风电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队伍,大型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我国已基本掌握,主要零部件国内都能自己制造;其中,600kW及以下机组已有一定数量的整机厂,初步形成了整机试制和小批量生产;截止2004年底,本地化风电机组所占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8%,设备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设计和制造750kW定桨距定转速机型的能力,相当于国际上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与国外联合设计的1200千瓦和独立设计的1000千瓦变桨距变转速型样机于2005年安装,进行试验运行;风力发电成本逐步降低随着风电产业的形成和规模发展,通过引进技术,加速风电机组本地化进程以及加强风电场建设和运行管理,我国风电场建设和运行的成本逐步降低,初始投资从1994年的约12000元/kW降低到目前的约9000元/kW;同时风电的上网电价也从超过元/kWh降低到约元/kWh;2003年国务院电价改革方案规定风电暂不参与市场竞争,电量由电网企业按政府定价或招标价格优先购买;国家发展改革委从2003年开始推行风电特许权开发方式,通过招投标确定风电开发商和上网电价,并与电网公司签订规范的购电协议,保证风电电量全部上网,风电电价高出常规电源部分在全省范围内分摊,有利于吸引国内外各类投资者开发风电;2005年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的情况,按照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电网企业为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而支付的合理的接网费用以及其他合理的相关费用,可以计入电网企业输电成本,并从销售电价中回收;”和“电网企业依照本法第十九条规定确定的上网电价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所发生的费用,高于按照常规能源发电平均上网电价计算所发生费用之间的差额,附加在销售电价中分摊”,将风电特许权项目中的特殊之处已经用法律条文作为通用的规定,今后风电的发展应纳入法制的框架;三、存在问题资源需要进行第二轮风能资源普查,在现有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按照近年来国际通用的规范进行资源总量评估,进而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编制高分辨率的风能资源分布图,评估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更重要的是应该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电网、道路、场址可利用土地,环境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经济可开发储量评估;风电设备生产本地化现有制造水平远落后于市场对技术的需求,国内定型风电机组的功率均为兆瓦级以下,最大750千瓦,而市场需要以兆瓦级为主流;国内风电机组制造企业面临着技术路线从定桨定速提升到变桨变速,单机功率从百千瓦级提升到兆瓦级的双重压力,技术路线跨度较大关;自主研发力量严重不足,由于国家和企业投入的资金较少,缺乏基础研究积累和人才,我国在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能力上还有待提高,总体来说还处于跟踪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阶段;目前国内引进的许可证,有的是国外淘汰技术,有的图纸虽然先进,但受限于国内配套厂的技术、工艺、材料等原因,导致国产化的零部件质量、性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国际水平;购买生产许可证技术的国内厂商要支付昂贵的技术使用费,其机组性能价格比的优势在初期不明显;在研发风电机组过程中注重于产品本身,而对研发过程中需要配套的工作重视不够;由于试验和测试手段的不完备,有些零部件在实验室要做的工作必须总装后到风电场现场才能做;风电机组的测试和认证体系尚未建立;风电机组配套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水平较低,这样增加了整机开发的难度和速度;特别是对于变桨变速型风机,国内相关零部件研发、制造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如变桨距系统,低速永磁同步发电机,双馈式发电机、变速型齿轮箱,交直交变流器及电控系统,都需要进行科技攻关和研发;成本和上网电价比较高基本条件设定:根据目前国内风电场平均水平,设定基本条件为:风电场装机容量5万千瓦,年上网电量为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单位千瓦造价8000-10000元,折旧年限年,其他成本条件按经验选取;财务条件:工程总投资分别取4亿元8000元/千瓦、亿元9000元/千瓦和5亿元10000元/千瓦,流动资金150万元;项目资本金占20%,其余采用国内商业银行贷款,贷款期15年,年利率%;增值税税率为%,所得税税率为33%,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10%;风电成本和上网电价水平测算:按以上条件及现行的风电场上网电价制度,以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0%为标准,当风电场年上网电量为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单位千瓦造价8000~10000元时,风电平均成本分别为~元/千瓦时,较为合理的上网电价范围是~元/千瓦时含增值税;成本在投产初期较高,主要是受还本付息的影响;当贷款还清后,平均度电成本降至很低;风电场造价对上网电价有明显的影响,当造价增加时,同等收益率下的上网电价大致按相同比率增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电场资源条件差别很大,甚至同一风电场址内资源分布也有较大差别;为了分析由风能资源引起的发电量变化对成本和平均上网电价影响,分别计算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1400、1600、1800、2200、2400、2600、2800、3000的情况下发电成本见表1,上网电价见表2;如果全国风电的平均水平是每千瓦投资9000元,以及资源状况按年上网电量为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计算,则风电的上网电价约每千瓦时元,比于全国火电平均上网电价每千瓦时元高一倍;电网制约风电场接入电网后,在向电网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也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随着风电场装机容量的增加,以及风电装机在某个地区电网中所占比例的增加,这些负面影响就可能成为风电并网的制约因素;风力发电会降低电网负荷预测精度,从而影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方式;影响电网的频率控制;影响电网的电压调整;影响电网的潮流分布;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影响电网的故障水平和稳定性等;由于风力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电网的可靠性可能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也可能增加;为了克服风电给电网带来的电能质量和可靠性等问题,还会使电网公司增加必要的研究费用和设备投资;在大力发展风电的过程中,必须研究和解决风电并网可能带来的其他影响;四、政策建议1.加强风电前期工作;建立风电正常的前期工作经费渠道,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评估以及预可研设计等前期工作,满足年度开计划对风电场项目的需要;2.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细则,规定可操作的政府合理定价,按照每个项目的资源等条件,以及投资者的合理回报确定上网电价;同时也要规定可操作的全国分摊风电与火电价差的具体办法;3.加速风电机组本地化进程,通过技贸结合等方式,本着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掌握兆瓦级大型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引进国外智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组,开拓国际市场;4.建立风电制造业的国家级产品检测中心、质量保证控制体系以及认证制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完善服务;5.制定适应风电发展的电网建设规划,研究风电对电网影响的解决措施;五、“十一五”和2020年风电规划我国电源结构70%是燃煤火电,而且负荷增长迅速,环境影响特别是减排二氧化碳的压力越来越大,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资源丰富,能够大规模开发,风电成本逐年下降,前景广阔;风电装机容量规划目标为2005年100万千瓦,2010年400~500万千瓦,2020年2000~3000万千瓦;2004年到2005年,“十五计划”后半段重点建设江苏如东和广东惠来两个特许权风电场示范项目,取得建设大规模风电场的经验,2005年底风力发电总体目标达100万千瓦;2006年到2010年;“十一五规划”期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300万千瓦,平均每年新增60~80万千瓦,2010年底累计装机约400~500万千瓦;提供这样的市场空间主要目的是培育国内的风电设备制造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05年7月下发文件,要求所有风电项目采用的机组本地化率达到70%,否则不予核准;此后又下发文件支持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与电源建设企业合作,提供50万千瓦规模的风电市场保障,加快制造业发展;目前国家规划的主要项目有广东省沿海和近海示范项目31万千瓦;福建省沿海及岛屿22万千瓦;上海市12万千瓦;江苏省45万千瓦;山东省21万千瓦;吉林省33万千瓦;内蒙古50万千瓦;河北省32万千瓦;甘肃省26万千瓦;宁夏19万千瓦;新疆22万千瓦等;目前各省的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均要求增加本省的风电规划容量;2020年规划目标是2000~3000万千瓦,风电在电源结构中将有一定的比例,届时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10亿千瓦容量的2~3%,总电量的1~%; 2020年以后随着化石燃料资源减少,成本增加,风电则具备市场竞争能力,会发展得更快;2030年以后水能资源大部分也将开发完,近海风电市场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

从实践中获得的风电工作经验与启示

从实践中获得的风电工作经验与启示

从实践中获得的风电工作经验与启示2023年,风电产业已经成为能源领域的主流,同时也承载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在这一浩大的工程背后,是一支庞大的风电工作团队在默默付出着。

我在这个领域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今天我想分享一下从实践中获得的风电工作经验与启示。

一、对于高质量的保证与把控在风电工程中,由于各种不可控的因素,例如地形、气候等的影响,会导致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出现较大的波动,这给风电运维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需要他们随时监测风场系统运行状态,以确保发电质量。

通过长期实践,我发现在保证风电高效发电的过程中,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对于数据的把控。

只有了解每个风机组的运行状态,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才能更好地优化风电运维模式和工艺流程,进而保障风场的高效运行。

二、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风电行业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代表行业,但它也是极具风险的行业之一。

风电领域工作人员常年身处高空、狭小、难耐受的环境中工作,他们的安全是最受重视的问题之一。

因此,安全生产在这个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风场运营中,如果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不仅会对员工造成危害,还会对整个社会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

作为风电工作人员需要时刻牢记安全生产意识,遵守规章制度,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确保自身在工作中不受伤害,同时也保障风场的安全生产。

三、对于技术创新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风电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不断推陈出新。

在风电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对于技术创新的应用是风电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技术创新可以提高风电的运行效率、延长风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减轻风电运维人员工作量,提高整个风电产业的效益。

因此,技术创新在风电领域中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可以推动风电产业的不断发展,让更多人受益。

四、对于团队的协作与合作在风电领域,不管是在工程建设还是运营管理中,都需要高度的团队协作和合作。

每个人在风场中都是团队的一份子,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风电运行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风电运行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风电运行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参与这次风电运行经验交流。

我是XXX,来自XXX公司。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风电的运行与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风电运行的经验和观点。

一、风电运行的挑战与机遇在我国的新能源发展中,风电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然而,风电运行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风力资源的不稳定性对风电场的运行产生了影响。

风力的不确定性导致风电场的输出存在波动,这给运行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此外,风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风机的叶片、齿轮箱等零部件易受损,需要定期检修和更换,这对风电场的运行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正是因为这些挑战,风电运行也带来了许多机遇。

首先,风力资源的波动性可以通过适当的运行和调度进行优化利用。

通过合理的风机布局和运行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风电场的发电能力。

其次,风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需求也催生了一批专业化的服务商和技术团队,为风电运行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二、风电运行的管理经验1. 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一个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对于风电场的运行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运维标准和规程,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其次,要配备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运维人员,他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系统,对风电场的运行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以便对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2. 智能化运维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运维技术在风电运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远程监测、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可以对风电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可以优化风机的运行模式和参数设置,提高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3. 风电运维团队的持续培训和学习风电运维需要运维人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2024风电年终工作总结

2024风电年终工作总结

2024风电年终工作总结2024年风电年终工作总结序言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作为风电项目的一员,参与了团队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这篇年终工作总结中,我将回顾过去的一年的工作,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工作回顾1. 项目规划与管理我参与了多个风电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包括项目的招投标、合同签订、资源调配等。

我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项目的规划,并成功地签订了合同。

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我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保证了项目顺利进行。

2. 技术研究与创新作为风电领域的从业者,我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技术和创新。

我参加了各类行业会议和培训,了解了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发展动态。

在项目中,我积极应用新的技术和创新,提高了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3. 运维管理风电项目的运维管理对于保证风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我参与了多个项目的运维管理工作,包括设备巡检、故障排除等。

通过及时的巡检和维护,成功避免了一些潜在的故障,并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 安全生产在风电项目中,安全生产是我们始终关注的重点。

我积极宣传和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组织了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了项目的安全进行。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未发生任何重大安全事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彰。

二、经验教训1. 团队协作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努力,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

2. 学习与进步风电行业发展迅速,新的技术和创新层出不穷。

作为一个从业者,我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保持与行业的同步。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最新的技术动态,积极参加行业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3. 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是风电项目的核心工作之一。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安全管理的执行。

只有确保安全生产,才能够保证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发展方向1. 技术研究风电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新的技术和创新层出不穷。

浅谈风电发展现状及太重风电发展经验

浅谈风电发展现状及太重风电发展经验

0 前 言
我 国风 电产 业 的发 展 从 最早 的高 速发 展 期 ,渐 渐
风 电场 工程 建设 的经 验 ,并 对 山 西省 风 电事 业 的发 展 提 出 了 自己的意见 和建 议 。
度 过 了寒冬期 ,现 已逐步进入有序平稳发展 的时期。 风 电 的发展 是山西省转 型跨 越发 展 的重要 组成部分 ,在 “ 山西 省风 、光 电产业 发 展研讨 会 ”上 ,通过 参会 方各 抒 己见 ,提 出在风 电领 域的宝贵 经验 和合 理化建议 ,提 出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 ,共同携手为山西省风电事业的 进 一步发展 壮大 出谋划 策 ,做 出 自己的贡献 。 太重作为山西省本土风机制造企业也在不断蓄力 发 展 。在省 委 、省 政 府 的关 心支 持 下 ,太 重 风 电 已经 跻 身 风机 制 造 主 流厂 家 。太 重 已推 向市场 的成熟 机 型 有双馈型 1 . 5 M W、2 . 0 M W 风力发电机组 ,半直驱永 磁型 3 . 0 M W 风力 发 电机 组 ,均 已得 到业 内人 士 的认 可 ,并 可根 据不 同 的风资 源 情况 选用 适 合 的风力 发 电 机 组 。 已经 研 发 、制 造 完 成 的半 直 驱 永 磁 型 5 . 0 MW 风 电机组将于今年 9 月底并网发 电。总结太重这几年 风 电事业 的发展 ,有以下一些经验 :大力开发低风速 风机 ,满足市场需求 ;优化风机各项技术性能 ,保证 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此外 ,本文还初步总结 了太重
2 0 1 3年第 1 1 期 ( 总第 9 8 期)
E N E R G Y A N D E N E R G Y C 0 N S E R V A T I O N
红 源 占
舌 毒
2 0 1 3年 1 1 月

2024年海上风电阶段经验总结

2024年海上风电阶段经验总结

2024年海上风电阶段经验总结海上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从2010年开始,我国海上风电项目进入快速发展期,经过多年的努力,到____年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对____年海上风电阶段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策支持、技术进步、项目建设、运维管理、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

首先,政策支持是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____年,政府继续加大对海上风电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首先,加大电价补贴力度,提高风电上网电价,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

其次,加强对风电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完善的管理办法和规范,加强对风电项目的监管和评估,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技术进步是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____年,海上风电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首先,风机的装机容量不断提高,单台风机的装机容量达到了10MW以上,提高了发电效率。

其次,风机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得到了改进,提高了风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此外,智能化技术在风电运维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运维效率和降低了运维成本。

再次,项目建设是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____年,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首先,选址工作得到了加强,科学合理的选址为项目的后期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项目建设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化,加强了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此外,项目建设过程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第四,运维管理是确保海上风电项目稳定运行的关键。

在____年,海上风电运维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首先,建立了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确保了对风机设备的监测和维护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其次,应用了先进的监测和维护技术,实现了对风电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此外,加大了对运维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了运维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第五,经济效益是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目标。

风电运行经验交流材料

风电运行经验交流材料

风电运行经验交流材料风电运行经验交流材料随着全球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风电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能源来源。

作为风电行业从业者,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将成功的经验与其他同行分享,促进行业的发展。

以下是我所在企业在风电运行方面的经验交流。

首先,在风电运行中,稳定的供电非常重要。

我们采用了先进的风电桥梁技术,能够在风电场的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测电网情况,保证稳定供电。

通过及时预警和调整,我们成功减少了因电网故障而导致的停工时间,提高了风电场的利用率。

其次,定期的设备维护和检修是保障风电运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并成立了专门的维修团队。

他们定期检查设备的磨损和损坏情况,及时更换损坏零部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维修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维修团队,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效率。

再次,风电运行中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风电场内的安全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我们还组织定期的安全培训,并设立了安全警示标识和应急预案,让每位员工明白在风电场工作所面临的潜在危险,并掌握应对措施。

这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了员工的生命安全。

最后,风电场的运行数据分析是优化风电运行的重要手段。

我们建立了先进的数据分析系统,对风电场的各项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及时发现问题。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了相应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并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

总之,风电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专业的管理和技术支持。

通过上述的经验总结和交流,我们的风电运行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效益也得到了明显的增加。

希望这些经验和做法能够对其他企业和从业者有所帮助,共同推动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风能发电技术的国内外比较与经验借鉴

风能发电技术的国内外比较与经验借鉴

风能发电技术的国内外比较与经验借鉴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可持续发展和减少碳排放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旨在比较和借鉴国内外的风能发电技术,以期为我国风能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风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1. 国内风能发电技术的现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并发展风能发电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在风电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国家,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规模。

在技术方面,国内风能发电技术主要包括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由于其高效转化风能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大型的2-3兆瓦风力发电机组。

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则在小型和分布式风力发电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2. 国外风能发电技术的现状相较于国内,国外的风能发电技术起步较早并且发展较为成熟。

主要的风能发电技术包括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混合型风力发电机组等。

在技术方面,国外的风能发电技术普遍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和大容量的风力发电机组,以提高发电效率和发电稳定性。

此外,国外还经常运用新的材料和设计理念,以改善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和适应能力。

二、国内外风能发电技术的比较1. 技术性能比较国内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技术相对较为成熟,拥有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但风电场的布局存在一定的规划和规模问题。

垂直轴风力发电技术的优势在于更适用于城市环境和低噪音要求的场所,但其发电效率尚待提升。

与此相比,国外的风能发电技术在发电效率和可靠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对于兼顾发电效率和环境要求的混合型风力发电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2. 市场规模和政策支持比较国内风能发电市场规模庞大,但由于目前风力发电的原电价偏低、装机容量与实际发电能力存在一定差距等问题,市场竞争和利润空间较为有限。

国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以促进风电产业的发展,包括限电放电政策、补贴政策和配额制度等。

2024年海上风电阶段经验总结

2024年海上风电阶段经验总结

2024年海上风电阶段经验总结海上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形式,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到2024年,海上风电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将对2024年海上风电阶段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1. 技术创新是发展的关键。

在2024年,海上风电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仍需要不断进行创新。

比如,在风机设计方面,应该加强对市场需求和环境条件的研究,提高风能利用率和稳定性;在风电场布局方面,应该充分考虑海洋环境和自然资源分布,科学规划风电场的位置和数量。

2. 合理的运维保障措施至关重要。

海上风电场的运维保障是确保风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

应该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机制,包括定期巡检、设备维修和备品备件储备等。

同时,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风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提高运维效率和可靠性。

3. 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是必要的。

海上风电需要各个产业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比如,与造船业的合作可以提供适用的平台和设备;与电力行业的合作可以解决风电输电和接入电网的问题;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合作可以共享资源和技术创新成果。

4. 加强监管和政策支持是必要的。

海上风电的发展需要政府的监管和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加强对海上风电建设和运营全过程的监管,确保项目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应该出台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投资海上风电,并提供适当的财税和金融支持。

5. 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海洋生态。

海上风电的建设和运营对海洋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应该具备环保意识,采取措施降低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在选址和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的原则,减少生态破坏。

6.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化发展。

海上风电具有国际性和全球化发展的特点,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享经验和资源,推动行业的全球化发展。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和标准化,推动海上风电行业健康发展。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关键技术综述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关键技术综述

四、现状分析
4、在海上风电场运行维护方面,虽然已初步建立了运行维护管理体系,但整 体运行维护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运行维护技术人员和设备。
五、结论
五、结论
本次演示对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虽然我国在海 上风电发展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关键技术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来, 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能力提升,完善相关政策和机制,推动我国海上风电 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和经验,提高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整体水平。
二、背景
二、背景
海上风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全球范围内, 海上风电已成为许多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2005年开始发展海上 风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积累。特别是在“十三 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实现了大 幅增长。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关键技术综 述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背景
03 三、关键技术综述
04 四、现状分析
05 五、结论
一、引言
一、引言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上风电成为了一个备受的话题。 在我国,海上风电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 之一。然而,海上风电的发展受到多种技术的制约,包括海上风电场址选择技术、 场规划设计技术、施工建设技术以及运行维护技术等。本次演示将对我国海上风 电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3、海上风电场施工建设技术
3、海上风电场施工建设技术
海上风电场施工建设是整个风电场建设的核心。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许 多技术难题,如海上作业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等。我国在海上风电场施工建设 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具备了沉桩、吊装、安装等环节的施工技术能力。然 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施工装备、施工组织和项目管理等方面仍存在 一定的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世界风电发展现状与经验􀂾 风力发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运作的条件:风力发电在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为成熟,过去20年里风力发电成本下降了80%,成为发电成本最接近火电的新能源。

这使得风力发电具备了大规模商业化运作的基础。

至2006 年底,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约为7422 万千瓦,当年风电新增装机1500 万千瓦。

预计到2020 年风力发电量比重可升至12%。

欧洲是风电发展的领先地区:风力发电的领先国家有德国、西班牙、美国、印度、丹麦等,它们同时也是风电设备的制造大国。

欧洲是世界上主要的风电市场和设备供应商。

􀂾 2006 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7422 万千瓦,其中欧盟25 国总量为4855 万千瓦,占65%。

􀂾 在全球风电制造业中,欧洲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在2006 年全球已安装的风机中,欧洲企业生产的产品份额占85%,在2006 年当年新增份额中占据75%,逐步形成了以丹麦的Vestas、西班牙的Gamesa、德国的Enercon、Siemens 和Repower 为代表的一批世界级风电制造企业。

􀂾 目前,欧洲是世界各国风电制造企业的重要技术供应商,向世界各地输出技术已经成为欧洲风电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世界风机双馈齿轮驱动技术、无齿轮直驱技术和混合驱动技术三大技术都是首先在欧洲发展起来的。

我国30 多家风电制造企业的原始技术均来自欧洲。

欧洲以外的大型风电制造企业有美国的GE Wind 和印度的Suzlon 等。

􀂾 单机容量加大,风能转换效率不断提高:世界风电设备技术发展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变桨变速恒频型风电机组取代失速型风电机组;发电机驱动方式由直驱式和混合式取代双馈式。

􀂾 政策支持:国外风电发展的成功经验:风电发展较快的国家,如德国、丹麦、印度等国的风电产业都无一例外的得益于政府对风电产业的政策支持。

政府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专项低息贷款、国际援助项目等措施积极培育国内风电市场和风电设备制造企业。

二、我国风电发展现状􀂾我国风力资源储量:“三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储量丰富。

我国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 亿千瓦。

陆地10米高度层实际可开发的风能储量为2.53 亿千瓦,近海地区可开发风能储量为7.5 亿千瓦,共计10 亿千瓦以上。

􀂾 我国风电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从2005 年开始,我国加快了风电发展速度,不断出台各种扶持政策,促进风电产业发展。

这些政策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础,主要涉及技术要求、国产化要求、价格扶持、上网保障、税收优惠、专项资金、产业发展等方面。

有效的促进的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 国内企业逐步取代外国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随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长,国内有20 多家企业陆续进入到风电设备生产领域,并逐步取代了外国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 国外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在中国建厂情况:在中国努力扶持国内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的情况下,国外企业开始转而实行在中国建立风电零部件生产基地的策略,主要生产叶片和齿轮箱等工艺要求较高零部件。

三、风电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目前大型风力发电机均采用水平轴式设计,即转动轴与风向平行。

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包括叶轮(由叶片和轮毂构成)、齿轮箱、发电机、塔架、基座、控制系统、制动系统、偏航系统等。

其工作原理是由风力带动叶轮转动,叶轮通过主轴连结齿轮箱,叶轮产生的动能经齿轮箱加速后带动发电机发电。

1、变桨变速恒频型风电机取代失速型风电机。

传统失速型风电机启动风速约为2.5-4 米/秒,风速12-15 米/秒时达到额定的输出容量。

风速若超过25m/s,固定攻角的叶片就完全失速。

变桨调节技术是指根据风速的变化调整风轮叶片的安装角,当风速大于额定风速时,风机组仍可以保持稳定的输出功率。

变速恒频风电机可根据风速变化调节发电机转速,以适应风速变化引起的风电机功率的变化,最大限度的利用风能,因而效率较高,同时可以较好的调节系统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因此变桨变速恒频型风电机将逐步取代风能转换效率较低的失速型风电机。

2、发电机驱动方式由直驱式和混合式取代双馈式。

风力发电机组中风轮驱动发电机的方式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为双馈式,即风轮轮毂通过多级齿轮增速箱驱动双馈异步发电机;􀂾 第二种为直驱式,由风轮直接驱动多极同步发电机;􀂾 第三种为混合式,由风轮通过单级增速装置驱动多极同步发电机。

直驱式在传动链中省掉了齿轮箱,降低了机械故障的概率和定期维护的成本,同时提高了风电转换效率和运行可靠性,但是电机的设计成本也有所增加。

混合式驱动方式旨在综合上述两种驱动方式的优点,改进直驱式的不足。

从国际市场来看,直驱式和混合式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大。

五、我国风电发展现状(一)我国风力资源储量:“三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储量丰富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估算,我国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 亿千瓦。

陆地10 米高度层实际可开发的风能储量为2.53 亿千瓦,近海地区可开发风能储量为7.5 亿千瓦,共计10 亿千瓦以上。

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地区:东南沿海和附近岛屿是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在200W/㎡以上,沿海岛屿风能密度在500W/㎡以上,可利用小时数为7000-8000小时。

􀂾 新疆北部、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地区,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有效风能密度在200W-300W/㎡,可利用小时数为5000-7000小时。

􀂾 黑龙江、吉林东部,河北北部和辽东半岛的有效风能密度为200W/㎡,可利用小时数为5000 小时,也是风能较丰富的地区。

上述地区是我国风能资源较丰富,风场条件较好,具有开发前景的主要区域。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的风电场平均利用小时为2300 小时,主要位于西北、华北、东北及东南沿海。

我国并网风电建设规模较大的省份为:内蒙古、河北、吉林、辽宁、广东、新疆、黑龙江、宁夏、山东、甘肃等。

(二)、发展风电的政策支撑1、风电价格扶持:《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风力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电价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按照招标形成的价格确定。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高于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等费用,通过向全国电力用户统一征收电价附加的方式解决。

各省级电网企业按其销售电量占全国的比例,分摊全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额,其实际支付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与其应承担的电价附加的差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调配。

2、税收优惠:《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对包括大功率风力发电等新型能源设备在内的十六个领域,在条件成熟时,由有关部门制定专项进口税收政策,对国内生产企业为开发、制造这些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配套部件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或实行先征后返,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

同时,取消相应整机和成套设备的进口免税政策。

为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意见》还提出将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

3、我国风电发展的具体目标:2007 年8 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风电发展的具体目标:􀂾 到2010 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 万千瓦。

重点在东部沿海和“三北”地区,建设30 个左右10 万千瓦等级的大型风电项目,建成1~2 个10 万千瓦级海上风电试点项目。

到2020 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 万千瓦。

建成若干个总装机容量200 万千瓦以上的风电大省。

建成新疆达坂城、甘肃玉门、苏沪沿海、内蒙古辉腾锡勒、河北张北和吉林白城等6 个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并建成100万千瓦海上风电。

(三)、国内风机设备发展现状随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长,国内有20 多家企业陆续进入到风电设备生产领域,并逐步取代了外国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国内风电设备的制造企业中,以新疆金风、东方汽轮机、大连华锐、浙江运达为代表,通过引进和消化国外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的技术,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

2006 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33.7 万千瓦,其中内资企业占41.2%,外资企业占55.1%,合资企业航天安迅能(CASC-ACCIONA)占3.7%。

内资企业的市场占比较2005 年提高了11.8 个百分点。

国内未来风电设备市场将以1.5MW 以上机型为主:我国目前的风电机组仍以750 万瓦为主。

截至2006 年,我国风电机组1MW 以下得机组占总装机容量的70%,1MW-2MW 之间的风电机型只占26%,2MW 以上机型占4%。

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划,我国未来的风电新增装机将以 1.5MW、2MW 机型为主,1MW 以下机型所在比重将逐渐降低。

因此具备1.5MW 以上机型生产能力的企业将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国内企业中只有新疆金风、东方汽轮机和大连华锐具备1.5MW 风电机组的生产能力,并都在研制2MW 以上机型。

2007 年10 月,湘电股份率先研制成功了2MW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

同时该公司与日本原弘产合资(各占50%)的湖南湘电风能有限公司,生产的2 兆瓦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在内蒙古大唐国际卓姿风场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湘电股份成为兆瓦级风电机组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1、国内风电整机生产厂商新疆金风科技:主要生产机型:600kW、750kW、800kW 和1.5MW 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

大部分整机零部件依靠外购,正在研制2MW 以上机型。

2006 年完成风力发电机销量445,200kW。

大连华锐:主要生产机型:1.5MW 变速恒频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

正在研制2MW 以上机型。

2006 年完成风力发电机销量75,000kW。

东方汽轮机:主要生产机型:1.5MW 变速恒频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

2006 年完成风力发电机销量9,000kW。

湘电股份:主要生产机型:2MW 直驱风力发电机。

2007 年10 月整机正式并网发电。

2008 年预计产能为160台。

华仪电气:主要生产机型:600kW、750kW、800kW,正在研制1.5MW以上机型。

天威保变:投资2.5 亿用于风电整机项目。

从英国GH 公司引进1.5MW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技术。

预计2010 年实现整机投产。

长征电器:合资设立艾万迪斯银河风力有限公司,投资3 亿元,研制2.5MW 风力发电机组。

预计2009 年实现整机投产。

卧龙电气:公司发行3.5 亿可转债用于风电设备国产化项目,将成为浙江上虞地区风电厂的主要设备供应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