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
交通量预测
国道107改线(安阳至信阳一级公路)官渡黄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交通量预测·3.交通量预测3.1预测方法和思路概述3.1.1预测的基本说明规划天赐桥位于规划的京九路上,跨越小潢河,桥西北接向阳路,东南接滨河南路,是小潢河北岸到南火车站的便捷道路。
项目的实施对更好的联系火车站,发展地方经济,完善路网建设,方便两岸居民往来,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规定,预测年限为项目建成后20年,本项目2016年开工建设,2018年正式开通,因此交通量预测年限为2018年~2037年。
结合国家及各省市制定远景规划的阶段划分,报告确定预测特征年为2018年、2020年、2025年、2030年和2037年。
3.1.2未来项目交通量构成一般来讲,道路远景交通量由三部分组成:即通道内竞争线路自然增长的趋势型交通量在项目上的分流;项目从其他运输方式上分流的转移交通量;项目建成后将对区域经济产生带动作用,从而诱导发生的诱增交通量。
针对本项目特点,分析项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交通组成:1、趋势型交通量:分析项目所处地区的运输环境和路网结构,可以看出目前在天赐桥通道内,有弦山桥(一桥)和紫水桥(二桥)共同维持通行。
目前弦山桥为四车道城市A级道路,紫水桥为四车道城市A级道路,由于交通压力巨大,弦山桥和紫水桥交通十分拥挤。
本项目建成后,通道内的交通量将主要由弦山桥和紫水桥、天赐桥三座桥梁共同分担。
报告在得出预测年限内运输通道交通总量的基础上,得出拟建公路的转移交通量。
3.1国道107改线(安阳至信阳一级公路)官渡黄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交通量预测·其他运输方式。
所以本项目暂不考虑来自铁路运输方式的转移交通量。
3、诱增交通量:项目建成后,通道内运输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使影响区域内原来由于运输条件所限而未能实现的潜在运输需求成为现实,同时诱发新的交通需求,即产生项目的诱增交通量。
公路网规划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第五节 交通分配
公路网交通分配是把预测的各目标年OD矩阵(将预测的 客货运输量OD矩阵转换成客货车辆OD矩阵)分配到具体 的规划公路网上。通过交通分配,可获得规划公路网中各 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量、车速、流向、车型组成等资料, 这些资料是评价路网方案是否合理、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等 的直接依据。
2、分类
公路交通方式预测: (1)运输方式的分担量
只有公路OD资料而无其他运输方式的资料(借鉴) 当有比较完整资料,建立各种运输方式的预测模型 (2)公路客货运不同车型的分担量
第四节 方式选择预测
2、预测方法
一、分担率曲线法(转移曲线法)
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比例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曲线, 称为转移曲线。影响因素包括交通小区间的距离,行程时 间,或各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差等,利用转移曲线法可以 直接查到各种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小区之间出行量中所占 比例,其缺点在于由于该曲线是由现状调查资料得出,无 法反映出在未来情况特别是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各种交通 方式分担率的变化。
第五节 交通分配
第二原理(系统最优)目标
在考虑拥挤对出行时间时空影响的网络中,网络中的交通 量应该按某种方式分配以使网络交通量的总出行时间最小。 如果假定出行者并不了解网络状态,只是凭借经验选择路 径,则形成了随机交通分配模型。它是为交通管理人员提 供了一种决策方法。
五、系统平衡模型 以供求平衡理论为基础,重点考虑交通状况、工 具、基础设施等对交通分布的影响
六、OD矩阵的推算模型 1、意义:节约成本,节省人力物力 2、过程:数据收集—出行路径选择—OD矩阵推算
第四节 方式选择预测
1、简介 让一个出行与一种交通方式相对应,一个地区的全部出行 数中利用该种交通方式的人所占的比例叫做该交通方式的 分担,或简称方式分担(model split),其中每个交通方 式所分担的交通量叫做该交通方式的分担交通量。
交通量调查分析报告
交通量调查分析报告1. 交通调查与分析1.1调查的目的、方法及内容交通分析及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公路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公路交通调查,可以全面了解本项目相关线路及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和特征,为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为确定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评价其经济效益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调查方法:本次交通量观测设临时观测点,采用人工记数法,对过往车辆观测记数,并采取抽样停车调查,同时收集常年观测站统计资料,采访公路沿线居民。
调查内容:现有公路路况调查、区域主要干线交通历年交通量统计资料的收集,车速调查、通行能力调查、汽车运输成本的调查、交通事故调查、全社会汽车保有量调查等。
对项目影响区内与拟建公路有密切相关的公路网情况也进行了调查。
1.2调查综述为了解并获得项目所在区路网的交通流量、流向等交通构成及交通特性,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可靠的交通量基础数据,本项目设置了三处交通量观测点,分别进行了交通流量观测。
其中观测点1为24小时流量观测点,观测点2为12小时流量观测点,观测点3为渡口渡运的人行交通量观测点。
采用的调查车型分类及车辆折算系数见表-1,货物分类见表-2。
并收集了常年观测点交通量,以据此综合确定本项目的月、周日不均匀系数。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每辆折算为4辆小客车,蓄力车、人力车、自行车及其它非机动车按路侧干扰因素考虑。
表-1 各汽车代表车型及换算系数表-2 货物分类表1.3交通调查资料的分析(1)12小时调查点交通量表-3 12小时调查交通量单位:辆(2)渡口人行交通量表-4 渡口人行调查交通量单位:位(3)交通量的时间分布为了收集得到拟建路段的交通量时间分布特性,本次调查在金仙镇南做了24小时交通量观测,调查得到的时间分布如下:表-5 分小时分车型交通量单位:辆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各调查点高峰小时交通量集中在白天,夜间交通量相对较少。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与预测】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现状交通调查及分析3.1.1 项目影响区的确定项目影响区根据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一般按行政区域划分。
根据对各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物流和车流集散的特点,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和路网状况,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彭山区,间接影响区包括眉山市、新津县等。
3.1.2 交通现状分析1、交通现状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仍然是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但重要性有所下降,两轮电动车的出行比例已上升至 10.1%,汽车出行增长较快,达到 12.5%,公交车比例仅为 14.7%。
彭山区私家车发展势头强劲,将成为未来城市机动车增长的主要因素。
2、项目影响区交通现状及规划条件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关系十分密切,当然这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当前我们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和快速机动化交织的历史时期,城市交通压力急剧增加,过去五年彭山区机动车每年以 10.8%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道路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此。
彭山区城范围内现状主次干道路网密度 2.44 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支路路网密度更低,而城市主干道和支路的平均容积率要达到规划水平,还存在有很大差距。
因此加大路网建设力度仍然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3.2 交通量预测方法交通量预测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片区路网的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给片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交通影响及其程度,判断在当前这种交通路网的承载能力下的影响,能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确定合理的项目出入口位置。
道路断面的设置形式是否合理,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条件。
设计通行能力低于设计交通量的道路形式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容易造成片区路网的交通拥挤,甚至发生交通堵塞,要求设计通行能力必须大于设计交通量。
另一方面,通行能力也不能过大,否则使道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必然造成大量的浪费。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奚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新办法介绍篇
• 一、文本格式与内容要求
本部分涉及的主要图表如下。
• 项目影响区示意图 • ××省(市、地、县)历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及预测结果表 • 历年相关公路交通量表 • 项目影响区公路及其他运输方式现状图 • OD调查点分布示意图 • ××年(基年)OD表 • ××年(基年)出行期望路线示意图 • ××年(未来各特征年)公路及其他运输方式规划图 • ××年(未来各特征年)OD表 • 分路段交通量预测结果表(包括各特征年) • ××年(未来各特征年)各路段交通量与互通立交转向交通量预测结果示意图 • 交通量车型结构预测表
1.二级及以下公路建设项目; 2.具有重大政治、军事意义,而短期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的公路建设项目; 3.功能单纯的各类专用公路(如机场专用路),以及为大型工矿项目或新建
开发区服务的配套公路; 4.地方集资建设的县乡公路项目; 5.具有系统交通量观测资料的改扩建公路项目; 6.其他不适宜采用“四阶段预测法”的公路建设项目。
— 样本扩大系数
— 日昼比
1 — 月交通量不均匀系数 2 — 周日交通量不均匀系数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交通调查分析
• OD表的合成
可选用的方法很多,如取大值法、简单求和法、串 并联法、最短路与次短路法、发生(吸引)量法等。
采用的方法与OD调查方法、路网形态、调查点分布、影 响区划分等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 本块内容在新版办法中的位置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办法 总则 (14条)
附件一
预可报 告内容 及要求
附件二
工可报 告内容 及要求
附件三 交通量 分析与 预测方法
附件四
交通量预测内容和方法
交通量预测1.1交通量预测内容和方法根据本项目在大理市公路网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项目影响区域内机动车的出行流量、流向以及车辆装载情况调查,同时考虑区域内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情况,项目实施后周边路网上的交通量可分为两部分:趋势交通量与诱增交通量。
前者为由于项目实施而产生的交通量,后者是由于道路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而引发的交通量。
1、影响区内自然增长的趋势交通量通过对项目影响范围内运输通道历年交通量以及对影响区历年客货运量的统计分析可知,随着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项目影响区内交通出行量将快速增长。
本项目道路沿线经过红山综合物流园区、创新工业园区华营普和箐地段以及大理经济开发区上登工业园区,项目建成后,通道内交通出行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2、本项目建设带来的诱增交通量本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条件,将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与激励作用,可以大大缩短沿线群众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时间,节约车辆运营成本,能够提高满江片区、凤仪组团、创新工业园区华营普和箐地段以及大理经济开发区上登工业园区之间的快速联系,并提升项目周边地区的区位条件和经济可达性,加强各影响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促使项目各影响区经济产生新的增长,由此将产生诱增交通量。
本项目区域公路运输占交通运输中的主导地位,在预测年份内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因此,本项目远景交通量主要为趋势型交通量的自然增长,及项目建成后考虑一定比例的诱增交通量两部分组成。
项目交通量预测的基本思路是:参考近年云南省和大理市居民出行调查的相关数据,在详细分析历史年份路网车流量增长情况和客货运发展趋势的情况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预测本项目远景年交通量。
具体流程如下所示:1、根据本项目区域范围内主要相关公路、收集调查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在综合比较选定基年交通量、交通量平均增长率基础上,预测各特征年交通量。
2、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规定,城市主干道交通量预测年限为通车后20年,确定以2015年为基准年。
公路可行性研究3交通量预测
公路可行性研究3交通量预测3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包括机动车起讫点调查(Origin Destination Survey,简称OD调查)和交通量观测。
3.1.1调查综述交通量分析和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章首先在OD调查、交通量观测及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及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和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规模和水平,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调查的内容、方法及范围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的特性和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经济评价和公路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OD调查采用路边询问的方法对通过的每一车辆进行详细调查,并进行记录。
调查内容主要有:车型、车辆额定吨位、实载吨位、货类、起讫点、装载情况、燃油种类。
断面交通量及通行时间等。
为确定路段交通集中、发生量和运输效率分析提供依据。
车型分类见表3-1,货物分类见表3-2。
3.1.2交通小区划分根据本项目影响区域状况和特点,同时考虑路段交通量预测的需要,将项目影响区分为12个交通小区。
交通小区的划分详见表3-3。
3.1.3 调查点的设置本次OD 调查布点的原则为:1、在能够把握交通流量分布特性和不影响调查目的及精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OD 调查点个数,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2、 OD 点应尽量远离城区(一般为10公里左右);3、为了和历年的交通量调查资料相互检验、补充,在不影响调查目的的前提下,调查地点尽量与历年交通量观测点一致或靠近。
根据以上布点原则,以及项目影响区路网分布特点,本次调查在本项目的大榆树、G6高速和辅道G110的卓资山各布设了1个调查点,于2010年11月10日进行了24小时进行交通流量观测,在沿线交通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成功的完成本次调查。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3.1.1调查综述3.1.1.1调查内容按照交通规划的研究对象,本项目分别对公路客货运输量、年平均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按照调查的方式,又大致分为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实测调查和为明确人的活动和货物的移动性质而进行的问卷调查。
前者的调查有道路交通量调查和运行车速调查,具体的调查事项及观测方法,因表示交通流特性所采用的要素不同而有所不同,通过它可掌握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为道路上实现畅通交通流而进行适当的交通控制及建立交通规划发挥作用。
后者的调查有居民出行调查、机动车OD调查和物流调查。
3.1.1.2调查方法交通调查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所需基础数据的最基本手段。
其目的是了解项目影响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的特性、构成以及客货运输的流量、流向,使后续的交通量预测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为公路建设项目的计划、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交通量调查点的布设交通量调查点的选择,对调查数据、区域路网流量分析、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整个交通量调查的关键。
本报告交通量调查路段及其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1) 根据拟建项目特点及其区域路网交通流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布点;2) 调查点远离城镇,尽量避免城镇内部交通及短途交通的影响;3) 调查点选择在路基较宽、视距远的路段上,同时要保证上行与下行调查点之间留有不少于150m的距离,以免造成交通阻塞;4) 附近有收费站的,尽量将调查点设在收费站中,以减少对车辆通行的影响。
由于交通流量观测是在具体的某一天进行的,有的是24小时流量观测点,有的是12小时流量观测点,所以在交通流量分析时根据各流量观测点所在路段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对其进行年月、周日、昼夜不均匀性调整,并以次推算出年均日交通量。
调整公式如下:Q ijk=q ijk·αi·βi·γi式中:Q 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q 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观测交通量交通量;αi――i地点交通量年月不均衡系数;βi――i地点交通量周日不均衡系数;γi――i地点交通量昼夜比。
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交通量预测方法分析
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交通量预测方法分析1我国公路建设交通量预测现状我国公路建设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发展突飞猛进,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严重滞后。
但是公路建设投资周期长,造价高,必须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才能开工建设。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公路建设项目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指令进行建设,缺乏相应的科学论证,容易造成投资巨大效益不明显的后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逐渐深入人心,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做好技术经济论证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在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交通量预测方面,起步较晚,结构体系仍不完善,目前主要借鉴的交通分析方法是四阶段法,即社会经济预测、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分配。
但是具体到我国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中,应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功能定位,运用预测学等先进的理念与方法做好交通量预测工作,才能保证公路建设的技术等级与功能水平,为科学地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提供依据。
公路建设交通量预测工作在可行性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现状交通量为交通经济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远景交通量可以确定公路建设的技术经济参数、建设规模的大小;交通量的确定还是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公路经常性修理费与养路定员编制也需要借助于交通量的大小。
交通量预测在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中占据核心地位,如果交通量的实际发生情况与预测结果出入很大,可行性研究就形同虚设。
交通量的预测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实地调研、查阅国家或地方的经济年鉴等。
交通量的预测模型主要包括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神经网络、灰色系统理论、二次指数平滑模型、弹性系数法等。
根据系统的不确定性,预测不能保证结果的完全准确,也就是说,交通量预测模型不应该是唯一的,应该研究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加以分析、预测。
2我国公路建设交通量预测主要存在的问题我国在运用四阶段法进行交通量预测过程中,在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处理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第三章-交通量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预测第三章交通分析及预测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本项目位于昌吉州内。
合计路线全长70.7Km。
项目组在外业调查中,收集了路线附近的交通量资料,并取得了路段两个典型断面全天24小时的断面交通量观测资料。
折算值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全部折算为小客车的数量,采用的折算系数见表3-1。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表3-1现有公路通车困难,出行特别不方便,特别是现有老路历年的翻浆病害情况严重,老路路线技术指标低,平、纵线形组合差,路面平整差,也无法满足交通安全、舒适、快速的需求。
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建设一条上等级的公路,是十分必要的。
3.2预测思路与方法3.2.1预测思路、方法和步骤本项目未来年交通量是根据昌吉回族自治州交通局提供的沿线各乡镇交通出行调查资料基础上,结合沿线乡镇经济发展规划与交通运输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预测。
根据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汇编》(2010年)的规定,农村公路和功能单纯的各类专用公路,以及为大型工矿项目或新建开发区服务的配套公路或其它农村公路。
交通量预测工作可适当简化或采用其它预测技术而不必采用四阶段法,故本报告预测方法采用“定基、定标法”。
即首先进行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其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及其与交通运输的相关关系,通过经济规划值预测区域交通运输量的增长率,最后得出拟建公路各路段的最终预测交通量。
预测分析流程图3-1交通预测分析流程图图3-1根据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汇编》(2010年)的规定,功能单纯的各类专用公路,以及为大型工矿项目或新建开发区服务的配套公路或农村公路、其他公路。
交通量预测工作可适当简化或采用其它预测技术而不必采用四阶段法。
根据现有交通量观测资料和调查表明,本项目的交通流比较单一,大部分车辆为县城通往乡镇的短途交通运输以及沿线乡镇之间的客货交流,现有公路的交通量大小主要是由项目影响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条件所决定的,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交通量将会相应增长。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与预测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在OD 调查、交通量观测调查与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与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与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进行远景年交通量预测。
交通量预测结果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标准、规模与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3.1.1 交通调查综述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特性与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改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
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主要包括公路客货运量与周转量、汽车保有量、交通事故、相关公路观测交通量等方面内容,并采用OD调查与交通量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其中OD调查借鉴《神木-盘塘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神盘路改建工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本路段东接神盘路,主要承担店塔-盘塘方向的煤炭外运交通,且神盘路改建工可与本项目同期进行,具有可借鉴性)。
调查范围主要是针对拟改建项目所属区域与沿线所经区域进行调查。
1)交通运输发展的调查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本项目影响区公路交通运输情况如表3-1、表3-2:榆林历年客货运量与周转量表3-1神木县历年客货运量与周转量表3-2注:数据来源于神木统计局统计年鉴资料。
从表3-1中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地区公路运输指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公路运输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这与其经济高速发展是相适应的。
据调查统计,榆林市客货运量与周转量在全省中所占比例较高,2008年榆林公路客运量占全省的6.95%;客运周转量占全省的10.23%;公路货运量占全省的8.34%;货运周转量占全省的29.48%。
在综合运输方式中,公路客、货运量所占比例较高,可见公路运输在榆林市综合运输方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表3-2可以看出,神木县公路运输也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各项指标变化相对稳定,各别点起伏较大,这与近几年区域内路网改造,交通政策变化、城镇大力度的改造有关。
预测交通量及服务水平
预测交通量及服务水平1.1项目交通需求预测结合本项目关宾路在大理市的路网情况来看,本项目范围为大凤路至防火通道1号路段,西与国道G320(祥云路)连接,通往大理市下关组团,东段与通往宾川县公路相连接。
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完善大理市凤仪片区、红山综合物流园区、创新工业园区华营普和箐地段以及大理经济开发区上登工业园区之间的快速联系,并且本项目与机场路相接,是通往机场的一条重要道路。
所以,本项目交通量分布主要考虑趋势交通量与诱增交通量。
1.1.1趋势交通量本项目交通量未作实地OD调查,交通量是根据《云南省公路交通情况调查》2008~2010年资料汇编中相关数据资料,进行交通量预测。
省道S314线在本项目区域内有两个观测站:华营观测站和满江观测站,华营观测站距本项目较近。
表1.6 省道S314线华营观测站2008、2010年交通量调查表分析汇总表由于数据比较旧,通过对项目影响区公路网络的功能及出行情况的分析,并结合项目道路现场情况,校核得出基准年2015年客货车交通量如下表所示:表1.7本项目区域基准年2015年客货车交通量根据本项目区域未来年交通增长率,预测未来年趋势交通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8 未来年趋势交通量预测结果(辆/昼夜)目前项目道路车型组成如下图所示:图1.6 项目现状道路车型组成结构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历年交通构成分析,充分考虑项目区域特点及未来规划建设情况,以及道路沿线经济发展规划等情况,综合分析预测未来项目道路车型组成结构,如下表所示:表1.9 项目道路未来车型组成结构预测系列1, 小型货车, 24.17%,24%系列1, 中型货车, 17.96%,18%系列1, 大型货车, 15.02%,15%系列1, 小型客车, 37.63%,38%系列1, 大型客车, 2.91%,3%系列1, 特大拖挂, 2.30%,2%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小型客车大型客车特大拖挂图1.7 项目预测道路车型组成结构根据本项目区域未来年车型比例预测,将交通量预测结果换算成标准小客车,未来年趋势交通量预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10 项目道路未来年趋势交通量预测结果(PCU/d )1.1.2诱增交通量本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条件,将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与激励作用,可以大大缩短沿线群众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时间,节约车辆运营成本,能够提高红山综合物流园区、创新工业园区华营普和箐地段以及大理经济开发区上登工业园区之间的快速联系,并提升项目周边地区的区位条件和经济可达性,加强各影响区之系列1, 小型货车, 24.02%, 24%系列1, 中型货车, 18.19%, 18%系列1, 大型货车, 14.73%, 15%系列1, 小型客车, 38.39%, 38%系列1, 大型客车, 1.96%, 2%系列1, 特大拖挂, 2.71%, 3%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小型客车大型客车特大拖挂间的经济联系,促使项目各影响区经济产生新的增长,由此将产生诱增交通量。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分析
第六节 案例分析——公路建设项目财务分析CJ高速公路的路线全长169.045公里,为国道主干线SR高速公路经JX省西部腹地一段,即CF至JYS段。
一、基本概况其基础数据分析如下:1.交通量预测交通量预测采用“四阶段”预测法,即社会经济预测,集中、发生量的预测,分布交通量预测和交通分配预测。
根据OD交通量调查,我们得到下表:预测年份 新路预测交通量(辆/日)各车型预测交通量(辆/日)小型车 中型车 大型车 特型车 2008 7075 3061 3588 1390 512009 7621 3297 3864 1497 552010 8209 3552 4164 1613 592011 8843 3826 4485 1738 642012 9525 4121 4830 1871 682013 10188 4512 4980 2182 692014 10899 4827 5326 2335 722015 11658 5162 5697 2498 732016 12471 5523 6094 2672 742017 13340 5907 6519 2858 782018 14072 6399 6622 3265 782019 14845 6751 6985 3444 782020 15659 7121 7368 3633 782021 16519 7512 7773 3832 782022 17425 7924 8199 4043 792023 18185 8471 8225 4542 782024 18979 8841 8583 4740 762025 19808 9226 8958 4947 742026 20671 9629 9349 5162 722027 21574 10050 9757 5388 692.建设规模拟建高速公路经交通量预测,全线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折合成小客车2008年为14498辆,2017年为27181辆,2027年为43504辆。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法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法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交通影响评价成为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交通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可行性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交通影响评价的方法。
一、综合交通影响评价方法综合交通影响评价方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交通流量、交通运输方式、道路网络等因素的评价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项目周边交通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交通模型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出项目对交通影响的综合评价结果。
这种方法能够全面考虑交通系统的整体性,对于大型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二、交通量影响评价方法交通量影响评价方法是一种通过对项目周边交通量进行测算和分析,从而评估项目对交通流量的影响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交通调查和交通模型进行交通量预测,进而对项目对周边交通流量的影响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交通流量变化较大的项目,如新建高速公路、大型商业中心等。
三、交通运输方式评价方法交通运输方式评价方法是一种通过对项目周边交通运输方式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评估项目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对项目周边交通方式的调查和分析,结合交通模型进行预测和评估,得出项目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评价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交通运输方式转变较大的项目,如新建地铁线路、城市轨道交通等。
四、道路网络评价方法道路网络评价方法是一种通过对项目周边道路网络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评估项目对道路网络的影响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对项目周边道路网络的调查和分析,结合交通模型进行预测和评估,得出项目对道路网络的影响评价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道路网络变化较大的项目,如新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城市快速路改造等。
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是一种通过对项目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对项目周边环境的调查和分析,结合环境模型进行预测和评估,得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评价结果。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分析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分析摘要:传统意义上的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方法是从公路交通系统角出发,在分析交通量的过程中忽略了公路交通和关联运输方式的关系,无法保证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从综合运输角度,分析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预测分析模型,运用合理的方式分析公路和关联运输方式之间的作用关系,旨在为交通量预测方法提供参考,帮助人们更为清晰地把握交通量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公路交通;综合运输交通量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项工作的开展是确定公路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标准、节能评价、经济评价的重要关键,交通量预测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项目决策成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城市交通运输需求也越来越大,综合运输网络日益完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背景下通过分析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关系,了解公路运输需求能够为道路交通管理提供重要支持。
常规预测方法的应用局限未从全局角度出发进行交通量预测以往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采用的是“增长系数分析方法”,在对交通量预测过程中仅考虑项目的形式,在整个工程项目预测中仅仅考虑一条或多条线路,在具体实践操作的时候缺乏对建设公路网或者综合运输网进行考虑。
传统的公路建设预测采用四阶段分析方法,能够从区域公路网的整体发展角度来考虑公路建设项目,把握建设项目和公路网其他公路联系,进而清晰的把握公路交通和铁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复杂关系,提升公路交通系统运输管理成效。
转移型交通量的预测方法不科学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交通量包含三部分的内容,分别是趋势型交通量、诱增型交通量、转移型交通量。
其中,转移型交通量是指公路的新建或改建缩短了两个地区公路运输的时空距离,进而引发的其他运输方式向公路运输方式的转移。
在现阶段,对于转移型交通量的预测分析没有成熟预测理论的支持,一般采用的是转移率方法。
转移率分析方法将公路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转移量看作是公路系统和外部运输方式的重要交换量,但是在确定转移量大小的时候往往缺乏一定的控制性指标支持。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新)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交通量分析和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章首先在交通量观测及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及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和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规模和水平,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本项目采用交通量观测为交通调查方法。
3.1.1 调查综述调查的目的、方法及内容: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的特性和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主要包括相关公路观测交通量、汽车保有量、交通事故等方面内容,调查范围主要是针对拟改建项目所属区域及沿线所经区域进行调查。
3.1.2 调查资料的分析1.历年相关公路交通量表3-1 正镶白旗杨白音敖包嘎查测站历年交通量2.交通量观测调查车辆构成分析通过资料整理,可以得到各调查点断面交通量情况。
详见下表。
3.2 预测思路与方法3.2.1预测思路交通量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定项目技术等级、建设规模及标准的依据,也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
根据研究项目白旗伊克淖苏木白音敖包嘎查至乌兰胡吉尔浩特至陶苏图浩特公路周边地区的公路项目,路段历史交通量能反映该路段上交通量的发展趋势。
因此,可以利用周围路段的历史交通量用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来进行预测。
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的大致思路如下:(1)获取项目所在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2)根据运输通道历史交通量找出其发展趋势,运用相关趋势模型求出运输通道交通量的增长率,并计算出运输通道未来年总交通量;(3)根据项目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发展趋势,结合相关各条道路在未来年的等级、车道数和通行能力等因素,采用Lgoti概率模型来确定未来年各条道路在运输通道内所分担的交通量比例,最后计算出本项目未来年的交通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办法:针对二级及以下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工 作可适当简化或采用其他预测技术。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
❖ 新旧办法不同之处
4、对预可和工可中交通量分析与预测的工作深度要求不同
旧办法:没有提出明确的区分,仅提到高速公路、一、
二级公路在工可阶段必须遵循,在预可阶段可适当简化,并 提出三、四级路和国边防公路的工可阶段也可适当简化,但 没有具体内容要求。
新办法:提出了五条明确的区分原则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对模糊,新办法阐述得更为详细,更清晰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
❖ 新旧办法不同之处
1、新办法较之旧办法更为详细
旧办法中关于交通量预测方法的介绍只有简单的十条,而 新办法中关于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章节则有二十八条详细的 介绍。
旧办法中第三章 运输量和交通量的发展预测 中没有具体的 章节安排,仅有四项要求和简单的文字性描述。而新办法第三 章 交通分析与预测 则有了具体的章节目录安排,并进行了大 量的细化(如交通调查、OD调查、预测步骤、交通量分布、 交通量分配、诱增交通量、转移交通量、收费影响等)。
❖ 新旧办法不同之处
6、关于历史数据的收集年限和规划数据的年份要求
旧办法:要求历年的数据资料原则上应在七年以上,对 规划数据的年份没有提出要求。
新办法:要求不少于十年的历史数据,且规划数据年 份应为项目计算期内的各个特征年。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
第二部分:新办法介绍
• 一、编制办法中关于此部分的文本格式和内容要求 • 二、附件3: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新办法介绍篇
❖ 一、文本格式与内容要求
部分图一览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新办法介绍篇
❖ 一、文本格式与内容要求
编制内容需注意的地方:
➢预可:
➢工可:
3.4.5诱增交通量及其他运输
3.4.5诱增交通量及其他运输方式转移
方式转移交通量的初步估计
交通量预测(含预测方法和结果
3.4.7 预测结果及分析
3.4.7 预测结果及分析(含比选方案)
• 路段交通量及分析
• 路段交通量及分析(含相关公
• 特征年车型构成
• 互通立交转向交通量
• 特征年车型构成
• 无此项目时相关公路交通量
某项目工可交通量预测结果示例
推荐方案及相关老路交通量预测结果
推荐方案 分路段交通量
有关平行 线路交通量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新办法介绍篇
❖ 一、文本格式与内容要求
本部分涉及的主要图表如下。
• 项目影响区示意图 • ××省(市、地、县)历年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及预测结果表 • 历年相关公路交通量表 • 项目影响区公路及其他运输方式现状图 • OD调查点分布示意图 • ××年(基年)OD表 • ××年(基年)出行期望路线示意图 • ××年(未来各特征年)公路及其他运输方式规划图 • ××年(未来各特征年)OD表 • 分路段交通量预测结果表(包括各特征年) • ××年(未来各特征年)各路段交通量与互通立交转向交通量预测结果示意图 • 交通量车型结构预测表
第一部分:新旧办法的差异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
❖ 两个办法中有关交通量计算方法的介绍
旧办法(1988年6月):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试行办法 中间曾多次修订,但未正式颁布:1996年,提出“讨论稿”。
2002、2004、2006年均进行了综合修改和完善 新办法(2010年4月)颁布: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1
• 本块内容在新版办法中的位置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办法 总则 (14条)
附件一
预可报 告内容 及要求
附件二
工可报 告内容 及要求
附件三 交通量 分析与 预测方法
附件四
经济评 价方法 与参数
•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新旧办法的差异 第二部分:新办法介绍
1、总则; 2、交通调查分析; 3、交通量预测。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新办法介绍篇
❖ 一、文本格式与内容要求
《报告》文本应首先符合编制办法的要求,包括内容的完整性 和格式的统一性等
《报告》宜体现项目特点、评价客观性、方法科学性、 论证充分有效性等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新办法介绍篇
❖ 一、文本格式与内容要求
工可报告的格式如下:
3 交通分析及预测 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3.1.1 预可工作回顾 3.1.2 调查综述 · 调查内容、方法、范围 3.1.3 调查资料的分析
3.2 相关运输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3.2.1 调查概述 3.2.2 调查资料分析
3.3 预测思路与方法
3.3.1 交通量预测的总体思路 3.3.2 交通量预测方法及步骤概述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
❖ 新旧办法不同之处
2、交通量的预测方法有所差别
旧办法:定基预测法和定标预测法
定基:直接从Q自身的变化规律进行预测 定标:从其他经济指标与Q的关系来进行预测,
类似弹性系数法。
新办法:引入了“四阶段预测法”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
❖ 新旧办法不同之处
3、对二级及二级以下交通量的预测要求不同
3.4 交通量预测
3.4.1 预测特征年确定 3.4.2 特征年路网 3.4.3 交通生成 ·交通增长率确定; 发生、吸引交通量计算 3.4.4 交通量分布 · 分布方法、· 交通量分布 3.4.5 诱增交通需求及其他运输方式转移量预测 · 预测方法、· 预测结果 3.4.6 交通量分配 · 分配方法、· 分配方案 3.4.7 预测结果及分析(含比选方案) · 路段交通量及分析(含相关公路)、互通立交转向 ·特征年车型构成、 无此项目时相关公路交通量
某项目工可交通量预测结果示例
比较方案及相关老路交通量预测结果
比较方案 分路段交通量
有关平行 线路交通量
某项目工可交通量预测结果示例
互通立交交通量预测结果
某项目工可交通量预测结果示例
无项目时相关老路交通量预测结果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新办法介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