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体系培训(基础知识和要求)

合集下载

企业标准体系培训基础知识和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培训基础知识和要求

国际化标准
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越 来越多的企业将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和实施,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企业标准体系将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企业实 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创新驱动
企业标准体系将更加注重创新和知识 产权的保护,推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 革新和产品升级。
培训方式选择
根据培训内容和目标,选择合 适的培训方式,如线上培训、 线下培训、内部培训、外部培 训等。
实施培训
按照培训计划和方式,组织员 工参加培训,确保培训的顺利
进行。
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01
02
03
04
评估方式选择
选择合适的评估方式,如考试 、问卷调查、访谈等,对员工
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分析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企业标准体系的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的要求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企业标准体系培训的实施
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企业需求和员工能力评估 ,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时间、
方式等。
确定培训内容
根据企业标准体系的要求,确 定培训的具体内容,包括标准 体系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 、应用等。
准化的管理流 程,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减少资源浪费。
标准化操作规范
制定企业内部的标准化操 作规范,确保员工按照统 一的标准进行操作,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标准化数据管理
建立标准化的数据管理流 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一致性,为企业决策提供 有力支持。
企业标准体系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企业标准体系培训基础知识 和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培训(基础知识和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培训(基础知识和要求)

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
五六十年代(1949-1976)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 五六十年代(1949-1976)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 1 以苏联标准为主; 以苏联标准为主; 2 是国家组织现代化“生产和建设”的重要手段; 是国家组织现代化“生产和建设”的重要手段; 3 标准分级:国家标准、部标准、企业标准; 标准分级:国家标准、部标准、企业标准; 4 文化大革命标准化工作遭到了严重破坏(1966文化大革命标准化工作遭到了严重破坏(19661976仅颁布 个国家标准 1976仅颁布400个国家标准) 仅颁布400个国家标准)
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来进行技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 术垄断,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个重要举措。 术垄断,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个重要举措。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将产生几何级数经济 效益;(DVD事件 事件) 效益;(DVD事件) 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阻碍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 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阻碍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利用 标准形成贸易技术壁垒, 标准形成贸易技术壁垒,必要时成为阻止他国产品进 入本国市场的工具;( ;(如欧盟颁布涉及八大类电子电 入本国市场的工具;(如欧盟颁布涉及八大类电子电 器产品中禁止使用六种有害物质的指令; 器产品中禁止使用六种有害物质的指令;日本的肯定 列表) 列表)

商务部《200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对 商务部《200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对 外贸易影响》 外贸易影响》 • 15%的出口企业,18类产品直接损失 15%的出口企业,18 18类产品直接损失 ——691亿美元,占全年出口额9% 占全年出口额 • 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21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贸易额2.85% 占全国出口贸易额 • 中国企业出口贸易机会损失 ——1470亿美元,约占全年出口额19.29% 约占全年出口额

企业标准体系培训讲义

企业标准体系培训讲义

企业标准体系培训讲义一、标准体系概述1.1 什么是标准?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1.2 标准体系的定义标准体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照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这些标准可以是国家、行业、地方或企业制定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为特定领域提供指导和规范。

二、标准化基础知识2.1 标准化的发展历程标准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标准化的发展主要起源于工业革命以后。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各国开始制定和实施标准。

2.2 标准的分类根据标准的性质和范围,可以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此外,还可以根据标准的约束力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三、企业标准体系构建3.1 构建企业标准体系的必要性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部的标准集合,它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同时,企业标准体系也是企业进行合规性管理的重要依据。

3.2 企业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企业标准体系应遵循“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科学合理、系统优化;与企业管理体系相适应”的原则。

3.3 企业标准体系的构建步骤(1)确定标准化对象和标准化范围;(2)制定标准化管理流程;(3)确定企业标准体系结构;(4)编写企业标准;(5)审核和发布企业标准。

四、企业标准编写方法4.1 企业标准的编写要求企业标准的编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规定,文字简明清晰,术语准确无误,技术数据真实可靠。

同时,还需遵循“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原则。

标准基础知识

标准基础知识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 ,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也可以说标准体系是一种由标准组成的系统。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⑴简化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

对象的多样性发展规模超出必要的范围时,消除多余的、可替换的、低功能的环节,保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使总体功能最佳。

例如:自行车型号和服装型号,仅有有限的几个尺寸标准。

⑵统一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不必要的多样化而造成混乱,为人类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例如:解放前,东北中东铁路的轨距是 1542mm、京沈铁路轨距是 1435mm、滇越铁路则是 1000mm ,标准化就必须统一。

⑶协调任何事物处于广泛联系之中,存在着相关性,其在系统中作为一个功能单元,既受约束,又影响整个功能的发挥,必须与其它功能单元进行协调,在连接点上找到一致性,使整体功能最佳。

例如:水龙头和消防带必须协调配套,纸张、印刷设备、打印设备、书架、文件夹也必须协调一致。

⑷优化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例如:标准中各项技术指标的确定就是优化的结果。

服务业组织的标准体系由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三大子体系组成。

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是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的基础,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是服务提供标准体系的直接的支撑,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促使服务保障标准体系的完善。

2019年企业标准体系建立课程培训教材PPT课件

2019年企业标准体系建立课程培训教材PPT课件





程程程
序序序
9
10 11

管 理




程程
序序
n1
n2
标 准 化 管 理








nm
n
供参考的管理标准体系 结构1——按体系文件
28
技术基础标准
管理基础标准
工作基础标准


















技管 术理 标标 准准
技管 术理 标标 准准
技管 术理 标标 准准
技管 术理 标标 准准
管 理


体标


系准


评化


价管
管理

多若个干体相系互 的
第 三 层
联的系组子相合体互系作用










27
质量管理手册
管理手册
标准化管理手册




综 合 管
•开
发 管






程程
序序
1
2
程程程程 序序序序
3456












程程
序序
7
8


1、要素的确定 (1)完整——基本涵盖企业主要技术

标准化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试卷

标准化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试卷

标准化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试卷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标准化的目的是()A 获得最佳秩序B 促进技术进步C 提高产品质量D 便于管理2、下列关于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A 标准是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规范性文件B 标准是自愿采用的C 标准的制定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D 标准的内容是一成不变的3、我国的标准分为()级。

A 二B 三C 四D 五4、国家标准的代号是()A GB B GB/TC QBD QB/T5、行业标准是对()的补充。

A 国家标准B 地方标准C 企业标准D 国际标准6、企业标准应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A 低于B 相当于C 高于D 不低于7、标准的实施监督部门是()A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B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C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D 以上都是8、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分为()A 等同采用和修改采用B 等同采用和等效采用C 等效采用和非等效采用D 以上都是9、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A 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B 制定标准、修订标准和宣传标准C 收集标准、发布标准和推广标准D 以上都不对10、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年。

A 3B 5C 8D 10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标准化的作用包括()A 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B 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C 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D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2、标准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标准的性质可以分为()A 技术标准B 管理标准C 工作标准D 以上都是3、下列属于技术标准的是()A 产品标准B 基础标准C 方法标准D 安全标准4、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内容包括()A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B 制定企业标准C 组织实施标准D 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5、标准编写的基本原则包括()A 统一性B 协调性C 适用性D 规范性6、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的意义包括()A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B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C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D 以上都是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标准化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

标准基础知识

标准基础知识

标准基础知识1、什么是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 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2、什么是标准化?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3、什么是企业标准化?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

4、什么是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也可以说标准体系是一种由标准组成的系统。

5、什么是企业标准体系?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6、标准化的原则是什么?⑴简化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

对象的多样性发展规模超出必要的范围时,消除多余的、可替换的、低功能的环节,保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使总体功能最佳。

例如:自行车型号和服装型号,仅有有限的几个尺寸标准。

⑵统一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不必要的多样化而造成混乱,为人类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例如:解放前,东北中东铁路的轨距是1542mm、京沈铁路轨距是1435mm、滇越铁路则是1000mm,标准化就必须统一。

⑶协调任何事物处于广泛联系之中,存在着相关性,其在系统中作为一个功能单元,既受约束,又影响整个功能的发挥,必须与其它功能单元进行协调,在连接点上找到一致性,使整体功能最佳。

例如:水龙头和消防带必须协调配套,纸张、印刷设备、打印设备、书架、文件夹也必须协调一致。

⑷优化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例如:标准中各项技术指标的确定就是优化的结果。

7、标准体系总体结构服务业组织的标准体系由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三大子体系组成。

标准化基础知识与企业标准体系精品文档

标准化基础知识与企业标准体系精品文档

2019/10/18
3
标准化基础知识
什么是标准化?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
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 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 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 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 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 作。
2019/10/18
4
标准化基础知识
2019/10/18
22
标准化基础知识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有哪些?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二、企业标准化机构和人员 三、企业标准化职责 四、企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 五、企业标准的制定 六、企业标准的实施
2019/10/18
23
标准化基础知识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019/10/18
10
标准化基础知识
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什么?
"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 益"是制定标准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最 佳效益,就是要发挥出标准的最佳系统 效应,产生理想的效果;这里所说的最 佳秩序,则是指通过实施标准使标准化 对象的有序化程度提高,发挥出最好的 功能。
2019/10/18
2019/10/18
28
标准化基础知识 我国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
方针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是认真研究, 积极采用,区别对待。
主要遵循的原则是: ① 要密切结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 有利于完善我国标准体系,促进我国标准水平的 不断提高,努力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③ 要合理安排采用的顺序,注意国际上的通行需要, 还要考虑综合标准化的要求; ④ 采用国外先进标准要根据标准的内容区别对待。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标准制定的程序
标准编写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协 调性和规范性等原则,确保标准的合 理性和可操作性。
标准制定需要经过立项、起草、审查 、批准和发布等程序,确保标准的权 威性和有效性。
标准编写的步骤
标准编写需要经过准备、起草、征求 意见、审查和批准等阶段,确保标准 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03
标准化工作流程
准化体系。
03
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建立标准化体系需要经过调研、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估等阶段,需要
明确体系的组成、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规章
制度,确保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标准的种类和级别
国家标准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具有 全国范围内的普遍适用性和强制性, 是其他标准的基础。
性。
质量管理实践是标准化发展的源 泉,标准化将最佳实践转化为可 复制的标准,有助于组织提高质
量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明确组织的质量追求和期望,为质量管理提供指导。
确定组织结构和职责
建立清晰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确保质量管理活动的规范 化和标准化。
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统一原则
确保标准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避免混乱和重复。
简化原则
简化流程和操作,提高效率和 效益。
协调原则
协调各方利益和需求,达成其 适应性和有效性。
标准化工作的程序
征求意见
向相关方征求意见,收集反馈 和建议。
发布实施
发布标准并推动其在实际工作 中得到应用。

标准化基础知识与企业标准体系

标准化基础知识与企业标准体系

标准化基础知识 企业标准的制定原则是什么?
制定企业标准的原则: (1)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 行强制性标准。 (2)保证安全、卫生,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保护消费者利益, 保护环境。 (3)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 理,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5)鼓励采用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6)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能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有利 于产品的通用互换,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7)有利于对外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 (8)本企业内的企业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标准化的实质和目的是什么?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 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 质。"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 益"则是标准化的目的。
2019/1/13 5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的对象是什么?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 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及各种定额、规划、 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称为标准化对象。 标准化对象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准化 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 是标准化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 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 本质和普遍规律。
2019/1/13 3
标准化基础知识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 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 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 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 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 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 作。
2019/1/13 4
什么是标准化?
标准化基础知识
2019/1/13 21
标准化基础知识

企业标准化基本知识培训

企业标准化基本知识培训

1.强制性标准
是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中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 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 的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2. 强制性标准制定范围
1)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财产 2)保护动物和植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3)保护环境 4) 保护国家基本安全 5) 防止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等合法目标。
1
英国国家标准——BS; 日本国工业标准——JIS; 日本汽车工业学会标准——JISO; 法国国家标准——NF; 意大利国家标准——UNI; 瑞士国家标准——SNV;
3
国外企业标准
德国MAN公司企业标准——MAN、M; 奥地利斯太尔公司企业标准——NO5。
4.
中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GB; 建材行业标准— —JC: 国家军用标准——GJB; 交通行业标准— —JT; 汽车行业标准——QC; 石化行业标准— —SH; 机械行业标准——JB; 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 石油行业标准——SY; 化工行业标准——HG;
4. 企业标准体系
定义: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 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
企业标准体系由GB/T 15496《企业 标准体系 要求》、 GB/T 15497 《企业 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8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 作标准体系》、 GB/T 19273 《企业标 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组成。 企业标准体系应是以技术标准体系 为主,包括有为实现技术标准的要求而 建立的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 以及为有效运行全过程标准化的各项标 准化管理要素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化基本知识
培训大纲
标准化基础知识介绍 标准资料管理要求

标准化基础知识与企业标准体系

标准化基础知识与企业标准体系

2001年 第32届:环境与标准:紧密相连
2002年 第33届:一个标准 一次检验 全球接受
2003年 第34届:为全球信息社会制订全球标准
2004年 第35届:标准联结全世界
2005年 第37届:标准:为小企业创造大效益
32
企业标准体系
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未经国际标准化 组织(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 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 区域性组织的标准和国际上有权威 的团体标准与企业(公司)标准中 的先进标准。
2021/10/14
27
标准化基础知识
什么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把国 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通过分析研 究,不同程度地纳入我国的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且按照规定 的程序进行起草、审批、发布,在生产建设、 使用流通中贯彻执行,经过企业部门验收的 才算正式采用。
标准化基础知识 与企业标准体系
---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
标准化
2021/10/14
1
标准化基础知识
2021/10/14
2
标准化基础知识
什么是标准?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 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 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 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 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 益为目的。
24
标准化基础知识
企业标准的制定原则是什么?
制定企业标准的原则:
(1)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 行强制性标准。 (2)保证安全、卫生,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保护消费者利益, 保护环境。
(3)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 理,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5)鼓励采用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6)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能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有利 于产品的通用互换,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7)有利于对外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 (8)本企业内的企业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企业标准体系培训

企业标准体系培训
改进》
五、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 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
技术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技术范围内的标准 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它是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是 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技术依据。
技术标准体系
技术基础标准
设 计 、 开 发 技 术 标 准
产 品 标 准
半 成 品 技 术 标 准
培训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知识、企业标准体系包含的 主要内容、标准编写等知识; 调研
实地走访企业的主要部门,分析标准化管理现状和工 作现状;清理现有的标准和相关文件。
标准体系文件编写
结合企业实际,构建标准体系表,按照体系表下达任 务,编制相关标准并完善。
(三)标准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管理的持 续改进提供了支持
企业标准体系可以根据标准化法的需求适时进 行复审修订,也可根据市场信息和需求,及时跟踪 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信息,保持标准的有效性, 实现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从而不断促进企业管理 的持续改进。
四、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和依据
企业方针目标
企业贯彻的标准化法规 和企业标准化规定
六、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 准之间的关系
技术标准:针对技术要求 管理标准:针对管理事项(对事) 工作标准:针对岗位或工种(对人)
技术标准体系是核心,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 准体系是保障。
七、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的程 序
组织准备 成立标准化机构;明确标准化职责;提出企业标准体
系的活动方案等; 动员教育、标准体系培训
综 合 管 理 标 准
营 销 管 理 标 准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标 准
财 务 管 理 标 准
设 计 、 开 发 与 创 新 管 理 标 准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培训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培训

问题二:标准体系不健全
总结词
标准体系不完善、不规范
详细描述
企业在建立标准体系时,可能存在标准不齐全、标准之间不协调、 标准内容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标准体系无法有效地指导企业各项工 作。
解决方案
建立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明确各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程序,确保标 准之间的协调性和规范性,提高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03
企业标准体系建立流程
Chapter
需求分析
确定标准体系的目标和范围
明确企业标准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覆盖的范围,为后续的标准 制定提供指导。
收集内外部信息
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调研,收集相关法律法规、竞争对手、客户 需求等信息。
分析标准需求
根据收集的信息,分析企业所需的标准,明确标准制定的重点和优 先级。
培训目标
掌握企业标准体系的基本概念、原理 和方法;
掌握企业标准体系中各个标准的制定 、修订和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熟悉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实施、评 价和改进的过程和方法;
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和业务水平,为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 标准体系提供人才保障。
02
企业标准体系概述
Chapter
企业标准体系定义
问题四:标准化人才缺乏
总结词
缺乏专业的标准化人才
详细描述
企业在开展标准化工作时,可能存在标准化人才不足的问题,导致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受到 限制。
解决方案
加强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专业的标准化团队,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水平和质 量。同时,加强与行业协会、标准化组织等的合作与交流,获取更多的标准化资源和支持 。
THANKS
感谢观看
06
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常见问题与 对策

企业标准体系概要和基础知识

企业标准体系概要和基础知识
活动。 3、 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组织实施企业标准化机构下达的标准化工作任务。 组织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标准。 按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奖惩。
第四节、企业标准化管理
1、 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管理制度〕 规定企业标准化工作体制、组织机构、任务、职责、工作
方法与要求; 规定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复审的工作原那么、工作程序
剪裁不能影响企业符适宜用法律法规要 求及企业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三、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根本要求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 规、方针政策;
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
及具体要求; 规定实施标准及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原那么、方法、
要求、程序和分工; 规定标准及标准信息的搜集、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规定实施各级有关标准的程序和方法; 规定标准化规划、方案内容、工作程序和要求; 规定标准化培训的任务、目标、方法和程序; 规定标准化成果奖励工作程序和要求。
2、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方案
另外:
GB/T 13016-1991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原那么和要求? GB/T 13017-1995 ?企业标准体表编制指南?
二、企业标准体系的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是“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 业〞,并且明确了“本标准规定的要求是 通用的,不同类型企业可根据产品类型和 生产特点,适当剪裁。
关键应把握以下几点:
➢ 标准和标准化的目的是在一定 范围内获得最正确秩序,也就 是追求一定范围的有序化
➢ 是标准性文件和条款的理解 ➢ 标准化是一个过程〔活动〕

企业标准体系培训

企业标准体系培训
2、企业标准制修订原则 1) 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2) 充分考虑 顾客和市场的需求; 3) 积极采标;4)有利于扩大 对外贸易;5)有利于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6) 企业 标准体系内各标准之间应协调。
可编辑课件
3、制定企业标准的一般程序
1)制定企业标准计划。 2)调查研究,收集信息。 3)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 4) 编写标准送审稿
策、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 确定与本企业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任务 和目标。
• 确定企业标准化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 审批企业标准化规划、计划和标准化活动经费。 • 组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审批企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体
系。
• 鼓励、表彰为企业标准化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可编辑课件
2、 企业标准化机构及其人员的职责
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 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 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可编辑课件
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 是建立、完善和实施标准体系,制 定、发布企业标准,组织实施企业标 准体系内的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对标准 体系的实施进行监督、合格评价和 评定并分析改进。
可编辑课件
2、企业标准体系的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是“各种类型和不同规 模的企业”,并且明确了“本标准 规定的要求是通用的,不同类型企 业可根据产品类型和生产特点,适 当剪裁。剪裁不能影响企业符合适 用法律法规要求及企业标准体系的 系统性和有效性。
可编辑课件
3、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 法规、方针政策;
贯彻执行情况; • 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
引进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标准化法律、 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培训(基础知识和要求)精品资料

企业标准体系培训(基础知识和要求)精品资料
苛刻的技术要求 检测成本的大量增加
我国出口的技术产品仅德国一年损失——1000多万美元
核心——标准
(2)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 涉及范围:302种食品,799种农业化学品,54782个 限量标准
• 成本增加: – 产品检测项目大幅度增加 – 限量指标更为严格 – 检测费用成倍增加 – 通关速度大大减缓
1、2005年前,完成我国技术标准管理体制由计 划型向市场型的初步转变;(转型战略)
2、2010年前,形成新型的技术标准体系,全面 提高技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协调战略)
3、2020年前,显著提升我国技术标准工作在国 际标准化领域中的地位。(突破战略)
三个战略的时间布局 第一阶段(2005年前): 该阶段将创造企业为主体的“条件”,处 于起草标准的“主体”向企业过渡的阶段。该 阶段的主体将是“政府”和“企业”。
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
改革开发初期(1977-1988)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技术标 准: 1 标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生产和管理,标准等同与技 术法规; 2 采用国际标准是这一阶段重要标志 3 标准分级:国家标准、专业标准、企业标准
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技术标准(1988年后): 1 标准化法颁布:标准化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阶段; 2 标准的作用:为了生产建设和对外贸易; 3 标准分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人 们将更加关注安全、健康、环保以及资源合理 利用等问题。
挑战
主要发达国家制定标准化发展战略对我国构成挑战: 国外标准更加强调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将信息、环 保、制造技术作为战略的重点;
国外标准与市场紧密联系,与科技更加协调,标准 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人 们将更加关注安全、健康、环保以及资源合理 利用等问题。


挑战
主要发达国家制定标准化发展战略对我国构成挑战: 国外标准更加强调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将信息、环 保、制造技术作为战略的重点; 国外标准与市场紧密联系,与科技更加协调,标准 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各国国际战略的实施,也相对挤压了我国实质参与 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空间。 这些都对我国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我国目前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
管理体制不适应 运行机制不适应:计划型、缺乏市场适应性,制定 部门与真正的企业实际情况脱节,标龄长(10.2年), 制定周期长(4.5年),水平低;

科技开发与标准制定相脱节


我国目前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
标准的自主技术含量低 未能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在ISO、IEC
美国 ISO IEC 131 31
TC或SC承担秘书处的情况
法国 85 31 德国 132 25 英国 109 25 日本 32 10 中国 12 3

ISO现有193个技术委员会(TC)和540个分技
术委员会(SC),我国目前仅承担了ISO的6 个TC和9个SC的秘书处工作,占整体2%;
护本国经济利益成为发达国家实施标准战略的根本
目的;


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来进行技 术垄断,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个重要举措。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将产生几何级数经济 效益;(DVD事件) 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阻碍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利用 标准形成贸易技术壁垒,必要时成为阻止他国产品进 入本国市场的工具;(如欧盟颁布涉及八大类电子电 器产品中禁止使用六种有害物质的指令;日本的肯定 列表)
苛刻的技术要求
检测成本的大量增加
我国出口的技术产品仅德国一年损失——1000多万美元
核心——标准
(2)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涉及范围:302种食品,799种农业化学品,54782个 限量标准 • 成本增加: – 产品检测项目大幅度增加 – 限量指标更为严格 – 检测费用成倍增加 – 通关速度大大减缓 例如:大米检测 项目数:129项 → 579项;检测费用:→11万余元 • 直接影响:农产品出口额→80亿美元;出口企业 →6000多家
1 标准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生产和管理,标准等同与技 术法规;
2 采用国际标准是这一阶段重要标志
3 标准分级:国家标准、专业标准、企业标准


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技术标准(1988年后):

1 标准化法颁布:标准化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阶段; 2 标准的作用:为了生产建设和对外贸易; 3 标准分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 准; 4 标准的性质: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5 《标准化法》还未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痕迹。



制定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
战略思想: 提高技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 推进中国的“技术制度”建设

战略方针 以市场为主导 以企业为主体 政府宏观管理
社会广泛参与

战略目标的三个阶段:
1、2005年前,完成我国技术标准管理体制由计
划型向市场型的初步转变;(转型战略)
2、2010年前,形成新型的技术标准体系,全面 提高技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协调战略) 3、2020年前,显著提升我国技术标准工作在国 际标准化领域中的地位。(突破战略)

ISO现有国际标准16455项,以我国为主起草 的仅为29项,仅占ISO国际标准的0.18%; IEC现有89个TC ,88个SC,我国仅承担了4 个TC的秘书处工作,约占整体的2%



我国技术标准的优势
拥有一支强大的标准化工作队伍和数量不少的国家 标准(21410项)、行业标准(33552项)、地方标准
五六十年代(1949-1976)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 技术标准: 1 以苏联标准为主; 2 是国家组织现代化“生产和建设”的重要手段;
3 标准分级:国家标准、部标准、企业标准;
4 文化大革命标准化工作遭到了严重破坏(1966-
1976仅颁布400个国家标准)


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
改革开发初期(1977-1988)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技术标 准:


(1)欧盟电气指令(ROHS)
提出了六种有害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二 苯醚(PBDE)的最大限量值。
其中铅(Pb)、汞(Hg)、六价铬(Cr6+)、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 (PBDE)的最大允许含量为0.1%(1000ppm),镉(cd)为0.01%(100ppm)。
(10304)和企业标准(130多万);

科技发展将以“重点跨越”为基本目标,为技术标
准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制度及总体经济实力的支撑:GDP居世界第四位, 制度上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话题二: 中国技术标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的市
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完善,这将为我们提高技 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商务部《200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对 外贸易影响》 • 15%的出口企业,18类产品直接损失 ——691亿美元,占全年出口额9% • 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21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贸易额2.85% • 中国企业出口贸易机会损失 ——1470亿美元,约占全年出口额19.29%


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

三个战略的时间布局
第一阶段(2005年前):
该阶段将创造企业为主体的“条件”,处
于起草标准的“主体”向企业过渡的阶段。该
阶段的主体将是“政府”和“企业”。

三个战略的时间布局
第二阶段(2010年前):
该阶段企业将成为起草标准的主体,政府转向宏观
引导,并且政府的一部分工作转向推动突破战略的实施。 到2010年,争取实现:
标准化基础
前言
话题一:
我国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加快,国际贸易对标准的需求 加大。“国际商业的语言就是标准”-美国商务部长唐
纳德.埃文斯;

美国(2000年)、日本(2001年)、英国(2003年)
等发达国家分别制定本国的标准化战略;

抢夺国际标准的组织席位和国际标准的制高点,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