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室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使用内镜也带来了感染管理的挑战。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和原则1. 目的:建立和实施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旨在减少内镜室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提升医疗质量。
2. 原则:a. 依法依规,遵循国家和地方有关医疗法规的规定。
b. 科学管理,严格执行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标准和指南。
c. 预防为主,综合施策,从源头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d. 全员参与,强调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责任制。
e. 不断改进,持续加强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三、管理人员1. 内镜室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内有关科室负责人、感染控制科主任等人员组成,负责统筹和协调内镜室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制定和修订相关管理文件。
2. 内镜室感染管理科室:设立感染控制科,由专业的感染控制医师和感染控制护士组成,负责具体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并配备感染监测、感染源控制、感染后处理等人员。
四、感染监测1. 内镜室感染的监测指标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分布、致病菌分布、抗菌药物敏感性等。
2. 内镜室感染的监测方法包括定期例行感染监测、感染事件报告和不良事件报告等。
五、预防措施1. 提供充足的感染控制设施和设备,并定期维护和检测。
2. 内镜室医护人员必须定期接受感染控制培训和考核,并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
3.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灭菌操作规范,包括手部消毒、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内镜消毒等。
4.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对内镜室和设备进行消毒。
5.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六、感染事件处理1 建立内镜室感染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制度,确保及时、准确地报告感染事件。
2. 对于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感染部位的采样和病原学鉴定,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和隔离措施。
3. 对于发生感染的内镜设备或器械,及时进行修复、更换或淘汰,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感染再次发生。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内镜室管理要求1.内镜室的清洗消毒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掌握内镜清洗消毒或灭菌操作技术、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技术、职业防护技术等,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必要时进行疫苗注射。
3.护理部、感染预防控制科、设备科及总务科,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内镜诊疗中心的管理履行以下职责:护理部:根据工作量合理配置内镜诊疗中心的工作人员;落实岗位培训制度。
将内镜清洗消毒专业知识和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纳人内镜诊疗中心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
感染预防控制科:对内镜诊疗中心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和质量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检查与评价;发生可疑内镜相关感染时,组织、协调内镜诊疗中心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设备科:负责设备购置的审核(合格证、技术参数);建立对厂家设备安装、检修的质量审核、验收制度;专人负责内镜诊疗中心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修,并建立设备档案。
总务科:保障内镜诊疗中心的水、电、压缩空气的供给和质量,定期进行设施、管道的维护和检修。
(二)内镜室卫生保洁措施1.保持室内整洁,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对室内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
2.清洗消毒室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每日清洗消毒工作结朿,应对清洗槽、漂洗槽等彻底刷洗、消毒。
每次更换消毒剂时,应彻底刷洗消毒槽。
(三)内镜室消毒隔离1.内镜及附件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或灭菌的原则: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及穿破黏膜的内镜及附件必须灭菌。
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应高水平消毒。
2.清洗消毒室的耗材如清洗用水、清洗剂、消毒剂和灭菌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使用时严格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3.使用后的内镜应按照预处理—测漏—酶洗—漂洗—消毒—终末漂洗—干燥的流程进行,每一项操作应符合要求。
4.使用内镜清洗消毒机前应先执行预处理、测漏、酶洗和漂洗的流程。
5.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应对当日拟使用的内镜进行再次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后方可用于患者诊疗;诊疗工作结束后,应将清洗消毒的内镜彻底干燥后储存。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检查在临床诊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患者与内镜设备、器械等接触的密切性,内镜室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域。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势在必行。
二、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概述1. 内镜室医院感染的定义与分类内镜室医院感染是指由内镜室环境、设备、操作及医务人员等因素引起的医院感染。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种类,内镜室感染可以分为大肠杆菌感染、假单胞菌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等。
2. 内镜室医院感染的危害内镜室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还给医院形象和信誉造成重大影响。
此外,医务人员也容易在接触感染性病人时感染,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三、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以预防为主,建立起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减少感染的发生。
2. 多学科合作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需要多个学科的紧密合作,包括感染科、内镜室科、护理科等。
只有各个学科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控制感染的传播。
四、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措施1. 内镜室环境管理内镜室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环境整洁,严禁吸烟、乱吐痰等污染行为。
2. 内镜器械和设备管理内镜器械应在使用前进行消毒灭菌,充分保证器械的无菌状态。
并定期对器械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3. 医务人员培训与防护内镜室医务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规范操作流程。
同时,医务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帽子等。
4. 患者感染管理内镜室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患者本身。
因此,对于患者的感染管理至关重要,包括隔离病房的设置、病人个人卫生的培训等。
五、内镜室医院感染监测与评估1. 感染监测指标与方法内镜室医院感染的监测可以通过监测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和药敏情况等指标来进行。
监测方法包括定期抽样、流行病学调查和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等。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内镜室感染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套内镜室感染管理工作制度,以确保内镜室的卫生和减少感染的风险。
一、内镜室环境管理1.内镜室的环境应保持整洁、干燥,并且有定期消毒计划。
清洁度和消毒度要满足相关的标准要求。
2.内镜室应配备沙发、床单、枕套、手术衣等消耗品,这些用品需要定期更换和消毒。
3.内镜室的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和安全。
二、医务人员管理1.内镜室的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感染控制培训,了解感染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内镜室感染防控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医务人员要遵守内镜室的相关操作规范,如手卫生、穿戴手术衣、戴手套等。
在患者接触结束后,要及时更换手术衣和手套,并进行手卫生。
3.医务人员要认真记录各项操作并及时报告患者与内镜室设备之间的相关问题,以及疑似感染的病例。
三、患者管理1.内镜室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内镜室检查结果、感染情况等,为感染追踪和病例分析提供依据。
2.内镜室应在患者接触时进行明确的患者身份确认,确保操作对象的正确性。
3.内镜室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特别是对常接触的设备和工作台面进行消毒和清洁。
4.患者在内镜室检查前,应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以减少可能的感染风险。
四、感染防控1.内镜室应建立健全的感染防控制度,包括感染监测、风险评估、感染预防和控制等方面。
2.内镜室应定期开展相关感染监测,如手卫生合格率、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内镜室应制定应急预案,如发现疑似感染病例时,要及时隔离患者、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和上级。
4.内镜室应定期召开感染防控例会,对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
五、宣教和培训1.内镜室应定期组织感染防控培训,使医务人员能够掌握内镜室感染防控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内镜室应向患者进行宣教,提高他们对感染防控的重视程度,如手卫生、消毒要求等。
血透室、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透室、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布局合理,设有普通病人血液透析间(区)、隔离病人血液透析间(区)。
2.医护人员进入血液净化室应着清洁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帽子、口罩。
3.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5.在进行首次透析、转院透析治疗前及透析治疗后每半年对患者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相关标志物的检查,传染患者透析在隔离专区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急诊患者应专机透析。
6.加强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知识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个人防护和医院感染控制意识。
7.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每日通风换气不少于2次,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空气2小时,限制流动人员,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禁止探视。
8.保持透析室地面、桌面等物体表面清洁、干燥,每班进行消毒;透析机表面每机每次进行消毒。
9.有可见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床单及被套一人一更换。
10.每透析一人次应根据透析机的型号和要求对透析机进行清洗消毒。
11.每月对透析用水、透析液等进行细菌学监测,每季度对内毒素进行检测并保存记录。
12.禁止一次性使用的透析器、管路等重复使用。
13.定期监测消毒剂有效浓度;消毒剂配制和保存方法适当,有效含量准确。
盛放消毒剂的容器定期消毒或灭菌。
14.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维护与消毒并有记录。
15.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患者,及时进行血培养和透析液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16.医疗废物管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范执行。
二、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内镜室设立病人候诊室(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消毒储存柜等,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2.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必须分室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必须分开。
3.内镜及附件用后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清洗、消毒。
4.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或黏膜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阴道镜等,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内镜室院感制度
内镜室院感制度一、引言内镜室是医疗机构中进行内窥镜检查和治疗的重要场所,其院感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内镜室院感制度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二、内镜室环境要求1. 内镜室应位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监管之下,并有专门的院感管理人员负责。
2. 内镜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符合相关的空气洁净度要求。
3. 内镜室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
4. 内镜室应设置专门的洗手间和更衣室,医务人员在进入内镜室前必须进行洗手和更换专用工作服。
三、内镜室器械消毒和灭菌要求1. 内镜室应建立完善的器械消毒和灭菌制度,确保内镜和相关器械的安全使用。
2. 内镜和相关器械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消毒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内镜室应配备专门的消毒设备和消毒剂,确保器械消毒的有效性。
4. 内镜室应定期对消毒设备和消毒剂进行检测和验证,确保其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四、内镜室操作规范1. 内镜室医务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熟悉内镜室操作规范和院感制度。
2. 内镜室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必须进行手卫生,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3. 内镜室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内镜检查和治疗,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4. 内镜室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避免院感传播。
五、内镜室废弃物处理1. 内镜室废弃物应按照医院的废弃物管理制度进行分类和处理。
2. 内镜室废弃物应放置在专用的容器中,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
3. 内镜室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要求,确保安全和环保。
六、内镜室感染监测和报告1. 内镜室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内镜室进行感染监测和评估。
2. 内镜室发生院感事件时,应及时进行调查和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
3. 内镜室应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进院感防控工作。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 布局1.1 内镜诊疗中心(室)应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室(区)、诊疗室(区)、清洗消毒室(区)、内镜与附件储存库(柜)等,其面积应与工作需要相匹配。
1.2 内镜清洗消毒室应与内镜诊疗工作室分开,清洗消毒室应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1.3 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室应分室或分时段进行。
用于上、下消化道的内镜清洗消毒设备应当按区域分开并有标识。
1.4 灭菌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在达到手术室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手术要求进行管理。
2 遵照《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 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规范或管理文件,结合我院各内镜室诊疗的情况,制定如下内镜管理的具体规定。
2.1 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2.2 内镜室应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应包括就诊病人姓名,就诊时间,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2.3 HBsAg阳性病人和其它特殊感染病人,应使用专用内镜或安排在每日最后检查,严格终末清洗消毒。
2.4 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和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当进行高水平消毒: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时,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 分钟;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 分钟;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 分钟;采用其它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它消毒设备,必须参考各消毒液的使用说明书并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2.5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2.6 每天第一次使用的内镜必须重新消毒后再使用。
3 清洗、消毒、灭菌设备内镜、活件钳(可拆开)附件数量应与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能满足消毒、灭菌合格时间的要求。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以下是具体的执行措施:1.执行医院各项感染管理制度,包括消毒隔离、医疗用品和药械使用、医务人员手卫生和职业防护以及医疗废物管理等。
2.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建立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流程,并配合各项监测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同时,定期进行医院感染控制质量分析,研究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工作人员应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掌握内镜消毒和个人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4.内镜室的建筑原则、布局、设备和器械应符合卫生部的规定,设置合理的区域和流程,遵循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原则。
5.内镜室应分设独立的清洗消毒室和诊疗检查室,不同部位的内镜诊疗操作应分室或分时段进行,清洗消毒设备也应分开使用。
6.对于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和其他传染病人,应安排在每日诊疗的最后进行内镜诊疗,或使用“阳性”标识内镜进行。
7.灭菌内镜诊疗应在符合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执行手术区域管理要求。
8.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必须灭菌;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必须灭菌;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内镜及附件用后立即清洗、消毒、灭菌,时间应使用计时器控制;禁止使用非流动水清洗内镜。
9.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应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包括“初洗—酶洗—清洗—消毒/灭菌—冲洗”的程序。
酶清洁剂的配置和浸泡时间应按产品说明书(不少于5分钟)执行,酶清洁剂应一镜一更换。
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内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可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
消毒内镜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内镜进行区分,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喉镜的浸泡时间不少于10分钟,而支气管镜则需要浸泡20分钟。
内镜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内镜室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感染科、护理部、医务科、设备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3. 内镜室主任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长,负责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具体实施。
三、设施与设备1. 内镜室应设立诊疗区、清洗消毒区、无菌物品存放区、污物处理区等。
2. 诊疗区应配备诊疗床、主机、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3. 清洗消毒区应配备超声波清洗机、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水过滤器及清洗必要用品。
4. 无菌物品存放区应配备储镜柜,储柜内表面光滑、无缝隙。
5. 污物处理区应配备负压吸引器、垃圾桶等。
四、人员管理1. 内镜室工作人员应具备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等方面的知识,并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2. 新上岗人员必须参加岗位培训,有记录。
3. 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具备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4. 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五、操作规范1.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应符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
2. 内镜诊疗前,应对病人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等过筛检查。
3.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如脑室镜、胸腔镜、腹腔镜、关节镜等必须灭菌。
4. 消化道内窥镜、呼吸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5. HbsAg阳性者、已知特殊感染患者或非特异结肠炎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窥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
六、消毒与灭菌1. 内窥镜的消毒须使用高效的消毒剂,如2%戌二醛消毒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充分冲洗。
2. 内窥镜、活检钳的灭菌用环氧乙烷或2%戌二醛浸泡10小时。
3. HBsAg阳性病人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内窥镜应先消毒,再常规清洗消毒。
4. 肿瘤病人用过的内窥镜应先常规清洗。
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内镜中心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的全面工作,包括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感染控制措施。
2. 感染预防控制科:负责对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检查与评价,对发生可疑内镜相关感染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3. 护理部:负责根据工作量合理配置内镜中心的工作人员,落实岗位培训制度,将内镜清洗消毒专业知识和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纳入内镜中心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
4. 设备科:负责设备购置的审核(合格证、技术参数),建立对厂家设备安装、检修的质量审核、验收制度,专人负责内镜中心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修,并建立设备档案。
5. 总务科:保障内镜中心的水、电、压缩空气的供给和质量,定期进行设施、管道的维护和检修。
三、人员管理1. 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方面的知识,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相关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2. 工作人员操作时应穿戴工作帽、口罩、乳胶手套、工作服、防水围裙、护目镜或面罩等。
3. 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必要时进行疫苗注射。
四、环境管理1. 内镜室布局合理,应设立患者候诊室(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存室等。
2. 内镜清洗消毒必须与诊疗工作分开进行,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3. 清洗消毒室应配备相应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高压气枪(硬镜必备)擦镜台、干燥设备、计时器,相应的消毒、灭菌器械,50ml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4. 诊疗室应设置合理,配备基本设施,包括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
五、消毒隔离1. 保持检查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每日空气消毒。
2. 清洗消毒室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体制建设1.内镜室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内镜室负责人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和完善内镜室的感染管理工作。
2.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应不定期参加有关感染管理培训,增强感染管理意识和专业知识。
3.内镜室应设立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负责内镜室的感染管理工作,包括感染监测、感染防控、培训等。
4.内镜室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感染控制与预防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5.凡涉及疑似院内感染事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配合相关调查工作。
二、感染监测与报告1.内镜室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每月对内镜室进行感染监测,对发现的感染事件及时报告并进行分析。
2.发现感染事件后,应对相关患者进行隔离、集中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
3.对于院内感染事件,应及时汇总报告并提交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合调查和处理工作。
4.定期与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接,分享感染管理经验,优化感染管理工作。
三、内镜设备与器械管理1.内镜室应建立内镜设备和器械的使用台账,并定期对其进行检验、校正和维护。
2.内镜设备和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应符合相关操作规范,并建立清洗、消毒和灭菌记录。
3.内镜设备和器械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报修或更换,并进行相应记录。
4.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内镜器械,应建立跟踪管理制度,确保其清洗、消毒和灭菌的严格执行。
四、内镜室环境卫生管理1.内镜室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对内镜室进行清洁消毒。
2.内镜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和洗手液,医务人员应遵循洗手操作规范,保持手部卫生。
3.内镜室应建立废弃物分类、包装和处理制度,确保废弃物的规范处理。
4.内镜室空气质量监测应定期进行,保证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五、人员防护与消毒措施1.内镜室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帽子、鞋套等,确保安全和卫生。
2.内镜室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消毒操作规范进行消毒,如工作台、设备、器械等。
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消化内镜室的组织管理、感染预防、操作规程、环境卫生、消毒灭菌、监测与评估等方面的管理。
第三条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严格、高效的原则,实行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全员管理,确保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性。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负责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兼)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负责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的具体管理工作。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职责,确保感染管理工作的落实。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包括操作规程、感染预防、环境卫生、消毒灭菌等方面的规定,并定期更新和完善。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和防控能力。
三、感染预防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消化内镜室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并指导医务人员正确使用。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患者的管理,对有感染风险的患者进行筛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管理,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并定期进行消毒。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消化内镜室的物品管理,实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制度,确保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
四、操作规程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消化内镜室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感染预防措施等,并严格执行。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消化内镜室操作过程中的感染防控,要求医务人员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个人防护、消毒灭菌等规定。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消化内镜室急诊急救操作的管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安全、有效地进行操作,降低感染风险。
查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内镜室,包括但不限于消化内镜室、呼吸内镜室、泌尿内镜室等。
三、管理制度1. 组织管理(1)成立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明确各级人员职责,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人员管理(1)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2)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操作时穿戴工作帽、口罩、乳胶手套、工作服、防水围裙、护目镜或面罩等。
3. 环境管理(1)内镜室布局合理,设立患者候诊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存室等。
(2)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3)清洗消毒室配备相应清洗消毒设备,如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高压气枪(硬镜必备)擦镜台、干燥设备、计时器等。
4. 内镜清洗消毒管理(1)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
(2)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与储镜柜应分开。
(3)使用高效消毒剂,如2%碱性戊二醛,浸泡时间不少于10分钟;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时间不少于45分钟。
(4)浸泡内镜用的消毒剂每周更换,使用频繁时3-5次更换一次。
5. 医疗废物管理(1)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妥善处理。
(2)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6. 监测与报告(1)定期对内镜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感染原因,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四、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工作人员,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五、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解释。
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一、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已经成为一项常见的诊疗工具。
然而,由于内镜检查过程中存在接触患者生体液体的风险,医院感染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制定和执行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非常重要。
二、目的本工作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指导医院消化内镜室医生和护士进行感染防控工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三、职责和义务1.医院管理者负责制定并落实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2.消化内镜室主管负责制定具体的消化内镜室感染管理工作,并指导医务人员的实施。
3.医生和护士要遵守消化内镜室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并确保接受相关培训和教育。
4.医生和护士要严格控制个人卫生,包括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洗手和消毒等。
5.消化内镜室要定期进行设备和环境的消毒和清洁,保持设备的良好运作和卫生状态。
6.医院要建立和完善医务人员对感染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四、感染防控措施1.消化内镜室要建立和实施严格的消毒和洗手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2.消化内镜室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合格机构认证的消毒剂和清洁剂。
3.消化内镜室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并落实设备送检和质控制度。
4.医生和护士要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5.医生和护士要根据消化内镜室感染风险评估结果,选择适当的消毒和清洁方法。
6.消化内镜室要建立和完善消毒和清洁记录,确保操作流程的可追溯性。
7.消化内镜室要建立严格的废弃物管理制度,包括分类、收集、处理和存储等。
8.消化内镜室要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
五、培训和教育1.消化内镜室要定期组织感染管理培训和教育,确保医务人员了解和掌握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
2.消化内镜室要指定专人负责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支持和辅导。
3.消化内镜室要定期进行演练和模拟操作,强化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六、监督和评估1.医院要建立感染管理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定期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实施、监督和检查。
2. 内镜室主任为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全面工作。
3. 内镜室护士长负责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具体实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管理制度1. 内镜室布局与设施(1)内镜室应设置诊疗区、清洗消毒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废物处理区等。
(2)诊疗区、清洗消毒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废物处理区应明确标识,并保持整洁、卫生。
2. 人员管理(1)内镜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掌握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等操作规范。
(2)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确保诊疗过程中手部清洁。
3. 内镜清洗、消毒、灭菌(1)严格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进行内镜清洗、消毒、灭菌。
(2)内镜清洗、消毒、灭菌过程中,应使用合格的消毒剂,并定期更换。
(3)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应进行监测,确保符合要求。
4. 医疗废物处理(1)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处置。
(2)医疗废物应放置在专用容器内,并贴上标识。
5. 传染病防控(1)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加强内镜室传染病防控工作。
(2)对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3)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监督检查1.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定期对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有关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二、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三、设诊疗区,清洗消毒区,清洁区。
四、科室人员定期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
五、消化内窥镜必须进行高水平消毒,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时间段进行,活检钳应当灭菌处理。
六、已知特殊感染者或非特异性结肠炎患者,应安排最后检查。
七、使用后内镜及附件按《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处理。
八、操作和清洗内镜时应穿防渗透工作外衣,戴橡胶手套,防护面罩或护目镜。
九、内镜清洗除按规范清洗外,还应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登记工作;每日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并记录保存。
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十、每季度进行空气监测,内镜培养每季度一次。
十一、按规定开展消毒药械、一次性用品的管理工作。
十二、科室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分类收集处理。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引言内镜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承担着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和治疗的任务。
然而,内镜室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医护人员、消毒员等。
2.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组织培训和考核,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和质量控制,及时处理医院感染事件。
3. 科室主任负责领导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4. 护士长负责内镜室日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监督医护人员执行制度。
5. 医护人员负责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6. 消毒员负责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确保消毒效果。
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 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制度,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前后、处理医疗废物前后等均需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3. 患者在进入内镜室前需进行传染病筛查,对HbsAg阳性者、已知特殊感染患者或非特异结肠炎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进行。
4. 内镜室应保持清洁,每日进行消毒处理。
5. 内镜及附件在使用前后应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确保消毒效果。
6. 加强内镜室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7. 定期对内镜室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培训与考核1. 定期组织内镜室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
2. 对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培训,确保每位医护人员熟练掌握。
3.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能的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训。
五、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1.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定期对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
应设立病人候诊室(区)、
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贮藏室等。
清洗消毒室与诊疗室分
开,独立设置,面积达标,设施齐全。
1、 内镜诊疗室应当设有诊疗床、主机、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
设施。
2、 清洗消毒室应保证通风良好,洗手与手消毒设施完善。
3、 内镜及附件数量配置充足,以保证每日使用周转。
4、 配有储镜柜,储柜内表面光滑、无缝隙。
5、 配有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
有负压吸引
器、超声清洗机、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水过滤器
及清洗必要用品。
6、 不同部位的清洗、消毒设备分开,且标识明确。
7、 防护用品齐全。
二、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具备内镜清洗、
消毒、灭菌等方面的知识,并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新上岗人员必须参加岗位培训,有记录。
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三、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
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
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四、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
的要求进行管理。
五、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时衣、帽整洁、操作前后洗手、操作或清洗内镜
时穿防渗透工作外衣或围裙,戴橡胶手套,戴口罩,必要时戴防护
镜和面罩。
六、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登记工作等按照卫生部《内镜
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执行。
一次性活检钳严禁重
复使用。
七、科室消毒剂浓度每日监测,浓度达标,有记录。
八、院感科每月对内镜室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及
内镜进行采样监测,及时反馈监测结果。
若结果不合格时,科室应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和记录。
九、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恒生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恒生医
院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制度》进行分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