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安排--以江苏城市群为例

合集下载

科创江苏实施方案

科创江苏实施方案

科创江苏实施方案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而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已经成
为各地关注的焦点。

江苏省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该省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国的重要科技创新中心
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升江苏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制定和实施
科创江苏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实施方案
江苏省政府将提高科创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提高科创成果转化和应用水平。

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江苏省政府将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吸引高端人才,建设一批
高水平科技创新园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
成果产业化,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二、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江苏省政府将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机制,培育和扶持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和创新型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

三、提高科创成果转化和应用水平
江苏省政府将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领域转化,加快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衔接,提高科技创新的实际效益。

未来展望
科技创新是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江苏省政府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提高科创支持力度,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推动科创成果转化和应用,为打造中国科技创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产城融合发展策略与实践研究——以盐城市经济技术园区为例

产城融合发展策略与实践研究——以盐城市经济技术园区为例

产城融合发展策略与实践研究——以盐城市经济技术园区为例摘要:产城融合是应对产业功能转型、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的必然要求,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城市化与城市产城一体化双向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城市发展由注重功能分区及产业结构转向更加关注融合发展、人的能动性和创新发展,因此产城融合是产业园区纵深发展的趋势规律。

本文以盐城市大市区产业园区在产城融合方面的战略创新与规划实践,以期对我国其他园区产城融合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业园区产城融合近年来,盐城市大市区重点经济技术园区顺应产业和城镇化发展新趋势、新要求,结合区位特点,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提升载体建设水平,产城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对照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为此要加快推进盐城市大市区园区产城融合发展。

一、盐城市城市建设现状一是规划布局逐步优化。

结合大市区“三组团三中心”的空间布局,重点发展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城高新区、盐城环保科技产业园、亭湖经济开发区和盐南高新区。

各重点经济技术园区突出产业特色和区位特点,坚持规划引领,合理布局产业区域和功能服务区域。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中韩(盐城)产业园区目标定位和发展实际,围绕“产城融合、南产北城,高档配套、高端产业”总体思路,逐步形成国际水准、产城融合、生态优先的发展格局。

盐城高新区按照“三生协调、三创融合、四化协同”发展思路,突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协同发展,布局形成“一环四轴四核四片”总体发展结构。

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按照构建大交通体系的目标,园区在抓好区域间主干道建设的同时,加快完善园区内道路交通网络,每年实施一批重点道路工程,目前基本形成了对外互通、内部循环的“快速交通网”,与大市区实现了“无缝对接”。

同时,电力、消防、通信、燃气、环保及污水等其他配套也日趋完善,主要园区实现了“九通一平”。

三是功能配套加快推进。

政务服务大厦、研创大厦、翔宇商业综合体等一批综合性服务平台项目投入使用。

立足新发展格局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

立足新发展格局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

立足新发展格局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刁琳琳[摘要]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既遵循了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领改革发展、以改革发展筑牢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础这一“学史力行”的内核要义,也彰显了北京积极融入和服务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

推动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中要以系统观念优化升级区域发展定位,形成与双循环有机衔接的新区域空间格局,以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重塑为主线畅通内部循环,以构建区域统一大市场为战略基点激发内需潜力,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根本动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区域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29-1445(2021)05-0093-04党的历史,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并以理论指导改革实践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持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中,催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创新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是在已有理论创新、经验总结、政策集成基础上针对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进行的新的理论与实践创造,源于对新发展阶段因时因势作出的主动应对和决断,形成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的准确认识和把握,聚焦于对“十四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路径的重大调整和完善。

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既遵循了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领改革发展、以改革发展筑牢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础这一“学史力行”的内核要义,也彰显了北京积极融入和服务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

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①战略布局要求的精准回应。

打造城市群措施

打造城市群措施

打造城市群措施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群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生活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打造城市群的措施不仅涉及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考虑人口流动、产业布局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城市群措施,旨在促进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动力,但过度的人口流动也会导致人口失衡、社会问题等一系列挑战。

因此,在打造城市群中,需要采取措施来优化人口流动,使之更加合理。

1. 建立留住人才机制人才是城市群发展的核心资源,建立留住人才机制可以提高人才的粘性。

这可以通过提供优秀的工作机会、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丰富的文化生活等来实现。

2. 优化户籍政策户籍制度是限制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加开放的户籍政策。

可以通过放宽落户限制、提高农村人口的城市待遇等来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

3. 加强城市间协调机制城市群的发展需要城市间的协调合作,可以建立统一的城市规划、交通网络等,促进城市间的密切联系和协调发展。

二、优化产业布局优化产业布局是打造城市群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产业布局能够促进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1. 建立产业集聚区建立产业集聚区可以吸引投资和人才,形成产业链的聚集效应。

集聚区可以提供完善的产业配套设施和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

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城市群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

可以通过政府支持、引进科技企业等方式,鼓励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城市群的科技创新能力。

3. 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城市群的产业协同发展可以通过建立产业合作联盟、推动跨地区合作等方式实现。

通过优势互补,促进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效益。

三、加强环境保护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加强环境保护是打造城市群的关键要素之一。

1. 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通过采用清洁能源、推广循环经济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城市群绿色转型。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5.02•【字号】苏政发〔2020〕38号•【施行日期】2020.05.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省政府关于印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现将《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人民政府2020年5月2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苏南自创区)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凝聚各方力量扎实推进,取得重要进展,成为我省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对标创新一体化先行区的建设目标,仍存在区域协同不够、整体性推进措施少等问题。

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苏南自创区建设要围绕一个领导机构、一套实施体系、一批支撑平台、一批攻关项目的“四个一”要求,在国家规划框架下,开展实体化运作,形成新的制度性安排和操作性举措,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打造高水平的“创新矩阵”。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落实苏南自创区发展规划纲要任务,加快推进苏南自创区一体化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以提升高新区发展水平为依托,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以协同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科技平台为突破口,加快建立制度性、实体化的工作推进体系,进一步统筹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空间布局和创新产业发展,构建高效合作、集成联动、协同有序的创新发展格局,促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论创新型城市群的产业创新——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

论创新型城市群的产业创新——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
城市 群发展 的基 础 是产 业 , 创新 型城 市 群 最 终 在 产
进技 术创 新 、 管理创 新 和制 度创新 , 使创 新 成为经 济
国力 的关 键 。创新 包 括 技 术 创 新 、 管理 创 新 和 制 度
创新 三个 类 型¨ , 设 创 新 型 国 家 , 是 要 积 极 推 J建 就
环境 创新是 基 础 , 网络创 新是平 台 , 而创 新 主体 和活 动创 新是 核心 , 这几 方 面的结合 和相互 作用 , 同构 共 成 区域产业 创 新 系统 - 。 经 济基 础 决 定 上 层 建 筑 , 2 J
第2 3卷第 3 期
2008年 9月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 U N LO H N S A U I E S Y O C E C O R A F C A G H N V R I FS I N E& T C N L G ( O I LS I N E T E H O O Y S C A CE C )
K e o ds:n u t a n oain;Ch n h a “ yw r id srl in v t i o a gZ u T n 3十5 Ur lg meai o iha dn w e h oo y
市 聚合体 。城 市群 作 为 特 殊地 理 空 间 , 有 高 度 的 具 涵容 性 与综 合 性 , 一 个 体 现 中 观 层 次 的 自然 、 是 经
务 业 , 区域 创 新 的路 径推 进 产 业创 新 。 以
[ 关键词 ] 产业创 新 ; 长株 潭 3+ 5城 市群 ; 高新技术
[ 图分 类 号 ] 0 15 中 F 6 . [ 献标识码 ] 文 A [ 章 编 号 ] 62—94 20 )3— 09— 5 文 17 3 X(0 8 O 0 2 0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02•【字号】苏政办发〔2021〕62号•【施行日期】2021.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6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2日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为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迈向科技强省建设新征程(一)发展基础。

自主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十三五”时期,江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牢固确立“聚力创新”的鲜明导向,坚定不移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将创新贯穿于“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全过程,率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

我省率先颁布实施面向城市群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科技创新40条”)、《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科技改革30条”)、《关于聚力创新深化改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人才新政26条”)等力度大、含金量高、突破性强的重大政策,围绕“企业是主体、产业是方向、人才是支撑、环境是保障”作出系列重大部署,创新型省份建设形成广泛共识,极大地增强了全社会自主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

中国发展战略(3篇)

中国发展战略(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从我国发展战略的背景、目标、路径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我国发展战略的背景1.国际环境: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2.国内环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等问题亟待解决。

3.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我国发展战略的目标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竞争力。

3.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发展布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4.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5.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我国发展战略的路径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2.创新驱动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3.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

4.推进绿色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5.扩大内需:深化消费领域改革,提高消费品质,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科创江苏实施方案模板

科创江苏实施方案模板

科创江苏实施方案模板一、背景分析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江苏省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为了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升江苏省的经济竞争力,制定科创江苏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总体目标科创江苏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以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重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省份,推动江苏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重点任务1.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率- 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成果转化2.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加强技术创新在产业中的应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3. 培育人才队伍-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政策倾斜,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到江苏创新创业4. 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四、保障措施1. 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2. 完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3.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科创江苏实施方案的合力五、预期效果通过科创江苏实施方案的推动,预计未来几年江苏省的科技创新水平将大幅提升,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和升级,人才队伍将更加强大,科技创新环境将更加完善。

这将为江苏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江苏省的整体竞争力。

六、结语科创江苏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江苏省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江苏省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只有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人才队伍,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才能推动江苏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希望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科创江苏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做出积极贡献。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心得体会多篇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心得体会多篇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心得体会多篇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我们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还要加大对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还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

还要加强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还要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福祉提升,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分、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心得体会多篇(1)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

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制度创新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制度创新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制度创新陈昭锋【摘要】FDI是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最重要的微观基础,是当前长三角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优势的主要来源.FDI为导向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企业微观基础构造机制,外生出长三角地方政府以FDI偏好的制度安排偏好、特征及演化路径.由于外商投资企业与地方政府双方在信息、资源控制及效用函数等方面的不对称性和差异,以FDI为偏好的长三角地方政府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制度安排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双重性、阶段性和过渡性.如何充分发挥FDI偏好的制度安排的积极作用,充分降低其固有缺陷的负面效用,形成集群微观基础与制度创新互动的演化机制,是未来长三角地方政府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制度创新的战略目标.【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6(022)006【总页数】6页(P10-15)【关键词】制度安排;特征;FDI;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长三角【作者】陈昭锋【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商学院,江苏,南通,226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9.275.3就目前而言,FDI是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最重要的微观基础,是当前长三角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优势的主要来源。

这形成了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制度创新中的促进FDI集群导向,形成了长三角地方政府竞争的FDI偏好。

据统计,2003年长三角15城市完成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总量的19.5%;15城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占全国的比重47.8%,高于经济总量比重28个多百分点[3]。

以FDI为偏好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企业微观基础构造机制必然对长三角区域集群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产生巨大影响。

这外生出长三角先进城市以FDI为偏好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制度安排偏好及其选择的演化性。

在一定意义上,外商投资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和结果也就是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制度创新的行为和结果,是长三角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特色。

由于外商投资企业与地方政府双方在信息、资源控制及效用函数等方面的不对称和明显差异,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制度安排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过渡性。

构建江苏工业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构建江苏工业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1年1月1期总324期现代雀理科孝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January2021No.l Total No.324构建江苏工业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张明从海燕[摘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

江苏是工业大省,应立足自身优势,坚持关键技术可控,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利用外循环积累的竞争优势重塑双循环发展优势,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巩固和增强工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能力,加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关键词]工业经济;双循环发展;高质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部署,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刘鹤,2020),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岀的重大决策,对于“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12日至13日在视察江苏时指岀,江苏要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

江苏是工业大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要性。

必须在新发展格局中主动应对、积极作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巩固和增强江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能力,发展的新篇章。

一、工业经济双循环的内涵和特征工业是强国之基,也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工业经济双循环发展,就是以国内市场为主体,通过创造升级强大的内需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强关主创新,提升工业供给体平,使得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全"更可持续增长的一种发展方式。

工业经济双循环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工业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微观基是产业链供应链。

构建“自主、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可以有效促进双循环发展。

以大数据推动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郭红飞

以大数据推动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郭红飞

以大数据推动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郭红飞发布时间:2021-10-18T08:22:53.657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6期作者:郭红飞[导读] 全民大数据意识尚未形成,重管理、轻服务的管控思维使大数据意识的形成缺乏强有力的平台支撑,重局部、轻全局的部门利益导向使大数据意识的形成失去动力来源,重政府、轻社会的偏见使大数据意识的形成失去广泛的社会基础。

江苏省大数据管理中心江苏南京 210013摘要:我省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增长动力转换调整的攻关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大数据时代催生了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着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但我国以大数据为手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一、高质量发展现状1、全名大数据意识不强全民大数据意识尚未形成,重管理、轻服务的管控思维使大数据意识的形成缺乏强有力的平台支撑,重局部、轻全局的部门利益导向使大数据意识的形成失去动力来源,重政府、轻社会的偏见使大数据意识的形成失去广泛的社会基础。

2、大数据应用水平偏低大数据应用呈散发状,并没有形成燎原之势。

数据资源的准确性、完整性低,大大降低了其应用价值;数据源不够丰富,数据开放程度较低,形成众多"信息孤岛",数据的开放和交易尚未形成,给数据应用造成极大障碍。

3、大数据共享障碍较多数据的完全共享仍然面临诸多障碍:缺乏数据共享的理念,数据的综合利用效益低;缺乏数据共享机制的责任主体,数据产权化现象凸显,阻碍相关数据共享;缺乏数据共享的法规制度,无法保证大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和规范,无明确的数据共享操作规则和目标指向。

4、数据专业人才缺口大我省对大数据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大数据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和业务应用等各类人才短缺。

因对大数据技术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全面,在技术的移植以及通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学科知识壁垒,导致出现数据间融合度较低的现象;缺乏相关技术人才,使得大数据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无法体现大数据真正价值。

国际创新机构经验对江苏创新能力提升的启示与建议——以加拿大、芬兰、以色列模式为例

国际创新机构经验对江苏创新能力提升的启示与建议——以加拿大、芬兰、以色列模式为例

第36期2023年12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36December,2023作者简介:梅志敏(1994 ),女,江苏南通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科技政策研究㊂国际创新机构经验对江苏创新能力提升的启示与建议以加拿大㊁芬兰㊁以色列模式为例梅志敏(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摘要: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竞争的不断升级,各国纷纷加大对创新能力的投入,以谋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更高地位㊂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江苏省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一直处于引领地位㊂为了更加灵活地适应急速演变的国际创新环境,江苏亟须不断优化其创新体系,并积极汲取国际创新机构的丰富经验,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㊂文章通过分析加拿大创新公司的运营模式㊁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的组织机制以及以色列创新局的创新计划,总结国际创新机构的先进经验㊂从构建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㊁重点支持关键领域创新㊁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以及强化政府引导和扶持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江苏推动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参考㊂关键词:国际创新机构;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创新生态中图分类号:G322.7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全球科技创新正步入前所未有的高度活跃时期,全球经济正加速转型,为各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1]㊂各国纷纷建立创新机构,以加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加大对创新能力的投入,力争在科技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以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㊂江苏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技创新的领先地区之一,一直走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沿,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科技创新成果,但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仍需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积极借鉴国际创新机构的宝贵经验,不断优化其创新体系,以确保在未来创新浪潮中保持竞争优势㊂本文以加拿大创新公司㊁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以色列创新局为例,详细分析了这些国家创新机构的创新体系和机构运作模式㊂这3个国家以其独到的创新管理方式和高效的科技转化能力引起了国际关注,为江苏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㊂对这些国际创新机构的成功经验进行深入剖析,能够为江苏的创新体系提供有力的启迪㊂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将探讨这些国际创新机构在运营模式㊁组织机制以及创新计划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㊂这有助于揭示江苏省在构建创新体系时的短板和亮点,为其提供更具体㊁可操作的战略指导㊂本文的目的是为江苏省的全球创新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其更有效地参与和贡献于全球创新体系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仅可为江苏省提高创新水平和竞争力,也有望在全球创新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㊂通过完善创新体系,江苏将更好地适应全球创新环境的挑战和机遇,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目标㊂1㊀国内外研究综述㊀㊀有关区域和地方创新能力提升,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㊂国内学者主要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㊁创新能力㊁财税政策以及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㊂如常菁等[2]通过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㊂李香菊等[3]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似不相关迭代(IRSU)回归方法分析发现,资本要素替代㊁非体现型创新能力提升和财税政策的干预是我国能源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㊂张司飞等[4]以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为背景,通过时差型定性比较分析发现,资源投入路径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㊂国外学者主要从区域产业变革的科技中介机构以及企业创新的驱动因素几方面分析了如何提升创新能力㊂Yin 等[5]对中国31个省份2000 201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由于日益积极的外部性,更多与创新相关的实体可能会被激励加入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中心的网络,从而随时间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对创新的促进效果㊂Herv s -Oliver 等[6]研究发现,欧洲地区在小型企业创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取决于其所在位置㊂在创新性较高的地区,小型企业更大程度上受益于内部研发㊁各种合作以及非研发输入的组合㊂而在创新性较低的地区,小型企业基本上依赖于外部来源,特别是与其他企业的合作㊂在对国际创新机构的分析方面,陈培诚等[7]以时间发展为脉络,全景式分析了芬兰国家创新研究委员会㊁芬兰国家技术局等国家创新体系的演进历程,并从构建 公私合作 的技术攻关模式㊁保持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㊁加强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等方面为浙江进一步优化完善创新体系提出建议㊂罗琪[8]分析了芬兰创新体系的详细构成和机构运行机制,提出了明确政府各部门在创新中的功能定位㊁建立完善的创新评估体制㊁加强对创业型大学的培育等启示㊂兰萍等[9]通过分析以色列科技委员会㊁科技与太空部㊁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等机构科技创新经验,从科技创新管理体系㊁人才战略㊁金融支持㊁产业布局㊁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等方面提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㊂总的来说,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国际创新机构的经验表明:创新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建设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㊁加强产学研合作㊁加大资源投入等是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㊂江苏可以通过借鉴这些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各方协同努力,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㊂2㊀江苏创新发展现状2.1㊀科技实力日趋雄厚㊀㊀江苏是我国经济大省和创新强省,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基础,是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㊂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左右,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0.4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10]㊂江苏不仅拥有多个标志性创新平台,如苏州实验室㊁紫金山实验室㊁太湖实验室㊁钟山实验室等,还拥有一批国家级创新型城市㊁示范区㊁先导区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环境㊂人才建设方面,2022年江苏省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400万人,研发人员达108.8万人,在苏两院院士达118人㊂2.2㊀产业发展日益强劲㊀㊀江苏坚持以企业为主体㊁市场为导向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致力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能力更强㊁更具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集群㊂深入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如思必驰㊁金斯瑞㊁科沃斯㊁南瑞继保等,形成了生物医药㊁智能制造装备㊁集成电路㊁新型电力㊁新能源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支撑[11]㊂2.3㊀体制机制逐步完善㊀㊀江苏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完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㊂2023年三季度,江苏投资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创新投资增势强劲,高技术产业㊁战略性新兴产业㊁先进制造业等投资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数字经济㊁生物医药㊁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12]㊂江苏省还积极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深化 放管服 改革,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打造政策㊁市场㊁政务㊁法治㊁人文 五个环境 ,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服务保障㊂综合来看,江苏创新发展现状是积极向好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㊂如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对接还有待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效率和效果还有待提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还有待完善等㊂因此,还需要借鉴国际创新机构的经验,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㊂3㊀国际创新机构经验分析3.1㊀加拿大创新公司的运营模式3.1.1㊀加拿大创新公司创建背景㊀㊀长期以来,加拿大一直面临着高校研发投入较强而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挑战,导致科技创新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流失,使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其他国家㊂近年来,虽然加拿大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吸引了来自世界各个领域的研发技术人才,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建立了强大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涌现了一批具有突破性的发明创造㊂然而,企业研发投入未能跟上先进国家的步伐,过去20年里企业研发投入占GDP的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企业创新能力相对不强,高校㊁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未能有效转化为新产品和服务㊂为应对这一挑战,2023年2月,加拿大联邦政府发布了‘加拿大创新公司蓝图“,宣布创建加拿大创新公司(Canada Innovation Corporation, CIC)㊂CIC不仅是一家融资机构,还与私营机构合作,通过提供资金和咨询服务,支持加拿大企业创新㊁成果转化和保护知识产权,以提高企业的创新性和生产力,推动加拿大的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㊂CIC将于2023 2024年度投入运营,4年的初始预算为26亿美元,通过对创新项目实施融资计划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㊁建立全国规模化企业研发支持平台等方式,旨在提高加拿大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支持㊂3.1.2㊀重点针对3类创新项目,实施融资计划㊀㊀通过一次性小规模拨款㊁阶段式大规模拨款等财政支持方式,重点支持3类创新项目㊂一是应用研究项目,即基于对新信息的掌握㊁对行业面临的挑战或市场机遇的充分了解,进行的新产品开发或工艺改进项目㊂二是实验开发项目,包括在大规模商业生产前创建原型用于验证,或者模拟实际操作环境进行新产品或新服务测试㊂三是技术调整项目,即通过将现有技术用于新的应用领域,以开发新的或改进产品㊁工艺和服务㊂3.1.3㊀配备专业化团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㊀㊀通过成立一支业务发展团队,全方面接触加拿大企业,了解他们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积极与企业合作,帮助他们扫清障碍,包括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培训支持㊁指导企业如何向CIC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申请资金㊁帮助企业制定研发项目方案㊁打通企业与相关研究领域顶尖专家的联络渠道㊁向企业提供加拿大各大高校和联邦实验室的研发服务及设施㊁在科技创业企业和成熟企业之间建立联系㊁支持企业的知识产权投资与保护㊁提供知识产权援助㊁帮助知识产权提升和知识产权探索等㊂此外,还将建立一个战略团队进行持续的项目成效评估,同时,基于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市场背景,对加拿大的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和国际技术趋势进行持续分析和预测,根据项目成效评估和团队分析结果,与重点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合体㊂3.1.4㊀联合现有部门,建立全国规模化企业研发支持平台㊀㊀加拿大现有的工业研究援助计划(Industrial Research Assistance Program,IRAP)是国家最重要的企业创新计划之一,已运营75年之久,通过与中小企业直接接触,提供支持服务,帮助降低研发活动的风险,将创意推向市场,推动经济增长㊂CIC将吸纳IRAP,与在商业创新支持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其他联邦部门和机构密切合作,建立一个全国性㊁规模化的企业研发支持平台,为所有技术和行业提供一体化支持和服务,打造战略连续体㊂3.2㊀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的组织机制3.2.1㊀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简介㊀㊀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altion Teknillinen Tutimuskeskus,VTT)在芬兰创新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㊂其总部设于赫尔辛基,是芬兰以及整个北欧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共研究机构㊂通过搭建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一方面,VTT向企业提供先进的创新技术和研究成果,推动企业的创新和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另一方面,VTT还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和咨询服务,包括风险投资和企业决策方案的咨询㊂3.2.2㊀形成专门针对客户的组织机制㊀㊀为了更有效地服务客户,VTT构建了专门为客户而设的组织机制,包括实体部门和虚拟组织㊂实体部门是VTT内部的市场部门,由市场开拓团队和执行团队组成㊂市场开拓团队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宣传和培训,通过推广工作,扩大企业对VTT的了解,并激发合作兴趣;而执行团队负责深入沟通,根据企业需求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积极对接企业从技术创新到市场推广的整个过程,协助企业识别㊁分析和解决困难㊂同时,VTT根据研究领域和技术方向构建了虚拟矩阵组织㊂虚拟组织中聚集了各类别的专家和研究团队,这些团队根据研究领域和方向进行细分,为不同客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咨询和服务㊂通过这一组织机制,VTT能够更灵活㊁高效地响应不同领域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㊁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服务㊂3.3㊀以色列创新局的创新计划3.3.1㊀以色列创新局的成立㊀㊀早在1974年,以色列便建立了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度,通过战略计划制定㊁研发投入㊁科技咨询等方式为企业与高校院所直接搭建了联系的桥梁,推动了产学研的有机融合,促进创新共同体的建立㊂2016年,以色列国家技术与创新总局(以下简称 以色列创新局 )成立,接替了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的角色,对其管理职能进行了升级㊂这一组织的建立和升级为以色列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支持㊂3.3.2㊀启动新的创新计划,加强资助力度㊀㊀2022年,以色列创新局启动了新的孵化器计划,计划在替代蛋白质等食品科技㊁氢能与水处理等气候技术㊁精准和个性化医疗㊁太空技术与地面应用以及生物融合健康科技等五大新兴领域设立孵化器,拟对150家高风险㊁拥有颠覆性技术的高科技创新企业进行资助,最高额度可达650万新谢克尔,以色列创新局将承担资助额度的60%~85%㊂这一计划不仅为创新企业提供了财政支持,还为其提供了实验室等研发设施,以助力项目的顺利推进㊂除了建立孵化器㊁实验室㊁资助企业,以色列创新局还致力于通过新的人才引进和培养项目,推动集成电路㊁量子科技㊁人工智能㊁气候技术㊁食品技术㊁生物融合等关键领域的科技进步,总预算达3640万新谢克尔㊂通过引进海外技术人才和加强国内人才培养,以色列创新局为科技领域的人才储备和创新活动注入新的动力㊂这一举措将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使以色列更具竞争力,从而保持其在创新和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㊂4㊀江苏创新能力提升的启示与建议㊀㊀加拿大㊁芬兰和以色列等国家在创新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为江苏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宝贵经验㊂这些国家在科技创新㊁产学研融合㊁创新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成功实践为江苏在创新路径选择和政策制定上提供了一系列的启示与建议㊂4.1㊀构建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㊀㊀在构建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方面:一方面,江苏可以进一步加强高校㊁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㊂通过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盟和合作机制,促使创新资源的深度共享和协同发展㊂创新平台和研发中心的建设也应更加注重开放性和协同性,鼓励不同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共同参与,共同推动创新成果的孵化和转化㊂政府在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方面,可以制定更加灵活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㊁科研机构建立更为紧密的伙伴关系,以推动更多的创新项目在创新生态系统中蓬勃发展[13]㊂另一方面,江苏可以借鉴加拿大的管理理念,形成一体化部署和持续支持的机制㊂一是通过加强省市㊁部门间协调联动,形成完善统一的科技创新政府管理体系,打造自上而下的一体化科技创新网络㊂二是通过整体谋划设计㊁制定技术路线图或技术图谱等手段,一体化布局实施基础研究㊁技术攻关㊁成果转化等项目,形成科技计划体系接续支持的整体合力㊂三是借鉴加拿大的项目评估和长期合作机制,加强对支持的企业和项目持续关注,依托专业机构对开展的项目成效进行评估,并结合战略需求㊁竞争环境㊁技术发展现状等实际情况,对相关项目进行滚动支持,与重点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合体㊂4.2㊀注重关键领域的重点支持㊀㊀在注重对关键领域的重点支持方面,江苏可以更加精准地深化产业政策,将资金和资源有针对性地投入特定领域的研发和创新中㊂借鉴以色列的创新计划,面向生物医药㊁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以及区块链㊁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探索设立重大专项㊂在资金投入方面,整合发挥政府产业基金效能,探索建立长期投入预算制度,设立专项经费,多渠道增加重大专项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共同设立专项基金;在创新平台和创业载体方面,强化省市区联动机制,多方联手㊁推进立项,抓紧建设一批国家和省实验室㊁技术创新中心㊁孵化器等㊂4.3㊀强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㊀㊀在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重点是加快人才梯队建设,以科技项目和重大平台为牵引,积极引育具有战略科学家潜力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探索 揭榜挂帅 等新型组织方式,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鼓励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㊁当主角;探索实施长期稳定支持和长周期考核,培养一批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机制㊂此外,积极与高校㊁科研机构展开紧密合作是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另一个关键策略[14],如设立更多科技实习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广泛㊁深入的实践机会,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转变为实际生产力㊂同时,建立更为系统化的科研人员培训计划也是关键㊂应关注人才的全方位发展,不仅包括专业技能的提升,还需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15],更好地驱动和引领创新㊂通过打造一支富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科技人才队伍,为江苏的创新体系注入活力㊂4.4㊀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扶持㊀㊀在强化政府引导和扶持方面,江苏可以进一步优化创新政策,提供更为灵活和有力度的财政和政策支持㊂一方面,建立更加完善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有利于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㊁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更显著的成就[15]㊂关注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提供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创新支持政策,助力其更好地融入创新体系,迅速提升竞争力㊂另一方面,可以配备专业团队,加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㊁全面性㊂一是通过设置专员主动对接企业,充分利用科技资源,打通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㊁企业与行业专家之间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充分调动高校㊁科研院所㊁企业㊁科技人才等战略力量,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二是学习芬兰的虚拟矩阵组织,充分利用现有的专家库,根据研究领域和细分技术方向,为科技企业提供针对性支持㊂5㊀结语㊀㊀在借鉴加拿大㊁以色列和芬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江苏可通过建设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注重对关键领域的有针对性支持,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以及强化政府引导和扶持等多方面措施,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领域走向更高水平㊂强调跨界合作,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关注中小企业创新需求以及激发创新热情,助力江苏打造一个开放㊁灵活㊁有活力的创新环境㊂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扮演引导和支持的角色,将推动江苏在全球科技创新舞台上崭露头角,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双赢局面㊂参考文献[1]唐莉.全球科技治理与负责任创新:缘起㊁挑战与前瞻[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22(1):1-10. [2]常菁,刘桂兰,谢晓娟,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了吗? 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J].科技与管理,2022(6):35-43. [3]李香菊,祝丹枫.创新能力㊁财税政策与能源强度 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0(2):58-72.[4]张司飞,韦吉.政府行为引领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组态路径:基于时差型定性比较分析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23(14):16-24.[5]YIN H T,WEN J,CHANG C P.Science-technology intermediary and innovation in China:evidence from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market regulation,2000 2019 [J].Technology in Society,2022(68):101864. [6]HERVÁS-OLIVERJ L,PARRILLI M D,RODRÍGUEZ-POSE A,et al.The drivers of SME innovation in the regions of the EU[J].Research Policy,2021 (9):104316.[7]陈培诚,陈晟颖.芬兰国家创新体系的演进与对浙江科技发展的启示[J].科技中国,2022(6): 29-34.[8]罗琪.三螺旋模型下芬兰创新系统的构成及启示[J].特区经济,2021(9):50-52.[9]兰萍,李略.关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推进科技创新的思考 兼论以色列科技创新经验的启示[J].港澳研究,2021(4):55-65.[10]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江苏省政府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23-01-28)[2023-11-20].https:///art/2023/1/28/art_ 60095_10733788.html.[11]新华日报.全省科技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的重大要求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EB/OL].(2023-07-09) [2023-11-20].https:///art/ 2023/7/9/art_60096_10945950.html.[12]新华日报.前三季度江苏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经济持续回升彰显韧性活力[EB/OL].(2023-10-26)[2023-11-20].https:/// art/2023/10/26/art_88302_11052766.html. [13]何寿奎,王俊宇.政府引导下的科学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策略演化博弈研究[J].科技与经济, 2022(4):21-25.[14]彭利丽.企业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培训方式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4):85-86.[15]李萍,李春明,毛燕平,等.江苏省高校构建 校政企 体育人才培养一体化链路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3(11):120-123.(编辑㊀姚㊀鑫)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Jiangsu s innovation capacity enhancementfrom the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institutionstaking Canada Finland and Israel as an exampleMei ZhiminJiangsu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210042 China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upgrading of glob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on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 their investment in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seek a higher position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A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pporting force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Jiangsu province has always been in a leading position on the path of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In order to adapt more flexibly to the rapidly evolving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environment Jiangsu urgently needs to continuously optimize its innovation system and actively draw on the rich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institutions to better respond to future challenges.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institutions by analyzing the operational model of Canadian Innovation Companies the organizational mechanism of Finland s N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and the innovation plan of Israel s Innovation Agency.Propose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building a strong innovation ecosystem focusing on supporting innovation in key areas strengthening talent introduction and training and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guidance and suppor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Jiangsu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capabilities.Key words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institution innovation capacit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novation ecosystem。

三大工程实施方案(3篇)

三大工程实施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国家提出了“三大工程”,即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

为确保三大工程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程目标1.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 推动绿色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2. 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

-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 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实现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 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三、工程实施方案(一)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强化污染源头治理。

-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

-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 推动绿色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产业。

- 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绿色产业体系。

- 强化科技创新,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

3.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环境执法监管。

- 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将生态文明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体系。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1.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我国制度创新的战略决策:以“点”带“面”

我国制度创新的战略决策:以“点”带“面”

我国制度创新的战略决策:以“点”带“面”许经勇摘要: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取向改革,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供借鉴,只能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探索。

其切实可行的策略,就是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式,选择若干个点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至面上。

我国先后创建的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自由贸易区,就是适应不同阶段改革开放的要求,体现渐进性、阶段性、顺序性与可持续性,因势利导地发挥集聚、转换和示范作用,推动面上的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制度创新典型试验示范作用我国经济制度变迁,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不宜一下子全面铺开,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摸着石头过河”,以便把改革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换句话说,制度创新的战略决策只能选择“以点带面”,走以局部创新带动全局创新的路子。

这种以局部带动全局的制度创新,突出表现在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不同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攻克这些难题所应采取的重大举措,先后相继建立了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自由贸易区。

它们之间存在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联,体现我国改革开放的渐进性与可持续性,其渐进性表现在三者是依序出现的;其可持续性表现在三者是长期并存的,不存在着谁代替谁的问题。

无论是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自由贸易区,都是通过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进,是属于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

创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这个概念是我国在特殊条件提出来的。

指的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其管辖范围内,专门划出一块地方,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更加开放、更加优惠的政策,大量吸引外商前往投资办厂、兴办各种企事业单位的区域。

创办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在加快经济特区发展步伐的同时,带动全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制度。

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转变,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是难以想象的,阻力也是相当大的。

为了使经济制度变迁能够较为顺利地进行,我国经济制度变迁首先采取“体制外”增量改革人手,而创建经济特区就是“体制外”增量改革的具体形式。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安排--以江苏城市群为例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安排--以江苏城市群为例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安排--以江苏城市群为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安排--以江苏城市群为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一、世界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区域集聚与江苏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凸现(一)世界跨国公司区域集聚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区域集聚具有特别的依赖性,这在江苏城市群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其一,高新技术供给能力是影响高新技术产品集群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新技术、新知识的生产与供给能力即研发能力直接关系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水平。

其二,形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扩散的制度安排是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迅速形成的核心。

这离不开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其三,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求形成分工与合作的新技术、新知识供求机制。

通过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活动的集群进入,能促进区域高新技术研发的竞争合作新机制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形成研发活动的合作机制和学习机制。

其四,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区域集群存在的学习示范,能促进本士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迅速成长,形成本土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集群供给优势,进而进一步放大基于国际直接投资的江苏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

吸引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区域集聚是江苏城市群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迅速形成的直接动因,这方面苏州和无锡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到2003年底,苏州吸引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投资了240多个项目,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100个。

全市出口对外资的依存度接近100%,投资和就业的依存度均超过了40%。

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江苏地区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力量。

苏州高新企业中,外商企业占了45%。

苏州沿沪高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蓄势待发。

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研究

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研究

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研究作者:王佳刘曼璐来源:《商场现代化》2020年第04期摘要: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在空间组织和地理布局上的必然选择,苏南具有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产业基础和内在要求。

本文梳理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内涵,分析了苏南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现状,提出了创新与开放驱动苏南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集群;創新;开放;苏南一、引言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制造业已进入到更多维度、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竞争阶段。

为了摆脱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现状、突破价值分配比例低的困境,迫切需要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升级,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在空间组织和地理布局上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苏南(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是全球制造业要素集中、结构完善、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之一,具有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产业基础。

苏南制造也存在着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不高、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等问题,苏南具有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内在需求。

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内涵产业集群是公认的最有效率的产业组织形态之一,是在地理上邻近且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群体,在产业联系与互动中产生外部经济,在相互信任与合作中促进技术创新。

但是对于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明确、公认的看法。

黄烨菁(2010)认为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借助制造技术创新,以价值链重塑为载体的要素供给与配置形式。

杨丽花等(2013)指出先进制造业应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与高创新等特征。

孙敬水、杜金丹(2014)认为先进制造业应当融入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具备高知识性、高技术性等特点。

江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与着力点

江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与着力点

江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与着力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

近年来,江苏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江苏省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具有丰富的现实基础和着力点,下面就这一话题作一分析。

一、现实基础1.地理位置优势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华东地区的交通要道和商贸中心。

随着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的深入推进,江苏省的地理位置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2.产业基础雄厚江苏省拥有完善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体系,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

常州、苏州等城市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基地,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则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地。

3.人才资源丰富江苏省人口众多,经济实力雄厚,人才资源十分丰富。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为江苏省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4.政策支持有力江苏省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和企业,为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着力点1.优化产业结构江苏省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

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2.加强科技创新江苏省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3.深化改革开放江苏省要深化改革,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打破行政垄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创业政策落地,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更多的国际先进技术和人才。

创新城市试点政策

创新城市试点政策

创新城市试点政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各地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创新城市试点政策,以推动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

创新城市试点政策是指在一定地区或城市范围内,开展一系列创新性、前瞻性的改革试点,以寻求新的路径和解决方案,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政策措施旨在改善城市发展环境、优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竞争力,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在规划和实施创新城市试点政策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措施,推动城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二是要优化城市治理,提高城市服务效率和质量。

建立健全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是要促进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功能和空间优化。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城市绿化、市政设施等项目建设进度,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四是要推动城市互联,促进城市间合作和资源共享。

加强各城市间合作和交流,建立城市间互联互通的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促进城市资源共享和合作发展,推动城市群体行动和发展。

以上是关于创新城市试点政策的一些基本要点,希望能够启发各位对城市发展的思考和行动。

创新城市试点政策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希望各地政府能够深入探讨和实践创新城市试点政策,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处文字1956字,如需继续扩展请重新编辑】。

第二篇示例:近年来,中国各地纷纷推出了创新城市试点政策,旨在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制
度创新安排--以江苏城市群为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世界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区域集聚与江苏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凸现
(一)世界跨国公司区域集聚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的区域集聚具有特别的依赖性,这在江苏城市群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其一,高新技术供给能力是影响高新技术产品集群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新技术、新知识的生产与供给能力即研发能力直接关系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水平。

其二,形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扩散的制度安排是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迅速形成的核心。

这离不开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其三,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求形成分工与合作的新技术、新知识供求机制。

通过有技术竞争力的
跨国公司和研发活动的集群进入,能促进区域高新技术研发的竞争合作新机制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形成研发活动的合作机制和学习机制。

其四,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区域集群存在的学习示范,能促进本士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迅速成长,形成本土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集群供给优势,进而进一步放大基于国际直接投资的江苏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

吸引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区域集聚是江苏城市群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迅速形成的直接动因,这方面苏州和无锡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到2003年底,苏州吸引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投资了240多个项目,超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100个。

全市出口对外资的依存度接近100%,投资和就业的依存度均超过了40%。

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江苏地区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力量。

苏州高新企业中,外商企业占了45%。

苏州沿沪高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蓄势待发。

无锡沿高速公路沿线IT产业集群和江阴港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很好,小天鹅、申华、华晶、威孚等重点企业集团,成为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导企业。

华晶集团加盟香港华润集团,以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为主业,成为无锡IC
产业集群的重要微观主体。

通过吸引世界一流跨国公司参与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使无锡市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取得了的重要进展。

今天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已成为无锡IC产业集群的重要微观主体,成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微观基础再造的主要对象。

目前无锡已经拥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企业52家。

其中无锡希捷集中了国际领先的研发技术生产能力,硬盘驱动器的技术每三个月更新一次。

有技术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集中进入使得无锡电子、机械、化工、医药四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经济效应开始产生。

外国有技术竞争力跨国公司团队模式的形成,表明无锡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体系已得到较大程度的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开始形成,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之间的产业链体系和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完善。

(二)外商直接投资在江苏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主导功能将会持续10-15年时间
外商投资企业是江苏城市群先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最重要的企业微观基础。

江苏城市群不少先进城市如苏州、无锡已形成FDI“台资群”现象、“韩资
群”现象、“日资群”现象等。

考虑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本土微观基础如企业、研发机构的成长客观上有一个起步周期,同时这些本土集群微观基础国际竞争力提高也需要时间积累。

因此,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FDI在江苏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主导功能还会持续甚至加强下去。

如果本土集群微观基础如企业、研发机构和地方政府在这场接受国际技术转移和先进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中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预期提高,这种时间周期会更长。

但江苏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FDI主导功能长周期模式容易形成对本土创新基础和外部创新信息的“排他”现象。

这表明,如何缩短FDI在江苏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主导功能的作用周期,是江苏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得以迅速形成的关键。

而这必须借助本土集群微观基础如企业、研发机构和地方政府有效的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的持续积累,同时借助积极响应和超越FDI导向的集群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来提高本土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区域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对江苏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培育和提升具有十分重要价值。

一方面,江苏城市群都没有发展所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和能力。

这不仅因为这个区域不可能提供相应的研究与开发供给能力,而且因为这地区也不可能具有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孵化条件体系及产业配套体系。

因此,江苏每个城市必须科学定位,合理选择,发挥比较优势,选择有限13个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重点集群孵化和服务,促进相应的微观基础和制度安排的形成和创新,在此基础促进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

江苏省虽然在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方面不具备历史优势,但由于该省依托国家高新区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市规划建设了4个火炬计划软件基地集成电路设备产业化基础,吸引了软件和集成电路设备企业500多家及15000多名软件从业人员的集聚。

据初步统计,这个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带集聚了该省50%以上软件企业,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集群规模效应基本形成,产品链和上下游关联企业链机制也已形成,在江苏沿江地区初步形成了“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及其设备、现代通信和数字音频”等五大类上下游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体系,鼠标、显示器、激光视盘机通讯光缆等产业集群优势也正在形成。

南通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有力促进了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位于南通的联合国农药剂型开发中心是亚太地区最先进的农药剂型开发中心,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农药剂型开发的仪器设备,完成了多项世界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依托该中心的7家孵化器和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南通化工新材料特色基地的成果转化和规模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江阴和海门是两个县级市,正是通过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才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成为我国县域经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成功典范。

2005年江阴市新材料产品的销售额达到180亿元,江阴沿江新材料产业基地是全国新材料产业规模最大、新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最多、集聚的规模型高新技术企业最密的县等;全国第一家产业基地--海门新材料产业基地,新材料成为海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是推动区域高新技术转移和辐射的最有效途径。

江苏城市群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相继建设,直接形成江苏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方面,这扩大了江苏城市群产业升级的“机会窗口”,对于科技资源配
置相对不足的江苏城市群以下诸城市如泰州市、常州市、南通市、镇江市和扬州市地区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成长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借助江苏地区城市群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江苏城市群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优势得以迅速形成。

而这又是促进江苏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提高的重要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