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构造

合集下载

梁配筋图解_(很全)演示教学

梁配筋图解_(很全)演示教学

小提示:也有的设计图,把对梁 的集中标注,用习惯方法标注。 把第二行中的通长筋,写在了第 三行。规则中的三、四行,依次
改成了四、五行。
注释
图 2-1-2 梁的集中标注(习惯法)
第二节 梁集中标注逐项图解
一、梁的集中标注中第一行的习惯注法
小提示:设计院自已的习惯标注或该设计院 内部规定
图 2-2-1地下室层 梁的集中标注第一行
图 2-4-1梁的集中标注中第四行习惯注法 提示:第四行的习惯 注法包含两个内容: 一个是构造钢筋;另一 个是抗扭钢筋
图2-4-2是将构造筋放在梁的两侧中间 部位(沿高度三等分)。构造筋是由
箍筋和拉筋来固定它的位置
图 2-4-2轴测投影示意图
上图特意将构造筋从图 2-4-2中移出,再添画
拉筋
图 2-4-3梁的第四行标注纵向受扭筋
比较少见。
(四)抗震梁中在箍筋加密区标注箍筋数量的方 法
图 2-2-13加密区箍筋数量的标注法
图 2-2-14框架梁加密箍筋的构造示意
(五)非抗震梁且为两肢箍筋标注箍筋法 图 2-2-15非抗震梁两肢箍筋集中标注 图 2-2-16非抗震梁两肢箍筋构造示意
(六)梁的集中标注中第二行的规则示例注法
等级由HPB235提高到HRB335
图 2-2-10以框架梁第二行集中标注 图 2-2-11框架梁集中标注的四肢箍筋
(三)抗震梁同时有四肢或两肢箍筋的标注法
图 2-2-12框架梁同时有四肢或两肢箍筋的标注 在一根抗震梁中,同时配置双肢和4 肢:在加密区配置4肢பைடு நூலகம்在非加密区 配置双肢。这种情况在园林景观中
图示
图 2-2
第三节引入钢筋混凝土结构图平法制图的基本概念
集中标注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报告-钢筋混凝土梁配筋要求及说明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报告-钢筋混凝土梁配筋要求及说明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要求及相关说明钢筋混凝土梁中一般配置下面几种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纵向构造钢筋,如图1所示。

结合受力计算要求和长期工程实践经验,梁内的钢筋选型、数量、布置构造及验算均形成一定要求,下面对这几类钢筋分点说明。

图1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示意1、纵向受力钢筋对于钢筋选型来说,梁内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级和HRB500级,常用直径为12mm 、14mm 、16mm 、18mm 、20mm 、22mm 和25mm 。

设计中若采用两种不同直径的钢筋,为便于在施工中能用肉眼识别,钢筋直径相差至少2mm 。

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大于等于300mm 时,不应小于10mm ;当梁高小于300mm 时,不应小于8mm 。

为了便于浇筑混凝土以保证钢筋周围混凝土的密实性,纵筋的净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钢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30mm 和1.5d (d 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 和d 。

梁下部纵向钢筋配置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

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中,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 和d 。

上、下层钢筋应对齐,不应错列,以方便混凝土的浇捣。

验算时纵向受力钢筋需满足最小配筋率。

规范规定,受弯构件其一侧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和0.45y t f f /中的较大值。

2、箍筋梁的箍筋宜采用HRB400级、HRB335级,少量用HPB300级钢筋,常用直径是6mm 、8mm 和10mm 。

常见形式有单肢箍、双肢箍和四肢箍三种。

当梁高大于800mm 时,直径不宜小于8mm ;当梁高小于或等于800mm 时,直径不宜小于6mm ;当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 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

对于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梁高大于300mm 时,仍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梁高为150~300mm 时,可仅在构件端部各l 0/4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l 0为梁的跨度。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构造要求
(2)内力包络图
将各种内力组合情况下的内力图,画在同一张图上,形 成内力叠合图,其外包线称为“内力包络图”。
11
分析以下两跨连续梁的弯矩包络图
Q=30kN G=30kN
2m
2m
2m
2m
2m
2m
12
Q=30kN G=30kN 2m 2m 2m 2m 2m 2m
Q=30kN G=30kN 2m 2m 2m 2m 2m 2m
梁高度h主-板的厚度h板) ×负载宽度L1+梁侧 抹灰重量
主梁受到的集中活荷载设计值Q主=
板面活载设计值q板×负载面积L1×L2 8
模块5 结构设计计算
三、内力计算(求内力)
受弯构件所需要求的内力为M和V
计算方法:弹性法和塑性法
弹性法严谨,配筋量多。 塑性法经济,但易开裂,下列构件不能采用,
①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 ②对裂缝宽度有较高要求的结构; ③重要部位的结构。
9
弹性法计算内力
10
(1)荷载的最不利组合
满布的恒荷载+最不利的活荷载布置 活荷载最不利的布置原则: 1)求某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 后隔跨布置活荷载; 2)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 荷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荷载。 3)求某支座边最大剪力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 荷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荷载,与支座最大负弯矩的布置 相同。
力的作用。附加横向钢筋有附加箍筋(不少于2φ 6)和附 加吊筋(不少于2φ 12)两种类型,宜优先选用附加箍筋。
23
4)主梁与次梁相交处上部钢筋布置按下图:
计算主梁负筋时,单排筋h0=h-(55~60)mm,双排筋 h0=h-(80~90)mm 板受力负筋

板配筋构造要求(5篇范例)

板配筋构造要求(5篇范例)

板配筋构造要求(5篇范例)第一篇:板配筋构造要求板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

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 或250mm。

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

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钢筋直径)。

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

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二、分布钢筋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5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图(2)

5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图(2)

不应断开 应对齐
倾斜角度不一致 (b) 不好
钢筋必须编号,每类钢筋(即型式、规格、长度相同的钢筋)无论根数多 少只编一个号。编号顺序应有规律,一般为自下而上,自左至右,先主筋 后分布筋。编号字体规定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小圆圈内,小圆圈的直径为 6mm,编号小圆圈和引出线均为细实线,引出线应指到相应的钢筋上。
为了增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锚固能力,将光面钢筋的端部做成弯钩。 如果采用螺纹钢筋,一般不需要弯钩。 1)标准的半圆弯钩:一个弯钩需增加长度为6.25d。 2)箍筋弯钩: 箍筋分为封闭式、开口式、抗扭式三种。
3d
3.5 d 3.5d
6.25d
半圆弯钩
4.25d
直角弯钩
封闭式 箍筋
开口式 抗扭式
箍筋
箍筋
1、钢筋的分类

受力筋
箍筋
1)受力筋:构件中承受拉应力和压应力的钢筋。 2)箍筋: 构件中承受一部分剪力,并固定纵向钢筋的位置。 3)架立筋:与梁内受力筋、箍筋一起构成钢筋的骨架。 4)分布筋:与板内受力筋一起构成钢筋的骨架,垂直于受力筋。 5)构造筋:因构造要求和施工安装需要配置的钢筋。
2、钢筋的弯钩
2 Ф10
2 Ф10
Ф8@200 2Ф14 1Ф14
Ф8@200
1Ф14 2Ф14
弯起筋
架立筋
受力筋
箍筋
(1)钢筋布置图:主要是表明构件内部钢筋的分布
情况,所选用的视图、断面图必须具有代表性,充分 而清楚地表达钢筋的布置。
2 Ф10
2 Ф10
Ф8@200 Ф8@200
1Ф14
2Ф14
2Ф14
(2)钢筋详图:钢1Ф筋14 成型图,是表达构件中每种钢筋加工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构造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构造
问题二:结构施工图的表达
目前,通常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表达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简称平法施工图)。平法施工 图一般是由各类构件(梁、柱、墙、板等)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组成。各类 构件的平法施工图是按照平法制图规则,在按结构(标准层)绘制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示各 构件的尺寸、配筋等信息。出图时,一般按基础、柱、剪力墙、梁、板、楼梯及其他构件的顺 序排列。标准构造详图表明结构构件及节点处钢筋的施工构造做法。
第二节 柱配筋构造
相邻纵 筋接头 高差35d
机械或焊 接接头
相邻纵 筋接头 高差35d
第二节 柱配筋构造
1.KZ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相邻纵 筋接头 高差35d
机械或焊 接接头
相邻纵 筋接头 高差35d
位于同一连接 区段内钢筋搭 接接头面积百 分率一般情况 下不宜大于 50%。同一连
接区段内纵向钢 筋接头面积百分 率为该区段内有 接头的纵向受力 钢筋截面面积与 全部纵向受力钢 筋截面面积的比 值(见图10.2.8)。
KZ纵向钢筋连接构 造见图10.2.1。 柱纵筋一般采用电 渣压力焊或机械连 接接长。
第二节 柱配筋构造
无地下室的嵌固部位一般为基础顶面,有地下室时,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院指定嵌固部位
一. 柱身钢筋构造
1.KZ纵向钢筋 连接构造
KZ纵向钢筋连接 构造见图10.2.1。 柱纵筋一般采用 电渣压力焊或机 械连接接长。
基础内附 加箍筋间 距≤500
相邻纵 筋接头 高差35d
纵筋伸出基础顶面 的长度取柱净高的 1/3 、 柱 宽 、 500mm的最大值
图10.2.12 筏形基础有 中间钢筋网 时柱插筋排 布构造 《18G9013》P.1-11
图10.2.6 柱插筋在基础中的排布构 《18G901-3》P.1-10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构造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构造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构造在建筑领域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而配筋构造则是其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之所以能够在建筑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因为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能够相互配合,优势互补。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性能较弱;而钢筋则具有出色的抗拉性能。

通过合理的配筋构造,将钢筋布置在混凝土中,能够使结构在承受各种荷载时具备良好的性能。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种类繁多。

常见的有热轧钢筋、冷轧钢筋等。

热轧钢筋又包括 HRB335、HRB400 等不同的型号,每种型号的钢筋在强度、延展性等方面都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进行选择。

配筋构造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要使钢筋在结构中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这就需要考虑到钢筋的布置位置、数量和间距等因素。

例如,在梁的配筋中,通常在梁的底部配置受拉钢筋,以承受梁在弯曲时产生的拉力;在梁的顶部配置受压钢筋,增强梁的抗压能力。

同时,还需要配置箍筋,以提高梁的抗剪性能,并约束混凝土,防止其过早开裂。

对于板的配筋,一般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两种情况。

单向板通常沿着短边方向配置主要受力钢筋,而在长边方向配置分布钢筋。

双向板则在两个方向都配置受力钢筋。

钢筋的间距要根据板的厚度、荷载大小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以保证板在受力时能够均匀承载,不出现过度变形或开裂。

在柱的配筋中,纵筋主要承受压力和弯矩产生的拉力,箍筋则起到约束纵筋和混凝土的作用,提高柱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纵筋的直径和数量要根据柱所承受的荷载和轴压比等要求进行计算确定,箍筋的间距和形式也要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在钢筋的连接方面,常见的方式有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连接。

焊接连接具有连接强度高、施工效率高等优点,但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机械连接可靠性好,适用于大直径钢筋的连接;绑扎连接施工简便,但连接强度相对较低。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并确保连接质量符合要求。

板配筋构造要求

板配筋构造要求

板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

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

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

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钢筋直径)。

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

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二、分布钢筋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构造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构造

分布钢筋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 力钢筋垂直,其作用是将荷载均匀地传递给 受力钢筋,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 同时也可抵抗因棍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在 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应力。受力钢筋 可按构造配置,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 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 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 0.15% 。其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 250mm。
一、梁和板的一般构造规定 (一)梁的配筋构造 梁中通常配置有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及架 立钢筋。当梁的截面高度较大时,还应在梁侧设置纵向构 造钢筋。梁内钢筋的形式和构造如图6-2-1所示。
纵向受拉钢筋布置于梁的受拉区,承受由弯矩产生的 拉应力,其直径和根数应通过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来确定。 梁中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级或HRB335级,常用直径 为12-32mm,当梁高h≥300mm,不应小于lOmm;当h<300mm 时,不应小于8mm。为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和便 于浇筑混凝土,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 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下部纵向钢筋水平 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纵向钢筋应尽量布置在 一层,当一层排不下时可布置成两层,各层钢筋之间的净 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当梁的下部钢筋配置多于二层时, 二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中距应比下面层的中距增大一倍。 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纵向钢筋根数,当梁宽b≥lOOmm 时, 不宜少于2根;当梁宽b<lOOmm时,可为l根。
通常空心板的孔洞为圆孔,板的厚度通常为120mm、 180mm、240mm3种。板长多按房间的开间或进深的大小而 定,一般有L=3.Om,3.6m,…,6m,多按0.3m进级,板的 宽度通常有600mm、900mm和1200mm3种。

钢筋混凝土配筋原理

钢筋混凝土配筋原理

钢筋混凝土配筋原理
钢筋混凝土配筋原理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使用钢筋来增加其强度和耐久性的方法。

配筋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拉筋与受压区配筋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而钢筋主要承受拉力。

为了增加结构的抗拉能力,钢筋主要布置在受拉区域,如梁的底部和柱的四角。

2. 受弯构件配筋原理:在受弯构件中,如梁和板块,钢筋应按照受力要求布置在受拉和受压区域。

在梁中,钢筋主要布置在底部受拉区域,以承受弯矩产生的拉力。

在板块中,钢筋主要布置在受拉区域,以增加结构的抗弯能力。

3. 剪力墙配筋原理:剪力墙是一种承受水平荷载和抗剪力的结构构件。

在剪力墙中,钢筋主要布置在剪力墙的竖向构件(墙柱)中,以增加结构的抗剪能力。

4. 柱配筋原理:柱是支撑整个结构重力和水平荷载的竖向构件。

在柱中,钢筋应布置在受拉和受压区域,以增加结构的抗弯和抗压能力。

5. 基础配筋原理:基础是承受结构重力并将其传递到地基的构件。

在基础中,钢筋主要布置在受拉区域,以承受由结构重力引起的拉力和水平荷载引起的剪力。

以上是钢筋混凝土配筋原理的基本要点。

通过合理的配筋设计和施工,可以使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板的配筋率示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示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构造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

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

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箍筋,拉筋,构造腰筋,架立筋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表9.5.1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9.5.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2条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3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M u≥Mcr (9.5.3)式中Mu--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范公式(7.2.1-1)、(7.2.2-2)或公式(7.2.5)计算,但应取等号,并将M以Mu代替;Mcr--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按本规范公式(8.2.3-6)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6第10.1.6条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四分之一(图10.1.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7第10.1.7条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当柱角或墙的阳角突出到板内且尺寸较大时,亦应沿柱边或墙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构造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

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

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箍筋,拉筋,构造腰筋,架立筋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表9.5.1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9.5.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2条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第9.5.3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M u≥Mcr(9.5.3)式中Mu--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范公式(7.2.1-1)、(7.2.2-2)或公式(7.2.5)计算,但应取等号,并将M以Mu代替;Mcr--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按本规范公式(8.2.3-6)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6第10.1.6条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四分之一(图10.1.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7第10.1.7条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当柱角或墙的阳角突出到板内且尺寸较大时,亦应沿柱边或墙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ppt模版课件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ppt模版课件

1
2
4
3
整体现浇式楼盖具有整体性好,适应性强,防水性好等优点,适用于下列情况:
楼面荷载较大、平面形状复杂或布置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对于防渗、防漏或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高层建筑。
双向板:两个方向弯曲。
单向板: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
如图:某四边支撑板,受均布荷载作用。
一.单向板与双向板
01
02
*
C.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或该支座左右截面最大剪力时,应在该支座 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2.内力计算 (1)对于相应的荷载及其布置,当等跨或跨差小于等于10%时,可直接查表用相应公式计算(如查P.130--136); (2)公式中的荷载应为折算荷载,其他相同。 3.内力包络图 (1)意义:确定非控制截面的内力,以便布置这些截面的钢筋。 (2)内力包络图的作法:见附图,以五跨连续梁为例加以说明。 步骤1:由于对称性,取梁的一半作图;
*
对于(2):由于支座约束作用将在板内产生轴向压力,称为薄膜 力或薄膜效应,它将减少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这种有利作用在计算内力时忽略,但在配筋计算时通过折 减计算弯矩加以调整。 对于(3):主要为计算简单。 对于(4):方便查表计算,可由结构力学证明。 2.计算单元和从属面积 (1)计算单元:板—取1米宽板带; (见附图) 次梁和主梁—取具有代表性的一根梁。 (2)从属面积:板—取1米宽板带的矩形计算均布荷载; (见附图) 次梁和主梁—取相应的矩形计算均布和集中荷载。
塑性铰 理想铰 A:能承受(基本不变的)弯矩 不能承受弯矩 B:具有一定长度 集中于一点 C:只能沿弯矩方向转动 任意转动 (3)塑性铰的分类 钢筋铰—受拉钢筋先屈服,适筋截面;(转动大、延性好); 混凝土铰—混凝土先压碎,超筋截面;(转动小、脆性)。 (4)塑性铰对结构的影响 A:使超静定结构超静定次数减少,产生内力重分布; B:塑性铰出现时,只要结构不产生机动,仍可承受荷载;或者 说,当出现足够的塑性铰,使结构产生机动时,结构才失效。

一般板配筋要求讲解

一般板配筋要求讲解

钢筋混凝土梁、板是房屋建筑中典型的受弯构件。

按板的受弯情况,可分为单向板与双向板;梁(板)按支承情况分,可分为简支梁(板)与多跨连续梁(板)。

1.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受力特点两对边支承的板是单向板,一个方向受弯,而双向板为四边支承,双向受弯。

若板两边均布支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但小于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2.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现浇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一般均为多跨连续梁(板)。

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是主要内容,配筋计算与简支梁相同。

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

因此,跨中按最大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

钢筋的截断位置按规范要求截断。

(二)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要求板的厚度与计算跨度有关,应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同时考虑经济和施工上的方便。

屋面板一般不小于60mm,楼板一般不小于80mm。

板中通常配制两种钢筋:受力主筋和分布钢筋。

1.一般配筋要求(1)受力钢筋受力钢筋沿板的跨度方向设置,位于受拉区,承受由弯矩作用产生的拉力,其数量由计算确定,并满足构造要求。

如:单跨板跨中产生正弯矩,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板的下部;悬臂板在支座处产生负弯矩,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板的上部。

受力钢筋常采用HPB235钢筋,也可采用HRB335钢筋,直径常采用6mm、8mm、10m、12mm。

在同一块板中钢筋直径相差应不小于2mm,钢筋直径种类不宜多于2~3种,以免引起施工时互相混淆。

当采用绑扎钢筋作配筋时,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

(2)分布钢筋分布钢筋是与受力钢筋垂直均匀布置的构造钢筋,位于受力钢筋内侧及受力钢筋的所有转折处,并与受力钢筋用细钢丝绑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筋骨架。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设计方法与实例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设计方法与实例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设计方法与实例一、前言钢筋混凝土梁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构件,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对于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而梁的配筋设计则是梁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梁配筋设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配筋设计方法1. 确定截面尺寸和受力状态在进行梁的配筋设计前,首先需要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受力状态。

梁的截面尺寸根据受力要求、构造要求和材料要求等多种因素来确定。

而梁的受力状态则一般可以分为弯曲受力、剪力受力和轴力受力等三种情况。

2. 计算弯矩和剪力在确定梁的受力状态后,需要根据受力情况来计算梁的弯矩和剪力。

弯矩是指在梁上产生的弯曲力矩,而剪力则是指在梁上产生的剪力。

弯矩和剪力的计算可以通过静力分析或有限元分析等多种方法来进行。

3. 确定配筋类型和数量在计算弯矩和剪力后,需要根据强度要求来确定梁的配筋类型和数量。

根据不同的受力状态和要求,梁的配筋类型可以分为弯曲钢筋、箍筋、斜向钢筋等多种类型。

而配筋数量则需要根据计算结果来进行确定。

4. 进行配筋计算在确定配筋类型和数量后,需要进行配筋计算。

配筋计算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钢筋的直径和间距,二是计算配筋的受力性能。

(1)确定钢筋的直径和间距确定钢筋的直径和间距需要根据受力要求和钢筋的受力性能来进行。

钢筋的直径一般可以根据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截面面积来确定。

而钢筋的间距则需要根据钢筋的直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等因素来进行计算。

(2)计算配筋的受力性能计算配筋的受力性能需要考虑配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等因素。

根据计算结果来确定配筋的受力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5. 进行配筋布置在配筋计算完成后,需要进行配筋布置。

配筋布置需要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受力状态、配筋类型和数量等因素来进行,以保证梁的受力性能和施工性能。

三、配筋设计实例以下是一道配筋设计的实例:假设一跨连续梁的跨度为8m,宽度为0.6m,深度为0.8m,混凝土等级为C30,受力状态为弯曲受力,弯矩为150kN·m,剪力为20kN,要求设计一种合理的配筋方案。

梁配筋图解(很全)

梁配筋图解(很全)
梁的配筋计算
受弯构件的配筋计算
总结词
受弯构件在承受弯矩时,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纵向钢筋来承受拉压应力,确保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 性。
详细描述
在受弯构件的配筋计算中,需要考虑弯矩大小、构件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强度等级等因 素,通过计算确定纵向钢筋的数量、直径和间距,以满足构件的承载力要求。
受压构件的配筋计算
的影响。
03
梁的钢筋种类
受力钢筋
受力钢筋
是梁中承受拉应力和压应 力的主要钢筋,通常采用 直径较大的钢筋。
受力钢筋的放置
根据梁的跨度和受力情况, 受力钢筋放置在梁的上部 或下部,具体位置根据计 算确定。
受力钢筋的连接
受力钢筋通常需要焊接或 绑扎连接,以确保其整体 受力性能。
箍筋
箍筋
是用来固定受力钢筋位置,传递 剪力及限制混凝土裂缝开展的钢
架立钢筋可以确保梁中其他钢筋 的位置正确,使整个梁的钢筋网
保持稳定。
分布钢筋
分布钢筋
是用来传递混凝土的收缩应力,防止混凝土开裂 的钢筋。
分布钢筋的形式
分布钢筋通常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以垂直或水 平方向布置在梁中。
分布钢筋的作用
分布钢筋可以均匀传递混凝土的收缩应力,防止 混凝土在梁中产生裂缝。
04
配筋方式
基础梁的配筋方式通常为 上下两排钢筋,上排钢筋 主要承受拉力,下排钢筋 主要承受压力。
主梁
定义
主梁是指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梁,通常位于楼板或屋顶之上。
特点
主梁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因此其截面尺寸和配筋都比较 大。
配筋方式
主梁的配筋方式通常为上下两排钢筋,上排钢筋主要承受 拉力,下排钢筋主要承受压力。此外,主梁的两侧通常还 会设置箍筋以提高梁的抗剪承载能力。

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板是在混凝土工程中重要的加固元素之一,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使结构能够抵御外力的冲击。

因此,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构造必须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以确保其力学性能。

首先,钢筋混凝土板的布筋应根据结构的要求,采用合理的间距布置合理的布置,以满足结构的抗剪抗压力学性能,并加固它们之间的粘结力。

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结构的抗剪抗压性能。

而且,钢筋混凝土板的纵向配筋应根据工作状态、受力情况和抗压力学性能,采用多层、叠加、多股或斜向排列的方式,以满足设计要求。

其次,应考虑垂直抗压配筋的要求,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板的抗压强度。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一层凹形配筋设置于混凝土内,并通过弯折和拉伸把垂直配筋焊接在凹形配筋中间。

最后,应考虑横向拉力配筋的要求,以防止松脱和裂缝,可以采用一层拉伸筋,或采用其他采用叉形拉伸拉杆的方式来设置配筋,使结构能够抵御外力的冲击。

总之,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构造是混凝土工程加固的重要要素,必须根据工程设计和力学性能等要求,采用合理的配置方式进行布筋,以使结构能够抵御外力的冲击,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建筑结构识图3.1.2 梁配筋构造

建筑结构识图3.1.2 梁配筋构造

5.图中梁的箍筋是几支箍?
6.腰筋位于梁的什么位置?构造腰筋的设置条件是什么? 7.腰筋根数可能为单数吗?构造腰筋竖向间距有什么要求?
8.受扭腰筋什么时候设置?与构造腰筋有什么区别? 9.腰筋的拉筋直径和间距如何确定? 10.哪些梁的什么位置常常需要设置箍筋加密区?
11.大小跨梁相邻时,大跨&小跨梁的负弯矩筋常常不截断?
小跨梁负弯矩钢筋通常不截断
通长钢筋
通长钢筋
梁下部纵筋一般不通长,锚入支座
当各跨下部纵筋直径相同,也可通长放置
被截断负弯矩钢筋
通长钢筋
当下部纵筋根数较多时,下部纵筋也可不全部伸入支座
通长钢筋
四、主梁与次梁交接处附加钢筋
区分主梁和次梁
1
2 3
主次梁交接处破坏形态
附加钢筋
附加箍筋
附加吊筋
模块三 框架结构
模块三 框架结构
1梁 2板 3柱 4 基础 5 楼梯
2
梁 3.1.1 梁基本知识 3.1.2 梁配筋构造 3.1.3 梁详图识读与绘制
3.1.2 梁配筋构造
一、简支梁钢筋
四、外伸梁钢筋
二、连续梁钢筋
五、腰筋及构造要求
三、主梁与次梁交接处附加钢筋
六、梁钢筋构造要求
导入新课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裂缝分布

5/20/2019
? ?
二、连续梁钢筋
根据连续梁的变形图想一想:连续梁 跟简支梁一样全跨度下部受拉吗?
被截断负弯矩钢筋
通长钢筋
区别
1.架立筋更名为通长筋
2.支座处加负弯矩筋
梁的负弯矩筋可以截断也可以不截断,由梁的弯矩 包络图确定
通长钢筋
大小跨相邻时,小跨梁负弯矩筋常常不截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构造3.1 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1)梁的一般构造钢筋混凝土梁的常用截面有矩形、T形、工形和花篮形等形式,如图图3.25梁的截面形式受弯构件在外荷载作用下,截面上将同时承受弯矩M和剪力y的作用。

在弯矩较大的区段可能发生沿横截面的(称为正截面)受弯破坏,在剪力较大的区段可能发生沿斜截面的受剪破坏,当受力钢筋过早切断、弯起或锚固不满足要求时,还可能发生沿斜截面的受弯破坏。

一、梁和板的一般构造规定(一)梁的配筋构造1)梁的截面尺寸梁的截面高度h与梁的跨度l及所受荷载大小有关。

一般情况下,独立简支梁,其截面高度h与其跨度l的比值(称为高跨比) h/l=1/12—1/8 ;独立的悬臂梁h/l为1/6左右;多跨连续梁h/l=1/18—1/12 。

梁的截面宽度b与截面高度h的比值b/h,对于矩形截面一般为1/2.5~1/2;对于T形截面一般为1/3~1/2.5 。

为了统一模板尺寸便于施工,梁的常用宽度一般为180mm、200mm、220mm、250mm,250mm以上以50mm为模数;而梁的高度h一般为250mm、300 mm、…、1000mm等尺寸,当h≤800mm时以50mm为模数,当h>800mm时以1OOmm为模数。

2)梁的配筋梁中一般配置下列几种钢筋(图3.26):①纵向受力筋。

如①号筋,它是用来承受弯矩的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为10-28mm,根数不得少于2根。

梁内受力纵筋的直径应尽可能相同;当采用不同的直径时,它们之间相差至少应为2mm以上,便于施工中容易用肉眼识别,但相差也不宜超过6mm。

②弯起钢筋。

如②、③号钢筋,它是由纵向受力钢筋弯起而成。

它的作用是:中间段同纵向受力钢筋一样,可以承受跨中正弯矩;弯起段可以承受剪力;弯起后的水平段有时还可以用来承受支座处的负弯矩。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般是:当梁高h ≤800mm时为45°;当梁高h>800mm 时为60°图3.26梁的配筋形式③箍筋。

如④号钢筋,它主要是用于承受剪力。

在构造上还可固定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和位置,以便绑扎成一个立体的钢筋骨架。

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的截面高度有关,常用直径为6mm、8mm、l0mm等。

④纵向构造钢筋。

如⑤号钢筋,称为架立钢筋,其作用是固定箍筋并与受力钢筋形成骨架,一般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缘两侧。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l有关。

当l>6m时,架立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当l=4~6m时,直径不宜小于10mm ;当l<4m时,直径不宜小于8mm。

简支梁的架立钢筋一般伸至梁端,当考虑其受力时,架立钢筋两端在支座内应有足够的锚固长度。

当梁的腹板高度hw ≥450mm时(hw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在梁的两个侧面沿梁高度方向应设置纵向构造钢筋(腰筋⑥号),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用拉筋联系(⑦号)。

(2)板钢筋混凝土板的常用截面有矩形、槽形和空心形等形式,如图3.23所示。

图3.23板的截面形式1)扳的厚度板的厚度h与其跨度l及所受荷载大小有关。

现浇板的最小厚度分别为:单跨板h/l≥1/35 ,多跨连续板h/l≥1/40,悬臂板h/l≥1/12。

一般屋面板厚度不小于60mm,楼面板厚度不小于70mm。

2)板的受力钢筋受力钢筋的直径通常采用6mm、8mm、10mm。

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h<150mm时,间距不应大于200mm;当h≥150m m时,间距不应大于1.5h ,且不宜大于250mm(图3.24)板内钢筋的保护层见图3.27,其厚度取决于周围环境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板内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具体要求见《规范》。

3)板的分布钢筋板内的分布钢筋是指垂直于板内受力钢筋方向布置的构造钢筋。

分布钢筋与受力钢筋绑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筋骨架。

分布钢筋的作用是:将板面的荷载更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该方向温度和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等。

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少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板该方面截面面积的0.15%,间距不宜大于250mm。

分布钢筋的直径—般为6mm、8mm、10mm(图3.24)。

图3.24板的配筋为了便于浇注混凝土,保证钢筋与混凝土能够较好地粘结在一起,以及保证钢筋周围混凝土的密实性,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及混凝土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应满足有关要求。

(3)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构件表面的距离,其作用是保护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不受锈蚀,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表2.17规定。

1.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包括低碳冷拔钢丝)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层且有质量保证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构件的数值采用。

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

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护层厚度可按梁考虑。

3.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

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5)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直钢筋下料长=构件长度一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一弯折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一弯折量度差值(或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6)配筋计算实例),梁例2.1某外廊式教学楼共有5根相同型号的钢筋混凝土外伸简支梁(L1的配筋如图2.36所示,钢筋级别为HRB235级(光圆钢筋)。

求各种钢筋的下料长度并填写钢筋配料单。

解:钢筋配筋计算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阅读施工图纸。

了解该梁的配筋情况,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在施工配筋图上,如果钢筋的锚固与搭接等细部问题,设计未予注明者按一般构造要求处理,此处取纵筋及梁端保护层25mm。

在钢筋配料单上绘出各种钢筋简图,并填写有关各种数据。

(2)分析和计算各钢筋的外包尺寸,将数据标注在钢筋简图上。

l(HRB235光圆钢筋)=15d一①号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a15×25—375mm,因此需向上弯。

为满足操作需要,至少上弯150mm。

l (受拉区)=20d=20×22=②号弯起钢筋左端弯终点外的锚固长度a440mm,因此需向下弯440—265=175mm。

图2.36钢筋混凝土外伸简支梁L的配筋1l (用作构造负筋)=25d=25×12=③号架立钢筋左端锚固长度a300mm>215mm(240—25—215),因此需要向下弯150mm。

l (按受拉区)=20d=20×20=400mm,⑥号钢筋左端弯终点外的锚固长度al (按受压区) =lOd=10×20=200mm。

右端a弯起钢筋斜段长度计算。

首先要确定弯起钢筋在竖直方向上的外包尺寸。

根据配筋剖面图,分析该根钢筋从上部上边缘至下部下边缘间的净高度,此即为外包尺寸(梁高扣除上下保护层厚度、排列在其外侧的纵筋直径和间距等)。

即②号筋的斜段=(500—25×2)×1.414=635mm。

⑥号筋的斜段计算见剖面2—2。

左端斜段在竖直方向上的外包尺寸为500—25×2—20—25=405mm;斜段长为405×1.414=573mm。

图2.37悬挑梁端部钢筋右端斜段在竖直方向上的外包尺寸计算。

由配筋详图可见,悬挑梁底部边缘与水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为tan =200/1740,该根钢筋在悬挑梁端部的竖直方向上的外包尺寸为350—25×2—20—25=255mm。

根据图7—20所示几何关系可准确计算出其斜段长度,即255200tan 501740x x α-==+ 由此可解得x =224mm ,右端斜段长=1.414×224—316mm 。

计算弯起钢筋斜段长度,也可以用几何作图的方法求得,可避免繁琐的计算。

(3)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各根钢筋的下料长度,填入钢筋配料单。

①号筋(φ25) (6690+150×2)+2×6.25×25—2×2×25=7203(mm)②号筋(φ22) (175+265+4810+1740+2×635)+2×6.25×22—4×O.5×22—2×22=8447(mm)③号筋(φ12) (5675+150)+2×6.25×12—2×12=5951(mm)④号筋(φ20) 3155+2×6.25×20=3405(mm)⑤号筋(φ12) 1960+2×6.25×12=2110(mm)⑥号筋(φ20) (400+573+340+316+200)+2×6.25×20—4×O.5×20=2039(mm)⑦号筋(φ6) [(500—2×25+12)+(200一2×25+12)]×2+50=1298(mm)。

箍筋根数(6260-100)/200+1=32(根)⑧号筋(φ6) 因为悬挑梁底部边缘与水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为tana 一200/1740;左边第一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在竖直方向上的外包尺寸为503502001740⎛⎫-⨯ ⎪⎝⎭-25×2 +12=306mm ,箍筋间距为200mm ,箍筋根数n= 174050251200--+=9.325(取9根)。

箍筋高差Δ=31211291-⎛⎫ ⎪-⎝⎭=25mm ,由第一根箍筋向右每根箍筋在竖直方向上的外包尺寸依次递减25mm ,则下料长度每根依次递减25×2=50mm 。

第一根箍筋下料长度为[306+(200一2×25+12)]×2+50=986 mm ;以306依次递减25可得向右各箍筋在竖直方向上的外包尺寸;以986依次递减50可得向右各箍筋的下料长度。

(4)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1)粘结力的组成粘结,是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材料能够共同工作的基础。

在钢筋和混凝土之间通过粘结应力来实现力的传递,协调变形,否则,它们就不可能共同工作。

所谓粘结应力,就是由于钢筋和混凝土的相对滑动趋势,在二者接触面产生的纵向剪应力。

2)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影响钢筋和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①混凝土强度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