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中医护理

合集下载

痴呆中医诊疗方案

痴呆中医诊疗方案

痴呆中医诊疗方案痴呆是一种智力衰退和记忆力减退的慢性进行性脑部疾病,常见于老年人。

中医学认为,痴呆多与脑阳衰弱、脾虚湿停、肝风痰火、肾精亏损等有关。

因此,针对痴呆症状的中医诊疗方案主要是通过调理脾胃、疏肝清热、滋补肾精等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一、食疗调理1.脑补食物:多食用黑豆、黑米、黑芝麻、核桃仁等,以滋补脑神经。

2.补肾食物:多食用猪肾、牛肉、羊肉、鳜鱼等,以滋补肾精。

3.清热解毒食物:多食用绿豆、竹叶、荷叶等,以清热解毒,减轻肝风痰火症状。

4.健脾食物:多食用山药、薏米、红薯、大枣等,以健脾化湿,改善脾虚湿停症状。

二、中药调理1.补脾药物: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补脾健胃药物,以改善脾虚湿停症状。

2.清肝热药物:可选用柴胡、栀子、丹皮等清热利湿药物,以疏肝解郁,减轻肝风痰火症状。

3.补肾药物:可选用肉桂、杜仲、山药等补肾养阴药物,以滋补肾精。

三、针灸疗法1.耳穴治疗:可以针灸或贴压耳廓上的两个穴位,“神门穴”和“脑门穴”,以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的营养供应。

2.头部穴位:可选用足三里、风池、百会等穴位,通过针灸或按摩刺激,以改善脑功能,调理脑阳气。

四、推拿按摩1.头部按摩:使用适量的风油精或其他芳香精油,双手轻轻按摩头部,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部疲劳。

2.足底按摩:使用足底按摩器或手掌按摩足底的中极、涌泉等穴位,以促进全身气血循环,调理肾精。

3.颈部按摩:使用手指或按摩器轻轻按摩颈部的天柱、风池等穴位,以缓解颈部紧张,舒缓肩颈肌肉。

五、心理疏导1.与患者进行交流:经常与患者进行言语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安全感。

2.鼓励参与活动:鼓励患者参与适当的活动,如阅读、写字、绘画等,以促进脑细胞的活跃。

3.练习记忆训练:适当进行一些记忆训练,如记忆数字、卡片匹配等,以锻炼患者的大脑功能。

综上所述,痴呆中医诊疗方案主要是通过食疗、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和心理疏导等综合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中医养生缓解痴呆症状

中医养生缓解痴呆症状

中医养生缓解痴呆症状痴呆症(dementia)是指由多种疾病或病因引起的智力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丧失、思维能力下降、情绪波动等症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痴呆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压力。

中医养生秉承“治未病”的理念,注重平衡身心,调理五脏六腑,能够有效缓解痴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养生方法缓解痴呆症状1. 饮食养生中医认为,痴呆症与脾胃不和、肾精亏损、脑髓不充等密切相关。

因此,中医强调合理饮食,注重营养均衡。

常食用一些对脑力活跃有益的食物,如核桃、黑木耳、低脂鱼类等富含脑磷脂、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同时,避免摄入过多高脂、高盐、高糖食物,减少对脑细胞的负担。

2. 身体锻炼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部供氧,有助于缓解痴呆症状。

中医推荐选择一些适合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锻炼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帮助改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注意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3. 心理调节痴呆症患者常伴随着情绪波动、易怒等问题,中医强调身心的统一,注重心理调节。

家庭成员可通过陪伴、关怀和理解,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

另外,采用中医的精神疗法,如自我认知调整、冥想等,有助于平稳情绪,缓解症状。

二、中医养生药物缓解痴呆症状1. 三七三七是一种具有补血、活血功能的中草药,对改善脑血液循环、缓解痴呆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三七含有一种活性成分七叶皂苷,能促进脑部神经细胞的代谢活力,增强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人参人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健脑益智的作用。

人参中的人参酯、人参皂苷等成分,可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力和免疫力,缓解痴呆症状。

人参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药材形态和病情选择,尽量遵医嘱。

3. 山药山药是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滋补脾胃、益气养阴的功效。

中医认为,山药可以补充肾精,缓解痴呆症状。

山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具有补充营养的作用。

老年性痴呆症的中医辨证施护

老年性痴呆症的中医辨证施护

老年性痴呆症的中医辨证施护中医认为:“人至老年,髓海空虚,脏腑渐衰,肾精不足,脑髓失养;脾气亏虚,气血不足,脑神失养,痰瘀阻滞,脑壳失灵均可以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老年痴呆症属于中医学的“呆证”“健忘”“虚劳”“善忘”等范畴,且多以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

老年性痴呆症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上升。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全面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被认为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综合征。

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重则表现为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自语,且言辞颠倒,从而妨碍日常生活,甚至不能独立生活而需要他人照料,严重危及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负担。

为减轻老年痴呆症进行性加重,临床护士依据中医理论给予恰当的辨证施护,对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具体如下:1.饮食指导:中医认为“饮食有节,则能祛病养身;饮食不节,则会损伤脾胃”。

所以应指导患者①注意营养搭配,保证营养供应,不可偏食;②饮食节制,做到少吃多餐;③少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等食物,以免脾胃受损;④多食用健脑、补肾类的食物如核桃(核桃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ω-6和ω-3脂肪酸,促进脑部发育);黑芝麻(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铬等营养成分,具有补脑健肾的作用);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蛋黄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卵黄素,能健脑益智,改善记忆力,对神经发育有中药作用);鱼头(胖鱼头的头部脑髓含量高,可健脑益智,增强记忆力);猪脑(营养丰富,卵磷脂含量较多,对记忆力的提高非常有益,但胆固醇含量高的人不宜多吃);牛奶(富含蛋白质和钙等营养成分,有利于健脑);枸杞(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扶正固本、防癌抗癌、益肝明目的作用,因含糖量较高,糖尿病老年朋友不宜食用);益智仁(含有锌、铜、铁、锰、镍、钴、镁、钙等8种微量元素,具有温脾、益肾、固气、涩精,促进脑细胞记忆之功效)等;⑤戒烟、限酒,可延缓脑细胞的损伤,对恢复记忆有帮助意义。

老人痴呆中医说法

老人痴呆中医说法

老人痴呆中医说法
在中医理论中,老年痴呆通常被称为“老年痴呆症”或“老年性痴呆”,属于中风病的范畴。

根据中医的理论,老年痴呆可以与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以下是中医对老年痴呆的一些解释和治疗方法:
1.气血不足:中医认为,老年痴呆可能与气血不足有关,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脑细胞功能减退。

因此,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对改善老年痴呆有一定作用。

2.肾虚衰退:中医认为,肾主藏精,脑髓受肾精滋养。

随着年龄增长,肾气逐渐衰退,可能导致脑髓不足,进而影响脑功能。

因此,调理肾气、滋养脑髓对改善老年痴呆也很重要。

3.心火上炎:中医认为,心火上炎可能导致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症状,与老年痴呆有一定关系。

因此,清热降火、安神益智可以帮助缓解相关症状。

4.经络阻塞:中医认为,老年痴呆可能与脑部经络阻塞有关,影响了神经信号的传导。

因此,通过调理经络、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老年痴呆。

针对老年痴呆,中医治疗通常采用综合调理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饮食调理等。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老年痴呆需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且治疗过程需要持续而长期,患者及其家人需要耐心和配合。

另外,中医治疗老年痴呆通常是辅助性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老年性痴呆中医护理病案范文

老年性痴呆中医护理病案范文

老年性痴呆中医护理病案范文患者姓名:张某性别:女年龄:76岁主诉:记忆力减退、行为异常初步诊断:老年性痴呆病例描述:患者张某,女性,76岁,因记忆力减退、行为异常等症状来就诊。

经过详细询问与身体检查,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进行治疗。

1. 病史询问和观察根据张某家属的描述,患者自几年前开始出现健忘的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进一步减退,最近几个月逐渐增加了行为异常的症状,例如迷路、焦虑、易怒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等。

2. 望诊和切诊患者面色灰暗,精神倦怠,行动迟缓。

舌质淡白,苔白腻。

脉象细弱。

3. 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上述症状与望诊切诊结果,结合患者张某的病史,可初步判定为肝肾不足、心脾失养的证型。

4. 中医治疗方案主方:- 补益心肝脾肾方剂:黄芪、党参、山药、枸杞子、天冬、灵芝、淮山药等。

- 补肾壮阳方剂:枸杞子、菟丝子、肉苁蓉、淫羊藿、杞菊地黄丸等。

配伍方:- 心脾失养方剂:当归、白术、茯苓、山药、陈皮等。

5. 注意事项-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定时定量进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 保持适度运动: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并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

- 心理疏导: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并与患者进行交流,促进其情绪稳定。

- 家属配合: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照顾与护理工作,提供家庭温暖与支持。

6. 随访与疗效评估定期随访患者,观察其病情改善情况。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行为观察,核实其记忆力、行为等方面是否有所改善。

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 治疗效果评价经过约三个月的中医治疗,患者张某的症状明显改善。

她的记忆力逐渐恢复,行为异常的症状减轻,焦虑和易怒的情绪得到明显缓解。

同时,张某的身体素质也有了提升,面色红润,精神状态良好,活动能力有所增强。

总结: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方法,针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张某的肝肾不足、心脾失养的证型,制定了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

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了饮食调理、心理疏导以及家属的积极配合。

痴呆中医康复护理方案

痴呆中医康复护理方案

痴呆中医康复护理方案简介痴呆是一种以记忆、思维和判断力逐渐丧失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

中医在痴呆的康复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痴呆中医康复护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中药治疗、针灸推拿及心理疏导等内容。

饮食调理1.平补阴益肺:选用具有滋阴补肺作用的食物,如鸽肉、糯米、百合、花生等;2.补益肝肾:选择黑豆、芝麻、核桃等食物,可以滋补肝肾,促进脑功能恢复;3.清热利湿:痴呆患者常有热症状,可选择冬瓜、黄瓜、西瓜等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4.温补脾胃:可选用大枣、山药、党参等食物,可益气养阴,帮助消化。

中药治疗1.人参:具有补气养阴,益脾安神的作用;2.银杏叶:可改善痴呆症状,提高记忆力;3.钩藤: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功效;4.何首乌:对改善失眠、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有一定效果。

针灸推拿1.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脑血流,改善痴呆症状;2.推拿:可通过按摩头部穴位,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脑功能恢复。

心理疏导痴呆患者常伴有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心理疏导在痴呆康复护理中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心理疏导:1.家属陪伴:痴呆患者需要家人的陪伴和支持,与家人进行情感交流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2.音乐疗法:通过听音乐,患者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提高情绪稳定;3.画画和手工艺: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4.想象疗法:引导患者通过想象自己健康、快乐的场景,增强积极情绪。

注意事项在进行痴呆中医康复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饮食调理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不宜过食或过量使用某些食物,避免不必要的刺激;2.中药治疗应当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严格控制剂量,避免不良反应;3.针灸推拿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操作造成伤害;4.心理疏导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不要过度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

结论痴呆中医康复护理方案综合运用了饮食调理、中药治疗、针灸推拿和心理疏导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痴呆中的应用有哪些

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痴呆中的应用有哪些

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痴呆中的应用有哪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老年痴呆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护理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老年痴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一、情志护理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导致老年痴呆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损伤心、肝、脾等脏腑功能,影响气血运行,从而导致脑髓失养,引发痴呆。

因此,情志护理在预防老年痴呆中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人员应关注老年人的情绪变化,通过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其内心的需求和困扰,并给予及时的安慰和支持。

鼓励老年人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如老年俱乐部、社区活动等,扩大社交圈子,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从而缓解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老年人,可以采用中医的情志相胜法进行调理。

例如,对于悲伤情绪较重的老年人,可以通过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观看喜剧节目等方式,让其心情愉悦,以喜胜悲;对于愤怒情绪较重的老年人,可以引导其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进行深呼吸等,以悲胜怒。

二、饮食护理中医强调“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合理的饮食对于预防老年痴呆至关重要。

老年人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主。

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蛋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鱼类中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预防老年痴呆;豆类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神经细胞;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 C、E 等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脑细胞的损伤。

同时,应避免食用过多的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

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

中医还讲究饮食的性味和归经,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宜的食物进行调理。

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辅助治疗

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辅助治疗

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辅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痴呆症,以认知障碍和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特征。

目前,西医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而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整体观察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些辅助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

本文将探讨中医在阿尔茨海默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一、辨证施治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和脉象等,中医医生可以判定其属于何种证型,再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常见的证型包括肝肾阴虚型、痰湿阻络型、血瘀互结型等。

辨证施治可以通过调理阴阳平衡、活血化瘀、理气化痰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症状。

二、中药治疗中药在阿尔茨海默病的辅助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中医医生可以配制个体化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包括天麻、川芎、益智仁等。

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养阴补肾等功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脑功能,减轻认知障碍和记忆力减退。

三、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在特定穴位施针,可以调理气血运行,促进神经细胞的营养供应,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和记忆力。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百会穴、神门穴、涌泉穴等。

针灸疗法安全、无副作用,适用于大多数患者,但需要定期坚持治疗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四、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辅助治疗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通过按摩头部、颈部和背部等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同时,按摩还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促进脑部神经细胞的活动,改善认知功能。

五、饮食调理中医在阿尔茨海默病的辅助治疗中还注重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适当的饮食可以补充营养,提供能量,对改善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建议患者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富含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大脑功能。

六、调节情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的问题,而中医在辅助治疗中也注重调节情绪。

老年痴呆病的中医护理

老年痴呆病的中医护理

注意事项
熏洗时需注意温度和时间 控制,避免烫伤和过度刺 激。
耳穴压豆
耳穴原理
中医认为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通 过刺激耳穴可以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常用穴位
将王不留行籽贴附于耳穴上,给予适度的揉 、按、捏、压等刺激,使其产生酸、麻、胀
、痛等刺激感应。
操作方法
心、肾、神门、皮质下等耳穴,以调节心肾 功能、醒脑开窍为主。
02
03
痰浊阻窍型
表现为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倦 怠懒言、头重如裹等症状,舌质 淡、苔白腻,脉滑。
04
施护措施
01
肝肾阴虚型
以滋补肝肾、益精健脑为主要 施护原则。可给予患者六味地 黄丸等中成药口服,同时指导 患者进行太极拳等轻度运动以 增强体质。
02
脾肾阳虚型
以温补脾肾、化浊醒神为主要 施护原则。可给予患者金匮肾 气丸等中成药口服,同时注意 保暖,避免患者受凉。
常用手法
包括点、按、揉、摩、擦 等,可配合穴位进行按摩 ,如太阳穴、风池穴等。
注意事项
推拿按摩需由专业医师或 技师操作,避免过度刺激 和损伤皮肤。
中药熏洗
熏洗原理
利用中药的药性和热气熏 蒸作用,通过皮肤吸收药 物成分,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
常用药物
如石菖蒲、远志、茯苓、 酸枣仁等,具有开窍醒神 、益智安神等功效。
03
痰浊阻窍型
以豁痰开窍、健脾化浊为主要 施护原则。可给予患者涤痰汤 等中药汤剂口服,同时指导患 者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以促进 新陈代谢。
04
瘀血阻络型
以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为主要 施护原则。可给予患者血府逐 瘀汤等中药汤剂口服,同时配 合针灸治疗以疏通经络。

应用中医护理方法缓解老年痴呆症状的病例研究

应用中医护理方法缓解老年痴呆症状的病例研究

应用中医护理方法缓解老年痴呆症状的病例研究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丧失、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和情绪异常等症状。

目前,该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但中医疗法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老年痴呆症的护理中。

一、中医护理方法的原理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症主要由脑虚引起,具体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

因此,中医护理方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补益脑气、调养脑血以及平衡阴阳,从而缓解老年痴呆症的症状。

二、案例介绍和分析在深入了解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病例后,我们发现他存在睡眠障碍、记忆力丧失、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我们结合中医护理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疗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

1.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我们为其使用了补益脑气、滋养肝肾的中药方剂。

其中包括黄芪、人参、熟地黄等药物,服用一段时间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所改善,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2. 针灸疗法我们在患者的头部和背部进行了针灸治疗,以刺激局部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脑部的营养供应。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患者身心的和谐。

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疗法,患者的情绪得到了调节,注意力和记忆力也有所提升。

3. 按摩疗法我们还采用了中医按摩疗法,主要是按摩头部和颈部的穴位,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

此外,按摩还可以舒缓肌肉紧张,缓解患者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经过连续的按摩疗法,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也逐渐恢复。

三、中医护理方法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中医护理方法具有安全、非侵入性、个体化等优势,对老年痴呆症患者来说更加易于接受。

同时,中医注重平衡阴阳和调理身心,对患者的整体健康有综合调节作用。

因此,中医护理方法在老年痴呆症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中医护理方法在老年痴呆症护理中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更深入的病例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医护理方法的适应症和疗效评估标准,为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提供更科学、规范的参考。

中医护理在老年痴呆症康复中的应用及案例分享课件

中医护理在老年痴呆症康复中的应用及案例分享课件

针灸护理
总结词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详细描述
针灸护理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改善老年痴呆症症状的目的。针灸护理对于 减轻病症、促进康复具有显著效果,如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等。
按摩护理
总结词
通过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详细描述
按摩护理是通过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达到改善老年痴呆症症状的目的。按 摩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具有积极作用,如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等。
认知功能评估
采用MMSE等量表进行认 知功能评估。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ADL等量表进行生活 质量评估。
护理效果总结
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 行综合评估,总结中药护 理方案的有效性和不足之 处。
04
案例分享二:针灸护理在老年 痴呆症康复中的应用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情况
姓名、年龄、性别、病情 等。
患病史及既往史
05
案例分享三:按摩护理在老年 痴呆症康复中的应用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病程 等。
患者病史
既往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
患者症状
痴呆程度、精神状态、日常生活 能力等。
按摩护理方案
护理目标: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症状、 促进康复等。
四肢按摩:对患者的四肢进行按摩,可 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
饮食护理
总结词
调整饮食结构,摄入有益营养素,改善 身体状况。
VS
详细描述
饮食护理是调整饮食结构,摄入有益营养 素,改善身体状况,从而达到促进康复的 目的。饮食护理对于维持患者良好的营养 状态具有重要作用,如增加蛋白质摄入、 补充维生素D等。

中医如何治疗痴呆症

中医如何治疗痴呆症

中医如何治疗痴呆症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常在老年人中出现,其主要症状包括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等。

中医认为,痴呆症与肝肾阴虚、脑海穴血络不畅等有关,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

下面详细介绍中医治疗痴呆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中医治疗痴呆症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痴呆症主要是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和代谢,以及激活脑细胞的功能。

常用的中药有:(1)人参:具有补气生血、健脾益胃、提神醒脑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2)当归:具有补血止血、调经活血、舒筋活络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健忘等症状。

(3)鹿茸:具有补肾益精、强筋健骨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头晕眼花等症状。

(4)川芎:具有活血通络、止痛消肿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头痛、失眠等症状。

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痴呆症主要是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改善神经细胞功能。

常用的穴位有:(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针灸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增强脑细胞功能。

(2)风池穴:位于颈后,针灸可促进脑部氧气供应,改善脑血流量。

(3)涌泉穴:位于足底,针灸可补肾益脑,改善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

3. 推拿治疗推拿治疗痴呆症主要是通过按摩头部、颈部、背部等相关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改善脑部代谢。

常用的手法有:(1)揉:双手用力旋转揉搓头部,可刺激头皮神经,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2)擦:双手用力擦拭颈部、背部等穴位,可促进脑部氧气供应,缓解神经衰弱等症状。

4. 气功治疗气功治疗痴呆症主要是通过呼吸调节和身体动静变化,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并刺激相关穴位,改善脑部代谢和功能。

常用的气功动作有:(1)鹤形:双臂向上举起,手掌相对,充分伸展脊柱和颈部。

(2)龙形:双臂向下,手掌相对,呼气的同时,压腰降头,充分伸展脊柱和颈部。

(3)猴形:双腿分开,上体向前,手掌支撑地面,充分伸展背部肌肉。

中医护理在老年痴呆症中的调理策略

中医护理在老年痴呆症中的调理策略

中医护理在老年痴呆症中的调理策略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病”。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中医作为一种千年积淀的医学体系,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在老年痴呆症的调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护理在老年痴呆症中的调理策略。

一、中医理论与老年痴呆症中医理论认为老年痴呆症是由于肾虚导致脑髓不足所致。

肾是中医学中重要的脏腑之一,主要负责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等过程,以及脑髓的滋养和功能。

当肾功能衰退,脑髓不能得到充足的滋养,就会导致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的下降,进而出现老年痴呆症的症状。

二、调理策略1. 补肾滋脑:中医推崇“滋阴养血,健脑养心”的治疗思路。

常用的药物有人参、黄精、山茱萸等具有补益肾虚的草药。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调养,推荐多食用鳜鱼、贝类、胡桃等滋补食物,以增强肾脏功能和脑髓的滋养。

2. 祛痰理气: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症患者常常伴有痰湿内停的症状。

痰湿阻滞了脑脉络的通畅,影响了脑功能。

因此,除了补肾滋脑之外,还需要通过祛痰理气的方法来调理。

常用的药物有半夏、陈皮、茯苓等,这些草药具有化痰、理气、开窍的功效。

3.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在老年痴呆症的调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平衡气血、调和阴阳,进而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神经功能。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百会穴、太冲穴、足三里等。

4. 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是一种通过草药的香气和药性进入人体,起到调理作用的方法。

中药熏蒸可以直接影响脑部神经活动,促进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和记忆能力的恢复。

常用的中药包括菊花、苍术、白芷等。

5. 治疗康复:除了草药疗法,中医还强调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康复治疗。

通过中医推拿、按摩等手法,可以刺激人体的经络,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肌肉活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护理调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个体化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病情和症状因人而异,因此中医护理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达到最佳的疗效。

痴呆的中医护理记录

痴呆的中医护理记录

痴呆的中医护理记录1.老年痴呆症简介2.老年人如何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3.老年痴呆的护理措施有哪些?4.家里有老年痴呆的老人,平常怎么护理比较好,谢谢大家帮忙5.血管性痴呆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是什么?6.怎样治疗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老年痴呆症简介4老年痴呆症症状5老年痴呆症病因5.11.神经递质5.22.遗传素质和基因突变5.33.免疫调节异常5.44.环境因素6老年痴呆症预防7老年痴呆症治疗8参考资料1拼音lǎoniánchīdāizhèng2英文参考[中国针灸学词典][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3老年痴呆症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导致的痴呆,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和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

AD以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以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为特征。

常起病于老年或老年前期,多缓慢发病,逐渐进展,以痴呆为主要表现,起病于老年前或者,多有同病家族史、病情发展较快。

遗传素质和基因突变10%的AD患者有明确的家族史,尤其65岁前发病患者,故家族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有人认为AD一级亲属80~90岁时约50%发病,风险为无家族史AD的2~4倍,早发性常染色体显性异常AD相对少见,目前全球仅有120个家族携带确定的致病基因,与FAD发病有关的基因包括21号,14号,1号和19号染色体,迄今发现,FAD 是具有遗传异质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4老年痴呆症症状1.患者起病隐袭,精神改变隐匿,早期不易被家人觉察,不清楚发病的确切日期,偶遇热性疾病,感染,手术,轻度头部外伤或服药患者,因出现异常精神错乱而引起注意,也有的患者可主诉头晕,难于表述的头痛,多变的躯体症状或自主神经症状等。

2.逐渐发生的记忆障碍(memoryimpairment)或遗忘是AD的重要特征或首发症状。

中医对于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方法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以及情绪和行为异常。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疗体系,在治疗老年痴呆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于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对于老年痴呆症的认识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症的发病与脑经络的不通畅、脑组织衰退、心脾虚弱等因素有关。

中医将老年痴呆症归类为“失魂症”、“健忘”、“痴呆”等病证,从中医的角度出发,采取针对病因和病机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基本原则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基本原则是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和中医养生等多种手段相结合。

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三、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症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老年痴呆症主要采用补益脑力、活血化痰和安抚情绪的中药配方。

比如常用的有益智安神片、养心安神丸等,这些中药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强脑细胞代谢功能,从而改善老年痴呆症的症状。

2. 中药精油按摩:通过将中药配方提取的精油进行按摩和推拿,可以刺激穴位,促进经络通畅,以达到舒筋活络、益气养血、祛痰定惊的作用。

例如,迷迭香精油按摩可以提高脑血流量,改善记忆力,改善老年痴呆症症状。

四、中医养生对老年痴呆症的防治除了中药治疗和针灸按摩,中医养生也被广泛应用于老年痴呆症的防治中。

1. 饮食调养:中医强调养生饮食,建议老年人多吃一些有益脑力的食物,如核桃、银杏、黑芝麻等。

同时,注意控制摄入糖分和脂肪,避免过量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2. 心理调节:中医认为情绪压力是导致老年痴呆症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中医建议老年人保持心情舒畅,保持适度的锻炼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五、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典型的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案例:李先生,75岁,因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而前来就诊。

经中医诊断,李先生属于“失魂症”类型的老年痴呆症。

中医医生给予他中药治疗,并结合针灸和按摩疗法。

老年痴呆的中医护理方法

老年痴呆的中医护理方法

老年痴呆的中医护理方法一、前言老年痴呆,医学名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中医护理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护理方法,对老年痴呆患者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本文将介绍老年痴呆的中医护理方法。

二、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病因复杂,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 肾精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精渐衰,导致脑髓失养。

2. 气血亏虚: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导致气血亏虚,脑失所养。

3. 痰瘀阻滞:气虚血瘀,津液代谢失常,生成痰湿,痰瘀阻滞脑窍。

4. 情志内伤:长期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失调,导致脑窍失养。

三、中医护理方法针对老年痴呆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护理1.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益脑食品,如核桃、芝麻、鱼类等。

2. 定时定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3. 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吃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 情志护理1. 心理疏导: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患者的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

2. 娱乐活动: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绘画、手工等,以保持心情愉悦。

3. 睡眠护理1.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舒适、温暖。

2. 规律作息: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4. 功能锻炼1. 肢体锻炼:进行适当的肢体锻炼,如太极拳、五禽戏等,以增强体质。

2. 认知锻炼:进行益智游戏,如麻将、围棋等,以锻炼认知功能。

5. 中医特色疗法1. 针灸: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针灸,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2. 推拿按摩: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推拿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四、总结老年痴呆的中医护理方法注重整体调养,从饮食、情志、睡眠、功能锻炼和中医特色疗法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

通过中医护理方法的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老年痴呆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老年痴呆症患者中医护理个案报告

老年痴呆症患者中医护理个案报告

老年痴呆症患者中医护理个案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一名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中医护理实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并总结了中医护理在老年痴呆症治疗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通过中医的综合治疗,我们成功改善了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中医护理,认知能力,生活质量引言: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逐渐发展的脑功能衰退,导致患者认知能力的丧失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丧失。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

传统中医护理在老年痴呆症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于该领域的报告较为有限。

因此,本文通过描述一名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个案报告,旨在探讨中医护理在老年痴呆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个案报告:患者为一名70岁的女性,被诊断为老年痴呆症。

初诊时,患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易困倦、抑郁、认知能力下降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患者被诊断为肝肾阴虚、痰湿内蕴证。

因此,我们采用了中医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首先给予了草药治疗。

患者服用了益智药方,主要成分包括人参、黄芪、首乌等,具有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的作用。

经过连续几个月的中药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表现为精神状态好转,记忆力有所恢复。

此外,我们还配合了针灸疗法。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了耳针疗法和头部针灸。

耳针疗法以其简便、有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老年痴呆症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大脑功能。

头部针灸则针对患者的认知障碍症状,通过刺激头部穴位,促进大脑血液供应和代谢,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

经过多次针灸治疗,患者的认知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表现为记忆力增强和注意力的集中。

除药物治疗和针灸疗法之外,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中医推拿和气功锻炼。

中医推拿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针对患者的肢体僵硬和失眠症状,我们采用了推拿手法进行调理,并指导患者进行气功锻炼。

推拿和气功锻炼在固定时间每天进行,逐渐纳入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当中。

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调理方法

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调理方法

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调理方法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主要表现为记忆减退、认知能力下降等症状。

中医秉承“治未病”的理念,强调调理和预防。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医具有一些独特的调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延缓疾病发展。

以下是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调理方法:一、调整饮食中医认为,饮食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康复和预防起着重要作用。

患者应该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提倡清淡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症状。

二、针灸推拿针灸和推拿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也有一定的帮助。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舒缓神经系统,缓解认知障碍。

推拿则可以调理脏腑,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改善症状。

三、草药调理中药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草药调理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出适合的药方,比如养心安神、益气健脾等方剂,有助于调理身体,改善症状。

四、意念调理中医强调身心相互影响,情绪对健康的重要性。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愉快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可以通过冥想、放松等方式,平复情绪,有助于改善症状。

五、运动调理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也很重要。

中医强调“动则通,通则不痛”,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各个部位的气血畅通,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缓解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调理方法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针灸推拿、草药调理、意念调理和运动调理等多方面入手,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在进行中医调理的过程中,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好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更好的疗效。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中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调理方法,早日恢复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
内蒙古中医药
老年痴呆症的中医护理
程清琳 * 步 晖 * 摘 要:目的:总结并探讨老年痴呆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8例老年痴呆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和护理,总结了一些对痴呆患者的护理方法, 重点是生活护理、安全护理、情感护理、功能锻炼。结果:有36.84%老年痴呆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有63.16%症状稳定,无一例有意外损伤,满意率 100%. 结论: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对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是十分有益和有效的。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中医;护理
*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750004) 2012 年 1 月 9噎食或呛食,甚至造成窒息 而突然死亡。因次,老人进食时必须有家属在旁照看,或慢慢地 一口一口地喂饭,这一点在护理痴呆老人时要特别注意。饮食易 清淡,饥饱适中,不可吃刺激性食物。注意营养,如桂圆、大枣汤、 瘦肉、鸡蛋、鱼等,而对于形体肥胖者,则易给予清淡饮食,多食 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豆芽、黄瓜、香蕉、桔子等忌辛辣肥甘厚 味之品,忌烟酒,咖啡、浓茶。起居应有规律,保证充足高质量的 睡眠,特别是精神兴奋型患者,更应注意,失眠者可以给予小剂 量的安眠药,或给予中药汤剂口服以安神助眠。平时衣着宜适中, 室温宜偏凉。抑郁性大多喜卧多寐,应调整睡眠,白天多给一些刺 激,鼓励病人做一些有益;有趣的手工活动及适当的体育锻炼。 2.3 安全护理:年龄越高的老年人其痴呆症状往往越严重,由于 反应迟钝,有的老人会伴有共济失调,走起路来很不稳,容易跌 倒和摔伤,甚至发生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所以老年人在室 内或庭院中活动时,应有家属扶持或关照,居住在高层楼房的痴 呆老人,更应防止不慎坠楼等意外发生。有的痴呆老人甚至不能 区分左右,不会穿衣服和鞋子,嘱咐家属必须精心照顾老人的起 居。平时要注意排除和收藏好可导致伤害的危险品,如热水瓶和 尖锐器械等,让患者远离电源,煤气,化学物品。床旁要加床栏以 防坠床。 2.4 加强维持自理能力:护士要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自理能力,如梳 头,进食、穿衣服、叠被褥、听听广播、看看电视、画报等。平时护士 要及时提醒、督促、协助,要减少依赖,只在不能做时给予帮助。 2.5 情志护理:此病易受忧郁、悲伤、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因 此合理的情志调理,可使肝气和顺,心神宁静,脏腑气血调和,利 于疾病的康复。所以护士应该掌握病人的心态,用良好的语言表 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和安慰病人,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 帮助患者调整不良心态,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告知患 者子女及家属他们的孝顺及良好的情绪对患者的康复具有很大 的促进作用。 2.6 功能锻炼:由于老年痴呆患者呈进行性丧失生活能力,护士 要根据痴呆患者身体的自理程度,让他们尽可能独自完成洗脸、 刷牙、进食、更依、整理床铺等日常活动,为其制定适宜的锻炼计 划,如上下楼梯、散步、讲述每天发生的生活事件,以通过日常活 动增强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状态,延 缓病情进展。平时护士要协助强化患者的语言和记忆功能,经常 和患者一起回忆和重复有趣的故事和往事,一起做一些游戏,有 简单到复杂反复训练,可延缓病情发展,应在发病的初期开始训 练,越早越好,同时还要进行他们的行为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各种 生活技能,训练中由简至繁,反复强化。 3结 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3-0152-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痴呆已成为当前老 年医学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它不仅严重损害患者的健 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渐 进性记忆力减退,智能缺损,情感障碍以及姿势步态改变,对日 常生活失去判断力,到疾病晚期逐渐出现自理困难,对外界完全 没有反应[1]。该病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疾病。目前认为痴 呆系大脑皮层的高级活动功能普遍受损,包括记忆力障碍,日常 生活语言及社会活动能力下降,难以掌握技能,而且在神志清楚 的情况下,不能控制感情,病情可以暂时有所好转,但往往呈逐 渐加重,与年龄增长成正比。据美国老年痴呆协会估计,目前有 450 万美国人患有这种疾病。在我国这个数字约在 500 万,而且 平均每年还有 30 万老年人加入这个行列。目前全世界老年痴呆 的发病人数高达 2000 万,平均生存期为 5.5 年,是该病成为现 代社会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为此做好老年痴呆患者的 预防护理刻不容缓。现就将我院 2008 年—2010 年收治的 38 例 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8 例老年痴呆患者中男 27 例,占 71.05%,女 11 例,占 28.95%。年龄 58—90 岁,平均 72.5 岁;其中老年前期 (58—59)2 例,占 5.26%,老年期(60—79)29 例,占 76.32%,高龄 期(80 岁以上)7 例占 18.42% 。职业:干部 32 例,工人 5 例,农民 2 例。住院时间为 22—418 天,平均 109.6 天 1.2 躯体疾病情况:老年患者具有患多种疾病的特点,本组患者 中患有脑血管疾病 22 例,高血压 24 例,冠心病 13 例,糖尿病 17 例,劲椎病 9 例、神经性疾病 7 例,同时患有 3 种以上疾病 32 例,1—3 种疾病 6 例。 1.3 治疗:本组病例分别采用疏血通、血栓通、脑蛋白、舒血宁、脑 苷肌肽、丹红、银杏叶、西比灵等改变脑血流循环和促进脑细胞 代谢的药物以及相应的康复治疗。痴呆症状有改善的 14 例,占 36.84%,无变化 24 例,占 63.16%。 2护理 2.1 基础护理: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保持病床干燥、平整,患者常 用物品放在显眼靠近患者的地方,以利于患者随时使用。注意保 暖,预防感冒,防止各种感染。尤其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保持口 腔清洁卫生,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发生褥疮感染。痴呆老人的大 小便往往不能自理,有的可能伴有大小便失禁,嘱咐家属应当随 时给患者更换干净衣服,以减少感染。 2.2 饮食及睡眠护理:痴呆老人一般生活都不能自理,他们不知 饥饱生熟,吃东西往往囫囵吞栆,不加咀嚼,又因老年人咽反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