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道

(作者:张婉婷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2012年5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和纪实频道播出的七集高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地域、历史以及文化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人的饮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赞誉和强烈反响。《舌尖上的中国》从珍馐佳肴到地方小吃,用影像为观众呈现出各种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同时也用镜头记录了美食背后的风土人情、冷暖人生。平均收视率达0.481,日最高收视率达0.75,吸引了美食家以及观众的普遍关注和喜爱,成为近期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饮食文化。

司马迁在《史记·丽肠食其传》中记载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中国人是非常讲究“食”的。纪录片则是一种最贴近现实的影片,通过对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的展示来传达创作者的审美感受。纪录片与美食相结合而产生的美食纪录片,传播美食信息,展现美食文化,让观众垂涎欲滴、欲罢不能。韩国的《面条之路》、希腊的《我的希腊厨房》都是非常优秀的饮食纪录片。

由陈晓卿①执导的《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是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高端饮食类纪录片。“从食材采集、主食差异、加工演变等方面入手,用《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七集故事体现广阔国土上饮食文化的差异和共存”

[1],可以说是从饮食角度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深度审视。

一、《舌尖上的中国》产生的背景

《舌尖》的产生既与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有关,也与飞速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自我完善发展的电视行业本身息息相关。

(一)文化背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对于饮食是颇有讲究的,要求选料精良、刀工细巧、火候独到、技法各异、五味调和和情调优雅。对于饮食的研究自古就有,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编撰的《吕氏春秋》第l4卷《本味篇》,记述了当时推崇的食品和味料,同时也提出了我国最古老的烹饪理论。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出版于1792年,是我国最早的烹饪专著,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气候带来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饮食文化,这为《舌尖》的拍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较高的要求和标准,“饮食”也成为一种流行时尚。进入21世纪,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加强,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11年我国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达21810元,物质生活上的丰富,引起了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人们有能力、有需求去探索多样化、文明、健康的饮食方式,饮食文化、饮食观念、饮食时尚成了人们自觉的需求,正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舌尖》有了自己产生的空间。

(三)行业背景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电视文化的整体由过去单一的宣传、教化功能,回归、扩展到传达信息、社会教育、娱乐消遣、服务大众等多重社会功能并举。电视文化从“宣传本位”开始向“人本位”转变,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根据人们的需求来建构节目。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开播,需要播放大量的原创纪录片“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为《舌尖》的产生提供了平台。同时,一个优秀的纪录片创作团队为《舌尖》提供了专业基础。

二、《舌尖上的中国》成功之道

“俗话说,‘人如其食’。”《舌尖》的导演陈晓卿说,“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是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这也是该片的独特元素之一。”“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思想、审美趣味上,它都已经是当下社会电视人能呈现出的最佳状态——它通过饮食所勾勒出的中国,也几乎是超越意识形态和地域、阶层差异乃至撕裂现状,而成为被国人普遍接受的价值共识。对后现代主义者而言,这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控诉;对主流意识形态而言,它是爱国主义新表征,是对大好河山的礼赞;热爱西方文化者,惊诧于叙事者的视角的普世和国际化;而于传统文化论者,那个珍视家庭等价值,敬畏自然和传统的中国则是他们的理想国。”[2]《舌尖》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现实

“民以食为天,对饮食最基本的要求并非美味与创意,而是安全”。[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带来了很多问题,食品安全、环境破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果饮食纪录片继续沿袭电视饮食节目旧路单单介绍给观众去哪吃、吃什么、怎样吃是远远不够的。在经历了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时尚的需求后,人们迫切需要回归到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诉求:吃得健康。在各种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的今天,《舌尖》强调传统饮食的安全观念,契合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

现在媒体几乎每天都在曝光着毒奶粉、地沟油。人们刚刚经历了2012的“皮鞋很忙”,越来越习惯用怀疑的眼光来审视身边的食物,将“吃什么”的筛选重心转移为“不能吃什么”,一想到食品安全,脑海里显现出防腐剂、着色剂、明胶、甲醛、三聚氰胺,舌尖上恐怕索然无味了。然而《舌尖》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一切回归到最原始的方式:人们从大自然中获得食物,通过简单的加工制作呈现在餐桌之上。让人觉得中国的食物也并不那么可怕,《舌尖》既让我们饱了眼福,也在回味主题后,给我们端上了一碗温暖的充满慰藉的“心灵鸡汤”,在这个意义上,《舌尖》已经超越了一部普通的饮食纪录片。

(二)彰显中华传统,强化文化认同

“食不厌精不厌细,向来是中国人绵延不断的传统。围绕舌尖这方寸之地,数千年来美食家们殚精竭虑,炮制出了蔚为壮观的中国几大菜系”。[4]饮食已经超脱了简单的口腹之欲,围绕一顿饭,其间的礼仪讲究数不胜数,比如中国人祝寿时愿意吃面条是因为它的形状又长又瘦,取谐音“长寿”。因此,这部《舌尖》是从饮食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深度审阅。

《舌尖》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从食材的采集入手,展现勤劳的人们从不同的自然环境中采取食物,观众不由地赞叹祖国的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对平时看似简单的竹笋、莲藕、江鱼等基本食材背后采集者艰辛一面的展现,也诠释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此时,《舌尖》把食物和中国人的民族精神结合在一起,成为最佳传统文化教育片。

每一集结尾部分,画面出现每一位劳动者或其家庭的淳朴笑容,那种“劳动者最美”的感动,打动了不少深夜难眠的心,他们勤劳朴实、自食其力、知足常乐,用自己的双手撑起家庭的一片天,是最传统、最本真的中国老百姓的形象。也正是这种洋溢着中国式的勤劳、温馨、祥和和感动的画面最能打动观众的心,得到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同。同时,各式菜肴也让天南地北的观众,尤其是“北漂族”、海外观众在片中找到了“味蕾的故乡”,激起对家乡的思念,不禁眼泪与口水并流,观众与纪录片的共鸣油然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舌尖》的海报上我们看到的既是筷子与肉,又是远山近水与轻舟,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三)突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使《舌尖》抛下以往纪录片严肃、高傲的面孔,以观众为中心,运用平民化的语言,以平民的视角去审视世界,如果单单表现吃,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了“人情味”,那就会沦落成单调呆板的信息节目了。

虽然依然采用一般纪录片“画面+解说词+同期声”的形式,但《舌尖》片中不仅有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它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他选择了普通人生活中最自然、平实的美食,关注的不是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而是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食物没有贵贱之分,这部片子反而告诉观众,最边远、最闭塞、最家常的厨房里,能尝到最好的人间美味。陕北的饽饽商贩、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深夜湖塘中的挖藕人、凌晨冰湖上的捕鱼老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