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的基本理论知识
什么是职业化的标准
![什么是职业化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e7b6e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0.png)
什么是职业化的标准职业化的标准是指在特定领域或行业中,对从业者所具备的素质、能力和行为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标准。
职业化的标准不仅仅是指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还包括了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
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职业化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职业化的标准是对从业者进行规范和要求的基准,是保障行业健康发展和提升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
首先,职业化的标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无论是医生、工程师、教师还是销售人员,都需要具备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业者才能够胜任工作,并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职业化的标准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无论是对待工作、对待客户还是对待同事,职业化的从业者都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这包括诚实守信、勤奋努力、尊重他人、保守秘密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从业者才能够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职业化的标准需要具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的不断变革,从业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
只有具备了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从业者才能够与时俱进,不被淘汰,也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职业化的标准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因此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业者才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完成工作。
综上所述,职业化的标准是对从业者在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标准。
只有具备了这些标准,从业者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也才能够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作为从业者,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符合职业化的标准,为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职业素养的基本认知与要素
![职业素养的基本认知与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2fba4d6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4.png)
。 ◆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通过团队协作,完全能够成就完美的事业
3、团队发展的四个阶段 ◆ 组合期:对团队规则不熟悉;彼此陌生,互相猜忌;对团队目标 和个人目标不了解;花了力气,效果不好;合适的人选、确定目标;运 用社交活动、小组讨论。 ◆ 摸索期:成员冲突、彼此敌对;信息不通、出现混乱;调整工作 内容及角色;开放沟通渠道、共享信息;领导建立威信、沟通会议;确 定问题解决办法。 ◆ 共识期:执行或者修正既定计划;及时修正建立工作模式;建立 团队忠诚。 ◆ 发挥期:对队员适当鼓励;保持团队的效率;加强队员沟通;接 受挑战性的任务。 4、高效团队的特征 ◆ 清晰的共同目标;恰当的领导;相关的技能;有效的组织机构; 相互信任的精神;一致的承诺;分享成果;开放的沟通;外部的有效支
持。
课程体系 设置原则
理论教学 体系解析
实践教学 体系解析
1 4
时间管理
基本素质 及能力
汽车服务 能力
职业拓展 能力
汽车检测与 维修能力
校企共建核心 课程,共同制 定企业岗位能 力标准,个别 专业课程的理 论教学在企业 进行。
善用零星时间
• 闲谈时间 • 走路时间 • 睡前时间
职业素养的基本认知
• 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 。
• 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 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
• 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 。
• 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 • 性格,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
“职业化”的基本理论知识
![“职业化”的基本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186ac0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9.png)
“职业化”的基本理论知识职业化是指一个行业或领域内的个人或组织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专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征的过程。
职业化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理论知识,以指导职业化的实践活动。
本文将从职业化的概念、发展阶段、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等方面介绍职业化的基本理论知识。
一、职业化的概念和特征职业化是指一个行业或领域内的从业人员逐渐形成的一种专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过程。
职业化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化:职业化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特定的职责和工作。
2. 规范化:职业化要求从业人员按照特定的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进行工作,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
3. 制度化:职业化要求建立一套严密的制度和机制,以保证职业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
二、职业化的发展阶段职业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初级职业群体、次职业群体和终极职业群体三个阶段:1. 初级职业群体阶段:在这个阶段,职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从业人员主要依靠个人的经验和技能进行工作,职业规范和制度较为松散。
2. 次职业群体阶段:在这个阶段,职业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一套专业规范和机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受到相关职业组织的监管和管理。
3. 终极职业群体阶段:在这个阶段,职业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职业体系和职业规范,从业人员由职业组织管理和监督,并接受职业培训和专业认证。
三、职业化的基本原则职业化的实践活动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职业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1. 职业自主原则:从业人员应该对自己的职业负责,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做出符合职业规范和伦理的决策。
2. 职业责任原则:从业人员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职业责任,为客户或社会提供专业的服务和建议。
3. 职业道德原则:从业人员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高尚的职业品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4. 职业发展原则:从业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持续学习和进修,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0967bf56af1ffc4ffe47ac98.png)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A)A、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对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B、职业道德的稳定性特征,说明职业道德是稳定而不变化的C、职业选择属于个人权利的范畴,不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D、职业道德与法律分数不同领域,二者没有关联性2、职业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D)A、岗位责任的总体规定效用B、爱干什么,就干什么C、规劝作用D、自律作用3、美国与1978年确立了一部规范政府官员的(C)(A)《荣誉法典》(B)《不当赠品及不当表示防止法》(C)《从政职业法》(D)《谢尔曼法》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出的职业道德的“五项要求”是(B)(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崇尚科学,艰苦朴素,服务人民(D)热爱集体,以人为本,守土有责,勤劳勇敢,开拓创新5、关于“勤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无论内心是否愿意,只要在行为上努力工作就是勤勉(B)在被迫的状态下工作,也可以称之为勤勉(C)按照劳动契约工作,属于勤勉的范畴(D)勤勉是从业人员自主和自愿的选择6、关于“职业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职业化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它会束缚人的发展(B)职业化是反对把劳动作为谋生手段的一种劳动观(C)职业化是提高从业人员个人和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D)职业化与全球职场语言和文化相抵触7、从业人员应该树立的正确观念是(C)(A)劳动是一种交易,劳资双方应该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B)时间就是金钱,员工花了时间,就应该得到金钱回报(C)追踪世界前沿,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技能(D)奉行拿来主义,对外国的东西要全面大胆地汲取8、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常说“戏比天大”,其意思是(D)(A)演戏本身就是目的,为了演戏而演戏(B)观众爱看或者不爱看是次要的,完成演出任务最重要(C)戏剧的表现内容丰富,能够纵贯历史和空间(D)必须认真对待承诺的演出,这是演员的天职9、关于会计职业,其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是(C )(A)业务熟练 (B)举止得体(C)不做假账(D)仪表规范10、职业道德具有规范功能,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活动的(A )(A)操作规程和道德底线上(B)文明礼貌和职业着装上(C)服务态度和职业用语上(D)职业良心和开拓创新上11、在职业活动中,统领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价值导向是(D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爱国主义C、社会主义荣辱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2、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B )A、忠诚,无私,敬业B、忠诚,审慎,勤勉C、爱岗,慎独,勤勉D、爱岗,敬业,审慎13、关于职业化,正确的说法是(B )(A)职业化是一种以履行职业责任为根本要求的自律性工作态度(B)职业化包含三个层次,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职业化技能(C)职业化在观念意识方面的根本要求是确立自立,创新的价值取向(D)职业化在劳动观上倡导劳动作为谋生手段的人性需要14、意大利是人但丁说: “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与这一言论相符合的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是(B )A、君子敏于言而慎于行B、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C、专心致志,以事其业D、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15、关于敬业,正确的说法是(C )(A)敬业度越高的员工,离开企业独立创业的愿望越强烈(B)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最早提出了“员工敬业度”的概念(C)在关心工作质量等方面,敬业度高的员工比敬业度低的员工高出几倍(D)敬业度需要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因为高度的敬业会降低创新能力16、关于优秀员工的执行力,世界500强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
员工职业化标准及行为规范
![员工职业化标准及行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395972284868762cbaed592.png)
员工职业化标准及行为规范2020年月日目录第一章员工职业化标准......................................................... - 1 - 第一节职业化的概念....................................................... - 1 -一、职业化的概念..................................................... - 1 -二、构成职业化思想的基本因素......................................... - 1 -第二节服从组织管理....................................................... - 3 -一、坚决服从董事会的领导............................................. - 3 -二、组织架构和职级功能............................................... - 3 -第三节公司价值与自我价值................................................. - 4 -一、平台的重要性..................................................... - 4 -二、让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相结合....................................... - 5 -三、加强各岗位业务和技术学习......................................... - 6 -第四节绩效管理,结果导向................................................. - 7 -一、以客户满意为中心................................................. - 7 -二、细化责任分工,加强绩效管理....................................... - 7 -三、坚持结果导向,促进业绩提升....................................... - 8 - 第二章员工行为规范........................................................... - 9 - 第一节仪容仪表规范....................................................... - 9 -一、着装要清洁....................................................... - 9 -二、仪容要大方....................................................... - 9 -三、注意个人卫生..................................................... - 9 -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 9 -五、装扮情况......................................................... - 9 -第二节会客语言、行为规范................................................ - 10 -一、语言规范........................................................ - 10 -二、行为规范........................................................ - 13 -第三节办公区接待流程及规范.............................................. - 14 -一、保证办公区干净、整洁............................................ - 14 -二、提前布置会谈场所................................................ - 14 -三、来客安排........................................................ - 14 -四、安排好交通、住宿................................................ - 15 -第四节关于职场上的注意事项.............................................. - 15 -第一章员工职业化标准第一节职业化的概念一、职业化的概念1、职业化的标准职业化是一种习惯性的工作状态,即: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职业化的四个标准
![职业化的四个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bdb4a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e.png)
职业化的四个标准职业化是指一个职业在组织、规范、道德、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达到高度的职业水准。
职业化标准是衡量一个职业是否已经达到职业化水平的一系列标准。
目前,学界对于职业化标准有多种观点,其中较为广泛接受的是“组织性、规范性、道德性和知识性”这四个标准。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个标准。
一、组织性组织性是指一个职业所属的组织或协会是否完善,并具备高效的管理机制。
一个职业的组织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职业团体,如行业协会、职业组织等;二是配套完善的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等,为职业人才提供教育和培训。
首先,一个职业团体的成立对于职业化是非常关键的。
职业团体可以凝聚行业力量,促进内部交流和合作,共同维护职业权益,并推动整个职业的发展。
一个具备组织性的职业团体应该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能够有效代表职业人员的利益,为职业人员提供各种服务和支持。
其次,职业化还需要配套完善的教育和培训机构。
这些机构可以为职业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职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并确保职业人员能够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
教育和培训机构应该与职业团体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和教材,为职业人员提供有效的学习和培训资源。
二、规范性规范性是指一个职业是否具有具体的职业规范和标准,并能够约束和规范职业行为。
一个具备规范性的职业应该有明确的行业标准、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以及相应的监管机构和法规。
首先,职业规范是对职业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这些规范包括工作方法、工作流程、质量标准等,能够确保职业人员的工作符合行业要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职业规范还可以帮助职业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加职业竞争力。
其次,职业道德准则是对职业人员行为的道德要求和规范。
职业道德准则可以规范职业人员的道德行为,提醒职业人员遵守职业伦理,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做到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职业道德准则还可以提高职业人员的社会声誉和信誉,增加职业的社会认可度。
职业化的基本要求
![职业化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d872dd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7.png)
职业化的基本要求职业化是指在工作和职业发展过程中,个人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工作操守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胜任相应职位并积极适应职业环境的一种状态。
职业化的基本要求是基于现代职业发展的需要,以下是对职业化的基本要求的2000字阐述。
第一,职业化要求个人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都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要具备这样的专业技能,就必须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首先是要掌握所从事工作领域的相关知识,并且不断更新和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许多行业都存在着不断更新和变化的趋势,无论是技术型行业还是销售型行业,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及时跟进和应对变化的能力。
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在工作中,理论知识只是一个基础,能够真正落地并产生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职业化要求个人有良好的工作操守。
工作操守是指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遵守职业规则和道德准则,以及维护工作单位和自己的正当权益的行为准则。
具体来说,首先是要有责任心。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负责,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要尽力做到自己的最好,不推诿和推卸责任。
其次是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和劳动结果,不以次充好,也不抄袭剽窃他人的成果。
此外,还要有时间观念和纪律意识,遵守工作时间和工作纪律,不拖延和懒散工作。
最后,要具备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合作共事,共同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第三,职业化要求个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针对不同职业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但是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要求。
首先是诚实守信。
从业人员必须诚实守信,遵守道德及公平竞争的原则。
在与他人交往和合作中,要讲求诚信,言出必行,不以欺瞒和虚假来达成私利。
其次是维护行业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个人的职业行为不能损害行业和社会的公共利益,要客观公正地处理个人与公共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要尊重个人隐私和权益,不进行无关的调查和侵害他人的隐私。
上半理论知识三级(全版含全答案)
![上半理论知识三级(全版含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ea442a6c85ec3a86c2c506.png)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第1~25题)(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l、下述范畴中,属于道德评价的是( )。
(A)善恶(B)大小 (C)高低 (D)新旧2、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其根本含义是( )。
(A)从业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灵活把握职业道德(B)所有职业均无法律法规层次的“强制性”规定(C)一些职业道德规范属于职业纪律的要求 (D)个人自觉的自我约束性3、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以人为本 (B)生产质优价廉产品 (C)诚实守信 (D)为人民服务4、关于职业化,正确的说法是( )。
(A)职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B)职业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从业人员从一而终的职业导向(C)职业化不提倡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D)从构成内容看,职业化的核心是职业化技能5、“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一箴言所蕴涵的职业道德规范是( )。
(A)诚信 (B)合作 (C)敬业 (D)公道6、“不找任何借口”,这是世界500强企业关于优秀员工的12条核心标准之一,其意思是( )。
(A)埋头苦干,无需向任何人解释工作中的失误 (B)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C)剥夺员工为自己辩护的权利(D)工作中出了事故,只能在主观上找原因7、“诚信”作为职业道德规范,其“智慧性”是指( )。
(A)事先充分考虑个人的利弊得失 (B)正直而不圆滑,明智而不迂腐(C)知己知彼,不要一味讲诚信(D)少言而多思,慎行以避祸8、下列做法中,违背“公道”要求的是( )。
(A)某公司给女性员工一些特殊待遇 (B)某男来公司半年受赏识被提拔为经理助理(C)某公司招聘员工,初中以下学历者被排除在外(D)某车间规定员工如厕时间不得超过五分钟(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9、除了智慧性外,“诚信”职业道德规范的特征还包括( )。
(A)通识性(B)止损性 (C)资质性(D)机动性10、《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从业人员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要求包括( )。
职业化,流程化管理相关的组织行为学理论
![职业化,流程化管理相关的组织行为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8ab92b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8.png)
职业化,流程化管理相关的组织行为学理论在职业化和流程化管理方面,组织行为学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和激励员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本文将探讨几个关键的组织行为学理论,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影响。
一、组织行为学概述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团队和结构对组织内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改进组织效能的学科。
其核心在于理解和预测人们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模式,以及这些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在职业化和流程化管理中,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设计有效的工作流程和管理策略,从而实现组织的长期目标。
二、职业化管理的理论基础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在职业化管理中,理解员工的需求层次可以帮助管理者制定激励措施和提升员工满意度的策略。
例如,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来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通过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来满足自我实现需求,从而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组织的长期发展。
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工作满意度分为两组因素:满意度因素(如工作成就感、认可和成长机会)和不满意度因素(如工作条件、工资和管理政策)。
在职业化管理中,理解这两组因素的影响可以帮助管理者通过增强满意度因素来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同时通过减少不满意度因素来降低员工的离职率和不良行为。
3. 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的理论X和理论Y赫兹伯格提出的理论X和理论Y分别描述了两种对待员工的态度:理论X认为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需要外部激励和严格管理;而理论Y 则认为员工天生喜欢工作,具有自我激励和创造力。
在职业化管理中,理论Y的观点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因此管理者应该采用参与式管理风格,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从而提升整体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流程化管理的实施策略1.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强调整体系统的重要性,认为组织是一个相互依赖和互动的系统。
职业化的理解
![职业化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422ba1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7.png)
职业化的理解职业化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概念,它代表了一种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在职业化的理解中,人们追求专业技能的提升、职业道德的践行以及职业规范的遵守。
职业化意味着人们对自身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和学习。
在职业化的过程中,人们不断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深化。
无论是医生、教师、律师还是工程师,他们都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职业化还要求人们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无论是医生、教师还是律师,他们都需要以专业、诚信、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他人。
同时,职业规范是指在特定职业领域中的规则和标准。
例如,会计师需要遵循财务会计准则,医生需要遵守医疗行业的规范等。
只有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才能保证职业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良好秩序。
职业化还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形象。
职业素养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在职场中,人们需要与同事、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需要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而职业形象则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仪表、言谈举止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
一个良好的职业形象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职业化的理解在不同的行业中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方式。
例如,在教育行业,职业化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教学知识和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
而在金融行业,职业化要求从业人员具备高超的金融技能和风险管理能力,同时需要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不同行业的职业化要求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专业性、规范性和标准化。
总的来说,职业化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和态度,它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行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职业化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形象。
职业化的基本要求
![职业化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6a19e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9.png)
职业化的基本要求职业化的基本要求源于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追求,是工作中所处行业和职位要求达到的一种标准。
职业化要求可以帮助员工与领导者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并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企业/组织的声誉。
以下是职业化的基本要求:1.专业知识和技能:首要的职业化要求是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员工需要通过正规的学习和培训,掌握所从事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对于特定行业,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等,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2.诚实和诚信:职业化要求员工遵守道德规范,以诚实和诚信的态度对待工作和他人。
员工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不参与贪污腐败行为,不泄露任何机密信息,并与同事、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真诚的合作关系。
3.职业形象和仪表:维护良好的职业形象是职业化的重要方面。
员工应该穿着适当的职业装,并保持整洁和得体的仪表。
他们应该时刻保持自信和专业的态度,以及友善和尊重他人的行为。
4.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职业化要求员工具备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的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分配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自我管理也包括对自身情绪和行为的控制,以及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5.沟通和团队合作: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是职业化不可或缺的要求。
员工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同事、领导和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口头和书面沟通。
他们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在团队中积极分享知识和经验。
6.持续学习和进修意愿:职业化要求员工具备持续学习和进修的意愿。
他们应该保持警觉性,关注行业和职位的最新发展,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持续学习可以使员工更好地适应变化,提高工作绩效,并增加个人职业发展的机会。
7.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职业化要求员工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感。
他们在工作中应该始终遵守道德规范,包括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隐私,维护公正和公平,保护环境和资源。
员工应该认识到自己在组织和社会中的重要性,承担起相应的职业责任。
职业技能理论
![职业技能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9a3b2220066f5335a81218d.png)
第一章职业概况一客户服务中心的分类1)大众型,专业型和电话留言型大众型的坐席代表的特点:经过培训去处理特定的工作,并在特定的知识库里查询信息。
2)人工型技术型人工服务与自助服务相比,每个交易的成本会更高,不管是通过外包形式还是自建形式的客户服务中心,要支持完成这些沟通,需要很多的投入,包括创建,培训和管理方面的投入。
二客户服务中心的特点1 较难感知话务员职业的较难感知的特性体现在以下方面:1)对于客户而言,话务员为您客户提供的服务中,有很多元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话务员的微笑,肢体语言等2)客户在接受服务之前,往往不能肯定他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因为很多服务都非常抽象,很难描述。
3)对于某些服务而言,其结果有一定的延后性,客户在接受服务后无法立即感受到服务的利益,也就无法对服务的质量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2互动性强3服务差异化(话务员所提供的客户服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很难做到标准化) 4规范性5不见面的服务三客户服务中心的功能1)业务咨询功能 2)话费查询功能 3)业务受理功能 4)投诉功能 5)电话营销功能 6)接受用户建议功能四职业技能要求职业素质要求1、职业化精神;2、职业化能力;职业化精神包括:敬业、专业、责任、诚信、协作、规范职业化能力具体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其中执行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创新能力是自我超越,突破思维局限,善于运用新方法和新流程职业技能要求:1 电话沟通能力表现1)语言表达能力 2)倾听能力 3)意见征求能力 4)控制情绪能力2 业务处理能力3服务能力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投诉处理4营销能力5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指话务员具有现场管理能力,绩效与团队管理能力,业务指导与培训及统计分析技能。
职业知识要求:知识和技能并重五话务员的职业发展道路话务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可以是直线式的,即由普通客户信息话务员,到高级客户信息话务员,最后成为客户信息服务的专家。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dbbad2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7.png)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一、概述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不仅关系到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和服务质量,更对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福祉提升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涉及到政策环境、教育体系、实践平台等多个方面。
在政策环境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社会工作的职业地位、职责范围、资格认证等,为社会工作职业化提供制度保障。
在教育体系方面,应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升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工作职业化提供人才支持。
在实践平台方面,应推动社会工作机构建设,拓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为社会工作职业化提供实践基础。
同时,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社会工作职业认知度不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社会工作机构发展不平衡等。
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职业化推进策略。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教育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
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专业教育、推动实践平台建设等措施,我们可以期待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福祉的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1. 阐述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重要性定义简要介绍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概念,即社会工作从一种志愿性、非正式的活动转变为一种正式职业的过程。
内涵指出职业化包括专业教育、资格认证、职业道德、专业组织等方面。
增强社会信任通过职业化,社会对社工的信任度提高,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促进社会稳定专业社工在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中发挥关键作用。
挑战指出职业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如专业人才缺乏、公众认知不足等问题。
“职业化”的基本理论知识
![“职业化”的基本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529d2e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4.png)
“职业化”的基本理论知识职业化是指一个行业、工种或职业的发展过程中,从业者逐渐形成一系列的专业能力和标准,并逐步建立起专业化的教育体系、职业协会和职业道德规范。
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下面将从职业化的定义、发展过程、特征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职业化的定义职业化是指将某个工作或职业发展为专业化的过程,包括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以及职业教育的完善等方面。
职业化的目标是通过提高专业能力和行业标准,提高从业者的职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职业化的发展过程职业化的发展过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成熟阶段。
1. 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从业者的技能水平还相对较低,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尚未建立,职业教育还不完善。
2. 中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从业者的专业能力逐渐提升,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开始建立,同时职业教育也开始发展完善。
3. 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行业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完善,从业者的专业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同时职业教育体系也更加健全。
三、职业化的特征1. 专业性:职业化要求从业者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知识,能够胜任相关的工作。
2. 标准化:职业化要求建立起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以保障从业者的服务质量和行为规范。
3. 教育化:职业化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撑,培养出具备职业素养和技能的从业者。
4. 组织化:职业化往往伴随着职业协会的建立,以促进从业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法制化:职业化要求从业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行使职业权利和义务。
四、职业化的影响因素1. 社会变革: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对职业化起到推动作用,需要相关行业和职业进行专业化的改进和提升。
2. 技术进步: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了许多行业和职业的职业化,需要从业者具备更高层次的专业能力来适应技术创新。
3. 教育改革:职业化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员工职业化”培训方案(2篇)
![“员工职业化”培训方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e9426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1.png)
“员工职业化”培训方案员工职业化培训方案1. 概述本培训方案旨在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帮助员工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当下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
2. 培训目标2.1 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2.2 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增强工作能力;2.3 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2.4 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训内容3.1 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员工了解和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提升员工的职业行为规范。
3.2 职业素养培养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培养员工的职业素养,包括形象管理、言谈举止、仪容仪表等方面的培养。
3.3 职业技能提升通过技能培训班、实战演练等形式,提升员工在岗位上的专业技能,如沟通技巧、协作能力、团队合作等。
3.4 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通过创新大赛、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员工的创业精神。
4. 培训方法4.1 理论培训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向员工传授职业化知识和理论,提高员工对职业化的认识和理解。
4.2 实践演练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演练等形式,让员工在实际情况中进行实践,提升职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经验交流定期组织员工间的经验交流会议,让员工分享自己的职业化经验和心得,促进员工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5. 培训评估通过培训期间的考试、实践表现等方式,对员工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6. 培训时间安排根据员工的工作安排和培训进度,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以确保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培训活动。
7. 培训资源7.1 培训师资邀请具有相关职业化培训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担任培训讲师,确保培训质量。
7.2 培训场地和设备提供适当的培训场地和设备,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
8. 培训成果展示与分享培训结束后,邀请员工展示他们在培训中所取得的成果,并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提升员工的自信心和职业发展意愿。
什么是职业化 课后测试
![什么是职业化 课后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b3c479ce195f312b3169a5f4.png)
什么是职业化•1•2•3• 4.课后测试课后测试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测试成绩:93.33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1. 在企业中,员工最怕听到老板说的一句话是:√A 你不够职业化!B 你怎么还没做完?C 今天加班。
D 马上开始工作!正确答案:A2. “影得学习法”的前身是西方的教育方式case study,这种方式最早起源于:√A 休斯顿商学院B 哈佛商学院C 剑桥商学院D 牛津商学院正确答案:B3. “影得学习法”的理念不包括:√A 快乐地看电影,开心地工作B 在电影中看工作C 让娱乐多一分思考,让工作多一分精彩D 在工作中看电影正确答案:A4. 职业化的第一步是使员工具备:√A 自知之明B 职业意识C 专业知识D 归位心态正确答案:D5. 以下说法不属于职业化的传统定义的是:×A 是一个人履行职务必备的技能能力和职业心态B 是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C 要为高标准的产出负责D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正确答案:C6. 职业化的全新定义是“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其中“三个基本点”不包括:√A 只有团队协作才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B 全心全意达到客户满意C 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D 为高标准的产出负责正确答案:B7. 知识、技能、意愿属于影响人们行为的:√A 思想因素B “言”的因素C 企业文化D 自身因素正确答案:D8. 为了加强员工职业化,企业在进行管理培训、心态培训之外,最重要的是进行:√A 拓展训练B 岗位培训C 知识考核D 企业文化培训正确答案:B9. 很多员工认为自己工作很努力,并没有做错事情,但是领导却认为他做错了,这就叫:√A 越位B 就位C 错位D 退位正确答案:C10. 高效组织学习的四个关键要素分别是:√A 学习者、学习时间、学习方式、授课教师B 学习状态、学习内容、学习系统、学习技术C 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心态、学习地点D 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系统、授课教师正确答案:B判断题11. 案例教学比理论探讨效果好的原因是教学方式生动,易于学员接受。
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知识
![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f9f3b1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7.png)
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知识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遵循道德规范和原则,正确行事的一种道德行为准则。
它是职业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职业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
本文将从职业道德的定义、特点、重要性以及构建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知识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职业道德的定义职业道德是指职业人员在从事特定行业或职业活动时,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原则。
它涉及到职业人员的职业修养、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方面的内容,要求职业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意识,以及遵循职业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进行工作。
二、职业道德的特点1. 客观性:职业道德是一种社会共同遵循的准则,与个人的主观意愿无关,是对职业人员行为的一种规范和约束。
2. 规范性:职业道德是有关职业行为的规定和要求,要求职业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
3. 行为导向性:职业道德是为了引导职业人员正确行事而设立的,它要求职业人员在工作中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4. 社会性:职业道德是为了满足社会对职业人员行为的要求,保证职业人员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三、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对于职业人员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职业道德的遵守可以减少职业纠纷和冲突,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2. 增强职业人员的职业信用和声誉。
遵守职业道德可以提高职业人员的职业形象和声誉,增加他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3. 促进职业发展和职业化水平提升。
遵守职业道德可以提高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推动职业发展和职业化水平的提升。
4.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职业道德的遵守可以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构建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知识1. 伦理学理论。
伦理学是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它研究人类行为的道德价值和规范,可以为职业人员提供道德选择和判断的依据。
2. 倫理確定性。
倫理確定性是指職業人員在遇到倫理困難和職業道德問題時,能夠正確判斷和選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的阶段性 -道德规范是最低要求 -只有道德愿望 没有道德约束细则可操作一旦道德制
定者出问题,道德可信度权威性就垮
职业道德的空间观念
职业道德的利益角度
市场利益交换中的道德 经济活动中的角色
职业道德的应用范围
经济活动 工作行为
动词性“职业化”的途径
优选员工职业资格的途径 保证员工职业体能的途径 开发员工职业意识的途径 修养员工职业道德的途径
保证员工职业体能的途径
健康保证:[保健咨询 心理卫生]
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防病常识 保健医生 防比治省钱,降低员工医疗开支 心理障碍、情绪疏导 心理咨询医师政工的科学性
营养支持:[营养平衡、微量元素、热量供给]
营养医师 中国吃饭观、野板参三食谱 西餐
职病防治: [防病知识、健身举措]
肩周炎、颈椎病、矽肺防止办法 健身教练 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非政治
职业者是被动选择者,是企业选择雇员 -以专业能力为资本,
-以恪守契约作基调的职业道德为准绳 恪守契约 夸耀能力 注重绩效 能力本位 经理人:要求配备仪器。 准确分析成分,归纳分子式, 2对品位身份待遇的激励作用的迷信与强调 - 职业消费
职业化与员工素质的冲突
员工低素质是整体性的
法不治众 大家都不行 压力小 整体不行转变难
经济人 社会期望
以正确做事为目的
社会分工
以规范行为为中心
模范工作法 工作分析
名词“职业化”的内涵
以“人事相宜”为追求的职业资质 以“胜任愉快”为目标的职业体能 以“创造绩效”为主导的职业意识 以“适应市场”为基点的职业道德
职业资质:“人事相宜”为追求
职业性向:人-岗匹配性
神经类型-性格倾向-工作作风
先天不足 培训错位 学习意识
职业化与社会文化的冲突
“志愿者”-“就业者”
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有一个假设前提:任何在企业从 事经济活动的雇员,其工作都有等价交换利益的明确目 的;如果是这样,自不待言;如果不是这样,他会直率 地说:“我是志愿者”。而决不会一边领工资,一边说 我不是为了挣这几个钱,我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干革 命”就当志愿者,就不能想挣钱;想挣钱就别把“干革 命”当幌子。至少要把二者分开讲。
优选员工职业资质的途径
事前选拔任职者:确立职业资质标准
工作说明书 招聘针对性
事中培养任职者:推广职业行为规范
模范工作法 岗位胜任培训
事后筛选任职者:严格职业作为鉴证
绩效管理的任用考核 任职资格认证
开发职业意识(科学思维)的途径
普及职业科学思维的一般工具
发明技法 创造力开发
完善职业科学思维的激励机制
换言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企
业雇员,都会把自己的工作作为赖以生存的职业来对待。
职业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
创业者是主动选择者,是自己选择团队
-以工作热情为资本, -以认同团队作基调的无限忠诚为准绳 恪守忠诚 夸耀热情 注重态度 品位本位 焦裕禄:我们没有仪器,但我们可以用舌头尝,咸的是盐, 苦的是碱,凉的是硝。 李富荣:我们请外国教练,邀请有责任心的。象那位韩国 主教练,为了教好球队,举家来中国,日以继夜的工作; 而中国足球队的主教练 象什么话!
职业学识:人-岗对应性
岗位特征提炼
专业教育背景 专门技术内容 特定经验设定
任职者职业学识技能考察
A 知识拥有量测试 B 技术考量 C 经验考察
职业学识-岗位特征的适应
A
B
C
农业劳动者
警察
服装设计师
影视 导演 采油 工人 秘书 汽车 司机
医务 护士
职业素质:人-岗相宜性
职业素质模型
工作内容 劳动方式 素质结构 核心能力
职业体能:胜任愉快为目标
职业需要的充沛体能支持
健康:没病(常见病-职业病)全勤 体能:营养充分 平衡
职业需要的健康心理保证
精力:饱满(睡眠 休假) 精神:积极正常(非病态)
职业意识:“创造绩效”为主 导
科学范畴的职业意识(科学思维)
职业功力:观察力、判断力、概括力、创造力 职业感觉:敏感性、直觉
职业意向:人-岗兼容性
工作兴趣 工作乐趣 工作志趣
职业素质:人-岗相宜性
空间感觉 动手能力 数理逻辑 语文表达
职业学识:人-岗对应性
专业知识+专业经验+专业技能
职业性向:人-岗匹配性
岗位特征提炼
工作内容节奏 难易程度 创造力要求 时间自由度
性格倾向测试 (神经类型)
A 喜欢变化型 B 不怕重复型 C 独立自主型 D 劝导说服型 E 团队协作型 F 机智应变型 G 自我表现型 H 服从执行型 I 严谨精细型
以接受人类文明为主的现代意识
遵重成熟经验:术语 操作程序 成熟技术 符号系统 关注共同文明:标准化 当量意识
环保意识 产业联盟 双赢 质量认证 网络管理软件
政治思维方面的职业意识
政治思维:情绪商为基础
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 认识客观环境的能力 控制把握情绪的能力
情绪商:以组织适应为主
自我控制力:意志品质 事业心 责任感 慎独 组织适应力:合作 现实主义 角色感 程序 同事观 社会适应力: 1竞争规则意识 等价交换 双赢 信誉法制 经销商 联盟 2交易契约意识 理解契约的作用 善于运用契约 3社会角色意识 职业风险 职业权利 职业责任 企业:雇员 为股东价值最大化工作 雇佣 利益交换 社会:纳税人观念 公民
应运而生的“职业化”提法
1 观点:抓住了问题本质 2 表达:富于概括力 言简意赅 使用准确方便 3 操作:有明确的“突破口”
“职业”本体的特征
经济性:
基本义:利益交换的经济活动,获取生活资料、实现 个人价值、完成社会责任、得到荣誉、心理平衡 借用义:职业革命家 环保者 宗教工作者非主流
专业性:
需要以专门的技术、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职业资格 区别于业余工作者
社会性:
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构成复杂关系 反映任职者的社会地位、角色
差异性:
活动内容、行为模式、心理、道德理念 随职业不同而存在差异
“职业”的两大群落比较
由社会分工造就的“自由职业”-在先的基础
1 同质性 强,较稳定,易把握 律师 铁匠 磨刀人 农民
2 结构性 社会结构 松散 自主的个体劳动 3 社会性 以社会文化为基础 体现社会角色 4 差异性 以职业差异为主 再有社会差异
连续性:
足够稳定:不间断地连续从事 工作模式:定型 服从一定职业结构 有特定伦理
伦理性:
特定的道德、从业意识、劳动观念
“职业”群体的特征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人类的共同经验
同质性:
劳动条件、对象、工具、操作技术、行为模式、道德 准则相同或相近,容易认同、沟通、识别。
结构性:
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彼此配合、形成链合、构成层次, 搭建为一个整体。
职业性向-岗位特征的匹配
农业劳动者 C B I 采油工人 B E I 警 察 FCA 秘 书 HEI 服装设计师 A C G 汽车司机 A C F 影视 导演 D C A 医务护士 A C E
职业意向:人-岗兼容性
岗位特征提炼
职业生涯 发展前途 工作内容 劳动方业员工行为“职业化”
中国人事科学院 企业诊断中心
主任 甄源泰 研究员
中国提起“职业化”的缘由
历史造成的经济发展断裂
1 否定了市场机制带来的思想观念错杂 2 扭曲了企业组织带来的管理关系混乱 3 荒废了员工素质带来的专业技能低下
现实面临的企业成长需求
1 重建适应市场的思想观念 2 恢复企业必需的管理秩序 3 提升胜任愉快的职业能力
奖励基金 晋升专业技术职称 荣誉授予
形成职业科学思维的落实渠道
提案立项 成果鉴定 推广渠道
开发职业意识(政治思维)的途径
落实情商培养 注重团队建设 确认组织规则
修养员工职业道德的途径
以清晰的伦理思维为背景
讲法理 重系统 有细则
落实“从自己做起”
保护先为自己着想的道德利益,
以确切的行为规范为标准
系统思考 实在内容 正式文本
“社会化大生产”衍发(组织职业)
个体成长为企业 以组织-国家为社会结构范围 关注职业群的企业特殊性 企业结构性
“经济全球一体化”促成标准(社会+组织职业)
企业-跨国公司 以组织-国家-地球为社会结构范围 重视职业群的社会同质性 企业与社会结构性
细胞分裂 循环往复 螺旋上升
“职业化”的理论基础
以理性思考为基础
员工低素质是立体型的
文化基础不行 专业能力不行 经验太少
员工低素质是历史性的
时代造就的特定现实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0.11.2220.11.22Sunday, November 22, 202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06:10:3906:10:3906:1011/22/2020 6:10:39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2206:10:3906:10Nov-2022-Nov-2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06:10:3906:10:3906:10Sunday, November 22,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2220.11.2206:10:3906:10:39November 22,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22日 上午6时 10分20.11.2220.11.22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上午6时 10分39秒06:10:3920.11.22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2020年11月上 午6时10分20.11.2206:10November 22, 2020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1月22日星 期日6时 10分39秒06:10:3922 November 2020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上午6时10分 39秒上 午6时10分06:10:3920.11.22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2220.11.2206:1006:10:3906:10:39Nov-20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 串机缘 。事件 和决定 ,这些 机缘、 事件和 决定在 它们实 现的当 时是取 决于我 们的意 志的。2020年11月22日星期 日6时10分39秒 Sunday, November 22, 2020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0.11.22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6时10分39秒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