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合集下载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对照表[1]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对照表[1]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对照表铝及铝合金新旧牌号对照表注:①"原"是指化学成份与新牌号同,且都符合GB3190-82规定的旧牌号。

②“代”是指与新牌号的化学成份相近似,且符合GB3190-82规定的旧牌号。

③“曾用”是指已经鉴定,工业生产时曾经用过的牌号,但没有收入GB3190-82中。

变形铝和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和状态代号类型:铝型材点击次数:1030(1)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命名方法1997年1月1号,我国开始实施GB/T16474?996《变形铝和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标准。

新的牌号表示方法采用变形铝和铝合金国际牌号注册组织推荐的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命名方法,例如工业纯铝有1070、1060等,Al-Mn合金有3003等,Al-Mg合金有5052、5086等。

(2)四位字符体系牌号命名方法1997年1月1号前,我国采用前苏联的牌号表示方法。

一些老牌号的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与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不完全吻合,不能采用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代替,为保留国内现有的非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不得不采用四位字符体系牌号命名方法,以便逐步与国际接轨。

例如:老牌号LF21的化学成分与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3003不完全吻合,于是,四位字符体系表示的牌号为3A21。

四位数字体系和四位字符体系牌号第一个数字表示铝及铝合金的类别,其含义如下:1)1XXX系列工业纯铝;2)2XXX系列Al-Cu、Al-Cu-Mn合金,;3)3XXX系列Al-Mn合金;4)4XXX系列Al-Si合金;5)5XXX系列Al-Mg合金;6)6XXX系列Al-Mg-Si合金;7)7XXX系列Al-Mg-Si-Cu合金;8)8XXX系列其它。

(3)铝铸件牌号我国容器用铝铸件牌号采用ZAl+主要合金元素符号+合金元素含量数百分率表示。

例如;ZAlSi7Mg1A、ZAlCu4、ZAlMg5Si等。

(4)状态代号相同牌号的铝及铝合金,状态不同时,力学性能不相同。

铝合金的牌号性能

铝合金的牌号性能

铝合金的牌号性能铝合金的牌号、性能及用途1、变形铝合金(1)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t16474-1996规定,变形铝及铝合金可直接引用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

未命名为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的变形铝及铝合金,应采用四位字符牌号命名。

两种编号方法如表8-1所示。

表8-1 GB/t16474-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编号方法位数第一位第二位最后两位为阿拉伯数字,表示铝及铝合金的组别。

1表示铝含量不小于99.00%纯铝;2~9表示铝合金,组别按下列主要合金元素划分:2―cu;3―mn;4―si;5―mg;6―mg+si;7―zn;8―其他元素;9―备用组为阿拉伯数字,表示合金元素为阿拉伯数字,表示为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原为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原或杂质极限含量控制情况。

0改型情况。

0表示为原始纯铝的改型情况。

a表始合金的改型情况。

a表表示其杂质极限含量无特殊始合金;2~9表示为改示为原始纯铝;b~y(c、i、示为原始合金;b~y(c、i、控制;2~9表示对一项或一项型合金l、n、o、p、q、z除外)l、n、o、p、q、z除外)以上的单个杂质或合金元素表示为原始纯铝的改型,表示为原始合金的改型,极限含量有特殊控制其元素含量略有变化其化学成分略有变化为阿拉伯数字,表示最低铝百为阿拉伯数字,无特为阿拉伯数字,表示最低为阿拉伯数字,无特殊意分含量中小数点后面的两位殊意义,仅用来识别铝百分含量中小数点后面义,仅用来识别同一组中同一组中的不同合金的两位的不同合金国际四位数字制品牌纯铝合金四位字符品牌纯铝合金根据GB/t3190-1996的说明,gb3190-82中的旧品牌仍可使用,其品牌号用lf(防锈铝合金)、ly(硬铝合金)、lc(超硬铝合金)、ld(锻铝合金)加顺序号表示。

⑵常用变形铝合金① 防锈铝合金主要是铝锰和铝镁合金。

锰和镁的主要功能是提高耐蚀性和塑性,并起到固溶强化作用。

防锈铝合金经锻造和退火后为单相固溶体结构,耐蚀性好,塑性高,易变形加工,焊接性能好,但切削性能差。

3系列 变形铝合金 牌号和化学成分 中外近似对照

3系列 变形铝合金 牌号和化学成分 中外近似对照

0.10* —
0.10* —
0.2
0.2
0.1
0.2
0.10* —
0.10* —
0.10* —
0.2

0.10* —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0.25

0.25

0.25

0.2
0.2
0.1
0.1
0.25

0.25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1.0~1.5
0.8~1.3


AlMn1Mg1/3.0526
0.30* 0.7
0.25
1.0~1.5
0.8~1.3

Zn
Ti
基体和其他
0.10③ 0.10* 0.10* 0.1 0.10* 0.10*
0.15 — — 0.2 — —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0.10* —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0.10* 0.10* 0.10* 0.1 0.10* 0.10* 0.1 0.10*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Al余量
0.10* 0.10* 0.10* 0.2 0.10* 0.10* 0.2 0.10*
0.20* —
0.20* —
0.20* —
0.2
0.2
0.8
0.05~0.25
0.8~1.4
0.8~1.3 0.8~1.3 0.8~1.3
0.30* 0.30* 0.30*

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超全)

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超全)

创新实践培训(论文)题目: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名称:金属材料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O一二年十月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学生姓名:班级:指导老师:摘要:本课题研究了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分类。

变形铝合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广,对于了解变形铝合金十分必要。

变形铝合金的基本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等等,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我们只对一些典型、常用型号的铝合金进行了一些相关介绍。

在变形铝合金的分类中我们提到了几种分类方法,主要介绍了国际四位数字体系分类,对比于其他分类方法,其具有容易记忆、便于管理等鲜明特点,也是国际上所共识的分类方法。

于此同时我们还对常用变形铝合金进行了美、日、俄、法等国牌号对照。

关键词:铝合金、分类、基本性能、牌号对照指导老师签名:Basic Broperti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Wrought Aluminium AlloyStudent name:Liu jiaan Class:090125Advisor:Zhao QingAbstract:Research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wrought aluminium alloy.Deformation of aluminum alloy at very wide application in our daily lives , are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wrought aluminium alloy.Basic properties of wrought aluminium alloy, includ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so on, because of limited space, we here only for some typical and common models of aluminum alloy for a number of related presentations. In the category of deformed aluminium we mentioned several classification methods , focuseson four-digit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compared to other classifications, its easy to remember, easy to manage, and so stark, 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the class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also commonly used wrought aluminium alloy for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Russia, France, and other countries.Keyword:Aluminum classification basic properties grades comparisonSignature of Supervisor:目录绪论........................................................................... .. (1)第一章 1×××系铝合金................................................ . (2)1.1 纯铝的一般特性................ .....................................2.1.2 纯铝的性能 (2)1.2.1物理性能 (2)1.2.1 化学性能.......................................... . (3)1.2.3 力学性能 (3)1.3 纯铝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4)第二章 2×××系铝合金...................................................... .. (4)2.1 概述...................................................................... . (4)2.2 2系铝合金的基本性能 ......................................... (4)2.2.1 物理性能 (5)2.2.2 化学性能 (6)2.2.3 力学性能 (7)2.3 2系铝合金各国牌号对照 (9)第三章 3×××系铝合金...................................... . (10)3.1 化学成分........................................... (10)3.2 3系铝合金的基本性能.......................................... .. (10)3.2.1 物理性能......................................................... (10)3.2.2 化学性能......................................................... (11)3.2.3 电学性能....................................... (11)3.2.4 力学性能.............................................................. . (11)3.3 3×××系铝合金常用牌号对照 (13)第四章 4×××系合金 (13)4.1 典型牌号的化学成分 (13)4.2 4×××系铝合金的基本性能 (14)4.2.1 物理性能 (14)4.2.2 力学性能................................................................ ..14 4.3 4×××系铝合金典型牌号对照............................................. (16)第五章 5×××系铝合金.................................... . (16)5.1 5×××系铝合金的基本性能....................... .................. (16)5.1.1 物理性能 (17)5.1.2 电学性能 (18)5.1.3 化学性能 (19)5.1.4 力学性能 (20)5.2 各国5×××系合金典型牌号对照 (20)第六章 6×××系合金 (21)6.1 合金元素在6×××系铝合金中的作用 (21)6.2 6×××系铝合金常用材料的性能 (22)6.2.1 物理性能............................................................ .. (22)6.2.2化学性能 (23)6.2.3力学性能 (23)6.3 各国6×××系合金典型牌号对照 (27)第七章 7×××系合金 (27)7.1 7×××系铝合金的发展历史................................... . (27)7.2 7×××系铝合金典型牌号的物理性能.......... .. (27)7.2.1 热力学性能...................... .. (27)7.2.2 电力学性能 (28)7.2.3 力学性能 (28)7.3 化学性质 (29)7.4 7×××系铝合金国内外典型牌号对照...................................... .30 第八章 8×××系合金. (30)8.1 8×××系常用铝合金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30)8.2 化学性能................................................................... ..318.3 8×××系铝合金国内外典型牌号对照..................................... ..31 第九章 9×××系合金(备用合金组). (32)结论................................................................................. . (32)参考文献............................................................................ .. (33)致谢................................................................................ .. (33)附录.............................................................................. . (34)绪论变形铝合金的分类方法很多, 目前, 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通常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分类[1]:(1) 按合金状态图及热处理特点分为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和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两大类。

铝化学成分表

铝化学成分表

按名称按类别技术资料化学成分表现货供应以下各规格的铝板(卷):一、牌号:AL1050、AL1060、AL1070、AL1100、AL3003、AL5052、AL5083、AL2024、AL6061、AL8011等。

二、规格尺寸:0.15~20mm×1000×2000 0.5~15mm×1200×2400 0.5~15mm×1220×24400.15~4mm×1000×C 0.15~4mm×1220×C 1.0~8.0mm×1900×C以上各规格铝板可按客户需求长度来加工、分条。

变形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成分(GB/T3190-1996)图表一变形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成分(GB/T3190-1996)图表二变形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成分(GB/T3190-1996)图表三变形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成分(GB/T3190-1996)图表四变形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成分(GB/T3190-1996)图表五变形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成分(GB/T3190-1996)图表六注:1.元素仅有单个值的,除铝为含量最小值外,其余为该元素的含量最大值。

2.仅适用于电焊条和堆焊用。

3.铍含量按规定量加入,可不作分析。

4.仅在供需双方商定时,对挤压和锻造产品,限定钛+锆含量≤0.20%。

5.作鉚钉线材用的3A21合金的锌含量≤0.03%。

6.仅在供需双方商定,对挤压和锻造产品限定钛+锆含量≤0.25%变形铝及铝合金新旧牌号对照(摘自GB/T3190-1996)注:1、“原”是指化学成分与新牌号等同,且符合GB3190-1982规定的旧牌号。

2、“代”是指与新牌号的化学成分相近似,且符合GB3190-1982规定的旧牌号。

3、“曾用”是指已经鉴定,工业生产时曾经用过的牌号,但没有收入GB3190-1982中。

GBT 3190-2008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表1)

GBT 3190-2008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表1)

110350.350.60.10.050.05—210400.30.50.10.050.05—310450.30.450.10.050.05—410500.250.40.050.050.05一51050A 0.250.40.050.050.05—610600.250.350.050.030.03—710650.250.30.050.030.03—810700.20.250.040.030.03—91070A 0.20.250.030.030.03—1010800.150.150.030.020.02—111080A 0.150.150.030.020.02—1210850.10.120.030.020.02—1311000.05~0.200.05——1412000.050.05——151200A 0.10.30.30.11611200.10.40.05~0.350.010.20.0117123020.10.050.05—1812350.050.050.05—1914350.150.30~0.500.020.050.05—2011450.050.050.05—2113450.30.40.10.050.05—2213500.10.40.050.01—0.012314500.250.40.050.050.05一2412600.040.010.03—2513700.10.250.020.010.020.012612750.080.120.05~0.100.020.02—2711850.010.020.02—2812850.0830.0830.020.010.01—2913850.050.120.020.010.020.013020040.20.2 5.5~6.50.10.5—3120110.40.7 5.0~6.0———3220140.50~1.20.7 3.9~5.00.40~1.20.20~0.80.1332014A 0.50~0.90.5 3.9~5.00.4.0~1.20.20~0.80.13422140.50~1.20.3 3.9~5.00.40~1.20.20~0.80.13520170.20~0.80.7 3.5~4.50.4.0~1.00.40~0.80.1362017A 0.20~0.80.7 3.5~4.50.40~1.00.40~1.00.13721170.80.7 2.2~3.00.20.20~0.500.13822180.91 3.5~4.50.2 1.2~1.80.13926180.10~0.250.9~1.3 1.9~2.7一 1.3~1.8―402618A 0.15~0.250.9~1.4 1.8~2.70.25 1.2~1.8―序号牌号Si Fe Cu Mn Mg Cr 0.65Si+Fe 0.55Si+Fe 0.40Si+Fe 0.15Si+Fe 0.95Si+Fe 1.00Si+Fe 1.00Si+Fe 0.70Si+Fe4225190.2570.307 5.3~6.40.10~0.500.05~0.40―4320240.50.5 3.8~90.30~0.9 1.2~1.80.1 442024A0.150.2 3.7~4.50.15~0.8 1.2~1.50.1 4521240.20.3 3.8~4.90.30~0.9 1.2~1.80.1 4623240.10.12 3.8~4.40.30~0.9 1.2~1.80.1 4725240.060.12 4.0~4.50.45~0.7 1.2~1.60.05 4830020.080.10.150.05~0.250.05~0.20—4931020.40.70.10.05~0.40——5030030.60.70.05~0.20 1.0~1.5——5131030.50.70.10.9~1.50.30.1 523103A0.50.70.10.7~1.40.30.1 5332030.60.70.05 1.0~1.5——5430040.30.70.25 1.0~1.50.8~1.3—553004A0.40.70.250.8~1.50.8~1.50.1 5631040.60.80.05~0.250.8~1.40.8~1.3—5732040.30.70.10~0.250.8~1.50.8~1.5—5830050.60.70.3 1.0~1.50.20~0.60.1 5931050.60.70.30.30~0.80.20~0.80.2 603105A0.60.70.30.30~0.80.20~0.80.2 6130060.50.70.10~0.300.50~0.80.30~0.60.2 6230070.50.70.05~0.300.30~0,80.60.2 6331070.60.70.05~0.150.40~0.9——6432070.30.450.10.40~0.80.1—653207A0.350.60.250.30~0.80.40.2 6633070.60.80.30.50~0.90.30.2 67400429.0~10.50.80.250.1 1.0~2.0—68403211.0~13.510.50~1.3一0.8~1.30.1 694043 4.5~6.00.80.30.0.050.05—704043A 4.5~6.00.60.30.150.2—714343 6.8~8.20.80.250.1——7240459.0~11.00.80.30.050.05—73404711.0~13.00.80.30.150.1—744047A11.0~13.00.60.30.150.1—7550050.30.70.20.20.50~1.10.1 765005A0.30.450.050.150.7~1.10.1 7752050.150.70.03~0.100.10.6~1.00.1 7850060.40.80.10.40~0.80.8~1.30.1 7950100.40.70.250.10~0.300,20~0.60,15 8050190.40.50.10.10~0.6 4.5~5.60.2 8150490.40.50.10.50~1.1 1.6~2.50.3 8250500.40.70.20.1 1.1~1.80.1 835050A0.40.70.20.3 1.1~1.80.1 8451500.080.10.10.03 1.3~1.7—8552500.080.10.10.04~0.15 1.3~1.8—8752510.40.50.150.10~0.50 1.7~2.40.15 8850520.250.40.10.1 2.2~2.80.15~0.35 8951540.250.40.10.1 3.1~3.90.15~0.35 905154A0.50.50.10.5 3.1~3.90.25 9154540.250.40.10.50~1.0 2.4~3.00.05~0.20 9255540.250.40.10.50~1.0 2.4~3.00.05~0.20 9357540.40.40.10.5 2.6~3.60.3 9450560.30.40.10.05~0,20 4.5~5.60.05~0.20 9553560.250.40.10.05~0.20 4.5~5.50.05~0.20 9654560.250.40.10.50~1.0 4.7~5.50.05~0.20 9750590.450.50.250.6~1.2 5.0~6.00.25 9850820.20.350.150.15 4.0~5.00.15 9951820.20.350.150.20~0.50 4.0~5.00.1 10050830.40.40.10.40~1.0 4.0~4.90.05~0.25 10151830.40.40.10.50~1.0 4.3~5.20.05~0.25 10253830.250.250.20.7~1.0 4.0~5.20.25 10350860.40.50.10.20~0.7 3.5~4.50.05~0.25 10461010.30~0.70.50.10.030.35~0.80.03 1056101A0.30~0.70.40.05—0.40~0.9—1066101B0.30~0.60.10~0.300.050.050.35~0.6—10762010.50~0.90.50.10.030.6~0.90.03 10860050.6~0.90.350.10.10.40~0.60.1 1096005A0.50~0.90.350.30.50.40~0.70.3 11061050.6~1.00.350.10.150.45~0.80.1 11161060.30~0.60.350.250.05~0.200.40~0.80.2 11260090.6~1.00.50.15~0.60.20~0.80.40~0.80.1 11360100.8~1.20.50.15~0.60.20~0.80.6~1.00.1 11461110.6~1.10.40.50~0.90.10~0.450.50~1.00.1 1156016 1.0~1.50.50.20.20.25~0.60.111660430.40~0.90.50.30~0.90.350.6~1.20.1511763510.7~1.30.50.10.40~0.80.40~0.8—11860600.30~0.60.10~0.300.10.10.35~0.60.05 11960610.40~0.80.70.15~0.400.150.8~1.20.04~0.35 1206061A0.40~0.80.70.150.400.150.8~1.20.04~0.35 12162620.40~0.80.70.15~0.400.150.8~1.20.04~0.14 12260630.20~0.60.350.10.10.45~0.90.1 1236063A0.30~0.60.15~0.350.10.150.6~0.90.05 12464630.20~0.60.150.20.050.45~0.9—1256463A0.20~0.60.150.250.050.30~0.9—1266070 1.。

铝合金的牌号性能

铝合金的牌号性能

铝合金的牌号、性能及用途1、变形铝合金⑴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T 16474-1996规定,变形铝及铝合金可直接引用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

未命名为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的变形铝及铝合金,应采用四位字符牌号命名。

两种编号方法如表8-1所示。

表8-1 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编号方法(GB/T 16474-1996)位数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四位字符牌号纯铝铝合金纯铝铝合金第一位为阿拉伯数字,表示铝及铝合金的组别。

1表示铝含量不小于99.00%纯铝;2~9表示铝合金,组别按下列主要合金元素划分:2—Cu;3—Mn;4—Si;5—Mg;6—Mg+Si;7—Zn;8—其他元素;9—备用组第二位为阿拉伯数字,表示合金元素或杂质极限含量控制情况。

0表示其杂质极限含量无特殊控制;2~9表示对一项或一项以上的单个杂质或合金元素极限含量有特殊控制为阿拉伯数字,表示改型情况。

0表示为原始合金;2~9表示为改型合金为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原始纯铝的改型情况。

A表示为原始纯铝;B~Y(C、I、L、N、O、P、Q、Z除外)表示为原始纯铝的改型,其元素含量略有变化为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原始合金的改型情况。

A表示为原始合金;B~Y(C、I、L、N、O、P、Q、Z除外)表示为原始合金的改型,其化学成分略有变化最后两位为阿拉伯数字,表示最低铝百分含量中小数点后面的两位为阿拉伯数字,无特殊意义,仅用来识别同一组中的不同合金为阿拉伯数字,表示最低铝百分含量中小数点后面的两位为阿拉伯数字,无特殊意义,仅用来识别同一组中的不同合金根据GB/T 3190-1996的说明,GB 3190-82中的旧牌号仍可继续使用,其牌号用LF(防锈铝合金)、LY(硬铝合金)、LC(超硬铝合金)、LD(锻铝合金)加顺序号表示。

⑵常用变形铝合金①防锈铝合金主要是Al-Mn和Al-Mg系合金。

锰和镁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抗蚀能力和塑性,并起固溶强化作用。

防锈铝合金锻造退火后为单相固溶体组织,抗蚀性好,塑性高,易于变形加工,焊接性能好,但切削性能差。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原创实用版4篇】《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篇1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字母A、数字1-9、字母M 和数字1-9。

其中,字母A 表示铝及铝合金,数字1-9 表示不同的合金元素含量,字母M 表示材料的变形性能,数字1-9 表示不同的变形程度。

例如,牌号AM-6061 表示这是一种含有6% 硅、0.6% 镁和0.25% 锰的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用于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的结构件。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篇2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是由国际标准ISO 6361-1:2016规定的。

牌号表示由字母和数字组成,通常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字母,表示材料的分类;第二部分是数字,表示材料的强度;第三部分是字母,表示材料的状态;第四部分是数字,表示材料的规格。

例如,一个常见的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为6061-T6,其中“6”表示材料的强度等级,数字越大,强度越高;“T6”表示材料的状态,T 代表热处理状态,6 代表固溶处理后的状态;“6061”表示材料的分类,60 表示铝、铜、镁系合金,61 表示挤压材。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如6082-T6、7075-T6 等。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篇3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字母代号、数字、字母代号和数字。

其中,第一部分为字母代号,表示材料的类别和状态,如A 表示变形铝,L 表示铸造铝合金,M 表示挤压铝合金等;第二部分为数字,表示材料的牌号,通常由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表示材料的组别,后两位数字表示材料的特征;第三部分为字母代号,表示材料的状态,如T 表示热处理状态,Q 表示淬火状态等;第四部分为数字,表示材料的规格和尺寸。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篇4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字母A 表示铝及铝合金,数字1 表示第一类变形铝,数字2 表示第二类变形铝,数字3 表示第三类变形铝,数字4 表示第四类变形铝,数字5 表示第五类变形铝,数字6 表示第六类变形铝,数字7 表示第七类变形铝。

铝化学成分表

铝化学成分表

0.50
3.8 ~ 4.9
0.30 ~ 0.9
1.2 ~ 1.8

2B1 2
0.50
0.50
3.8 ~ 4.5
0.30 ~ 0.7
1.2 ~ 1.6

2A1 3
0.7
0.6
4.0 ~— 5.0
0.30 ~— 0.50
2A1 4
0.6 ~ 1.2
0.7
3.9 0.40 0.40 ~~ ~ — 4.8 1.0 0.8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及化学成分(摘自 GB/T3190—1996)
(表一)
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牌 Si Fe Cu Mn Mg Cr Ni Zn

(硅)
(铁)
(铜)
(锰 (镁 (铬 (镍 (锌 )))))
Ti 其他
(钛 )
单 个
合 计
Al( 铝)
备 注
1A9 9
0.00 3
0.00 3
0.00 5
0. 25

0.15 —
0. 05
0. 15
余 量

201 4A
0.50 ~
0.50
3.9 ~
0.40 ~
0.20 ~
0.10
0.1 0
0. 25
Ti Zr:
0.15 —
0. 05
0. 15
余 量

0.9
5.0 1.2 0.8
0.20
221 4
0.50 ~ 1.2
0.30
3.9 ~ 5.0
0.40 ~ 1.2
0.20 ~ 0.8
0.10

0. 25

铝合金的分类及牌号介绍

铝合金的分类及牌号介绍

一、铝及铝合金的基本性质纯铝呈银白色,因其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能阻止其进一步氧化从而具有一定抗蚀性。

铝相对密度2.7g/cm3,熔点660℃,沸点2327℃;面心立方体结构,故而有很高的塑性,易于加工,可制作成各种型材、板材。

但纯铝强度比较低,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工业上铝都是采用电解法生产的,通常会以铝为基体,加入少量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采用合金化方式制作成铝合金并运用热处理等方法,使其在保持质轻等优点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强度。

铝及其合金主要有以下优点:(1)质轻,约为钢的1/3,比强度和比刚度高;(2)塑性好,易于加工及适用于各种表面处理:(3)导热、导电性好,导热、导电率仅次于铜,约为钢铁的3~4倍;(4)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低温性能。

二、铝合金分类(1)铝按其纯度分为高纯铝和工业纯铝。

纯铝的牌号用“铝”字拼音首字母“L”和其后面的编号表示。

高纯铝的牌号有L01、L02、L03、L04、L05,后面的数字越大,纯度越高,含铝量在99.85%-99.99%之间。

工业纯铝的牌号有L1、L2、L3、L4、L4-1、L5、L5-1、L6,后面的数字表示纯度,数字越大,纯度越低。

(2)铝合金一般通过其成分、组织和工艺等特点,可以将其分为铸造铝合金与变形铝合金两大类。

变形铝合金:将铝合金铸锭通过压力加工(轧制、挤压、模锻等)制成半成品或模锻件,要求有良好的塑性形变能力铸造铝合金:将熔融的铝合金直接浇铸成形状复杂的甚至是薄壁的成型件,要求合金有良好的铸造流动性。

工程上常用铝合金相图大都与上图类似,D点成分以左的合金在加热至高温时能形成单相固溶体组织,其塑性较高成为变形铝合金;于D点成分以右的合金,因含有共晶组织,液态流动性较高适用于铸造,称为铸造铝合金。

对于变形铝合金而言位于F点以左成分的合金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称为热处理不可强化的铝合金;成分在F和D之间的铝合金,由于合金元素在铝中有溶解度的变化会析出第二相,可以通过热处理使合金强度提高,称为热处理强化铝合金。

第1部分基础标准GBT3190-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4

第1部分基础标准GBT3190-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4

第1部分基础标准GB/T 3190-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4-1998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尺寸允许偏差GB/T 3199-1996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GB/T 4436-1995 铝及铝合金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GB/T 8005-1987 铝及铝合金术语GB/T 8013-1987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GB/T 8014-1987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定义和有关测量厚度的规定GB/T 8545-1987 铝及铝合金模锻件的尺寸偏差及加工余量GB/T 11109-1989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术语GB/T 13586-1992 铝及铝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GB/T 16474-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GB/T 16475-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YS/T 103-2004 铝生产能源消耗YS/T 119.7-2004 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7部分管道化溶出系统YS/T 417.1-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1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缺陷YS/T 417.2-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2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板、带缺陷YS/T 417.3-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3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箔缺陷YS/T 417.4-1999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期加工产品缺陷第4部分:变形铝及铝合金铸轧带缺陷YS/T 417.5-2000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第5部分管、棒、型、线缺陷YS/T 421-2000 印刷用PS版铝板基YS/T 444-2001 铝加工企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配备规范第2部分化学分析方法标准GB/T 3169.1-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气体容量法测定活性铝GB/T 3169.2-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减杂质法测定总铝量GB/T 3169.3-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水分GB/T 3169.4-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真空重量法测定水分GB/T 3169.5-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钾光度法测定锰GB/T 3169.6-1982 铝粉化学分析方法气体容量法测定油脂量GB/T 3257.1-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铝量GB/T 3257.2-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重量-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量GB/T 3257.3-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量GB/T 3257.4-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GB/T 3257.5-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邻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GB/T 3257.6-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比啉甲烷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量GB/T 3257.7-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量GB/T 3257.8-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镁量GB/T 3257.9-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钾、氧化钠量GB/T 3257.10-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锰量GB/T 3257.11-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氧化二铬量GB/T 3257.12-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苯甲酰苯胲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钒量GB/T 3257.13-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量GB/T 3257.15-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三溴偶氮胂光度法测定稀土氧化物总量GB/T 3257.16-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罗丹明B萃取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镓量GB/T 3257.17一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钼蓝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量GB/T 3257.18-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GB/T 3257.20-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燃烧-非水滴定法测定总碳量GB/T 3257.21-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烧失量GB/T 3257.22-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预先干燥试样的制备GB/T 3257.23-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滴定法测定有机碳量GB/T 3257.24-1999 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分析样品中的湿存水量GB/T 5871-1986 铝及铝合金摄谱光谱分析方法GB/T 6609.1-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重量法测定水分GB/T 6609.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重量法测定灼烧失量GB/T 6609.3-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钼蓝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GB/T 6609.4-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邻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GB/T 6609.5-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氧化钠含量的测定GB/T 6609.6-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光度法测定氧化钾含量GB/T 6609.7-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钛含量GB/T 6609.8-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二苯基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三氧化二铬含量GB/T 6609.9-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新亚铜灵光度法测定氧化铜含量GB/T 6609.10-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苯甲酰苯基羟胺萃取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钒含量GB/T 6609.11-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一氧化锰含量GB/T 6609.12-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锌含量GB/T 6609.13-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钙含量GB/T 6609.14-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镧-茜素络合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含量第3部分理化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第4部分铝及铝合金产品标准(1)冶炼产品及矿产品标准GB/T 1196—2002 重熔用铝锭GB/T 1197—1975 铝线锭GB/T 4291—1999 冰晶石GB/T 4292—1999 氟化铝GB/T 4294—1997 氢氧化铝GB/T 8644—2000 重熔用精铝锭GB/T 8733—2000 铸造铝合金锭GB l2768—1991 重熔用电工铝锭YS/T 65—1993 铝电解用阴极糊YS/T 67—1993 LD30、LD31铝合金挤压用圆铸锭YS/T 75—1994 炼钢脱氧和部分铁合金用铝锭YS/T 78—1994 铝土矿石YS/T 89—1995 煅烧α型氧化铝YS/T 274—1998 氧化铝YS/T 275—2000 高纯铝YS/T 282—2000 铝中间合金锭YS/T 284—1998 铝电解用阳极糊YS/T 285—1998 铝电解用预焙阳极YS/T 286—1999 铝电解用普通阴极炭块YS/T 287—1999 铝电解用半石墨质阴极炭块YS/T 309—1998 重熔用铝稀土合金锭YS/T 454—2003 铝及铝合金导体YS/T 456—2003 铝电解槽用干式防渗料(2)板、带材标准GB/T 3618—1989 铝及铝合金花纹板GB/T 3880—1997 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 4438—1984 铝及铝合金波纹板GB/T 6891—1986 铝及铝合金压型板GB/T 8544—1997 铝及铝合金冷轧带材GB/T 16501—1996 铝及铝合金热轧带材YS/T 69—1993 钎接用铝合金板材YS/T 90—2002 铝及铝合金铸轧带材YS/T 91—2002 瓶盖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YS/T 242—2000 表盘及装饰用纯铝板YS/T 429.1—2000 铝幕墙板板基YS/T 429.2—2000 铝幕墙板氟碳喷漆铝单板YS/T 431—2000 铝及铝合金彩色涂层板、带材YS/T 432—2000 铝塑复合板用铝带YS/T 434—2000 铝塑复合管用铝及铝合金带材YS/T 435—2000 易拉罐罐体用铝合金带材YS/T 457—2003 双零铝箔用冷轧带材(3)箔材标准GB/T 3198—2003 铝及铝合金箔GB/T 3615—1999 电解电容器用铝箔GB/T 10570—1989 精制铝箔YS/T 95.1—2001 空调器散热片用铝箔第1部分素铝箔YS/T 95.2—2001 空调器散热片用铝箔第2部分亲水铝箔YS/T 430—2000 电缆用铝箔YS/T 446—2002 钎焊式热交换器用铝合金复合箔(4)管、棒材标准GB/T 3191—1998 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GB/T 3954—2001 电工圆铝杆GB/T 4437.1—2000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1部分:无缝圆管GB/T 4437.2—2003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2部分:有缝管GB/T 6893—2000 铝及铝合金拉(轧)制无缝管GB/T 8645—1988 旋压无缝铝筒GB/T 10571—1989 铝及铝合金焊接管YS/T 97—1997 凿岩机用铝合金管材YS/T 439—2001 铝及铝合金挤压扁棒(5)型材标准GB/T 5237.1—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T 5237.2—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GB/T 5237.3—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GB/T 5237.4—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T 5237.5—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GB/T 6892—2000 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GB/T 14846—1993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GB/T 19347—2003 轨道车辆结构用铝合金挤压型材YS/T 86—1994 船用焊接铝合金型材尺寸和截面特性YS/T 92—1995 铝合金花格网YS/T 437—2000 铝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YS/T 458—2003 轨道车辆结构用铝合金挤压型材配用焊丝YS/T 459—2003 有色电泳涂漆铝合金建筑型材(6)丝、线材标准GB/T 3129—1982 铝钛合金线GB/T 3195—1997 导电用铝线GB/T 3196—2001 铆钉用铝及铝合金线材GB/T 3197—2001 焊条用铝及铝合金线材GB/T 3669—2001 铝及铝合金焊条GB/T 3955—1983 电工圆铝线GB/T 8646—1998 半导体键合铝-1%硅细丝(7)粉末标准等GB/T 2082—1989 工业铝粉GB/T 2083—1989 涂料铝粉GB/T 2084—1989 发气铝粉GB/T 2085—1989 易燃铝粉GB/T 2086—1989 易燃细铝粉GB/T 5150—2004 铝镁合金粉GB/T 17171—1997 水性铝膏YS/T 98—1997 电焊条用铝镁合金粉YS/T 243—1994 纺织经编机盘片用铝合金模锻件(原GB 3619—1983)。

变形铝合金的主要牌号

变形铝合金的主要牌号
变形铝合金的主要牌号、成分、机械性能及用途
(摘自GB/T3190-1996)


代号
化学成分w/%
热处理
状态
机械性能
用途
Cu
Mg
Mn
Zn
其它
Al
σb
/MPa
δ
/%
HB
防锈铝合金
5A05
(LF5)
4.8~5.5
0.3~0.6
余量
退火
270
23
70
中载零件、铆钉、焊接油箱、油管
3A21
(LF21)
0.05
0.2
0.3
Ti0.02~0.1
Ni0.9~1.5
Fe0.9~1.5
Si0.35
余量
440
13
120
高温下工作的复杂锻件和结构件、内燃机活塞
2A14
(LD10)
3.9~4.8
0.4~0.8
0.4~1.0
Si0.5~1.2
余量
480
10
135
高载荷锻件和模锻件
7A09
(LC9)
1.2~2.0
2.0~3.0
0.15
5.1~6.1
Cr0.16~0.30
余量
同上
锻铝合金
2A50
(LD5)
1.8~2.6
0.4~0.8
0.4~0.8
Si0.7~1.2
余量
固溶处理+人工时效
420
13
105
形状复杂和中等强度的锻件及模锻件
2A70
(LD7)
1.9~2.5
1.4~1.8
1.0~1.6
余量
130

GB3190变形铝

GB3190变形铝

附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1996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新制定的GB/T16474—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和近十多年来国内变形铝合金生产、使用方面的发展,对GB3190—82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改变了原标准的牌号表示方法,凡是化学成分与变形铝及铝合金国际牌号注册协议组织(简称国际牌号注册组织)命名的合金相同的所有合金,其牌号直接采用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除上述合金以外的其他合金,采用GB/T16474—1996规定的四位字符体系牌号。

这样,我国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牌号表示方法,与国际上较通用的方法基本一致。

本标准包括143个牌号,保留了G户3390—82中的62个牌号(包括被成分相近似的牌号代替的L1、L2、L3、L4、L5和L5—1等六个工业纯铝在内),新增加81个牌号。

GB3190—82中的LT62和LT75停止使用,LFll并入LF5,钎接用的Ldl和LQ2系双金属,直接列入钎接板标准中,不再列入本标准。

新增加的牌号中,有一部分在国内已经过研制并定型生产,如国家军用标准中的LY20、LYl9、LFl5、LFl6、LCl5、LCl9和LC52等;绝大部分牌号是直接引入国际牌号注册组织命名的合金,这类合金作重要用途时,须经过研制和鉴定才能正式生产使用。

下列三个标准是密切相关的,应同时使用:GB/T3190—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16474—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GB/T16475—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GB3190—82。

本标准表1“备注”栏中所列的旧牌号,在过渡期间仍可继续使用,但新编制的技术文件应使用新牌号。

自然过渡,暂不限定过滤时间。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东北轻合金加工厂负责起草。

(完整word版)2219铝合金力学性能及生产加工工艺

(完整word版)2219铝合金力学性能及生产加工工艺

2219铝合金具有比强度高,低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好,断裂韧度高,抗应力腐蚀性能好等特点,适用于在高温315℃下工作的结构件、高强度焊接件,在航天和航空得到广泛的应用。

2219铝合金属于可热处理强化形变形铝合金,在固溶时效处理之后,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很大提高。

一、化学成分2219 铝合金管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 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国标的规定,具体化学成分见表 1。

表 1 2219铝合金的化学成分Cu Mn Si Zr Fe Mg Zn V Ti Al5.8~6.80.2~0.4≤0.20.1~0.25≤0.3≤0.020.100.05~0.150.02~0.1Ba二、2219铝合金的主要性能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2219铝合金在20°C 时的体积电导率为44/%IACS(O态)、28/%IACS(T31、T37、T351 态)、30/%IACS(T62、T81、T87、T851 态);不同状态的 2219 铝合金在20 °C 时的电阻率为39/nΩ·m(O 态)、62/nΩ·m(T31、T37、T351 态)、57/nΩ·m(T62、T81、T87、T851 态);各种状态下的2219 铝合金在20 °C 时的电阻温度系数均为0.1/ nΩ·m·K-1。

其中T3 表示经过热处理之后再冷加工处理,最后自然时效到基本稳定的状态,第二位数字表示经过热处理之后进行冷加工的变形量。

T62 适用于退火态或者自由加态的材料,经过固溶热处理之后,进行人工时效的产品。

T8 表示经过固溶热处理之后进行经冷加工,最后人工时效的状态,第二位数字代表冷加工时,对材料进行的变形量。

此外,在上述所述热处理状态的代号后面添加“51”,表示产品进行了消除应力处理。

2219-O热处理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弹性模量分别为175 MPa、75 MPa、18 %以及73 GPa;2219-T42 热处理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弹性模量分别为360 MPa、185 MPa、20 %以及73 GPa;2219-T31和2219-T351热处理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弹性模量分别为360 MPa、250 MPa、17 %以及73 GPa;2219-T37 热处理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弹性模量分别为395 MPa、315 MPa、11%以及73 GPa;2219-T62 热处理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弹性模量分别为415 MPa、290 MPa、10%以及73 GPa;2219-T81 和2219-T851 热处理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弹性模量分别为455 MPa、350 MPa、10 %以及73 GPa;2219-T87 热处理状态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以及弹性模量分别为475 MPa、395 MPa、10 %以及73 GPa。

1.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及状态说明

1.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及状态说明

适用于最终退火后又进行了适量的加工硬化,但加工硬化程度又不及 H11 状态的产品。 H112 适用于热加工成形的产品。该状态产品的力学性能有规定要求。 适用于镁含量≥4.0%的 5XXX 系合金制成的产品。这些产品具有规定的 力学性能和抗剥落腐蚀性能要求。
1.2.3 T 的细分状态 a.TX 的细分状态 代号 T0 T1 工艺流程 固溶热处理→自然时效→冷加工 高温成型过程冷却→自然时效 说明 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 适用于由高温成形过程冷却后,不再 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 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适用由高温成形过程冷却后,进行冷 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 品。 适用于在固溶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 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
T2
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冷加工→自然 时效 固溶热处理→冷加工→自然时效 固溶热处理→自然时效
T3 T4
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 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适用于由高温成形过程冷却后,不经 过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 影响力学性能极限) ,予以人工时效的 产品。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 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 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为获取某些重 要特性,在人工时效时,强度在时效 曲线上越过了最高峰点的产品。 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 强度的产品。 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 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 高强度的产品。
代号 HX1 HX2 HX3 HX4 HX5 HX6 HX7
HX8 HX9
全硬度状态 超硬度状态
全硬状态 超硬状态。最小抗拉强度极限值超 HX8 状态至少 10硬度状态即 O 态,其抗拉强度为 σb; HX8 o ② 全硬状态态即 HX8 态,与 O 态关系为 σb= σb+△; o HX8 ③ 不同的合金与不同的 σb 和△,于是有不同的 σb; HX9 H×8 ④ 超硬状态 σb> σb+10MPa; ⑤ 其它各中间态硬度值,则大体按比例划分;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及化学成分

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及化学成分

Mg (镁)
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Cr Zn (铬) (锌) — — 0.1 — 0.1 0.2 0.10 0.1 0.2 0.25 0.25 0.4

Ti (钛) — — Ti+Zr:0.10 — — — 0.15 — — — 0.1 0.1 单个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99.45 — 99.35 代L4 99.3 L4-1 99 代L5-1 99 代L5 99.35 —
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牌号 2A01 2A02 2A04 2A06 2A10 2A11 2B11 2A12 2B12 2A13 2A14 2A16 2B16 2A17 2A20 2A21 2A25 2A49 2A50 2B50 2A70 2B70 2A80 2A90 2004 2011
0.7 0.7 0.5 0.3 0.7 0.7 0.7 1 0.9~1.3 0.3 0.5 0.3
5.0~6.0 3.9~5.0 3.9~5.0 3.9~5.0 3.5~4.5 3.5~4.5 2.2~3.0 3.5~4.5 1.9~2.7 5.8~6.8 3.8~4.9 3.8~4.9
- 0.40~1.2 0.40~1.2 0.40~1.2 0.40~1.0 0.40~1.0 0.2 0.2 — 0.20~0.40 0.30~0.9 0.30~0.9
Cu (铜) 2.2~3.0 2.6~3.2 3.2~3.7 3.8~4.3 3.9~4.5 3.8~4.8 3.8~4.5 3.8~4.9 3.8~4.5 4.0~5.0 3.9~4.8 6.0~7.0 5.8~6.8 6.0~7.0 5.8~6.8 3.0~4.0 3.6~.5 1.8~2.7 1.9~2.5 3.5~4.5 5.5~6.5 5.0~6.0

变形铝合金

变形铝合金
防锈铝承受压力加工的能力很强,可施以冷压力加工使之产生加工强化。它的可焊性也很好,可切削性较差(因太软)。防锈铝被用来制作抗腐蚀及受力不大的零部件,如油管、油箱、铆钉等。
(2)硬铝
由表2可知,硬铝基本上是Al-Cu-Mg系合金,还含有少量的锰。加入铜和镁,除固溶强化作用外,还形成CuAl2(θ相),Al2CuMg(S相)等强化相。锰的加入主要是为了改善合金的抗蚀性,也有一定的固溶强化作用,但锰的析出倾向小,故不参与时效过程。各种硬铝都可以进行时效强化,合金中的铜、镁含量越高,时效强化效果越显著,强度就越高,但塑性和抗蚀性则下降。根据合金的合金化程度、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硬铝可分为铆接硬铝(LY1,LY10)、中强硬铝(LY11),高强硬铝(LY12,LY6)和耐热硬铝(LY2)等。
(1)防锈铝
由表2可看出,在防锈铝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锰和镁,属Al-Mn和Al-Mg系合金。这类铝合金属不能时效强化的铝合金,锻造退火后是单相固溶体,故抗腐蚀性能高,塑性好。锰在铝中能通过固溶强化提高铝合金的强度,但其主要的作用是能提高铝合金的抗蚀能力,Al-Mn系合金中的第二相MnAl6与铝的化学性质接近,故含锰合金抗蚀性好。镁对铝合金的抗蚀性损伤较小,而且有较好的固溶强化效果。
变形铝合金在合金牌号后常附有加工和热处理状态代号,其规定见表3
表3变形铝合金的产品状态及代号
名称代号名称代号
退火
固溶处理(淬火)
固溶处理+自然时效
固溶处理+人工时效
冷作硬化M
C
CZCSY半冷作来自化热加工(热轧、热挤)
优质表面
退火优质表面
不包铝Y2
R
O
MO
B
图3铝合金相图的一般类型
2.各类变形铝合金的特点及其合金元素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国际上,变形铝合金是按其主要合金元素来标记和命名的。

这种标记方法用4位数字,其第1位数字表示合金系,第2位数字表示合金的改型,第3位和8-5位数字表示合金的编号,即用以标识同一组中不同的铝合金或表示铝的纯度,见表8—5。

我国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牌号于1997年1月1日开始使用新标准,其表示方法按变形铝及铝合金国际牌号注册协议组织推荐的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命名方法制定。

它包括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和四位字符体系牌号两种牌号命名方法。

按化学成分,凡是已经在变形铝及铝合金国际牌号注册协议组织注册命名的铝及铝合金,直接采用国际四位字符体系牌号;按化学成分,
合金系的组别四位数字标记合金系的组别四位数字标记
纯铝(铝含量不小于
99.00%)1xxx
以镁为主要合金元素
的铝合金
5xxx
以铜为主要合金元素
的铝合金2xxx
以镁和硅为主要合
盒,并以Mg2Si相为
强化相的铝合金
6xxx
以锰为主要合金元素
的铝合金3xxx
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
的铝合金
7xxx
以硅为主要合金元素
的铝合金4xxx
以其他合金元素为主
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8xxx
注:9xxx为备用合金系。

凡是变形铝及铝合金国际牌号注册协议组织未命名的铝及铝合金,按四位字符体系牌号的规则命名。

在过渡期间,过去使用的牌号仍可使用,自然过渡,暂不限定过渡时间。

四位字符体系牌号命名方法类似于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命名方法。

第1、3和4位为数字,其意义与在国际四位数字体系牌号命名方法中的相同;第2位用英文大写字母(C、I、L、N、O、P、Q、z字母除外)表示原始纯铝或铝合金的改型。

必须指出的是,除改型合金外,铝合金的组别按主要合金元素(6×××系按Mg2Si)来确定,主要合金元素指极限含量的算术平均值最大的合金元素。

当有一个以上的合金元素极限含量的算术平均值同为最大时,应按Cu、Mn、Si、Mg、Mg2Si、Zn、其他元素的顺序来确定合金组别。

按GB/T 16474-1996规定,铝含量不低于99.00%时为纯铝,其牌号用1×××表示,牌号中的第2位为字母表示原始纯铝及改型情况,如果字母为A则表示为原始纯铝,如果为B~T的其他字母(按国际规定根据字母表的次序选用),则表示为原始纯铝的改型,与原始纯铝相比,其元素含量略有改变;牌号的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最低铝质量分数×100后小数点后面两位数字。

例如1A30的变形铝表示w( Al)=99. 30%的原始纯铝。

我国变形铝的牌号如表8 -6所示。

表8-6中还列出了新牌号与旧代号的对照及铝中的杂质含量。

铝合金的牌号用2×××-8×××系列表示。

变形铝合金的牌号和化学成分分别见表1所示。

本文是由“乐从钢铁世界网”为您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表1变形铝的代号及杂质含量(GB/T 16474-1996)
牌号
化学成分/% Al 备注Si Fe Cu Mn Mg Cr Zn Ti Ni 其他杂质
1A99 0.0025 0.003 0.005 - - - - - - - 单个合计99.99 LG5 1A97 0.015 0.015 0.005 - - - - - - - 0.002 - 99.97 LG4 1A95 0.03 0.03 0.01 0 - - - - - - 0.005 - 99.5 - 1A93 0.04 0.04 0.01 0.01 - - - - - - 0.005 - 99.93 LG3 1A90 0.06 0.06 0.01 - - - - - - - 0.007 - 99.9 LG2 1A85 0.08 0.1 0.03 - - - - - - - 0.01 - 99.85 LG1 1A80 0.15 0.15 0.03 - - - - - - - 0.01 - 99.8 -
1A80A 0.15 0.15 0.04 0.02 0.02 - 0.06 0.02 - Ca:0.03;V:0.
05
0.02 - 99.8 -
1070 0.2 0.25 0.03 0.02 0.02 - 0.04 0.03 - Ca:0.03 0.02 - 99.7 - 1070A 0.2 0.25 0.02 0.03 0.03 - 0.07 0.03 - V:0.05 0.03 - 99.7 -
1370 0.1 0.25 0.05 0.01 0.03 - 0.04 - - Ca:0.03;V+Ti
:0.02;B:0.02
0.03 - 99.7 -
1060 0.25 0.35 0.05 0.03 0.02 0.01 0.05 0.03 - V:0.05 - - - - 1050 0.25 0.4 0.05 0.05 0.03 - 0.05 0.03 - V:0.05 - - - - 1050A 0.25 0.4 0.05 0.05 0.05 - 0.07 0.05 - - - - - - 1A50 0.3 0.3 0.01 0.06 0.05 - 0.03 - - Fe+Si:0.45 0.03 - 99.5 LB2
1350 0.1 0.4 0.05 0.01 - 0.01 0.05 - Ca:.03;V+Ti: .02;B:.05
1145 Fe+Si:0.45 0.05 0.05 0.05 - 0.05 0.03 - V:0.05 0.03 99.6
1035 0.35 0.6 0.1 0.05 0.05 - 0.01 0.03 V:0.05
1A30 0.1~0.2 0.15~0.30 0.05 0.01 0.01 - 0.02 0.02 0.01 0.05 0.15 98.8 L4.1 1100 Si+Fe:.95 0.05~0.20 0.05 - - 0.1 - -
1200 Si+Fe:1 0.05 0.05 - - 0.1 0.05 -
1235 Si+Fe:.65 0.05 0.05 0.05 - 0.1 0.06 - V: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