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的中文参考文献格式
国内参考文献格式
![国内参考文献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ad05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c.png)
国内参考文献格式
国内参考文献格式通常遵循《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的标准,这是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颁布的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中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普通图书:
作者.书名.版本(第X版).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例如:
李克强.中国经济新常态:理念、机遇与挑战.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2.期刊文章:
作者.题名.刊名,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陈清如.国内外电子商务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法学家,2005,6(2):142-155.
3.会议论文:
作者.论文题名.//会议名.会议地点:会议主办单位,年份:起止页码.
例如:
王宝忠.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第三届全国图像处理学术会议.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1:98-101.
4.报纸文章:
作者.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年月日):版次.
例如:
郭兵.数字图书馆学科知识库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人民日报,2016-01-20(7).
5.学位论文: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类型[学位论文].授予单位,年份.
例如:
李刚.中国刑法虚拟犯罪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12.
请注意,具体的著录格式可能因不同学科、期刊或出版社的要求而略有差异,建议在写作时参考具体的要求或样例。
参考文献格式国标
![参考文献格式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703ed94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3.png)
参考文献格式国标最近,我国出版单位、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几乎都采用国家标准《参考文献格式国标》(GB/T 7714),用于参考文献的格式化编写,以及论文附录的参考文献名录编排。
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参考文献格式国标》(GB/T 7714)等内容。
1.介《参考文献格式国标》(GB/T 7714)最初制定于2002年,2019年发布了最新版,该标准被称为“中国参考文献书写规范”,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控制参考文献格式,并统一参考文献的名录和书写格式。
该标准以《关于信息学科学等期刊论文的编著技术规范》(GB/T 16157)作为辅助,覆盖了比较现代的参考文献书写范围。
2.容《参考文献格式国标》(GB/T 7714)共计涵盖六大部分,分别是:(1)书籍、报刊、学位论文等文献标注书写要求;(2)期刊论文标注书写要求;(3)会议论文标注书写要求;(4)汇编文献标注书写要求;(5)标准文献标注书写要求;(6)法律文献标注书写要求。
3.准《参考文献格式国标》(GB/T 7714)作为一个国家标准,规范了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具体要求有:(1)参考文献必须采用中文标题,标题随文书写,不可独立单行;(2)参考文献必须填写全部信息;(3)参考文献引用时,必须准确;(4)参考文献引用时,一般使用定点法,一篇文献只能引用一次。
4.用《参考文献格式国标》(GB/T 7714)的应用已经普遍的带来很多好处,比如:(1)可提高学术水平,起到科学编写参考文献的作用;(2)更加便于编著方面的统一,使参考文献的核实与查阅更加方便;(3)有利于建立一个全面的参考文献数据库,减少重复研究,提高研究质量;(4)可有效繁荣学术交流,提高学术贡献和学术服务。
总之,《参考文献格式国标》(GB/T 7714)是我国编写参考文献的一个重要标准,真实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促进了参考文献的系统性、规范性、可靠性,为学术服务和交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文献引用格式标准
![中国文献引用格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4824e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8.png)
中国文献引用格式标准引用参考文献是学术研究和学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为了规范文献引用的格式,统一学术交流的需求,中国学术界制定了一套中国文献引用格式标准。
本文将介绍中国文献引用格式标准的基本要求和示例。
一、中文文献引用格式标准1. 书籍引用格式作者. 书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份.例如:王小明. 中国文化史.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2. 期刊文章引用格式作者. 文章题目. 期刊名, 年份, 卷号(期号):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例如:李晓红.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进展. 文学评论, 2015, 37(2): 56-68.3. 学位论文引用格式作者. 论文题目. 学位论文类型, 学位授予单位, 论文提交年份.例如:张大伟. 老年学生心理状态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 2018.4. 会议论文引用格式作者. 论文题目. 会议名, 会议地点, 会议日期.例如:赵宇明. 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控研究. 第十届地质工程学术年会, 重庆, 2019.二、英文文献引用格式标准1. 书籍引用格式Author. Title. Place of Publication: Publisher, Year.例如:Johnson, R. S. A History of China.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5.2. 期刊文章引用格式Author. Article Title. Journal Title, Year, Volume(Issue): Page Range.例如:Li, X. H. Recent Advances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2015, 37(2): 56-68.3. 学位论文引用格式Author. Dissertation Title. Degree Type, Degree Granting Institution, Year.例如:Zhang, D. W. A Study of Psychological State of Older Students. Master's thesi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2018.4. 会议论文引用格式Author. Paper Title. Conference Name, Conference Location, Conference Date.例如:Zhao, Y. M. Research on Geological Disaster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10th Annual Conference o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2019.三、注意事项在引用文献时,应遵循以下几点:1. 作者:按照文献上署名的作者顺序,带缩写或不带缩写都可以。
参考文献格式规范要求(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格式规范要求(仅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a301ebf70242a8956bece43e.png)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所引用之处以上脚[ ]的形式标出(大、小标题中不能有文献著录).列 入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 物上的文献.未正式发表的文献(包括私人通讯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必须引用时,应在 引用的当页下端用*标出。引用的网上出版物必须是固定的、可一直查阅的文献。提倡作者 在自己的文章中对国内外同行已发表的相关论文予以充分反映.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请遵照国家标准中顺序编码制的规定.作者只著录 3 位,其余用 “等”或“et al”代替,格式如下: 一、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 专著名(版次初版不写) [M]. 出版地: 出版社名称, 出版年.起始 页码 (当整体引用时不注).
示例 : [1] 邓延倬, 何金兰. 高效毛细管电泳(3 版)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100~105. 二、期刊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 刊名, 年, 卷(期): 起止页码. 示例: [1] 田进寿,白永林,刘百玉,等.瓦斯突出机理分析[J]. 煤炭学报, 2006, 31(5): 258~ 299. 三、论文集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题名[C]. 出版地(城市):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示例: [1] 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258~299. 四、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 论文题目[D]. 单位所在成市: 授予单位, 发表年. 示例: [1] 王玉新, 邰晓梅, 姜 杉. 三维虚拟设计环境下的机械产品概念设计[D]. 北京:中国 矿业大学(北京),1983. 五、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 报告题目[R]. 单位所在城市: 单位名称, 出版年. 六、报纸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N].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 [1] 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 1998-12-25(10). 七、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 专利号,出版日期. 示例: [1] 西 安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 光 折 变 自 适 应 光 外 差 探 测 方 法 [P]. 中 国 专 利 : 01128777. 1989-07-26. 八、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规范、法规等) [序号]主要责任者(任选).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 出版地(任选): 出版者(任选),出版 年(任选). 示例: [1] 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 [2] JT/T 623-2005, 集装箱吊具[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2005. 九、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 [C]. 出版地: 出版社名称, 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示例: [1]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 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 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68~471. 十、电子文献 对于载体为“MT(磁带)”“DK(磁盘)” “CD(光盘)” “OL(联机网络)”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和“EB(电子公告)”等的文献,将对应的印刷版的[文献类型标志]换
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
![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54f69e4bfe4733687e21aaeb.png)
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
其格式为:(一)专著示例[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二)论文集示例[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示例[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四)期刊文章示例[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 5(3).(五)学位论文示例[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六)报告示例[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五、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封二[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如: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b.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3]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c.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d.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如:[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e.报告[序号]主要责任.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例如:[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f.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例如:[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g.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1]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h.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1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i.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例如:[21]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引用文献的规范格式
![引用文献的规范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196a0b4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b.png)
引用文献的规范格式
中文格式引用文献,是指在参考文献编写中,需要按照指定格式引用
文献的简要信息,以达到便于读者查阅文献的目的。
中文格式引用文献,首先按照“作者”、“题名”、“出版物”和“发表时间”
四部分组成,作者摆在最前面,它是编写文献参考的基础,而发表时
间则一般放在最后;每部分的内容采用顺次的顺序,将要引用的文献
内容一一列出;同时,在作者的编写部分,如果有多个作者的话,每
个作者的姓名之间,采用使用“、”作为分隔,而对未知作者时,则使
用“未知”;当某一项内容为空,则多余项略去不写。
例如:
张三、李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1-10。
又如:未知,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与政府行动关系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2-07。
总之,中文格式引用文献,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四部分,进行编写:
作者、题名、出版物、发表时间,并且以此信息的严谨性、完整性以
及简洁性来体现作者文献编写的规范性,才能够使文献引用更加精准
有效,更加便于读者进行阅读,利于文献研究和共享文献知识资源。
参考文献格式--国标
![参考文献格式--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1116b29c2cc58bd63186bddc.png)
《中国文字学报》参考文献格式一、参考文献著录项目a. 主要责任者 (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 文献起止页码。
g.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二、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 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S P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 (database) 、计算机程序 (computer program) 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参考文献格式 标准
![参考文献格式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4aa43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c.png)
参考文献格式标准在学术写作中,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格式十分重要。
正确的参考文献格式不仅可以提高文档的可信度,还可以避免抄袭和侵权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介绍参考文献格式的标准,帮助大家规范学术写作,提高论文的质量。
首先,参考文献的格式一般包括书目著录和文中引用两部分。
书目著录是在论文末尾列出所有引用过的文献的详细信息,而文中引用则是在论文中标注出每个引用文献的出处。
在书目著录中,一般包括作者、文献题目、出版信息等内容。
具体格式如下:书籍:[1] 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期刊文章:[2] 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网页文献:[3] 作者.文章题目.网站名.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网址。
在文中引用时,一般采用作者-年份制,即在引用处标注作者姓氏和出版年份。
如果直接引用文献中的内容,还需要标注具体的页码或段落号。
在学术写作中,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格式十分重要。
正确的参考文献格式不仅可以提高文档的可信度,还可以避免抄袭和侵权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介绍参考文献格式的标准,帮助大家规范学术写作,提高论文的质量。
首先,参考文献的格式一般包括书目著录和文中引用两部分。
书目著录是在论文末尾列出所有引用过的文献的详细信息,而文中引用则是在论文中标注出每个引用文献的出处。
在书目著录中,一般包括作者、文献题目、出版信息等内容。
具体格式如下:书籍:[1] 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期刊文章:[2] 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网页文献:[3] 作者.文章题目.网站名.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网址。
在文中引用时,一般采用作者-年份制,即在引用处标注作者姓氏和出版年份。
如果直接引用文献中的内容,还需要标注具体的页码或段落号。
在学术写作中,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格式十分重要。
正确的参考文献格式不仅可以提高文档的可信度,还可以避免抄袭和侵权的问题。
参考文献格式 国标
![参考文献格式 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d0bad8c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5.png)
参考文献格式国标
国标参考文献格式是指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学术文献引用格式。
根据国标 GB/T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学术文献的
引用应包括作者、文献题目、刊名、卷期号、页码和出版年份等信息。
在文中引用时,应标注作者姓氏和出版年份。
下面是国标参考
文献格式的一般规范:
1. 专著,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 期刊文章,作者.文章题目.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年份:起
止页码.
4. 会议论文,作者.题名.见: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
年份:起止页码.
5. 报纸文章,作者.文题.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6. 网络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的出版或更新日期[引用日
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以上是国标参考文献格式的一般规范,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引用的文献类型进行适当调整。
在撰写学术论文或其他文献时,应当严格按照国标的规定进行参考文献的著录,以确保引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中文引用参考文献格式
![中文引用参考文献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70f0ec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5.png)
中文引用参考文献格式
在中文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格式通常遵循以下几种方式:
1. 书籍的引用格式:
姓,名. 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2. 期刊文章的引用格式:
姓,名. "文章标题." 期刊名,卷号(期号),页码,出版年份.
3. 学位论文的引用格式:
姓,名. "论文标题." 学位论文类型,学位授予单位,论文提交年份.
4. 会议论文的引用格式:
姓,名. "论文标题." 会议名称,会议地点,页码,出版年
份.
5. 网络资源的引用格式:
作者(若有). "文章标题." 网站名称,访问日期. [在线]. 可用网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一般情况下的引用格式,具体的引用
规范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或出版机构有所差异。
因此,在撰
写论文时,最好根据具体要求参考相关的学术规范或期刊的投稿指南,以确保引用格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同时,在引用参考文献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引用文献的数量应适度,避免过多或过少。
2. 引用文献应尽量选择近期的研究成果,以保持信息的更新性。
3. 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明具体的页码或章节号,以便读者查找
相关内容。
4. 引用他人观点或研究成果时,应注明出处,避免抄袭和侵权
行为。
总之,正确的引用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为研究提供支持和证据,还能够展示作者对相关研究的了解和尊重。
因此,在撰写论文时,务必认真对待引用参考文献的格式和规范。
中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
![中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0a9fe6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5.png)
中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参赛论文最后应有相应的参考文献,并以“参考文献”的字样出现。
1.正文中,除引用马列主义原著外,对观点、数据等的引用一律采用编年注格式,即标明作者、年份,并视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标注页码。
2.文后的参考文献应与文中的引用文献一一对应。
B∣J:在正文中提及的文献,应在文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详细信息;文后的参考文献中,不应出现正文中没有提及的文献。
3.文后参考文献编号为L2.3.……,先中文文献,后英文文献,按照拼音和字母顺序A-Z升序排列。
4.参考文献与正文之间空一行。
参考文献统一为六号黑体、单倍行距,段落首行无缩进;中文一律使用宋体,英文和阿拉伯数字使用TimesNewROman字体。
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请严格按照如下要求撰写。
(一)中文文献中文文献如有两名或两名以上作者,中间用顿号隔开。
1.中文著作中文著作的文献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社XX年版。
2.中文译著中文译著的文献格式为:[国另力作者:《书名》,译者,出版社XX年版。
3.中文期刊中文期刊的文献格式为: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XX年第X期。
4.中文报纸中文报纸的文献格式为:作者:《文章标题》,《报纸名》义X年X月义日。
5.析出文献析出文献的格式为:文章作者:《文章标题》,载编著者主编《书名/文集名》,出版社XX年版。
6.未刊文献(会议论文或工作论文)会议论文的格式为:作者:《论文标题》,XX会议论文,X年X月。
示例如下:工作论文的格式为:作者:《论文标题》,XX单位工作论文,论文编号,年份。
(二)网络信息由于网络信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欠缺,本赛不推荐在参考文献中出现网址。
事实上,许多网络信息都有相应的刊出文献出处,特别是新闻时事等信息都有公开的报纸报道,完全可以采用前述中文报纸的格式来形成一条完整的参考文献信息。
如果必须使用网络信息,建议采用如下格式:作者(责任者):《文章标题》,网站名称,X年X月义日。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7f8de2fe81c758f5f61f6768.png)
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A——文章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 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F. & I.Gordon.;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1.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2.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3.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5.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6.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7.专利【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举例】[13]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 1989–07–26.8.标准【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举例】[14]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9.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10.电子文献【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举例】[16]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 ///pub/wml.txt/980810–2.html, 1998–08–16/1998–10–04.[17] 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11.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三、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b4ea71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f.png)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如下:
1. 空两行,居中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
“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
2.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中括号表示,如[1][2][3][4][5]…,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英文句号“.”结束。
3. 参考文献条目应该尽量精简,作者、文献名称、出版年份等基础信息必须齐全。
4. 参考文献中的作者、文献名称、出版年份等均应与所引用的原文一致,无须再做改动。
5. 参考文献如为电子版,请注明网址。
6. 参考文献应按照论文所涉及的专业领域进行分类,并按照相应的顺序进行排列。
7. 参考文献中的文献名称应使用中文,如引用的是英文文献,应将文献名称翻译成中文。
8. 英文参考文献应使用小写字母书写,年份用缩写形式,如2005写成05。
总之,中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比较严格,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以确保论文的学术性和规范性。
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及其实例
![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及其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8a95e0f9bd64783e08122b0d.png)
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很多,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格式都要符合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但实际中很多出版社和期刊对论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1 专著著录格式[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95.26~28(in Chinese)例:[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2 期刊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28(3):249~252(in Chinese)3论文集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4]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410~416例:[5]Odoni A R. 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A]. In: Odoni A R, Szego G,eds. 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s[C]. Berlin:Springer-Verlag,1987.269~2984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例:[6]金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5 科技报告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年例:[7]Kyungmoon Nho.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zzylogic[R].AIAA-98-4484,19986 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例:[8]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7 专利著录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例:[9]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068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10]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pub/wm1.txt...8-16/1998-10-04说明:①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按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②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不加缩写点(见例2).③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见例3).④在著录中文参考文献时应提供英文著录,见例1、例3.⑤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1,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2.⑥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为: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表1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标识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表2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科技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的功能与作用(1)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作者的论点提供有力的论据,而且可以精练文字节约篇幅,增加论文的信息量,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0f33e3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6.png)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要求篇一: 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要求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要求。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三、举例〔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17—323〔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103-105〔4〕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2、专著〔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New Y ork: Spring-Verlag,19693、论文集〔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 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2 〕Chrisstoffels L A J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5、专利文献〔1〕Hasegawa, Toshiyuki, Y 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2 〕仲前昌夫,佐藤寿昭.感光性树脂〔P 〕.日本,特开平09-26667.1997-01-28〔3〕Y 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1999-11-22〔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6、技术标准文献〔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7、报纸〔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8、报告〔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9、电子文献〔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如: :[1]慕亚平:《当代国际法原理》,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2]李红云:《人道主义干涉的发展与联合国》,载于《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第一卷; [3]程晓霞:《国际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编辑本段示例参考文献的格式:汉语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
![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5fa144c1bed5b9f3f80f1c79.png)
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一、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
其格式为:(一)专著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二)论文集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示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四)期刊文章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五)学位论文示例 [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六)报告示例 [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五、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封二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 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①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参考文献及注释规范
![参考文献及注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d05bd2e192e45361066f52a.png)
一、基本概念(1)“注释”指作者进一步解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注释安排在当页页脚,用带圈数字表示序号,如注①、注②等,注释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
(2)“参考文献”指作者引文所注的出处,一律放在论文尾末,文中设序号[1] ,参考文献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
页码置于文中序号之后,例:[1](P12)。
(3)“参考文献”也指虽未直接引述别人的话、但参考了别人著作和论文的意思,应在段中或段末设序号[1] ,并在文末注明。
本项与第2项不必分列,交叉排序即可。
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
此种情况可以不注明页码。
(4)同一参考文献多次被引用,文末只标一个序号,文中应多次出现同一序号,在文中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所引文献的不同页码或篇名。
(5)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集中列于文末;注释则是作者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列于该页地脚(以脚注形式标出)。
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注释序号则用数字加圆圈标注,位于标点符号之后;若是直接引文,则位于后引号之后。
二、中文参考文献及注释规范(一)、文后参考文献及其随文夹注格式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末,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小圆点“.”结束。
引文的起止页码以随文以夹注的形式、用6号宋体标出,其格式为:[序号](p×)。
各类参考文献及其在正文中夹注的格式及示例如下: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M].卷三.[4] 人事部一·叙人[A].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5] 皇甫湜. 皇甫持正文集[M]. 卷四.四部丛刊本.[6] 房玄龄等.晋书·司马彪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7] Chester. The Rise of British Industrial Society[M]. Longman, 1982.以例[6]、[7]为例,其随文夹注格式分别为:[6](p.4142.)、[7](p.28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可列于参考文献表的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会议论文集、专利和学位论文等。
其著录格式分别如下(注意标点符号):
(1) 图书:[顺序编号] 作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作者名之间用逗号分隔;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英文加“et al”)).书名.版本(第×版).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页~止页
如(图书页码常省略):(外文图书也可不严格遵循“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但必须把姓名缩写展开)
陈贵海, 李振华. 对等网络:结构、应用与设计.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Kegen Yu, Ian Sharp, Y. Jay Guo. 地面无线定位技术. 催逊学,汪涛译.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 期刊:[顺序编号] 作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作者名之间用逗号分隔;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英文加“et al”)).文章名称.期刊名称,年号,卷号(期号):起页~止页
如:(外文期刊论文也可不严格遵循“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但必须把姓名缩写展开)
[1]方启明, 杨广文, 武永卫, 等. 基于P2P的Web搜索技术. 软件学报, 2008, 19(10): 2706-2719
[2]周傲英, 杨彬, 金澈清, 等. 基于位置的服务:架构与进展. 计算机学报, 2011, 34(7): 1156-1166
[3] Liu Yunhao, Yang Zheng. Location, Localization, and Localizability.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25(2): 274-297
[4] Stephan Winter. Indoor Spatial Infor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3-D Information Modeling, 2012, 1(1): 25-42
[5] Hui Liu, Houshang Darabi, Pat Banerjee, et al. Survey of Wireless Indoor
Positioning Techniques and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 Part C: Applications and Reviews, 2007, 37(6): 1067-1080
(3) 会议论文集:[顺序编号] 作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作者名之间用逗号分隔;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英文加“et al”)).文章名称.见(英文用“in”):论文集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页~止页
如:(外文会议论文也可不严格遵循“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但必须把姓名缩写展开)
Anshul Rai, Krishna Kant Chintalapudi, Venkata N. Padmanabhan, et al. Zee: Zero-Effort Crowdsourcing for Indoor Localization. In: Proc of 18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MobiCom'12). New York, NY, USA. 2012. New York, USA: ACM Press. 293-304
(4) 专利:[顺序编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年. 起页~止页
如:
(5) 学位论文:[顺序编号] 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年份.
如:(外文学位论文也可不严格遵循“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但必须把姓名缩写展开)
汪娜. 面向室内空间的时空数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科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