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预报技术1

合集下载

洪水预报方案

洪水预报方案

洪水预报方案引言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及时、准确地预报洪水是保护社会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举措。

为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洪水预报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洪水预报方案的基本原理、监测方法以及预报流程,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来减少洪水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一、洪水预报方案的基本原理洪水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常常由多种条件和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

洪水预报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收集、分析并综合各类数据信息,判断降雨态势和水文条件,并根据历史降雨和水文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从而实现对洪水发生的提前预警。

二、洪水监测方法1. 气象监测气象监测是洪水预报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气象监测站点的实时观测数据,包括降雨量、风速、风向、湿度等,可以及时掌握降雨的情况,并进行准确的预报。

2. 水文监测水文监测主要是通过水位测量、流量测量、水质监测等手段来掌握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水文条件。

这些监测数据可以用于分析水位上涨的趋势和速率,从而判断洪水的可能性。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图像来观测气象、地形等信息。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表的水情变化,包括洪水的形势和范围。

三、洪水预报流程1. 数据收集与分析对气象、水文和遥感等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可以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确定是否存在洪水发生的可能性。

2. 洪水模型建立基于历史降雨和水文数据,建立洪水模型。

该模型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预测洪水的发生时间、强度和可能影响范围。

3. 洪水预警发布当洪水模型预测到洪水有可能发生时,应及时发布洪水预警。

预警信息应包括预计发生洪水的时间、地点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等。

4. 应急响应措施根据洪水预报结果和预警信息,相关部门应及时制定和实施应急响应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疏散人员、加强抢险救援以及加大水利工程的巡查和维护等。

四、洪水预报方案的改进和完善洪水预报方案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洪水预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洪水预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谢谢观看
2、实证研究:通过实际应用和测试,对洪水预报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 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案例分析: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深入探讨洪水预报系统在不同领域、 不同条件下的应用情况,为系统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实践经验。
参考内容
一、引言
洪水预报技术是防洪减灾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提前预警、减少灾害损失具有 重要作用。我国是洪水灾害频发的国家,深入研究洪水预报技术,提高预报精 度和时效性,是当前水利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次演示将回顾我国洪水预报 技术的研究历程,
1、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洪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提高预报精度和效率。
2、跨学科的融合。将洪水预报技术与地球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 学科进行深度融合,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研究水平。
பைடு நூலகம்
3、高性能计算的应用。利用高性能计算技术,提高洪水数值模型的计算速度 和精度,为实时洪水预报提供支持。
近年来,我国在洪水预报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不断升级。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GIS技术等手段,实 现洪水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数值模型研究与应用取得突破。我国自主研发了多种洪水数值模型,如洪 水演进模型、水动力学模型等,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和优化。
洪水预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关键技术介绍
引言
洪水预报系统是防范和减轻洪水灾害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洪水预报方法往往存在准确度不足、实时性差等 问题,因此研究洪水预报系统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围绕洪水 预报系统关键技术

科技成果——IWHR洪水预报调度系统

科技成果——IWHR洪水预报调度系统

科技成果——IWHR洪水预报调度系统技术开发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对应需求洪水预报调度系统成果简介该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处理、网络通讯、软件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人机交互式的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达到对流域防洪形势宏观把握和整体、定量认识,为防洪决策和管理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包括实时洪水预报、预报方案编制、预报成果管理、实时调度计算、调度结果仿真以及辅助工具(数据处理、降雨径流相关图分析、单位线分析、水位流域关系曲线维护、退水曲线维护等)和模型/方法管理等功能。

主要性能指标采用B/S与C/S相结合的灵活系统架构模式,满足多用户同时在线预报调度。

系统的信息查询响应时间小于1s,地图访问响应时间小于1s,预报模型计算响应时间小于3s,联合调度模型计算响应时间小于10s。

建立了超过24个洪水预报计算模块,覆盖了我国常用的洪水预报模型和方法。

参数自动优选计算效率高,30场洪水模型参数优选耗时不超过10分钟。

适用范围适用于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的水雨情测报、洪水预报、水库调度以及防汛抗旱等多个领域,可推广到流域、省、地市等防汛指挥、水旱灾害防御及水文部门。

技术特点系统基础框架扩展性强,适应未来扩展和升级,采用B/S与C/S 相结合的灵活系统架构模式满足多用户同时在线预报;紧密结合业务需求,可实现新增预报断面功能;支持模块的排列组合与模型的灵活搭建;采用模型参数全局自动优选技术;灵活的防洪调度接口,可以基于任意未来可能洪水情势进行防洪调度;基于水库度汛方案,结合当前来水情况,可采用联合调度方式通过人机交互形成水库防洪调度方案。

应用成本100万元。

典型案例案例1:应用于江西省鄱阳湖区防汛通信预警系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及防汛辅助支持系统开发项目,安装部署在江西省防办、江西省水文局,供各水文分局访问浏览,目前运行了5个汛期,为水文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案例2:应用于陕西省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系统开发项目,安装部署在陕西省水文局,并供各水文分局访问浏览,目前运行了2个汛期,为水文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现代水文模拟与预报技术 pdf

现代水文模拟与预报技术 pdf

现代水文模拟与预报技术现代水文模拟与预报技术在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减灾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它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对水文过程进行建模和模拟,以预测未来的水文变化并提供决策支持。

以下是关于现代水文模拟与预报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水文模拟与预报技术的概念:水文模拟与预报技术是指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对水文过程进行建模和模拟,以预测未来的水文变化和提供相应的预报信息。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水文系统的运行规律,预测洪水、干旱等极端事件,并为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设计和防洪减灾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文模拟与预报技术的方法与步骤:1.数据采集:收集与水文过程相关的各种数据,包括气象数据、水文观测数据、地形数据等。

这些数据是建立水文模型的基础。

2.水文模型建立: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水文模型。

常用的水文模型包括降水-径流模型、水库调度模型、地下水模型等。

3.参数估计与校准:对水文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和校准,以使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参数估计可以通过历史观测数据和试算来进行。

4.模型验证与评估:利用独立观测数据对建立的水文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预报模拟与结果分析:利用建立的水文模型进行未来的水文预报模拟,得到相应的预报结果。

对预报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6.预报发布与应用:将预报结果按照一定的形式发布给相关部门和用户,以支持决策制定和行动指导。

这些预报结果可以用于洪水预警、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设计等方面。

三、现代水文模拟与预报技术的应用领域:1.洪水预报与防洪减灾:利用水文模拟与预报技术,可以对洪水过程进行建模和模拟,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减轻洪灾的影响。

2.干旱监测与水资源管理:通过水文模拟与预报技术,可以对干旱过程进行监测和预测,及时调整水资源分配和利用,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水库调度与水电能源规划:利用水文模拟与预报技术,可以对水库的蓄水和放水过程进行优化调度,以实现最大效益的水电能源开发和利用。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水文监测与预报中的技术与方法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水文监测与预报中的技术与方法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水文监测与预报中的技术与方法水文监测与预报是水利部门重要的职责之一,对于有效管理和保护水资源、预防水灾、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至关重要。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水文监测与预报中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技术与方法,以有效地进行监测和预报工作。

本文将介绍水利部工作人员在水文监测与预报中常用的技术与方法。

一、水文监测技术与方法1.气象观测技术气象观测技术是水文监测与预报的基础,通过对气温、降水、湿度、风力等气象要素的观测,可以为水文预报提供数据支持。

水利部工作人员需要熟悉气象观测的相关设备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例如使用温度计、雨量计、湿度计等仪器进行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2.水位监测技术水位监测是评估水文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水利部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水位监测技术,包括使用水位计、液位计等仪器进行实时水位观测,以及通过水文测站的建设与维护,确保水位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学习水位数据的处理方法,如绘制水位曲线、计算水位变化速率等。

3.流量监测技术流量监测是水文监测与预报中的关键环节,为预测洪水、评估水资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水利部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流速测量技术,例如使用流速计、流量计等仪器进行实时流量观测,并熟悉流量计算公式和流量推算法。

同时,还需要掌握流量监测点的设置原则和维护方法,确保流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水文预报技术与方法1.水位预报技术水位预报是根据历史水文数据和当前水情,利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水位变化进行预测。

水利部工作人员需要学习水位预报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立预报模型、选择适当的水文指标、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等。

同时,还需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水位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洪水预报技术洪水预报是水文监测与预报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对预测洪水的规模、时间和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部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洪水预报的技术与方法,包括利用历史洪水数据建立洪水模型、使用水文预报软件进行模拟预报、通过收集实时水文数据进行动态调整等。

洪水作业预报技术与经验

洪水作业预报技术与经验
“概念性模型”优于“经验性模型”没有科学依据。 洪水现象的宏观性,用微观化的“理论”方法无法预报,“成因化”道路仍漫长。 模型的优劣完全以作业预报效果(精度)好坏认定。
01
与P~Pa~R相关图共用的有:下渗曲线法,初损后渗法等; 与UH共用的有:等流时线法,克拉克法,纳希、杜格模型等; 与马法共用的有:汇流系数法,特征河长法,加里宁法等。
Thank You !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0.177
0.240
0.943
0.1282
0.2119
60
0.070
0.166
0.242
0.926
0.1168
0.1869
不校正
0.210
0.457
0.528
1.744
0.2708
3.6018
表7.1 枝城—监利 段新息校正的试验
交互分析模块运用
8、计算机交互分析校正举例
将人工校正经验规范化、计算机化,形成作业预报模块是有用的手段,但在运用形式上则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成熟。 举一例:径流过程的校正界面。
产汇流预报校正
校正实例
流域汇流系数校正
河道相关图校正
运用经验于作业预报定量分析的工作就是“现时校正”。定量经验很重要,但定性的经验也是宝贵的,举例说明之。
6、人工作业现时校正举例
6.1径流量预报的校正
6.2时段径流时计算原理图
产流预报校正 途径: 降雨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平均雨量可靠性?) 降雨时间分布影响(Pa相同,R不同) 前期洪水误差的积累影响 径流量分配过程 径流系数总体判断
7、计算机计算校正

科技成果——洪水风险监测预警技术

科技成果——洪水风险监测预警技术

科技成果——洪水风险监测预警技术对应需求洪水预报预警与防洪调度技术
成果简介
该成果以中国气象局的逐日降水数据、全球降雨观测计划卫星遥感实时降水技术、世界土壤数据库及1千米土地覆盖数据为基础,采用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实时估算和监测陆面水文状况;基于河网数据和高精度数值高程模型等数据,耦合大尺度CaMa-Flood水动力学模型,获取洪水的淹没面积、深度和重现期等关键指标实现全国范围高分辨率洪水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洪水淹没深度和重现期逐小时监测,以及未来十日预报。

技术特点
该成果基于局地圣维南方程和水量平衡确定获取河道和洪泛区蓄水量、通过洪泛区高程曲线连续耦合求解获得任何时段任意位置的淹没深度。

1、卫星降水输入数据:空间分辨率0.1°、时间分辨率30分钟。

2、VIC水文模型参数:三层土壤厚度、基流参数、空间分辨率0.1°。

3、CaMa-Flood模型参数:河道宽度、河道深度、曼宁糙率系数。

4、输出参数:500米分辨率网格上的逐小时淹没深度和洪水重现期。

技术水平软件著作权2项
应用情况
该成果在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应用,针对全国范围内的洪水进行了实时监测,在2020年长江大洪水、淮河洪水等重要洪涝灾害事件的预报预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实现全国范围内洪水风险高分辨率的实时监测和预报。

镇水库洪水预报预测方案

镇水库洪水预报预测方案

镇水库洪水预报预测方案近年来,洪水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做好对水库洪水的预报预测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预测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洪水预报预测方案的制定原则1.科学性原则:预测预报方案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水文水资源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2.可行性原则:预测预报方案应该依托于鲁棒可靠的技术手段,并结合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

3.公开透明原则:预报预测方案应该公开透明,接受相关科学研究机构和公众的监督,提高预测预报的可信度。

4.系统性原则:预测预报方案要考虑多个影响因素,包括水文环境、气象条件、地质地形等,确保预测预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洪水预报预测方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1.数据收集与分析:对水文、气象、地质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构建数据监测数据库。

通过分析和研究历史洪水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特征,提取关键变量和指标,为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2.模型建立与优化:基于历史数据和现有理论,建立洪水的预测预报模型。

可以采用物理模型、统计模型或者机器学习模型。

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预测预报产品的开发:通过模型建立,可以得到洪水预测预报的定量结果。

将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进行展示,方便相关机构和公众对洪水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4.预警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基于预测预报产品,建设洪水预警系统。

该系统应该包括监测设备、预警设备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及与相关机构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渠道。

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系统,提高响应速度和准确度。

5.预测预报的评估与改进:定期进行预测预报的评估和对比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并且,要根据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进步,对预测预报方案进行更新和升级。

三、洪水预报预测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1.人员培训与队伍建设:建立专业的洪水预测预报团队,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问题与对策及关键技术应用

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问题与对策及关键技术应用

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问题与对策及关键技术应用【摘要】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系统是一个具有较高复杂性的系统,其洪水预报效能也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有效提高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准确性,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对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针对系统中的难点与重点,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合理的改进和完善。

本文对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难点及解决方案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中小河流; 洪水预报; 难点; 解决方案1.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简析所谓的“洪水预报”,就是依据前期和现时的水文、气象等数据信息,揭示或者预测洪水的发生及其变化过程的一种应用学科技术。

它是防洪非工程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为防汛抢险、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水利工程建设和调度运用管理,以及农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服务。

2. 中小河流洪水预报工作的难点2.1数据资料和监管测试点较少从目前来看,中小河流的数据资料相对较少,这样就很难为形成完善的洪水预报系统提供具体完善的数据。

同时,因为监管测试点较少,且站网缺乏较高的精密度,导致监管测试点在对雨量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依旧出现一定的问题,对于暴雨的强度等级和量度把握不准确,洪水预报系统就会存在问题。

2.2雨洪相应的复杂性与作业预报要求的简单性之间不能够达到平衡利用简单的相关图或者是统计模型进行洪水的预报,预报的效果往往取决于预报员的经验,而在技术上很难实现突破,这样推广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而将集总模型或者是现有通用的水文模型应用到中小河流洪水预报工作当中,则会缺乏针对性,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洪水的特征,预报的精度和预见期不能够满足需求,这种不平衡的状态是洪水预报中不可忽视的难点。

2.3 因为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中小河流洪水灾害发生在流域内的某个小支流,而不是流域出口的位置时,就很难被测知。

同时因为中小河流的洪水发生时间较短,常规水文六小时的报讯方法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预报,这样将会影响到洪水应急方案的制定,严重的时候将会发生洪水灾害。

基于Web&GIS的洪水预报技术概述

基于Web&GIS的洪水预报技术概述
使 得 洪水 预报 系 统 的研 发真 正 意义 上从 模 型 开发 走 向应 用 服务 。
We GI b S技 术 是 随 着 I tr e/nrn t 展起 来 的 一种 技术 . nen t t e 发 I a
的信 息 代 理 三 部 分 组 成 。 与 以往 的 Ci t evr G S相 比 , l n/ re 的 I e S
性 、 时性 关 系 到 防洪 减 灾 的成 败 , 接 影 响 国 民经 济 发 展 和 人 及 直
于 We b浏 览 器 已成 为 几 乎 所 有 操 作 系 统 的标 准 配 置 , 以用 户 所 不 需 要 安 装 任 何 软 件 就 可 以访 问 洪 水 预 报 系统 . 方便 应用 。
预 报 系 统 。 越 来 越 多 的 洪 水 预报 技术 的实 现 成 为 可 能 , 大 提 使 大
高 了 防 汛 调 度 指 挥 部 门 决 策 的科 学 性 和 快 速 反 应 能 力 。基 于 GS及 We I b的洪 水 预报 应 用 技 术 , 表 了洪 水 预 报 技 术 发 展 的 代
格 式 如 J P A P C I 。 大 多 数 We S 、S 、G 等 b服 务 器 都 可 以通 过 增 加
民生 命 财 产 安 全 。 洪 水 预 报技 术 涉 及 专 业 技 术 和 实 现 技 术 两 个
方 面, 水 预 报 实 现 技 术 的 发 展 制 约 着洪 水 预 报 的整 体 水 平 。 洪 在 I T技 术 不 断 发 展 的今 天 。 息 系 统 正 朝 着 集 成 化 、 络 信 网
间件 标 准 , 次 是 规 范 构 件 化 应 用 ; 是 推 进 应 用 级服 务 体 系 , 其 三 支持 行 业 应 用的 构 件 化 软 件 开 发 。 关 键 词 : 水 预 报 ; 间件 ; 件 ; e ; I 洪 中 构 W b GS 中 图 分类 号 : 3 8 . P 3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0 0 5 (0 8 0 — 0 5 0 10 — 8 2 20 )5 0 6 — 2

雨水节气中的水文气象模型与预报技术

雨水节气中的水文气象模型与预报技术

雨水节气中的水文气象模型与预报技术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和冬季的结束。

在雨水节气中,水文气象模型与预报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雨水节气中的水文气象模型和预报技术进行探讨。

一、水文气象模型的介绍水文气象模型是用于预测和模拟水文过程的数学工具。

它基于大气、水文和地质等方面的数据,以及相关的物理过程和统计关系,来预测降水、蒸发、径流和地下水等水文要素的变化。

雨水节气是雨水增多的时候,因此对于水文气象模型来说,降水是一个重要的要素。

基于历史降水数据和大气环流模式,水文气象模型可以预测雨水节气中的降水强度、降水时长和降水范围等。

同时,模型还可以考虑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提供有关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水位的预测。

二、水文气象模型的应用1. 洪水预报在雨水节气中,降雨量的增加容易导致洪水。

水文气象模型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测降雨的变化,提前预测洪水的发生。

这对于防洪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减少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2. 水资源管理随着降水增多,雨水节气对于水资源管理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水文气象模型可以提供雨水节气中水资源的预测和评估,帮助相关部门制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

三、水文气象预报技术的介绍水文气象预报技术是基于实时气象观测数据和数学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气象变化进行预测的技术。

在雨水节气中,水文气象预报技术可以用来预测降水量、降雨时长和降雨区域等信息。

1. 气象观测数据水文气象预报技术依赖于准确的气象观测数据。

在雨水节气中,气象观测站点需要密切监测降水情况,并及时上传数据。

这些数据将用于建立水文气象模型,进行降水预报和洪水预警。

2. 数学模型水文气象预报技术的核心是数学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将过去的气象数据与未来的气象变化联系起来,通过模拟和预测,提供未来天气的估计。

水文气象模型是数学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结合起来,提供更精确的结果。

水文情报预报技术标准

水文情报预报技术标准

水文情报预报技术标准是一套规范和指导水文预报工作的技术规定,它涵盖了水文预报的各个环节,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分析、预报模型的选择和应用、预报结果的发布等。

这些标准旨在提高水文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1. 数据收集:水文情报预报技术标准要求对水文观测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包括对观测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对观测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校正,以及对异常数据的识别和处理。

2. 数据处理:水文情报预报技术标准规定了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数据的清洗、转换、插值、平滑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一致性,为后续的分析和预报提供高质量的输入数据。

3. 数据分析:水文情报预报技术标准强调了统计分析在水文预报中的重要性。

它要求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技术,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空间分析等,对水文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4. 预报模型:水文情报预报技术标准推荐了一系列的水文预报模型,包括统计模型、物理模型、概念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水文过程和条件,如洪水预报、干旱预报、水质预报等。

5. 预报结果:水文情报预报技术标准规定了预报结果的格式和内容,包括预报的时间范围、空间范围、变量类型、精度等级等。

它还要求对预报结果进行定期的评估和验证,以确保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预报发布:水文情报预报技术标准规定了预报发布的程序和方式,包括预报的发布时间、发布渠道、发布内容等。

它还要求对预报的影响进行评估和反馈,以改进预报工作和提高预报效果。

总的来说,水文情报预报技术标准是水文预报工作的重要指南,它为水文预报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为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减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红水河流域洪水预报调度预警一体化技术

红水河流域洪水预报调度预警一体化技术

广西水利水电GUANGXI WATER RESOURCES &HYDROPOWER ENGINEERING 2021(2)1项目背景广西通过2010-2015年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实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丰富,成绩斐然,在当前广西山洪灾害预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区山洪灾害易发区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在近年来的防御山洪灾害工作中发挥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有效减少了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但广西山洪灾害调查主要是针对受山洪影响的区域,对于受大江大河洪水影响或受沿江梯级电站调度影响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现有的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和山洪灾害预警体系满足不了相关防汛部门对于沿江大范围区域的洪水联合调度和联合预警的迫切需求。

如何基于现有的山洪灾害平台进行调查评价成果的集成、挖掘分析和拓展应用,对支撑沿江大范围区域的洪水联合调度和联合预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经了多年建设,红水河沿江各县已初步建立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体系;依托广西已建预警预报系统,基本满足洪水预警预报的要求,防洪减灾社会效益显著,同时,红水河干流沿岸在洪水预警预报及调度对红水河流域山洪灾害防治调查评价成果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如何将山洪灾害防治调查评价成果集成、挖掘分析和拓展应用,在洪水预报、洪水模拟、预警方案和流域洪水预报调度预警一体化建设等方面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是红水河流域乃至整个广西水利事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2总体思路在流域洪水预报调度预警一体化方面,借助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在整合、集成已建系统的基础上,建设红水河流域预警预报系统,补充完善信息汇集、数据共享、模型计算、数据服务、运行环境等功能,发挥系统在预警预报和调度决策中的辅助支撑作用。

作为红水河流域防洪减灾的重要支撑,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可有效提高流域洪灾防治的快速会商、快速决策和快速响应能力,实现对洪灾信息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洪水预测与防控技术

洪水预测与防控技术
水文数据在洪水预测中的应用
1.水文数据包括河流流量、水位、水库蓄水量等,是洪水预测的重要依据。 2.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掌握河流的水情变化,为洪水预测提供实时信息。 3.水文数据与气象数据的融合,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洪水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气象与水文数据在洪水预测中的应用
▪ 数据融合技术在洪水预测中的应用
1.气候模型精细化:随着气候变化,需要更高精度的气候模型来预测极端天气事件,包括洪水的发 生频率和强度。 2.多源数据融合:综合利用遥感、地面观测和数值模型数据,提高洪水预测的准确度。 3.风险动态评估:实时更新洪水风险图,为决策提供支持。
洪水预测的主要方法和模型
▪ 集成模型
1.集成模型是将多个不同的洪水预测模型进行集成,以提高洪水预测精度的模型。 2.通过集成不同的模型,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模型的优点,减少单一模型的局限性。 3.集成模型的构建需要考虑不同模型之间的协调性和精度评估,因此需要专业的技 术支持和经验积累。
▪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1.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整合, 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2.通过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将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进行有效整 合,提高洪水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数据融合技术还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机器 学习等,进一步提高洪水预测的智能化水平。
▪ 机器学习在洪水预测中的应用
▪ 洪水预警与应急响应的协同与整合
1.部门间协同机制:加强水利、气象、应急等部门间的协同机 制,提高预警和应急响应的整体效果。 2.信息共享与公开:加强信息共享和公开,提高公众对洪水预 警和应急响应的认知和参与。
洪水预测与防控技术
未来洪水预测与防控的研究方向
未来洪水预测与防控的研究方向
气候变化与洪水风险评估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任务二 水情自动测报与洪水预报调度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任务二 水情自动测报与洪水预报调度

任务二 水情自动测报与洪水预报调度
三、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组成结构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一般由一个中心站,若干个中继站、数个或数十 个,甚至上百个各类遥测站组成。中心站主要负责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测站则主要是收集信息并编码发送。根据系统的规模、作用和要求的不 同,中心站和测站的结构也不尽相同。
1.中心站
中心站主要由前置处理机、主机、收发信设备、外围设备及电源等组 成。一个典型中心站的结构如图6-2所示,值得注意的几点是:
建筑物等)既要全,又要有代表性。 2.本系统范围内及周围地区的无线电通信资料,这是选择无线通信
的频段,频点及工作方式的需要。 (二)站网论证
站网论证对确定系统规模至关重要,站网论证主要是选择最佳的站网 分布密度及其位置。
任务二 水情自动测报与洪水预报调度
图6-32 雨水情自动监视
任务二 水情自动测报与洪水预报调度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按功能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数据采集、数据传输 和数据处理,如图6-1所示。
图6-1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组成
任务二 水情自动测报与洪水预报调度
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任务
1.数据采集装置通常为一具有A/D转换接口的传感器,有时装置还 具有显示、存储、打印等功能,这些采集装置往往称之为非电量电测仪。 此外还应包括传感器或电测仪的工作环境,如浮子或水位计的测井等。
1.信道传输误码率,超短波信道; 2.系统畅通率大于90%两个条件。 同时,电路设计要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有关规定及用户调研 结果,选用合适的工作频率及工作方式,并根据现场查勘图进行设计、 现场电测和电路设计来确定整个系统最佳组网方案。
任务二 水情自动测报与洪水预报调度
四、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组建及运行管理

清河水库洪水预报与防洪调度技术研究

清河水库洪水预报与防洪调度技术研究
fr c ti o tn st n,a d h are n s se ’ ay i o t e rs rorfo d frc t g f tr oe a mp r tp io s a o i n a c r d o y tm Sa lsst e v i o o e a i uu e s i n h e l s n
清 河 水 库 洪 水 预 报 与 防 洪 调 度 技 术 研 究
张 志 慧 刘 ・2 , 巨
(. 1辽宁省清河水库管理 局 , 辽宁 铁岭 120 ;2 沈阳农业大学 水利学 院, 阳 103 . 沈 106 ) 111
[ 要] 对 清河水 库的 实际情 况与 目前洪水 预报 调度 技 术的现 状进 行分 析 , 摘 水文预报 模 型采 用蓄满 产流模 型 和单位 线 法进行 产 汇流计 算 , 用试算 法进行 水库调度 , 用水库历 史数 据对 采 利 模 型进行验 证 。 总结归 纳 了洪水 预报 技 术在 水库 入 库径 流预 报 中的重要 地 位 , 并对 水库 洪水 预报 将 来的发展 趋 势进 行 了系统 的分析 。 [ 关键词] 水 文预报模 型 ; 洪调 度 ; 防 清河水库
ZHANG h —h i Z i u ,L U He g I n2
( . i nn r ic i e R sr i Maae etB ra ,Ten 0 3 i n g C i ;2 1 La ig Po ne Qn ee o n gm n ueu i i 120 ,La i , h a . o v h v r lg 1 on n Seyn g cl r n e i t osrac o ee S eyn 11 1Lan g C i ) hnag r ut eU i r t Wa r ne nyC lg , hnag10 6 ,i i , h a A i u v sy eC v l on n

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洪水预报

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洪水预报

3O 一
维普资讯
吉林 水 利
3s / Q
应 用计 算机 技术 实现 洪水 预报
杨绍沂
2 0 年 5月 06
图中 R 随 P 增 大 。P 大 到 一 定 程 度 后 ,相
关 线 趋 于直 线 并 与 4 5线 平行 。等 值 线直 线段 到

Q =

+ Q出
△/ 、 是时段始末库容差 ( m ) r 万 。 ,由时段始末库
水位 查 取 库 容 表 。 是 时 段 历 时 ( s ;Q出 万 )
的上 限 。I 下 述 方 法 求 得 ,也 可 用 后 面 所 述 按
图解 法 求得 :
是 出库 流量 ( /) m s ,其 中 包 括 泄 水 、供 水 、发
电用 水 、渗 漏 、蒸 发和 泄洪 。
利用 久 旱后 有雨 的观 测资料 ,将 坝 前 库水位 开 始上 升时 刻 减 去 汇 流 时 间 r ,得 时 刻 t 。降 雨
[ 稿 日期 ] 2 0 一O 一O 收 06 3 1
◆入 库 净 流量 ( /) m。s :
[ 作者简介]杨 绍沂 (9 9 )男 ,大学,毕 业于华南理 工大学水利水 电建筑工程专业 ,助理工程 师。 17 -
预报 一次 洪水 总量 时 ,根据 产 流期 间库 区平
均雨 量 ( 这里 以及 后面 所 提到 的平 均雨 量均 指按
小时
2 3日 2 4H
库 区各雨 量站 控制 集雨 面 积 比例计 算 的带权 平均 雨量 ) 和产流 起始 日的前期 影 响雨 量 ,在相关 图
图 l
— t曲 线
雨产 流 ,该 次 洪 水 的前 期 降 雨 影 响 探 用 推 算 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效果较好。
4.河道汇流计算(流量演算法)
⑴马斯京根流量演算法
我国上世纪50年代主要将其应用于单一河段 的流量演算。此后,我国在理论上对公式参数的 含义做了许多有深度的分析和探索。在应用上结 合具体河流,总结了不同河流的参数变化规律; 而且将演算技术从按洪水分级定公式参数发展为 马斯京根分段连续演算。马斯京根分段连续演算 是赵人俊在1962年, 将系统理论与传统演算方 法相结合的成果,现在仍是河段流量演算领域最 重要的方法。
流域水文模型:
通常指降雨径流流域水文模型。它是 以流域为系统,模拟流域降雨径流形成过 程的数学模型。系统的输入是降雨量和蒸 发量,输出为流域出断面的流量过程。
ai 作△Fi 的汇流时间 。即近似认为△Fi 上的净雨是
经 ai 时间后同时到达出口断面的。
⑷河网汇流单位线(时变单位线)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赵人俊提出的用于 流域汇流计算的单位线。
Qt Cs Qt (1 Cs ) QZ ,t
式中: QZ,t —— t 时段河网的总入流,QZ,t QS QI QG Cs ——河网消退系数; ——河网汇流时间; Qt —— t 时刻的河网出流(即 t 时刻的流域 出口断面流量); Qt —— t 时刻的河网总入流经河网调蓄后,
等流时线定义:流域上的水流质点能同 时到达出口断面 的位置点的连线。
△F4
△F5
△F6
a7
△F7
a6
△F3 △F2
△F1
a0 a1
a5
等流时线的绘制: 大致以干流等
距为准划分汇流时
间a0,a1‥‥,绘
出如图红色虚线所
a4 示的等流时线。
a3
a2
两根等流时线之间的面积称为等流时面积,如
△F1,△F2‥‥。近似以每根等流时线的汇流时间
模型、 1973年美国Burnu提出的萨克模型, 1973年中国赵人俊提出的新安江模型,1974 年意大利Natale提出的CLS(约束线性系统) 模型。
流域水文模型的提出拓展了水文学的应 用,从最初的水文预报应用扩展到生态环境方 面的应用,使水文学的应用和研究领域,学术 水平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⑴如果单位时段内的净雨不是一 个单位而是个 m 单位,则形成的流量
流量过程线历时与UH相同,流量则为UH的 m 倍。
⑵如果净雨历时不是一个单位时段而 是 n 个单位时段,则形成的出口断面流 量过程是 n 个时段净雨形成的 m 个流 量过程线之和。
1932年由谢尔曼提出,主要用于中小流域 的汇流计算。我国在单位线的识别技术上,上
方案编制,单一河段,单一流域为主。 计算技术,手工作业,无界面计算机程
序为辅。 信息传递,电话、电报为主。 作业预报,手工作业,简单现时校正为
主。计算机程序为辅。
标志性技术: ⑴经验相关图,谢尔曼单位线,马斯京根
流量演算,水文预报界将此三类技术称为“老 三篇”。
⑵瞬时单位线,流域水文模型,线性系统 模型。 发展历程简述:
马斯京根流量演算公式:
O2 C0 I2 C1I1 C2O1
演算公式参数
⑵特征河长法
上世纪50年代末由加里宁提出,后发展为 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技术。我国对这一方法 也进行过深入研究。
⑶河段汇流瞬时单位线
1962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现长江流 域管理委员会)水文局将纳希单位线用于河段 流量演算,从而把流域汇流与河段汇流分析计 算技术从方法上统一了起来。
⑵纳希单位线(又称瞬时单位线)
纳希在1957年将系统脉冲响应函数引入水 文学,提出了流域瞬时单位线的概念,同时提 出了瞬时单位线参数的矩法估计公式。水文界 又常称瞬时单位线为纳希单位线。
纳希单位线主要的意义在于为流域汇流计 算提出了一个基于数学基础的汇流模型,在理 论上比经验单位线前进了一步,但应用上效果 并不比经验单位线好。
世纪50年代~70年代,主要采用试算法,在单
位线的应用上主要采用分类使用技术。即建立 单位线与影响因素(雨强、暴雨中心位置等) 间的经验关系,使用时,再根据出现的影响因 素选择面临时段实际使用的单位线。国际上则 在上世纪50年代引入系统理论的方法开展了单 位线的数学分析技术,至上世纪60年代已经取 得了若干分析成果,采用的主要数学方法有最 小二乘法、傅里叶变换法、拉盖尔函数法、相 关函数法。国内在至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主 要是消化吸收这方面的成果。
下渗曲线
若 i f 若 i f
则R 0 则R i t f t
f~t关系
f~w关系
上世纪60年代以前,一般是在很小流域上
。利用实测降雨径流资料分析流域平均下渗曲
线,或下渗公式的参数。应用时适当推广至中
小流域进行产流计算。
上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出考虑下渗空间分 布不均匀的下渗产流计算技术。
延迟 时间的出流。 Cs是随时间 t 而变化的时变参数,它取决于
t 时刻的河网的总入流量 QZ,t和流域的河槽特性 。一般用下式计算:
式中:
Cs 1 Cr QZ,t 0.4
Cr ——反映流域河槽特性的系数,可以由流 域主河槽的特征数值估计。但通常将其作为一
个参数调试取确定。
河网汇流单位线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
流域内土壤蓄水容量的分布:由于前期气 候影响以及下垫面的不均匀性等,导致流域土
壤缺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结果。因为,在 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缺水量小的地方降雨 后易蓄满先产流。因此,一个流域的产流过 程在空间上是不均匀的,在全流域蓄满前, 存在部分地区蓄满而产流。一般可由流域蓄 水容量曲线表征土壤缺水量空间分布的不均 匀性。 流域蓄水容量曲线:把全流域划分为许多微 小单元面积,然后按其蓄水容量由小到大顺 序排列,并逐一累加统计。设 f 为逐一累加
流域下渗能力面积
分配曲线定义为:
流域内下渗能力小
于等于给定值的面
积与下渗能力的关
i
系曲线。通常以流
域平均含水量作参
数。应用时,根据
某时刻的流域平均
含水量,选用相应
的曲线进行产流计算。
下渗能力面积分配曲线的特点:
①由于土壤初始含水量不一样,流域的下 渗能力面积分配曲线,是一组曲线。这组曲线 的上包线是流域完全干燥情况下的下渗能力面 积分配曲线,下包线是全流域土壤包气带达到 田间持水量状况下的下渗能力面积分配曲线。
的面积(称为部分面积),F 为全流域面积,显 然,上述的统计方法使每一个部分面积对应了 一个容量值 Wm' ,也表示了小于 f 的那些面积上 ,各点的蓄水容量都不超过Wm' 。点绘 Wm' ~ f 的 关系,所得曲线称为流域蓄水容量曲线。为今 后计算方便,实际使用的曲线是 Wm' ~ f / F(在不引 起误解时,相对面积仍简称为部分面积),如 图所示。因此,流域蓄水容量曲线可定义为: 流域内蓄水容量小于等于给定值 Wm'的面积 f F 与 蓄水容量值 Wm' 的关系曲线。
②下渗能力面积分配曲线不能给出流域 各点的下渗能力,只能给出下渗能力小于某一 下渗值的面积。
⑶蓄满产流理论及产流计算
蓄满产流是上世纪60年代,我国学者赵人 俊提出的适用于湿润地区产流计算的理论和方 法。其基本假设为,在流域内任一地点上,土 壤蓄水量蓄满(即达田间持水量)前,降雨量全部 补充土壤含水量,不产流;当土壤蓄满后,其 后续降雨量全部产生径流。这一理论和方法在 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⑷长办汇流曲线
1965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提出了用于
河段流量演算的长办汇流曲线。由于方法较复 杂,应用效果不比马斯京根法好,故应用不多 。
5.流域水文模型的研究和应用
上世纪50年代末,国际上提出了流域水文 模型的概念,但流域水文模型的大量研究与应 用是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研究与应用学 术达到了鼎盛时期,据统计世界上已经提出了 200多个流域水文模型,其中有代表性的模型 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林斯雷和Chrufard提出 的斯坦福模型、61年日本菅原正已提出的水箱
由于实际不可能去统计流域的蓄水容量曲线, 应用时一般是采用假定曲线公式形式,再用实 测降雨径流资料去检验其正确性。
蓄满产流计算的流域蓄水容量曲线
3.流域汇流计算 ⑴谢尔曼单位线(又称经验单位线)
在给定的流域上,单位时段内均匀 分布的1单位地面(直接)净雨量,在流 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直接)径流过程 线,称为单位线,记为UH。 使用时的两条假定:
上、下游洪峰流量相关图
以下游同时水位作参数的 上、下游洪峰水位相关图。
以上游涨率(涨差)作 参数的水位预报相关图
上、下游合成流量相关图
下游受回水顶托影响的水位相关图
2 .流域降雨产流预报
⑴经验相关图 降雨径流相关图,上、下游水位 相关图,上、下游流量相关图。我国 主要是借鉴国外成果,并结合我国河 流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瞬时单位线:
瞬时单位线是指流域上分布均匀 ,历时趋于无穷小,强度趋于无穷大 ,总量为一个单位的地面净雨在流域 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纳 希假设流域对地面净雨的调蓄作用, 可用一系列串联的线性水库的调节作 用来模拟,如图
根据线 性系统 理论推 出理论 公式如 下:
u(t)
1

t

n1
二十世纪30年代,水文学建立了早期的降 雨径流相关图,用以估算一次降雨引起的总径 流量。 1949年,林斯雷(Linsley)等提出降 雨径流关系的前期雨量指标(API)法,使降
雨径流相关图在计算一次降雨引起的总径流量
领域,技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1932年 , 谢尔 曼(Sherman)提出了单位线的概念,此单位 线通常称为谢尔曼单位线,或经验单位线。谢 尔曼单位线解决了汇流计算。1938年,麦卡锡 (Mecathy)提出了马斯京根河段流量演算法 ,用以解决由上游洪水流量过程推算下游洪水 流量过程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