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778f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c.png)
• 新型设计: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 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
• 继承设计:根据使用经验和技术发展对已有的机械进行设计更新,以提 高其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或减少其运用费用。
• 变型设计:为适应新的需要对已有的机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删而发展出 不同于标准型的变型产品。
机械设计原则与方法
机械设计原则与方法
可靠性准则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 在预期的使用寿命内,完成规定功能 的能力。可靠性不仅与产品有关,还 与产品的使用有关。
安全性准则
安全性指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有 关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风险大小。
机械设计原则与方法
理论设计
依靠现有的科学理论和试验数据 所进行的设计。它是一种定量设 计,凡属重要和大型的结构均应
分析可靠性设计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如数据获取、模型验证等,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可靠性设计等。
THANKS.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 课件
目录
• 机械设计概述 •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 传动系统设计 • 轴系零部件设计 • 连接与紧固件设计 •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 • 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概述
01
机械设计定义与分类
• 机械设计的定义: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 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 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热处理
提高材料力学性能和使用 寿命,如淬火、回火、渗 碳等。
零件结构设计及优化
结构设计原则
01
满足功能要求,力求简单、紧凑、合理。
优化设计方法
• 继承设计:根据使用经验和技术发展对已有的机械进行设计更新,以提 高其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或减少其运用费用。
• 变型设计:为适应新的需要对已有的机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删而发展出 不同于标准型的变型产品。
机械设计原则与方法
机械设计原则与方法
可靠性准则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 在预期的使用寿命内,完成规定功能 的能力。可靠性不仅与产品有关,还 与产品的使用有关。
安全性准则
安全性指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有 关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风险大小。
机械设计原则与方法
理论设计
依靠现有的科学理论和试验数据 所进行的设计。它是一种定量设 计,凡属重要和大型的结构均应
分析可靠性设计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如数据获取、模型验证等,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可靠性设计等。
THANKS.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 课件
目录
• 机械设计概述 •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 传动系统设计 • 轴系零部件设计 • 连接与紧固件设计 •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 • 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概述
01
机械设计定义与分类
• 机械设计的定义: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 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 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热处理
提高材料力学性能和使用 寿命,如淬火、回火、渗 碳等。
零件结构设计及优化
结构设计原则
01
满足功能要求,力求简单、紧凑、合理。
优化设计方法
机械设计总论(ppt 95页)
![机械设计总论(ppt 95页)](https://img.taocdn.com/s3/m/299d67c716fc700aba68fc68.png)
▲增大零件的截面尺寸或增大惯性矩; ▲缩短支承的跨距或采用多点支承。
3. 寿命要求 影响零件寿命的主要因素有
疲劳破坏 腐蚀 磨损
大部分零件工作在变应力下,疲劳破坏是引起 零件破坏的主要原因。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有
▲应力集中 ▲零件的尺寸大小 ▲零件表面质量及环境状况 零件处在腐蚀性介质中工作时,可能使材料遭到腐蚀。
2、经过优化的举升液压缸布置方式
3 举升运输装备结构设计
四、技术文件编制
技术文件
设计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 零件明细表 标准件汇总表
试验大纲 ……
湘电风能: 大型叶片举升运输装备
叶片水平运输时,运输装备图。
湘电风能: 大型叶片举升运输装备
叶片举升一定角度运输图。
§2-3 对机器的主要要求
设计机器的任务是在当前技术发展所能达到的条件下, 根据生产及生活的需要提出的。不管机器的类型如何, 一般来说,对机器都要提出以下的基本要求:
机械零件失效实例:
潘存云教授研制
齿轮轮齿折断
潘存云教授研制
轮齿塑性变形
潘存云教授研制
轴承内圈破裂
潘存云教授研制
轴承外圈塑性变形
潘存云教授研制
轴瓦磨损
潘存云教授研制
齿面接触疲劳
失效原因: 强度、刚度4.79%; 腐蚀、磨损、疲劳破坏占73.88%,是主要失效原
机器实例
机器实例
控制部分——保证机器的启动、停止和正常协调动 作。
传感部分——将机器的工作参数,如位移、速 度、加速度、温度、压力等反馈给控制部分。
辅助部分——包括机器的润滑、显示、照明等。 也是保证机器正常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2-2 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
一般而言,机器的设计阶段是决定机器好坏的 关键一环。机械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过程,实 践经验是保证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设 计者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
3. 寿命要求 影响零件寿命的主要因素有
疲劳破坏 腐蚀 磨损
大部分零件工作在变应力下,疲劳破坏是引起 零件破坏的主要原因。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有
▲应力集中 ▲零件的尺寸大小 ▲零件表面质量及环境状况 零件处在腐蚀性介质中工作时,可能使材料遭到腐蚀。
2、经过优化的举升液压缸布置方式
3 举升运输装备结构设计
四、技术文件编制
技术文件
设计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 零件明细表 标准件汇总表
试验大纲 ……
湘电风能: 大型叶片举升运输装备
叶片水平运输时,运输装备图。
湘电风能: 大型叶片举升运输装备
叶片举升一定角度运输图。
§2-3 对机器的主要要求
设计机器的任务是在当前技术发展所能达到的条件下, 根据生产及生活的需要提出的。不管机器的类型如何, 一般来说,对机器都要提出以下的基本要求:
机械零件失效实例:
潘存云教授研制
齿轮轮齿折断
潘存云教授研制
轮齿塑性变形
潘存云教授研制
轴承内圈破裂
潘存云教授研制
轴承外圈塑性变形
潘存云教授研制
轴瓦磨损
潘存云教授研制
齿面接触疲劳
失效原因: 强度、刚度4.79%; 腐蚀、磨损、疲劳破坏占73.88%,是主要失效原
机器实例
机器实例
控制部分——保证机器的启动、停止和正常协调动 作。
传感部分——将机器的工作参数,如位移、速 度、加速度、温度、压力等反馈给控制部分。
辅助部分——包括机器的润滑、显示、照明等。 也是保证机器正常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2-2 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
一般而言,机器的设计阶段是决定机器好坏的 关键一环。机械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过程,实 践经验是保证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设 计者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
机械设计全套课件 ppt课件
![机械设计全套课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85002c910ef12d2af9e7df.png)
凡具备上述(1)、(2)两个特征的实物组合体称为机构。 机器能实现能量的转换或代替人的劳动去做有用的机械功,而 机构则没有这种功能。
仅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看,机器与机构并无区别,它们 都是构件的组合,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因此,通 常人们把机器与机构统称为机械。
ppt课件
7
机械设计基础
绪论
如图1-1所示的内燃机,
图1-5(a)闭式运动链
机械设计基础
ppt课件
图1-5(a)开式运动链
16
• 将运动链中的一个构件固定,并且它的一个 或几个构件作给定的独立运动时,其余构件 便随之作确定的运动,此时,运动链便成为 机构。
• 机构的组成:
• 机 架:固定不动的构件
• 原动件:输入运动的构件
• 从动件:其余的活动构件
1)运动副:两构件之间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的相对
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运动副元素:两构件上直接参与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部分— —点、线或面。
2) 运动副的分类
平面
运 运动副 动 副
空间 运动副
机械设计基础
高副:点、线接触 低副:面接触
球面副 螺旋副
ppt课件
运动副 转动副
13
图1-2 转动副
图1-3 移动副
是由汽缸体1、活塞2、连杆3、曲轴4、 小齿轮5、大齿轮6、凸轮7、推杆8等系列 构件组成,其各构件之间的运动是确定的。
0.1.2 构件与零件
机构是由具有确定运动的单元体组成的,这 些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组成构件的制造单元体称为零件。 零件则是指机器中不可拆的一个最基本的 制造单元体。构件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零件组成。
ppt课件
20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c039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3.png)
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和措施
介绍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和措施,如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可靠性分配与预 计等。
可靠性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具体案例介绍可靠性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如航空发动机设计、汽车制动系统 设计等。
05
材料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回顾
02
01
03
材料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机械设计基础PPT完整全套教 学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机械设计概述 • 机械零件与传动系统 •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 机械设计方法学 • 材料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 现代机械设计技术发展趋势
01
机械设计概述
机械设计定义与目的
定义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使用要求对专用机械 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 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 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人工智能在机械设计领域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 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智能设计、智能优化等功能, 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人工智能与机械设计的未来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将在机械设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实现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设计过程。
包括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 部分。
100%
工作原理
通过传动装置将原动机的动力和运 动传递给工作机,使其完成预定的 工作。
介绍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和措施,如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可靠性分配与预 计等。
可靠性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具体案例介绍可靠性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如航空发动机设计、汽车制动系统 设计等。
05
材料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回顾
02
01
03
材料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机械设计基础PPT完整全套教 学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机械设计概述 • 机械零件与传动系统 •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 机械设计方法学 • 材料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 现代机械设计技术发展趋势
01
机械设计概述
机械设计定义与目的
定义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使用要求对专用机械 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 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 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人工智能在机械设计领域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 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智能设计、智能优化等功能, 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人工智能与机械设计的未来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将在机械设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实现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设计过程。
包括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 部分。
100%
工作原理
通过传动装置将原动机的动力和运 动传递给工作机,使其完成预定的 工作。
机械设计课件ppt
![机械设计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447d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c.png)
04
详细设计
对技术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完 成图纸绘制和工艺计划,为产品制造 提供根据。
02 机械材料
CHAPTER
金属材料
01
02
03
钢铁
常用的机械材料之一,具 有高强度、良好的塑性和 韧性,易于加工和焊接。
铜及铜合金
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 ,易于加工,常用于制造 电气和电子元件。
铝及铝合金
质轻、耐腐蚀、易于加工 ,广泛用于航空、汽车和 建筑领域。
非金属材料
工程塑料
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绝缘 、质轻和耐磨等特性,广 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和汽 车等领域。
橡胶
具有弹性好、减震性能良 好、绝缘和耐腐蚀等特点 ,用于制造密封件、减震 器和绝缘材料等。
陶瓷
硬度高、耐磨、耐腐蚀, 常用于制造轴承、阀件和 刀具等高精度零件。
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 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点 。
以金属为基体,加入增强纤维或颗粒 等材料复合而成,具有高强度、耐磨 和耐热等特点。
碳纤维复合材料
由碳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 ,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轻质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和体育器材 等领域。
链传动的类型
根据链条的结构,链传动可以分为滚子链、齿形链等多种类型。
链传动的特点
链传动具有承载能力强、传动效率高、可靠性好等优点,但同时也 存在结构尺寸较大、对安装精度要求高等缺点。
04 机械制造工艺
CHAPTER
铸造工艺
砂型铸造
利用砂型作为模具进行铸造的方法,适用于各种 形状和大小的铸件。
熔模铸造
轴承结构设计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0b35be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d.png)
人机交互优化
通过改进人机交互方式,提高机械操作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未来机械设计的创新点与突破
• 跨领域融合:将不同领域的技术和理念融 入机械设计,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 的产品。
未来机械设计的创新点与突破
新材料应用
探索和应用新型材料,提高机械 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先进制造技术
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如精密加工、 超精密加工等,提高机械制造的精 度和效率。
绿色设计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消耗 和环境污染。
机械设计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集成化设计
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设计和优化。
个性化设计
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设计方案。
02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机械零件的分类与功能
传动零件
包括齿轮、带轮、链轮 等,用于传递动力和扭
矩。
轴系零件
连接零件
密封零件
机械制造工艺的优化与改进
工艺优化
通过对现有工艺的改进和优化,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
生产成本。
新技术应用
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等,推动机械制造工艺的 创新和发展。
智能化制造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 术,实现机械制造工艺的智能化 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果
完成齿轮减速器的三维模型设 计、二维工程图绘制及装配图
等。
案例二:轴承座的设计
设计背景
轴承座是支撑轴承并传递载荷的重要部件, 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设计步骤
确定轴承类型、选择轴承座结构形式、计算 轴承座尺寸、校核轴承座强度等。
设计目标
实现支撑轴承、传递载荷、保证轴的旋转精 度等功能。
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机械设计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eaa6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c.png)
。
齿轮传动设计
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和材料; 确定齿轮模数、齿数和压力角 ;进行齿轮的强度校核和优化 设计。
链传动设计
选择合适的链型和链轮材料; 确定链轮齿数、链节距和中心 距;进行链的张紧和调整。
液压传动设计
选择合适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确定系统工作压力和流量;
进行系统布局和管道设计。
04
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 基础
精度设计的意义
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
公差配合的原理与方法
公差配合的定义
公差配合是指通过合理确定零部 件的尺寸公差和配合公差,保证 零部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具有 互换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
公差配合的原理
基于互换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 要求,通过尺寸链的计算和公差 分配,实现零部件之间的精确配
机械零件的强度与刚度设计
强度设计
根据零件的受力情况和材料性能,进 行应力分析和强度校核,确保零件在 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发生破坏。
疲劳强度设计
针对承受交变应力的零件,进行疲劳 强度分析和设计,提高零件的疲劳寿 命。
刚度设计
考虑零件的变形对机器性能的影响, 进行刚度分析和校核,保证零件的变 形在允许范围内。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原理与特点
液压传动原理
利用液体的压力能进行动力传递。
气压传动原理
利用气体的压力能进行动力传递。
液压传动的特点
传动平稳、调速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等。
气压传动的特点
动作迅速、反应快、维护简单等。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设计方法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进行系统设计。
设计步骤
07
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方 法与实例
齿轮传动设计
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和材料; 确定齿轮模数、齿数和压力角 ;进行齿轮的强度校核和优化 设计。
链传动设计
选择合适的链型和链轮材料; 确定链轮齿数、链节距和中心 距;进行链的张紧和调整。
液压传动设计
选择合适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确定系统工作压力和流量;
进行系统布局和管道设计。
04
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 基础
精度设计的意义
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
公差配合的原理与方法
公差配合的定义
公差配合是指通过合理确定零部 件的尺寸公差和配合公差,保证 零部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具有 互换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
公差配合的原理
基于互换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 要求,通过尺寸链的计算和公差 分配,实现零部件之间的精确配
机械零件的强度与刚度设计
强度设计
根据零件的受力情况和材料性能,进 行应力分析和强度校核,确保零件在 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发生破坏。
疲劳强度设计
针对承受交变应力的零件,进行疲劳 强度分析和设计,提高零件的疲劳寿 命。
刚度设计
考虑零件的变形对机器性能的影响, 进行刚度分析和校核,保证零件的变 形在允许范围内。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原理与特点
液压传动原理
利用液体的压力能进行动力传递。
气压传动原理
利用气体的压力能进行动力传递。
液压传动的特点
传动平稳、调速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等。
气压传动的特点
动作迅速、反应快、维护简单等。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设计方法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进行系统设计。
设计步骤
07
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方 法与实例
机械设计介绍(共52张PPT)
![机械设计介绍(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99e9f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e.png)
机构的组成和运动副
机构的组成要素是构件和运动副
构件和零件
构件
机器中的独立运动单元
• 零件
• 机器中的制造单元
构件分成以下几种
机架(固定构件)
主动件 活动构件
从动件
其中,运动规律的活动构件称为原动件, 输出运动或动力的从动件称为输出件。
由假设干零件组成的构 件——连杆
1--连杆体 2--螺栓 3--螺母 4--连杆盖
如灵巧许机用械应手、力航:天飞机的创造符合科学性原那l么im 。 [ ] ;[ ] ——随时间作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变化
s s σ≤ [σ] 或 τ≤ [τ]
lim σlim 、τlim — 极限应力 s — 平安系数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如生活中会出现饮水机在倒水时手推开关会把一次性水杯压扁;
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σlim = σs ;τlim = τs σlim = σB ;τlim = τB
σs、τs— 材料屈服极限 σB、τB— 材料强度极限
三、变应力作用下的强度问题
主要失效形式:疲劳破坏
强度条件:σ≤ [σ]
lim
s
疲劳破坏与零件的变应力循环次数有关
轴
σlim = ?
初始裂纹
疲劳区 (光滑) 粗糙区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是一门介绍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根 本知识和根本设计方法的技术根底课。
教学内容
1、研究机构的组成及具有确定运动的条 件。
2、研究四种根本机构的特性和设计方 法。
3、讨论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如零部 件的工作能力、参数设计、结构设计、加
本课程的根本学习方法
1 着重根本概念的理解和根本设计方法的掌握, 不强调系统的理论分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pt课件精选全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pt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38a1c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9.png)
24
4.确定电动机型号
例:P0 = 5.471 kW
根据电动机功率和同步转速,选定 电动机型号为Y132M2-6。查表查表知 其有关参数:
额定功率 P 5.5kW 电动机满载转速 nm 960r/min
电动机轴伸出直径 D 38mm
电动机轴伸出长度 L 80mm
25
四、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确定和分配
注意:
1动.按机额工定作功机率所需Pm电计动算机。功率P0 计算,而不按电
2.设计轴时应按其输入功率计算、设计传动零 件时应按主动轴的输出功率计算
30
1.各轴转速
Ⅰ轴
n
nm i带
Ⅱ轴
nII=
n i1齿
Ⅲ轴
nⅢ
nII i2齿
Ⅳ轴(卷筒轴) nⅣ nⅢ
31
2.各轴输入功率
Ⅰ轴 PI P00 P0带 Ⅱ轴 PⅡ=PⅡ P轴承1齿轮 Ⅲ轴 PⅢ PⅡⅡⅢ PⅡ轴承2齿轮
12
题目4:搅拌机传动装置设计
6
4
3 5
1
2
1、搅拌机效率0.8,包括搅拌轮与轴承的效率损失;
2、一班制,双向运转,有中等冲击,每年工作300天,工
作寿命10年;
3、动力源为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V。
13
题目5:设计一型砂运输机用的减速装置。传动方案如下图所 示
鼓轮直径D
输出转矩T 输送带带速V
可以参考《机械设计》教科书的例题。
43
二、减速器内传动零件设计
1.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条件:所需传递的功率(或转矩); 主动轮转速和传动比;工作条件和尺寸限 制等。
设计内容:选择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方式;确定齿轮传动的参数(中心距、齿数、 模数、齿宽等);设计齿轮的结构及其他几 何尺寸;作用在轴上力的大小和方向;验 算传动比。
4.确定电动机型号
例:P0 = 5.471 kW
根据电动机功率和同步转速,选定 电动机型号为Y132M2-6。查表查表知 其有关参数:
额定功率 P 5.5kW 电动机满载转速 nm 960r/min
电动机轴伸出直径 D 38mm
电动机轴伸出长度 L 80mm
25
四、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确定和分配
注意:
1动.按机额工定作功机率所需Pm电计动算机。功率P0 计算,而不按电
2.设计轴时应按其输入功率计算、设计传动零 件时应按主动轴的输出功率计算
30
1.各轴转速
Ⅰ轴
n
nm i带
Ⅱ轴
nII=
n i1齿
Ⅲ轴
nⅢ
nII i2齿
Ⅳ轴(卷筒轴) nⅣ nⅢ
31
2.各轴输入功率
Ⅰ轴 PI P00 P0带 Ⅱ轴 PⅡ=PⅡ P轴承1齿轮 Ⅲ轴 PⅢ PⅡⅡⅢ PⅡ轴承2齿轮
12
题目4:搅拌机传动装置设计
6
4
3 5
1
2
1、搅拌机效率0.8,包括搅拌轮与轴承的效率损失;
2、一班制,双向运转,有中等冲击,每年工作300天,工
作寿命10年;
3、动力源为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V。
13
题目5:设计一型砂运输机用的减速装置。传动方案如下图所 示
鼓轮直径D
输出转矩T 输送带带速V
可以参考《机械设计》教科书的例题。
43
二、减速器内传动零件设计
1.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条件:所需传递的功率(或转矩); 主动轮转速和传动比;工作条件和尺寸限 制等。
设计内容:选择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方式;确定齿轮传动的参数(中心距、齿数、 模数、齿宽等);设计齿轮的结构及其他几 何尺寸;作用在轴上力的大小和方向;验 算传动比。
《机械设计总复习》PPT课件
![《机械设计总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5339f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e.png)
▪ 绪论 ▪ 机械零件的强度 ▪ 摩擦磨损及润滑 ▪ 螺纹联接及螺旋传动 ▪ 键联接 ▪ 带传动 ▪ 链传动 ▪ 齿轮传动 ▪ 蜗杆传动 ▪轴 ▪ 滑动轴承 ▪ 滚动轴承 ▪ 联轴器
机械零件的强度
一、变应力的分类、参数、几种特殊的变应力 二、疲劳失效及疲劳曲线——对称循环变应力的强度
计算问题; 三、极限应力图——对称 非对称的关系; 四、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f〔N,r,应力集中,材料,形式〕 五、在解决变应力下零件的强度问题称为疲劳强度. 六、不稳定变应力的强度计算——Miner法则 七、复合极限应力图——复合和简单应力的关系;
▪ 带传动的类型及特点 ▪ 带传动的受力、应力分析 ▪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 ▪ 普通V型带传动设计
链传动
▪ 链传动的类型及特点 ▪ 链传动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 ▪ 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 ▪ 套筒滚子链传动设计
齿轮传动
▪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 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失效分析、计算准则 ▪ 各参数的意义,其对设计的影响及选择 ▪ 影响强度〔接触、弯曲〕的主要因素 ▪ 直、斜齿圆柱齿轮及圆锥齿轮的同、异 ▪ 具体计算
摩擦磨损及润滑
▪ 摩擦的分类 ▪ 牛顿流体定律 ▪ 液体动压润滑的条件 ▪ 润滑剂
螺纹联接及螺旋传动
螺纹 螺纹联接的类型、螺纹副中力的关系﹑效
率和自锁 螺纹分类〔牙型〕及特点:三角形螺纹,矩
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传动及联 接〕 螺纹联接
键联接
普通平键联接
– 特点、工作面、选择计算
带传动
蜗杆传动
▪ 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 受力分析、运动分析 ▪ 失效形式、材料选择 ▪ 具体计算
滑动轴承
▪ 滑动轴承的分类 ▪ 失效分析、计算准则 ▪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机械零件的强度
一、变应力的分类、参数、几种特殊的变应力 二、疲劳失效及疲劳曲线——对称循环变应力的强度
计算问题; 三、极限应力图——对称 非对称的关系; 四、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f〔N,r,应力集中,材料,形式〕 五、在解决变应力下零件的强度问题称为疲劳强度. 六、不稳定变应力的强度计算——Miner法则 七、复合极限应力图——复合和简单应力的关系;
▪ 带传动的类型及特点 ▪ 带传动的受力、应力分析 ▪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 ▪ 普通V型带传动设计
链传动
▪ 链传动的类型及特点 ▪ 链传动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 ▪ 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 ▪ 套筒滚子链传动设计
齿轮传动
▪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 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失效分析、计算准则 ▪ 各参数的意义,其对设计的影响及选择 ▪ 影响强度〔接触、弯曲〕的主要因素 ▪ 直、斜齿圆柱齿轮及圆锥齿轮的同、异 ▪ 具体计算
摩擦磨损及润滑
▪ 摩擦的分类 ▪ 牛顿流体定律 ▪ 液体动压润滑的条件 ▪ 润滑剂
螺纹联接及螺旋传动
螺纹 螺纹联接的类型、螺纹副中力的关系﹑效
率和自锁 螺纹分类〔牙型〕及特点:三角形螺纹,矩
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传动及联 接〕 螺纹联接
键联接
普通平键联接
– 特点、工作面、选择计算
带传动
蜗杆传动
▪ 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 受力分析、运动分析 ▪ 失效形式、材料选择 ▪ 具体计算
滑动轴承
▪ 滑动轴承的分类 ▪ 失效分析、计算准则 ▪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机械设计课件(完整版本)
![机械设计课件(完整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406821cf0c22590102029d70.png)
如图2-10所示,取D’点坐标 为(0/2=383, 0/2=383),A’
点坐标为(0, -1=460)。过C
点(s=920, 0)与横坐标成
m
C
135 作直线,与AD的延长
线相交于G’,则直线化的
极限应力图为A’D’G’。
§3-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一、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
σa
由于材料试件是一种特殊 σ-1 A‟ D‟ G‟ 的结构,而实际零件的几何 σ -1e A D G 形状、尺寸大小、加工质量 及强化因素等与材料试件有 45˚ 区别,使得零件的疲劳极限 要小于材料试件的疲劳极限。 o σ0 /2 σS 设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 劳极限为: σ-1 零件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为:σ-1e 1 定义弯曲疲劳极限的综合影响系数Kσ : K
(1)一个;(2)两个;(3)三个;(4)四个。
来描述。
6、图示各应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形分别表示什么类型的应力?它们的 应力比分别是多少?
max t
0
max
t 0
a mi
n
m
a) max m t
b)
0 m=0 d) max a t
a 0 min= 0
c)
解:a)静应力r=1;b)非对称(或稳定)循环变应力 0< r <+1; c)脉动循环r = 0;d)对称循环r=-1。
2
变应力的循环特性: -1 ----对称循环变应力 0 ----脉动循环变应力 r min = max +1 ----静应力
σ σmax o 循环变应力 T σa
静应力是变应力的特例
σ =常数 o t σmax to r =0 σa
机械设计课件ppt
![机械设计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f1f79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c.png)
机械设计的重要性
机械设计对于工业制造、工程应用、 科研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是实 现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 本的关键环节。
机械设计不仅决定了机器或设备的性 能、可靠性和寿命,还直接影响到生 产成本和市场竞争。
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
初步设计
制定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技 术和经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结构设计
根据详细设计,进 行机器的结构设计 。
需求分析
根据实际需求,分 析机器的功能和性 能要求。
详细设计
根据总体方案,对 每个零件进行详细 设计。
性能测试
对机器进行性能测 试,验证其是否满 足设计要求。
机械系统的优化设计
优化目标
机械系统的优化设计旨在寻找最优的设计方 案,以满足机器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05 材料选择与处理
材料的基本性能
力学性能
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塑性等,影响机械零件的承载能力和使用 寿命。
物理性能
如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影响机械零件的重量、热量传导和电 磁性能。
化学性能
如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影响机械零件的稳定性和寿命。
材料的选用原则
满足使用要求
根据机械零件的工作环境和性能要求,选择 具有相应特性的材料。
考虑加工工艺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加工特性,应结合制 造工艺选择合适的材料。
降低成本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用价格低廉、 资源丰富的材料。
材料处理技术
热处理
通过加热和冷却等工艺,改变材料内部的组 织结构,以达到改善材料性能的目的。
表面处理
通过涂层、镀层、氧化等工艺,改变材料表面的性 质,以提高其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式可以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主要机构介绍
1、齿轮传动 2、蜗轮蜗杆
.
5
.
6
.
7
.
8
.
9
.
10
机械设计项目设计
——多自由度吊车
小组成员:
周引、罗涛、何文毅、金泊行、刘欣核
.
1
产品创新点与应用:
(1)多自由度,节省空间。吊车利用支 架不动,吊车车身旋转实现多方位工作,节 省了工作地的空间。
(2)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功能。本产品 利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工业机器人技术, 实现了智能化。
(3)结构简单,功能多。小车利用简单 的机械机构如齿轮、蜗轮蜗杆等,实现不同 方位和种类的运动。
.
2
Hale Waihona Puke 产品设计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 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快速发展,工程数量日益 增多,同时大型车间也与日俱增。根据相关数 据,我国一些地区对于利用人为操控的机械来 解决工程问题呈现加速上升态势。大型重物的 起重已经成为工人高度关注的工程问题。
.
3
产品原理及思路:
多自由度吊车通过对多种机械机构以及机电一体化技 术的综合运用,实现了其自动控制的控制功能与操作功 能。它的动力源有四个电机组成,分别作用于前轮(转 向轮)、后轮、吊车的车身和起重臂上。前轮和后轮的 行程由时间控制,而吊车的旋转和起重臂的升降分别由 四个限位开关(又称行程开关)控制。核心部件是起重 臂,它的工作原理如下:电机输出转矩,通过蜗轮蜗杆 机构传递到减速箱,然后通过减速箱中齿轮系进行减速 并输出转矩,最后又通过一级齿轮传递来控制起重臂的 升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