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课件第11讲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课件45张)
考点精讲
对对应应训训练练
4.(202X,通辽)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 )
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草 B.图中鹰和蛇只有捕食关系 C.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成 分外,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考点精讲
对对应应训训练练
对对应应训训练练
3.(202X,巴中)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 兔常被鹰和狐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种现象可 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是B( )
A.多种多样的 B.相互制约的 C.谁也离不开谁 D.不断进化的
考点三 生态系统(九下教材P56)
考考点点精精讲讲
对应训练
1.概念:一个生物群落和它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
(1)蚕和鱼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消费者 。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把蚕粪作为养殖鱼类的食料 ,其目的是 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4.(202X,杭州)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 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图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 态系统模型。请回答:
(1)该模型中“微藻→虾幼体→虾→人”不能算作一条 食物链,理由是 虾幼体和虾之间没有食物关系。
题型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重重点点题题型型
变式演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 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 行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 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动物的器官也有明显的适应性 特征,这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重重点点题题型型
变式演练
【例2】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 ) A.企鹅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B.蚯蚓的活动疏松土壤 C.鸟类在不同地域的迁徙 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中考生物复习: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ppt课件
考点二 群 落
4.生物群落: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简称群落。 (1)一个区域内有一个群落。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群落中,植物起 主导作用,动物、微生物随着植物的分布而分布。 (2)植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植被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 群落。 (3)群落由多个种群组成。有大有小,群落和种群的大小由区域性和人们观察与研究的 需要而定。
14.(8 分)(2010·台州)人类的过度捕捞使鳕鱼资源从 20 世纪 60 年代便开始逐渐减少, 其生存面临巨大威胁。下图为影响大西洋鳕鱼捕获量的因素及其结果的预测图,由图中信息 可知:总体上看,在相同渔捞强度下,鳕鱼种群的相对数量与鱼网网眼大小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为了保证鳕鱼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应保持渔捞强度为________%最合 适。
11.生态平衡的破坏 (1)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当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被破坏。 (2)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自然因素(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泥石流等)和人为因素(如 对森林的过量采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等),同时人为因素可以强化自然因素。
考 点 六 人类与生态环境
12.人口问题: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后果。 13.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4)鸟类的主要飞行器官是__________,所以其上的羽毛被油污覆盖后,就无法飞行。 (5)墨西哥湾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将危及数百个物种的生存。由此可见,保护________ 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6)如果没有迅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消除污染物,可能导致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受到严 重破坏,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_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综合复习(77张PPT)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 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一次捕捉 第二次捕捉
捕获总鸟数 100 102
麻雀 46(标记后放生) 42(其中6只标记)
黄鹂 43(标记后放生) 36(其中9只标记)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
【解题思路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C
A.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 B.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图2中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 D.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 响种群密度
【解题思路】
2、两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不同点分析
D
B.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
C.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D.图2中G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解题思路】
5、对“λ”的理解
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 λ>1时,种群密度增大;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 λ<1时,种群密度减小。
如图是将灰喜鹊引入某个生态系统后,研究人员连续调查了11 年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而绘制的λ值变化曲线。据图分析:
生物必修三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主干知识梳理
目
录
第一章 人体内环境及稳态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要点记忆】
1.种群的数量特征 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 迁出率,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的 调查方法包括: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和估算法(常用方法是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3.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以分为增 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4.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5.“J”型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其特点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倍)增长(数学 模型:Nt=N0·λt)。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30
跟踪训练
4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下列生物群体中,构成一个“级
_ __气__ _的大部和_____水__ __的表面。
15
考点6 感知各种生命系统都是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a) 1 .生命系统是复杂的开放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相比,生命系统能够不断地从外界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 形成新的组织结构,也能不断地排出物质、散失热能,等等。 2 .生命系统是高度有序的系统,其结构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和组织性。 3 .生命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们通过进化而形成,并仍处在进化的过程中。
14
考点5 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 1 .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特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自__动___调__节___能力。 2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3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它包括__岩__ __圈___的底部、
19
跟踪训练
1 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 .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 .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 .蚯蚓能疏松土壤
20
类型二 种群与群落
典例2 下列所描述的生物集合,属于种群的是(
)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优秀课件
顶级群落:演替达到的最终平衡状态。是由平均温度和年降 雨量决定。
三 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草
虫
食虫鸟
肉食性鸟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 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 的动物。
2.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
捕捉 M条 标记 M条
求种群总 个体数N
m/n = M/N
放回
重捕 n条,其中被 标记的m条
二、种群的增长方式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种 群
(1)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
数
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无限
量
条件/无环境阻力)
(2)数学模型:Nt=N0λt
时间
①N0为种群的起始数量 ②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二 群落
• 1.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 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数 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 种丰度
• 优势种
• 2.群落的结构
垂直结构:光照,温度、温度 水平结构:地形,土壤湿度,酸碱度,光照强度
树冠层
下木层 (矮树)
灌木层 草本层 地表层
3.种间关系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 反 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的那种成分的过程。 过
初中科学:中考专题复习——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内容
要求
4、生物圈
①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a
②感知生物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 a 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
5、人类与生态环境
①说明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 b 果
②解释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
b
③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a
1.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生命。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保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 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个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多,结构越复杂,能量 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的自动 调节能力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 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3、下列不属于群落特点的是( D )
A、群落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种群 够成的。
B、群落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个体 组成的
C、群落中的生物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D、群落一般是很大的,至少在1平方米以上。 4、一块朽木上蚂蚁、蜜蜂、蚯蚓、细菌、 缝隙中有润芽,这快朽木上所有的生物属于 _一__个_群__落___
丁
能量(KJ) 2.8×109 1.3×108 9.1×107 2.9×107
DDT浓(ppm) 0.04
0.35
0.39
3.4
请分析说明: (1)甲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生产者 )
(2)写出四个种群的最简单的能量流动渠道 乙
甲
丁
丙
(3)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营养级 )越高,
生物体的DDT浓度越高。
次称为( A)
A、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中考科学总复习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面临灭顶之灾。 为了挽救鸟类,人们想尽了办法。 思考:这个故事使你懂得了什么?
注:因为其表达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 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写出下面的一条食物链
生产者
草
第一 营养级
初级消费者
兔
第二 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狐
虎
第三 营养级
第四 营养级
②食物网:食物链相互交错成网状的形式
草
上图中总共多少条食物链
③功能: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太阳
呼吸热
呼吸热
呼吸热
物质流动是循环的,
——————农—作——物———虫————鸡——————人———— 。
农
猪
人
作 鸡虫 物
沼 气
燃
粪便等废弃物
烧
沼气池中发酵
14、“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 巴。”这句话反映了群落中生物之间最主要的关 系食是物_____。通过这种关系把生态系统中的各 种接和能生交—量—物叉——联,—系形—食流起成物动来—网—的,—渠—叫食—道做—物。。—链—它—们——是—生——命。系它物统们质中彼—此—连—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植物层 苔藓地衣层
(2)植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 的总和;植被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
(3)群落由多个种群组成。
群落和种群的大小由区域性和人们观察和研 究的需要而定。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 中的非生物因素共同组成的。
中考科学系统复习 专题3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课件
练一练
练习2 图一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示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 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
(2)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和
.
(3)图一的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请写出最长一条:
12/12/2021
练一练
练习2 (2017湖州)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浙江省委、省政府
全省发出“剿灭劣V类水”的动员令,推动“五水共治”向小沟、
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这些小微水体属于( C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练习3 (2015金华)金华是国家级旅游城市,有许多著名景点。以
提醒要点: 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即下一级生物只能获得上一 级生物的一部分能量.
2.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的特点:循环不息.全球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 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3. 在初中阶段学习的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但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又是不可 缺的成分(还有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2/12/2021
练一练
练习3.(2015•荆门)如图一是某生态系统汇总物质循环以及各成分之间关系 示意图,图二是图一的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在生物学上,把二氧化碳、鼠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2)随着鼠的捕食过程,食物的物质和能量进入它的体内并沿着
12/12/2021
专题3 综合训练答案
1、 C 2 、 D 3 、 D 4 、 C 5、 B 6、 D 7、 B 8 (1):B→D→A→C→E.(2) E.(3) A. 9(1)光合作用 (2)只生活着2名志愿者,不放置红萍 。 (3)能满足,因为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4) 物质(或“碳-氧”) 10. ⑴草 →黑尾鹿→狼 ⑵ 营养结构 ⑶ 先增加后减少 。⑷ 能量流动 。 11. (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5 食物网.水稻→鼠→猫头鹰. (3)生态平衡.(4)太阳(光)能.5)恒定 12. (1) 草→食草昆虫→ 吃虫的鸟→ 猫头鹰 。(2) 自动调节能力 。 (3) 能量的流动沿食物链逐级递减
第4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第4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浙江中考科学系列复习课件第4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浙江中考科学系列复习课件《中考说明》P144(三)2~4浙江中考科学系列复习课件分类一生物与环境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类;环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既能适应境,也能影响环境。
浙江中考科学系列复习课件考点 2 种群和生物群落 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特征(单独的个体所不具备的):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2.群落概念: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相互之间是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浙江中考科学系列复习课件考点2 种群和生物群落3.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
4.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浙江中考科学系列复习课件考点3 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是由一个生物种群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组成的。
2.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空气、水、矿物质等。
(2)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是消费者、分解者和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消费者是各种动物,草食动物被称成初级消费者,浙江中考科学系列复习课件考点3生态系统肉食动物被称为次级消费者。
分解者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某些原生动物、腐食动物和蚯蚓等。
3.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能量流动的方向,食物链越短,传递到终极消费者的能量越多;食物链一般从生产者开始,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也不包括分解者。
浙江中考科学系列复习课件考点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平衡1. 生态系统总是在变化发展的。
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它的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保持生态平衡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中考科学基础复习 第3课 种群、群类与生态系统自然科学课件
【典例 3】(2014·黄冈)如图 3-6 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 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 3-6 A. 图中的甲是分解者 B. 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 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 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答案】 D
12/9/2021
专题三 食物链及物质和能量流动特点
(1)食物链书写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从生产者开始,直到 最顶级消费者;从左到右各营养级生物间用箭头连接,不能反 向;分解者与生产者、消费者不构成食物关系,故分解者不能 写入食物链。
(2)能量通过食物链单向流动,由于各营养级自身要储备或 消耗化学能,因此能量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从而形成金字塔 形结构。因此食物链越长,顶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但值 得注意的是所谓能量减少指的是化学能的减少,每一营养级消 耗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等形式,能的总量是不会减少的, 因此还是符合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
()
图 3-1
A. 生物群落
B. 食物网
C.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答案】 D
12/9/2021
2.(2014·台州)我市某地在水面上铺设生态浮床(如图 3-2),
浮床上种植水生美人蕉、钱币草、聚草等观赏性好、
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用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
这些水生植物构成了一个
12/9/2021
9.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破 坏因素常常是共同起作用的,但人为因素往往可导致 自然因素的强化。
10.设立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资源,是十分有效的手 段。
1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复习课件 (一)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复习课件 (一)在生态学中,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是三个重要的概念。
这三个概念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生态学研究中必须掌握的知识。
本文将对这三个概念进行复习。
一、种群种群是指生物学中一组生物体,它们有着相同的物种特征,占据着某个特定地区,并有着相对于周围环境的繁殖、生长和死亡等过程。
种群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但是它与环境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各个物种之间也是互相影响的。
种群的密度与分布是衡量种群数量和分布的重要指标。
种群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或者体积内所存在的个体数量;而种群分布则是指种群在生态环境中的分布状况。
二、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在某个特定地理位置上,由不同种群组成,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生物组合。
生物群落之间根据其植被类型分为草原、森林、沙漠、湿地等等,不同的生境环境会形成不同的生物群落。
不同的生物群落之间的区别在于其物种组成、大小结构以及生态功能等。
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空间和时间特征,它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而发生着改变。
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环境和能量流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它包括气候、水、土壤、空气、能量、各种生物、非生物元素和化合物等要素。
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层级结构,例如自然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全球生态系统等等。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之间存在广泛的互动关系,包括竞争、捕食、负共生、合作等等。
属于生态系统要素的环境和能量流也是生物和非生物元素之间非常重要的交流媒介。
环境包括土壤、空气、水、光等等,能量流包括太阳能、光合作用、化学反应等等。
综上所述,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都属于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包含了不同层次上的生物物种,功能和结构。
这三个概念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我们需要全面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探索生物的演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发展。
二轮复习-专题十一-种群群落-生态系统PPT课件
无关变量干扰(2015四川)
C 可以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 D 种内斗争导致酵母菌数量最后阶段增长缓慢
巩固练习:P68 第2.3题
.
14
常见生物数量调查的方法总结
1、植物,昆虫的卵,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种群 密度的研究方法为: 样方法 2、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
3、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方法: 取样器取样法
(填“
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等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
个
群落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
.
4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
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
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
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
构
.
19
1.填充群落的空间结构
种群密度
光照
食物 栖息
种群
(2)意义:有利于提高生物群. 落整体对 自然资源 的充分2利0 用
巩固练习:P69第1.2题 P68 典例
.
21
2.比较并填充下表中的群落演替类型
类型内容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 的 虽失去了原有 植被 ,但
起点 环境或曾经有过但被 仍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及 彻底消灭了的环境 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率 影响因素
缓慢 自然因素
较快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复习.ppt.ppt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23
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B) 适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不 会破坏,还能促进森林的更新。
科学合理的载畜量,不会破坏草原,又可以 获得稳定的畜牧产品。
第二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
第五营养级
13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B)
起 点: 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 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渠 道: 食物链和食物网 途 径: 太阳能 → 第一营养级 → 第二营养级 → ‥‥‥第五营养14级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 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 反复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具全球生物圈
联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承, 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19
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A)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性质
来源
物理信息
光、声、温度、湿度、 磁力等
无机环境或生物体
样
估计。
法
3
M(标记个体数) N(种群个体总数)
m(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n (重捕个体总数)
N(种群个体总数)
n (重捕个体总数)
× M(标记个体数)
m(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 标记重捕法的前提:标记个体和未标记 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
4
二、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数学模型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 ”型曲线
理想条件:食物(养料) 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 适宜、无天敌
复习种群和群落ppt课件
比较“S”曲线和“J”曲线环境资源有限 环境资源无限
有无K值 曲线
有K值
数种 量群
无K值,持续增加
K值
种 量群
数
K/2值
种群增长速
增 率长
率曲线
速
K/2值
时间
长 率
种 群 增
K 时间
时间 时间 24
K值和K/2值的应用
注意事项 灭鼠
捕鱼
K/2(最大 灭鼠后,防止鼠 增长率) 的种群在_K_/_2__附
32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 种群的集合(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叫做群落.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㈠.物种丰富度 ㈡.优势种
㈢.种间关系
㈣.空间结构
㈤.群落的演替
33
三、种间关系 豆科植物和菌瘤根
㈠.种间互助
互利共生:
⑴特点:两物种相互依赖,彼 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 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在 数量上两种生物呈现出“同生 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⑵例子:大豆与根瘤菌、地衣。
数 量
个 体 数
坐
标
图
A B
时间
能
量
关
A
系
图
B
34
㈡.种间斗争
1.捕食: ⑴特点: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
捕食
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
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
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⑵例子:羊和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
个
体 数
A
B
A
B
时间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35
2.竞争:
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Nt=N0λ t)
K(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
A B
B是种群实际增
长曲线(“S”型 曲线)
时间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也就是 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在“J”型曲线中增长率是不变的。增长率=(第二代个体数 -第一代个体数)/第一代个体数,增长速率=增加的个体数/单位 时间,显然“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是不断增大的),而在“S” 型曲线中的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不断减小。种群增长速率 由小变大,到曲线中点(K/2)最大,以后又逐渐缩小。所以种 群数量处在K/2时种群适合捕获,而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很小。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0%---20%)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1942年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的定量分析
我们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可以帮助我们设计规划生态系统,是能量得到 最有效的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可以帮助我们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 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
建立模型: Nt
=
t
N0λ
•
参数意义:N0 -种群初始数量; Nt - t 年后种群的数量;
种 群 数
λ- 种群每年增长倍数; 量
• 模型假设:
– 食物、空间充裕
– 气候适宜
– 没有敌害
时间
种群数量的变化
A是种群增长的
种 群
理论曲线( “J”
数 量
型曲线,指数增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特征:物种类 优势种群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种群位置
研究池 塘群落
群落演替
种间关系
池塘的范 围和边界
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物种组成 种间关系 群落空间结构
一般来说,环 境条件愈优越, 群落发育的时 间愈长,物种 的数目愈多, 群落的结构也 愈复杂
(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的 出生率 进而降低种群密度)
怎样构建数学模型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 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填写下表: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 (单位为min)产生后代的数量。
时间(min)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分裂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细菌数量(个)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生物A 生物B
★竞争实力相当时相互抑制
(牛与羊)
生物A
生 物 数 量
生物B
生 物 数 量
生 物A 生物
时间
B时
间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1、垂直结构分层原因: 生物本身的高度、活动空间的高度 2、水平结构分段原因: 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 造成的。 3、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 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 水平结构。
一、种群的基本特征 和
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种群特征
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 空间特征:和迁入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目
标
升
种群密度
华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降低害虫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生产者 3.消费者 4.分解者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 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③
①
生④ 产 植食性动物 者
CO2
肉食性动物1 肉食性动物2
遗体、粪便等
分解者
②
无机物
①光合作用 ②分解作用 ③呼吸作用 ④捕 食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