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马煤矿永久避难硐室功能测试研究报告
避难硐室测试报告
KJYD-96/50型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系统功能测试报告施工单位:目录一避难硐室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测试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测试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压风供氧系统实验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气幕、喷淋实验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气密性实验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过渡室泄压实验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管路耐压性能实验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供水施救系统实验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排水系统实验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KJYD-96/50型永久避难硐室系统功能测试报告一避难硐室概况由为施工建造的80人永久避难硐室,依据以下国家标准或规定设计施工:一、国家煤矿安监局《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平安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20〕146号)二、《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治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20〕15号)3、《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平安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大体标准(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20〕33号)工程主体由过渡室(2个)、生存室(1个)组成,工程由防爆密封门、气幕及喷淋系统、压风供氧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给水系统、动力保障系统、通信系统、照明系统、生存保障系统、泄压系统等组成,可与矿井平安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其它五大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平安避险系统。
3.1永久避难硐室评估报告
紧急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矿井紧急避险硐室评估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安全避险系统应当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六百八十六条(人员入井必须随身携带额定时间不低于30min的隔绝式自救器,矿井应当根据需要在避灾路上设置自救器补给站)、六百八十九条(突出矿井必须建设采区避难硐室,采区避难硐室必须接入压风管路和供水管路,满足避险人员的避险需要,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h。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回采长度超过500m时,应当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建设临时避难硐室或者其他避险设施)规定,特对我矿安全避险系统进行有效性评估,现我矿紧急避险硐室评估如下:一、成立评估领导小组组长:(技术负责)副组长:(矿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成员:二、系统评估(一)监测监控系统评估现我矿用的KJ90NA型矿井监控系,主要由地面中心站、矿用监控仪、各种传感器和控制执行器等部分组成。
地面中心站主机连续不断地轮流与各个分站进行通信,每个分站接收到主机的询问后,立即将该分站接收的各测点的信号传给主机,各分站又不停地对接收到的各传感器信号(开关量、模拟量)进行检测变换和处理,时刻等待主机的询问,以便把检测的参数送到地面。
需要对井下设备进行控制时,主机将控制命令与分站巡检信号一起传给分站,由分站输出开关控制设备。
监控主机将接收到的实时信号进行处理和存盘,并通过本机显示器、电视墙等外设显示出来。
可显示各种测量参数表、各种参数的实时或历史曲线、柱状图、圆饼图等,也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各种报表,或通过绘图仪绘制各种图表和曲线。
KJ90NA系统的中心站设在井中调度中心,中心站配备两台PⅣ以上品牌工控机作为监测主机(互为备用),两台主机均插有网卡,作为计算机网络的一个工作站,监测主机的信息可以进入全矿井计算机局域网。
监测系统配置一台激光打印机。
中心站计算机电源由电网经交流净化电源供给,同时配备在线式UPS电源,以保证在电网停电时系统的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两小时。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调研报告及井下避难硐室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调研报告及井下避难硐室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摘要:本文通过现场调研及与煤矿交流过程中发现的避难硐室的设计、施工及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力图使避险硐室的设计及使用更加合理、可靠,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关键词:煤矿井下避难硐室2010年8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首次明确传达了我国煤矿井下需设置紧急避险系统的精神,其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分别以安监总厅煤装〔2011〕59号“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示范矿井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置做出了相关要求。
在西南地区产煤省市中,重庆市在井下设置避难硐室时间较早,配置较齐全。
2012年3月,受云南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派遣,笔者赴重庆进行了重庆市井工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的调研工作,先后对重庆市荣昌县红星三井煤矿井下临时避难硐室、重庆市中梁山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及所设置的救生舱进行了实地考察。
现就调研工作中所获得的知识及发现的问题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一、调研情况2012年3月14日,调研人员赴重庆市荣昌县红星三井煤矿调研。
该矿为接替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t/a,为低瓦斯矿井。
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开采煤层属极薄煤层。
红星三井煤矿一水平采用平硐开拓,二水平采用暗斜井开拓。
井下设置了临时避难硐室,该硐室设置于煤层底板下,采用光面爆破,围岩较稳固,不需支护。
硐室入口设有两道门,均向外开启,外侧为防爆密闭门,抗压强度0.38Mpa,内侧为密闭门。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功能测试报告
横山县正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功能测试报告
使用单位:横山县正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检测单位:江苏三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时间:2014年4月20日
气幕喷淋系统检验报告
一、检验对象
横山县正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和煤矿
二、检验标准
根据《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局装[2012]15号)文件要求,避难硐室安装完成后需要对避难硐室的过渡室内的气幕和喷淋系统进行检验。
要求气幕应当覆盖整个防护密闭门。
三、检验工具
100mm×10mm纸条
四、检验方法
1、气幕测试:沿防护密闭门门框周边每隔300mm固定一张长100mm宽10mm的纸条,打开气幕,检查空气幕覆盖情况,每张纸条明显抖动,即为达到设计要求。
2、喷淋测试:。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系统研究及应用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系统研究及应用发布时间:2023-01-04T06:33:29.478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7期作者:尚乾[导读] 煤矿井下的安全防护体系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矿井的监测与监控体系,对矿井瓦斯浓度、CO浓度、温度、风速进行动态监测,尚乾国能榆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青龙寺煤矿分公司 719300摘要:煤矿井下的安全防护体系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矿井的监测与监控体系,对矿井瓦斯浓度、CO浓度、温度、风速进行动态监测,并完善应急关停和撤离机制,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和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在煤矿井下发生事故时,通过设置救生舱、避难硐室等应急避难设施,使矿井内的工作人员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得到及时的避难。
通过完善给水救援体系,为井下工人提供洁净的水源和营养液。
通过健全通讯,使井上、下、各作业点之间的通讯畅通,为灾害防御、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精确的信息。
关键词: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研究应用引言煤矿井下的最大开采深度已达1500m以上,但由于矿井环境的复杂性和灾害因素的复杂性,致使矿井事故频发。
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应采取“双重防范机制”,加强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以减少事故的危险性,并积极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在事故无法彻底消除的前提下,积极建立煤矿安全应急体系,以减少灾害损失,减少人员伤亡。
煤矿井下应急避难体系是一个有机的体系,是指在矿井中突发事件时,为矿井内的人员提供安全、避险的场所、设备和设施。
通过对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系统的设计与建设,阐述了该系统的分类、结构、组成、设计与应用,对我国其它矿井的建设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紧急避险设施的布置原则第一,科学性。
应急避难体系的构建要求多学科、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应急避难体系的设计要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计算、比较、实验等方法,确保设计中的各项设计都有科学的依据。
第二,安全性和稳定性。
应急避难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生命工程,其安全、可靠度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避难硐室试验报告
避难硐室安全避险模拟综合防护性能模拟运行报告一、试验名称:避难硐室安全避险模拟综合防护性能试验报告。
二、试验地点及时间新窑煤业有限公司井下避难硐室,2014年 3月15 日8:00至16:00,共计8个小时。
三、试验目的1、使全矿干部职工熟练掌握避难硐室内各系统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2、检验避难硐室内各系统的联合运行情况。
3、进一步提高矿井的安全保障能力,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重大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实施紧急避险和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主要任务及试验内容1、检测防护密闭门、密闭门、气瓶硐室防爆密闭门开闭是否灵活。
2、观察生存硐室内的的单向排气阀工作是否正常,开启和关闭是否灵活,记录排气阀何时打开,是否满足生存需要。
3、过渡硐室利用压风洗气,观察气幕洗气系统是否能输出稳定的气流。
4、压风供氧系统:压风供氧装置压风出口压力能否控制在0.1~0.3MPa之间、供风量是否能保证不低于0.3m3/分钟·人,用噪声检测仪器检测压风供氧装置的噪声连续噪音是否低于70分贝。
5、压缩氧供氧系统:压缩氧供氧量是否能达到0.5升/分钟·人。
6、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监测生存硐室内各参数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有异常情况,立即与硐室内指挥人员联系,做出相应的响应。
7、供电系统正常供电是否可靠,对机电硐室的备用电源进行测试,是否满足硐室内外的各种传感器供电需要。
8、通信联络系统利用硐室内的有线电话与调度室联系,汇报硐室内人员数量、生存状况、各系统运行情况等信息。
9、人员定位系统由通防科指定专人在调度室内通过人员定位系统统计进入硐室人员的详细信息(包括姓名、队别、总人数)。
10、供水施救系统试验期间对硐室内的供排水系统使用,查看能否正常连续供水,并查看排水是否正常。
五、试验步骤及试验情况参与本次试验的人数为20人,各部门人员分配后,试验期间由井下各小组组长负责现场人员的组织和秩序维持。
3月15 日7:40参与试验的20人全部到达临时避难硐室门口,7:45按照载人实验方案分组情况分别从两道门开始进入,8:00参验人员全部进入生存硐室。
避难硐室功能测试报告
测
试
结
论
依据以下规定:
1、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2、《关于煤矿井下等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
3、本次检验各项目结论见本报告。
无使用
符合
要求
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配套部件: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相关电器设备和连接应符合防爆安全要求。
都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无环境参数监测系统本安联检问题。
符合
要求
组成及重要原材料部件的证书、资质情况:应有相关证书、资质或合格证等。
有相关证书、资质或合格证等。
符合
要求
甘肃华星煤业有限公司
防护时间安全系数
≥1.1(即防护时间不小于96×1.1h)
有效防护时间132h
符合
要求
生存硐室大小
生存室:1.永久:净高和宽≥2m,每人有效使用面积≥2m2;2.临时:净高≥1.85m,每人有效使用面积≥0.9m2;3.两趟单向排气管和一趟单向排水管及手动阀门。
现场测量硐室,生存硐室净高2.5m,宽3m,有效使用面积4.5平方,有两趟单向排气管和一趟单向排水管及手动阀门。
测试报告
序号
检验
项目
技术要求
测试结果
结论
签字
3
气密性和出口压力及供风量
工作
状态下
开启压井压风正常工作时始终能维持内外压差:(100~500)Pa。
(100~500)Pa
符合
要求
自动泄压:当压力大于200±20Pa时,应能自动泄压,气压应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的设计与研究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的设计与研究
李志业
【期刊名称】《内蒙古煤炭经济》
【年(卷),期】2022()24
【摘要】永久避难硐室作为煤矿避险逃生的重要设施,其功能及结构的确定应以矿井可能发生的事故为依据。
本文以山西某煤矿为例,介绍该矿井永久避难硐室中各种保障系统的构成,为类似矿山建设提供良好的经验。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李志业
【作者单位】中钢石家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6.3;TD264
【相关文献】
1.那精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设计探讨
2.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系统研究及应用
3.一号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的设计浅析
4.旬东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构建研究
5.梗阳煤矿井下永久式避难硐室的设计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永久避难硐室的探讨与研究
或采区, 服务年限一般 不低 于 5 。 年
21位置 选 择 .
Hale Waihona Puke 永久避难硐 室应布置在稳 定的岩层 中 , 开地 质构造带 、 温带 、 避 高 应 力 异 常 区 以及 透 水 威 胁 区 , 保 在 服 务期 间 不 受 采 动 影 响 。前 后 2 确 0 米 范 围 内 巷 道 应 采 用 不 燃 性 材 料 支 护 , 顶 板 完 整 、 护 完 好 , 合 安 且 支 符
有效措施 。
[ 键 词 ] 井 永 久 避 难 硐 室 系统 关 矿
1引 言 .
当矿井发生灾难 时 , 1 0人 算 , 按 0 按每人供风量 03 / n计算 , . mi m3
则 10人 需要 风 量 3 m/ n 0 03 。 mi 3 -供 风 方式 .2 2
煤矿井下 紧急避险 系统是在井下发生 紧急情况下 , 为遇险人 员安全 避 险提供生命保障 的设施 、 设备 、 措施组成 的有 机整体。紧急避险 系统 建设包括为人井人员提供 自救器 、 建设井下 紧急避 险设 施 、 合理设 置避 灾 路 线 、 学 制 定 应 急 预案 等 。 科 2永 久 避 难 硐 室 .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 置在井 底车场 、 水平大 巷 、 采区( 区) 灾路 盘 避 线上, 具有 紧急避险功能 的井下专 用巷道硐室 , 服务于整 个矿井 、 水平
用面积。
本 次通 道净 宽 24 净 高 28 硐 室 净 宽 36 净高 28 . m, .m; .m, . m。 过 渡 室 面积 :( ) .( )1 >3 f 5 长 ×24 宽 = 2 n 生存 室 面积 :0 长 ) .( ) 18 f 1 0 = 0 n 3 ( x36 宽 = 0 n > 10 10 f x 2 . 5支护 形 式 及 方 式 通道 为 半 圆拱 支护 , 室 为 三 心 拱 支 护 , 采 用 C 5混 凝 土 砌 碹 支 硐 均 2 护, 通道支护厚度为 2 0 0 mm, 硐室支护厚度 为 2 0 5 mm; 均采用 C1 5混凝 土铺 底 , 底 厚 度 为 10 铺 0 mm。 顶 板 和 墙 壁 刷 为 白色 。 3永 久 避 难 硐 室 相 关 系统 .
【研究】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键字】研究【引言】煤矿井下紧急躲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躲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
紧急躲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躲险设施、合理设置躲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其中,井下紧急躲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
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紧急躲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躲难硐室、临时躲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永久躲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躲灾路线上,具有紧急躲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
临时躲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躲灾路线上,具有紧急躲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
可移动式救生舱是指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躲险设施。
紧急躲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及时补充或移动紧急躲险设施,完善躲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
【目录】第一部分煤矿紧急躲险系统项目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煤矿紧急躲险系统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二)项目承办单位介绍(三)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介绍(四)项目主管部门介绍(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六)项目建设地点二、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煤矿永久难硐室功能测试方案和测试报告
煤矿永久难硐室功能测试方案和测试报告嘿,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详细聊聊关于煤矿永久难硐室的功能测试方案以及测试报告。
咱们直接进入正题,一点一点来分析这个方案。
一、测试方案概述1.测试范围本次测试将涵盖难硐室的所有功能,包括但不限于通风、排水、照明、通信、监控等。
2.测试内容(1)通风系统:测试通风管道的畅通情况,以及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2)排水系统:检查排水管道是否畅通,水泵是否正常运行;(3)照明系统:检查照明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亮度是否满足要求;(4)通信系统:测试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5)监控系统:检查监控设备的画面质量、存储容量等。
3.测试方法(1)实地考察:对难硐室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各项设施是否正常运行;(2)仪器检测:使用专业仪器对各项功能进行检测;(3)模拟实验:模拟矿井事故情况,检验难硐室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具体测试方案1.通风系统测试(1)检查通风管道是否畅通,如有堵塞,及时清理;(2)检测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如风机转速、风量等;(3)对通风系统进行模拟实验,检验其在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2.排水系统测试(1)检查排水管道是否畅通,如有堵塞,及时清理;(2)检测水泵的工作状态,如流量、扬程等;(3)对排水系统进行模拟实验,检验其在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3.照明系统测试(1)检查照明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亮度、稳定性等;(2)检测照明系统的供电情况,如电压、电流等;(3)对照明系统进行模拟实验,检验其在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4.通信系统测试(1)检测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2)检查通信系统的供电情况,如电压、电流等;(3)对通信系统进行模拟实验,检验其在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5.监控系统测试(1)检查监控设备的画面质量,如清晰度、色彩等;(2)检测监控系统的存储容量,确保图像存储时间满足要求;(3)对监控系统进行模拟实验,检验其在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报告)避难硐室功能测试方案
(报告)避难硐室功能测试方案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井下避难硐室功能测试实施方案检验单位:宁夏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被检单位: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能煤业分公司检验地点:一区+532m避难硐室、二区+660m避难硐室检验时间:2014年5月8日井下避难硐室功能检验内容1 检验项目避难硐室气密性测试、正压维持检测、压风系统检测、气幕和压风喷淋系统检测、高压管路承压检测2 检验依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3 检验指标3.1气密性检测,在500±20帕压力下泄压速率应当不大于350帕/小时;3.2 正压维持检测,在设定工作状态下紧急避险设施内部气压应当始终保持高于外界气压100~500帕,且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3.3 压风系统检测,压风系统供风能力应当不低于每人每分钟0.3立方米,噪声不高于70分贝;3.4 气幕和压风喷淋系统检测,气幕应当覆盖整个防护密闭门;3.5 高压管路承压检测,在1.5倍使用压力下保压1小时,压力应当无明显下降。
4 检验方法方案一:利用避难硐室的井下压风管路对硐室进行充气增压,利用硐室内部的U型差压计记录硐室内外的压差。
试验检测人员进入硐室内后,关闭避难硐室的所有门窗等密封部件,且不得采用设计图纸以外的任何密封措施。
开启压风系统总阀门,调整压风管路输出0.1~0.3MPa,向硐室内缓慢充入空气,调整进气阀门,使硐室内外压差达到500±20Pa,然后关闭阀门,静置5分钟,查看差压计读数是否下降,如果压差低于480Pa,继续充气,直至读数短期内不下降,保持30分钟后,检测人员开始计时,同时读取U型压差计读数,记录硐室内外压差值,每隔10分钟读取一次压差并记录,其泄压速度不得超过350Pa/h。
方案二:利用避难硐室的井下压风管路对硐室进行充气增压,在硐室内外各装备一台井下矿用多参数测试仪(两台测试仪必须提前校正好误差)记录硐室内外的压差(需提供两部无线小灵通随时保持联系)。
22采区永久避难硐室验收报告(范本)
XXXXXX煤矿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各大系统性能测试报告XXXXXX煤矿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六日XXXXXX煤矿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各大系统性能侧试报告工程名称:各大系统性能侧试报告验收单位:XXXXXX煤矿测试时间: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六日验收组成员名单XXXXXX煤矿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各大系统性能侧试报告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2】23号)精神和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结合矿井实际情况,进行分期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工作。
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工程包括紧急避险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等各大系统现已竣工。
我矿组织有关人员对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进行性能测试工,并编制XXX煤矿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各大系统性能侧试报告。
一、XXX煤矿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工程概况(一)紧急避险系统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布置于井底联络巷附近C10煤层底板岩石中,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总长度为21m,生存室长度为23m,两端过渡室长度为4m, 存放气体装置使用。
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
外侧第一道门采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
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避险生存室。
防护密闭门上设观察窗,门墙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加装手动阀门。
过渡室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
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的系统主要组成包括第一道防护密闭门、第一道防爆密闭墙、空气循环系统、压缩空气幕系统及其附属系统。
(二)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采用KJ90NA 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重庆煤炭设计院生产,在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设置一台监控分站,监控分站配备监控分站后备电源,按照要求设置各类传感器及配套设备;监控电缆通过穿管预埋方式铺设在巷道底板中;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监控分站,通过监控分站传送给地面监控中心,保证对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工程科技)
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为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在发生安全灾害后,能够缩小事故范围、降低事故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为此矿对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编制了矿井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报告。
一、监测监控系统:(一)监测监控基本情况: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为加强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管理,建立了瓦斯管理和瓦斯防治系统,配了专职瓦斯检查员,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瓦斯超限处理、密闭管理、瓦斯日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瓦斯日报每天由矿长、总工程师、通风矿长审查并签字。
现采用江苏三恒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J70N型综合监测监控系统。
地面调度监控中心站配备2套监控主机,1主1备,确保系统24小时正常运行,系统具有对甲烷、一氧化碳、风速、温度、水位、粉尘、二氧化碳等环境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报警功能;具有对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门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等生产参数的采集、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
形成了瓦斯个体巡回检测和安全监控监测双重瓦斯防治系统。
监控设备情况一览表名称型号设备数量(台)名称型号设备数量(台)使用备用使用备用防爆环网交换机KJJ63 3 1 监控分站KJ70N-F 15 6 甲烷传感器GJC4 115 25 监控分站KJ70N-F1 9 3 风速传感器KGF2 5 2 温度传感器KGW5 20 8 开停传感器GT-L(A) 15 20 烟雾传感器GQL0.1 5 5 CO传感器GTH1000 20 9 风筒传感器KGV6 4 3风门状态传感器GFK30A 14 5 馈电/断电仪KHJ6.3 20 5 氧气传感器GYH25 5 2 CO2传感器GRG5H 3 1 粉尘传感器GC1000 5 1 液位传感器GUY5 2 1 (二)井下设备情况:根据我矿目前实际情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井下各地点安装监控设备:永久性避难硐室、中央变电室、10#联络巷变电所、中央水泵房,151采区水泵房、各采掘工作面、主井机房,共安装23台分站、低浓度甲烷传感器40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9台、温度传感器15台、风速传感器5台、二氧化碳传感器5台、水位传感器2个、负压传感器1个、氧气传感器5台、开停25个、风门传感器14个、烟雾传感器6台、风筒传感器4个。
洗马煤矿建设竣工总结报告
洗马煤矿建设竣工总结报告瓮安县洗马煤矿有限公司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竣工总结报告(矿井规模:9万t/a)瓮安县洗马煤矿及专业技术人员到我矿进行现场实际考察,通过和我矿技术管理人员沟通协商,并结合我矿实际,初步确定了我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方案中永久避难硐室的位置,并对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沟通。
贵州永风矿山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7月1日提交了《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方案设计》,设计中对我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
设计依据我矿现在的采掘情况,本着经济、安全的原则,设计将矿井二水平北运输大巷已经施工的一条巷道作为永久避难硐室。
设计尺寸为:硐室总长34m(两个过渡室=10m;生存室=24m);硐室断面为半圆拱,净宽3.0米,净高2.2米。
硐室与巷道之间采用厚600mm的钢筋混凝土墙隔开,避难硐室顶板及两侧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硐室底板采用混凝土地面,厚100mm,铺底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硐室地面高于相邻巷道底板不小于200mm。
整个避难硐室的巷道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灌。
根据矿井现阶段的采掘情况,矿井现阶段仅布置一个掘进工作面,暂无回采工作面;考虑到矿井为低瓦斯矿井,其掘进工作面距离永久避难硐室距离小于1000m;本次设计掘进工作面暂不布置临时避难硐室,后期其它掘进或回采工作时必须按要求设置临时避难硐室。
受我矿委托,贵州鑫和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7月2日进驻我矿,开始我矿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工作,贵州鑫和矿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工作技术人员依据《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方案设计》及相关文件规范要求,在我矿的积极配合下,于2013年7月24日完成了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工作。
我矿于7月26日由总工程师牵头组织通风队、技术科及安装厂家对井下避难硐室进行功能测试,通过测试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气密性、电源、供氧、调度通讯、应急照明等功能正常可靠,符合设计要求;并提交了《功能测试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测试报告
硐室类别井下避难硐室(40人)
测试结果合格
测试日期 2013.7.31 主测:审核:
瓮安县洗马煤矿
紧急避险设施功能测试报告
为检验紧急避险设施安装质量,确保符合规定和设计要求,7月26日由总工程师牵头组织通风队、技术科及安装厂家对井下避难硐室进行功能测试。
1 硐室概况
井下避难硐室位于井底车场附近。
硐室采用混凝土支护,底板采用混凝土地面。
硐室为该矿井下作业和管理等人员提供避险场所,并考虑不低于1.2的备用系数,额定避险人数为40人。
设计尺寸为:硐室总长34m(两个过渡室=10m;生存室=24m);硐室断面为半圆拱,净宽3.0米,净高2.2米。
硐室与巷道之间采用厚800mm的钢筋混凝土墙隔开,避难硐室顶板及两侧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硐室底板采用混凝土地面,厚100mm,铺底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硐室地面高于相邻巷道底板不小于200mm。
整个避难硐室的巷道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灌。
2测试内容
紧急避险设施气密性、电源、供氧、调度通讯等功能。
3 测试条件及测试用主要仪器
3.1 测试条件:
相对湿度:0~98%
环境温度:15℃~3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3.2 测试用主要仪器
干湿温度计(WQG-12):测量范围:-26℃~51℃;温度准确度: 0.2℃;相对湿度准确度:±5%
精密数字气压计(BJ-1):测量范围:±3000Pa;分辨率:±10 Pa(相对压差测量)
声级计(TES-1357):测量范围: 30~130dB 准确度:1.5dB
管道浮子流量计(LZM-G):测量范围: 100m3/h~500m3/h ;工作压力:0.6MPa
气相色谱仪(SP-3430):热导检测器常量分析线性范围:10-5; 氢焰检测器常量分析线性范围:10-6
8L 瓶装混合标准气样:甲烷浓度:1.06% ;一氧化碳浓度:50×10-6 ;二氧化碳浓度:1.53% ;氧气浓度:18% ;其余为氮气
8L 瓶装一氧化碳标准气样:一氧化碳浓度: 10%,其余为空气,充装余压不小于9MPa
秒表:精确度:1s
氧压表:量程范围: 0~25MPa (绝对) 分辨率:0.5 MPa 钢尺:精确度1mm 体重计:精确度1Kg 3.3 测试装备检验和计算
①测试用计量器具均应提前进行检验和校正; ②二氧化碳完全释放后最大浓度计算:
室
瓶瓶S V
L N N 1000••=
=17.4%
式中:N 瓶 -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汽化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按95%计算; L 瓶 -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净重,kg ;
V - 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气体体积,按0.640m 3/kg 计算; S 室 - 生存硐室容积,m 3 ③一氧化碳释放后最小浓度计算:
室
瓶瓶S V
L N N 1000••=
=3120⨯10-6
式中:N 瓶 - 测试用一氧化碳标准气体中一氧化碳浓度,按10%计算; L 瓶 - 一氧化碳标准气瓶容积,L ; V - 测试用气瓶压力,按9MPa 计算; S 室 - 生存硐室容积,m 3 4 测试方法 4.1 气密性测试
(1)气密性检测
在关闭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后,关闭单向排气手动控制阀,打开压风供氧控制阀门,通过精密数字气压计测定硐室内外压差达到500Pa±20Pa时记录压差值V1并关闭压风供氧阀门,等待30min后再次记录压力值V2。
硐室卸压速率按式1计算:
5.02
1V
V S -
=
式1 式中:S —硐室卸压速率,Pa/h;
V1 —硐室内外初始压差,Pa;
V2 —检测结束时的硐室内外压差,Pa。
(2)正压维持检测
打开单向排气手动控制阀,关闭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缓慢打开压风供氧控制阀门,通过精密微压差计测定硐室内外压差,记录单向排气阀开始工作时的硐室内压力值即为自动泄压值。
4.2 气幕和压风喷淋系统检测
(1)压缩空气幕检测
在防护密闭门完全敞开和密闭门关闭状态下,打开压缩空气钢瓶阀门,按照操作说明书要求检查减压后管路压力值,使用钢尺测量气幕喷射气流的长度和宽度,对照防护密闭门框的长宽尺寸,判定气幕覆盖整个防护密闭门的情况。
(2)压风气幕检测
在防护密闭门关闭和密闭门完全敞开状态下,打开压风控制阀门,检查管路压力值,使用钢尺测量气幕喷射气流的长度和宽度,对照密闭门框的长宽尺寸,判定气幕覆盖整个密闭门的情况。
4.3 供氧系统测试
(1)压风系统检测
关闭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逐步打开压风供氧控制阀门至最大位置,记录压风出口压力、供风流量,多套压风供氧装置共用的应同时打开分别检测,然后累积总供风能力;在压风供氧控制阀门至最大位置时,使用声级计在距压风出口
1.0m处测量噪声,多套压风供氧装置共用的应同时打开分别检测,取最大值为检测结果。
4.4 高压管路承压检测
关闭与高压管路连接的所有气源,拆除高压管路最终出口与手动增压泵连接,使用手动增压泵(使用纯净水作为增压介质,)对封闭管路加压,在22.5MPa 压力下保压1小时后,记录管路压力。
4.5 电源检查
停止设施外供电,启用不间断电源,观察监控等装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检查时间不少于2小时。
4.6 调度通讯功能检查
检查调度通讯与矿调度室的直通功能是否正常。
5 测试数据
(1)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记录表
(2)自动泄压试验
自动泄压试验记录表
(3)压缩空气幕检测
气幕覆盖能力检测记录表
(4)压风能力、噪声测定
压风供气系统能力和噪声测定记录表
(6)高压管路承压试验
高压管路承压测定记录表
(7)电源检查
停止硐室电气设备外供电源,备用电源自动投入,2小时测试正常。
(8)调度通讯功能检查
使用调度直通电话呼叫调度室,通话质量清晰。
6 测试数据分析
(1)气密性
通过测定,生存硐室卸压速率为280Pa/h,符合卸压速率不大于350±20Pa/h 的要求。
(2)自动泄压情况
通过测定单向排气阀工作状态,实测结果为210Pa,确保生产硐室内部压力满足始终高于外界压力100Pa以上的要求。
(3)压缩空气幕、压风气幕检测情况
通过对压缩空气幕、压风气幕在操作要求压力下检测气幕覆盖范围,测得压缩空气幕覆盖范围为1.86×1.53m,压风气幕覆盖范围为1.90×1.60m,均大于门框范围(1.60×0.80m),能够满足覆盖整个防护密闭门的要求。
(4)压风能力、噪声测定情况
通过对最大压风流量、最低压风压力和压气噪声的测定,测得最低压风流量为15.3m3/min,按照每人每分钟供气量不得低于0.3的要求,该避难硐室额定避险人数为40人并在考虑备用系数的基础上,需压风流量12.2m3/min;测得3次平均最低压风压力为0.207MPa,大于0.1MPa的要求;噪声为65.5dB,小于70分贝的要求。
7 测试结论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气密性、电源、供氧、调度通讯、应急照明等功能正常可靠,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