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十大定律完整版
经济学十大定律
![经济学十大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076730a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1.png)
经济学十大定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稀缺资源分配和利用的社会科学,其定律揭示了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在经济学领域,有一些核心定律被广泛接受并被理论家和实践者所遵循。
以下是经济学中的十大定律:1.供需定律: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
当需求增加时,价格上升;当供应增加时,价格下降。
供需定律指导着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调整。
2.边际效用递减定律: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额外获得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定律指出,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单位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倾向于追求多样化消费。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由于进行某种经济活动而放弃的下一个最有价值的选择的成本。
人们面临有限的资源,必须在各种选择中进行取舍,机会成本指引着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4.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认为,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引起的。
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政府可以影响通货膨胀水平。
5.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定律:企业在决定生产规模时,应该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时候停止生产,以达到最大化利润的目标。
6.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相对成本优势最大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获取其他商品。
这样可以实现各国资源的高效配置。
7.企业规模利益递减定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单位生产成本会先减少,然后趋于稳定,最终可能出现递增。
企业必须考虑规模利益递减效应,以确定最佳生产规模。
8.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涉及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指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实际购买力的改变,替代效应指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对替代品的偏好变化。
9.Gini系数:Gini系数是衡量收入或财富不平等程度的指标,数值越高表示不平等程度越大。
了解不平等情况对政策制定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10.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指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中的均衡产出能实现最大化社会福利。
经济学中的十个定律
![经济学中的十个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58d3b13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a.png)
经济学中的十个定律NO.1彼得定律彼得定律顾名思义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提出来的,它是指:在一定等级制度中,员工们总想升职直到该位置是他所不能胜任的。
在一个岗位工作出色自然会升职加薪,等到该位置又做的比其他人更出色时,便会再一次升职加薪,依次往上直到下一个不能胜任的职位为止。
该项研究的结论事实上是,每个岗位最终都会由一个出色但不具备该位置能力的人来胜任,而工作则是由尚未达到自己不能胜任职位的员工来完成的,每个员工都会以达成彼得定律为最高职业目标,在达到该位置时其自身提升商数为零。
达到该目标的方法又两种,一是“熟人带动”,由各路关系被人带到上位,二是“主动上位”,通过修炼自我达成能力的提高与他人的认可。
劳伦斯·彼得也因此发现了新大陆——层级组织学,该项发现可以解答所有的阶层制度谜团,无论是哪种层级组织关系,它们都存在着彼得定律的影子,当然该定律需要满足时间长与组织中有足够的阶层的条件,另外在劳伦斯·彼得的进一步研究中还发现了另一个定理——反转原理。
员工的升职加薪都是由其上级决定的,如果这位上级已经达到不胜任层级,他就会以是否遵循规章制度,行为利益是否合格,工作有无疏忽等来评定员工是否合格,往往就是那些只服从命令机械性的完成任务的员工最受上级的认可,因此他们得到一路晋升,直到某天上级们意识到自己早已处在不胜任的层级,而在其他人眼里他们早就是不称职的一伙人。
NO.2酒与污水定律其内容为: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可见那勺污水才是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有它再多的酒都时污水,该定律对于坏的组织或成员,要在其开始破坏前及时处理。
组织中,难免有污水,污水又总会给组织带来矛盾和冲突,现代组织管理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任务,就是对团体中的人才加以指引和筛选,剔除具有破坏力“污水”,使合格者的力量指向同一目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组织就是个人的集合体,组织的整体效率取决于其内部每个人的行为,这就要求这个集合体内的每个人都能发挥最大效能,以保持团队的整体步调一致,动作协调。
十大经济学基本规律
![十大经济学基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022a51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1.png)
十大经济学基本规律©文 \ 安东尼·穆勒当今时代,有这么多经济学谬论不厌其烦地不停重复。
此时回顾一些最基本的经济学规律,会对大家有所助益。
这里有十个这样的规律,值得我们反复回味。
规律1 生产先于消费为了消费一样东西,显然这样东西首先必须存在,然而,刺激消费以扩大生产的观点包围了我们。
消费财货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
它们处于被称为“生产结构”的一长串错综生产过程的末端。
即便生产一个看似简单的物品,例如一根铅笔,也需要一个各生产过程编织而成的复杂网络。
这个网络可以回溯至很久以前,并跨越世界各国和各个大洲。
规律2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标消费是经济活动的目标,而生产是其手段。
充分就业的倡导者,违背了这个明显观念。
就业计划把生产本身变为目标。
消费者对消费财货的评价,决定了生产财货的价值。
当前的消费来自这个延伸至过去的生产过程,这种生产结构的价值,取决于消费者的当前评价状态以及预期的未来状态。
因此,消费者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设备最终的实际“主人”。
规律3 生产具有成本没有免费午餐这回事。
获得某些看似免费的东西,仅仅意味着别人要为它付出代价。
每张福利支票和每笔科研补助金的背后,是活生生的人缴纳的税收。
纳税人只看到政府没收了个人收入的一部分,可他们并不知道这些钱是用到谁身上;而政府开支的接受者只看到政府把钱给他们,他们也不晓得政府是从谁那里拿走了这笔钱。
规律4 价值是主观的评价是主观的,并且随个人情况而变化。
同一物质财货,对于不同人具有不同的价值。
效用是主观的、个人的、情境的和边际的。
没有集体消费这样的东西。
即使同处一室,不同人感觉到的冷暖也不同。
同一场足球比赛,对每位观众具有不同的主观价值,这在一支球队进球得分时可以很容易地看出。
规律5 生产率决定工资率每时产出决定了工人的每时工资率。
在自由劳动力市场上,只要他们的边际生产率高于工资率,企业就会雇用更多的工人。
企业之间的竞争,推动工资率达到与生产率相匹配的程度。
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16b8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9.png)
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如下:1. 拿手的机会成本:人们面临的选择往往是一个权衡取舍的过程,因为选择一种选项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的机会。
因此,人们需要考虑他们放弃的选择的机会成本。
2.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人们做出选择的结果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人们在决策过程中通常会考虑边际效应,以权衡利益和成本。
3. 市场的供求决定价格:市场中的价格往往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
供给越多,价格往往越低,需求越多,价格往往越高。
4. 引导手:政府的政策和规定可以对市场经济的行为产生指导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改变税收、制定法规等手段来引导和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
5. 交易使双方获得利益:经济交易往往是为了双方获得利益。
当两个人进行交易时,他们通常会认为这个交易对他们来说是有益的。
6. 市场通常是高效的:由于市场的竞争和自由,市场通常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和决策。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价格会自动调节,使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7. 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尽管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改善市场效果,但政府的干预也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
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和资源的浪费。
8. 在长期看,经济增长是关键:长期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至关重要。
经济增长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社会福利。
9.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长期权衡关系:经济中通常存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关系。
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但这可能导致增加失业率。
10. 社会保障是必要的:在市场经济中,一部分人可能无法通过市场获得基本的保障和福利。
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公平至关重要。
50条经典经济学定律,教你掌握财务智慧
![50条经典经济学定律,教你掌握财务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797cc9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b.png)
50条经典经济学定律,教你掌握财务智慧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的一门学科,它揭示了许多重要的经济现象和规律。
在财务管理和投资决策中,了解和应用这些经济学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财务智慧。
下面是50条经典经济学定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 供求定律: 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价格的下跌,需求的增加会导致价格的上涨。
供求定律: 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价格的下跌,需求的增加会导致价格的上涨。
2. 机会成本定律: 为了获取某种资源,必然放弃其他可替代的资源。
机会成本定律: 为了获取某种资源,必然放弃其他可替代的资源。
3. 边际效应定律: 每一单位增加或减少的边际效应递减。
边际效应定律: 每一单位增加或减少的边际效应递减。
4. 货币贬值定律: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的降低。
货币贬值定律: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的降低。
5. 凯恩斯消费理论: 消费取决于收入和边际倾向消费率。
凯恩斯消费理论: 消费取决于收入和边际倾向消费率。
6. 李嘉图定律: 土地生产力递减。
李嘉图定律: 土地生产力递减。
7. 货币数量理论: 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理论: 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
8. 投资回报率递减定律: 投资回报率会随着投资额的增加递减。
投资回报率递减定律: 投资回报率会随着投资额的增加递减。
9. 需求曲线下降定律: 需求曲线呈负斜率。
需求曲线下降定律:需求曲线呈负斜率。
10. 边际效用递减定律: 每一单位增加的消费或生产会带来边际效用的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定律: 每一单位增加的消费或生产会带来边际效用的递减。
11. 厚利定律: 在垄断市场中,厂商能够通过提高价格获得更高的利润。
厚利定律: 在垄断市场中,厂商能够通过提高价格获得更高的利润。
12. 哈克定律: 被充分利用的资源使用效率递减。
哈克定律: 被充分利用的资源使用效率递减。
13. 比较优势理论: 个体或国家应专注于其相对优势的产业。
比较优势理论: 个体或国家应专注于其相对优势的产业。
经济学十大定律
![经济学十大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636afb2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7.png)
经济学十大定律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管理资源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定律和理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经济学中的十大定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一、稀缺性定律稀缺性定律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指出,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的需求是无穷的,因此人们必须做出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分配的重要性。
二、机会成本定律机会成本定律是指当我们做出一种选择时,我们放弃了其他所有可能的选择。
换句话说,机会成本是我们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这个定律提醒我们,在做决策时要考虑所有的选择和后果。
三、供求定律供求定律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指出,当供应增加时,价格下降;当供应减少时,价格上升。
与此同时,当需求增加时,价格上升;当需求减少时,价格下降。
供求定律对于解释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因素非常重要。
四、边际效用递减定律边际效用递减定律是指当我们消费或使用某种商品或服务时,其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换句话说,每多消费一单位商品,我们对其的满足程度会逐渐下降。
这个定律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满足基本需求后,会更倾向于购买次要需求。
五、比较优势定律比较优势定律是指当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上拥有更高的效率和优势时,它应该专门从事这种生产,并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交换其他商品或服务。
这个定律解释了为什么贸易对于增加国家之间的福利和经济增长非常重要。
六、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数量理论是指货币的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当货币供应增加时,物价水平也会相应上升。
这个定律强调了货币供应对于经济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对于控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性。
七、边际成本定律边际成本定律是指当我们增加一单位生产时,所需的成本逐渐增加。
这个定律提醒我们,在决定生产数量时,要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以最大化生产效益。
八、需求弹性定律需求弹性定律是指当价格变动时,需求的变动程度。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bde4a2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4.png)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是由经济学家尤金·弗里德曼提出的,它们描述了经济行为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下面是其中的十大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问题: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必须在各种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当人们做出决策时,他们会考虑成本和效益。
2. 机会成本是所有决策的关键:机会成本是指放弃某种选择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比较各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并选择能够带来最大收益的选项。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人们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数量的效果。
边际量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数量时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是促使人们做出某种行为的动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以追求个人利益或实现目标。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受益:贸易可以使不同地区和个人之间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互利互赢的局面。
6. 市场通常是有效的:市场经济通过供求关系自动调节资源分配,达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
7. 政府可提供公共产品和处理市场失灵:政府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提供公共产品,以及在市场失灵时采取干预措施,以维护经
济的稳定。
8. 政府政策可能导致预期的结果与实际结果不同:政府的政策可能会出现意外的结果,因为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复杂性。
9. 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下降:物品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下降,因为人们会寻求替代品或减少消费。
10. 经济增长的长期结果是通货膨胀: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可能导致货币供应增加,进而导致通货膨胀。
这些原理提供了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的基本框架,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新体制经济学四大规律十大定律
![新体制经济学四大规律十大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a01f0e15a21614791711282d.png)
新体制经济学四大规律十大定律四大规律:1. 资本投资与收益规律——“赌博率”投资资本具有“就低不就高”的趋利性、冒险性、伪善性和悖反性。
资本越投于低处,即投资成本、生产要素成本越低之处,其升值空间越大;投向越高处,即投资成本、信用成本和生产要素、市场要素成本越高之处,回报或收益就越低。
资本倾向于流入洼地,收益倾向于筑砌高地。
资本对于项目,风险越高,利益越大,越易受诱惑;反之,项目风险越低,回报越小,对资本的诱惑越小。
资本从来只锦上添花,而不雪中送炭。
资本货币化、证券化、虚拟化阶段,不顾投入生产或介入交换的产品或商品价值是否真实,而只赌博阶段性的价值预期。
2.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规律——“奇正律”实体经济在虚拟中得以高速成长,遵崇“馒头原理”,摆脱按部就班式的实物生产而进入资本体系进行虚拟生产并虚拟交换。
就像麦面不发酵就不好吃也不好卖,发酵蒸熟就进入了价值虚拟状态或者具有了虚拟成份,面粉本身并未增加物质量(数量与重量),但馒头的价值量得以放大。
实体经济虚拟化须有一定限度,超过临界点,即虚拟价格大于实体价值时,就成为虚假经济。
就像馒头的酵母加得太多,发得太泡,一触即散,经济泡沫过于放大而幻化成为泡沫经济,失去食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也失去了信用价值,成为一种变质的假象,就出现崩盘危机。
实体经济运用等价交换物,虚拟经济运用溢价交换物;实体经济投资大于投机,虚拟经济投机大于投资。
实体经济特点与功能是提供基本生产资料,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增强人的综合素质;虚拟经济功能与特点,是动员储蓄转向投资,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便利资本流动和产权复合,加速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传递投资信息以改进资源配置效率,调节国民经济活力,通过资金与资源优化组合而造就合理的产业结构、产权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培育和繁荣国家金融市场,利用国际游资抑制泡沫经济,加强GDP 规模扩张而增加就业机会,但同时虚拟经济过量膨胀,乐极生悲,使国民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虚拟货币发行过量和银行呆坏帐增多,动摇实体经济正常运行和信用基础,扭曲资源配置方式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以阻碍实体经济的一、二次产业发展,破坏金融系统运作,降低银行抗风险能力,引发金融危机,扭曲消费行为,恶化国际收支状况,导致国家财政风险。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75db88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9.png)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的学科,以及个体和集体在资源分配中做出的决策的科学研究。
经济学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原则,这些原理是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研究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和定理,可以指导我们在实践中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
本文将介绍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人们面临选择的原理(People face trade-offs):这个原理表明在做出经济决策时,人们面临资源有限的限制,因此必须在不同的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和取舍。
2.成本的概念(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get it):这个原理指出,为了得到其中一种好处,我们常常不得不放弃其他好处。
成本的概念不仅指金钱成本,还包括时间、努力和其他资源的代价。
3.理性人做出的决策(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理性人指的是那些能够对不同选择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进行比较,并根据这一比较做出决策的人。
边际指的是额外的、相对小的变化。
4.激励原理(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人们往往对激励作出反应。
正向的激励(奖励)会促使人们做出其中一种行为,而负向的激励(惩罚)会抑制人们的行为。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受益(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这个原理表明,人们通过贸易可以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
通过分工和交换,人们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6.市场的概念(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市场是一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交互机制,通过价格的形成和调整来协调资源的供求关系。
市场机制可以促使资源的高效配置。
8.一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关系(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经济学中的各种定律
![经济学中的各种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3ad8fa6d4b35eefdc8d33354.png)
1、恩格尔定律: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认为,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他们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2、帕累托最优定律: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如果任何资源的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任何人的福利有所增加,也不可能使任何人的福利减少,社会即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这一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被称为帕累托标准。
3、帕累托改进:一个经济社会中,如果对于一个既定的资源配置进行改变,其结果将会使至少一个人的情况变得更好,并且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情况变得更差。
4、凯恩斯定律:在短期中,总需求的增加或减少,只能引起国民收人或总产出的相应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化。
5、凯恩斯陷阱:利謴水平较低时,货币需求会趋向无穷大,被称为流动性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6、IS-LM(投资储蓄——货币需求供给模型)是由英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和美国凯恩斯学派创始人汉森提出的。
7、IS-LM-BP模型:由于贸易差额是收入的函数,金融项目是国内利率的函数,假定国民收入上升,则会引起消费增加,接着进口也会增加。
如果出口保持不变,就会产生贸易逆差。
为了消除贸易逆差,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必须减少资本流出,增加资本流入,而资本流入必须以高利率来吸引。
因此,为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利率必须与国民收入同升降,于是在IS-LM曲线上增加了一条正斜率的国际收支曲线BP。
8、奥肯定律(奥肯法则):实际GDP增长率每高于潜在GDP增长率1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下降0.5个百分点。
9、菲利普斯曲线:要降低失业率,通常就要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反之要降低通胀率,也要以较高的失业率或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
10、凯恩斯效应:利率上升会抑制投资需求增加,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会受到抑制,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减轻需求膨胀对经济的冲击。
11、货币余额效应:也称庇古效应,当价格水平上升,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总需求的膨胀和通货膨胀就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12、马歇尔——勒纳条件:当N(他国对贬值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M(进口需求弹性)大于1时,贬值才可以改善贸易收支,如果N+M 小于1,反而恶化。
经济学十大定律完整版
![经济学十大定律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80760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9.png)
经济学十大定律完整版经济学十大定律完整版1、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一、墨菲定理目录[隐藏]墨菲定律(英文名: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墨菲定律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
“墨菲法则”、“派金森定理”和“彼得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墨菲定律并不是一种强调人为错误的概率性定律,而是阐述了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性,我们再举个例子:你兜里装着一枚金币,生怕别人知道也生怕丢失,所以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用手摸兜,去查看金币是不是还在,于是你的规律性动作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终被小偷偷走了。
即便没有被小偷偷走,那个总被你摸来摸去的兜最后终于被磨破了,金币掉了出去丢失了。
这就说明了,越害怕发生的事情就越会发生的原因,为什么?就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
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根据“墨菲定律”: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经济学的十大定律
![经济学的十大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8bcc81f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d.png)
经济学的⼗⼤定律⼗⼤定律⼈们在社会⽣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活动,表现为各种经济现象。
各种经济现象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经济规律。
公认的经济学⼗⼤定律有: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鲶鱼效应、⽺群效应、刺猬法则、⼿表定律、破窗效应、⼆⼋定律、⽊桶效应。
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个名叫洛伦兹的⽓象学家在解释空⽓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林⼀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分微⼩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的差别。
有些⼩事可以糊涂,有些⼩事如经系统放⼤,则对⼀个组织、⼀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把⼀只青蛙直接放进热⽔锅⾥,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
如果把⼀个青蛙放进冷⽔锅⾥,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即跳出锅外。
⽔温逐渐提⾼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温⾼到青蛙⽆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们的警觉;⽽易致⼈于死地的,却是在⾃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试图⽤⼿去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
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
所以,万⼀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的办法就是牺牲⼀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向,必须⽴即⽌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4、鲶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
后有⼈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条鲶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提⾼。
这是何故呢?原来鲇鱼在到了⼀个陌⽣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疑起到了搅拌作⽤;⽽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个“异已分⼦”,⾃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
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经济学十大经典定律
![经济学十大经典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7e985c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8.png)
经济学十大经典定律经济学是一门探讨人类社会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的学科,是社会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存在许多经典定律,这些定律被视为经济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经济现象和规律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经济学中的十大经典定律。
1. 供给和需求定律供给和需求定律是经济学的基础原理之一,它表明在竞争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给量和需求量共同决定的。
当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价格下降;反之,价格上涨。
2. 边际效用递减定律边际效用递减定律认为,当消费者增加一单位产品消费时,边际效用递减。
也就是说,消费者对每单位产品的满足程度逐渐降低。
3. 比较优势定律比较优势定律是指一个国家生产某种商品的相对成本较低,从而在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比较优势产品,通过贸易获取更多资源。
4.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认为,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不存在外部性,市场均衡是有效的,可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
5.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定律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定律指出,在理性选择下,为获得最大利润,生产者应该使产量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6. 经济周期定律经济周期定律是指经济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周期内波动,在周期中会经历繁荣、衰退、复苏和萧条四个阶段。
7. 边际效用和边际生产力定律边际效用和边际生产力定律指出,资源的有效配置应该使不同产品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边际成本相等。
8. 机会成本定律机会成本定律指出,所谓的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放弃的最佳替代品。
个体在做出决策时应同时考虑机会成本。
9. 金融市场有效性定律金融市场有效性定律认为,金融市场对信息的反应速度是快的,即使信息不对称存在,市场会迅速调整价格,使市场价格反映信息。
10. 波动率均值回归定律波动率均值回归定律认为,如果一个资产的价格波动偏离均值,那么它会倾向于回归均值。
这个定律在金融市场中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学的世界里,这些经典定律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和解释各种现象的基础。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dfbf5b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6e.png)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一切,必须在不同的选择之间做出取舍。
2.每个人都面临成本。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必须放弃其他东西。
成本可以是时间、金钱、劳动力,甚至是机会成本(为获得A,必须放弃B的机会)。
3.理性人考虑边际。
人们基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做出决策。
边际是满足某需求的最后一份产品或服务。
4.人们对刺激作出反应。
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刺激,人们都会作出反应。
这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
5.贸易能使所有人受益。
贸易可以使所有人受益。
如果每个国家都专注于其最有效的产业并与他国交易,则所有国家和人都能受益。
6.市场通常是有效的分配资源的一种机制。
市场经济可以自主地分配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
价格通过供求关系自动调整。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市场并不总是完美的,政府可以介入以减轻市场失灵和解决市场上的问题。
8.长期考虑。
选择有时并非取决于短期的成本和收益,而是考虑未来的效应。
9.资本与劳动之间存在补偿关系。
资本和劳动的供给与需求是交替影响的,并影响它们各自获得的报酬。
10.社会福利是所有人的总和。
社会福利是不同个体福利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百姓的福利和幸福程度。
经济学十大定律
![经济学十大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56a942e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a.png)
经济学十大定律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它以一系列定律为基础,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下面将介绍经济学中的十大定律。
一、机会成本定律机会成本是指当我们做出某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最好的可替代选择。
机会成本定律指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某种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因此我们要面临机会成本的权衡。
二、供需定律供需定律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指出,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下降;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
三、边际效用递减定律边际效用递减定律是指当我们获得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每一单位时,其对我们的满足感递减。
这意味着我们对同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额外需求逐渐减少。
四、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数量理论是指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
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物价水平也会上升;当货币供给量减少时,物价水平则会下降。
五、边际成本递增定律边际成本递增定律是指当我们增加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单位数量时,其边际成本会逐渐增加。
这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效率的递减所导致的。
六、比较优势定律比较优势定律是指一个国家或个人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上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从而具备比其他国家或个人更高的生产效率。
通过比较优势,各国可以进行贸易,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七、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是对价格变动对消费者行为的两种影响的描述。
收入效应指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从而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替代效应指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转而购买替代品。
八、需求弹性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大于1时,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较高,需求弹性小于1时,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较低。
九、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时,其对产出的增加递减。
这是由于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所导致的。
十、市场竞争与效率市场竞争可以促使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率。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97c307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0.png)
2.某种东西旳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 放弃旳东西
决策需要比较可供选择旳行动方案旳成本与收益 1、上大学还是工作? 2、学习还是娱乐? 3、去企业工作还是去政府机关? 诸多情况下,某种行动旳成本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明 显。
6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为了得到某种东
西所必须放弃旳东西。
24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 旳短期权衡取舍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阐明了通货膨胀与 失业之间旳短期权衡取舍。
通货膨胀
失业率
这是一种短期权衡取舍
25
Hale Waihona Puke 84. 人们会对鼓励作出反应
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旳行为也会变化。 只有当这项行动旳边际利益不小于边际成本时 ,一种理性决策者才会实施该项行动。
9
4. 人们会对鼓励作出反应
汽车安全带与汽车安全旳政策,其直接影响是提升 了车祸发生时车上人员旳存活率,间接影响则是使得“ 谨慎而慢速行驶收益降低,造成车祸发生频率增长,成 果是行人死亡增长。 奖学金数额增长与学生旳学习努力程度
经济学十大原理
1
经济学十大原理
人们怎样作出决策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 某种东西旳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旳东西。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 人们会对鼓励作出反应。
2
经济学十大原理
人们怎样相互交易
5. 贸易能使每个人情况更加好. 6. 市场一般是组织经济活动旳一种好措施. 7. 政府有时能够改善市场成果.
3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怎样运营
8. 一国旳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旳能力 9. 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旳短期权衡取舍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例子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2810f82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0.png)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例子经济学十大原理:1、货币原理:指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它在一定时期内所具有的购买力,而不是它包含的金属成分。
例如:现在1元人民币仍可以买到一个馒头,但是10年前这样是不行的。
2、消费者选择原理:指消费者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会尽可能的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并尽可能的获得最大的收益。
例如: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购买更多的商品。
3、供求原理:指市场上存在着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市场供应减少时,价格就会上涨,当市场需求增加时,价格就会下降。
例如:当石油供应减少时,汽油和柴油价格会上涨。
4、市场平衡原理:指市场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供求关系处于平衡状态时,价格也会保持稳定。
例如:番茄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不会出现剧烈波动。
5、机会成本原理:指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可以实现的最大收益,是由他/她在这一时期内,投资的机会成本所决定的。
例如:投资者可以选择买入房产,也可以将钱存入银行,投资者必须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判断哪种投资方式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6、效率原理:指投资者不断寻求最大化自身收益,而不断改善生产和消费技术,使得市场资源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化的利用效果,从而达到社会总体最大化收益的效果。
例如:企业通过改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达到最大化收益的目的。
7、竞争原理:指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会使价格不断降低,质量不断提高,使消费者受益。
例如:各大品牌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使汽车价格不断下降,质量不断提高。
8、公平原理:指市场上的价格应该能够反映消费者的意愿,使消费者得到公平的待遇。
例如:当消费者想买一件商品时,应该能够得到合理的价格,而不是被“掏空”。
9、投机原理:指投资者通过买入和卖出资产来获取收益,而不是资产本身的收益。
例如: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买入股票,当价格上涨时,可以卖出获得收益。
10、风险原理:指投资者在投资前应该考虑风险,以此来决定投资还是不投资,以及如何投资。
经济学十大原理定律
![经济学十大原理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d8cc9adc700abb68a982fbea.png)
经济学十大定律,分别是彼得原理、酒与污水、马太效应、木桶定律、零和游戏、合作规律、手表定理、不值得定律、奥卡姆剃刀定律、蘑菇管理。
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能力所不及的地位。
产生彼得原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提拔雇员往往主要依据他们过去的工作业绩和能力。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酒与污水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也就是说,不在于污水的多少,只要它存在,就会造成一个整体的破坏。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以对付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马太效应《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
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木桶定律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零和游戏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十大定律完整版1、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一、墨菲定理目录[隐藏]墨菲定律(英文名: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墨菲定律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
“墨菲法则”、“派金森定理”和“彼得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墨菲定律并不是一种强调人为错误的概率性定律,而是阐述了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性,我们再举个例子:你兜里装着一枚金币,生怕别人知道也生怕丢失,所以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用手摸兜,去查看金币是不是还在,于是你的规律性动作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终被小偷偷走了。
即便没有被小偷偷走,那个总被你摸来摸去的兜最后终于被磨破了,金币掉了出去丢失了。
这就说明了,越害怕发生的事情就越会发生的原因,为什么?就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
[编辑本段]溯源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根据“墨菲定律”: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知道是谁发现了这个定律吗?你能相信它不是由哲学家、牧师、文学家或是科学家创造,而是一名工程师的即兴发挥吗?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是一名工程师,他曾参加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
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
于是墨菲作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并被那个受试者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
几个月后这一“墨菲定律”被广泛引用在与航天机械相关的领域。
经过多年,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其中最著名的一条也被称为Finagle's Law(菲纳格定律),具体内容为: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
)。
这一定律被认为是对“墨菲定律”最好的模仿和阐述。
[编辑本段]简介什么是墨菲定律?最简单的表达形式是“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就会出错(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是一名工程师,他曾参加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
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
于是墨菲作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并被那个受试者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
这句话迅速流传。
经过多年,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If anything can go wrong,it will.(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东西越好,越不中用”、“别试图教猪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猪不高兴!”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诞生于20世纪中叶,这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真正成为世界主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处处弥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人类取得了对自然、对疾病以及其他限制的胜利,并将不断扩大优势;我们不但飞上了天空,而且飞向太空……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世界的面貌,这一切似乎昭示着: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无论是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总能找到一种办法或模式战而胜之。
[编辑本段]解读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
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
所以,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即将返回地面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上空解体,机上6名美国宇航员以及首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拉蒙全部遇难。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也印证了墨菲定律。
如此复杂的系统是一定要出事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合情合理。
一次事故之后,人们总是要积极寻找事故原因,以防止下一次事故,这是人的一般理性都能够理解的,否则,或者从此放弃航天事业,或者听任下一次事故再次发生,这都不是一个国家能够接受的结果。
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上帝,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定律”会叫你知道厉害;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墨菲定律”会帮助你做得更严密些。
这其实是概率在起作用,人算不如天算,如老话说的“上的山多终遇虎”。
还有“祸不单行”。
如彩票,连着几期没大奖,最后必定滚出一个千万大奖来,灾祸发生的概率虽然也很小,但累积到一定程度,也会从最薄弱环节爆发。
所以关键是要平时清扫死角,消除不安全隐患,降低事故概率。
怕什么来什么,好的状态是只想技术要领,忘掉自己。
140 若一件好事好到几乎不可能是真的,那么真的就不可能轮到你。
139 这辈子不再见你,因为再见的不是你。
138 消极的人说:山里人都不穿鞋子,所以没市场。
积极的人说:山里人都没鞋子穿,应该是个大市场。
137 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是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分别给自己与对手用的名词。
136 小国对人民贫穷的解释:人口太少;大国对人民贫穷的解释:人口太多。
135 最有效果的激励:犯一个错你就玩儿完。
134 玩扑克时,赢得大声说笑话,输得高声喊“发牌!”。
133 你自己觉得哪张照片还不错,可是所有的朋友都对你说:不像你。
132 别人花钱的食物吃起来味道总是好些。
131 留意送给别人的礼物;当他们死后,很可能会遗赠给你。
130 在很冷的气温中脱下右手的手套,总是会发现钥匙在左边口袋里。
129 若任何声明可以被扭曲报导,能使社会及经济不安的,它将会被扭曲。
128 若发现你比你的律师更精明,那就是找错了律师。
127 若自认你的工作表现完美无缺,并不证明你工作优秀,祇不过是你的标准不够高。
126 如果你走得够慢、够久,你将再度领先。
(别人已领先一圈,又绕到你后面了)125 他不比你聪明——但他比较能令人信服。
124 无论你事情做得多么好,总是会有人不高兴。
123 你今天还在批评的人,或许明天将会是你的上级。
122 犯错是人性,将错误怪罪对方乃是政治。
121 生产力定律——工作应该更精明,而不是更辛勤。
120 若觉得自己不够称职,可能确实是如此。
119 人是活在主观意识中的动物。
118 “好自为之!”可能是你给别人最糟糕的建议。
117 若你想找寻不成熟的的感觉,打电话给妈妈。
116千万不要询问你不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115 若想讨好你的上司,就把别人所做成的事归功于他。
114 冷战时期,苏联人和美国人一样可以站在自己首都大街痛骂美国总统,所以都是言论非常自由的国家。
113 没钱的人说:我省下一趟坐计程车的钱,就可以多搭几次公汽。
有钱的人说:我省下几次挤公汽的钱,就可以享受一次计程车的舒服。
112 不要在打电话时跟别人说话,否则电话接通时,就忘了要找的是谁或是忘了要说什么。
111 提供你考?#93;——暂时由你负全责。
110 凡是掉了东西进马桶,东西的价值与掉进马桶的机率成正比。
109 一个深奥的真理反面,通常是另一个深奥的真理。
108 伟大的发现都是不小心发现的。
107 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不可取代的,因为不可取代就不可能升迁。
106 若你在取舍之间无法决定——放弃吧!105 解决问题不能用制造问题的思维想方式。
104 什么是「药」?——就是利用白老鼠的反应而产生医学报告的产品。
103 准确,就是把所有错误都纠正后的总和。
102 错误没有正确的做法。
101 必须永远假设你的假设无效。
100 让事情越简单越好,笨蛋!099 若一个方法笨而有效,那它就不笨。
098 对于别人好的忠告,唯一方式就是转送他人。
这玩意儿对自己从来就没有什么用处。
097 永远不要召来敌火,那会得罪你身边所有的人。
096 若有怀疑,你最好先射光弹匣再说。
095 我们可能应该原谅敌人,不过先干掉他们再说不迟。
094 相同的错误犯第二次时,你什么都没学会(第一次犯错你已学会了一次教训)。
093 电脑是不会错的,只是软件老出问题。
092 当你拥有后,反而会减少它的价值感,并且是立即体现。
091 要不动脑去想,什么都有道理。
090 国家越小,办理签证手续越复杂。
089 若是经过充分周密计画的任何事,结果将不会发生。
088 问题愈复杂,限期却愈短。
087 首先给人一分好印象,胜过在后面十分努力的表现。
086 有你喜欢的花色,偏]适合你的尺寸;有你喜欢的花色,也有了适合你的尺寸,试穿却又不合身;有你喜欢的花色,试穿也合身,价格买不起;花色、尺寸、价钱统统都满意了,结果第一次穿出去就绷线。
085 若想理解一分钟有多长?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在厕所外面等。
084 你早到,会议却被取消。
你准时到,却还要等。
迟到,你就是迟到。
083 找东西,往往是找到不是正想找的东西。
082 排队时另一排总是移动的比较快,当你跑到另一排时,原来排的那一队就会开始移动的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