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电磁波卫生标准
电磁波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限值为界,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
二级标准: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不许建造居民住宅、学校、医院和疗养院等,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超过二级标准地区,对人体可产生有害影响。
电磁辐射单位用微特斯拉(μT)表示,辐射大于0.4μT属于较强辐射,对人体有一定危害,长期接触易患白血病等癌症。
辐射在0.4μT以下,相对安全。
按此实行五星级排列,五星,属严重超标,长期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三星以上,属于超标范围,要引起注意;一星,安全,可放心使用。
以下为家庭常见辐射源按五星级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微波炉、吸尘器、风扇加湿器、无线电话
★★★★:台式电脑、手机、电磁炉、暖风机、豆浆机、榨汁机、电吹风、电热毯、脂肪运动机
★★★:红外线电暖器、家庭影院、跑步机、电饭锅、电饼铛、抽油烟
★★:空调、电冰箱、普通电视、笔记本、无线鼠标和键盘、VCD、DVD、录像机、电扇、电烫斗、电火锅、电热足盆、电暖器
★:(液晶、等离子、背投)电视、传真机、咖啡炉。
我国卫生部为了控制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卫生部为了控制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电磁技术发展,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
该标准没有沿用国际流行的SAR 标准,而是采用电场强度V/m和功率密度μW/cm?作单位,适用于一切人群经常居住和活动场所的环境电磁辐射,不包括职业辐射和射频、微波治疗需要的辐射。
在这个国标中,对微波电磁辐射,以功率密度微瓦/平方厘米(μw/cm?)做为计量单位。
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一级标准: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
二级标准: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域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不许建造居民住宅、学校、医院和疗养院等。
环境电磁波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如表2所示:表2 环境电磁波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表和其他国家的标准相比,我国的标准是比较严格的,欧洲大部分国家现在都是200μw/cm?,美国1982年颁布的标准是3000μw/cm?,比我国要宽松75倍,足已证明我国政府在有关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方面是极其负责的,而且移动通信运营部门的整套设备以及技术参数也是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控制的。
5、基站电磁辐射的理论计算从以上国家标准可知,只要电磁辐射强度在10μw/cm?以下,对所有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都是绝对安全的。
电磁辐射强度的理论计算公式S=P/4πr?,其中,S为功率密度,P为发射功率,r为发射点与测量点间的距离。
根据此公式,某一地点的电磁辐射强度(用功率密度表示)与发射功率成正比,与该点到发射点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根据相关设备的技术参数,移动通信2G基站天线向一个扇区实际辐射功率为14.26W,3G基站为2.38W。
将基站功率代入上式估算,在距离2G基站10米处的功率密度为:S=P/4πr?=14.26/(4π*100)=0.0113W/m?=1.13μw/cm?,这远远小于最安全的10μw/cm?的一级标准,而未来的3G基站就只有约0.19μw/cm?。
生活环境电磁辐射控制标准
standard for environmentalelectromagnetic waves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控制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电磁技术发展而制订。
本标准适用于一切人群经常居住和活动场所的环境电磁辐射,不包括职业辐射和射频、微波治疗需要的辐射。
1 各词术语1.1 电磁波本标准所称电磁波是指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1.1.1 长波指频率为100~300KHz,相应波长为3~1km范围内的电磁波。
1.1.2 中波指频率为300KHz~3MHz,相应波长为1km~100km范围内的电磁波。
1.1.3 短波指频率为3~3MHz,相应波长为100~10m范围内的电磁波。
1.1.4 超短波指频率为30~300MHz,相应波长为10~1m范围内的电磁波。
1.1.5 微波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相应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
1.1.6 混合波段指长、中、短波、超短波和微波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波段混合在一起的电磁波。
1.2 电磁辐射强度单位1.2.1 电场强度单位对长、中、短波和超短波电磁辐射,以伏/米(V/m)表示计量单位。
1.2.2 功率密度单位对微波电磁辐射,以微瓦/平方厘米(μW/cm2)或毫瓦/平方厘米(mW/cm2)表示计量单位。
1.2.3 复合场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的电磁波复合在一起的场强,其值为各单个频率场强平方和的根值,可以下式表示:式中:E──复合场强,V/m;E 1、E2......En──各单个频率所测得的场强,V/m。
1.3 分级标准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
1.3.1 一级标准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在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新建、改建或扩建电台、电视台和雷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必须符合“一级标准”的要求。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 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 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和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 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分级的。
一级标准 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 妇和老弱病残者),均在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新建、改建或扩建电台、电视台和雷 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必须符合“一级标准”的要求。
二级标准 为中间区, 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 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 孕 妇和老弱病残者) 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 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 但在许建 造居民住宅、学较、医院和疗养院等,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超过二级标准地区, 对人体可带来有害影响; 在此区内可作绿化或种植农作物, 但禁止 建造居民住宅及人群经常活动的一切公共设施, 如机关、 工厂、商店和影剧院等; 如在此区 内已有这些建筑,则应采取措施,或限制辐射时间。
卫生要求 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见下表: 波长 单位 一级 ( 安全区 ) 容许场强二级 ( 中间区 ) 容许场强 长、中、短V /m 〈10 〈25 波超短波V /m 〈 5 〈12 微波 μW /cm2 〈10 〈40混合V /m 按主要波段场强; 若各波段场分散, 则按复合场强加权确定 备注: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 100kHz ~ 30MHz ), 超短波( 30MHz ~ 300MHz ),及微波( 300MHz ~ 300GHz )。
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监测检验方法见附录 A 。
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或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 A环境电磁波测量规范 (补充件)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 100kHz ~ 30MHz ),超短波( 30MHz ~ 300MHz ),及微波( 300MHz ~ 300GHz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E=√E21+ E22+……+ E2n式中:E—复合场强,V m;E1、E2、……En—各单个频率所测得的场强,V m。
1.3 分级标准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阁下值为界,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
1.3.1一级标准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新建、改建或扩建电台、电视台和雷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必须符合“一级标准”的要求。
1.3.2二级标准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不许建造居民住宅、学校、医院和疗养院等,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超过二级标准地区,对人体可带夹有害影响,在此区内可作绿化或种植农作物,但禁止建造居民住宅及人群经常活动的一切公共设施,如机关、工厂、商店和影剧院等;如在此区内已有这些建筑,则应采取措施,或限制辐射时间。
2 卫生要求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见下表。
波长单位容许场强一级(安全区)二级(中间区)长、中、短波V/m <10 <25 超短波V/m <6 <12 微波μW /cm2<10 <40混合V/m 按主要波段场强;若各波段场强分散,则按复合场强加权确定3 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监测检验方法见附录A。
4 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或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A环境电磁波测量规范(补充件)A.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开放幅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A.2 规范内容A.2.1 测量方式根据不同需要与目的,应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对已建台和扩建台,为调查辐射源周围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分布规律,常以辐射源为中心,在不同方位取点的方式进行测量,简称点测;为全面调查某地区环境电磁波的背景值及按人口调查居民人群所受辐射强度的测量简称面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
分级标准
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
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分为二级1、一级标准
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在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新建、改建或扩建电台、电视台和雷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必须符合“一级标准”的要求。
2、二级标准
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不许建造居民住宅、学校、医院和疗养院等,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超过二级标准地区,对人体可带来的影响;在此区内可作绿化或种植农作物,但禁止建造居民住宅及人群经常活动的一切公共设施,如机关、工厂、商店和影剧院等;如在此区内已有这些建筑,则应采取措施,或限制辐射时间。
3、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波长
单位
容许场强一级(安全区)
二级(中间区)长、中、短波(100KHz-30MHz)V/m超短波(30MHz-300MHz)
V/m微波(>300 MHz)
uV/m混合
V/m
按主要波段场强;若各波段场分散,则按复合场强加权确定。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88)汇总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88)附录 A环境电磁波测量规范(补充件)A.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A.2 规范内容A.2.1 测量方式根据不同需要与目的,应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对已建台和扩建台,为调查辐射源周围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分布规律,常以辐射源为中心,在不同方位取点的方式进行测量,简称点测;为全面调查某地区环境电磁波的背景值及按人口调查居民人群所受辐射强度的测量简称面测。
A.2.1.1 点测时以辐射源为中心,将待测区按5°~10°角度划线,呈扇形展开。
随此划线,近区场以每隔5~20min定点测量,远区场以每隔50~100m定点测量,或按特殊需要选点测量。
A.2.1.1.1 简易测量:一般用各向同性探头的宽频段场强仪测定之,如探头为非各向同性者,则分别测定各不同极化方向的场强值,取其矢量和。
A.2.1.1.2 面测量,将待测地区(城市)按人口统计划分若干小区,并标明各小区居民重心地理坐标,从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小区作为监测点,测量仪器应用环境电磁波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各频段自动扫描、自动测量和实时处理。
然后根据各小区人口数量进行加权,求出该地区(城市)居民环境电磁波暴露强度累加百分数。
A.2.2 测量位置A.2.2.1 旷野平坦地面环境测量一般以人的高度,即1.7m左右处测定,如为待建地段,则应在待建建筑物相应高度处测定。
A.2.2.2 建筑物内部测量,应以不同层次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点分别测定之。
A.2.3 测量仪器辐射源周围的测量,应选用灵敏度≤1V/m,或≤1μW/cm2,精度≤│2DB│的场强仪;区域性背景场强测量,应选用宽频带天线、频谱分析仪和电子计算机配套的自动处理系统。
A.2.4 测量记录整理除记录全部测量数据外,还应包括:测量地点、测量地点、测量时间、测量日期、测量仪器、天线高度及参加测量人员等。
(完整word版)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和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备注: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监测检验方法见附录A。
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或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A环境电磁波测量规范(补充件)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规范内容一。
测量方式根据不同需要与目的,应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对已建台和扩建台,为调查辐射源周围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分布规律,常以辐射源为中心,在不同方位取点的方式进行测量,简称点测;为全面调查某地区环境电磁波的背景值及按人口调查居民人群所受辐射强度的测量简称面测。
点测时以辐射源为中心,将待测区按5°~10°角度划线,呈扇形展开.随此划线,近区场以每隔5~20min定点测量,远区场以每隔50~100m定点测量,或按特殊需要选点测量.简易测量:一般用各向同性探头的宽频段场强仪测定之,如探头为非各向同性者,则分别测定各不同极化方向的场强值,取其矢量和。
面测量,将待测地区(城市)按人口统计划分若干小区,并标明各小区居民重心地理坐标,从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小区作为监测点,测量仪器应用环境电磁波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各频段自动扫描、自动测量和实时处理.然后根据各小区人口数量进行加权,求出该地区(城市)居民环境电磁波暴露强度累加百分数。
二. 测量位置旷野平坦地面环境测量一般以人的高度,即1.7m左右处测定,如为待建地段,则应在待建建筑物相应高度处测定。
建筑物内部测量,应以不同层次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点分别测定之.三。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备注: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监测检验方法见附录A。
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或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A环境电磁波测量规范(补充件)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规范内容一. 测量方式根据不同需要与目的,应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对已建台和扩建台,为调查辐射源周围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分布规律,常以辐射源为中心,在不同方位取点的方式进行测量,简称点测;为全面调查某地区环境电磁波的背景值及按人口调查居民人群所受辐射强度的测量简称面测。
点测时以辐射源为中心,将待测区按5°~10°角度划线,呈扇形展开。
随此划线,近区场以每隔5~20min定----------------------------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点测量,远区场以每隔50~100m定点测量,或按特殊需要选点测量。
简易测量:一般用各向同性探头的宽频段场强仪测定之,如探头为非各向同性者,则分别测定各不同极化方向的场强值,取其矢量和。
面测量,将待测地区(城市)按人口统计划分若干小区,并标明各小区居民重心地理坐标,从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小区作为监测点,测量仪器应用环境电磁波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各频段自动扫描、自动测量和实时处理。
然后根据各小区人口数量进行加权,求出该地区(城市)居民环境电磁波暴露强度累加百分数。
二. 测量位置旷野平坦地面环境测量一般以人的高度,即1.7m左右处测定,如为待建地段,则应在待建建筑物相应高度处测定。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一、电磁波强度电磁波强度是衡量电磁波辐射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的规定,电磁波的强度不应超过一定的限值,以确保人体健康不受影响。
在职业暴露和公众暴露的条件下,电磁波的强度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
二、电磁波频率电磁波的频率是影响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低频电磁波(如工频)主要产生热效应,高频电磁波(如无线电波、微波)则主要产生非热效应。
因此,针对不同频率的电磁波,需要制定不同的卫生标准。
三、电磁波波形电磁波的波形也是影响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电磁波(如脉冲波、连续波等)对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也不同。
因此,针对不同波形的电磁波,需要制定不同的卫生标准。
四、电磁波纯度电磁波的纯度是指其波形、频率、相位等参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高纯度的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较小,而低纯度的电磁波则可能产生较大的干扰和危害。
因此,针对不同纯度的电磁波,需要制定不同的卫生标准。
五、电磁波稳定性电磁波的稳定性是指其在传播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能力。
不稳定或振荡的电磁波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针对不同稳定性的电磁波,需要制定不同的卫生标准。
六、电磁波安全性电磁波的安全性是指其在一定条件下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能力。
为了确保电磁波的安全性,需要对其强度、频率、波形、纯度、稳定性等各种参数进行限制和控制,以避免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七、电磁波影响范围电磁波的影响范围是指其在空间中对人体产生影响的范围。
根据影响范围的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卫生标准,以确保电磁波的辐射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八、电磁波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方面,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电磁波对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对电磁波的发射源进行合理布局,减少电磁波对敏感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电磁波的排放进行限制和控制,以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九、电磁波职业卫生对于职业暴露的情况,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
这包括对工作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和措施等。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备注: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监测检验方法见附录A。
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或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A环境电磁波测量规范(补充件)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规范内容一. 测量方式根据不同需要与目的,应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对已建台和扩建台,为调查辐射源周围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分布规律,常以辐射源为中心,在不同方位取点的方式进行测量,简称点测;为全面调查某地区环境电磁波的背景值及按人口调查居民人群所受辐射强度的测量简称面测。
点测时以辐射源为中心,将待测区按5°~10°角度划线,呈扇形展开。
随此划线,近区场以每隔5~20min定----------------------------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点测量,远区场以每隔50~100m定点测量,或按特殊需要选点测量。
简易测量:一般用各向同性探头的宽频段场强仪测定之,如探头为非各向同性者,则分别测定各不同极化方向的场强值,取其矢量和。
面测量,将待测地区(城市)按人口统计划分若干小区,并标明各小区居民重心地理坐标,从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小区作为监测点,测量仪器应用环境电磁波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各频段自动扫描、自动测量和实时处理。
然后根据各小区人口数量进行加权,求出该地区(城市)居民环境电磁波暴露强度累加百分数。
二. 测量位置旷野平坦地面环境测量一般以人的高度,即1.7m左右处测定,如为待建地段,则应在待建建筑物相应高度处测定。
电磁波安全值
电磁波安全标准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
第一级标准(10μw/cm2)为安全区,: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第二级标准(40μw/cm2)为中间区,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超过二级标准地区,对人体可带来有害影响;在此区内可作绿化或种植农作物,但禁止建造居民住宅及人群经常活动的一切公共设施。
对于300MHz~300GHz的微波,一级标准为:(10μw/cm2),二级标准为:(40μw/cm2),因此,对于酒店及写字楼应按一级标准设计,对于商场、商贸中心,可按二级标准设计。
假设天线的EIRP是10dBm=10mw=10000μw按一级标准计算:允许的功率密度为10μw/cm2,那么能满足要求的最小距为:10000μw/4π d2=795.77 /d2=10μw/ cm2d2=79.577(cm2) ≈8.92 cm即在距离天线下方9cm的地方可满足一级卫生标准。
我公司直放站主机输出功率一般为2W=33dBm,那么离天线多远处为一级标准安全区,则d为:2W=33dBm =2000mw=2000000μw2000000μw /4π d2=10μw/ cm2d2=15924(cm2) d≈126cm即在距离天线下方126cm的地方可满足一级卫生标准。
实际上,我国的标准要求十分严格,美国及欧洲标准比我们宽松得多。
按照欧洲标准,在离天线18cm处已处于安全区,即天线的保护外壳以外均能满足安全要求,因此,对适当设计的室内分布系统的电磁安全问题不必多虑。
欧洲、美国及我国标准的对比。
(完整word版)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docx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和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分级的。
一级标准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在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新建、改建或扩建电台、电视台和雷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必须符合“一级标准”的要求。
二级标准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在许建造居民住宅、学较、医院和疗养院等,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超过二级标准地区,对人体可带来有害影响;在此区内可作绿化或种植农作物,但禁止建造居民住宅及人群经常活动的一切公共设施,如机关、工厂、商店和影剧院等;如在此区内已有这些建筑,则应采取措施,或限制辐射时间。
卫生要求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见下表:波长单位一级 ( 安全区 ) 容许场强二级 ( 中间区 ) 容许场强长、中、短V/m〈10〈25波超短波V/m〈 5〈12微波μW/cm2〈10〈40混合V/m 按主要波段场强;若各波段场分散,则按复合场强加权确定备注: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 ~ 30MHz ),超短波( 30MHz ~ 300MHz ),及微波( 300MHz ~ 300GHz )。
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监测检验方法见附录 A 。
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或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A环境电磁波测量规范(补充件)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 100kHz ~30MHz ),超短波( 30MHz ~ 300MHz ),及微波( 300MHz ~ 300GHz)。
规范内容一. 测量方式根据不同需要与目的,应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对已建台和扩建台,为调查辐射源周围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分布规律,常以辐射源为中心,在不同方位取点的方式进行测量,简称点测;为全面调查某地区环境电磁波的背景值及按人口调查居民人群所受辐射强度的测量简称面测。
电磁辐射标准
电磁辐射标准
电磁辐射国际标准如下:
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确定了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是:在30-3000MHz的频率范围内,公众照射在一天24小时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不超过0.4W/m2电磁辐射又称电子烟雾,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
举例说,正在发射讯号的射频天线所发出的移动电荷,便会产生电磁能量。
电磁“频谱”包括形形色色的电磁辐射,从极低频的电磁辐射至极高频的电磁辐射。
两者之间还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光等。
电磁频谱中射频部分的一般定义,是指频率约由3千赫至300吉赫的辐射。
有些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
国家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完整版
国家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和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分级的。
一级标准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在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新建、改建或扩建电台、电视台和雷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必须符合“一级标准”的要求。
二级标准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在许建造居民住宅、学较、医院和疗养院等,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超过二级标准地区,对人体可带来有害影响;在此区内可作绿化或种植农作物,但禁止建造居民住宅及人群经常活动的一切公共设施,如机关、工厂、商店和影剧院等;如在此区内已有这些建筑,则应采取措施,或限制辐射时间。
卫生要求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见下表:备注: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监测检验方法见附录A。
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或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 A环境电磁波测量规范(补充件)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规范内容一. 测量方式根据不同需要与目的,应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对已建台和扩建台,为调查辐射源周围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分布规律,常以辐射源为中心,在不同方位取点的方式进行测量,简称点测;为全面调查某地区环境电磁波的背景值及按人口调查居民人群所受辐射强度的测量简称面测。
电磁辐射卫生标准
电磁辐射卫生标准
电磁辐射卫生标准是为了确保人类在电磁场环境中的安全和健康而设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指南。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卫生与环境部门、通信部门等制定,并考虑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以下是一些关于电磁辐射卫生标准的主要方面:
1.频率范围:
•标准通常覆盖了广泛的频率范围,包括无线通信、微波、射频等电磁辐射来源。
2.限制值:
•确定了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场强度或功率密度的限制值,以确保人体暴露在这些辐射下的安全水平。
3.参考标准:
•参考国际组织发布的标准,如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发布的非电离辐射标准,以及世界卫生组织
(WHO)发布的一些关于电磁场与健康的指南。
4.评估方法:
•制定了电磁辐射的评估方法,包括测量、模拟和计算方法,以确保符合卫生标准的监测和评估。
5.工作环境标准:
•针对电磁辐射的工作环境,例如通信基站、雷达站等,制定了相应的卫生标准。
6.频繁评估与更新:
•由于科技和研究的发展,电磁辐射卫生标准可能会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新,以反映最新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对电磁辐射卫生标准有不同的制定和执行方式。
此外,由于不同电磁场来源的特性和潜在危害不同,标准也可能在不同的频率和应用场景下有所不同。
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文件
4. 雷达等微波功率密度 S 计算公式:
,,,,,,,,,,,,,,,,,
(A6)
式中 :—— 发射机平均功率, W ; G —— 天线增益, DB ; r —— 天线与被测点距离, m 。 六 . 计量单位的换算 电场强度与功率密度在远区场中的换算公式
S= E2/377................................... ( A7 ) 式中: S—— 功率密度, W / m2 ; E—— 电场强度, V / m 。 以上就是国家最新电磁辐射限度安全标准。
超过二级标准地区, 对人体可带来有害影响; 在此区内可作绿化或种植农作物,
但禁止
建造居民住宅及人群经常活动的一切公共设施,
如机关、 工厂、 商店和影剧院等; 如在此区
内已有这些建筑,则应采取措施,或限制辐射时间。
卫生要求
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见下表:
波长
单位
一级 ( 安全区 ) 容许场强 二级 ( 中间区 ) 容许场强
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必须符合 “一级标准 ”的要求。
二级标准
为中间区, 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
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
孕
妇和老弱病残者) 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
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
但在许建
造居民住宅、学较、医院和疗养院等,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建筑物相应高度处测定。
建筑物内部测量 ,应以不同层次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点分别测定之。
三 .测量仪器 辐射源周围的测量,应选用灵敏度≤ 1V / m ,或 ≤ 1μW/cm2 ,精度 ≤ │ 2DB │的场强仪; 区域性背景场强 测量,应选用宽频带天 线、频谱分析仪和 电子计算 机配套的自动处理系统。 四 .测量记录整理 除记录全部测量数据外,还应包括:测量地点、测量时间、测量 日期、测量仪器、天线高 度 及参加测量 人员等 。 五 .场强计算 按公式计算 , 主要供新建广播电台 、电视台、 雷达站、 地面卫星站等地点选择和建立卫生 防 护带作 根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批准日期1988-10-01?????实施日期1989-0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614.898.5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Hygienicstandardforenvironmentalelectromagneticwaves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控制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电磁技术发展而制订。
本标准适用于一切人群经常居住和活动场所的环境电磁辐射,不包括职业辐射和射频、微波治疗需要的辐射。
1各词术语1.1电磁波本标准所称电磁波是指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1.1.1长波指频率为100~300KHz,相应波长为3~1km范围内的电磁波。
1.1.2中波指频率为300KHz~3MHz,相应波长为1km~100km范围内的电磁波。
1.1.3短波指频率为3~3MHz,相应波长为100~10m范围内的电磁波。
1.1.4超短波指频率为30~300MHz,相应波长为10~1m范围内的电磁波。
1.1.5微波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相应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
1.1.6混合波段指长、中、短波、超短波和微波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波段混合在一起的电磁波。
1.2电磁辐射强度单位1.2.1电场强度单位对长、中、短波和超短波电磁辐射,以伏/米(V/m)表示计量单位。
1.2.2功率密度单位对微波电磁辐射,以微瓦/平方厘米(μW/cm2)或毫瓦/平方厘米(mW/cm2)表示计量单位。
1.2.3复合场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的电磁波复合在一起的场强,其值为各单个频率场强平方和的根值,可以下式表示:式中:E──复合场强,V/m;E1、E2......En──各单个频率所测得的场强,V/m。
1.3分级标准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
1.3.1一级标准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在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新建、改建或扩建电台、电视台和雷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必须符合“一级标准”的要求。
1.3.2二级标准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在许建造居民住宅、学较、医院和疗养院等,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超过二级标准地区,对人体可带来有害影响;在此区内可作绿化或种植农作物,但禁止建造居民住宅及人群经常活动的一切公共设施,如机关、工厂、商店和影剧院等;如在此区内已有这些建筑,则应采取措施,或限制辐射时间。
2卫生要求环境电磁波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见下表。
3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监测检验方法见附录A。
4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或各级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A环境电磁波测量规范(补充件)A.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放辐射源所产生的环境电磁波,其频率覆盖范围:长、中、短波(100kHz~30MHz),超短波(30MHz~300MHz),及微波(300MHz~300GHz)。
A.2规范内容A.2.1测量方式根据不同需要与目的,应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对已建台和扩建台,为调查辐射源周围环境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分布规律,常以辐射源为中心,在不同方位取点的方式进行测量,简称点测;为全面调查某地区环境电磁波的背景值及按人口调查居民人群所受辐射强度的测量简称面测。
点测时以辐射源为中心,将待测区按5°~10°角度划线,呈扇形展开。
随此划线,近区场以每隔5~20min定点测量,远区场以每隔50~100m定点测量,或按特殊需要选点测量。
简易测量:一般用各向同性探头的宽频段场强仪测定之,如探头为非各向同性者,则分别测定各不同极化方向的场强值,取其矢量和。
面测量,将待测地区(城市)按人口统计划分若干小区,并标明各小区居民重心地理坐标,从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小区作为监测点,测量仪器应用环境电磁波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各频段自动扫描、自动测量和实时处理。
然后根据各小区人口数量进行加权,求出该地区(城市)居民环境电磁波暴露强度累加百分数。
A.2.2测量位置旷野平坦地面环境测量一般以人的高度,即1.7m左右处测定,如为待建地段,则应在待建建筑物相应高度处测定。
建筑物内部测量,应以不同层次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点分别测定之。
A.2.3测量仪器辐射源周围的测量,应选用灵敏度≤1V/m,或≤1μW/cm2,精度≤│2DB│的场强仪;区域性背景场强测量,应选用宽频带天线、频谱分析仪和电子计算机配套的自动处理系统。
A.2.4测量记录整理除记录全部测量数据外,还应包括:测量地点、测量地点、测量时间、测量日期、测量仪器、天线高度及参加测量人员等。
A.2.5场强计算按公式计算,主要供新建广播电台、电视台、雷达站、地面卫星站等地点选择和建立卫生防护带作根据。
长、中波(垂直极化波)场强计算公式:………………………………………………(A1)F=1.41·(2+0.3X)/(2+X+0.6X2).......................(A2)…………………………………………(A3)式中:P──发射机功率,KW;r──被测点与发射天线的距离,Km;G──相对于接地基本振子的天线增益,DB;F──地面的衰减系数;X──数量距离;λ──波长,m;ε──介电常数;δ──导电系数,1/Ω·m。
短波(水平极化波)场强计算公式:短波(水平级化波)场强计算公式同式(A1)、(A2),但其中X按式(A4)计算:……………………………………………(A4)电视、调频超短波场强计算公式……………………………………………(A5)式中:P──发射机功率,KW;G──相对于半波偶极子的天线增益,DB;r──被测点与发射天线的距离,Km;F(θ)──天线垂直面方向性函数(视天线型式和层数而异)。
雷达等微波功率密度S计算公式:……………………………………………(A6)式中:──发射机平均功率,W;G──天线增益,DB;r──天线与被测点距离,m。
A.2.6计量单位的换算电场强度与功率密度在远区场中的换算公式S=E2/377...................................(A7)式中:S──功率密度,W/m2;E──电场强度,V/m。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浙江医科大学负责起草,由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槐、邵斌杰、施浚人。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GB9175-88第70号《汕头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管理规定》已经2003年4月17日汕头市人民政府第十届8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市长二○○三年五月八日汕头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的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保障公用移动通信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广东省无线电管理实施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公用移动通信,包括模拟移动通讯、数字移动通讯、集群移动通讯、卫星移动通讯和无线市话通讯等。
本规定所称的公用移动通信基站(以下简称基站),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通信用户设备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台站。
本规定所称的公用移动通信经营者(以下简称经营者),是指依法获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获准在本市建设移动通信网络,并向社会公众提供移动通信业务的单位。
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置、使用基站的经营者以及涉及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对本市基站的设置、使用实施统一管理。
各级公安、规划与国土资源、信息产业、建设、城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环保、经贸、卫生等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协助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实施本规定。
第五条基站的设置应符合公用移动通信发展需要,坚持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提倡联合建设使用基站。
城市公共设施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各方经营者共享基站资源提供便利。
任何经营者不得通过签订排他性协议等方式独占基站资源。
第六条基站选址应注重城市景观,尽量避开城市的重点建筑物、标志性建筑物、城市主要出入口和重要场所。
禁止在党政机关、医院、学校、幼儿园院内和军用电磁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基站。
第七条经营者应当根据基站选址要求和经营需要,于每年年底前提出下一年度基站设置需求,报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备案。
经营者提出的年度基站设置需求中,基站布局或选址与其他经营者的基站设置有重复的,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给予协调。
第八条经营者需设置基站的,应按下列程序办理有关手续:(一)经营者持下列材料,向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提出基站选址确认及建站申请:1、基站设置的详细选址计划;2、公用移动通信经营许可证复印件;3、使用无线电频率的有效批准文件复印件;4、营业执照复印件;5、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认为应该提交的其他材料。
(二)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收到经营者的申请后,应在30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基站选址确认、电磁环境测试和电磁兼容分析后,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并对是否符合本规定的选址要求进行审查,经审查同意的,发给设置基站文件;经审查不予同意的,书面通知经营者,并说明理由。
(三)经营者在收到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同意设置基站的文件,并落实相关场地及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进行基站建设。
第九条经营者在进行基站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对居民群众的影响。
经营者进行基站设备的安装,必须先填写“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表”和“无线电台(站)技术资料申报表”,报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审批。
安装时不得改动建筑物外观,危及相关建筑物的安全。
第十条坡地、高山、城乡建筑物或者其它场所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对未经市无线电管理机构选址确认及同意设置基站的,不得擅自为经营者提供设置基站的场地。
第十一条经营者应在基站建成后向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提出验收申请,同时提供下列材料:(一)基站设计文件和频率配置资料;(二)基站设备技术资料;(三)基站电磁辐射测量报告书。
第十二条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在收到经营者基站验收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基站设施技术标准等项目进行验收。
验收包括以下项目:(一)确认站址使用是否具备合法文件;(二)确认基站的各项参数是否经过批准;(三)检查、检测基站设备的主要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