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体育新课程的标准初探

摘要:教育上推出了新课程之后,作为体育这门重要的学科自然也在之列。体育不但从身体上锻炼了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从心理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加强了他们的认识。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同时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初探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往往是停留在体育教学的表象之上。而新课程的推出就是要改变这种固定的模式,透过表象去看出中学生的本质需要。通过体育的课程教学,让他们从中享受到真正的体育带来的乐趣,真正融入到体育中去。

自从推出了体育新课程教学之后,许许多多的教育界人士都在努力探索,寻求一个标准尺度。将有实效性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新课程中去,把学生培育成才,为社会的发展培育出具有创造力与新思想的综合型的人才。

一、目前中学体育课程的不足之处

现在很多中学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是比较老套,基本上都是按照老规矩照本宣科,完成任务为前提。本来中学的孩子就缺乏自控力并喜欢贪玩,这样的体育课就更加没什么意思了。老师教得枯燥,学生也是学得无味。

1.课程的安排上脱离实际

很多中学的体育老师在安排自己的课程的时候,都是凭空想象随便在纸上涂鸦的模式。其实,每个中学的学生体育底子都是不一

样的,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就事论事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的现状去安排课程。

2.体育课安排不合理

按照国家安排体育课程的本意,就要将体育课科学地开设下去,要将学生的合作、自主和探究结合起来,开发出他们的动脑思维能力,动手和创新能力等。但现在的很多体育课程中老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而是应付式的教学,枯燥的授课手段。

很多老师是一走进体育课堂,就以自己为中心放起了鞭炮,自己说完课程也就结束了。自始至终,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学生能否接受,能否将这些体育知识理解并消化下去。国家对于体育提出的标准要精讲多练,而这种教学模式根本没有被采纳。

3.体育的教学流于形式

现在是考大学很简单可升高中是难上加难,这就有力地突出了中学的教学重点。鉴于升高中的考试中不考体育,那么很多学校就将体育看作可有可无的课程。认为只要学生的语数外好了就什么都好了,体育无所谓。

这样的中学本身体育教学思维就不对,那对课程安排更是压了又压,有一些中学甚至不开设体育课。就是那些考试科目一天压得学生痛苦不堪,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体育。

二、体育新课程的标准

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学校主管领导对体育的漠不关心,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为此,在这种

情况之下新课程应运而生,为中学的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思维和新的血液。

但是,新课程的教学究竟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个成为了当今中学体育教学的一个探索过程。而从很多学生的反映和实例来看,至少做到如下几个标准才行:

1.采用乐观教育法

中学的学生还比较小,其自身的思维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判断力与感知力都还比较缺乏。为此,就要求老师自身要采用乐观的教学方法,自己自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的新课程教学中去,才能引导学生。在教学上要用鼓励的语言、和蔼的笑容,用自己发自内心的爱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

2.正面引导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很多学生从小被父母灌输上读书,而忽略了身体锻炼和素质提高。作为体育的新课程的教学,这就要求体育老师采取正面的引导。体育老师不能再随大流地忽略学生的思想。要多给他们灌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道理,只有具有强健的身体才有奋斗的精神,让中学生摆脱老套的思想。

3.体育老师要成为体育的设计者

新课程的教学者不能仅仅教中学生简单的运动,而是要从体育锻炼中让他们领悟一些现代的观念和教育素质。老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呆板教学的方法,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将体育课堂设计出动人的情境。

4.采用新、奇、趣的教学方法

中学的学生本身就还小,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动、好学、好生、好奇。体育老师只要紧紧抓住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生理上的一些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教授学生。让体育课在生动有趣和形式多变中度过,让学生对体育课流连忘返。从快乐中他们不但锻炼了身体,还开发了大脑。

按照新课程的标准对体育老师要求提高了,对教学质量也有高标准。体育老师尤其要紧抓中学生的心理心态,采用新的教学角色和学生相处,采用互动教学方式。让中学生从体育中学会独立性和自主性,从体育的学习中去追求一份诗意,体会到体育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钟启泉.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毛振明.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