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尤其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已是箭在弦上,现中小学校纷纷启动数字化校园工程。本文通过对初中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规划纲要,提出初中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解决方案,解决初中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初中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正文】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这后十年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化校园作为教育信息化众多解决方案中的一种,其整体化改革的思想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认同和青睐。它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校园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是信息技术应用在学校全面渗透的标志。继一些大学提出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并付诸行动后,许多初中学校也纷纷将数字化校园作为学校信息化的理想选择,启动数字化校园计划。我国初中学校在经费数量、技术力量、办学目标和管理模式等方面与大学存在很大的差别,其数字化校园建设也应该立足自身特点,经受住实践和
历史的检验。本文通过对初中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规划纲要,提出初中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解决方案,对初中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数字化校园的内涵
数字化简单地讲就是将许多复杂的信息用“0”和“l”两个数字表示,然后利用计算机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其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数字化的实质就是信息化。数字化是就其表现形式而言,而信息化是就其内涵而言,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某一领域,就有某一领域的数字化行业,如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医院、数字化图书馆等。
1990年由美国克莱特大学教授Kenneth Green发起并主持的一项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The Campus Computing Project),最早出现数字化校园的概念。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演讲,最先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全世界普遍开始接受数字化概念,随之引出“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各种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建立在校园网基础上的,它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在我国,初中学校应用计算机进行教育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个阶段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
助教学;第三个阶段就是建设校园网,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融入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初中学校数字化校园应该包含3个基本要素:数字化的学校教育环境、数字化的学校教育资源以及数字化的学校教育活动数字化的学校教育环境是指数字化校园的基础硬件和软件平台。数字化的学校教育资源包括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各种课件、视频及音频素材、数字图书以及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产生和累积的资源等。
数字化的学校教育活动是学校在数字化环境下的运作范式,它包括以课程组织方式、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方式、备课方式、作业方式、评定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决策活动数字化。它并不只是把传统学校活动数字化照搬到网络上,而是在这一过程中重新整理、设计和构造学校活动,优化并提高学校工作质量,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初中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应该借助校园网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中枢,完成校园信息传递和服务,以及辅助完成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活动,以学校发展引领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学校发展为指导思想。
二、初中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初中学校校园网建设已在全国各地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从硬件上看,我国初中学校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基础设施建设很快,但其使用效率、应用效果与人们的预期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学、科研、管理等方法远远没有达到日常信息化程度。笔者通过调研,
发现初中学校数字化校园在建设和应用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盲目投资
初中学校校校园网的建设发展相对较晚,加上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在应用研究方面就更显滞后。一些初中学校校并没有认真研究自身现状,盲目引进和追逐技术潮流,甚至将一些大学的应用软件移植到初中学校校,如远程教学系统、大型图书馆系统等,这些应用一进学校便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脱离学校实际,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相冲突。
2、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及应用
据有关调查显示,学校在软件方面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硬件,对师生培训的资金投入则更少。很多学校配备的计算机档次很高,在网络硬件设施上不惜花费上万、上千万,在应用软件的建设上却不肯投入,造成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情况。在软件的建设方面,学校比较重视各种管理系统的建设,如办公自动化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这对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对于教学系统的建设,则显得相对薄弱。特别是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系统,如课件库、资源库、网上考试系统等的建设相对匮乏。在资源建设方面,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大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支撑,但一些所谓的“资源库”只是从网络上下载的内容,缺乏原创性和校本特色。
3、应用分散导致信息孤岛
学校在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各部门逐渐建立自己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如学籍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校园管理系统等。由于这
些系统来源不一,采用各自不同的标准,使用各种不同的数据库平台,应用软件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势必造成各系统之间数据彼此封闭,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交换以及相互关联,形成诸多信息孤岛。这些信息孤岛阻碍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进程,影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质量。
4、大多数教师的信息素养尚待提高
信息素养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提出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当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其中信息获取第一,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信息分析第二,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信息加工第三,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信息利用第四,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大多数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低,青年教师计算机水平比老教师高,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运用方面大多数教师显得吃力。正因为大多数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低导致数字化校园运用效率低,所以一定要加强广大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以上这些都是初中学校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些学校的领导早就认识到数字化校园对未来教育教学产生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