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
张英强治疗痛风性肾病经验撷要
![张英强治疗痛风性肾病经验撷要](https://img.taocdn.com/s3/m/bbd3b37c01f69e31433294e4.png)
究, 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兹将其经验简介如下。
1 验 方 简介
1 . 1 自拟痛 风外 洗方 组成 : 伸筋 草 、 路 路通 、 黄柏 、
土茯苓各 6 0 g , 黄芩 、 白鲜皮 、 地肤子各 3 0 g 。其中 伸筋 草舒 筋 活络 , 祛风湿 , 路路 通 祛 风 活络 , 利水 ,
风, 痛风性 肾病。治疗先 后予双氯芬酸钠 7 5 m g , p o , q d , 塞来 昔 布 0 . 2 g , p o , q d止 痛 , 别 嘌 呤 醇
0 . 1 g , p o , b i d , 抑 制尿 酸合 成 , 治疗后 患者 疼痛 未见
于湿热痹阻型 , 临床 症状见 跖趾 、 踝、 膝 等处单个 或多个肢体关 节疼痛 , 痛处 红肿灼 热 , 疼 痛剧烈 ,
饮, 痰多 , 纳可 , 眠差 , 大便调 , 小便黄。查体 : 右踝
关 节红 肿 , 活动受 限 , 双下 肢散 在红 色斑疹 , 余 无特 殊 。心 电图检 查示 : 窦性 心律 , 心 电轴 左 偏 。血 常 规示 : 中性粒 细胞 0 . 7 6 3, 淋 巴细胞 0 . 9 6 , 单核 细 胞 0 . 1 2 5 。生 化检 查 示 : 前 白蛋 白 1 6 9 m g / L, 胱 抑 素
尿, 随着病 程 进 展 , 出 现 持 续 性 蛋 白尿 , 肾浓 缩 功 能 受损 明显 , 出现夜尿增 多 、 等渗尿 , 晚 期 可 出 现
例 1 : 庄某 , 男, 6 7岁 , 2 0 1 2年 1 2月 2 6 日初
诊。
高血压 、 氦质血症等 肾功能 不全表现 。该病 尚无
慢性痛风性肾病中医辨治
![慢性痛风性肾病中医辨治](https://img.taocdn.com/s3/m/80fbb5f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2.png)
慢性痛风性肾病中医辨治
毛黎明;朱彩凤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29)006
【摘要】痛风性肾病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无明确的病名记载,但从其主要临床症状来看,应属于中医学“痹证、石淋、水肿、虚劳、溺毒、关格”等病证的范畴。
笔者临床体会,中医中药治疗痛风性肾病有很好的特色和优势,今归纳诊治六法予以介绍,供同道参考。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毛黎明;朱彩凤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杭州,310007;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杭
州,3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痛风性肾病的中医辨治探讨 [J], 林斌
2.从《金匮要略》论述慢性乙肝重度病例的中医辨治胡国栋老中医学术传承 [J], 许方沥
3.中医辨治痛风性肾病的研究现状 [J], 杨秀飞;黄传兵;徐慧敏;王文静
4.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治精要——名老中医谭新华临证经验 [J], 袁振仪;周青;朱伟;
尹勇;何宜荣;谭新华
5.痛风性肾病中医辨治浅述 [J], 林志帅;鲁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的效果分析
![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7a7aa2d1f34693daef3e98.png)
【 e od K yw rs】 t dt nl hn s e in ; iny i aepi -guy ehoah r ioa C iee dc e kde s s;r y n tn prp ty a i m i de mm
痛风性肾病又称慢性尿酸性 肾病 ,是 由于体内嘌呤代 谢紊乱 , 血尿酸升高 , 使尿酸沉积于肾脏所致的疾病。近年 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 饮食结构的变化 , 该病发病 率
加制 首乌 、 桑椹 、 枸杞 等 ; 皮肤瘙痒 明显者加蝉衣 、 石榴皮 。
每 日 1 , 煮 2次 , 取药 液 4 0 , 2次煎服 。治疗 剂 煎 共 0 mL 分
l 周后评定疗效 。 2 两组患者服药期 问均不使用和采取其他
影 响 尿 酸 的药 物 和 措 施 。 比 较 治 疗 前 后 血 尿 酸 (A , 酐 U )肌
1g 玉米须 1g 甘草 5 。加味法 : 5, 5, g 关节红肿明显加 忍冬藤 、 络石 藤 ; 恶心 呕吐明显者加苏叶 、 黄连 、 姜竹 茹 、 枇杷叶 ; 尿 血加 白茅根 、 珀粉 ; 白尿明显 加六月 雪 、 樱子 、 盆 琥 蛋 金 覆
也随之呈 升趋势 。西 医治疗虽然疗效 比较确切 ,但易复
大便 过稀 , 对照组有 4 例出现不同程度 的恶心 、 胃肠不适等反应 , 自 好转 , 均 行 未发现其他严重不 良反应 。结论采用本方治疗 原发性痛风性 肾病能明显改善肾功能 、 降低蛋 白尿 、 促进毒物排 泄的作用 , 且无不 良反应 , 具有一定 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 【 关键词 】 中药 ; 肾病 ; 原发性痛风性 。病 肾
中国中医药咨讯
・
21年 1月 第 3 01 2 卷 第2 3期
金痛风治疗-草固肾汤
![金痛风治疗-草固肾汤](https://img.taocdn.com/s3/m/fbe9d1d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a.png)
金草固肾汤方法一:干金草(干乌金草,带叶、无叶都可以)30克,炙黄芪20克,炒党参(生党参亦可)20克,煨葛根30克,枸杞子15克,熟牛蒡20克。
陶质或玻璃质器皿,纯净水没过药材2厘米,武火煮沸后,文火熬15分钟,一副药可熬两次。
30天一个疗程,一般需要三个疗程。
方法二:干金草,又名干乌金草(带叶、无叶都可以)6克,炙黄芪6克,炒党参(生党参亦可)6克,煨葛根6克,枸杞子6克,熟牛蒡6克。
金草固肾汤以代谢调节为入手点,清肝减脂,升举阳气,固肾生精。
有平肝阳,补肾气,减体重,助生育,降肌酐、改善肾功能的功效。
对尿酸,血压,血糖和血脂有一定调节的作用。
需要注意体格消瘦,低血糖,低血压者慎用此方,另外妇女经期禁用。
上面两种剂量的使用方法,第一种是完全不使用降酸药的情况下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方剂的有效率没有西药高,以非布司他作为参照:常规剂量(40毫克/天)非布司他,服药30天后血尿酸浓度达标率(360微摩尔/升)可达到60%,此方剂3个月内达标率大概30%,但是80%的患者血尿酸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第二种使用方法是搭配降酸药,起到纠正代谢功能紊乱的辅助作用,可代茶饮长期使用。
干金草(干乌金草):1、养心安神。
干金草归心经,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2、平肝阳。
干金草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减少肝硬化的发生,能够减少脂肪在肝脏的堆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
3、降血压。
干金草有扩张血管的功效,改善血管弹性达到调节血压的作用。
熟牛蒡:1、熟牛蒡是生牛蒡经烘干发酵制成。
有调节代谢,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润肠通便的功效。
2、熟牛蒡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菌的作用,能够预防和抑制心血管疾病。
其中富含的牛蒡甙和木脂素类似物具有抗肾病变,抑制尿蛋白排泄,治疗尿液泡沫,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3、能够加快体内盐的代谢,促进胆固醇的排出,对于高胆固醇血症和预防胆囊结石有良好的效果。
煨葛根:1、调节血糖。
高尿酸与痛风肾病:中西医结合的控制策略
![高尿酸与痛风肾病:中西医结合的控制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f3821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b.png)
高尿酸与痛风肾病:中西医结合的控制策略一、引言高尿酸与痛风肾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在控制高尿酸和痛风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高尿酸和痛风肾病的病因、症状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一健康问题。
二、高尿酸与痛风肾病的基础知识2.1 高尿酸的形成高尿酸是一种代谢产物,主要由嘌呤代谢产生。
嘌呤是一种存在于食物中的化合物,它在体内分解成尿酸。
高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嘌呤摄入过多、尿酸排泄减少或两者的组合。
高尿酸的形成是痛风肾病的根本原因之一。
2.2 痛风肾病的病因痛风肾病是痛风病程中的严重并发症,通常发生在高尿酸水平持续升高的情况下。
高尿酸结晶在关节、软组织和肾脏中沉积,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
痛风肾病的发展与遗传、生活方式、药物使用和其他因素有关。
2.3 痛风肾病的症状痛风肾病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红肿、炎症以及肾脏损害。
患者可能会经历急性痛风发作,表现为突然的关节疼痛,特别是大脚趾关节。
长期不治疗或治疗不当的痛风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下降,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脏病。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3.1 西医治疗方法3.1.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控制高尿酸和痛风肾病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各种药物被用于不同的治疗阶段和症状。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急性痛风发作的控制,以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
长期控制高尿酸的药物包括别嘌醇和丙戊酸,它们能够减少尿酸的合成或促进尿酸的排泄。
3.1.2 饮食控制西医强调饮食对高尿酸和痛风的影响。
患者通常会受到饮食建议,包括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限制红肉、酒精和咖啡的摄取,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
此外,适量的低脂、高纤维饮食也有助于维持体重和降低尿酸水平。
3.1.3 药物监测与调整高尿酸和痛风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定期监测尿酸水平,以确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西医医生将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药物的用量,以确保尿酸水平处于合适的范围。
清热利湿补肾法为主治疗痛风性肾病32例
![清热利湿补肾法为主治疗痛风性肾病32例](https://img.taocdn.com/s3/m/fef1e98ebceb19e8b8f6ba35.png)
8 . 4.
Cl c l ou na ne eM e i i 0 1 V OL () i a r l Chi s d cne2 1 ni J of 3
.
—
—
NO.8 1
长 期 治 疗 期 间 保 持 疗 效 。突 然 停 止 缬 沙 坦 治 疗 ,不 引 起 高 血 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结
论
天欣 泰血栓 心脉 宁联合 缬沙坦 在高 血压性 缺血 性脑卒 中 的二级预防 中确能 降低复发率 , 且用药 安全 、长效、服用方便 、
不 良反 应 轻 微 、价 格 便 宜 等 优 点 ,但 因 观 察 病 例 不 多 ,时 问 不 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
作者简介 :
谢振 东 ,本科 ,主治 医 师。
善血管 内皮 细胞 ,消除心脑血管病 发生的始 动环 节;具有钙通 道 阻滞作用 ,抗动脉硬化 、稳定 易损斑块 ,恢复血管 弹性 。天 编号 :E 10 13 修回:2 1-92 ) 1 9 6 1( 0 1 。0 0
清 热 利 湿 补 肾 法 为 主 治 疗 痛 风 , 肾 病 陡
引起 咳嗽。耐受 良好 ,病人 的依从 性好 。在本研 究中,两 组患
者 均 未 出 现 心 绞 痛 、心衰 及 肾 功 能 无 恶 化 ,表 明缬 沙 坦 对 潜 在 的 、 未 发 作 的 冠 心 病 及 肾功 能不 全 均 有 保 护 的 作用 。
天欣血 栓心脉 宁是 我 国第 一个针 对 二级预 防进行 二次研 究开发的现代中药 ,由』 芎、丹参、水 蛭、体外 培育 牛黄 ( t I 国 家 一类 新药) 、麝香 ( 国家一类新药 ) 、毛冬 青、槐花 、人参茎 叶皂苷 、冰 片、蟾酥组成 。具有活血化瘀 ,芳香 开窍 ,降脂抗 凝 的作用 。临床药理试验表 明,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从 改善血 液 、血管病变两方面在缺血性脑 卒中二级预防中起作用 。改善 血液病 变主要是降低血浆粘度、降低血 浆脂质过氧化物 ,抑制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315756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f.png)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痛风性肾病是由于长期高尿酸血症引起的一种肾脏损害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中医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其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本文旨在通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首先,我们使用数据挖掘方法来分析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用药规律。
以中药方剂为研究对象,我们收集了大量的中医临床数据,并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中药方剂中常见的成药组合主要包括桑叶、菊花、生地黄、杜仲等药物。
这些药物有助于调节尿酸代谢,改善肾脏功能,从而发挥了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发现中药方剂中常出现的用药规律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痰”的治疗思路,这与痛风性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吻合。
其次,我们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来挖掘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是一种有效的研究药物治疗机制的方法,它可以通过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揭示中药方剂的多靶点作用机制。
我们选取与痛风性肾病相关的靶点,通过数据库筛选和文献综述,收集了多个可能与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相关的靶点。
然后,我们使用网络分析工具,构建了中药方剂的网络模型。
通过分析网络模型,我们发现桑叶、菊花、生地黄、杜仲等药物可能通过调节尿酸代谢相关的靶点,如XOD、URAT1等,来达到治疗痛风性肾病的效果。
此外,我们还进一步探讨了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综合作用机制。
我们发现中药方剂中的桑叶、菊花、生地黄等药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以综合调节痛风性肾病的多个病理过程,包括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减轻肾脏炎症等,从而发挥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综合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我们对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https://img.taocdn.com/s3/m/d7b90d0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3.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痛风是血尿酸增加引起的组织被破坏损伤的一种疾病,临床一般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不断持续发作,痛风石的形成,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关节变形,功能障碍,比如关节疼痛,而且有时候还是长期、连续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一、导致痛风的原因有哪些?痛风实际上就是一种人体内慢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
由于先天性的嘌呤代谢障碍,如多基因遗传、嘌呤代谢酶缺陷,慢性肾病导致尿酸生成增多或者尿酸排泄减少,在人体内形成高尿酸血症,患者体内由于产生的尿酸过多,肾脏排泄和肠道分解代谢无法正常运作,尿酸代谢出现紊乱,导致尿酸盐沉积在机体关节组织当中,最终导致关节组织出现慢性炎症。
痛风的临床表现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期、间隙期和慢性关节炎期。
该病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群体,通常患上痛风后很难得到治愈,且该病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患上了痛风怎么办呢?别着急,下面我将介绍痛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二、治疗痛风的方法有哪些?1、中医治疗痛风的药物方法从中医角度讲,痛风可分为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肝肾亏虚型,针对这三种类型,中医有不同的用药。
笔者在此一一列举,供读者参考。
1.1湿热痹阻型:此类型的痛风主要症状为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舌红苔黄、脉滑数。
中医认为该种症状应当清热除湿,活血通络。
具体药方为: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灵仙、萆、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
1.2寒湿痹阻型:此类型的痛风主要症状为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红肿不甚,得热则减,关节曲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
中医认为该种症状应当温经散寒、祛风化湿。
具体药方为:川乌头、麻黄各6克,黄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苡米、萆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30克,生姜3片。
中医治疗痛风特效妙方
![中医治疗痛风特效妙方](https://img.taocdn.com/s3/m/dd614c0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c.png)
中医治疗痛风特效妙方(本文内容真实可靠,请放心下载备用)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引起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沉积于皮下、关节及肾脏等组织中,而出现的代谢障碍性疾病。
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为特点。
多于中年以后发病,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者多数原因不明,与遗传有一定关系;继发性者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引起。
这里主要介绍原发性痛风。
有哪些症状?患者常在午夜发病,每因疼痛而惊醒。
初时为单关节炎症,以拇指及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
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一般经过1~2天或多至几周后可自然缓解,关节功能恢复,此时受累关节局部皮肤可出现脱屑和瘙痒,为本病特有的症状。
间歇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可出现关节畸形。
慢性期为多关节受累,发作频繁,间歇期缩短,疼痛加剧,甚至不能缓解。
痛风石为本期常有的表现。
需要做哪些检查?1.X线摄片检查:在受累关节,可发现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圆形或不整齐的穿凿样透亮缺损区,系由尿酸盐侵蚀骨质所致,为痛风的X线特征。
早期可示关节内非对称性肿胀,后期见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早期也可无异常发现。
2.血尿酸、尿尿酸增高。
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血沉加快。
晚期尿中常有蛋白,血中非蛋白氮升高。
3.必要时做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
4.血尿酸:急性发作期血尿酸超过420微摩尔/升,缓解期可以正常。
5.急性发作期关节腔穿刺:取滑囊液进行旋光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内有双折光现象的针形尿酸盐结晶。
如何治疗?处方一萆薢20克,白术20克,土茯苓50克,猪苓15克,滑石15克,川牛膝10克,瞿麦10克,扁蓄10克,车前子(包)10克,制大黄10克,桂枝5克,生薏苡仁30克。
急性期,关节红肿疼痛者,加生石膏10克,制苍术10克,生知母15克,黄柏15克;慢性期,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结石者,去车前子、白术,加桃仁15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穿山甲10克,蜣螂6克;体虚,加黄芪20克,党参20克;尿路结石,加石韦20克,金钱草20克。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25例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25例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4d2cee0b8f67c1cfad6b847.png)
B A、c 等 方 面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 义 ( > . )具有 可 比性 。 U Sr P O0 , 5
见表 3 。其 中血 清 铁 蛋 白 2组 治 疗 前 后 无 明 显 变 化 ( 00 ) 均 在 正 常 P> .5 ,
表 3 治 疗组 与 对 照 组 患 者 治疗 前 后 血 常 规 及 血肌 酐 、 清铁 蛋 白指 标 比较 (± ) 血
采 用低 嘌吟 饮 食 , 酒 , 盐低 脂优 质 低 蛋 白饮 食 。 照 组 治 以碳 酸 氢钠 、 嘌呤 醇 , 用 A B氯 沙坦 、 C 禁 低 对 别 使 R C B和 B 受体 阻 一 滞 剂控 制 血 压 , 辛伐 他 汀 降脂 等 西 医常规 治 疗 。 治 疗 组加 用 中药健 脾 益 肾 、 湿通 络 方 , 祛 4周 为 1个 疗程 , 治 疗 3个 疗 共 程 。结 果 :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高 于对 照 组 , 各 项 指 标 改 善 亦优 于对 照组 。 论 : 治 其 结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痛 风性 肾病 较 单 纯西 医治
技 出版 社 . 0 2 1 3 2 0 :6
有 关 , 性 肾 衰微 炎 症 状 态亦 为 重 要 因素 。 组人 红 细 胞生 成 慢 重 素 ( u P 能 改 善慢 性 肾衰 竭 患 者 的 生存 质 量 及 预 后 , 价 r E O) H 但 格 高 且有 诸 多 副 作 用 。所 以如 何 清 除体 内毒 素 , 善 肾功 能 , 改 增 加 促 红 素疗 效 , 少 用 量 为许 多 临 床 工作 者 所 关 注 。 减 肾性 贫 血 属 中 医学 “ 劳 ” “ 劳 ” 范 畴 . 病 机 为本 虚 虚 、肾 等 其 标实 。 肾病 迁 延 不 愈 , 腑功 能 失 调 , 体 内水 湿 、 脏 使 湿热 、 毒 、 浊 瘀 血 等 病理 产 物 滞 留 , 伤 气血 而 致 贫 血 ; 有 肾病 日久 而致 戕 又 脾 。 虚 。 血生 化 乏 源 , 致 气血 两 虚 [ 故 去邪 扶 正 是 治疗 肾两 气 而 3 1 。 。 贫 血 的常 用 方 法 。 者 自拟 清 肾 汤 以 大黄 通 腑 泄浊 、 毒 肾性 笔 解 祛 瘀 ; 参 活 血养 血 ; 丹 当归 补 血 活 血 ; 以 煅牡 蛎 降 逆 潜 阳 , 佐 稍 事 收 敛 以 防通 下 太 过 。全方 共 奏 通 腑泄 浊 、 血 活 血 之效 。现 补 代 研 究 认 为 大 黄 能 显 著 降低 慢 性 肾衰 患 者 血 中毒 素 水 平 , 延 缓 肾功 能 进 展 并 有 抗 炎 、 氧 化 、 节 免 疫 作 用 : 归 能 促 进 抗 调 当 造 血 , 血栓 形 成 并 有 抗炎 及 增 强 免疫 作 用 ; 抗 丹参 能改 善 肾功
陈岱治疗痛风性肾病之经验
![陈岱治疗痛风性肾病之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8e1506a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a.png)
痛风性肾病(gouty nephropathy,GN)是人体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的炎症反应和肾脏损伤,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管和肾间质,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蛋白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等,多伴有肥胖、关节活动不利等。
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消炎止痛、减少蛋白尿等,但病情易反复发作且副作用大,中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
陈岱主任中医师为江苏省名中医,师从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志坚教授,治学严谨,学贯中西,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各类肾脏疾病,对痛风性肾病的中医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痛风性肾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独具匠心地提出运用补肾利湿、化瘀泄浊法治疗痛风性肾病,临床疗效卓著,现总结如下。
1 肾虚为病机之本,水湿痰瘀为标中医学无GN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痹症”“历节风”“腰痛”“水肿”“尿浊”等范畴。
《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藏,主津液”,肾为水脏,司开阖,主泄浊。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指出肾主人体浊气的排泄,以阳气为鼓舞,阳气充盛,则蒸腾气化有常,分清泌浊。
陈主任认为痛风性肾病的发作根基在肾,以肾虚为本,涉及脾,以水湿、痰瘀为标,虚实夹杂是本病的病机特点。
GN大多由先天禀赋不足、过食肥甘厚腻伤脾所致。
肾为脏腑、阴阳之本,肾气不足,则他脏功能失常,阴阳失调,开阖失度,水津不布或水液停蓄,最终形成水湿弥漫、痰瘀互结、痹阻肾络的局面。
或因正虚邪侵,水湿、毒邪等入侵肢体关节,失治缠绵日久,进一步伤及脾肾二脏,发为本病。
故本病病因病机复杂,水、湿、痰、瘀、毒既可以是病理产物,也为致病因素,形成恶性循环。
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为高尿酸血症的高发人群。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枯”,“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痛风中医中药治疗
![痛风中医中药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b5de1680a6c30c2258019e46.png)
痛风中医中药治疗一、急性发作期临床表现: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剧痛难忍,有发热,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舌红苔黄。
1.如有发热,病来较重者,属热毒证。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龙胆泻肝汤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g。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炒)9g,泽泻9g,木通6g,车前子6g,当归6g,生地6g,柴胡6g,甘草6g。
2.无发热,属湿热痹阻。
方药:四妙丸合桂苓甘露饮。
四妙丸:黄柏、苍术、生薏苡仁、川牛膝,丸剂口服,一次6g,一日2次桂苓甘露饮:茯苓(去皮)、白术、甘草(炙)、泽泻、葛根、石膏、寒水石各一两,滑石二两,桂枝、藿香、人参、木香各五钱。
加减:发于足趾关节,可加络石藤、海桐皮、牛膝;若累积上肢关节,加忍冬藤、桑枝、秦九;发热较甚,加水牛角粉、大黄、生石膏;肿胀较甚,加滑石粉、车前子;肢体麻木、活动不利,加木瓜、丝瓜络。
二、慢性期:痰瘀痹阻临床表现:关节痛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每因劳倦、运动、饮食不节发作,时轻时重。
治法:消痰行淤,蜀痹通络。
方药:二陈汤合桃红饮。
二陈汤: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g,白茯苓9g,甘草(炙)4.5g。
桃红饮:桃仁9克,红花9克,当归尾9克,川芎9克,威灵仙9克。
加减:若局部皮温高,可加土茯苓、蒲公英、苦参;痛风石者,加皂角刺、夏枯草、白芥子;关节痛久不缓,加僵蚕、地龙。
三、间歇期:痰湿阻络。
临床表现:关节痛不明显,自觉关节酸胀不舒,常伴肢体沉重,易疲劳,或有小便黄,口渴,舌胖,舌质淡红或暗红,苔白腻,有齿痕。
治法:健脾祛湿,化痰通利。
方药:导痰汤合防己黄芪汤。
导痰汤:制半夏6克,橘红3克,茯苓3克,枳实3克(麸炒),南星3克,甘草1.5克。
防己黄芪汤:粉防己9 黄芪15 甘草6 白术9加减:舌苔厚腻,加佩兰、苍术;胃纳不振,加炒谷芽、焦三仙;肢体畏寒,加党参、肉桂;肿胀明显,加桂枝、薏苡仁;体虚乏力疲劳,加黄精、山药。
四、痛风性肾病:肾精亏虚临床表现:关节隐痛,日久不愈,活动不利,下肢水肿,尿中泡沫,腰膝酸软乏力,足跟疼痛,舌淡苔白、齿痕。
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探究
![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cce450828ea81c759f5782d.png)
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探究痛风性尿酸水平升高将直接对肾造成影响。
传统治疗该种疾病通常采用临床治疗方法。
在医学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中医药对治疗痛风性肾病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因而在临床上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就通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进行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医治疗该种疾病的临床效果。
标签: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引言痛风性肾病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患者体内尿酸过多,或者是肾脏内的排泄物质过多,使得尿酸水平升高,氨酸盐在血液中达到饱和的状态,将其沉淀于肾脏中,对肾造成一定的损害[1]。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动物蛋白质摄入比例业逐渐增加,因而导致你按酸血症人群所占比例久居不下。
长期以往,导致痛风性以及高尿酸性肾病的发病概率逐渐上升。
1.分期辨病治疗根据临床治疗该病的经验就可知,该病对肾造成损害通常包括3各阶段,辨病治疗主要有三个时期。
第一,患者痰湿阻络,痹阻关节。
该病初期的症状主要出现在关节处,期间会伴有血尿、蛋白尿,同时肾功能在早期也会遭受到损害。
早期治疗该病主要的作用是祛瘀通络、健脾除湿。
中医通常配以桃仁四物汤合三妙丸加减。
该药物中包含的中药主要有苍术10g、白芍10g、牛膝14g、益母草12g、当归10g、红花8g、桃仁12g、黄芪21g、川芎10g、熟地15g、黄柏10g、苍术15g。
第二,患者在中期感觉脾肾亏虚、水湿不化,关节会有间接发作之感,肾功能實际遭受的损害其实是在中期。
患者在该时期治疗主要是以温补脾虚、化水行气,中期治疗的配方主要是六味地黄丸或者是济生肾气丸合参苓白术散。
该药物中包含的中药主要有人参6g、熟地15g、桔梗12g、山萸肉10g、车前子12g、茯苓15g、甘草8g、丹皮14g、泽泻15g、砂仁9g、牛膝12g、白术10g、山药9g、桂枝6g、薏苡仁30g、附子6g。
第三,患者在该时期就是所谓的末期。
患者感觉脾肾虚衰、湿浊滞留。
7天断根痛风中药痛风的中医治疗
![7天断根痛风中药痛风的中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3f3a76584868762cbaed57d.png)
7天断根痛风中药痛风的中医治疗不让痛风骚扰你酸,让痛风不再来。
用山楂、葛根、喜荫喜荫等天然中草药泡茶喝,每日一杯,可以帮助身体排除过多尿当湿度保持在40%〜50%时,不但瞟吟值正常,尿酸不堆积,最重要的还可以爱护关节不磨损,所以在家中摆放一些山茶花、绿萝、滴水观音等大叶植物吧。
每日将当归、三七、伸筋草、藏红花加入到45°热水中,泡脚15 分钟,可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坚决不给痛风发生的机会。
抗击痛风,要考虑注意让体重维持在标准范围内。
告诉你一个既可以护腰,脂肪又有助于脂肪凝固的简单方法:双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微微屈腿。
上半身以腰部为轴,用头部带动整个颈部,以最大限度扭动,然后转换方向须先。
周末,不妨利用清晨时分骑15分钟单车,帮助身体四肢排岀多余的酸性物质。
我平时治痛风的方子孔布龙自从前几年治家父的痛风后,这些年陆陆续续地碰到了一些病例,也取得了一些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治呈现出痛风的一个基本方子。
用这个方子治痛风,效果还是不错的,正常的话二剂就可以见效,五剂大效,十剂就可以基本复发,二十剂就应该可以痊愈了。
方子的组成是这样的:土茯50,银花藤30,威灵仙15,地龙15, 僵蚕10,改仁50,黄柏12,苍术15,牛膝15,乳没12,当归12,丹参15,白芍30,木瓜15,泽泻10,茯苓30,汉防己15,元胡10,白芷10,丹皮10,甘草6。
其组方的思路是这样的,就是用四妙散合活络灵丹加入一些治痛风的专药如土茯、银花藤、威灵仙、地龙、僵蚕,用四妙散的原因大家都大家吻合;用活络灵丹是因为痛风多关节炎夜间痛剧,为病在血分;因痛风多见经筋拘挛疼痛不舒,故合入蜜炙芍药甘草汤并加木瓜;因哮喘者多剧痛难忍,故加入元胡、白芷止痛;又因痛风者,局部多见肿胀,故加入泽泻、防己、茯苓;用丹皮,也是取其能活血清热止痛之意。
当然各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使用时也要进行适当的加减,以上也只是个人合计的一点不成熟成功经验,还请诸位方家科粉.听说一味过份车前子可以治疗痛风。
痛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痛风的中医辨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53b0bbf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4.png)
痛风的中医辨证论治大家可能都有听说过痛风这个词,以为痛风就是关节异常,实际上痛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尿酸盐不仅会沉积在关节关节周围,也会沉积在我们人体的皮下组织、肾脏、血管壁,当累及到关节,就会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当累及到我们肾脏就会引起痛风性肾病,累及到血管壁就会引起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可以发现痛风是一种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的疾病,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了解一下,从中医的角度关于痛风的辨证论治。
第1点,中医认为痛风是因过食膏梁厚味、内生湿热、痰浊凝结、气血不通而成。
在中医中痛风属于“痹症”的范畴。
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摄失养,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是痛风发病的基础,外感邪气、跌打损伤为发病的外因,湿热、痰浊、淤血互结为发病的特点,在进行辨证时需要注意虚实,急性期则属于实证,久则正虚邪实或虚实夹杂。
第2点,对于急性发作期的痛风病患者,其发作时间一般在下半夜,具体症状包括脚,踝关节或脚趾,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发红,肿胀,其实际上就是尿酸盐沉积引起的剧烈疼痛。
而处于慢性期的痛风病患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存在痛风石以及慢性关节炎,尿酸结石等并发症。
中医将痛风分为风邪偏盛者为行痹,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游走不定。
寒邪偏盛者为痛痹患者会出现关节僵硬,痛有定处。
湿邪偏盛者为着痹,患者关节会肌肉麻木肿胀。
热邪偏盛者为热痹,患者关节会红肿,灼热。
其中较高的尿酸水平属于湿浊因脾失健运导致湿浊内生,肾分清泌浊功能失调致湿浊排泄障碍,加上部分患者酗酒,暴饮暴食,劳倦过度,导致湿浊流注于关节、肌肉,最终因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发病。
第3点,痛风的中医辨证论治,对于处于急性期的患者主要以祛邪为主,采用祛风除湿清热利湿的方法。
对于处于慢性期的患者以扶正祛邪为主,采用健脾益气,补益肝肾的方法。
针对湿热痹阻型患者,因湿邪入里化热或素体阳升,导致湿热交蒸而至。
患者会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局部灼热的症状,还会合并有发热,口渴,心烦等。
针对这种证型的患者,宜采用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方法,考虑采用四妙白虎汤加减进行治疗,包括生石膏、金银花、连翘、木瓜、地龙、苍术、黄柏、知母、生石膏、薏苡仁、老鹳草、川牛膝、威灵仙等。
痛风性肾病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
![痛风性肾病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3844741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8.png)
痛风性肾病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痛风性肾病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痛风性肾病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
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中医辨证治疗,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使用中医辨证疗法对痛风性肾病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痛风性肾病;中医辨证治疗;治疗有效率[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gouty nephropathy.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gouty nephropath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to November 2020 were studi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Line comparison.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Key words] gouty nephropathy;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treatment efficiency痛风性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出现遗传性障碍造成的一种肾脏类疾病,机体生产大量的血尿酸,肾脏排泄数量降低,导致血液中尿酸盐浓度过饱和,在肾脏中沉淀,对肾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1】。
一种治疗痛风性肾病的药物[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痛风性肾病的药物[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339bafa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3.png)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风性肾病的药物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岱,朱美凤,王身菊,赵敏,张玲申请号:CN202011138953.6
申请日:20201022
公开号:CN112245541B
公开日:
202202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性肾病的药物,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白参10‑30份,生黄芪20‑30份,黄精10‑20份,黄柏10‑15份,知母10‑15份,山药10‑30份,生地10‑20份,玉米须30‑50份,石苇15‑30份,冬瓜皮10‑30份,薏苡仁10‑30份,猪苓10‑30份,络石藤10‑30份,红花10‑20份,炙甘草3‑6份。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性肾病的药物,以白参、生黄芪、黄精为君药,以知母、黄柏、生地、山药为臣药:以玉米须、石苇、冬瓜皮、薏苡仁、猪苓、络石藤、红花、为佐药,以炙甘草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肾气、利水湿、化瘀浊之功,以该药物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的各生化指标也都较优,说明本申请的药物对于痛风性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申请人:常州市中医医院
地址: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和平北路25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洋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关键词】痛风性肾病;中医药疗法;综述随着现代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导致的肾脏病越来越多。
据统计,所有年龄阶段痛风患病率为0.84%1,长期痛风而有显著性损害者占41%2;尸检显示,90%痛风患者有肾损害,其中约17%~25%死于肾功能衰竭3。
据欧美移植中心报道,终末期肾衰竭由痛风引起者占0.6%~1.0%4。
由于该病进展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表现隐匿,不易引起重视,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时常常已到肾损害期,极大危害着患者的健康。
因此,如何防治早期痛风肾损害,延缓痛风性肾病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众多医家运用中医治疗痛风性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特色优势。
为此,笔者现将近年来中医药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根据临床症状,痛风性肾病属中医“痛风痹证”、“厉节病”、“虚劳”、“腰痛”等范畴。
其病因复杂,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年老体虚,或因饮食不节,导致脾肾亏虚,气化失常,气血运行无力,形成血瘀,蒸腾气化失司,水湿
内停,则湿浊内生,浊瘀互结,阻闭经络,深入肾府,则见肾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必数食肥美而多肥。
”说明脾肾亏虚、湿浊瘀血是痛风性肾病产生的病理基础。
毛氏等5认为,本病正虚邪实,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浊内滞,聚于肾络,日久化热,耗气伤血,致肝肾不足,气血运行不畅,进一步加重水湿、痰浊、瘀血瘀滞脏腑、经络,形成脾肾亏虚、气虚血凝、痰浊瘀互结为主要病理机制,故提出以清热泄浊为治则。
张氏6根据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患者体胖少动,且喜食热肥甘,或嗜酒太过,因发病之初症状并不明显,故不重视,等到就诊时往往延误太久,常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生痰,蕴久化热,痰热蕴结,血行不畅,瘀血内停,致湿、热、痰、瘀邪交结,穷必及肾,致肾失分清泌浊,肾络瘀阻而变生百病,故强调湿热内蕴、痰瘀阻络是病机关键。
赵氏等7认为,痛风病一旦发展到肾病阶段,其病机已不再以湿浊痰凝热毒为主,而是发展为脾肾阳虚,故主张以温肾化毒和络为治则。
2 实验研究研究显示,
淫羊藿、薏苡仁、泽泻、车前子、秦艽能增加尿酸排泄,秦艽还可增加尿酸的溶解;泽兰、当归可抑制尿酸合成8。
黄氏等9发现,威草胶囊能明显改善尿酸性肾病模型大鼠的一般症状、血尿酸明显减少、肾功能改善、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肾组织内尿酸盐沉积物减少,说明威草胶囊能改善痛风性肾病。
另有研究显示,秦皮、车前草、大黄、苍术可促尿酸从肾排除,大黄能促尿酸从大便排出体外;百合、山慈菇等具有类秋水仙碱样作用,可抑制白细胞趋化性,从而减轻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冬瓜皮、大腹皮、桑白皮、陈皮、木香、茯苓皮等行气利水药可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尿量,排出尿尿酸,降低血尿酸10。
3 临床研究 3.1 分型论治罗氏等11将45例患者辨证分为肾阴亏虚、湿热痹阻型,脾肾气虚、痰瘀阻络型,脾肾阳衰、湿浊壅盛型,分别予以六味地黄丸合宣痹汤、益肾汤合桃红饮、肾衰汤内服治疗,并配合灌肠方,水煎取汁250 ml,每晚睡前高位保留灌肠1 h。
结果总有效率为86.7%,且显效率较高(40%)。
刘云海12将该病辨证分3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