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生物一体资料讲义:第三单元+第8讲+细胞呼吸+Word版含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4e843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8.png)
C质 基质
C质 基质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
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线粒体(主)和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
氧气参与
需要
不需要
不 分解程度
同
产物
点
能量
彻底氧化分解 CO2+H2O
热能(主)+ATP中的化学能
不彻底氧化分解
乳酸或酒精+CO2 乳酸/酒精中的化学能(主)
+热能+ATP中的化学能
修1 P94“相关信息”)( √ ) (7)细胞呼吸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代谢都可以通
过细胞呼吸过程联系起来。(稿必定修PP1TP94正文)( √ )
(8)所有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稿细定P胞PT,呼海吸量素释材放持续的更能量。(必修1 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
P94正文)
款适合你
(√)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讲: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目标要求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通过学习细胞呼吸的过程,建立物质与能量观
影响细胞呼吸因素的分析,细胞呼吸类型的判 科学思维
断及相关计算
科学探究 探究酵母稿菌定细P胞PT呼吸方式
社会责任
细胞呼吸稿新在定,生P上P千产T,款中海模量板的素选应材择持总用续有,更一关注生产与生活及 人体健康款适合你
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
(4)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款适,其合你直接原因是: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根本原因是: 是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1 反应式 C6H12O6 酶1 2C3H4O3 + 4 [H] + 少量能量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第8讲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第8讲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3dc1c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4.png)
3.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以真核生物为例) (1)“三依据”判定细胞呼吸的方式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乳酸 只进行有氧呼吸
脂肪
(2)“液滴移动法”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①探究装置:欲确认某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应设置两套实验装置,如 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
像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__发_酵____,产生酒精的 叫作__酒__精__发__酵___,产生乳酸的叫作_乳__酸__发__酵____。
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 不同, 根本原因在于 控制酶合成的基因 不同。
同一株马铃薯不同器官呼吸产物不同的根本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理解辨析 判断对错
下列关于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 ×
√ √
×
√
突破重难点
1.教材规定实验中的“显色”归纳
黄 灰绿色 蓝色
蓝色
砖红色沉淀
橘黄色
2.经典装置
阀a打开:有氧 阀a关闭:无氧
检测酒精
检测CO2
温度:甲<乙
甲:石蜡油铺满液面 →无氧 乙:不加石蜡油 →有氧
石蜡油: 隔绝空气,创造无氧条件 检测CO2的产生量
分析:甲装置中的NaOH溶液可吸收 CO2 ,则装置内的气体变化由 __O_2___引起,故着色液滴的移动距离代表 细胞呼吸吸收O2的量 ; 乙装置中,清水不会吸收任何气体,则装置内气体变化由_C_O_2和__O_2__共同 引起,故着色液滴的移动距离代表_细__胞__呼__吸__产__生__的__C_O_2和__吸__收__O2的差值 。
少量能量
一轮复习人教版第3单元第8课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98张)
![一轮复习人教版第3单元第8课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98张)](https://img.taocdn.com/s3/m/ce862e2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c.png)
D 解析:检测乙醇生成,应取甲瓶中的滤液 2 mL 注入试管中, 再向试管中加入 0.5 mL 溶有 0.1 g 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使它 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A 错误;CO2 可以使溴麝 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因此乙瓶的溶液不会变成红色,B 错误;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为兼性厌氧型生物,C 错 误;乙醇最大产量与甲瓶中葡萄糖的量有关,由于甲瓶中葡萄糖的 量是一定的,因此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 产量,D 正确。
B 解析: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葡萄糖,A 错 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 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B 正确;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 生丙酮酸的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量 ATP,C 错误; 马铃薯块茎储存时,氧气浓度增加会抑制其无氧呼吸,酸味会减少, D 错误。
考向 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分析 1.(2019·全国卷Ⅱ)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 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 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2.(必修 1 P93 正文、“思考·讨论”)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燃烧 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不同的是有氧呼吸是在温__和__的__ 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_逐__步__释_放__的__;有一部分能量_储__存_ __在__A_T_P__中__,这种方式保证了_有__机__物__中_的__能__量__得__到__最__充__分__的__利__用__, 有利于_维__持_细__胞__的__相__对__稳__定__状__态__。
第08讲细胞呼吸-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第08讲细胞呼吸-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5067d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f.png)
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 能量,生成少量ATP。
2 C3H4O3 + 4 [H] +少量能量
总反应式
2 CO2 + 2 C2H5OH(酒精)
2C3H4O3 + 4 [H]
2 C3H6O3(乳酸)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
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D)
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E.两种肌纤维的呼吸作用起点都可以是葡萄糖
细胞呼吸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1.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厌氧细菌(破伤风杆菌)的 呼吸与繁殖。
2.酵母菌酿酒:选通气,后密封。先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3.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利于吸收无机盐等。 4.有氧运动: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去向
①有氧呼吸:与O2结合生 成水;②无氧呼吸:还原丙 酮酸
ATP
①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产生; ②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
用于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 量的生命活动
1 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
3.细胞呼吸的意义
(1)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2)生物体代谢的枢纽。
脂肪 糖类 蛋白质
甘油 + 脂肪酸
葡萄糖
丙酮酸
2 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及应用
二、O2浓度 直接影响呼吸速率和呼吸性质。对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
【课件】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细胞呼吸课件
![【课件】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细胞呼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40a51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c.png)
呼吸商(RQ =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O2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如 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商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01.细胞呼吸过程 02.呼吸定量计算 03.综合气压问题 04.呼吸商
本节看点
1. 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过程、物质变化 2. 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变化 3. 理解细胞代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发酵 ) 4. 理解细胞代谢与体温调节的关系(结合选修一 )
05.呼吸影响因素
细胞呼吸:指
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
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 “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 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C. 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D.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A. 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 无氧呼吸越弱 B. 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 C. 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 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 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 =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 的能源物质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装置如图。关闭活塞,在25℃下经20分钟 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的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分别移动x和y(mm)。x和 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第8讲细胞呼吸 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8讲细胞呼吸 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5e782c655270722182ef7b1.png)
特点 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 有机物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完全释放
相互联系
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需要;第一阶段 (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
考法二 细胞呼吸类型及相关计算
1.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有关计算
(1)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产生的CO2摩尔数: 无氧呼吸∶有氧呼吸=1∶3
A.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
并产生CO2和水
不能进入线粒体
C.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物质a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无氧 有氧
CO2
酸性重铬 酸钾溶液
CO2 + H2O
6.(2013·全国卷Ⅱ,3)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d 30 mol 0 mol
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5.(2019·陕西西安检测)如图是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 )
述正确的是( D )
A.甲组释放的CO2与乙组释放的CO2的比例为4∶1 B.两组释放的能量相等 C.若甲组消耗1 mol葡萄糖,则可生成6 mol H2O D.两者共释放的CO2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解析 甲组进行有氧呼吸,乙组进行无氧呼吸,二者消耗等量的葡萄糖, 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 吸释放的CO2的比例为3:1;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于无氧呼吸;有氧 呼吸消耗1 mol葡萄糖可生成12 mol H2O;若都消耗1 mol葡萄糖,二者 释放CO2的总量为8 mol,消耗O2的量为6 mol,比例为4∶3。
高三一轮复习细胞呼吸课件(共29张PPT)
![高三一轮复习细胞呼吸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999c63ccbff121dd368383.png)
(4)、水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 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
应用:
①作物栽培中,合理灌溉。 ②在作物种子储藏时,将种子风干,以减弱
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小结:
①在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中,若需要增强相 关植物或器官的呼吸作用强度,可以采取供水、 升温、高氧、低CO2等措施;若需减弱呼吸作用 强度,可以采取:干燥、低温、低氧、高CO2等 措施。
贮存。理由是_此__时__有__氧__呼_吸__较__弱__,__无_氧__呼__吸__受__抑。制,有机物的消耗最少 (4) 若 图 中 的 AB 段 与 BC 段 的 距 离 等 长 , 说 明 此 时 有 氧 呼 吸 释 放 的
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一__样__多______(填“一样多”或“更多”或“ 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__1_/_3______倍 。
3、三看反应场所 ①真核细胞 ②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故原核 细胞的细胞呼吸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进行,其 呼吸方式应根据产物判断,若只有CO2和H2O产生 则为有氧呼吸,若还有乳酸或酒精产生,则还 存在无氧呼吸。
三、影响因素以及原理的应用
1.内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陆 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无氧呼吸
• ①无线粒体的真核细胞(生物) ,如 蛔虫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 ②产酒精的: 酵母菌、高等植物的根和果实等细胞 • ③产乳酸的: 乳酸杆菌、高等动物肌肉细胞、
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和玉米的胚
大 学 生 贫 困 助学金 申请书 范文
尊 敬 的 校 领 导: 我 叫 张 XX,是 网 络分 院1423班 的一 名学生 。我家 住XX 省 XX市 沿湖农 场的一 个偏僻 农 村 ,家 里 种 了10亩 地,以此 为生计 。爸爸 以前是 一名建 筑工人 ,常年 在外地 打工很 辛 苦 ,前 些 年 由于劳 累过度 ,得了腰 间盘突 出,花 了不少 钱治病 ,但始终 没痊愈 ,爸爸怕 花 钱 已 停 止 治疗,现 在只能 在家咬 牙坚持 打打零 工赚钱 供我上 学,我深受感动。妈妈 是 一 名 勤 劳 淳朴的 农民,在 家务农 ,平时省 吃俭用 ,10亩 田地妈 妈一人 打理,很 辛苦,但 是 妈 妈 很 坚 强从不 叫苦,贫 穷的家 庭让妈 妈打理 的井井 有条。 妹妹现 在考取 江苏高 等 示 范 学 院 ,每年要 交不少 学费,再 加上我 在这求 学,对 于家里 更是一 笔很大 的开销 , 家 里 的 那 点 积蓄很 快用光 。爸爸 妈妈很 坚强没 有打退 堂鼓,毅 然坚持 让我读下去,向 亲 戚 朋 友 东 拼西凑 再加上 贷款,终 于凑齐 了我的 学费,我 为我拥 有那么伟大的父母而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8:细胞呼吸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8:细胞呼吸](https://img.taocdn.com/s3/m/8b5bc67251e79b896902261d.png)
①O2浓度=0时,只进行_无__氧__呼__吸___。 ②0<O2浓度<10%时,同时进行_有__氧__呼__吸___和_无__氧__呼___吸__。
随O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 ③O2浓度≥10%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④最适合贮存蔬菜或水果的氧气浓度为_____5_%_____。 ⑤CO2释放总量=__有__氧__呼__吸__C__O__2释__放___量___+ ____无__氧__呼__吸___C_O__2释___放__量_____。
能量 变化
释放 能量
较多,1 mol葡萄糖释放的 较少,1 mol葡萄糖释放的能
能量可生成38 mol ATP, 量可生成2 mol ATP,其余的
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 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式散失掉了
[总结提升]
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
考点2 影响细胞的因素及应用
重点突破
1.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机理: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2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 制作用。 (2)根据曲线模型分析:
(4)反应式 ①产物为酒精:C__6H__12_O__6―__酶―__→__2_C__2H__5_O_H__(酒__精__)_+__2_C__O_2_+__少__量__能__量__。 ②产物为乳酸:___C__6H__1_2O__6_―_酶 ―__→__2_C__3H__6_O_3_(_乳__酸__)+__少__量___能__量______。
答案:D
重点突破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图解 [思考]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氧呼吸反应方程式,并标明氧元素的来源和去路。 (2)对有氧呼吸过程中有关问题的理解[连线]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第8讲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第8讲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57317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1.png)
5、能量
①只在 第一阶段 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 ②葡萄
糖分子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
酒中精或。乳酸
6、不同生物或器官的无氧呼吸产物
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不 条件 同 点 产物
能量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不定项)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b、c、d 时, CO2 释放量和 O2 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 a 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此时呼吸产物除 CO2 外还 有酒精和乳酸
B.氧浓度为 b 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5 倍 C.氧浓度为 c 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氧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呼 吸 速 率
CO2浓度
(2)应用:在蔬菜和水果保鲜中, 增加CO2浓度 可抑制细胞呼吸,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4.水分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原理:水作为有氧呼吸的 原料 和环境因素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 (2)特点: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 增加 而加快,随
含水量的 减少 而减慢。 (3)应用
除去通气中的CO2 检测CO2
图乙中B瓶在加入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后不应立即与澄清的石灰水瓶相连通, 目的是_让_酵__母_菌__消_耗__掉_B_瓶__中_的__氧_气__,_保__证_产__物_的__CO_2_都_是__无_氧__呼_吸__产_生__的___。
(5)实验现象
条件
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重铬酸钾—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出现变化的时间 浓硫酸溶液 的变化(蓝- -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细胞呼吸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细胞呼吸](https://img.taocdn.com/s3/m/1645cd4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7.png)
乳酸发酵
2C3H4O3 +4[H]
酶 2C3H6O3
5.无氧呼吸
考点一 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过程
(2)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 酶 2C2H5OH +2CO2 +少量能量 多数植物、酵母菌、苹果果实
C6H12O6 酶 2C3H6O3 +少量能量 高等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
甜菜块根、玉米胚
呼吸方式 不 场所
条件 同 物质变化
点 能量变化
有氧呼吸
线粒体(主要) 细胞质基质 氧气、多种酶
彻底氧化分解, 产生CO2和H2O 释放出大量能量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无氧 、多种酶 分解不彻底,
形成酒精和CO2或乳酸 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 少量能量,形成2ATP
相 联系 同
点 实质
第一阶段的反应完全相同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8讲 细胞呼吸
考点一 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过程 考点二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其应用 考点三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 考点四 探究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
优化探究 P55
1.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只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 )
2.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 ) 3.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 ) 4.细胞内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反应,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
A.若30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B.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D.需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考点三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其应用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复习:细胞呼吸 讲义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复习:细胞呼吸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38b162e3186bceb18e8bb42.png)
细胞呼吸一、呼吸作用和细胞呼吸1.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呼吸运动:人和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气、呼气)的过程。
3.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二、有氧呼吸1.概念: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酶。
3.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① 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① 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① 第三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在线粒体内膜中进行。
4.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简写成:① 原子移动:① 能量移动:5.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6.注意:①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① 在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的是丙酮酸,不是葡萄糖;① 在细胞中,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可使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少量能量储存在ATP中,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④储存在ATP中的能量可用于生命活动。
例1:如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C.线粒体能完成图示全过程D.酵母菌能完成图示全过程例2:将酵母菌磨碎成匀浆,离心后得到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D.丙试管中无二氧化碳产生例3: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三、无氧呼吸1.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细胞呼吸[考纲要求] 1.细胞呼吸(Ⅱ)。
2.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考点一细胞呼吸的方式与过程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有氧呼吸(1)概念: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 TP的过程。
(2)过程(3)写出有氧呼吸总反应式(标出氧元素的来源与去向)。
(4)放能:1 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中有1 161 kJ左右的能量转移至ATP中,其余能量则以热能形式散失。
(5)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3.无氧呼吸(1)场所:全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2)过程(3)放能:1 mol 葡萄糖释放196.65 kJ(生成乳酸)或225.94 kJ(生成酒精)的能量,其中均有61.08 kJ 左右转移至ATP 中。
1.判断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1)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 2O 中的氢只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2)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都能产生大量ATP( × )(3)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 )(4)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 中( × )2.判断关于无氧呼吸的叙述(1)细胞内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反应,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 × )(2)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 )(3)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 )(4)无氧呼吸不需要O 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 )据图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1)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②,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①②④(填序号)。
(2)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其原因是什么?提示 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水。
(3)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提示 直接原因是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如果是以脂肪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的量要大于产生CO2的量,其原因是什么?提示与葡萄糖相比,脂肪含H量高,因此有氧呼吸消耗O2的量大于产生CO2的量。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图解2.细胞呼吸中[H]和A TP的来源与去向3.细胞呼吸过程中有关物质参与的阶段及场所总结(1)水:生成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以反应物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而无氧呼吸中不存在水的生成与消耗。
(2)二氧化碳: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产生,或者在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动植物体内均可产生二氧化碳。
(3)酒精或乳酸:在无氧呼吸的第二个阶段、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4)葡萄糖:只以反应物的形式参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5)丙酮酸:其作为中间产物,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场所为细胞质基质;以反应物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前者场所为线粒体基质,后者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6)氧气:只以反应物的形式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命题点一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分析1.下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B.图中物质c为[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ATPD.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O2答案 D解析题图中①②过程为无氧呼吸,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a、b、c、d、e分别表示丙酮酸、CO2、[H]、O2、酒精,D项正确;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A项错误;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也产生[H],B项错误;①②过程表示无氧呼吸,其中e为酒精,C项错误。
2.下图表示生物体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过程的完成一定伴随H2O和CO2的生成B.在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产生的甲中不含有乳酸C.人体细胞中完成c过程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D.人体内的a过程会受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答案 D解析a过程可表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过程不产生H2O,且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也不产生CO2,A项错误;在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项错误;c过程表示A TP水解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而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是主要的产能场所,不是主要的耗能场所,C项错误;在人体内,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使机体细胞代谢加快,故a过程会受到二者的影响,D项正确。
命题点二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3.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消耗等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H]少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ATP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 TP,主要来自线粒体基质答案 D解析快肌纤维几乎不含线粒体,说明快肌纤维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等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快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比慢肌纤维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H]少,A项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少量ATP和[H],B项正确;短跑时快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从而产生大量乳酸,使人体产生酸痛感觉,C项正确;有氧呼吸在第三阶段产生大量ATP,这一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在线粒体内膜上,D项错误。
4.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细胞呼吸方式不同。
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下列对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既不吸收O2同时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C.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D.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答案 B解析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释放CO2,不消耗O2,A项正确;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也有可能是进行无氧呼吸中的乳酸发酵,B项错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释放的CO2量等于O2的吸收量,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项正确;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时,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D项正确。
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命题点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关计算5.现有一瓶葡萄糖液,内置有适量的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比为7∶6,这是因为(假设两种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A.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6/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1/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答案 C解析有氧呼吸中吸收的O2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无氧呼吸中不消耗O2,消耗1 mol葡萄糖生成2 mol CO2。
假设进行有氧呼吸的酵母菌的比例为X,则进行无氧呼吸的酵母菌的比例为1-X,故[6X+2(1-X)]∶(6X)=7∶6,解得X=2/3,故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6.有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物质的量如下图所示。
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A.当O2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进行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B.当O2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有所不同C.当O2浓度为c时,有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a、b、c、d 4种不同O2浓度下,细胞都能产生[H]和ATP答案 C解析当O2浓度为a时,酒精产生量与CO2产生量相等,说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A项正确;当O2浓度为b时,产生CO2的量多于产生酒精的量,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当O2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b、d的细胞呼吸过程有所不同,B项正确;当O2浓度为c时,产生6 mol酒精的同时会产生6 mol CO2,需要消耗3 mol葡萄糖,剩余的9 mol CO2来自有氧呼吸,需消耗1.5 mol葡萄糖,因此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C 项错误;无论是无氧呼吸还是有氧呼吸都能产生[H]和ATP ,D 项正确。
细胞呼吸反应式中各物质间的关系比(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1)有氧呼吸时:C 6H 12O 6∶O 2∶CO 2=1∶6∶6。
(2)无氧呼吸时:C 6H 12O 6∶CO 2∶酒精=1∶2∶2或葡萄糖∶乳酸=1∶2。
(3)消耗等量的C 6H 12O 6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 2摩尔数之比为1∶3。
(4)消耗等量的C 6H 12O 6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 2摩尔数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 2摩尔数之和的比为3∶4。
考点二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其应用1.温度(1)原理:细胞呼吸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呼吸速率。
(2)曲线模型(如下图)(3)应用⎩⎨⎧ 低温储存⎩⎪⎨⎪⎧ 粮食水果、蔬菜(零上低温)种植大棚作物⎩⎪⎨⎪⎧ 白天:适当升温夜间:适当降温2.O 2浓度(1)原理:O 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 2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作用。
(2)曲线模型①O 2浓度低时,无氧呼吸占优势。
②随O 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
③当O 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O 2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受呼吸酶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3)应用①选用透气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抑制破伤风杆菌等厌氧细菌的无氧呼吸。
②作物栽培中的中耕松土,保证根的正常细胞呼吸。
③提倡慢跑,防止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④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
3.CO 2浓度(1)原理:CO 2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积累过多会抑制(填“促进”或“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
(2)曲线模型(如图)(3)应用:在蔬菜和水果保鲜中,增加CO 2浓度可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4.含水量(1)原理:水作为有氧呼吸的原料和环境因素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
(2)特点: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