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损耗计算
天线基本知识及应用--链路及空间无线传播损耗计算1链路预算上行
![天线基本知识及应用--链路及空间无线传播损耗计算1链路预算上行](https://img.taocdn.com/s3/m/5840a328ee06eff9aef807a0.png)
天线基本知识及应用--链路及空间无线传播损耗计算1 链路预算上行和下行链路都有自己的发射功率损耗和路径衰落。
在蜂窝通信中,为了确定有效覆盖范围,必须确定最大路径衰落、或其他限制因数。
在上行链路,从移动台到基站的限制因数是基站的接受灵敏度。
对下行链路来说,从基站到移动台的主要限制因数是基站的发射功率。
通过优化上下行之间的平衡关系,能够使小区覆盖半径内,有较好的通信质量。
一般是通过利用基站资源,改善网络中每个小区的链路平衡(上行或下行),从而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
最终也可以促使切换和呼叫建立期间,移动通话性能更好。
上下行链路平衡的计算。
对于实现双向通信的GSM系统来说,上下行链路平衡是十分重要的,是保证在两个方向上具有同等的话务量和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也关系到小区的实际覆盖范围。
下行链路(DownLink)是指基站发,移动台接收的链路。
上行链路(UpLink)是指移动台发,基站接收的链路。
上下行链路平衡的算法如下:下行链路(用dB值表示):PinMS = PoutBTS - LduplBTS - LpBTS + GaBTS + Cori + GaMS + GdMS - LslantBTS - LPdown式中:PinMS 为移动台接收到的功率;PoutBTS为BTS的输出功率;LduplBTS为合路器、双工器等的损耗;LpBTS为BTS的天线的馈缆、跳线、接头等损耗;GaBTS为基站发射天线的增益;Cori为基站天线的方向系数;GaMS为移动台接收天线的增益;GdMS为移动台接收天线的分集增益;LslantBTS为双极化天线的极化损耗;LPdown为下行路径损耗;上行链路(用dB值表示):PinBTS = PoutMS - LduplBTS - LpBTS + GaBTS + Cori + GaMS + GdBTS -LPup +[Gta]式中:PinBTS为基站接收到的功率;PoutMS为移动台的输出功率;LduplBTS为合路器、双工器等的损耗;LpBTS为BTS的天线的馈缆、跳线、接头等损耗;GaBTS为基站接收天线的增益;Cori 为基站天线的方向系数;GaMS为移动台发射天线的增益;GdBTS为基站接收天线的分集增益;Gta为使用塔放的情况下,由此带来的增益;LPup为上行路径损耗。
空间损耗计算公式
![空间损耗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65a77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6.png)
空间损耗计算公式空间损耗是指无线电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因为传输介质和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减弱的现象。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了解和计算空间损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合理的无线电覆盖和容量规划。
空间损耗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1.距离衰减: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这是最主要的空间损耗因素之一、衰减的计算可以使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或其他经验传播模型。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中,空间损耗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PL(dB) = 20log(d) + 20log(f) + 20log(4π/c)其中,PL为路径损耗(dB),d为距离(米),f为频率(赫兹),c为光速(米/秒)。
2.多径干扰:在城市等复杂环境中,信号会被建筑物、地形等物体产生反射、折射和散射,导致多径传播。
多径传播会使信号的相位和幅度发生变化,产生衰落和混叠,增加了空间损耗。
多径传播的损耗可以使用功率延时谱来计算。
3.阴影衰落:阴影衰落是由于信号受到建筑物、山脉等物体的遮挡或阻挡而产生的。
阴影衰落导致信号强度出现瞬时的大幅度变化,增加了信号的波动性和衰落。
阴影衰落可以使用统计模型,如对数正态分布来计算。
4.动态衰落:动态衰落是由于移动设备和传播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例如,当移动设备行驶时,会经历信号接收点之间的多径传播变化和阴影衰落变化,从而导致动态衰落。
动态衰落情况往往较为复杂,可以使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建模和预测。
5.极化损耗:极化损耗是指信号在传播中由于极化方向的不匹配而产生的损耗。
例如,如果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不匹配,会导致极化损耗。
以上是空间损耗的主要因素和计算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环境和因素可能导致空间损耗的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模型和方法进行空间损耗的计算。
无线电波损耗计算公式
![无线电波损耗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cfe630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a.png)
无线电波损耗计算公式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有能量的损耗,这在通信领域可是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要计算无线电波的损耗,那就得用到一些专门的公式啦。
咱们先来说说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公式,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公式是:Lbf = 32.45 + 20lg(d) + 20lg(f) 。
这里的 Lbf表示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单位是dB ;d 呢,是传播距离,单位是千米;f 是工作频率,单位是 MHz 。
就拿咱们日常生活中的手机通信来说吧。
比如说你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山区,手机信号不太好,这很可能就是因为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损耗太大啦。
想象一下,你在山这头给朋友打电话,信号得翻山越岭,一路上各种障碍物,像大树、山峰啥的,都会让无线电波的能量减弱。
再比如说,咱们家里用的 Wi-Fi ,有时候在卧室里信号就没有客厅强。
这也是因为无线电波在穿过墙壁等障碍物的时候有了损耗。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
他家房子挺大,但是 Wi-Fi 路由器放在客厅。
我拿着手机走到最里面的卧室,想刷个视频,结果那视频一直在缓冲,半天都出不来画面。
我就琢磨着,这肯定是无线电波传到这儿的时候损耗太多,信号太弱了。
后来朋友把路由器换了个功率更大的,情况才好了很多。
咱们接着说无线电波损耗的事儿。
除了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无线电波的损耗,比如大气吸收、障碍物衰减等等。
大气吸收这一块儿,不同的频率在大气中的吸收程度还不一样。
像在高频段,大气对无线电波的吸收就比较明显。
障碍物衰减就更复杂啦。
障碍物的材质、形状、大小都会有影响。
比如说,一堵厚厚的混凝土墙和一块薄薄的木板对无线电波的阻挡效果那肯定差很多。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无线电波损耗可不能只靠一个简单的公式就搞定。
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
总之,无线电波损耗的计算虽然有点复杂,但搞清楚了这些公式和原理,就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身边的通信现象,也能帮助工程师们设计出更优秀的通信系统,让咱们的通信更顺畅,生活更方便!。
计算GSM1800的空间损耗
![计算GSM1800的空间损耗](https://img.taocdn.com/s3/m/f60ede2c58fb770bf78a554d.png)
取近地参考距离d0=1m时,
PL(d0)=32.4+20 log (1×10-3)+20 log1800=37.5dB
设β=0.1dB/m,FAF=15,代入式(1)
15m时电磁波的传输损耗为:
PL(15)=37.5+20 log15+15×0.1+15=77.5dB
20m时电磁波的传输损耗为:
PL(20)=37.5+20 log20+20×0.1+15=80.5dB
各相关区域场强预测表见表1.3-1:
表1.3-1典型区域场强预测表
覆盖区域
天线口功率(dBm)
天线
增益(dBi)
覆盖半径
(m))
边缘场强
(dBm)
办公楼/居民小区
10
2
15
77.5
5
-70.5
地下室
10
2
20
77.5
0
-68.5
电梯
10
7
20
80.5
10
-73.5
通过上述分析,对于1800M系统,在办公楼和居民小区等建筑物中全向天线的覆盖半径考虑为15米,地下室等开阔建筑物中全向天线的覆盖半径考虑为20米,电梯中定向板状天线覆盖一般为4层~6层。
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的距离计算方法
![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的距离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2d168784868762caaed566.png)
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的距离计算方法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的距离计算方法所谓自由空间传播系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
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
通信距离与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工作频率有关。
[Lfs](dB)=32.44+20lgd(km)+20lgf(MHz)式中Lfs为传输损耗,d为传输距离,频率的单位以MHz计算。
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亦称衰减)只与工作频率f和传播距离d有关,当f或d增大一倍时,[Lfs]将分别增加6dB.下面的公式说明在自由空间下电波传播的损耗Los = 32.44 + 20lg d(Km) + 20lg f(MHz)Los 是传播损耗,单位为dBd是距离,单位是Kmf是工作频率,单位是MHz下面举例说明一个工作频率为433.92MHz,发射功率为+10dBm(10mW),接收灵敏度为-105dBm的系统在自由空间的传播距离:1. 由发射功率+10dBm,接收灵敏度为-105dBmLos = 115dB2. 由Los、f计算得出d =30公里这是理想状况下的传输距离,实际的应用中是会低于该值,这是因为无线通信要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大气、阻挡物、多径等造成的损耗,将上述损耗的参考值计入上式中,即可计算出近似通信距离。
假定大气、遮挡等造成的损耗为25dB,可以计算得出通信距离为:d =1.7公里结论: 无线传输损耗每增加6dB, 传送距离减小一倍。
无线传输路径分析是无线传输网络设计的重要步骤,通过对传输路径的分析便于网络设计者根据无线链路的裕量大小选择合适类型的天线(方向,极化,增益等指标),安装天线高度,选择合适的馈缆和长度等。
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下无线传输路径分析中的自由空间损耗的计算,信号接收强度的计算,链路系统裕量的计算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1.自由空间损耗的计算自由空间损耗是指电磁波在传输路径中的衰落,计算公式如下:Lbf=32.5+20lgF+20lgDLbf=自由空间损耗(dB)D=距离(km)F=频率(MHz)2400MHz:Lbf=100+20lgD通过查找上表和通过公式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从发射站到接收站电磁波传输的理论衰落.2.信号接收强度的计算:信号接收强度是指接收站设备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
微波链路计算
![微波链路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02bba1c227916888486d7fd.png)
微波链路计算
天线接收电平:G G
=++---
P P L L L
r t t r f
t r
P r接收天线电平
P t发射功率
G t发射天线增益
G r接收天线增益
L t发射天线线损
L r接收天线线损
L f自由空间损耗
自由空间损耗:[]=32.44+20lgd+20lgf
L f
d传播距离,单位km
f微波频率,单位GHz
计算1:传输距离d=450公里,f=2.6GHz,发射功率P t=20w=13dB,发射
G t=15dB,接收增益G r=25dB.
由已知条件得:[]=32.44+20lgd+20lgf=32.44+53+68=153dB
L f
带入接收电平的:-100=13+15+25-153-(L t发射天线线损+L r接收天线线损)
当接收线损为0时,接收电平为-100dB.
计算2:传输距离d=400公里,其它条件同计算1。
[]=32.44+20lgd+20lgf=32.44+52+68=152dB
L f
带入接收电平的:-100=13+15+25-152-(L t发射天线线损+L r接收天线线损)
当接收线损为0时,接收电平为-99dB.
计算3:当接收电平为-93dB,f=2.6GHz,发射功率P t=20w=13dB,发射增益
G t=15dB,接收增益G r=25dB.计算此时的传输距离。
接收电平的:-93=13+15+25-自由空间传输损耗自由空间传输损耗=146dB
代入公式得:[]=32.44+20lgd+20lgf
L f
d=200公里。
自由空间损耗
![自由空间损耗](https://img.taocdn.com/s3/m/b96798d151e79b896802265c.png)
功率灵敏度(dBm dBmV dBuV)dBm=10log(Pout/1mW),其中Pout是以mW为单位的功率值dBmV=20log(Vout /1mV),其中Vout是以mV为单位的电压值dBuV=20log(Vout /1uV),其中Vout是以uV为单位的电压值换算关系:Pout=Vout×Vout/RdBmV=10log(R/+dBm,R为负载阻抗dBuV=60+dBmV应用举例无线通信距离的计算这里给出自由空间传播时的无线通信距离的计算方法:所谓自由空间传播系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
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
通信距离与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工作频率有关。
[Lfs](dB)=+20lgd(km)+20lgf(MHz)式中Lfs为传输损耗,d为传输距离,频率的单位以MHz计算。
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亦称衰减)只与工作频率f和传播距离d有关,当f或d增大一倍时,[Lfs]将分别增加6dB.下面的公式说明在自由空间下电波传播的损耗Los = + 20lg d(Km) + 20lg f(MHz)Los=20Lg(4π/c)+20Lg(f(Hz))+20Lg(d(m))=20Lg(4π/3x10^8)+20Lg(f(MHz)x10^6)+20Lg(d(km)x10^3)=20Lg(4π/3)-160+20Lgf+120+20Lgd+60=+20Lgf+20Lgd, d 单位为km,f 单位为MHzLos 是传播损耗,单位为dB,一般车内损耗为8-10dB,馈线损耗8dBd是距离,单位是Kmf是工作频率,单位是MHz例:如果某路径的传播损耗是50dB,发射机的功率是10dB,那末接收机的接收信号电平是-40dB。
下面举例说明一个工作频率为,发射功率为+10dBm(10mW),接收灵敏度为-105dBm的系统在自由空间的传播距离:1. 由发射功率+10dBm,接收灵敏度为-105dBmLos = 115dB2. 由Los、f计算得出d =30公里这是理想状况下的传输距离,实际的应用中是会低于该值,这是因为无线通信要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大气、阻挡物、多径等造成的损耗,将上述损耗的参考值计入上式中,即可计算出近似通信距离。
距离损耗计算公式
![距离损耗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7c112204b73f242336c5fc1.png)
说明公式距离km频率M
这里给出自由空间传播时的无线通信距离的计算方法:所谓自由
空间传播系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
播条件。
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
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
通信距离与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工作频率有关
[Lfs](dB)=32.44+20lgd(km)+20lgf(MHz)
式中Lfs为传输损耗,d为传输距离,频率的单位以MHz计算。
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亦称衰减)只与工作频
率f和传播距离d有关,当f或d增大一倍时,[Lfs]将分别增加
6dB.
下面的公式说明在自由空间下电波传播的损耗
Los = 32.44 + 20lg d(Km) + 20lg f(MHz)
Los 是传播损耗,单位为dB
d是距离,单位是Km
f是工作频率,单位是MHz
下面举例说明一个工作频率为433.92MHz,发射功率为+
10dBm(10mW),接收灵敏度为-105dBm的系统在自由空间的传播距
离:
1. 由发射功率+10dBm,接收灵敏度为-105dBm
Los = 115dB
2. 由Los、f
计算得出d =31公里
这是理想状况下的传输距离,实际的应用中是会低于该值,这是
因为无线通信要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大气、阻挡物、多
径等造成的损耗,将上述损耗的参考值计入上式中,即可计算出
近似通信距离。
假定大气、遮挡等造成的损耗为25dB,可以计算得出通信距离 lg就是以100.0022412
传播损耗
46.10814598db。
无线WiFi天线增益计算公式
![无线WiFi天线增益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eee9f0e7cd184254b3535fc.png)
无线WiFi-天线增益计算公式附1:天线口径和2.4G频率的增益0.3M 15.7DBi0.6M 21.8DBi0.9M 25.3DBi1.2M 27.8DBi1.6M 30.3DBi1.8M 31.3DBi2.4M 33.8DBi3.6M 37.3DBi4.8M 39.8DBi附2:空间损耗计算公式Ls=92.4+20Logf+20Logd附3:接收场强计算公式Po-Co+Ao-92.4-20logF-20logD+Ar-Cr=Rr其中Po为发射功率,单位为dbm.Co为发射端天线馈线损耗.单位为db.Ao为天线增益.单位为dbi.F为频率.单位为GHz.D为距离,单位为KM.Ar为接收天线增益.单位为dbi.Cr为接收端天线馈线损耗.单位为db.Rr为接收端信号电平.单位为dbm.例如:AP发射功率为17dbm(50MW).忽略馈线损耗.天线增益为10dbi.距离为2KM.接收天线增益为10dbi.到达接收端电平为17+10-92.4-7.6-6+10=-69dbm附4: 802.11b 接收灵敏度22 Mbps (PBCC): -80dBm11 Mbps (CCK): -84dBm5.5 Mbps (CCK): -87dBm2 Mbps (DQPSK): -90dBm1 Mbps (DBPSK): -92dBm(典型的测试环境:包错误率PER < 8% 包大小:1024 测试温度:25ºC + 5ºC)附5: 802.11g 接收灵敏度54Mbps (OFDM) -66 dBm8Mbps (OFDM) -64 dBm36Mbps (OFDM) -70 dBm24Mbps (OFDM) -72 dBmbps (OFDM) -80 dBm2Mbps (OFDM) -84 dBm9Mbps (OFDM) -86 dBm6Mbps (OFDM) -88 dBm---------------------------------------------------------------发一个计算抛物面半径的公式,不少人拿到抛物面可以一下子计算不出来焦点。
自由空间损耗
![自由空间损耗](https://img.taocdn.com/s3/m/6bbef26dbb4cf7ec4bfed032.png)
无线传输距离和发射功率以及频率的关系功率灵敏度(dBm dBmV dBuV)dBm=10log(Pout/1mW),其中Pout是以mW为单位的功率值dBmV=20log(Vout /1mV),其中Vout是以mV为单位的电压值dBuV=20log(Vout /1uV),其中Vout是以uV为单位的电压值换算关系:Pout=Vout×Vout/RdBmV=10log(R/0.001)+dBm,R为负载阻抗dBuV=60+dBmV应用举例无线通信距离的计算这里给出自由空间传播时的无线通信距离的计算方法:所谓自由空间传播系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
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
通信距离与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工作频率有关。
[Lfs](dB)=32.44+20lgd(km)+20lgf(MHz)式中Lfs为传输损耗,d为传输距离,频率的单位以MHz计算。
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亦称衰减)只与工作频率f和传播距离d有关,当f或d增大一倍时,[Lfs]将分别增加6dB.下面的公式说明在自由空间下电波传播的损耗Los = 32.44 + 20lg d(Km) + 20lg f(MHz)Los=20Lg(4π/c)+20Lg(f(Hz))+20Lg(d(m))=20Lg(4π/3x10^8)+20Lg(f(MHz)x10^6)+20Lg(d(km)x10^3)=20Lg(4π/3)-160+20Lgf+120+20Lgd+60=32.45+20Lgf+20Lgd, d 单位为km,f 单位为MHz..Los 是传播损耗,单位为dB,一般车损耗为8-10dB,馈线损耗8dBd是距离,单位是Kmf是工作频率,单位是MHz例:如果某路径的传播损耗是50dB,发射机的功率是10dB,那末接收机的接收信号电平是-40dB。
下面举例说明一个工作频率为433.92MHz,发射功率为+10dBm(10mW),接收灵敏度为-105dBm的系统在自由空间的传播距离:1. 由发射功率+10dBm,接收灵敏度为-105dBmLos = 115dB2. 由Los、f计算得出d =30公里这是理想状况下的传输距离,实际的应用中是会低于该值,这是因为无线通信要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大气、阻挡物、多径等造成的损耗,将上述损耗的参考值计入上式中,即可计算出近似通信距离。
空间损耗计算公式
![空间损耗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2d1a20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3.png)
空间损耗计算公式空间损耗是无线通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情况。
在无线通信中,信号的传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传输距离、频率、障碍物等。
了解和计算空间损耗对于设计和优化无线通信系统非常重要。
空间损耗通常用于衡量信号的衰减程度,即信号强度在传输过程中的减弱。
它是无线信号传输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由自由空间路径损耗和多径效应引起。
自由空间路径损耗是指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输时由于传输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现象。
多径效应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导致的信号多次到达接收端的现象,从而造成信号的衰减和干扰。
计算空间损耗的公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示,其中最常用的是自由空间路径损耗模型。
自由空间路径损耗模型是一种简化模型,它假设信号在传播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障碍物和干扰,只受到自由空间路径损耗的影响。
根据这个模型,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空间损耗:L = 20log10(d) + 20log10(f) + K其中,L表示空间损耗的功率级别(单位:dB),d表示传输距离(单位:米),f表示信号的频率(单位:赫兹),K表示常数,用于补偿其他影响因素。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空间损耗与传输距离和信号频率成正比。
也就是说,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和信号频率的增加,空间损耗将会增大。
这是因为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信号经过的自由空间也会增加,导致信号的衰减;而随着信号频率的增加,信号的波长会变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也会增大。
除了自由空间路径损耗模型,还有其他几种常用的空间损耗模型,比如二次衰减模型、对数正态模型和多壁模型等。
这些模型考虑了更多的影响因素,比如地形、建筑物、大气条件等,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空间损耗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覆盖范围。
通过合理地选择传输距离、信号频率和功率等参数,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空间损耗,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室分常用的计算公式、自动换算(实用型)--
![室分常用的计算公式、自动换算(实用型)--](https://img.taocdn.com/s3/m/273a6341f01dc281e53af0f1.png)
0.001823068W/m2
0.000455985W/m2
0.455984803
基站最大输出功率20W 基站最大输出功率导频功率(15%)
3W
导频功率(15%)
SWR ==
Bm α===数值=
天线口2m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
天线口1m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 天线口 天线口
数值=
0.001823068W/m2
0.000455985W/m2
0.455984803
基站最大输出功率20W
导频功率(15%)3W
入
天线口1m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天线口2m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入
注释
=√Pr/√Po Po=输入功率 Pr=反射功率
损耗Hdb=20log(1/T)=20log[(SWR+1)/(SWR-1)] =-20Log[(SWR-1)/(SWR+1)]
dBm=10Log(W*1000)
W=10次幂(dBm*0.1-3)
空间链路损耗L=32.4+20LogF(MHz)+20LogD(Km)
耗=1米空间损耗L(1)+20Log(D/1)+αD+FAF
一般取0.5,FAF为穿透损耗
边缘场强=天线口功率+天线增益-链路损耗成线性值(功率),加减后再换算成电平
天线功率(线性值)/球面积
1m球面积公式S=4πR2=12.566
2m球面积公式S=4πR2=50.24。
无线WiFi天线增益计算定律
![无线WiFi天线增益计算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4af0e26287c24028915fc3c8.png)
无线WiFi-天线增益计算公式附1:天线口径和2.4G频率的增益0.3M 15.7DBi0.6M 21.8DBi0.9M 25.3DBi1.2M 27.8DBi1.6M 30.3DBi1.8M 31.3DBi2.4M 33.8DBi3.6M 37.3DBi4.8M 39.8DBi附2:空间损耗计算公式Ls=92.4+20Logf+20Logd附3:接收场强计算公式Po-Co+Ao-92.4-20logF-20logD+Ar-Cr=Rr其中Po为发射功率,单位为dbm.Co为发射端天线馈线损耗.单位为db.Ao为天线增益.单位为dbi.F为频率.单位为GHz.D为距离,单位为KM.Ar为接收天线增益.单位为dbi.Cr为接收端天线馈线损耗.单位为db.Rr为接收端信号电平.单位为dbm.例如:AP发射功率为17dbm(50MW).忽略馈线损耗.天线增益为10dbi.距离为2KM.接收天线增益为10dbi.到达接收端电平为17+10-92.4-7.6-6+10=-69dbm附4: 802.11b 接收灵敏度22 Mbps (PBCC): -80dBm11 Mbps (CCK): -84dBm5.5 Mbps (CCK): -87dBm2 Mbps (DQPSK): -90dBm1 Mbps (DBPSK): -92dBm(典型的测试环境:包错误率PER < 8% 包大小:1024 测试温度:25ºC + 5ºC)附5: 802.11g 接收灵敏度54Mbps (OFDM) -66 dBm8Mbps (OFDM) -64 dBm36Mbps (OFDM) -70 dBm24Mbps (OFDM) -72 dBmbps (OFDM) -80 dBm2Mbps (OFDM) -84 dBm9Mbps (OFDM) -86 dBm6Mbps (OFDM) -88 dBm---------------------------------------------------------------发一个计算抛物面半径的公式,不少人拿到抛物面可以一下子计算不出来焦点。
天线基本知识及应用--链路及空间无线传播损耗计算
![天线基本知识及应用--链路及空间无线传播损耗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dd5d469561252d380eb6e3a.png)
∙天线基本知识及应用--链路及空间无线传播损耗计算∙ 1 链路预算上行和下行链路都有自己的发射功率损耗和路径衰落。
在蜂窝通信中,为了确定有效覆盖范围,必须确定最大路径衰落、或其他限制因数。
在上行链路,从移动台到基站的限制因数是基站的接受灵敏度。
对下行链路来说,从基站到移动台的主要限制因数是基站的发射功率。
通过优化上下行之间的平衡关系,能够使小区覆盖半径内,有较好的通信质量。
一般是通过利用基站资源,改善网络中每个小区的链路平衡(上行或下行),从而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
最终也可以促使切换和呼叫建立期间,移动通话性能更好。
上下行链路平衡的计算。
对于实现双向通信的GSM系统来说,上下行链路平衡是十分重要的,是保证在两个方向上具有同等的话务量和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也关系到小区的实际覆盖范围。
下行链路(DownLink)是指基站发,移动台接收的链路。
上行链路(UpLink)是指移动台发,基站接收的链路。
上下行链路平衡的算法如下:下行链路(用dB值表示):PinMS = PoutBTS - LduplBTS - LpBTS + GaBTS + Cori + GaMS + GdMS - LslantBTS - LPdown式中:PinMS 为移动台接收到的功率;PoutBTS为BTS的输出功率;LduplBTS为合路器、双工器等的损耗;LpBTS为BTS的天线的馈缆、跳线、接头等损耗;GaBTS为基站发射天线的增益;Cori为基站天线的方向系数;GaMS为移动台接收天线的增益;GdMS为移动台接收天线的分集增益;LslantBTS为双极化天线的极化损耗;LPdown为下行路径损耗;上行链路(用dB值表示):PinBTS = PoutMS - LduplBTS - LpBTS + GaBTS + Cori + GaMS + GdBTS -LPup +[Gta]式中:PinBTS为基站接收到的功率;PoutMS为移动台的输出功率;LduplBTS为合路器、双工器等的损耗;LpBTS为BTS的天线的馈缆、跳线、接头等损耗;GaBTS为基站接收天线的增益;Cori 为基站天线的方向系数;GaMS为移动台发射天线的增益;GdBTS为基站接收天线的分集增益;Gta为使用塔放的情况下,由此带来的增益;LPup为上行路径损耗。
无线电空间传输损耗衰减计算
![无线电空间传输损耗衰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6431adb7f1922791688e85e.png)
无线电空间传输损耗衰减计算无线传输路径分析是无线传输网络设计的重要步骤,通过对传输路径的分析便于网络设计者根据无线链路的裕量大小选择合适类型的天线(方向,极化,增益等指标),安装天线高度,选择合适的馈缆和长度等。
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下无线传输路径分析中的自由空间损耗的计算,信号接收强度的计算,链路系统裕量的计算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1.自由空间损耗的计算自由空间损耗是指电磁波在传输路径中的衰落,计算公式如下:Lbf=32.5+20lgF+20lgDLbf=自由空间损耗(dB)D=距离(km)F=频率(MHz)2400MHz:Lbf=100+20lgD5800MHz:Lbf=108+20lgD以上公式是在气温25度,1个大气压的理想情况的计算公式。
下表列出典型自由空间损耗值距离(km) 路径损耗@2.4GHz(dB)1 2 3 4 5 6 7 -100 -106 -110 -112 -114 -116 -1178 9 10 -118 -119 -120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24 -126 -128 -130 -131 -132 -133 -134通过查找上表和通过公式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从发射站到接收站电磁波传输的理论衰落.2.信号接收强度的计算:信号接收强度是指接收站设备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
RSS=Pt+Gr+Gt-Lc-LbfRSS=接收信号强度Pt=发射功率Gr=接收天线增益Gt=发射天线增益Lc=电缆和缆头的衰耗Lbf=自由空间损耗举例说明,如果发射站与接收站两站点相距25Km,设备发射功率20dBm,发射天线增益为17dBi,接收天线增益为24dBi,电缆和缆头损耗3dBi。
则接收信号强度 RSS=20+17+24-3-128=-70dB3.链路系统裕量SFM(Syetem Fade Margin)的计算链路系统裕量是指接收站设备实际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与接收站设备允许的最低接收阈值(设备接收灵敏度)相比多的富裕dB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