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研究平时作业完成版

合集下载

《明清小说研究》教学大纲

《明清小说研究》教学大纲

《明清小说研究》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明清小说研究》是一门研究明清时期小说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流派及特点,并学习研究明清小说的方法和技巧。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明清小说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素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2.掌握明清小说的重要作品、作家及其代表作;3.理解明清小说的主要流派和特点;4.掌握研究明清小说的方法和技巧;5.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研究和写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第一讲:明清时期小说发展概况-明清时期小说的文化背景;-明清小说与古代小说的区别;-明清小说的发展历程。

2.第二讲:明清小说的重要作品及作家-董仲舒《红楼梦》;-曹雪芹《金瓶梅》;-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等。

3.第三讲:明清小说的主要流派-话本小说;-志怪小说;-通俗小说;-架空小说等。

4.第四讲:明清小说的主题与艺术特点-家族与家庭观念;-人性与道德思考;-形象塑造与情节安排;-艺术手法与风格特点。

5.第五讲:研究明清小说的方法和技巧-历史文化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方法;-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

6.第六讲:学术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明清小说研究的前沿问题;-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对重要概念、理论和知识点进行系统阐述。

2.学术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并激发学术兴趣。

3.文本分析:通过详细解读小说文本,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风格和意义。

4.文献研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文献资料的查找、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5.学术报告: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进展,撰写学术报告,并进行学术交流和互动。

五、教学评估方法与标准1.学生课堂表现(40%):包括课堂讨论的积极程度、提问回答的参与度等。

2.作业完成情况(30%):包括作业的质量、提交的及时性等。

小说研究试卷答案

小说研究试卷答案

《明清小说研究》模拟试卷答案综合一、填空(20分):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12、《辽阳海神传》的作者是蔡羽、《负情侬传》的作者是 1、中国长篇小说的模宋懋澄。

13、纪昀文式是章回体言小说的代表作为体,中篇文言小说主要阅微草堂笔记,袁枚集中于明嘉靖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为朝时期,小说地位在明有: a熊大木b余邵鱼c李渔d凌蒙初 6、以下属人情小说的作品有:a《东周列国志》b《生绡剪》c《平山冷燕》d《痴婆子传》7以下属清初“时事小《情史》d《无声戏》 17被官方机构出版的作品有: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剿闯通俗小说》d《樵史演义》18、属文言小说的有: b野叟曝言万历朝时期第一次得到较普遍肯定。

2、《辽阳海神传》的作者是蔡羽,《觅灯因话》的作者是邵景詹。

3、“二拍”的作者是凌濛初,“三言”是指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4、瞿佑的文言小说代表作为剪灯新话,袁枚的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为子不语,纪昀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为阅微草堂笔记 5、清初前期的长篇独创之作是醒世姻缘传,清初在小说与戏曲两方面都有成就的著名作家是李渔。

6、万历中期以后,出版中心由福建移至江浙。

8、“溢美”的狭邪小说以《品花宝鉴》、《花月痕》为代表。

除了《红楼梦》出现以后,清代小说续书较多的时期是清初前期。

9、提出“熏浸刺提”说的是梁启超。

10、影响小说创作的五个主要社会因素是作者、读者、小说理论、出版、官方文化政策。

11、“三话”是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觅灯因话,“三言”是警世通子不语。

14、梁启超概括小说的四种艺术感染力是“熏”、“浸”、刺、提。

15、书坊主越位、对小说进行编创被称为熊大木模式。

16、万历中期以后,出版中心由福建移至江浙。

17、康熙(1687)年,清政府正式颁禁毁小说令。

18世,标志着明清小说由改编到独创这一过程的结束;《娱目醒心编》的出版给拟话本小说的发展划上了最后的句号。

19、金圣叹评点了《水浒传》,毛宗岗评点的是《三国演义》。

《明清小说》形成性考核实施细则

《明清小说》形成性考核实施细则

《明清小说》形成性考核实施细则一、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比例形成性考核是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反馈学习信息,改进课程考核方式的重要措施,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进一步加强形成性考核工作,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现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必修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特制定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方案。

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20%。

二、形成性考核的形式1、平时作业。

根据课程教学安排和学习测评的要求,规定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册中《明清小说》部分的2次书面作业。

指导教师要按时收取并详批详改学生按阶段完成的作业。

根据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成绩评定,评定的成绩应该公平公正,并应将批改后的作业返还学生,同时要进行作业讲评,要求学生对做错的题目应认真进行改正。

上海电大将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记分平时作业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平时作业记分可以判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对应的分数分别为90-100%、80--89%、70-79%、60-69%、60%以下。

也可以直接打分。

2、网上学习。

上海电大的“网上课堂”为同学们提供了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文本辅导、教学参考资料、视频资料、网上测试和BBS答疑等,其中网上测试(填空题可以不做)必须要做。

网络管理平台会根据同学们关于本课程上网学习的情况进行自动打分。

网上学习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3、专题讨论。

根据教学进度,本课程将安排2专题供同学们讨论。

讨论前要交初稿,讨论后要交正式报告。

同学们既可以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其中的一个专题,也可以把讨论的主要看法挂在BBS上。

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知识经验自由加入某一个专题的讨论,还可以自己就课程相关的其它问题谈自己的看法等。

专题讨论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30%。

明清小说研究答案

明清小说研究答案

明清小说研究答案明清小说研究》作业答案一.单选1.现知无代及元明之之际以三因故事为题材的杂剧剧目有D A、30余种B、40余种C、50余种D、60余种2.以下人物见于《水浒传》的是BA、狄希陈B、史文恭C、陶谦D、鲍勇3.《列国志传》的作者是BA、施耐庵B、余邵鱼C、冯梦龙D、熊大木4.评点《水浒传》的学者有AA、李贽B、张竹坡C、脂砚斋D、凌濛初5.《型世言》的作者是CA、沈起凤B、李渔C、陆人龙D、周清源6.《金瓶梅》的作者是AA、兰陵笑笑生B、西周生C、东鲁古狂生D、欣欣子 7.《金瓶梅》是借《水浒传》中哪一段演化出来的BA、智取生辰纲B、武松杀嫂C、醉打蒋忠D、火并王伦 8、现在所知最早的话本小说集是AA、《清平山堂话本》B、《熊龙峰刊四种小说》C、《京本通俗小说》D、《今古奇观》9.“画皮”的故事出自DA、《喻世明言》B、《二刻拍案惊奇》C、《型世言》D、《聊斋志异》10.牛浦郎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C A、《水浒传》B、《醒世姻缘传》C、《儒林外史》D、《警世通言》11.将朝代兴替,争霸天下的题材组织成的长篇章回小说称作C A、说铁骑B、英雄传奇C、历史演义D、世情小说12.以下见于《水浒传》的故事有AA、智取生辰纲B、火烧博望坡C、弄权铁槛寺D、大战长坂坡13.《新列国志》的作者是BA、罗贯中B、冯梦龙C、褚人获D、关汉卿14.已知元代和元明之间的“水浒”戏剧目有AA、30余种B、40余种C、50余种D、60余种15.《今古奇观》的编者是BA、笑花主人B、抱瓮老人C、墨憨斋主人D、即空观主人16.陈经济是哪部作品里的人物CA、《水浒传》B、《醒世姻缘传》C、《金瓶梅》D、《红楼梦》17.《金瓶梅》是因为什么得名的DA、金瓶中插梅花B、书中的一个人物C、一种梅花 D、书中的三个人物18.“二拍”的作者是CA、冯梦龙B、洪楩C、凌濛初D、陆人龙19.“青凤”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BA、《石点头》B、《聊斋志异》C、《谐铎》D、《欢喜冤家》20.匡超人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A、《儒林外史》B、《警世通言》C、《儿女英雄传》D、《三侠五义》21.《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指的是C A、徐庶B、庞德C、庞统D、陈宫22.《檮杌闲评》中的主人公是DA、隋炀帝B、秦琼C、唐明皇D、魏忠贤23.《隋唐演义》的作者是AA、褚人获B、冯梦龙C、蔡东藩D、钱彩24.《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的编辑者是 C A、李贽B、汪道昆C、金圣叹D、冯梦龙25.《醒世姻缘传》的作者是DA、笑笑生B、天然痴叟C、东鲁古狂生D、西周生26.李瓶儿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BA、《水浒传》B、《金瓶梅》C、《儿女英雄传》D、《说岳全传》27.学界一般认为,《金瓶梅》成书于B A、嘉靖年间B、万历年间C、天启年间D、崇祯年间28.除“三言”外,冯梦龙还改编过CA、《水浒传》B、《荡寇志》C、《平妖传》D、《杨家府演义》29.聂小倩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A、《聊斋志异》B、《警世通言》C、《今古奇观》D、《西湖二集》30.马纯上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BA、《水浒传》B、《儒林外史》C、《孽海花》D、《今古奇观》31.《三国演义》中,将国都从洛阳迁往长安的是A A、董卓B、曹操C、司马懿D、刘备32.《汉晋春秋》的作者是BA、陈寿B、习凿齿C、司马光D、章学诚33.《东周列国志》编者是DA、冯梦龙B、钱彩C、蔡元放D、余邵鱼34.征讨方腊的故事出自BA、《三国演义》B、《水浒传》C、《醒世姻缘传》D、《儿女英雄传》35.《水浒传》中的“立地太岁”指的是C A、杨雄B、焦挺C、阮小二D、阮小七36.鲁迅先生所说“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指的是哪部作品BA、《水浒传》B、《金瓶梅》C、《儒林外史》D、《红楼梦》37.清代初年以评《金瓶梅》闻名的学者是D A、李贽B、李渔C、金圣叹D、张竹坡38.《醉醒石》的作者是AA、天然痴叟B、周清源C、西湖渔隐主人D、东鲁古狂生39.王三巧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A、《喻世明言》B、《警世通言》C、《型世言》D、《初刻拍案惊奇》40.《孽海花》的作者是DA、李宝嘉B、吴沃尧C、苏曼殊D、曾朴二.多选:1.以下作品,属于历史演义的有ABCEA、《新列国志》B、《说唐演义全传》C、《大唐秦王词话》D、《封神演义》通俗演义》2.《三国演义》的人物有BDEA、关胜B、刘禅C、焦大D、关兴E、董卓E、《唐书志传 3.以下情节属于《红楼梦》的有AB A、元妃省亲B、抄检大观园C、拳打镇关西D、马二游西湖E、泰伯祠开光 4《水浒传》的编著者相传有DEA、冯梦龙B、关汉卿C、康进之D、罗贯中E、施耐庵 5、以下篇名,出自“二拍”的有ADA、《两错认莫大姐私奔》B、《白娘子永镇雷峰塔》C、《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儒争闲气》E、《范巨卿鸡黍生死交》6.以下诸作,属于英雄传奇的有ABCEA、《三国演义》B、《杨家府演义》C、《水浒传》D、《大宋中兴演义》E、《隋唐演义》7.“三言”中有以下作品ACDEEA、《杜十娘怒沉百宝箱》B、《杜丽娘慕色还魂》C、《蒋兴哥重会珍珠衫》D、《卖油郎独占花魁》E、《滕大尹鬼断家私》8.以下人物属于《儒林外史》的有BCE A、花子虚B、杜少卿C、牛浦郎D、黄信E、婴宁9.以下情节属于《三国演义》的是ABDEA、怒鞭督邮B、义释严颜C、大闹清风寨D、大战长坂坡 E、大战葭萌关10、曹雪芹曾生活在以下哪些城市中,这在《红楼梦》中体现出来BD A、广州B、南京C、苏州D、北京E、沈阳11.以下人物,属于《水浒传》的有ACEA、杨志B、糜竺C、宋清D、时迁E、红孩儿D、《硬勘案大17.小说界革命: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推动和西方文学观念和文学作品展示的结果下,1902年梁启超提出“小说为文学之上乘”,成为小说界革命的纲领。

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重点(整理版)

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重点(整理版)

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重点(整理版)-----Miss魏文人代笔;广义内涵是指书坊主干预创作,他们对书稿的取舍甚至会影响创作格局变化。

明嘉靖、万历年间,书坊主一度主宰通俗小说创作是前者的充分表现;从嘉靖朝至清王朝灭亡,后者则与通俗小说发展相始终。

无论狭义还是广义的解释,以书坊主为主体的“熊大木现象”都提供了显示传播环节对创作反作用的典型例证,表明传播特点、途径与范围都会推动或约束创作发展。

bā)拜的作用头回、它通重视情节编排的曲折离奇和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传奇性和超凡脱俗,而较少着力于深层社会是部文言传奇小说集。

该书收有21篇文言短篇小说,书中故事多以元末明初社会大动荡为背景,即创作与时代相平行。

作品篇幅短小利于迅速反映现实生活,侧重点不尽相同的各篇的组合,又使其反映面较为广泛。

瞿佑熟悉本阶层人物,书中各篇主人公基本上都是书生,间或也有地主、官僚、妓女等别类人物,但作者对其描述与评定仍从书生视角出发。

这可看作本书局限之一,却也显示了作品的另一重要特点,即相当集中、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战乱中士人阶层的经历遭遇、价值取向、心态情绪与感情生活,而士人在社会动荡时期许多方面的感受,其实也与广大百姓十分相近。

《剪灯新话》成就并不算太高,但它和《剪灯余话》、《觅灯因话》等明代传奇小说,上承唐宋传奇的余绪,下开《聊斋志异》的先河,因此在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而且,《剪灯新话》的故事情节,有助于谈资,为明代拟话本和戏曲提供了许多素材。

《金凤钗记》、《翠翠传》、《三山福地志》被凌蒙初改写成话本,编入《二刻拍案惊奇》中;《寄梅记》被周德清改写成话本,编入《西湖二集》中;金凤钗记》还被沈璟改编成戏曲《坠钗记》;周朝俊的戏曲《红梅记》采用了《绿衣人传》一些情节。

昌祺仿拟瞿佑《剪灯新话》创作了《剪灯余话》,借以抒写胸臆。

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作者以此表达他“善可法,恶可戒,表节义,砺风俗”之义。

0003《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1月期末考试指导

0003《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1月期末考试指导

0003《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1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该课程的考试题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题型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题型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答题技巧:此类题型在回答的繁简上一定要注意与分析题有区别。

回答时,应首先从总体上把握好这一问题应分几个层次或有几个要点,然后准确、清晰地一一列举或进行简要的解释说明,不需要像分析题那样展开过多。

总体上要做到条理分明清晰、层次分明、表述准确、不漏要点。

题型三: 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答题技巧:此题型分值很高,在答题时要求不仅观点鲜明,层次清晰,还要举例子较深入地展开,在语言组织能力上相对于其他题型也有更高的要求。

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有具体的例证、要有自己的观点,并让人信服。

二、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不同版本1、成书过程《三国演义》从故事的产生到最后成书,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首先系统而完整地记载三国故事的是陈寿的《三国志》和南北朝时裴松之做的注。

史传之外,南北朝初期,刘义庆撰写《世说新语》时收录的三国故事已有二十多则。

据杜宝的《大业拾遗记》记载,隋炀帝大业年间出现了三国人物的木傀儡戏,演出曹操在谯水洗浴,杀死水中蛟龙和刘备乘马跃澶溪的故事。

到了晚唐的时候,三国故事在民间流传的更广。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骄儿诗》中说孩子们“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见那时儿童们已经熟知三国故事了。

到了宋代,三国故事更为流行,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已出现了专“说三分”的艺人霍四究,讲三国故事已经成了一种职业。

在宋朝时民间已经出现了“尊刘贬曹”的倾向。

不过,宋代这种口头说讲三国的故事没有记录的话本流传下来。

到了金元时期,无论是金人院本,还是元人杂剧,都保存着许多三国故事的剧目。

在三国故事流传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元朝至治年间新安虞氏刊刻的《全相三国志平话》。

作业探究-

作业探究-

《元明清戏曲小说研究》作业题1、简述《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并将崔莺莺形象与《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作一比较分析。

答:《西厢记》元·王实甫作,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写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冲破困阻终成眷属的故事。

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

剧情是: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苦于无法接近。

此时恰有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

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主意,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他。

张生喜出望外,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

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扶莺莺月夜烧香,听见张生弹琴诉说衷肠。

后来莺莺听说张生病倒,让红娘去书房探望。

张生相思难解,央求红娘替他从中传递消息。

莺莺怜惜张生,终于鼓起勇气,也写诗回赠,后在红娘帮助下,二人瞒过崔老夫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

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但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应考。

张生与莺莺依依而别,半年后得中状元。

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本与莺莺有婚约,便趁张生还未返回之时谎报张生已被卫尚书招赘为婿,老夫人一气之下要将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归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崔莺莺形象与《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比较分析:读完《西厢记》与《牡丹亭》,你会不自觉地发现崔莺莺、杜丽娘两人在社会背景与家庭背景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共同点。

她们一个出身相国府、一个出身太守府,都是大家的千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同时也集父母之期望于一身。

她们日常的生活都受到了父母的严格管教,她们的活动范围往往受到封建礼教的约束,用现代的话语说,她们有着“豪门的悲哀”。

这就是崔、李两人在客观生活背景上的共同点。

但是,相似不代表一致。

毕竟《西厢记》、《牡丹亭》两部著作的作者生活的年代不同,其所写著作所体现的生活背景自然有差异。

客观上讲,杜丽娘所受礼教限制相对更大。

崔莺莺、杜丽娘都是为爱执着之人,她们的个性自小被压抑,但是正值青春年华的时期,她们的内心怎可能不泛涟漪,就这样,内心深处的不甘与对自由恋爱的向往让她们大胆地反抗命运,她们要摆脱命运的束缚,要冲破礼教的藩篱;她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爱恋,不顾一切地与爱人结合;当事情败露,她们勇敢地为自己争取幸福,不顾一切阻挠。

明清小说 结课作业

明清小说 结课作业

读《聊斋志异》略感大家知道《聊斋志异》是我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作的一部记录奇异事件的小说集,全书有短篇小说近五百篇。

其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同时其内容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有不少感受,例如当我读到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为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婴宁》、《青凤》等时,也会叹息封建礼教的无礼与残酷;当我读到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叶生》、《考弊司》等时,也感叹古代选举制度的腐败与失败。

但是让我较有感触的是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的作品--《促织》。

鉴于篇幅限度,我在此主要说一下读了《促织》之后的感受,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促织》可以说是《聊斋志异》里一篇代表性的作品,讲述的是在明朝宣德年间,主人公成名多次考试不中,由于其老实,被狡猾的小吏推选做了里正,专门负责搜罗良种的蟋蟀。

但是华阴县不是盛产蟋蟀的地方,往往是为了一只蟋蟀动辄好几户人家倾家荡产。

老实的成名不忍向百姓搜刮,只好自己千方百计去寻找蟋蟀,结果经常逾期无法完成任务,屡遭毒打。

好不容易在一个巫婆的指导下抓到了一只强健俊美的蟋蟀,却又被好奇贪玩的儿子不小心弄死,儿子畏罪投井自杀,其灵魂化作强大的蟋蟀,救了父亲的性命,并使其中举发达。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深感当时社会的黑暗,体会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害与压迫。

谁能想到,只因为皇帝的一点小嗜好,就能引得无数人倾家荡产,甚至妻离子散;只因为那么一只小小的蟋蟀,就会引得无数人为此受尽苦难,甚至命丧黄泉。

文中的主人公成名不就是因为这样一只小小的蟋蟀而引得命运跌宕起伏吗?他因为老实诚恳而被欺凌,多次考取功名而不中,被狡猾的小吏推选做了里正来负责极难完成的任务;而后又因为完不成任务而被打到“双股溃烂,血流不止”的地步……他的儿子因为不小心把他千辛万苦捉到的蟋蟀弄死而畏罪投井自杀,但他感到的不是逝子的悲痛,而是儿子把蟋蟀玩死的气愤……这些情节的描写,让人感到人性的泯灭,让人觉得简直惨无人道。

华师3月课程考试《明清小说史》作业考核模拟

华师3月课程考试《明清小说史》作业考核模拟

华师3月课程考试《明清小说史》作业考核试题
()完整地叙写了一次农民起义的全过程。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参考选项:B
下列故事情节,不属于《红楼梦》的是()。

A:晴雯撕扇
B:黛玉葬花
C:刘姥姥进大观园
D:高老庄招亲
参考选项:D
历史演义以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作基础,再吸取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敷演扩大而成,代表作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参考选项:A
金圣叹评点过的明代著名长篇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参考选项:B
英雄传奇讲述江湖中寻走的英雄、侠客等,代表作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参考选项:B
陈经济是()里的人物。

A:《水浒传》
B:《醒世姻缘传》
C:《金瓶梅》
D:《红楼梦》
1。

明清小说史(期末作业)[1]

明清小说史(期末作业)[1]

明清小说史(期末作业)一、单项选择:1.“青凤”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BA、《石点头》B、《聊斋志异》C、《谐铎》D、《欢喜冤家》2.匡超人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A、《儒林外史》B、《警世通言》C、《儿女英雄传》D、《三侠五义》3.“画皮”的故事出自DA、《喻世明言》B、《二刻拍案惊奇》C、《型世言》D、《聊斋志异》4.牛浦郎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CA、《水浒传》B、《醒世姻缘传》C、《儒林外史》D、《警世通言》5.《孽海花》的作者是DA、李宝嘉B、吴沃尧C、苏曼殊D、曾朴6、蒲松龄是哪部作品的作者AA、《聊斋志异》B、《水浒传》C、《三国演义》D、《红楼梦》7.《醒世姻缘传》的作者是AA、西周生B、笑笑生C、即空观主人D、抱瓮老人8.纪昀所谓“一书而兼二体”指的是CA、《剪灯新话》B、《聊斋志异》C、《阅微草堂笔记》C、《子不语》9.《儒林外史》中具有作者原型意义的人物是AA、杜少卿B、杜慎卿C、马纯上D、鲁编修10.曹雪芹的祖父是CA、曹锡远B、曹振彦C、曹玺D、曹寅11.以下哪几部作品出自晚清ACDA、《官场现形记》B、《今古奇观》C、《孽海花》D、《老残游记》E、《好逑传》12.林红玉是《红楼梦》中的BA、小姐B、丫环C、仆妇D、村姑13.《田七郎》出自DA、《剪灯新话》B、“三言”C、《唐宋传奇选》D、《聊斋志异》14、“莺脰湖大会”出自D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儒林外史》15.上世纪五十年代受毛泽东肯定,并将其有关《红楼梦》的论文推荐给政治局的两位作者是CA、顾颉刚俞平伯B、胡适俞平伯C、李希凡蓝翎D、何其芳蒋和森16.“泰伯祠开光大典”的情节出自A、《水浒传》B、《西游记》C、《儒林外史》D、《红楼梦》17.《聊斋志异·王子安》批判的对象是CA、统治者对农民起义的镇压B、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之间爱情的扼杀C、科举制度的弊病D、商品经济对传统道德的损害18.《红楼梦》中哪位人物的雅号是“蕉下客”BA、薛宝钗B、贾探春C、妙玉D、史湘云19.“脂砚斋”评语共有BA、一千条左右B、两千条左右C、三千条左右D、四千条左右20.聂小倩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A、《聊斋志异》B、《警世通言》C、《今古奇观》D、《西湖二集》21.马纯上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BA、《水浒传》B、《儒林外史》C、《孽海花》D、《今古奇观》二、多项选择:1.以下人物属于《儒林外史》的有BCA、花子虚B、杜少卿C、牛浦郎D、黄信E、婴宁2.曹雪芹曾生活在以下哪些城市中,这在《红楼梦》中体现出来BDA、广州B、南京C、苏州D、北京E、沈阳3.以下篇名,属于《聊斋志异》的有CDEA、《两错认》B、《郭孝子》C、《王子安》D、《司文郎》E、《娇娜》4.《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丫环有ABEA、麝月B、袭人C、鸳鸯D、雪雁E、晴雯5.以下属于吴敬梓的著作有ACDA、《儒林外史》B、《六一词话》C、《诗说》D、《文木山房集》E、《沧浪诗话》6.属于《聊斋》的篇名有ABDA、《促织》B、《青凤》C、《蝴蝶梦》D、《崂山道士》E、《老门生》7.《儒林外史》中写到的人物生活在BCD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E、近代三、填空:1.《聊斋志异》中的许多篇后都有作者的议论,用“太史氏曰”引起。

1019 明清小说史(期中作业答案)

1019 明清小说史(期中作业答案)

明清小说史(期中作业答案)明清小说作业册一答案一、单选题1、C2、A3、B4、D5、B6、C7、D8、C9、D 10、B 11、B12、A 13、C 14、A 15、B 16、A 17、A 18、B 19、C 20、B 21、C22、B 23、D 24、D 25、A 26、A 27、D 28、A 29、A 30、B 31、ADE32、ACDE 33、AB 34、CDE 35、A 36、C 37、B 38、C 39、A 40、A41、C 42、B 43、A 44、C 15、D 46、B 47、C 48、D 49、A 50、C51、D 52、B 53、C二、多项选择1、BCD2、ACDE3、ABD4、BDE5、ACE6、ACDE7、AE8、BDE9、AB 10、DE 11、AD 12、BCE 13、BDE 14、ADE 15、DE 16、BCDE17、ABCE 18、BDE 19、ABCE 20、BE 21、ACD 22、ACD 23、AB三、填空1、大业拾遗记工员2、《三国演义》《金瓶梅》《儒林外史》3、铁叫子4、初刻惊案拍奇,二刻惊案拍奇5、清平山堂话本6、《三国演义》7、《水浒传》《三国演义》8、曹操9、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10、今古奇观11、关汉卿12、讲史说铁骑小说13、鲁讯14、《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15、《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冯梦龙16、志怪志人17、骄儿水浒传18、应伯爵19、拟话本小说20、凌濛初四、解释说明:1、神话传说:神话指上古时流传的有关神鬼等非自然事物或非科学地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的故事,这是由于人们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所造成的。

传说较神话出现稍晚近,多是由历史事实加以夸张敷衍,加以神化而形成的。

我国的神话传说产生于先秦时代。

如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是其代表作。

2、先秦寓言:先秦时代诸子散文、史传著作中的寓言故事。

寓言是借助于带有劝谕或讽刺性质的简短故事来阐明一定道理的文学体裁,由比喻发展而来。

北京师范学网络教育明清小说研究作业答案

北京师范学网络教育明清小说研究作业答案

《明清小说研究》作业答案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参考答案:1.A2.C3.B4.C5.D6.C7.D8. D9. C 10. D11. C 12. B 13. B 14. A 15. C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简述《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答案要点:从西游故事的产生,流传和演变,到吴承恩加工写定《西游记》,大约经过了七百多年漫长的岁月。

这当中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从历史故事向俗讲、民间传说过渡的阶段(二)西游故事进入平话领域和在戏剧中的搬演——西游故事定型阶段。

(三)吴承恩写成《西游记》的阶段。

2、简述“三言”“二拍”的内容。

答案要点:“三言”“二拍”写得较好的题材和内容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描写爱情的题材。

(2)颂扬小手工业者和小商人轻财重义的作风和品质,反映商人日常的经商行为。

(3)揭露抨击官僚地主横行霸道、残害百姓的罪行。

(4)揭露封建家庭的矛盾和纠纷,戳穿社会上尔虞我诈的骗局,批判和揭露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1、比较杜十娘和花魁娘子的人物性格。

答案要点:结合杜十娘和花魁娘子对爱情的态度来分析她们的性格。

2、试分析贾宝玉的人物性格。

答案要点:贾宝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形象。

他不满意出身的贵族阶级及其生活,却并不知道什么是更有意义的生活,因而常常陷入矛盾、苦闷、无可奈何的境况之中;他向封建的传统文化提出挑战和怀疑,却并没有从理论上进一步否定孔孟之道,斩断对寄生生活的眷恋;他追求高尚的爱情生活,却多少也夹杂了纨绔习气。

明清小说研究平时作业完成版

明清小说研究平时作业完成版

明清小说研究平时作业完成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一、名词解释1、通俗小说【】是小说的一大题材类型,它是满足社会上最广泛的读者群需要,适应大众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创作的一类小说。

以娱乐价值和消遣性为创作目的,重视情节编排的曲折离奇和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传奇性和超凡脱俗,而较少着力于深层社会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挖掘。

2、文言小说文言小说,作者都是知识分子或官吏;内容是不见与经典的传闻,杂说或民间;创作手法有夸张、比喻,即,形式大都是残丛小语,尺寸短书,即:语言是语言文字,即。

3、改编指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作品的表现形式或者用途,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

4、独创独特的创造;独自创造。

5、小说流派小说流派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思想倾向、艺术主张、表现方法、审美趣味和小说风格等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小说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小说派别。

6、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的一种,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点。

是由宋元讲史发展而来7、“世代累积”型作品在传播史上,中国,特别是,大都有一个由素材积累、逐渐加工和最后形成较高质量小说文本的过程。

明朝是中国小说最兴盛的朝代,其中代表作品有所谓的四大奇书,这四大奇书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由说话人的底本演化而来,再经由一些文人加以润饰、考证、整理而成的。

此一类由不知名的群众作者同文人作家先后参与进来,对原始素材、先行故事和并行的修订本进行加工制作、修改完善,历经数代而后由杰出文人写定的作品,有学者称之为世代累积性作品。

8、白描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9、熊大木模式明清通俗小说兼为精神产品与,负责传播的书坊主干预创作的“现象”,是这种双重品格必然的外在表现,平庸之作叠出也相应地构成小说创作演进的重要环节。

明清小说研究new

明清小说研究new

二、小说家之名实: “小说家”之名出于汉代。 西汉刘向、刘歆《七略》,书已佚,但 “又有小说家者流,盖出于街谈巷议所造” 之语被荀悦《汉记》辑录。 东汉桓谭《新论》说“若其小说家,合 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 家,有可观之辞”。桓谭开始赋予“小说” 以文体意义,接近于今天的理解。 班固《汉书· 艺文志》,列小说家于诸子 略十家之末。这是史家对小说家的最早著 录。诸子略共4324篇,小说1380
小说数千言讫”。足见上层社会对日趋上升 的小说的兴趣和小说自身固有的挡不住的诱 惑。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论六朝志怪鬼神 之书,“文人之作,……然非有意为小说, 盖当时以为幽明虽异途,二人鬼乃皆实有, 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 诚妄之别矣。”大体如此,决非全然 。 《史通· 杂说篇》云:‘刘敬叔《异苑》称: 晋武库失火,汉高祖斩蛇,剑穿屋而飞,其 言不经,梁武帝令殷芸编为小说。’姚振宗 曰:‘案,此殆是梁武作通史时凡不经之说 为通史所不取者,皆令殷芸别集为小说,是
3、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 4、“三言”“二拍”“一型”;三国演 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醒世 姻缘传、林兰香、歧路灯、儒林外史、聊斋志 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 游记、孽海花、海上花列传、九尾龟、蜃楼志 等。
第一章 古代小说概述
第一节、小说概念的演变
一、小说概念的提出: 《庄子· 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 大达亦远矣。” 成玄英说:“县”古“悬” 字,高也。“令”,美也。“干”,求也。 “夫修饰小行,矜持言说,以求高名令问 者,必不能大通于至道”,即修饰琐屑浅 薄的言论以求取崇高声望和美好的名誉, 是不可
第二章 明清小说审美趣味及其变化 一、关于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 兴趣、喜爱和偏好。又称“审美情趣” 或“审美倾向”。它是人的审美情感、 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审美 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审美趣味有很大 的差异性,因人而异有深浅高下、健康 病态、积极消极、狭隘低级之分。 审美趣味也有共同性,同一阶级、民 族、时代、修养的人审美趣味很一致。

《明清小说史》作业参考答案

《明清小说史》作业参考答案

《明清小说史》作业参考答案一. 单选1. C2. A3. B4. D5. B6. C7. D8. B9. B 10. A11. C 12. A 13. C 14. D 15. A 16. C 17. A 18. B 19. A 20. B21. C 22. B 23. C 24. B二. 多选1. BCD2. ACDE3. BC4. AE5. BDE6. AB7. ACD 8. BCD 9. AB 10. ACE 11. CDE 12. ABE三. 填空1. 大业拾遗记2. 三国演义、金瓶梅、儒林外史3. 铁叫子4.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5. 清平山堂话本6. 曹操7.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8. 今古奇观 9. 谐铎10. 应伯爵 11. 拟话本小说 12. 凌濛初、文康 13. 程伟元、高鹗14. 关汉卿 15.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 16. 周进四. 解释说明1. 章回小说: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

是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产生于元明之交时。

因讲史等内容较复杂的故事一次讲说不完,需多次连讲,所以形成章回小说分章叙事,分回标目的特点。

宋人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具有雏形。

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往往在每章回后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也是长篇说话留下的痕迹。

2. 草船借箭:《三国演义》故事。

曹操兴兵伐吴,诸葛亮奉刘备命前去游说吴主孙权抗曹。

东吴统帅周瑜令诸葛亮限期造箭十万枝,完不成则以军法论罪。

诸葛亮在多条小船上扎满草人,乘夜色诱曹军射箭。

天明圆满交差。

表现了诸葛亮智慧超卓和周渝的嫉贤妒能。

3. 谴责小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这个概念,指中国晚清时的一种小说。

戊戌变法失败后出现。

主题是暴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抨击腐败的政治。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虽然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要求,但是对当时的清王朝存在着幻想,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意识。

《明清小说研究》参考答案

《明清小说研究》参考答案

《明清小说研究》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2、金圣叹;3、俞平伯;4、罗贯中;5、《红楼梦》《西游记》;6、《聊斋志异》;7、《儒林外史》;二、简答题。

1、《西游记》是一部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意义的巨著。

它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结合民间传说。

以奇诡的想象编织出超人间的神话故事,同时,又隐喻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从而被赋予了其很高的思想艺术价值。

(1)、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

(2)、塑造人物形象各有其特色,即能做到物性、神性、人性的统一。

(3)、多角度、多色度地刻画人物的复杂性格。

(4)、“以戏言寓诸幻笔”,中间穿插了大量的游戏笔墨,使全书充满了喜剧色彩和诙谐气氛。

2、《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

小说的产生,有它自己的历史过程。

从李商隐的《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来看,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

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

根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已出现了“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

又据《东坡志林》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至说三国故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

”这裏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民间说三国故事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

宋元时代三国故事更被大量地搬上舞台。

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

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可知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

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这部影响深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分析题。

16秋华师《明清小说史》在线作业

16秋华师《明清小说史》在线作业

奥鹏17春16秋华师《明清小说史》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三国演义》最著名的评点家是()。

A. 金圣叹B. 脂砚斋C. 毛宗岗父子D. 黄周星正确答案:2. 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继承六朝志怪与()的传统,又有所创造发展。

A. 唐诗B. 宋词C. 元曲D. 唐传奇正确答案:3. ()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现实主义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正确答案:4. ()完整地叙写了一次农民起义的全过程。

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正确答案:5. 产生于清初的()是中国讽刺小说的代表作。

A. 《三国演义》B. 《金瓶梅》C. 《儒林外史》D. 《红楼梦》正确答案:6. 以下见于《水浒传》的故事有()。

A. 智取生辰纲B. 火烧博望坡C. 弄权铁槛寺D. 大战长坂坡正确答案:7. 范进中举是()的故事情节。

A. 《三国演义》B. 《金瓶梅》C. 《儒林外史》D. 《红楼梦》正确答案:8. 英雄传奇讲述江湖中寻走的英雄、侠客等,代表作是()。

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正确答案:9. 《聊斋志异》的文体类型是()。

A. 文言长篇小说B. 文言短篇小说C. 白话长篇小说D. 白话短篇小说正确答案:10. 《婴宁》出自()。

A. “三言二拍”B. 瞿佑《剪灯新话》C. 蒲松龄《聊斋志异》D.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正确答案:华师《明清小说史》在线作业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以下属于《儒林外史》中的人物的是()。

A. 周进B. 范进C. 王冕D. 杜少卿正确答案:2. 以下对《水浒传》的艺术特色描述正确的是()。

A. 纯熟的白话创作B. 板块串联的结构C. “同中见异,犯中求避”的创作手法D. 在动态中展现人物性格正确答案:3. 《金瓶梅词话》反映了哪些现实社会状况。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作业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作业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作业2006级在职研究生班李慧1、论世代累积型小说的成书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

答:明清的长篇小说大致分为两种:世代累积型小说和个人创作型小说。

中国通俗小说发展到明代,已经进入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一些章回小说,在此最终成书之前都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创作过程,最先由民间艺人集体创作,再经过文人的不断加工增益,最终由某个特定的作家删改写定,这即是世代累积型小说。

世代累积型小说的最终成书通常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很多人的增删,所以,此类小说在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由于长期的笔记诗文、明间说唱的流传,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沾染着最终创作者个人的喜好,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大多数百姓的情感价值趋向,具有普遍市民所认同、接受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由于世代累积型小说中的人物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模式和性格,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最终创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个性化的塑造,阻碍了作者创作性的发挥。

以典型的世代累积型小说《西游记》为例,猪八戒这个形象在整部书成书过程中是出现比较晚的。

在南宋的讲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已经出现了“猴行者、深沙神(后来的沙和尚)”的雏形,而到了元代杨景贤的《西游记》中,才首次出现了“猪八戒”的形象。

但就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三个形象相比较,猪八戒体现了人类普遍存在的欲望和缺点,它的身上体现着更加广泛的国民性。

由于猪八戒的形象在前代的累积之中出现的比较晚,对于吴承恩进行形象塑造方面的束缚相对较小,所以最终成书中的“猪八戒”是作者根据小生产者的形象塑造出来的,贪财、好色、胆小、经不起一点外来诱惑,是一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

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着人性弱点的形象,它更贴近于生活,更像是生活在百姓身边的一个有着缺点的英雄。

这个形象的塑造更加鲜活生动,更加为后世的读者所喜爱!2、论版本异文对小说研究的意义。

《明清小说史》作业参考答案

《明清小说史》作业参考答案

《明清小说史》作业参考答案一. 单选1. C2. A3. B4. D5. B6. C7. D8. B9. B 10. A11. C 12. A 13. C 14. D 15. A 16. C 17. A 18. B 19. A 20. B21. C 22. B 23. C 24. B二. 多选1. BCD2. ACDE3. BC4. AE5. BDE6. AB7. ACD 8. BCD 9. AB 10. ACE 11. CDE 12. ABE三. 填空1. 大业拾遗记2. 三国演义、金瓶梅、儒林外史3. 铁叫子4.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5. 清平山堂话本6. 曹操7.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8. 今古奇观 9. 谐铎10. 应伯爵 11. 拟话本小说 12. 凌濛初、文康 13. 程伟元、高鹗14. 关汉卿 15.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 16. 周进四. 解释说明1. 章回小说: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

是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产生于元明之交时。

因讲史等内容较复杂的故事一次讲说不完,需多次连讲,所以形成章回小说分章叙事,分回标目的特点。

宋人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具有雏形。

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往往在每章回后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也是长篇说话留下的痕迹。

2. 草船借箭:《三国演义》故事。

曹操兴兵伐吴,诸葛亮奉刘备命前去游说吴主孙权抗曹。

东吴统帅周瑜令诸葛亮限期造箭十万枝,完不成则以军法论罪。

诸葛亮在多条小船上扎满草人,乘夜色诱曹军射箭。

天明圆满交差。

表现了诸葛亮智慧超卓和周渝的嫉贤妒能。

3. 谴责小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这个概念,指中国晚清时的一种小说。

戊戌变法失败后出现。

主题是暴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抨击腐败的政治。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虽然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要求,但是对当时的清王朝存在着幻想,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意识。

北大19秋《明清小说》在线作业

北大19秋《明清小说》在线作业

------------------------------------------------------------------------------------------------------------------------------ 单选题一共10题每题1分(1)单选题(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从相关历史材料来看,宋代“说话”艺术可分为()四家:(教材第一章)A: 小说、变文、讲史、合生B: 小说、说经、讲史、合生C: 小说、说经、讲史、话本D: 小说、变文、讲史、话本(2)单选题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到明清时期,出现了两部带总结性的作品,其中古典长篇小说的总结是(教材第一章)A: 《水浒传》B: 《儒林外史》C: 《聊斋志异》D: 《红楼梦》(3)单选题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教材第二章)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金瓶梅》(4)单选题明末()将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腰斩”成七十回本,成为此后最通行的本子。

(教材第三章)A: 毛宗岗B: 李卓吾C: 罗贯中D: 金圣叹(5)单选题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教材第五章)A: 《水浒传》B: 《西游记》C: 《金瓶梅》D: 《红楼梦》(6)单选题话本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的作者是(教材第六章)A: 洪楩B: 冯梦龙C: 凌濛初D: 陆人龙(7)单选题以下哪种社会生活中的情境是《聊斋志异》中没有着重体现的(教材第七章)A: 歌颂青年男女纯洁真挚的爱情------------------------------------------------------------------------------------------------------------------------------ B: 揭露讽刺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弊端C: 抨击黑暗政治,揭露吏治腐败D: 展现封建大家庭的兴衰史(8)单选题以下哪类人物不是《儒林外史》的批判对象?(教材第八章)A: 假名士B: 官僚C: 乡绅D: 市井小民(9)单选题以下《红楼梦》版本不属于八十回本系统的是(教材第九章)A: 甲戌本B: 庚辰本C: 程乙本D: 蒙府本(10)单选题被鲁迅称为“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的是以下哪一类小说?(教材第十章)A: 讽刺小说B: 谴责小说C: 时事政治小说D: 翻译小说简答题一共4题每题12分(1)简答题举例分析《西游记》的奇幻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小说研究平时作业完成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一、名词解释1、通俗小说【】是小说的一大题材类型,它是满足社会上最广泛的读者群需要,适应大众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创作的一类小说。

以娱乐价值和消遣性为创作目的,重视情节编排的曲折离奇和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传奇性和超凡脱俗,而较少着力于深层社会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挖掘。

2、文言小说文言小说,作者都是知识分子或官吏;内容是不见与经典的传闻,杂说或民间;创作手法有夸张、比喻,即,形式大都是残丛小语,尺寸短书,即:语言是语言文字,即。

3、改编指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作品的表现形式或者用途,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

4、独创独特的创造;独自创造。

5、小说流派小说流派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思想倾向、艺术主张、表现方法、审美趣味和小说风格等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小说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小说派别。

6、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的一种,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点。

是由宋元讲史发展而来7、“世代累积”型作品在传播史上,中国,特别是,大都有一个由素材积累、逐渐加工和最后形成较高质量小说文本的过程。

明朝是中国小说最兴盛的朝代,其中代表作品有所谓的四大奇书,这四大奇书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由说话人的底本演化而来,再经由一些文人加以润饰、考证、整理而成的。

此一类由不知名的群众作者同文人作家先后参与进来,对原始素材、先行故事和并行的修订本进行加工制作、修改完善,历经数代而后由杰出文人写定的作品,有学者称之为世代累积性作品。

8、白描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9、熊大木模式明清通俗小说兼为精神产品与,负责传播的书坊主干预创作的“现象”,是这种双重品格必然的外在表现,平庸之作叠出也相应地构成小说创作演进的重要环节。

10、讲史演义指在不影响历史最终轨迹的前提下,带有夸张、玄幻色彩的演说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替、战争的故事等,虽细节与史实有出入但能增加听众兴趣和故事的耐听情节。

11、神魔小说神魔小说来源于的提法,该类小说在明清时期较为兴盛。

但虽有《》、《》、《》等优秀作品,在避讳宣传“怪,力,乱,神”的古代,该流派小说的作者或者湮灭,或者不知真名,或者作品被禁止。

其语言风格不拘一格,想象力丰富,背景或为虚幻或为海外某地假托,综合宗教、神话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至今广为传颂。

不少文人或依历史事件,或依流行的神怪故事,写了大量名着。

12、中篇传奇小说说是一种传录奇闻的文体,实际上是已具规模的小说。

不仅数量很多,而且内容精彩,故事动人,文辞华丽,有些作品确实具有高度的,唐代许多着名的都写过传奇。

部分高水平的且成为后代着名小说的蓝本。

13、拟话本拟它是的一种,指的是宋元时代产生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和《大宋宣和遗事》等作品。

它们的体裁与相似﹐都是首尾有诗﹐中间以诗词为点缀﹐辞句多俚俗。

今则多指明代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写的白话小说,如冯梦龙《三言》中的一部分和凌蒙初的《二拍》等。

14、头回指话本小说的入话15、时事小说以往分类者以自己所处时代为标准,即今天看来是演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就全都归入讲史演义。

16、人情小说即立足于人间社会,以基本写实的方式来描写家庭生活、婚姻、男女感情,并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作品。

例如《》,《》。

17、才子佳人小说才子佳人小说是明末清初涌现的一大批小说,是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和流派。

在这类小说中“男女以诗为媒介,由爱才而产生了思慕与追求,私订终身结良缘,中经豪门权贵为恶构隙而离散多经波折终因男中三元而团圆。

从形式上说,一是相当部分作品书名模仿《金瓶梅》,用主人公的名字命名作品。

18、狭邪小说清代小说流派之一。

狭邪,小街曲巷,指娼妓的居处,这里用作娼妓的代称。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首先用此名称,指以、为创作题材的小说。

19、侠义小说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

指以侠客,义士的故事为题材的作品。

始见于唐代传奇中的部分作品,以及宋、元时期“朴刀”、“棍棒”之类的话本。

至清中期,逐趋成熟,出现了《三侠五义》、《施公案》,清后期出现大量此类题材,如《永庆升平》、《小五义》、《彭公案》等作品,多以描写主人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国为民的故事。

20、公案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由宋话本公案类演义而成,盛行于明清。

最着名的具有代表性的公案小说是清代《三侠五义》。

先秦两汉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的传记,是公案小说的先导,或者说是它的酝酿期。

21、小说界革命光绪二十八年十月(1902年11月),《新小说》杂志在日本横滨创刊。

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这是“小说界革命”的开始。

“小说界革命”的影响相当深远,许多人投身于小说创作,直接促使了创作热潮的出现,在史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22、谴责小说是晚清的一个,是在1900年以后繁盛起来的。

清政府镇压了,出卖了,内政反动腐朽,外交,使国势衰微到了极点。

具有不同程度改良思想的作家纷纷通过创作小说来抨击政府和时弊,提出挽救社会的主张。

鲁迅概括这类小说的特点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故称之为“谴责小说”。

二、论述题1、为什么说作者、出版、小说理论、读者与官方的文化政策是制约小说发展的重要因素?出版:它包括印刷与销售两个方面,在古代,这一功用主要由书坊或书贾承担。

小说作品的篇幅一般都较宏大,它不象诗词赋曲那般靠口诵笔录即可传播,须得经过书坊或书贾印刷销售方可达到广大读者手中,只有在此时才能产生与作品相称的社会影响,方能对小说创作起推动作用。

在传播过程中,小说作品既是精神产品,同时也是商品,因此,小说的发展既要服从文学创作规律,也须得受商品生产与交换法则的制约。

就这个意义而言,明清小说具有双重品格。

2、供案头阅读的通俗小说是如何诞生的?的崛起,王阳明心学是重要条件之一。

它一改鄙视的传统观念,为士人参与小说创作和批评铺平了道路,使通俗小说的作者成分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它为小说题材描叙市井小民的闾巷俗事提供了理论根据,并推动了小说从讲故事到写性格的演进。

请概述《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一)人物塑造: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作者在安排人物的出场,在刻划人物的细节描写和在政治、军事斗争中表现人物的个性上都有创造和独到特色。

(二)战争描写:作为描写战争的,三国演义成功地描绘了汉末的战争画卷,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之间战争的规律,作者着重表现了战争中策略和智慧的斗争,变化多端的战争场面,从而表现出战争的复杂性。

(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帝:三国演义既注意了历史真实的原貌,又不受、事件的限制,根据发展的逻辑加以合理的想象和加工,使情节丰富,人物更典型。

“水浒传的艺术特色”:(一)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富于个性特色的典型形象;(二)与内容相适应的艺术结构;(三)语言富于个性化和形象化。

4、试述明初文言小说创作的趋向。

明王朝建立后,元末以来的全国性战乱逐渐止息,社会趋于稳定,经济开始恢复,但文化氛围却因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加强而日益肃杀阴冷。

明代小说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

明初新问世的小说并不多,但它们在明代小说史,甚至中国小说史上都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问世,完成了创作由诉诸听觉的话本到专供案头阅读的长篇小说的转换;《剪灯新话》等文言小说的出现则结束了唐宋传奇之后约一个世纪的萧条沉寂。

5、试概括明代通俗小说理论的发展脉络。

第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首次得到正名与梳理。

第二、的地位在明万历间首次得到较普遍的肯定。

第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等问题得到较深入的讨论,并归纳出有益于创作的理论见解。

6、为什么说《西游记》与《金瓶梅》的问世推动了通俗小说创作的发展?讲史题材垄断通俗小说创作之时,《金瓶梅》与《西游记》的成功是呼吁挣脱按鉴演义束缚最有力的号召,作家一旦发现可以不必理会因拘泥史实而遇到的种种羁绊掣肘时,他们的想象力可以象插上翅膀似的从容驰骋翱翔,这就必然会导致创作的题材、方法与技巧等从单调划一走向丰富多彩,相应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探讨也更趋于广泛和深入。

这两部小说打破了将小说等同于"正史之余"的狭隘理解,人情小说与神魔小说在它们影响下很快形成,随后其他新创作流派的产生,同样得力于作家们在这种影响下的思想解放。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金瓶梅》与《西游记》实际上是开创了通俗小说创作的新模式。

7、试述《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

第一,在作品的取材和主题的表现上,是以小见大。

第二,小说的情节曲折多变,如山重水复,层峦叠嶂,引人入胜。

第三,小说叙次井然,结构严谨。

第四,描写的生动细致、逼真传神,也是这篇小说突出的艺术特色。

这表现了作者既熟悉生活,观察深入细致,又具有高度的语言技巧。

8、试述清初前期通俗小说的创作概况。

清初的18年时间里,民族矛盾尖锐。

文坛上多有表现民族感情、寄托故国之思和探索总结明亡原因的作品。

9、试述清初后期通俗小说的创作概况。

清代的小说创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言所达到的高峰,影响了清代文言。

其他文言有袁枚的《》、沈起凤的《谐铎》等。

其中以纪昀(1724-1805年)的《阅微草堂笔记》影响最大。

这是一部文言,作者以篇幅短小的随笔杂记记叙了狐鬼神怪故事,充斥着封建道德的说教和因果报应的宣传,但其中较好的篇章揭露和讽刺了社会的不良现象。

文笔简朴隽永,语言质朴淡雅,亦庄亦谐,又由于作者社会地位高,因此这部小说在当时文坛上取得了和《聊斋志异》对峙的地位。

10、试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作者讥讽世事是出于对社会的真切认识和忧患意识,他往往概括提炼与描摹司空见惯的人情世态,使读者从事物本身得到启发。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也需要适度合理的夸张,从而突出某些社会现象的荒谬,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如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严监生临死前见点两根灯草便伸着两根手指不肯断气等描写,都属这样的精采例子。

作者的讽刺方式与程度还因对象差别而有所不同。

如对汤知县、严氏兄弟等贪官劣绅是严厉地揭露与鞭挞;对善良而迂腐的马二先生既同情又讽刺;对鼓励女儿殉节,女儿死后又禁不住伤心落泪的王玉辉,则通过对其矛盾心情及其变化的真切细致描写,既展示人物性格复杂性,又将批判矛头直指吃人的封建礼教。

对讽刺程度的把握还表现在随人物性格发展变化而有所改变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