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 陶渊明

合集下载

杂诗十二首

杂诗十二首
《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 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 年 前后, 陶渊明50岁时所写 岁时所写, 陶渊明 岁时所写,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 首 此首为其中之二。 这是离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 年之久了。 这是离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 年之久了。在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 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写下了像“采菊东篱下, 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写下了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这样诸多名句。然而他终非“ 悠然见南山”这样诸多名句。然而他终非“浑身 静穆” 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他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生活 的旋涡中逃避开来,停泊在宁静的港湾, 的旋涡中逃避开来,停泊在宁静的港湾,但却无 法回避自己内心不时而来的风风雨雨。 法回避自己内心不时而来的风风雨雨。这可说是 此诗的内蕴所在。 此诗的内蕴所在。
诗人本怀有远大的抱负,少年时即有济苍生之志, 诗人本怀有远大的抱负,少年时即有济苍生之志,“猛志逸四 骞翮思远翥” 杂诗·其五 )。但是频繁的战乱 其五》 但是频繁的战乱、 海,骞翮思远翥”(《杂诗 其五》)。但是频繁的战乱、黑暗的 官场,使这位志高行洁的诗人理想破灭了,只能归耕园田, 官场,使这位志高行洁的诗人理想破灭了,只能归耕园田,独善其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身。“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 ),他的心终于得到了宁静 可是济世之志未泯, 其五》 他的心终于得到了宁静。 (《饮酒 其五》),他的心终于得到了宁静。可是济世之志未泯, 它像一股暗流在诗人心底涌动着,撞击着。在这样一个晚上,无边 它像一股暗流在诗人心底涌动着,撞击着。在这样一个晚上, 的月色,高远的长空,又把它从诗人心底牵引出来。想起少年时的 的月色,高远的长空,又把它从诗人心底牵引出来。想起少年时的 远大志向,中年的官场磨难,直到行将老矣的现在, 远大志向,中年的官场磨难,直到行将老矣的现在,怎能不让诗人 感慨万千呢!然而“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漫漫长夜里, 感慨万千呢!然而“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漫漫长夜里,只 听到诗人独自叹息的声音。这种痛苦的孤独感, 听到诗人独自叹息的声音。这种痛苦的孤独感,并不仅为夜深无人 语而来,我们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从 语而来,我们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阮籍的“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以至后来李白的“ 阮籍的“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以至后来李白的“花间一壶 独酌无相亲”等等诗句中, 难找到共鸣 共鸣。 酒,独酌无相亲”等等诗句中,都不 难找到共鸣。他们都比世俗 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 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也更深的 体会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痛苦,这是不可解脱的、 体会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痛苦,这是不可解脱的、刻 骨铭心的痛苦。 骨铭心的痛苦。

陶渊明古诗《杂诗十二首其二》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陶渊明古诗《杂诗十二首其二》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陶渊明古诗《杂诗其二》的原文翻译及赏析陶渊明古诗《杂诗十二首其二》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读:这是杂诗系列诗中第二首,主要抒怀,为五言古诗。

其原文如下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杂诗十二首其二翻译: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杂诗十二首其二背景: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

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

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杂诗十二首其二字词解释:①沦:落下。

阿:山岭。

西阿:西山。

②素月:白月。

③万里辉:指月光。

荡荡:广阔的样子。

景:同影,指月轮。

这两句是说万里光辉,高空清影。

④房户:房门。

这句和下句是说风吹入户,枕席生凉。

⑤时易:季节变化。

夕永:夜长。

这两句是说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⑥无予和:没有人和我对答。

和,去声。

这句和下句是说想倾吐隐衷,却无人和我谈论,只能举杯对着只身孤影饮酒。

⑦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掷,抛开。

骋,驰骋。

这里指大展宏图。

⑧终晓:直到天亮。

杂诗十二首其二赏析:“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阿者,山丘。

素者,白也。

荡荡者,广大貌。

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

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扩大光明之境界。

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附译文)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附译文)

《杂诗十二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

这是一组咏怀诗,多叹息旅途行役之苦,咏家贫年衰及力图自勉之意,表现了作者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全诗语言质朴,文体省净,而内涵丰富,包蕴深远,体现了陶诗的基本特色。

《杂诗十二首·其一》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杂诗十二首·其一》译文:人生在世就像路上的尘土,原本就像飘泊风尘,没有根蒂。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世间人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非要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及时行乐,有酒就要邀请邻里朋友一起共饮。

人生就如同时光一样,只要过去了,就不会重新再来,因此,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应该做的事。

《杂诗十二首·其二》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杂诗十二首·其二》译文: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杂诗十二首·其三》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荣华难以长久停留,盛与衰也难以预量。

原是春天艳丽的荷蕖,今成秋天结子的莲房。

寒霜打蔫了野草,形容枯萎尚未凋丧。

日月周而复始野草又会复生,我则一旦死去就不能重生世上。

陶渊明古诗《杂诗十二首其二》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陶渊明古诗《杂诗十二首其二》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读:这是杂诗系列诗中第二首,主要抒怀,为五言古诗。

其原文如下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杂诗十二首其二翻译: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清楚亮。

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杂诗十二首其二背景: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

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

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杂诗十二首其二字词解释:①沦:落下。

阿:山岭。

西阿:西山。

②素月:白月。

③万里辉:指月光。

荡荡:广阔的样子。

景:同影,指月轮。

这两句是说万里光芒,高空清影。

④房户:房门。

这句和下句是说风吹入户,枕席生凉。

⑤时易:季节变化。

夕永:夜长。

这两句是说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⑥无予和:没有人和我对答。

和,去声。

这句和下句是说想倾吐隐衷,却无人和我谈论,只能举杯对着只身孤影饮酒。

⑦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掷,抛开。

骋,驰骋。

这里指大展宏图。

⑧终晓:直到天亮。

杂诗十二首其二赏析:“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阿者,山丘。

素者,白也。

荡荡者,广阔貌。

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

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扩大光明之境界。

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

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三》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三》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杂诗十二首·其三陶渊明(魏晋)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译文荣华难以长久停留,盛与衰也难以预量。

原是春天艳丽的荷花,今成秋天结子的莲房。

寒霜打蔫了野草,形容枯萎尚未凋丧。

日月周而复始野草又会复生,我则一旦死去就不能重生世上。

眷恋着先前种种,想到这些真让人断肠。

注释秋莲:荷花。

遽央:终尽;完毕。

有环周:一作“还复周”。

眷眷:依恋反顾貌。

创作背景本文是组诗中的第三首。

这组诗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陶渊明54岁时,即为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公元401年),陶渊明37岁时。

赏析此诗前四句中“难久居”“不可量”“昔”“今”“春”“秋”等暗示生命盛衰的意象中无不贯穿着时间的线索。

“三春蕖”是对“荣华”的呼应,“秋莲房”既暗示了生命的成熟,也预示了生命的衰老。

盛与衰这一对立的意义包含在同一个意象之中。

物壮必老,这是老庄的哲理,也是生命自然的规律。

然而,对生命更为残酷的是“严霜结野草,枯悴遽未央”的无奈之境。

“柔卉被霜,萎乱纷纭,根叶辄相纠缠”(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暗示了人两鬓披霜,发如枯草的暮年的衰残。

“枯悴遽未央”句,生命的“半死半生之况,尤为惨戚,‘未遽央’三字添得味长。

”(《陶诗析义》)它是对生命衰而未竭的隐喻。

全诗抒发了感慨衰老、眷恋往昔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以议论的形式,阐明了宇宙间的一个普遍法则:荣华是难以长期保住的,万物之盛衰一直在变化,是难以预测的。

诗人在永恒的大自然中选取人们最常见而又最具代表性的地上生生不息的植物(莲花、莲蓬、野草)和天上周而复始的日月,与短暂无常的人的生命以及难以持久、不可预测的荣华富贵、事业兴衰相对比,这怎能不叫人“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啊。

诗人就喜欢和自然界对话,这可以因得到灵感而喜,也可以被悲哀所伤。

《杂诗》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杂诗》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杂诗》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杂诗》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杂诗十二首》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

杂诗十二首其九陶渊明

杂诗十二首其九陶渊明

杂诗十二首其九陶渊明这是杂诗十二首其九陶渊明,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杂诗十二首其九陶渊明第1篇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译文】人生在世就像路上的尘土,原本就像飘泊风尘,没有根蒂。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世间人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非要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及时行乐,有酒就要邀请邻里朋友一起共饮。

人生就如同时光一样,只要过去了,就不会重新再来,因此,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应该做的事。

【简析】《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是陶渊明《杂诗》十二首中第一首。

这首诗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读来使人感到迷惘、沉痛。

继而稍稍振起,诗人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给人一线希望。

终篇慷慨激越,使人为之感奋。

杂诗十二首其九陶渊明第2篇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鉴赏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

这种体验,即对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

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育的。

《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就具有此种意义。

“白日沦西阿,索月出东岭。

迢迢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阿者,山丘。

素者,白也。

荡荡者,广大貌。

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

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廓大光明之境界。

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

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

陶渊明最简单的十首诗

陶渊明最简单的十首诗

陶渊明最简单的十首诗陶渊明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给后世留下一段佳话;他寄情山水田园,隐居世外,留下一篇篇佳赋名作。

以下是陶渊明最简单的10首诗,一起体味陶渊明隐逸安然的田园生活吧。

1.最悠然自得的诗:《饮酒·其五》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归于田园12年,他早已爱上了闲适安逸的田园生活。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么自然,多么惬意,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不断吟咏。

陶渊明在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那自然恬淡的心情十分感染人。

与其认真,不如随便,有钱就寻一醉,无钱就寻一睡,与过无争,随遇而安。

2.最自得其乐的诗:《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千百年来,无人不羡慕陶渊明隐居田园的自在与闲适。

于一偏隅,开一荒林,搭一木屋;门前一小片地,种花种草种菜;后山的竹林风一吹飒飒作响;好不惬意,每天都与自然共舞。

3.最闲适的种田诗:《归园田居·其三》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古诗大全

陶渊明古诗大全

陶渊明古诗大全陶渊明古诗大全如下:1、归园田居五首(其一)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归园田居五首(其二)魏晋-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3、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魏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魏晋-陶渊明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5、归园田居五首(其五) 魏晋-陶渊明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6、杂诗十二首(其一)魏晋-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7、杂诗十二首(其五)魏晋-陶渊明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8、还旧居魏晋-陶渊明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

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

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

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杂诗十二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杂诗十二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陶渊明此诗,将素月辉景荡荡万里之奇境,与日月掷人有志未骋之悲慨,打成一片。素月万里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呈露。有志未骋之悲慨,亦是心灵中之一境界。所以诗的全幅境界,自然融为一境。诗中光风霁月般的志士襟怀,光阴流逝志业未成、生命价值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其陶冶人类心灵,感召、激励人类心灵之意义,乃是长青的,不会过时的。渊明此诗深受古往今来众多读者之喜爱,根源即在于此。
⑧终晓:直到天亮。
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杂诗十二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作者
朝代诗句Βιβλιοθήκη 注释译文精彩赏析
陶渊明
南朝宋初
杂诗十二首其二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①沦:落下。阿:山岭。西阿:西山。
②素月:白月。
③万里辉:指月光。荡荡:广阔的样子。景:同影,指月轮。这两句是说万里光辉,高空清影。
④房户:房门。这句和下句是说风吹入户,枕席生凉。
⑤时易:季节变化。夕永:夜长。这两句是说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⑥无予和:没有人和我对答。和,去声。这句和下句是说想倾吐隐衷,却无人和我谈论,只能举杯对着只身孤影饮酒。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古诗原文及译文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古诗原文及译文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古诗赏析【作品介绍】《杂诗十二首其二》是由陶渊明写得十二首杂诗中的一首。

陶渊明共有《杂诗》十二首,系组诗,约作于义熙十年(141),大都感慨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

此诗为其中第十二首,写长夜难眠,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的悲哀和实物知音的寂寞。

【原文】杂诗十二首其二白日沦西河(阿)①,素月出东岭②。

遥遥万里晖,[1]荡荡空中景③。

风来入房户④,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⑤。

欲言无予和⑥,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⑦。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⑧。

【注释】①沦:落下。

阿:山岭。

西阿:西山。

②素月:白月。

③万里辉:指月光。

荡荡:广阔的样子。

景:同影,指月轮。

这两句是说万里光辉,高空清影。

④房户:房门。

这句和下句是说风吹入户,枕席生凉。

⑤时易:季节变化。

夕永:夜长。

这两句是说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⑥无予和:没有人和我答话。

和,去声。

这句和下句是说想倾吐隐衷,却无人和我谈论,只能举杯对着只身孤影饮酒。

⑦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掷,抛开。

骋,驰骋。

这里指大展宏图。

⑧终晓:直到天亮。

【白话译文】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赏析】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

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

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青的。

《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就具有此种意义。

①“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诗人为什么“悲戚”?
“日月掷人去,有志 不获骋”。
精选ppt
10
问题探讨三: 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
(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 怎样的意境 ?)
精选ppt
11
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
清辉的景象作为铺垫,“荡荡空中景”
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
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
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
2.三仕三隐时期 (29岁至41岁)
3.彻底归隐时期 (41至62岁)
精选ppt
5
相关背景
《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 陶渊明50岁时所写,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 这是离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在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 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写下了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这样诸多名句。然而他终非“浑身 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不再出仕。但隐居后的陶渊明,表面
上过得安逸、恬淡,却始终未曾忘记
现实, 对腐朽社会的不满与壮志未
酬的苦恼时时困扰着他,使得他的诗
作看似悠然平淡,却包含焦灼与悲愤
之阴虚
掷中矛盾不安的心精境选ppt。
20
问题探讨八:
从意象、构思和意境、情感 的角度比较此诗与《咏怀八十二 首》的区别
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
成三人。”大约是从陶诗化出。不过,陶诗澹荡而深沉,李诗飘
逸而豪放,风味不同。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此二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
心。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有限,有志却
得不到施展。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其根源乃是传统文

杂诗十二首其二全文赏析

杂诗十二首其二全文赏析

杂诗十二首其二全文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杂诗十二首其二全文赏析《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杂诗十二首》

《杂诗十二首》

《杂诗十二首》《杂诗十二首·其一》诗题:《杂诗十二首·其一》作者:(东晋)陶渊明诗文: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杂诗十二首·其二》诗题:《杂诗十二首·其二》作者:(东晋)陶渊明诗文: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杂诗十二首·其三》诗题:《杂诗十二首·其三》作者:(东晋)陶渊明诗文: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杂诗十二首·其四》诗题:《杂诗十二首·其四》作者:(东晋)陶渊明诗文: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杂诗十二首·其五》诗题:《杂诗十二首·其五》作者:(东晋)陶渊明诗文: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杂诗十二首·其六》诗题:《杂诗十二首·其六》1. ◦ ◦ ◦2. ◦ ◦ ◦3. ◦ ◦ ◦4. ◦ ◦ ◦5. ◦ ◦ ◦6. ◦作者:(东晋)陶渊明诗文: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杂诗十二首·其七》诗题:《杂诗十二首·其七》作者:(东晋)陶渊明诗文: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盛年不重来全诗的意思

盛年不重来全诗的意思

盛年不重来全诗的意思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一》
原文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人生在世就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人生历尽了艰难,人们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样子了。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又何必只是骨肉之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一起畅饮。

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努力奋斗,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注释
蒂(dì):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

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

此:指此身。

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

落地:刚生下来。

斗:酒器。

比邻:近邻。

盛年:壮年。

及时:趁盛年之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诗十二首(其二)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杂 诗 十 二 首 ( 其 二 )
陶渊明(365 427 陶渊明(365—427 (365 427)
1、居家读书时期(29岁前) 居家读书时期(29岁前) 岁前 2、三仕三隐时期(29岁至41岁) 三仕三隐时期(29岁至41岁 岁至41 3、彻底归隐时期(41至62岁) 彻底归隐时期(41至62岁
日月更迭, 日月更迭,万里辉煌 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悲凉的感情基调。 “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晚风、 天寒”衬托出“心寒” 晚风、冷席 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 不眠” 凄寒心境。 “不眠”的凄寒心境。
4、“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中“冷“的妙处 、 风来入房户 夜中枕席冷”中 冷 的妙处 风来入房户,
时间交替,生命凝止;宇宙无垠, 时间交替,生命凝止;宇宙无垠,生命 孤独;生命的好戏还未上场, 孤独;生命的好戏还未上场,时间的舞 台已经撤走。 台已经撤走。
1、厌恶官场; 厌恶官场; 淡泊名利; 2、淡泊名利; 热爱自然; 3、热爱自然; 热爱田园; 4、热爱田园; 5、安贫乐道 6、隐逸出世
表面上是写枕席冷,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冷。 表面上是写枕席冷,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冷。 移情 的手法。 的手法。
5、主题把握 、
这首诗写诗人中夜不眠时的情怀, 这首诗写诗人中夜不眠时的情怀, 夜不眠时的情怀 事业无成的感慨 抒发了事业无成的感慨。 抒发了事业无成的感慨。用环境的清 衬托出自己心情的孤独 又以时光 自己心情的孤独, 冷衬托出自己心情的孤独,又以时光 的流逝引出有志未骋的悲戚。 引出有志未骋的悲戚 的流逝引出有志未骋的悲戚。
本诗作于归隐10年之后。 本诗作于归隐10年之后。 年之后
杂诗其二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永夕。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永夕。 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 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1、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 、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 悲戚
2、诗人为什么 悲戚 ?用诗中语言 、诗人为什么“悲戚 悲戚”?
回答
日月掷人去,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现 悲戚 ?(选用了哪 悲戚”的 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