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道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范文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范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范文《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
《舌尖上的中国》创作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创作分析《舌尖上的中国》(A Bite of China)是201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关于中国各地传统美食的大型纪录片。
共分为7集,每集一个主题,分别是《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时间的秘密》。
以美食为线索,在展现中国美食文化的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中国各个地区人民的风土人情。
作为美食类的纪录片,无论从内容还是制作上讲,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
下面就从以下角度对本片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创作分析。
一、【题材选择与选材的确定】《舌尖上的中国》以中国各地美食为题材。
通过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让观众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二、【受众心理的满足】片中不仅讲的是食物,更多是在讲食物背后的情感。
每一种食物都是一个故事,不仅满足了观众了解丰富多样的食物的好奇心,也让观众体会到食物中蕴藏的深厚情感。
同时也引发观众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思考。
“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
《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之中,讲宁波年糕的时候,给了5岁的宁宁很多特写,提到“对于宁宁来说,最好玩的事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随后讲顾阿婆儿孙要回来,顾阿婆忙着为一年难得是四世同堂准备年糕。
最后再给宁宁一个特写,正像旁白中所的那样:“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
”观众可以体会到,那种对故乡情感已经深深印在食物中,留在一辈子的记忆里。
三、【视频画面制作与表现方式】1.碎片式的剪辑方式《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运用了碎片式的剪辑方式,将美食进行地区的组合,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南北不同地区的不同食用方法,通过美食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作品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作品分析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国的热播,引起了全国人民对吃那个词的连锁反应对于美食,对于中国文化,对于吃的历史引起了大伙儿的广泛讨论,由这部纪录片引发的舌尖体也在络上流行起来。
这部纪录片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美妙绝伦的视觉饕餮盛宴的并且,也唤起了观众和我一种对中国文化的崇敬之情。
在那个片段中,我们看到了一具年过七旬的鱼把头,在寒冷中起早贪黑的张打鱼,并在除夕夜当晚,与家中大厨一起,为全家奉上了一桌美味的全鱼宴,也为观察纪录片的观众送上了一次绝美的视觉享受。
这部记录片的结构是传统的绘圆法结构,即纪录片的主题算是一具圆心,以那个主题为圆心,别断地向外扩充内容。
这一集的主题是自然的馈赠,整集片子的画面内容都环绕着馈赠二字展开,片中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带给我们丰富的物产莲藕,东北的大鱼以及海鱼等等。
所有的内容都环绕在主题那个圆心的身边,将主题别断地扩展和充实。
随着记录片艺术的别断改革进步,如今的纪录片别再仅仅追求对一具完整事件的全称跟踪记录,而是在创作过程中追求纪录片主题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即纪录片的主题经过一具完整的故事去呈现,而在故事中要突出一具要紧的人物和他的命运进展。
在渔船的船长带领着他的船员们出海捕鱼的这个片段中,我们看到了一具重担在身的船长,他一具人的决定掌握了身边所有人的命运,他的决定就决定了能别能捕到鱼。
在这一部分中,导演将人物命运化刻画的特别的好。
第一次打捞,捞起的渔中难道没有鱼,而是惟独几只水母,这也就宣告了这次捕鱼的失败。
在这个地方,捕鱼失败是导演故意再造的一具喜剧性场景,其目的算是为了无限的放船长在捕鱼失败后的焦虑和迷茫,从而增强影片的戏剧性。
从这一具事件中,就将人物的命运感体现了出来,为观众留下了悬念和遐想的空间。
导演关于人物命运感的成功塑造,也给观众留下了想像的空间,让观众在看美味食物的并且也参与到片中人物的命运中去。
导演故意的在片中加入一些波折,看似与食物本身无关,但却是一种深深的情感融入到食物中去。
《舌尖上的中国》为何这样火
《舌尖上的中国》为何这样火辣、鲜、咸、甜,红椒、紫菜、黄鱼、海参,爆炒、慢炖、白煮……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玩了场“吃货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
而它不仅点燃了中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更是拨动了中国人深处的那根情感的心弦。
无论从播出时间、还是纪录片本身的定位上看,《舌尖上的中国》无疑都不具备成为热播片的潜质。
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悖论”中,这部纪录片所引发的轰动效应远远超过同期电视剧。
收视率居高不下,一跃成为微博“刷屏利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便成了微博热门关键词,这几天的风头更是力压美剧《绝望主妇》、韩剧《屋塔房王世子》等热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甚至让那些“不看电视很多年”的80后,纷纷锁定每晚22:3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传说中的“吃货指南”。
更夸张的是,这部纪录片引发的“吃货效应”。
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5月14日开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高达400万次,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
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绍云南火腿之后,某淘宝店产生33笔订单,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当晚。
据说,有不少吃货是按图索骥,边看电视边下订单。
有网友专门制作菜单,香菇灌汤包、西湖醋鱼、葱烧海参、剁椒鱼头等片中提到的食物悉数尽收;有网友提议开个相关食品实体店;有网友呼吁干脆组个美食旅行团走一路吃一路。
网友交口称赞:口水与泪水齐飞《舌尖上的中国》刚刚播出第一集,微博上大家就开始议论,“《舌尖上的中国》看得我垂涎欲滴。
”“作为一个要减肥的人,晚上看《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种什幺样的自虐精神?”随后,该片很快冲上新浪微博话题榜,在天涯论坛也引起广泛热议,受关注度瞬间超越近期所有电视剧。
而且,该片的口碑也不逊色,豆瓣网友给它打出了的高分!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荧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泪的冲动。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道及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启示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2 0 8 0 . 2 0 1 4 . 0 5 . 0 1 8
《 舌尖上的中国》 的成功之道及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启示
王 中 栋
( 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 院, 山 东 曲阜 2 7 3 1 6 5 )
视视角为主, 比较固定, 镜头变化不多; 二是纪录片大多使用 食材到准备配料再到烹饪过程 , 通过特写镜头的使用将食材 保持信息完整性和连续性的长镜头, 以此来保证纪录片的真 的新鲜质朴 、 配料的精致细腻、 烹饪时的神定气闲、 刚出炉的 所以, 我们能从该片中看到 实性。中国早期的电视纪录片大都遵循着传统纪录片的表现 利落爽快等特征一一呈现给受众,
王中栋 : 《 舌尖 上的中国》 的成功之道及对 中国电视纪 录片的启示
情感和说理, 侧重于语言意境的创造。在“ 纪实主义” 的影响 动了受众继续看下去的情绪和兴趣。同时也更加形象地表达 更加贴切地表现了人和自 下, 我国纪录片的镜头语言多客观平实, 摄像镜头在变换、 创 了制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情感, 从清洗 新视角方面比较薄弱, 主要表现在 : 一是纪录片的镜头多以平 然的和谐关系。例如在展现一道美食 的制作方法时,
的血脉传承和师徒衔接的历史。为了避免纪录片风格的单一 商业价值取向的 追求, 《 舌尖上的中国 》 真正做到了多元价值
化, 第二季分别运用了七位导演进行制作, 每一集都有自 己的 取向的融合。 风格特色, 从不同的角度去叙述那些存在于平凡人家中的美 食故事。虽然每一集的风格不 同,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 同的 目标, 正如总导演陈晓卿所说: 创作理念的突破
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每个时期 , 其创作实践是以一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要素解析与对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启示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内容 ···························································································1 三、研究价值 ·························································································· 2 四、研究方法 ···························································································3 第一章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历程发展与状况概述 ··············································4 一、电视纪录片的涵义 ···············································································4 二、我国电视纪录片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4 第二章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元素解析 ····················································9 一、美食文化和民族色彩的完美融合 ·························································· 11 (一)美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统一·································································12 (二)美食文化与自然生态的统一·································································12 二、大众化理念和现实化场景的充分交融························································13 (一)平民化特点的充分展现·······································································13 (二)生活化内容的完美诠释·······································································13 三、故事化色彩和人文情感元素的巧妙结合 ····················································14 (一)饱富深情的人文性故事情节·································································14 (二)人文元素的温情体现··········································································15 四、影像技术和个性化说解的有效合理运用 ····················································16 (一)惟妙惟肖的画面感 ·············································································16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 专家解读成功秘诀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专家解读成功秘诀目前正在热播的央视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几乎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自5月14日起每晚10点半,全国各地的“吃货”锁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死守着电视机来了一场盛况空前的集体自虐。
在微博上,分分钟都有用户以“舌尖上的中国”展开话题刷满、占据整个电脑屏幕。
随着纪录片每晚播出,一家知名美食点评网站也冒出了围绕《舌尖上的中国》撰写的攻略,号称“因看《舌尖上的中国》吊起的胃口,在上海基本都能得到解决”,并列举沪上各大餐厅的拿手菜与纪录片中提到的菜式一一对应。
看着电视机里的佳肴美味,老饕们不淡定了,“作为吃货,生在中国就对了,这绝对是一部对食物充满敬意的纪录片!”找寻对中国美食认同的交集点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今年继《故宫100》和《春晚》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原创大片,自5月14日至18日、21—22日7天,于央视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晚间10点30分播出,并于次日晚6点在综合频道重播。
《舌尖上的中国》自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美食家蔡澜、沈宏非担任顾问。
剧组跨越国内60个地区,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全篇共分为7集。
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等7个主题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
然而,《舌尖上的中国》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
“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这是我们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目的。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坦言,“为了站在更加国际化的角度,去繁化简,本片的节奏也更加贴近国际观众的欣赏品位。
”一般情况下,纪录片多涉及历史、科技、人文等题材,而涉及美食的不多,加之传统美食节目表现方式较为单一,因此热播的并不多见。
成功因素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探析孙莉张丽萍摘要: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5月14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后,立即引发了收视狂潮,并且一夜走红,各类有关于此节目的话题讨论也成为媒体的焦点,鉴于这部纪录片的成功,本文就它的成功原因做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生活化情节主线共鸣人文关照五月十六日,人人、微博、QQ空问话题最火的是什么?答曰:《舌尖上的中国》;五月十七日,“吃货”这几天最爱看最应该看的节目是什么?答曰:《舌尖上的中国》;五月}一八日,最近想干什么?答曰:回家,为什么想回家?答曰:因为看了《舌尖上的中国》,想到妈妈做的菜;五月}一九日,今天没有电视看,对着电脑一整天,很无聊,为什么?答曰:因为《舌尖上的中国》要到二I一号才播出,这几天上网不知道要干什么。
这就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来的收视狂潮,这就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爆的新媒体话题。
截比五月二I-一日晚问23点整,第一集《舌尖上的中国》在腾讯视频的总播放量已达到144913,土豆网的总播放量也达到了40930,优酷网的总播放量达到17550次,而百度贴吧,关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贴子更是分分秒秒在更新。
网友们从食材,文化,思乡情节及视频的拍摄手法等各方面对这部纪录片进行着不同的评价。
1958年纪录片在我国创作起步,直到20世纪八}一年代进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m。
这期问中国的纪录片从1938年延安解放区摄制的《延安和八路军》到1991年的《望长城》,纪录片从客观的纪实性回归到了观众的眼前,让纪录片真正意义上进入了中国观众的视野。
纪录片在我国发展了半个世纪,真正将纪录片推向高潮,引起高视的莫过于近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综合频道改版后于五月}一四日《魅力纪录》栏目中播出的。
它由陈晓卿导演,央视出品,从2011年采用高清摄像技术开拍,直到2012年5月份上映后,一夜走红,引发了各方的探讨,成为央视收视率的扛鼎之作。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何以在中国走红?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何以在中国走红?对于那种不进电影院,也不止一集的纪录片——尤其是人文性质的纪录片,我的态度很明确,一定要好看。
这种好看,并不完全建立在其内容的营养程度上,而在画面、解说词和外围的一些“视听语言”的精彩程度上。
很简单,要详细了解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而不是看电视。
虽然很多纪录片颇有深度,但是限制于电视的表达,还是太过于浮光掠影和蜻蜓点水了。
那些BBC、NG、PBS 和Discovery做的专门史,挺有意思,但是太过于粗浅。
无论是着名的《艺术创世纪》、《欧洲电影史》还是什幺《二战史》这样的东西,看看只是一个猎奇。
因为更多的内容还在书籍里。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对于我这样喜欢看书多过喜欢看电视的人来说,纪录片的内容太简单,于是我只盯着画面看,成了不折不扣的“外貌派”。
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对纪录片做什幺梳理,而是想说说那部才放完的,我也追着看完的《舌尖上的中国》。
对于“吃”,我一直是有着极大兴趣的。
因为除了自己是个吃货之外,我对于做菜,兴趣也不小。
所以,《舌尖上的中国》里那些讲述普通人劳动和吃东西的内容,非常符合我的胃口。
诚然,《舌尖上的中国》并不完全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纪录片,导演所希望的,是把吃东西这个普天下最为基本的人类活动和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气节联系在一起。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拍摄这些内容,显然有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考量。
在这个角度上,《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切中时代问题和要害的“人文纪录片”。
中国的纪录片和中国的电影一样,很少把小人物的生活和生命当作内容主体来表达,而《舌尖上的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把最普通、最简单、或许也是最贫困的劳动人民用做了纪录片的主角,这诚然是一种进步,但的确也是一种悲哀。
进步在于,有人能看到社会的普通人;而悲哀在于,这种“目之所及”,来得太晚。
因为我们在无数次看过种种弱势群体被如何、被如何如何的报道之后之后才看到这幺一部纪录片,这来的的确太晚了一点。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要素再认识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要素再认识作者:张卓来源:《传媒》 2013年第3期文/张卓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的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以后,其收视率较以往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剧超出30%,有数据显示第四集的收视率甚至达到了0.55%,几乎赶上了BBC的纪录片收视水平。
该片赞誉声一片,引发了一轮全民讨论和追捧。
一部纪录片能够取得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的确不易,这无疑给一直坚守高端文化的纪录片人以莫大鼓舞,给一直较为低迷的纪录片市场注入了强心剂。
《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在该片的火爆已渐行渐远后,让我们再来思考它成功的关键到底在哪里?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成功融合2011年,随着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纪实类专业频道的正式开播,电视纪录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被称为中国的“纪录元年”。
然而,电视纪录片一贯的精英文化品格依然面临着市场的冷遇和歧视,接受人群也局限在高端受众的范围,叫好不叫座,呈现出“曲高和寡”的尴尬态势。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导演希望人们透过美食了解中国文化。
因此,这部纪录片在烹饪上着墨并不多,落脚点旨在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般而言,通过纪录片呈现主流意识的传统文化是一个相当艰难的任务,其原因有两点:一是纪录片本身的特性,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纪录片的真实性让它无法像故事片那样可以随意运用虚构、夸张等表现手法去吸引受众。
二是文化作为抽象的概念用视听手法来呈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更何况,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我国当前现代社会文化氛围中有着自身特殊的要求。
《舌尖上的中国》恰恰注意了这几点,将传统文化蕴含在美食文化当中,用视听方式现象地传播抽象的文化概念,使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成功融合。
从观众一致的叫好声中看到,在这场视听文化大餐中,传统文化透过美食的形式被受众接受。
生产者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简单说来,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及其发展趋向。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心得总结5篇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心得总结5篇近来,中国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推出了一套名叫《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在其播出之初,便取得了极高的收视率,流传甚广。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舌尖上的中国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心得1每逢周五,对于“吃货们”来说,必不肯错过21点准时端坐在电视机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
这个一档关于吃的记录片,最近特别的“热“特别的”火”,要是谁没有看过的话,哈,一定会被人笑话“out”了。
对于“小吃货”的我来说,怎好错过,如此“饕餮盛宴”呢,为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我还特意温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国1》。
我记得有一集是介绍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鱼,让我对西湖醋鱼有了深入的了解:西湖醋鱼作为杭州派别中的代表菜,要选用西湖的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让鱼儿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
厨师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三四分钟是烧得恰到好处的时间。
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道鲜嫩酸甜。
肉滋别具特色。
仿佛透过屏幕,我已经闻到了它的酸中带甜,外焦里嫩,肉质鲜美,恨不能马上咬上一口尝尝,看到这里,我都忍不住的流下口水来。
作为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纪录片,搜罗到中国从南到北的万种美食,不仅仅是美食,还有感动的瞬间,总有触动泪点的瞬间。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在介绍中国传统的美食,还是在介绍美食所承载的文化:不仅是美食的视觉盛宴,而且还是一次精神的盛宴。
最有感触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追逐花期的养蜂人:跋山涉水采集野生香菇的老汉:特别是一个叫白马占堆爬上高高的树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着取到蜂蜜时品尝时的甜,更多让我感受的是苦涩,他们的辛苦:还有那些手工割麦的麦客们……舌尖上的中国,不仅牵挂着我们的味蕾,也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泪腺,我原来还对《舌尖上的中国2》的广告词有所怀疑,不甚理解,为什么要准备好纸巾擦口水和泪水。
直到看了以后,才有所明白……感动和幸福其实是一体的,有过感动我们才会发现,幸福弥足可贵:简单而淳朴,真实也感动。
《舌尖上的中国》赏析
《舌尖上的中国》赏析《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记录片,主要记录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通过一系列元素让观众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的特有气质;最终达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的意义。
2012年5月14日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10:30《魅力·记录》栏目中陆续播出。
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在互联网上被高度关注,受到网民广泛热议和好评。
不仅引发了一场全民美食热潮,带动了食品相关产业链生意红火,还产生了一种新兴的网络语体“舌尖体”,《舌尖上的河南》、《舌尖上的南阳》等模仿文章层出不穷。
记录片的轰动在给人们美食文化享受的同时,也产生了社会影响。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节目共7集,摄制组耗时13个月,踏遍中国的大江南北,从繁华的大都市到闭塞的小山村,从森林深处到大海岸边,摄制组拍下了无数盘美味佳肴,更记下了无数个感人肺腑的关于美食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创下了很多中国记录片之最,收视率最高,影响最深远,关注度最高等。
记录片的成功是由诸多因素组合而成的,而其中温润饱满扎实有力的解说词功不可没。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其中的部分解说词,来体会一下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的美食诱惑。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
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
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
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国内外广受关注与赞誉,其中《舌尖上的中国》更是成为了中国纪录片界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纪录片以食物为切入点,呈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传统和改革进步的过程,凭借其精美的画面、真实的故事和真实感的呈现,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的分析,并就这些因素给中国纪录片创作提供一些启示。
一、文化奇特性《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起首在于它呈现了中国奇特的饮食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宽广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全面地展示中国各地的名菜、特色小吃以及制作过程,使观众通过味觉和视觉来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种奇特的文化呈现让观众产生了认同感,并引发了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
二、视觉表现力《舌尖上的中国》在视觉上分外出彩,画面精美绝伦。
它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更像是一部大片。
通过高清的镜头抓取,以及精心搭配的颜色和构图,让观众感受到了食物的美味和饭桌的暖和。
在摄影技术上,《舌尖上的中国》堪称中国纪录片的领军之作。
在中国纪录片创作中,重视提升视觉表现力,给观众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是分外重要的。
三、人物故事塑造《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运用了人物故事塑造的手法。
在纪录片中,通过呈现各地的厨师、农夫和吃货的生活故事,使得观众能够更为深度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背后的付出,增加了观众对人物的共鸣与情感毗连。
同时,人物故事的塑造也使得观众在享受食物盛宴之余,更加关注食物背后的人情世故和文化命脉。
这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指明了一个方向,即在纪录片中重视人物故事的开掘与呈现,通过人物的经历和感受来展示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现实。
四、情感共鸣和沉湎感《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奇特的叙事方式,呈现了食物背后的传统与现实、生活与情感的交融。
观众通过看到那些秀丽的食物和听到那些和食物相关的人物故事,会自然而然地被情感所牵引,产生共鸣。
2021《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及其对电影电视的启示范文3
2021《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及其对电影电视的启示范文 纪录片是一种来源于现实生活,以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电影或电视艺术表现形式。
从纪录片表现形式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人物传记、历史、人文地理、实事报道等形式。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部是由着名导演陈晓卿任总导演拍摄的电视纪录片,该片共分为两部,其中第一部于2012年5月在中央电视台上映,包括《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等共7部,2012年7月和2012年9月分别在台湾和新加坡公映。
上映后,央视的统计数据显示,《舌尖上的中国》创造了0.48%的平均收视率和0.75%的最高收视率,其收视份额超过同时段电视剧的30%,创造了纪录片收视率的奇迹。
正是由于巨大的市场成功,《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10月28日获得"年度社团文化贡献奖"等一系列奖项,2014年4月,包括《时节》《脚步》等在内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上映并获得了持续的关注和好评。
一、我国电影电视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电影电视产业的特征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电视电影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电影产量由2003年的不到100部提高到2010年的500多部,票房市场保持了30%的平均增长速度,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和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
从产业特征的角度分析,电视电影产业的产业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高科技含量。
电视产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也是高新技术产业,以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为例,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交互信息处理、无线电、数字音频和视频处理、自动化技术等技术的综合集成。
第二,能源消耗低。
能源消耗低是电影电视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电视和电影产业本身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该产业的主要特征在于低能耗和高附加值,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指向,相比工业等传统产业而言,电影产业能耗水平显着较低,符合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具有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论《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因素及启示
论《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因素及启示■南昌航空大学:田甜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国产纪录片渐渐成熟起来。
加上国家对国产记录片的大力支持,迎来了中国的商业电视纪录片的时代。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始终受到业界和观众的广泛好评。
其主要内容为展现中国各地的美食,通过食物展现中国多年来传承的餐桌礼仪文化,展现食物背后的情感。
本文尝试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通过对其成功的因素进行分析,从文化、情感、内容特色、定位视角、叙事手法等各方面论述,再结合国产纪录片的现状和趋势谈《舌尖上的中国》对国产纪录片的启示。
一、《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的分析从2011年3月开始,《舌尖上的中国》正式投入拍摄,耗时13个月,行走范围包含了全国各地乃至港澳台在内的70多个拍摄地,这也是我国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纪录片。
摄影组用索尼手持摄像机和佳能单反5D,使得画面的色彩冲击力强,不同的画面场景切换,不同美食的组接,使得影片色彩画面非常生动。
据央视索福瑞统计数据显示:“舌尖上的中国自推出以来,平均收视率为0.481,平均观众份额为3.861,收视率高达0.75。
其中第4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达到0.55%,并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舌尖上的中国》能获得如此多的成就称赞和好评,是此前所出现的国产纪录片不能与之媲美的。
(一)展现真实、平凡普通人的生活纪录片有如下几个特点:真实性、纪实性、艺术性、戏剧性。
真实性是最重要的特点,是纪录片的生命。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拍摄当地的村民和美食,挖掘背后的故事。
所有的故事没有任何修饰和改编,以最真实的姿态展现了平凡人的日常饮食。
这种最真实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大江南北的的不同饮食文化,看到了他们从辛勤耕耘到收获,也看到了他们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常怀感恩之心这些最真挚的情感。
影片第一季的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展现了大江南北的主食文化。
其中讲述了生活在陕北绥德农民老黄坚守传统食物制作的故事。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引言:《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2012年推出的中国纪录片,由著名导演陈晓卿执导。
这部纪录片以食物为主线,通过生动的叙事和精美的视觉呈现,以及细腻的音效和制作,展现中国各地的丰富美食文化和生活场景。
本文将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方式和手法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之处。
一、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多线叙事的结构,将中国各地的美食和餐桌文化作为线索,串联起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整个片子由多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都围绕着某种食材或菜系展开。
这种叙事方式既保持了整体的连贯性,又能够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感受。
二、空间叙事的运用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空间叙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影片通过对不同地方的空间场景的刻画,展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比如,影片中通过对四川、云南等地方的山川河流的描绘,让观众感受到了这些地方独特的风景和气候条件对当地美食的影响;通过对北京传统餐馆、农村小餐馆和家庭厨房的描绘,展现了不同阶层和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状态。
三、人物叙事的运用在影片中,人物的叙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世代相传的厨师、农民、渔民等人物的访谈和描写,展现了他们对于食材和食物的专注和执着。
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给观众带来共鸣,增加了影片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同时,人物的叙事也使得观众对当地的食材和美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四、时间叙事的运用时间叙事是《舌尖上的中国》中一个重要的手法。
影片通过对制作过程的时间流逝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食物从原材料到最终上桌的完整过程。
观众可以看到厨师的精心制作,感受食物的烹调过程和变化,从而更加珍惜和体会食物背后的故事和劳动。
五、声音和音效的运用《舌尖上的中国》的声音和音效非常出色,为影片增添了一分神秘和情感。
影片中细腻的音效让观众仿佛能够闻到食材的香气、感受到食物的口感。
同时,音效的处理也使得影片更具动感和戏剧性,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观影体验。
舌尖上的中国
The shortest answer is doing!《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分析:最近各大视频网站例如优酷主页土豆专栏里有一部纪录片迅速走红,它叫《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它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每一集的主线采取了碎片似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这部纪录片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
《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不见“烹饪大师”,不见“美食专家”,更没有“厨艺大赛”,有的是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吉林“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
《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
真是因为这些,才使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
它何以走红?我觉得是该片播出中所体现出来的纪录片的真实感觉和给人的一份真诚。
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
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
观影《舌尖上的中国》心得体会精选模板
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这样的道理,吃对中国人还说不仅仅是填饱肚子这么简单的事儿,它更像是一种仪式。
舌尖上的中国的主题不仅仅局限于向你介绍一种美食,更加深入到通过食物认识当下的中国人如何纠结于传统以及如何惊慌的面对发展。
我在看第一季的时候饿了,第二季的时候直接哭了。
这部纪录片的内容可能不算创新,因为拍摄美食的纪录片数不胜数。
但是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局限于八大菜系,而是纪录每一个普通家庭对食谱的古老传承,体现出农业大国对家庭文化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
舌尖上的中国每一个镜头质量都非常高,这是央视第一次用高清机器拍摄的纪录片。
陈晓卿团队拍摄了近千个镜头,每一个镜头所选取的时间不过几秒,有一次为了拍摄一个要做4小时的菜,整整拍了28小时。
频繁剪辑与精致的特写画面结合,使得整个影片非常的美,色彩斑斓,食物背景虚化的非常好。
抖动的镜头更能突显纪录片的真实感,跟拍的形式使观众们身临其境。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影片的解说词十分简练。
很多氛围都用音乐和音效烘托了起来,给观众很多想象与思考的空间。
其实很多人类的情感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出来的,100个人眼中就有100种哈姆雷特,人类的情感需要观众自己去领悟。
这是一种艺术手法,这个片子没有意识形态的捆绑,正因如此,才把这个片子推向了国际化,这种不狭隘的创作手法才能被全世界认同与欣赏。
这几天,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凭借着高清的摄影技术,令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的美食,以及对热爱美食的中国人的描写,都令它狠狠地火了一把。
作为一个小小的美食爱好者,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国”我不禁一阵感慨呀。
在这里,我就和大家谈谈我的心得。
食物,对中国人来说,一直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说:“民以食为天。
”而美食,更是广大中国人民所追求的,中国人对食物尤其是美食的热爱恐怕可以居于世界之最。
正因如此,无数的美食随着地域,时间,空间的变化也不断变化和改进。
中国人所创造的食物之多,是不可数的。
无论是湘菜,川菜,粤菜,闽菜,浙菜,徽菜,京菜都各有所长,都各有特色,有的以清新的口感,爽口的味道著称,有的则以香辣的味道,火辣的感觉备受好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道(作者:张婉婷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河南开封475000)摘要:2012年5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和纪实频道播出的七集高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地域、历史以及文化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人的饮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赞誉和强烈反响。
《舌尖上的中国》从珍馐佳肴到地方小吃,用影像为观众呈现出各种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同时也用镜头记录了美食背后的风土人情、冷暖人生。
平均收视率达0.481,日最高收视率达0.75,吸引了美食家以及观众的普遍关注和喜爱,成为近期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饮食文化。
司马迁在《史记·丽肠食其传》中记载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中国人是非常讲究“食”的。
纪录片则是一种最贴近现实的影片,通过对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的展示来传达创作者的审美感受。
纪录片与美食相结合而产生的美食纪录片,传播美食信息,展现美食文化,让观众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韩国的《面条之路》、希腊的《我的希腊厨房》都是非常优秀的饮食纪录片。
由陈晓卿①执导的《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是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高端饮食类纪录片。
“从食材采集、主食差异、加工演变等方面入手,用《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七集故事体现广阔国土上饮食文化的差异和共存”[1],可以说是从饮食角度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深度审视。
一、《舌尖上的中国》产生的背景《舌尖》的产生既与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有关,也与飞速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自我完善发展的电视行业本身息息相关。
(一)文化背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对于饮食是颇有讲究的,要求选料精良、刀工细巧、火候独到、技法各异、五味调和和情调优雅。
对于饮食的研究自古就有,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编撰的《吕氏春秋》第l4卷《本味篇》,记述了当时推崇的食品和味料,同时也提出了我国最古老的烹饪理论。
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出版于1792年,是我国最早的烹饪专著,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气候带来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饮食文化,这为《舌尖》的拍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社会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较高的要求和标准,“饮食”也成为一种流行时尚。
进入21世纪,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加强,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11年我国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达21810元,物质生活上的丰富,引起了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人们有能力、有需求去探索多样化、文明、健康的饮食方式,饮食文化、饮食观念、饮食时尚成了人们自觉的需求,正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舌尖》有了自己产生的空间。
(三)行业背景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电视文化的整体由过去单一的宣传、教化功能,回归、扩展到传达信息、社会教育、娱乐消遣、服务大众等多重社会功能并举。
电视文化从“宣传本位”开始向“人本位”转变,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根据人们的需求来建构节目。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开播,需要播放大量的原创纪录片“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为《舌尖》的产生提供了平台。
同时,一个优秀的纪录片创作团队为《舌尖》提供了专业基础。
二、《舌尖上的中国》成功之道“俗话说,‘人如其食’。
”《舌尖》的导演陈晓卿说,“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
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是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
这也是该片的独特元素之一。
”“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思想、审美趣味上,它都已经是当下社会电视人能呈现出的最佳状态——它通过饮食所勾勒出的中国,也几乎是超越意识形态和地域、阶层差异乃至撕裂现状,而成为被国人普遍接受的价值共识。
对后现代主义者而言,这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控诉;对主流意识形态而言,它是爱国主义新表征,是对大好河山的礼赞;热爱西方文化者,惊诧于叙事者的视角的普世和国际化;而于传统文化论者,那个珍视家庭等价值,敬畏自然和传统的中国则是他们的理想国。
”[2]《舌尖》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现实“民以食为天,对饮食最基本的要求并非美味与创意,而是安全”。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带来了很多问题,食品安全、环境破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如果饮食纪录片继续沿袭电视饮食节目旧路单单介绍给观众去哪吃、吃什么、怎样吃是远远不够的。
在经历了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时尚的需求后,人们迫切需要回归到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诉求:吃得健康。
在各种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的今天,《舌尖》强调传统饮食的安全观念,契合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
现在媒体几乎每天都在曝光着毒奶粉、地沟油。
人们刚刚经历了2012的“皮鞋很忙”,越来越习惯用怀疑的眼光来审视身边的食物,将“吃什么”的筛选重心转移为“不能吃什么”,一想到食品安全,脑海里显现出防腐剂、着色剂、明胶、甲醛、三聚氰胺,舌尖上恐怕索然无味了。
然而《舌尖》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一切回归到最原始的方式:人们从大自然中获得食物,通过简单的加工制作呈现在餐桌之上。
让人觉得中国的食物也并不那么可怕,《舌尖》既让我们饱了眼福,也在回味主题后,给我们端上了一碗温暖的充满慰藉的“心灵鸡汤”,在这个意义上,《舌尖》已经超越了一部普通的饮食纪录片。
(二)彰显中华传统,强化文化认同“食不厌精不厌细,向来是中国人绵延不断的传统。
围绕舌尖这方寸之地,数千年来美食家们殚精竭虑,炮制出了蔚为壮观的中国几大菜系”。
[4]饮食已经超脱了简单的口腹之欲,围绕一顿饭,其间的礼仪讲究数不胜数,比如中国人祝寿时愿意吃面条是因为它的形状又长又瘦,取谐音“长寿”。
因此,这部《舌尖》是从饮食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深度审阅。
《舌尖》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从食材的采集入手,展现勤劳的人们从不同的自然环境中采取食物,观众不由地赞叹祖国的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
对平时看似简单的竹笋、莲藕、江鱼等基本食材背后采集者艰辛一面的展现,也诠释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此时,《舌尖》把食物和中国人的民族精神结合在一起,成为最佳传统文化教育片。
每一集结尾部分,画面出现每一位劳动者或其家庭的淳朴笑容,那种“劳动者最美”的感动,打动了不少深夜难眠的心,他们勤劳朴实、自食其力、知足常乐,用自己的双手撑起家庭的一片天,是最传统、最本真的中国老百姓的形象。
也正是这种洋溢着中国式的勤劳、温馨、祥和和感动的画面最能打动观众的心,得到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同。
同时,各式菜肴也让天南地北的观众,尤其是“北漂族”、海外观众在片中找到了“味蕾的故乡”,激起对家乡的思念,不禁眼泪与口水并流,观众与纪录片的共鸣油然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舌尖》的海报上我们看到的既是筷子与肉,又是远山近水与轻舟,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三)突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使《舌尖》抛下以往纪录片严肃、高傲的面孔,以观众为中心,运用平民化的语言,以平民的视角去审视世界,如果单单表现吃,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了“人情味”,那就会沦落成单调呆板的信息节目了。
虽然依然采用一般纪录片“画面+解说词+同期声”的形式,但《舌尖》片中不仅有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它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
他选择了普通人生活中最自然、平实的美食,关注的不是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而是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
食物没有贵贱之分,这部片子反而告诉观众,最边远、最闭塞、最家常的厨房里,能尝到最好的人间美味。
陕北的饽饽商贩、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深夜湖塘中的挖藕人、凌晨冰湖上的捕鱼老者等在《舌尖》里,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他们辛勤劳动、憨态可掬,他们才是组成影片、甚至是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部分。
同时,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从原始森林采出松茸后,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保护菌丝不被破坏;捕鱼也必须用较大号的渔网,以防小鱼被捕,明年就没有收成;一群香港老人聚在一起,做着他们最拿手的饭菜,聊着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他们彼此搀扶,彼此取暖。
美食在这里,已经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
(四)借助新型媒体,传播舌尖文化“酒香也怕巷子深”,《舌尖》开播期间,在微博的宣传推广为其汇聚了大量的人气,连续多天占据微博热门话题榜的第一名。
截止2012年6月5日,在新浪微博搜索“舌尖上的中国”,共有7045819条结果。
陈晓卿在新浪微博的粉丝超过18万,其中有许多名人粉丝,经过口口相传,一条节目预告的微博转发率和评论率就很高。
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主创团队做客新浪微博“微访谈”、网友自发组织的“舌尖上的故乡”等活动,都使《舌尖》人气越来越旺。
“这是新媒体宣传推广的一个成功案例。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澳洲国立大学新媒体博士顾洁说,“纪录片与新媒体巧妙结合,此前已经有崔永元的《我的抗战》――先在视频网站播,在网络积聚了热度再吸引电视台购买。
微博、视频网站等新媒体正日益成为宣传推广的新阵地。
”[5]最后,一个优秀的创作团队也是《舌尖》成功的重要因素。
为了获取足够的优秀素材,制作团队在去年七月正式拍摄之前,花了三个月时间,走遍大约60座城市进行调查采访,拍摄过程也长达9个月。
技术方面,首次使用SONY-F3等一系列最新技术设备,采用了“微距摄影”手法,捕捉了诸多珍贵食材最初的生动原貌和制作过程,让观众欣赏到从食材到美食的神秘转化过程。
总之,《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给予我们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这样的美食纪录片不仅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也成为纪录片成功的典范:贴近生活、贴近观众,观众在纪录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做到了雅俗共赏,是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民精神风貌、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文化传播载体。
注释:①陈晓卿,1965年生于安徽灵璧。
1986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主修摄影,同年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摄影美学,1989年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地方台30分钟》编导。
现为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见证·影像志》栏目的制片人。
1991年开始拍摄纪录片。
代表作品有《远在北京的家》、《龙脊》、《森林之歌》和《舌尖上的中国》等。
参考文献:[1] 轩召强. 《舌尖上的中国》让“眼泪与口水齐流”[N]. 新闻晚报, 2012-5-21.[2] 谢勇. 《舌尖上的中国》:因为遥远所以美丽[N]. 新京报, 2012-05-23.[3][4] 李康宁. “舌尖上的中国”难咽“工业食用油”[N]. 广州日报, 2012-5-23. [5] 邢虹. 《舌尖上的中国》:打好营销牌纪录片也能火[N]. 南京日报, 2012-5-24.作者简介:张婉婷,女,汉族,籍贯河南省南阳市,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艺术学广播电视编导艺术方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