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期末提纲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提纲

中国近代史提纲

中国近代史提纲一、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1898年)1. 戊戌政变的背景和动因2. 康有为、梁启超等变法派的主张和实施3. 百日维新的推进与失败二、义和团运动与庚子拳争(1899-1901年)1. 上海文汇学堂学生起义2. 八国联军入侵与庚子拳争3. 《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三、辛亥革命与共和中国的建立(1911-1912年)1. 武昌起义2. 辛亥革命的推进与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3. 中华民国的宣告与袁世凯的接管四、北洋政府与国民党的崛起(1912-1927年)1. 袁世凯复辟与护国战争2. 出生于蒋介石的革命事业3. 北洋政府的衰弱与国民党的兴起4.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第一次国共内战五、国共内战与解放战争(1927-1949年)1. 南京政府与共产党的对立2. 长征与抗日战争的开展3. 国共内战的爆发与和平解决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毛泽东时代(1949-1976年)1. 社会主义改造与“三反五反”运动2.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3. 文化大革命与四人帮的崛起4. 中美关系的变动与中苏交恶5. “九十条方针”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实施七、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的崛起(1978年至今)1.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与四个现代化的建设2.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确立3.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对外经济合作4.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经济政策调整与新时期的中国八、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与地区影响(1978年至今)1. "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的回归2. 对台政策的演变与两岸关系的发展3.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亚洲、非洲的合作4.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定位与地区影响九、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社会问题(1978年至今)1.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2. 城镇化与农民工问题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社会的价值观观念变迁4. 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十、中国近代史的反思与未来展望1.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2. 民主政治与现代中国的发展3. 中国的历史与国家认同的建立以上提纲是根据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主题来组织的,旨在提供一个框架和思路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第一章名词解释:古文经,今文经,汉学,微言大义第二章名词解释:经世致用,《海国图志》,魏源,常州学派问答:1、清知识分子的基本状况1、知识分子人数多,出路少,前途渺茫,科举的名额一直保持不变,但是读书人的数量增加将近10倍。

2、大部分知识分子没有理想,士风不振,惟利是图。

3、知识分子对现状不满意。

2、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改良思想(1)开始系统了解西方社会情况。

(2)提出以夷治夷的外交思想。

(3)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利用外国之间矛盾而购买其军械,如大炮、洋枪,依此改进中国国防。

(4)主张发展海外贸易。

3、魏源“以经术为治术”思想(1)对正统学术的批评(包括宋学,汉学和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佛教)(2)通经致用,恢复原儒经典的社会政治作用(3)编撰《皇朝经世文编》,宣传其通经致用的思想(4)提出“史学经世”,道光二十二年(1842)完成了《圣武记》,叙述了清初到道光年间的军事历史及军事制度。

4、《海国图志》及其学习西方的思想(1)、提出一套对外战争的方法:(2)、提出以夷治夷的外交思想(3)提出师夷制夷的主张(4)对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介绍第三章5、《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1)经济思想: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财产平均分配。

(2)政治、军事方面:实行军政合一的政治体制(3)文化教育方面:独尊上帝,实行宗教教育。

6、《资政新篇》思想内容(1)政治思想。

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禁朋党,办报纸,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

建立监察制度。

(开明君主政治)(2)经济思想。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体系。

奖励技术发明,实行专利制度。

发展交通运输业,修筑道路,制造火车轮船。

兴办邮政;鼓励民间开矿、兴办企业;创立银行和发行纸币。

(3)社会文化思想。

主张关闭寺庙道观,反对传统迷信,提倡崇信上帝教;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革除溺婴、吸食鸦片、妇女缠足等陋习,禁止买卖人口和使用奴婢。

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第一章一:解释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怀。

二:龚自珍如何揭示清末衰世的?第一,对封建“末世”的揭露和批判第二,揭露封建官僚的昏庸腐朽第三,抨击了清代的汉学、宋学以及腐败的科举制度。

第四,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三:试述龚自珍的改制思想在三大领域是如何进行的?第一,在经济上,针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力图调整封建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缓和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

第二,在政治上,主张限制封建君主的权力,加重内外大臣的权力,并改变君臣相见的礼仪。

加重大臣的权力;改善君臣关系;改变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

第三,在思想文化上,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强调学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主张学术为政治服务。

四:林则徐民惟邦本的思想包含哪些内容?1、相信“民心可用”:注重水师训练和招募水勇作为辅助力量外,还鼓励人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

(“由民间自行团练以保村庄,或由府县雇觅壮丁以资捍卫”。

)多次发出告示悬赏,奖励人民群众勇敢杀敌。

(号召沿海居民“群相集议,购买器械,聚合丁壮,以便自卫。

如见夷人上岸滋事,一切民人各准开枪阻止”。

)2、主张“藏富于民”:“国计与民生实相维系,朝廷之度支积蓄无一不出于民,故下恤民生正所以上筹国计,所谓民惟邦本也。

”3、改革措施财政方面,他主张由官局先铸银钱,在民间流通使用;主张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允许华人出国经商,与洋商争利;漕运方面,提出“官督帮收”等办法以革除积弊外,又提出利用商人的“沙船”雇佣沿海渔民运送漕粮,使官运与商运并行;开发矿务方面,林则徐上奏建议允许商民开发矿山,以便“裕国足民”。

五:解释师夷长技以制夷: 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来打败外国侵略者。

“师夷”是手段,“制夷”是目的。

六:简述魏源的人才思想A.强调人才的重要性B.人才的标准第一,必须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要能愤恨外国侵略者,忧国忧民。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2.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小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军,当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接着驻扎在南满铁路沿线的日本军队分别向沈阳城内和长春、四平街、公主岭等地发起进攻。

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由此开始。

3.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

当夜,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

日军借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县城,攻击卢沟桥。

日本全面侵华由此开始。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三大法宝: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2.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主义,建立人民民主主义专政。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1.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2.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经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5.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感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一、★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中国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二、★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基本特征:(1)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思想:儒家思想四、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五、义和团运动意义首先,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敢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学分: 2 总学时:32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本课程让政教专业的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国近现代的政治与文化,掌握相关的历史和政治知识,掌握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历史概况、发展脉络、主要观点和历史地位,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基本国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1.了解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对象和基本任务。

2.熟练掌握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理论问题、发展线索和主要特点。

3.学习掌握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内容:1.名词概念社会思潮、政治思想。

2.研究对象3.基本任务4.基本理论问题时代主题、斗争方式、发展主线、思想武器。

5.发展线索6.主要特点救亡性、多元性、实用性。

7.学习目的、意义与方法第二章鸦片战争时期“经世致用”社会思潮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思想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1.了解鸦片战争前后社会思潮发生转变的动因2.熟练掌握“经世致用”社会思潮的时代特征与局限3.学习评价地主阶级改革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前后社会思潮发生转变的动因2.新“经世致用”思想的兴起程朱理学、“经世致用”今文经学。

3.新“经世致用”社会思潮的时代特征、社会意义、历史局限。

4.地主阶级改革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龚自珍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主要贡献与局限。

林则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主要贡献与局限。

魏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主要贡献与局限。

第三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思潮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1.了解洋务思潮兴起的原因2.掌握洋务派的主要观点3.学会评价洋务派与早期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教学内容:1.十九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初思想界的特点“传播”、“对立”、“结合”、“分化”。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综合版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综合版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一、名词解释1、小国寡民: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他所认为的理想社会,具有以下特征:①国家的规模狭小,人口稀少。

②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③在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里,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生活十分满足。

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

老子的政治理想在本质上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是相违背的,他否定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实际上是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不符合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实事。

但是在另一面,老子倒退的历史观具有强烈的社会批评精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天命不常: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是不固定的,并不是永远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

(在周公看来,不勤政事,无政德,对民统治残暴,而失去天下是上天对商朝的惩罚,转而将天命保佑明德慎罚,怀保小民的周王朝。

周灭商,取决于天命。

周公的天命不常的思想,第一次在理论上对于朝代更替的社会事实所作的解释,对于强化周王朝的政治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3、至德之世(庄子至德之世):庄子把自己的理想中的社会称为“至德之世”或者“无何有之乡”。

“至德”实际上也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体现,至德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

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实际上也是以自然为原则的,在庄子看来,整个世界原初的混沌状态是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境界。

人与自然一体,依赖自然而存在,人与人没有任何的交往,即把原始、蒙昧、与自然为一的状态作为理想社会。

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与老子的思想方式基本一致。

庄子否定有史以来人类一切文明的价值,其结果,庄子的政治思想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相违背。

4、兼爱:墨子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因此他把兼爱看做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要取消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使人与人之前的感情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制约,达到视别人的国家如自己的国家、视别人的家如自己的家、视别人的父亲如自己的父亲的境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有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有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一、题型题量1、单选题(20个,20分)2、多选题(10个,20分)3、简答题(3 个,30分)4、论述题(2 个,30分)二、简答与论述题目复习重点1、简答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①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继续占有大量的土地,掌握着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

不过,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

②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由于生活极度恶化,农民阶级成为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③中国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它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④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它是近代中国社会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2、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一方面,他们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

另一方面因其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

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重特点和双重性格,决定它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①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②这两大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

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开辟道路,中国人民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逐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从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分配方案:(1)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2)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1“两”。

意义: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民族矛盾),人民群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阶级矛盾)。

其中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历史任务近代中国有两大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和完成近代化〔1〕反帝反封建革命反帝反封建革命是为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总揽秩序,完成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完成近代化完成近代化是为了改变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地位,完成国家富强,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1〕民族独立是完成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和根底没有民族独立,就不能完成近代化,所以只有革命才能为中国的近代化翻开新天地〔2〕完成近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证,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证明了这一点。

2.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腐败腐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既包含社会制度的腐败,也包含各级官员行为的腐败,二者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政治日益腐败,以皇帝为首的皇家贵族奢侈无度;各级官吏更是争相仿效,以权谋私,肆掠民财,“官以贿成,刑以钱免〞的现象比比皆是。

2)经济技术落后尽管中国古代经济技术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中国经济技术落后则是不争的事实。

此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完成了两次科技革命,在动力、能源等领域出现重大创新和科技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稳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而此时的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生产工具简陋,手工劳动为主,根本没有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社会生产力低下,清政府财政收入困难,由此导致军队武器装备落后。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失败原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A、农民是小生产者,缺少先进的革命理论作指导。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动摇了清王朝封建总揽的根底,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充分显示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性。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一、导言部分1、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功能中国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理论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以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主要揭示政治思想的时代背景、社会作用、发展规律、思想联系、价值蕴含和历史局限等问题。

2、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内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内容,既包括中国历史上关于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思想,又包括中国历史上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思想主张;同时,中国政治思想史又是中国思想史的组成部分,具有思想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它不是孤立地阐发政治思想,而是与哲学思想、伦理思想联系在一起的,以哲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以伦理思想作为行为准则,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3、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特点第一,学科内容具有交叉性,决定在研究中既要具备政治学的理论水平,又要有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基本修养。

第二,中国封建制的典型性,决定在研究中要辩证分析。

第三,思想学派之间的联系性,决定在研究中要注意整体研究。

4、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价值主要是文化价值和现代价值。

文化价值即中国政治思想史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底蕴;现代价值是指优秀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选择价值,即如何使传统为现代社会服务。

5、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法(1)弘扬超越与借鉴融合相结合。

(2)综合分析与专题研究相结合。

(3)立足本学科与扩大学术视野相结合。

(4)做学问与做人相结合。

二、先秦部分6、中国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及其特点(1)封闭的地理环境;(2)家长制的家庭关系;(3)早期部落间的征服(4)原始部落联盟;(5)土地公有制度;(6)君主专制制度7、西周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特点(1)宗法制度;(2)分封制度;(3)井田制度8、东周时期两个阶段和具体年代、各自的时代政治经济特征东周包括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两个阶段。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453年,当时的时代特征是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逐渐解体。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53至公元前221年,当时的时代特征是兼并战争、政治经济上的变法和文化上的百家争鸣。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一、经世致用1、【兴起的背景】①清朝的没落和鸦片战争,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动荡,中国的阶级结构和社会的主要矛盾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除了原有的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又增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鸦片战争是剧烈的社会变动,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引起中国社会思潮的变化。

一部分封建士大夫在社会危机和民族危亡的刺激下,开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现实,寻求挽救封建末世厄运和御辱强国的途径。

③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主张务实和解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经世致用”学说逐渐兴起。

2、【兴起】①“经世致用”之学是作为清朝统治者所推崇的儒学、程朱理学的对立面兴起的。

②“经世致用”之学的兴起,是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思潮变相的主要标志。

③其代表人物: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部分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勇敢的举起了“经世致用”的旗帜,向占据统治地位的汉学和理学发起挑战。

代表思想: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主要的主张:他们提出,应当注意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治学的目的是“经世致用”,还揭露清王朝的腐败,提出变更法度,实行社会改革的主张。

他们还主张抵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反对闭关锁国,主张学习西方技术。

二、龚自珍的更法改制主张1、【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

后人将其著作编纂为《龚定庵文集》《龚自珍全集》2、【龚自珍的思想】:一是对清王朝面临“末世”的揭露和批判;二是提出了更法、改制的社会改革思想。

①对封建“末世”的揭露和批判龚自珍大胆的指出,当时的社会已是“日之将夕”的衰世。

龚自珍对清朝吏治的腐败和黑暗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认为以皇权为绝对权威的封建专制制度,必然滋生腐败的、麻木不仁的官僚制度。

他对并没有停留在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揭露和抨击上,他认为造成封建官僚制度腐败的原因在于帝王专权和僵化的科举取士制度。

龚自珍从封建末世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中,预感到社会动荡和变乱为期不远了。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重点整理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重点整理

1小国寡民:指国家的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人们在及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停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足,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2仁、礼学说:在孔子的思想学说中,仁与礼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仁是优良的道德品质,而遵守礼的规范则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在人的社会行动方面的表现,所以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如果没有仁的品质,也就不可能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范。

3独尊儒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

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4天命不常:所谓天命,既上天受命之意。

商代的统治者认为自己的权力来自天帝,并且认为商网朝的统治是受上天保佑的,当人类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才希冀获得人类社会以外某种事物的保佑,商王朝的统治者崇信天帝,实际上是商代思想文化不很发达的表现。

周人对于天命的认识,却较之商代后期的天帝观念前进了一大步。

这主要表现为周公的“天命不常”的思想。

5性善论: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6性恶论:中国古代的一种人性论。

与“性善论”相对。

由荀子提出。

认为人的本性为恶,其善是由于人为。

由此作为其礼法兼治政治主张的理论根据。

但又强调环境和教育对改变习性的作用。

7居安思危:贞观集团的成员们原本是隋朝的臣民,他们目睹了隋王朝灭亡,还参加了推翻隋政权的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事实引起了李世民君臣的反思,以隋亡为鉴成为他们思考治国方略的一个起点。

隋朝灭亡的原因有:①奢侈无度②杜绝言路③用人不贤,小人掌权。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纲要重点归纳1. 中国封建社会及其漫长的原因?①社会结构坚韧性②生产关系与地区的延长性③意识形态的稳定性④土地自由买卖制度2.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稳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发展缓慢,力量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既不平衡。

⑥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主题?①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4.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主要方式及其后果?方式: 军事侵略、政治控制、文化渗透、经济掠夺后果: ①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②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5. 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①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②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6. 为什么把太平天国称为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1)最高峰: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

(2)新特点:《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

中国政治思想史近代部分大纲(辽师2015修改)

中国政治思想史近代部分大纲(辽师2015修改)

中国政治思想史(近代部分)考试大纲
第一章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思想
1、林则徐的爱国思想和改革主张
2、龚自珍、魏源的经世思想与改革思想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领袖的政治思想
1、《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其评价
2、《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特色及历史评价
第三章洋务思想
1、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基本内容。

2、李鸿章的“和戎”思想及其评价。

3、郭嵩焘对西方的认识和对传统文化的怀疑
第四章戊戌维新思想
1、康有为在维新期间的政治思想
2、大同思想的内容
3、梁启超的民权思想和自由学说
4、康、梁思想的比较
5、谭嗣同的政治思想内容
6、严复政治思想的内容
7、严复对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影响
第五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1、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历史评价
2、章太炎的民主共和思想
第六章五四启蒙思想
1、陈独秀对民主和科学的提倡。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单元时限从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到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涉及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及思想领域的变化等历史。

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

总体特征: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的背景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的对比政治经济军事对外政策根本原因:工业革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通过侵略夺取更多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条件:清政府腐朽没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自守;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必然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直接原因: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林是民族英雄3、鸦片战争的过程时间:1840—1842年标志:1840、6 英军封锁珠江口扩大:1841年初,英军武装占领香港岛战场:东南沿海地区对战争的态度:①主战派:林则徐等抗英;②妥协派:道光帝、琦善;③人民:三元里结果:1842年8月,英军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4、不平等条约(1)《南京条约》 1842、8 中英(2)《南京条约》附件 1843年组成:《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3)《望厦条约》 1844年中美巡查医院建教堂(4)《黄埔条约》 1844年中法自由传教法国佬5、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根本的变化)社会矛盾:①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6、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主角:英法直接出兵,美俄为帮凶经过:1857—1858 1859—1860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7、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9世纪50—80年代,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8、太平天国运动背景:①阶级矛盾激化;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③自然灾害严重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创立宗教理论(三合一:儒家大同思想、基督教思想、农民平均思想)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定都天京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目的: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内容:①土地分配制度;②产品分配制度;③核心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果:没有真正实行过\没有安定的环境;绝对的平均。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讲义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讲义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讲义前言部分:(一)绪言近现代的界定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线索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内涵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学科性质及地位传统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主题和特征中国社会的根本出路(1)近现代的界定近现代的界定以五四运动为界标,划分近代史和现代史。

社会性质、基本矛盾、革命任务相同。

社会性质“双半”性质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基本矛盾对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主对内: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2)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线索思潮:是某一历史时期席卷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具有普遍性的思想倾向。

(时间性)(阶级性)(持续性)梁启超: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时代之要求者也。

一种思想学说在异域发生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程度,取决于如下条件:1.该学说自身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普遍意义。

2.该学说满足文化传播所涉国家社会需要程度。

3.这种学说和它所传播地方的学术文化传统是否具有一致性或相近性。

(3)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社会意识的三个层次社会心理:最低层次自发性不系统性社会存在的直接感性反应社会思潮社会意识形态:高层水平理论性系统性抽象性是专门努力自觉加工的创造性结果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各阶级和政治集团的国家观——对国家政权的主张国家观的基本内容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国家观的核心内容政治权力问题国家观静态?动态?各个历史阶段的思想家、政治家,关于国家的各种学说、流派作一动态考察。

(4)政治思想史的内涵关于国家政权与阶级关系的理论关于社会设想的种种理论思想家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治国方略和政策民主与法律思想政治文化(5)政治思想史的学科性质及地位横跨历史学、政治学两个领域,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多门学科。

在思想史领域最具权威性,制约、影响甚至决定其它思想史的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君主专制君权神授民本思想大同理想夷夏之辩民本思想:①本固邦宁,民为邦本②为立君为民③民贵君轻(4)爱民富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附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附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附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答案仅供参考,有些实在不知道。

知道的请补充。

如有出入,请及时指出。

)1、为什么说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P112、西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要手段有哪些?在文化上对中国进行渗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中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侵略者是哪个国家?△: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位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主要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P20-P29 `2、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如何看待“西方对落后地区的殖民统治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近现代文明”的观点?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西方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

3、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主要矛盾有哪些?面临的两大使命和任务是什么?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指的是什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面临的两大使命和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指的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1.经世致用之学(填空、选择P3)4.中国无政府主义(填空、选择P130)6.三民主义(填空、选择P225)2.《资政新篇》(名词、简答P36)1859年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

它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主张发展近代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思想文化上主张破除陈规陋习,开办学校、医院和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外交上,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严禁鸦片输入。

《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系统的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但由于缺少施行的多种条件而没有能够实行。

5.“联省自治”思潮(名词P214)“联省自治”思潮是2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时中国国内的一些地方军阀和以胡适、章太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了“省自治”、“联省自治”的主张。

其基本内容是:首先实行省自治,由各省自定宪法并依省宪法组织省政府,然后由各自治省选派代表,组成联省会议,制定莲省宪法以使中国成为统一的联邦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作为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它曾在反对封建专制方面起过一定的作用。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后,联省自治的主张遂不了了之。

7.科玄论战(名词P179)1923年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玄学派”同以丁文江、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科学派”展开了“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历史上称之为“科玄论战”,亦称“人生观论战”。

玄学派公开否认科学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宣扬“自由意志”;科学派认为人生观离不开科学。

双方论战的焦点主要是由科学还是玄学来解决人生观问题。

科玄论战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东西方文化的问题,实际上是唯心主义阵营中的一场混战。

中国共产党人陈独秀、瞿秋白等也著文参加争论,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剖析了这场论战的实质,澄清了思想界的混乱局面,宣传了科学的人生观理论。

10.新文化运动(名词P164)1915年9月兴起的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运动。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提倡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1.东方文化派(名词P180)五四以后以梁启超、梁漱溟、章士钊为代表的一批封建文化的鼓吹者。

在“保卫东方文化”的借口下,用腐朽的封建文化,反对西方文明,反对马克思主义。

在科玄论战中,东方文化派公开否认科学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宣扬“自由意志”。

东方文化派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于保存中华文明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否定科学能解决人生观问题,显然不符合当时变革中国社会的需要,成为旧文化的卫道者。

12.“好政府”主义(名词P221)20世纪20年代由胡适、蔡元培等人提出的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主张。

胡适等人认为中国政治改革的唯一途径是唤起好人的奋斗精神,由好人组成一个“宪政的、公开的、有计划的好人政府”。

1920年9月,在吴佩孚的支持下,以王宠惠为内阁总理的“好人政府”正式粉墨登场,但由于直系军阀曹锟一派的排挤,“好人政府”于11月25日宣布解散。

“好人政府”的垮台,宣告了胡适等人的“好政府”主义的失败,也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13.国家主义派(名词P208)又称为“醒狮派”。

是20年代由曾琦、李璜、余家菊等一些代表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和政客组成的一个政治派别。

1923年12月在巴黎成立“中国青年党,标志着国家主义派的正式形成。

国家主义派”鼓吹“国家至上”、“全民革命”,反对阶级斗争,以“内除国贼,外抗强权”为口号,进行反苏反共活动。

1926年后逐渐土崩瓦解。

14.戴季陶主义(名词P235)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资产阶级右派的政治理论。

孙中山逝世后,戴季陶以孙中山思想理论权威自诩,到处讲演,发表著述,逐渐形成了“戴季陶主义”。

戴季陶主义打着恢复“纯三民主义”的幌子下,鼓吹封建道统说,阉割新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反对国共合作。

戴季陶主义从一开始即受到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的有力批驳,成为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的舆论工具和蒋介石建立独裁统治的理论依据。

15.第三党(名词P24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国共两党之间逐渐形成的一个代表小资产阶级的政治集团。

主要由以邓演达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和以谭平山为代表的从中共脱离出来的原共产党人。

他们既反对蒋介石的南京政府,也反对中共的革命主张,企图走与国民党、共产党不同的第三条道路。

第三党虽然没有力量上台执政,但它在政治生活中有时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我国政策的制定和政治进程往往产生重大影响。

16.工农武装割据(名词P296)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红色政权的理论。

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的《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决议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

内容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基本阵地,将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巩固并扩大革命根据地,以迎接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8.中国社会史论战(名词、简答P279)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围绕着中国社会史问题展开的一场论争。

主要派别有: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派,陶希圣为代表的新生命派,王礼锡、胡秋原为代表的中间派等。

社会史论争争论的主要问题有:(1)中国是否经历过奴隶社会?郭沫若论证西周时奴隶社会,吕振羽、翦伯赞认为殷代是奴隶制。

托派级中间派则认为中国没有产生过奴隶社会。

(2)秦以后至鸦片战争前的社会性质问题。

马克思主义史学派认为秦至鸦片战争前中国一直处于封建社会阶段。

新生命派认为中国封建制已在春秋时期瓦解,中国此时期是商业资本主义社会。

历史循环论者王伯平认为,封建制度在西周崩溃后到元代又“一度复归”。

(3)中国未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

陶希圣、王礼锡认为其原因是士大夫阶级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桎梏”作用,农民暴动、蛮族入侵、中国地理条件等因素则起到了限制作用。

邓拓则认为由于受到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加上封建主的封疆割据所限制,帝国主义入侵并非是主要因素。

9.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名词、简答P281)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围绕着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展开的一场论争。

论战主要是在中国经济派和中国农村派之间展开的。

两派争论的主要问题是:(1)依据什么标准判断判断社会性质?中国经济派认为社会性质主要是由生产技术决定的;中国农村派则认为决定社会性质的直接因素不是生产技术而是生产关系。

(2)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

中国经济派认为帝国主义促使中国农村步入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问题已经取代土地问题成为中心问题;中国农村派则认为土地问题仍然是中心问题,资本主义因素是微不足道的。

(3)关于中国农村出路问题。

中国经济派否认农村有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中国农村派则明确指出现阶段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中枢是土地革命。

以上论战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颇具规模的国情探讨。

论战最大成果是,在理论上比较充分地阐明了中国现阶段“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这个概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奠定了基础,培育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科学工作者。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思想理论界主要围绕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究竟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问题展开的学术争论。

论战的焦点是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此后又论及中国社会史问题和中国农村性质问题。

这场争论进行了3次,历史上简称“三次中国社会性质论战”】3.康有为维新思想(简答P73)(1)维新变法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一)君主立宪乃强国之制。

主张学习俄、日,行宪法,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

(二)发展工商业乃“立国之本”。

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之进行经济竞争,大力发展工商业。

(三)废科举,倡新学。

通过废除科举,广泛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富民强国的理想。

(2)思想渊源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及其理论既有明显的西方资产阶级学说色彩,但也大量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理论。

康有为深受今文经学派的“通经致用”、“微言大义”的启示,以“托古改制”为旗帜,运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君主立宪的政治学说,重新解释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理论。

(3)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大同思想”是康有为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空想社会主义性质,主要体现在《大同书》中,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揭露抨击封建社会的黑暗与罪恶;(二)初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三)精心描绘未来大同社会的美妙蓝图。

17.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成熟的历史意义。

(简答、论述P285)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一,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第二,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发展阶段,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半殖民地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三,正确地规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政治纲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段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经济纲领:没收属于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的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文化纲领:发展以共产主义思想为知道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四,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五,强调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新民主主义理论成熟的历史意义: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近百年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②论证了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③阐明了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革命的根本途径;④科学地分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前途和转变,正确地规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和纲领;⑤极大地极高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统一了全党的思想;⑥揭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革命的基本规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的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