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修改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修改说明
尊敬的审稿专家,
您好,我是《卷吸现象实验研究》一文的作者,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了此文,并对文章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根据这些意见,我对文章做了修改,改动之处在新的稿件正文中以红色标出。本文将对这些审稿意见进行分类回复。
1. 掺混均匀性方面的问题:
问题2
改进燃烧区掺混均匀性的判别方法,制作新的温度探针,重做掺混均匀性实验,将测点数从1个增加到8个,具体方法如下所述。
问题3
在先前的实验和本次的实验中,掺混均匀性实验和贫油熄火实验都是分开进行的,不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具体实验过程如下所述。
问题4
测量8个位置处的温度,定义不均匀系数,通过这个系数来量化凹腔内的温度分布均匀性。具体实验结果如下所述。
重做掺混均匀性实验:
如下图所示,将凹腔区燃烧温度的测点位置从1个增加到8个,采用安装有热电偶的陶瓷探针测量温度,通过旋转探针的轴,实现这8个位置处的温度测量。在先前的实验和本次的实验中,都是先在侧壁面安装石英玻璃观察窗,调节主流状态至试验状态,驻涡燃烧室点火,逐渐减小油量,测得此状态下的贫油熄火油量;然后将观察窗更换为温度测量座,安装温度探针后,驻涡燃烧室重新点火,调节油量至略大于贫油熄火油量,测量燃烧区的温度。此测量方法可以避免探针的稳焰作用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掺混均匀性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在不同主流速度条件下,燃烧区温度分布的趋势相同,位置1、2、3处的温度较高,沿凹腔内漩涡的旋转方向,温度逐渐降低,位置4处的温度较低。这是由于位置1、2、3距离燃料喷口较近,局部油气比较高,沿漩涡的旋转方向,局部油气比逐渐减小。
为定量分析燃烧区掺混的均匀性,计算凹腔内的平均温度
T,定义不均匀性系数 。
average
结果如下表所示,随着主流速度的提高,
T逐渐增加,不均匀性系数减小,在四个主流
average
速度条件下,不均匀性系数均小于5%,结果表明,凹腔内的掺混较为均匀,实验条件满足了测量原理对于掺混均匀性的要求。
2. 实验的不确定性分析:
问题1
增加不确定性分析,分析中将考虑以下因素对卷吸量测量不确定性的影响:测量装置的精度、燃烧区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燃烧区平均温度低于理论熄火温度。
根据误差分析方法,对于间接测量的量Y,其表达式为=Y ,则间接测量量Y的相对误差可以表示为:=Y
Y ∆
取主流速度为50m/s 的状态进行分析:
先仅考虑测量装置精度的影响,主流空气流量和燃油流量的测量精度为0.5%,计算得到油气比的精度:
考虑燃烧区温度分布不均匀性的影响,如前所述,燃烧区温度分布不均匀性系数φ为3.0%,测温用热电偶的精度为1%,得到油气比的实际精度:
考虑燃烧区平均温度低于理论熄火温度,如前所述,平均温度average T 为1342K ,与甲烷
理论熄火温度1543K 相比,相差201K ,温差与理论温度之比为13%,计算得到卷吸比例的测量精度:
用类似方法,可得到其他状态下的测量精度,最低的为18%。
本次分析中,用燃烧区平均温度与理论燃烧温度的差值来分析误差。实际上,燃烧区平均温度低于理论熄火温度,部分原因是由于燃烧室的热损失导致测得的燃烧区温度偏低,而这个因素不影响卷吸量及卷吸比例的计算,因此,实际的测量精度高于上述精度。各参数的精度如下表所示。
3. 图8的问题:
问题6
图8如下所示,在先前的研究中,每个通道高度条件下,选择5-6个主流速度进行实验研究。上次的数据处理完成后,发现曲线有交叉,认为是实验不确定性导致的,没有重做实验。本次稿件修改时,重做了图8涉及的所有实验。本次试验的主流速度范围提高到90m/s ,方案1和方案2的曲线没有交叉,具体实验结果如下。
问题7 这是由于实验的主流速度范围较小,main
e m m 增大的趋势不明显,增大实验范围后,变化的趋势较为明显,具体结果如下。
问题8
这是由于实验点较少,重做实验,增加数据点后,从结果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2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其他试验方案的变化规律也是一致的,具体结果如下。
问题9
上次实验时,每个高度方案只选择5-6个主流速度进行实验研究。本次重做实验时,增
加了数据点的个数和扩大了主流速度的范围,具体结果如下。
在凹腔不进气、且无主流稳定器条件下,重做卷吸量实验。
将每个通道高度下的主流速度范围都扩大到20-90m/s ,数据点都增加到10个以上。另外,为使各高度方案的间隔较为一致,增加了实验方案mm h 8.17 。重做实验和上次实验的结果对比如下所示。并将每个实验方案的结果都分开对比,可看出,两次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
本次数据处理过程中,发现原来的数据处理程序存在错误,计算无凹腔进气条件下的main e m m 值时,m e 计算正确,而main
e m m 计算时单位换算出错,原结果少乘以系数3.6。 部分需要更换的图和更换后的图如下所列。
4. 变化原因分析:
问题5
a. 图8的原因分析
不采用稳定器时的结果如下图所示,随着主流速度的增大,卷吸量和卷吸比例都增大。这是由于主流气体流过凹腔时,存在剪切层,随着主流速度的增大,速度梯度增大,剪切应力增大,导致主流对凹腔的影响增大,凹腔卷吸量和卷吸比例增大。
相同主流速度条件下,随着主流通道高度的减小,卷吸量和卷吸比例都增大。这是由于通道高度减小时,在速度相同的条件下,主流的湍流强度增加,主流空气与凹腔空气的相互作用增强,凹腔卷吸量增大。另外,主流通道高度减小时,主流流量减小,所以卷吸比例增大。
b. 图9的原因分析
图9所下所示,采用小堵塞比稳定器时,随着主流速度的增大,卷吸比例增大。原因与无稳定器时的一样。采用大堵塞比稳定器时,随着主流速度的增大,卷吸比例先增大后减下。这是由于大堵塞比稳定器后方的区域较大,这个区域也存在卷吸,当主流速度较大时,会导致凹腔区域的卷吸比例减小。
当堵塞比相同时,V 型稳定器的卷吸比例比U 型稳定器的大。这是由于V 型稳定器与主流速度方向有一个夹角,有利于主流空气进入到凹腔内。
问题10
本次修改增加了卷吸量随主流速度的变化示意图,如下图a 所示,对比分析有利于解释变化的原因。
当没有凹腔进气时,随着主流速度的增大,卷吸量和卷吸比都增大。当有凹腔进气时,随着主流速度的增大,卷吸量增大,卷吸比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