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症护理养老院
-失智老人护理服务管理-
上海豪锦粤秀养老院护理管理制度
失智老人护理服务管理制度
一、管理制度
1.根据认知症障碍的老年人肢体功能情况,分别制定体能康复训练计划并组织开展;
2.根据认知症障碍的老年人智力、记忆力丧失的情况,制定益智康复训练计划并组织开展;
3.结合音乐疗法、降噪疗法、手指操、关节操、自由操、拼图游戏、积木游戏、投沙袋游戏、拍皮球游戏等,帮助知症障碍的老年人延缓病症恶化的速度;
4.在活动组织中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预案;
5.组织实施活动的评价与改进工作,不断提升长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6.每月向部门领导汇报工作开展的情况。
二、记录表单
1.《体能活动记录》
2.《益智活动记录》
3.《认知症老人名单》
1。
认知障碍症患者照护服务标准
认知障碍症患者照护服务标准1. 简介认知障碍症患者照护服务标准的目的是确保提供高质量的照护服务,以满足认知障碍症患者的需求。
该标准适用于在医疗机构、疗养院、养老院或家庭环境中对认知障碍症患者进行照护的服务提供者。
2. 照护计划2.1 制定个性化的照护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和偏好来确定合适的医疗、护理和支持措施。
2.2 定期评估和更新照护计划,以确保它与患者的需求保持一致。
3. 护理团队3.1 确保有足够数量且合格的护理人员,能够有效地提供认知障碍症患者所需的照护服务。
3.2 护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认知障碍症护理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 环境适应4.1 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无障碍的环境,以适应认知障碍症患者的特殊需求。
4.2 确保环境干净整洁,减少刺激和混乱的因素。
5. 日常照料5.1 提供个人卫生、营养和饮食方面的支持,确保患者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5.2 鼓励患者参与适当的身体活动,以促进身心健康。
6. 心理支持6.1 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和情绪安抚,帮助患者应对认知障碍症带来的挑战。
6.2 鼓励家属和护理人员参与提供心理支持,以建立积极的支持系统。
7. 安全措施7.1 确保患者的安全,包括防止意外、跌倒和其他危险行为的发生。
7.2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监护,并建立应急计划以应对紧急情况。
8. 沟通和交流8.1 使用简单、清晰和具体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
8.2 配备翻译或辅助沟通设备,以满足沟通困难的患者的需求。
9. 信息保密9.1 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确保其机密性。
9.2 建立有效的信息保密措施,限制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以上是认知障碍症患者照护服务标准的内容,通过遵循这些标准,能够提供适合和质量高的照护服务,确保认知障碍症患者得到最佳护理和支持。
养老院认知障碍年度总结
养老院认知障碍年度总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认知障碍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养老院作为提供老年人护理和照顾的机构,面临着越来越多认知障碍患者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本文对养老院认知障碍服务进行了年度总结。
1. 认知障碍患者特点分析我们对养老院内的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了特点分析。
通过观察和调研,我们发现认知障碍患者普遍表现出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定向力下降等症状。
他们需要特别的照顾和关怀,包括提供安全、优质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保持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
2. 认知障碍服务改进措施为了提供更好的认知障碍服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加强了员工培训,提高了他们对认知障碍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员工们学习了如何与认知障碍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帮助他们进行日常活动和锻炼记忆力。
我们改进了养老院的环境设计,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有利于认知障碍患者生活的空间。
我们增加了明亮的照明设施,为患者提供清晰的视觉刺激;我们设置了易于辨认的标识,帮助患者定向;我们还提供了安全的步行区域,让患者可以自由活动。
我们还引入了认知障碍辅助技术,如智能手表、电子记忆棒等。
这些辅助技术帮助患者进行时间管理、记忆训练和日程提醒,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认知障碍康复项目为了帮助认知障碍患者更好地康复,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康复项目。
例如,我们组织认知训练班,通过各种认知游戏和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记忆和思维能力。
我们还组织音乐疗法和艺术疗法活动,通过音乐和艺术的力量,激发患者的情感和记忆。
我们还与社区合作,开展认知障碍患者社交活动。
患者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与其他患者和社区居民进行交流,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促进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4. 心理支持和家属教育认知障碍患者的家属也需要得到支持和教育。
我们为家属提供定期的心理支持和交流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认知障碍疾病。
我们还开展家属教育讲座,向他们传授如何与认知障碍患者有效沟通、如何帮助他们保持日常生活技能等知识和技巧。
护理个案分享案例范文
护理个案分享案例范文标题:失智症老人的护理引言失智症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常因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而需要全天候的看护和照料。
在护理失智症老人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综合运用科学的护理知识,关爱与耐心,给予患者最为有效的护理支持,帮助他们过上尊严和舒适的生活。
个案描述张奶奶今年80岁,因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病(一种常见的老年失智症),已经进入了中度失智的阶段。
她的病情导致了记忆力丧失、情绪不稳定、认知能力下降等症状。
她的家人不能时刻照顾她,因此她被送进了一家专业的养老院接受全方位的护理。
护理过程1. 综合评估护理人员对张奶奶进行了全面的身体和心理评估,了解了她的病史、症状和特殊需求。
通过评估,护理人员了解到张奶奶的认知能力下降严重,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需要全方位的护理支持。
2.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护理团队为张奶奶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其中包括日常生活护理、药物管理、心理支持、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护理计划也考虑到了张奶奶的个人爱好和喜好,力求给予她尊重和尊严。
3. 日常护理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帮助张奶奶完成洗漱、进食、排便等基本生活能力训练,并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认知训练,帮助她保持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4. 康复训练针对张奶奶的特殊需求,护理团队设计了康复训练方案,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训练、认知训练等,帮助她缓解失智症带来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5. 家属支持养老院积极开展家庭支持服务,邀请张奶奶的家人参与医护团队定期召开的家庭会议,让他们了解张奶奶的最新情况,掌握护理技巧,增进对患者的关爱和理解。
6. 爱心陪伴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提供专业的护理技能,更是用心的倾听、理解与陪伴。
他们以耐心和爱心对待每一位失智症老人,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给予他们安全和温暖的环境。
护理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护理,张奶奶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她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改善,心情得到缓解,情绪更加平稳。
养老院认知障碍老人日常训练文本计划
养老院认知障碍老人日常训练文本计划在养老院里,每天面对的都是满头银发的长者们,他们的生活和我们年轻人的节奏完全不一样。
很多老年朋友都有认知障碍,记忆力不如以前,甚至一些简单的事情也能忘得一干二净,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可能忘掉,这可真是让人头疼又心疼。
但话说回来,我们不能就这么放任不管呀,是不是?毕竟,老人家也需要关爱,不能一味地让他们沉浸在无聊和孤单中。
为了帮助他们保持精神上的活跃,提升他们的记忆力,我们得给他们一些“脑筋急转弯”的日常训练,不是那种枯燥无味的练习,而是要让他们感觉像在玩游戏一样,开心地做,慢慢地找回失去的记忆。
得从最简单的开始。
你看,记忆力衰退的大部分老人其实都不是真的完全忘了东西,而是他们的记忆就像一块被灰尘覆盖的画布,时不时得清理清理。
比如,可以给他们做个简单的“名字配对游戏”。
你给老人看一些他们熟悉的图片,或者一些曾经有过美好回忆的照片,接着让他们试着把照片上的名字说出来。
哎哎,别觉得这很无聊,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记忆力,还能带来一阵暖暖的回忆。
你看,一个“李奶奶”看到了小时候的老家照片,心里就会突然涌起那些温暖的回忆,嘴角不自觉地咧开,记忆也能慢慢复苏。
不是嘛,这样的训练一方面不至于让老人觉得自己很笨,另一方面又能有效地刺激大脑,何乐而不为呢?再比如,大家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口算”游戏。
你别小看这些数学题,有时候我们做的并不是简单的算式,而是一些带点“幽默感”的题目。
比如说,问问老人:“如果你手里拿着两颗糖果,再给你三颗,你现在一共有几颗?”答案是五颗。
可是,你要注意语气,放松一点,带点玩笑的成分,不要让老人觉得这像是在做学术研究,轻松地给他们一些反应的时间,给他们鼓励,别让他们觉得被催促。
我们要让这些训练变成一种有趣的小互动,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思维锻炼,而不是压力山大的“考试”。
如果想做得更有趣一些,还可以给他们来点儿“文字接龙”。
你可以从“苹果”这个字开始,让老人接上一个以“果”字开头的词汇,然后他们再接一个。
养老院护理分级标准
养老院护理分级标准
养老院的护理分级标准通常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自理能力、需要照料的程度以及认知状况进行划分。
具体标准如下:
1. 自理养员:神智清,精神状态良好,思维正常,行动自如,日常生活自理。
2. 一级护理:自理能力差,年老体弱,日常生活需照顾。
3. 二级护理:衣食起居有困难,视觉障碍,体弱多病,90岁以上的老人。
4. 三级护理:疾病后遗症,肢体功能活动受限,语言不清,智力低下,大小便需帮助完成。
5. 四级护理:卧床,大小便失禁,疾病治疗中需照顾。
6. 五级护理:鼻饲、吸痰、需要定时翻身。
7. 特级护理:昏迷危重、临终护理等。
此外,还有专需护理这一级别,主要针对有认知障碍、术后需要精心护理、行为异常的老年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当地民政部门或养老院工作人员。
民政部工作人员的养老护理服务案例
民政部工作人员的养老护理服务案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护理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民政部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养老护理服务工作,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关怀和照料。
以下是一则民政部工作人员的养老护理服务案例,展示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
本案例中的民政部工作人员姓张,一位50岁的男性护理师。
他自2005年开始从事养老护理服务工作,并在多家养老机构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张师傅的职责包括提供日常护理、协助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以及提供情感支持等。
在一家位于北京市的养老院中,有一位80岁的老人叫王奶奶,患有轻度认知障碍和行动不便的问题。
王奶奶的家人无法全天候照顾她,于是将她送入该养老院。
张师傅得知了王奶奶的情况后,主动要求负责她的康复训练和日常照料工作。
作为一名专业护理师,张师傅每天按时给王奶奶进行康复训练,包括使用康复器械进行肢体运动训练和进行口语和记忆力训练等。
尽管王奶奶的病情不容乐观,但张师傅从不放弃,他耐心、细心地引导和激励王奶奶,帮助她恢复和保持身体功能。
除了康复训练,张师傅还负责为王奶奶提供日常照料。
他每天帮助王奶奶洗漱、更换衣物,并给予必要的营养饮食指导。
由于王奶奶存在轻度认知障碍,张师傅耐心地与她进行交流,帮助她解决生活中的疑惑和困惑。
在与王奶奶相处的过程中,张师傅温暖、亲切的态度赢得了王奶奶的信任和依赖。
在与王奶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张师傅意识到她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
他主动邀请王奶奶参加院内的养老活动,如唱歌、跳舞和手工制作等。
这些活动不仅为王奶奶提供了娱乐和消遣,还帮助她与其他老人建立了友谊,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张师傅的养老护理服务案例不仅是一次个例,更体现了民政部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
他们通过耐心、细致地照顾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关怀。
他们不仅注重提供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还关注老人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和文化活动。
养老院认知症专区施工方案
养老院认知症专区施工方案一、目标任务与服务对象本养老院认知症专区旨在创建一个安全、舒适、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为患有认知症的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照护服务。
专区将注重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支持及认知康复等多方位服务,以延缓认知症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土地资源与规模规划根据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和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我们将合理规划专区的规模。
专区将包括居住区、活动区、医疗区、康复区等功能区域,确保各区域之间的便捷联系与互不干扰。
同时,我们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打造绿色生态的居住环境。
三、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将遵循人性化、安全性、舒适性的原则。
居住楼将采用无障碍设计,方便老年人行动;房间内将设置安全监控系统,确保老年人的安全;同时,注重采光和通风,营造温馨、明亮的居住环境。
此外,建筑设计还将融入人文关怀元素,营造家的氛围。
四、景观环境营造我们将注重景观环境的营造,通过绿化、水系、小品等元素,打造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
绿化植被的选择将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心需求,以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同时,我们将设置休闲步道、健身设施等,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空间。
五、设施配套完善专区将配备齐全的生活设施和医疗设施,包括餐厅、洗衣房、浴室等,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同时,还将配置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康复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及时的医疗护理和认知康复服务。
此外,我们还将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设置图书室、活动室等文化娱乐设施。
六、安全防护措施针对认知症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我们将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设置门禁系统、紧急呼叫系统、安全护栏等,以预防老年人走失或发生意外。
同时,我们将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七、智慧化管理手段为提高养老院认知症专区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我们将引入智慧化管理手段。
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老年人健康信息、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数据化管理。
失智照护 工作典型案例
失智照护工作典型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失智照护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耐心来对待患有失智症的患者。
在这份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关于失智照护工作的典型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这个案例是关于一位名叫小李的老人,他患有老年性失智症。
小李曾经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后在家中过着平静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李开始出现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等症状,最终被确诊为老年性失智症。
小李的儿子和儿媳为了照顾他,决定在家中请了一名失智照护员来照料他。
这名失智照护员名叫张姐,她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曾经在多家养老院和照护中心工作过。
张姐对失智症患者的护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巧,深受家庭护理的赞誉。
在开始工作之前,张姐首先与小李的家人进行了沟通,了解了小李的病情和家庭情况。
她知道小李曾经是一名教师,喜欢诗词和音乐,擅长绘画和书法。
基于这些情况,张姐决定结合小李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制定了一份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张姐每天给小李朗诵古诗词和弹奏古琴,让他保持思维活跃和情绪稳定。
她还带他去公园散步,参加一些社区活动,让他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活力。
在饮食方面,张姐根据小李的口味和健康状况,精心为他准备营养均衡的餐饮,保证他的身体健康和营养需求。
张姐还利用一些认知训练的方法,帮助小李保持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她采用一些简单的游戏和瑜伽练习,让小李的大脑得到锻炼和放松。
在日常生活中,张姐还教导小李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如如何自己洗漱、穿衣等,帮助他保持独立和自尊。
在与小李相处的过程中,张姐总是耐心细心地对待他,倾听他的心声和需求,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
她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信任,与小李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和亲密的情感纽带。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小李的症状有所缓解,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
他的家人对张姐的护理和照顾表示非常满意和感谢,认为她是一名优秀的失智照护员。
小李也对张姐充满感激和依赖,经常与她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故事。
养老院安全防走失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院成为许多老年人的居住地。
然而,部分老年人由于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原因,容易发生走失事件。
为保障老年人的人身安全,提高养老院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养老院安全管理水平,降低老年人走失风险。
2. 建立健全老年人走失应急处置机制,确保老年人安全。
3. 加强养老院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养老院安全防走失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预案的执行。
2. 设立防走失工作小组,负责具体落实防走失措施,协调各部门共同应对走失事件。
四、防走失措施1. 加强安全管理(1)对养老院内部环境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老年人活动区域安全。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对老年人走失风险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3)加强夜间巡逻,确保老年人夜间安全。
2. 建立老年人个人信息档案(1)详细记录每位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健康状况、联系方式等。
(2)定期更新老年人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3. 强化外出管理(1)老年人外出需办理请假手续,并携带联系卡。
(2)自理老人外出需有家属或工作人员陪同,禁止单独外出。
(3)痴呆老人禁止外出,需外出时必须有家属或工作人员陪同。
4. 心理关怀(1)了解老年人心理变化,对情绪和活动异常的老人要多观察,主动与老人沟通,满足其合理需求。
(2)及时发现潜在的出走倾向,稳定老人的情绪,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5. 应急处置(1)发现老年人走失,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寻找。
(2)发动工作人员在院内寻找,同时向周边社区、警务室求助。
(3)若老年人确实不在院内,及时通知家属,并请求公安部门协助寻找。
(4)对走失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养老院安全防走失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施。
2. 防走失工作小组定期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 对违反本预案规定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养老院认知照护专区简介
养老院认知照护专区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院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老年人对于优质照护的需求,许多养老院纷纷设立了认知照护专区。
本文将对养老院认知照护专区进行简要介绍。
认知照护专区是专门为患有认知障碍疾病的老年人而设立的一种特殊护理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专业的护理人员根据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认知状况,提供全面的照护服务,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养老院认知照护专区提供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
认知障碍疾病会导致老年人的记忆力、判断力和自理能力下降,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也会减弱。
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认知照护专区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装护栏、防滑地板和安全门禁系统等,以减少老年人的意外伤害风险。
养老院认知照护专区注重提供个性化的照护服务。
每位老年人在认知状况上都存在差异,因此他们需要针对性的照护。
认知照护专区的护理人员会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包括日常生活照料、饮食管理、药物管理以及康复训练等方面。
通过针对性的照护,能够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疾病带来的种种困难,提高其生活质量。
养老院认知照护专区还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
老年人在认知疾病的影响下,常常会感到孤独和失落。
认知照护专区的护理人员会定期开展心理支持活动,如心理咨询、认知训练和心理疏导等,帮助老年人调整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
同时,认知照护专区还会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如康复训练、手工制作和音乐欣赏等,让老年人能够积极参与社交互动,增加生活乐趣。
养老院认知照护专区注重家属参与和交流沟通。
老年人的家属是他们最亲近的人,他们对老年人的关心和陪伴对于老年人的康复和幸福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认知照护专区鼓励家属参与老年人的护理和康复过程,提供家属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认知疾病,掌握照护技巧,同时也为家属提供情感支持和交流平台。
养老院认知照护专区是为患有认知障碍疾病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的特殊区域。
通过提供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个性化的照护服务、专业的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以及家属参与和交流沟通,认知照护专区旨在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感。
认知障碍患者预防走失的措施
认知障碍患者预防走失的措施认知障碍患者预防走失的措施认知障碍是一种疾病,患者可能会失去自我保护意识,导致走失的情况发生。
如何预防认知障碍患者走失呢?以下是一些建议:1.给予关爱和陪伴认知障碍患者需要家人、朋友或护工的陪伴,这对于预防他们走失非常重要。
如果认知障碍患者生活在养老院或护理院里,需要雇佣专业的照顾人员陪伴他们。
2.注重室内和室外安全认知障碍患者在室内和室外都需要特别注意安全,特别是在家里,保证家中的入口,床时安全,尤其需要避免锅碗瓢盆等锋利物品,建筑不要搭建高台,尽量避免使用开关电器引起触电等安全问题,让他们身处一个安全的环境。
在室外,避免让认知障碍患者单独外出,若要带他们外出,最好让护工或家人陪同,并带上他们的id、健康卡等重要证件。
还可以在衣服上悬挂GPS定位器,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随时定位他们的位置。
3.建立日常规律习惯认知障碍患者需要通过坚定的日常生活习惯来维持他们的生活稳定。
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尤其是食物,家务,休息等。
在生活中不要引起不必要的变化,保证他们的日常生活稳定。
4.提供活动和娱乐为认知障碍患者提供适当的活动和娱乐,可以减少他们的焦虑和不安全。
散步,听音乐,谈话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如果认知障碍患者参加社交活动,需要让他们在有安全设备和特别监管下进行。
5.提供治疗和支持如果认知障碍患者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引导他们寻求治疗和支持。
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这能有效减少他们的焦虑和不安全。
此外, 需要给予他们充足的理解和帮助,继续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关怀和照顾。
综上所述,预防认知障碍患者走失需要家人、朋友或护工的关爱和陪伴,注意室内和室外的安全,建立日常规律习惯,提供适当的活动和娱乐,以及提供治疗和支持。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认知障碍患者走失,让他们安心生活。
养老院 认知症照护 做法
养老院认知症照护做法
养老院对认知症长者的照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饮食障碍照护:对于吃完还想再吃或忘记已经吃过东西的老人,可以采取提供小点心、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或者转移注意力。
对于拒绝吃东西的老人,要营造愉快的用餐环境,准备他爱吃的食物,并注意食物的温度和软硬度。
2. 认知训练:针对早期认知症长者,可采取“非药物治疗手段”,根据长者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选择对应的方法,例如现实导向训练,照护者可引导长者说出当天的日期、星期、天气、所在的地点等,加强长者对时间、空间和现实环境的认识。
总的来说,对于养老院的认知症照护,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长期坚持,才能有效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养老院中失智老人的合法权益保护
养老院中失智老人的合法权益保护1)庞大的人口失智症属于脑部疾病,表现为患者认知系统的紊乱及衰退,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老年痴呆症。
感染后,患者的自理能力及表达能力都会受到较大影响。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失智人口的数量也急剧攀升。
据估计,2018年我国失智老人数有12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5%。
如此庞大的人口,必然会大幅提高对社会配套服务特别是机构养老的需求。
但是,我国机构养老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管理及体系还不完善,加上对失智症的认识较浅,因此短时间之内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另外,在权益的救济方面,有针对性的上层机制设计还未诞生,现行的法律没有将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纳入考虑范围,因此在实践中出现了裁判标准差异较大、公平受损的情况。
2)机构养老的困境机构养老中存在到的问题主要关系到失智老人的权益的事前保障。
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失智老人的照护大多不能达标。
这里面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护工的专业程度低、人口缺数大。
护工社会地位和薪酬双低、行业保障体系不完整是人们不愿意选择这个行业,同时供需不对等又使准入进一步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二是市场主体的逐利本质导致的优质养老资源向健康老人倾斜。
对于养老机构而言,在同样的价格下,照顾一个失智老人比看护健康老人要付出更多的人力、医疗成本,还要承担额外的风险,如老人走失、跌倒碰伤等。
因此,失智症顾客不能提供高出普通顾客几倍的给付时,市场的自发性会使得机构有限的高级服务流向不那么需要特殊照顾却能够负担高消费的客户,也就出现了对象匹配错位的问题。
三是本身失智群体缺乏全国统一的评估标准和照护标准。
目前国内采用的筛查量表有20余种,这些量表评估标准不一,对结果的判断存在较大分歧。
同时,评估的维度较为单一、确诊程序无统一规范,这也使得隐蔽性较强的失智患者难以被检测出来,误诊和漏诊时有发生。
3)机构侵权的认定通常认为养老机构的侵权是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引发的,当侵权的对象为失智老人时,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养老院的保护不力导致老人在机构内跌倒受伤或是从机构走失,二是养老院的疏于看管导致的失智者被同在机构接受服务的老人殴打伤害。
为什么养老院不收痴呆老人
为什么养老院不收痴呆老人一、为什么养老院不收痴呆老人痴呆症是一种常见老年疾病,主要表现为智力、记忆、情感和行为能力的衰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然而,许多养老院通常不收痴呆老人,主要有以下原因:1.管理难度大:痴呆老人的行为模式不稳定,有时会出现易激动、失控、认知障碍等行为问题,给养老院的管理和服务带来极大的挑战。
2.专业医疗资源短缺:痴呆老人需要专业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如认知训练、物理治疗等,然而多数养老院缺乏相关的专业医疗资源,难以满足痴呆老人的需求。
3.担心对其他老人造成困扰:痴呆老人在行为上可能会对其他老人产生影响,如扰乱睡眠、随意走动、大声喊叫等,担心对其他老人造成伤害和生活不便,很多养老院选择不收痴呆老人。
二、治疗方法虽然痴呆症目前无法通过药物治愈,但是通过早期诊断和综合性治疗,可以有效地延缓病情的发展和减轻症状,为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医疗保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增强老人的身体机能,提高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对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非常有效。
2.认知训练:认知训练可以提高老人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
3.心理支持:痴呆老人常常感到孤独、无助、抑郁等,心理支持可以帮助老人缓解情绪,调整心态,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减轻老人的症状,如改善失眠、抑郁等问题,但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产生副作用。
三、注意事项对于痴呆老人的治疗和照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及早诊断:痴呆症的及早诊断对于老人的治疗和照顾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2.提供温馨细致的照顾:痴呆老人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照料,养老院或者家庭应提供温馨细致的照顾。
3.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养老院应建立良好的痴呆老人管理制度,包括监管、防护和服务等方面的规定和流程。
4.提供足够的活动和社交机会:痴呆老人需要足够的活动和社交机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减轻病情。
认知障碍健康教育活动简报
认知障碍健康教育活动简报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医务人员以及志愿者朋友们:感谢大家参加我们的认知障碍健康教育活动,今天我将为大家整理总结过去一段时间的活动情况。
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提高对认知障碍的认知,推动社会各界对认知障碍患者的关心和支持。
1. 我们举办了一场专家演讲会,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分享关于认知障碍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认知障碍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
2. 我们组织了一次社区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手册、海报和宣传栏向社区居民普及认知障碍相关知识,提醒他们注意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和早期症状。
3. 我们与学校合作举办了一场认知障碍健康教育讲座,向学生和家长介绍认知障碍的基本知识,讲解预防认知障碍的方法,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
4. 我们与专业医生一起开设了在线健康咨询平台,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远程咨询服务,回答他们关于认知障碍的疑问,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5. 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开展了一项认知障碍知识竞赛活动,通过互动提问、知识普及等方式,增加广大市民对认知障碍的了解,倡导关心和支持认知障碍患者。
6. 我们邀请了一些认知障碍康复患者分享他们的康复经历,向大家宣传认知障碍的可康复性,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并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7. 我们在医院内设立了一个专题展览,展示认知障碍的相关信息和康复案例,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并处理认知障碍问题。
8. 我们邀请了一些关注认知障碍的明星和公众人物担任宣传大使,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更多人关注认知障碍的问题,并支持相关康复活动。
9. 我们安排了一次志愿者培训班,为志愿者们提供认知障碍知识的培训和技能的提升,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和家属,传递正确的认知障碍健康教育知识。
10. 我们与社区健康中心合作开展了一次认知障碍筛查活动,通过简单的问卷和测试,提醒居民关注自身认知能力的变化,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11. 我们组织了一场走进养老院的志愿活动,在与老人互动的过程中,向他们普及认知障碍相关知识,增加他们对认知障碍的认识。
关于认知障碍居家护理的描述
关于认知障碍居家护理的描述《关于认知障碍居家护理》篇一在我看来,认知障碍居家护理就像是一场在迷雾中的摸索之旅,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又有着无尽的温暖与希望。
我记得邻居张爷爷,他患上认知障碍后,生活就像是打乱了的拼图,碎片满地,难以拼凑完整。
他常常忘记自己刚吃过饭,有时候连自己的家人都认不出来。
他的儿女们为了照顾他,开启了居家护理的漫长道路。
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手忙脚乱。
就像无头苍蝇似的,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张爷爷的儿子尝试着给他制定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可这就像是在跟一个调皮的小孩讲道理,张爷爷根本就不“买账”。
有时候他会突然大发脾气,也许在他混乱的认知里,这是一种反抗,反抗那些他不理解的“约束”。
但是呢,他的家人并没有放弃。
他们在张爷爷的房间里贴满了家人的照片,还写上名字和简单的介绍。
这就像是在黑暗的洞穴里点上了一盏盏小灯。
每次张爷爷迷茫的时候,家人就会指着照片跟他说:“爸,看,这是我,您儿子呀。
”这个时候的张爷爷,眼神里就会闪过一丝光亮,好像有那么一瞬间,他从迷雾里走出来了一点点。
在饮食方面,那也是费了不少心思。
张爷爷以前喜欢吃红烧肉,可患病后口味变得很奇怪。
他女儿就变着法儿地做各种食物,像个美食探险家一样。
今天做个蔬菜羹,明天弄个水果泥,试图找到能勾起张爷爷食欲的食物。
这感觉就像是在大海里捞针,也许捞了好久都捞不到,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呀。
居家护理认知障碍患者,还得时刻注意安全问题。
张爷爷有一次趁家人不注意,自己出门了。
这可把一家人急坏了,满世界地找。
后来找到他的时候,他正站在路口,一脸茫然。
从那以后,家里就给张爷爷的衣服上缝了个小布条,写上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就像给迷路的小羊挂上了归家的铃铛。
这居家护理的过程,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每一个小进步都像是黑暗中的曙光。
也许对于外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患者和家人的故事,但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这是一场用爱与耐心编织的旅程。
有时候我就想,这是不是就像一场拔河比赛呢?家人在这头,认知障碍在那头,家人拼尽全力,就是想把患者从那片混乱的认知世界里拉回来。
认知障碍患者口腔护理抵抗行为的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综述
认知障碍患者口腔护理抵抗行为的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综述摘要:护理抵抗行为是指认知功能患者在依赖照护者照护的同时呈现出抵抗照护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最常见的抵抗有:抓紧护理者、拒绝护理者、转身、夺物和推开护理者等。
在系统性的评估中,对在养老院中,病人口腔护理的阻碍因素进行了归纳,45%的病人存在着护理抵抗行为,24%的病人存在着护理方面的问题。
随着病情的进展,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可能会表现为遗忘或丧失对口腔卫生的兴趣,并对看护人员产生了依赖。
但是,有调查表明,80%的看护人员在为病人提供口腔保健时,会遇到病人的抵抗。
而当病人出现抵抗行为时,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很紧张,其对应的护理工作就会变得很困难,所以需要加强对病人的抵抗行为的管理。
但现阶段,病人抵抗行为存在较大的管理困难和对护理人员的技术需求较高等问题,现有的家庭和养老院护理人员很难满足这一需求。
关键词:认知障碍;口腔护理抵抗行为;应对策略1抵抗行为的影响因素1.1疾病因素在临床上,由于认知功能障碍,病人在进食及吞咽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在含漱过程中容易引起咳嗽。
随着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加重,患者的吞咽功能也随之降低。
相关研究表明,口腔卫生状况愈好,吞咽障碍愈重。
尽早诊断出牙科疾病并给予适当的治疗,才能使口腔的功能得到最好的恢复。
另外,与正常人群比较,认知障碍组存在显著的味觉障碍。
不正常的口部感受还可能使病人对漱口液产生抵触情绪。
伴随着认知能力的降低,病人已经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觉及其需要,也不能了解照料者的行动。
在口腔护理中,除接触病人的脸部外,还应进入病人的口中,实施手术。
亲密的接触会给病人带来一种幻觉,认为它是一种危险,而反抗则是病人对危险和伤害的一种自我保护方法。
1.2环境因素在认知功能受损的照护中,家庭环境应优先考虑。
病人在熟悉的情况下更容易被护理者所干预,在不熟悉环境的情况下,显示出较强的照管性抵抗。
这与病人的记忆能力下降、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下降、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下降、易出现妄想症、强迫症等症状有关[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障碍症护理养老院国际阿尔茨海默症日特别报道:尊重疾病名称背后的每个人A A2014年9月22日08:45新闻晨报评论对于患有认知障碍症的老人,病后照顾将会是其家属面对的极大挑战。
CFP上海80岁以上老人认知障碍症患病率达30%优质护理可延缓病程,提高疾病认知尤为重要9月21日“国际阿尔茨海默症日”特别报道全文开始前,我们需要占用读者半分钟的时间做一个简单的科普。
国际阿尔茨海默症联合会的理事罗伯特·杨告诉晨报记者,从医学上严谨地来说,阿尔茨海默症实际上是老年痴呆症的一种,也是最为常见、患者人数最多的痴呆症类型。
在国际上,为了避免因“痴呆”这个词而对该病患者造成歧视和偏见,“阿尔茨海默症”逐渐被笼统地用来替换“痴呆症”的名称。
罗伯特·杨担心,这种混淆会对患者及时就诊造成干扰。
虽然大部分的“痴呆症”都是不可逆转的,但也有个别非阿尔茨海默症的痴呆症状可以通过药物达到改善。
虽然目前在中国的医学分类名仍为“老年痴呆症”,但考虑到为长者忌讳,同时顾及叙述的准确性,本文将采用香港地区的“认知障碍症”来表示“老年痴呆症”。
我们通常知道的失忆问题,只是认知障碍症的初期症状之一,不少病人还会出现抑郁、幻觉等。
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脑部功能会逐渐衰退,认知、思考、行为能力逐渐退化,直到机体完全丧失功能。
在病程后期,一场肺部感染甚至就能夺走老人的生命。
北郊养老院内,老郑的密码9月初的一个下午,上海北郊的一所养老院内。
大院一侧的D号楼里,老郑(化名)正站在玻璃移门前望着外面。
这一天晴空万里,D号楼前一片空地正好映出了淡蓝色的天光。
老郑站了有5分钟,然后他的鼻尖凑近到玻璃门旁的密码盒上,慢慢输入了一组数字。
“哔哔哔……”密码盒发出报错的提示音。
老郑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转头往走廊慢慢踱着步子走开了。
过了四五分钟,他两只手背在后面,又慢悠悠回到玻璃门前,眼神依旧执着地望着外面的空地,然后再一次输入密码——“哔哔哔……”记者拍下了一张照片,画面里的老郑在黯淡的逆光位置,景深处是外面明亮的天蓝色。
这一幅富有意象的图片,真实地发生在这间大厅的每一天。
这是上海一家接收认知障碍症老人的养老院,患病老人统一住在D号楼,考虑到安全因素,老人只有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出楼,其他时间这扇玻璃移门是设有门禁密码的。
“破解”密码成了老郑每天的“功课”,他也是一位认知障碍症老人,只要老郑乐意,每天他都会悄然在走廊上散步,然后去门口按密码,周而复始。
护理人员说,有一次老郑还怂恿别的老人去偷看工作人员按密码,想要拉人和他一起出去。
“郑伯伯,侬好!”记者和他打招呼。
“嗯,侬好。
”老郑认真地盯着记者看,笑了笑,看起来好像他明白,但你又会觉得他的眼神其实穿过了你。
在养老院接收的30名认知障碍症老人中,老郑算是程度较轻的。
据了解,认知障碍症病程约经历8-10年,也有少数案例只有4-5年的时间,通常发病时间越早,病程越短。
国际阿尔茨海默症联合会预测,到2030年,全球的患者人数将会比现在多近一倍。
而对于老龄化形势严峻的发达城市,专家认为这一天会更早到来。
根据法国研究者在2005年的统计,在法国、荷兰、瑞典以及美国,认知障碍症已经是65岁以上人口疾病中花费最高昂的,超过癌症、中风等顽疾。
在美国,它已经成为所有疾病中,花费排名第三的疾病。
2010年,辉瑞制药宣布,该公司投入巨资研制的阿尔茨海默症候选药物“Dimebon”第三期临床试验失败,这一款药物的研制曾经被寄予厚望。
事实上,目前仍没有一种药物可以逆转或治愈包括阿尔茨海默症在内的大多数的认知障碍症。
我们的采访对象之一,英国斯特林大学教授安妮·勃洛克说,要认识认知障碍症本身,并不是通过这些来势汹汹的数据,“疾病对读者来说,只是一个名称,好像覆盖了几百万人,但实际上,这些数字背后,是每一个,每一个,值得被尊重的个人。
”由于认知障碍症的病程平均长达8-10年,所以病后照顾将会是家属面对的极大挑战。
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症联合会的数据,在中国,有90%的患病老人会由家庭照顾。
亲身经历:生活被完全打乱家属也不知该怎么办A A2014年9月22日08:45新闻晨报评论我的整个生活被它完全打乱了于是,上海作家,10年前,她的父亲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当时只有65岁。
“事情来得很突然,一次爸爸骑自行车忽然就跌倒了,摔掉了门牙,然后去医院做检查,核磁共振扫描发现了萎缩的情况。
”于是回忆。
当时她并不知道,无故跌倒是认知障碍症的初期症状之一。
善忘、表达困难、迷路、忘记关煤气、关门以及判断力下降都是初期的症状。
于是和姐姐曾回顾过之前父亲的状况,她们发现,此前父亲已经有了一些“老糊涂”的征兆,比如会冤枉家里人拿了自己的东西,还有很多健忘的情形。
罗伯特·杨告诉记者,这些症状出现时,没有相关知识的家属往往不会想到去就诊,所以该病的确诊往往都是在真正发病的一两年之后。
及时就诊意味着患者可以尽早得到医生的临床评估和诊断。
尽管目前没有一种药物可以从根本上逆转或治愈阿尔茨海默症,但罗伯特·杨表示,针对该病引起的不同症状,药物仍然可以起到一定延缓病程的作用。
由于父亲和继母住在一起,于是起初并没有为父亲的情况想太多,直到不久后老人连续两次走失,第二次失踪了整整三天。
“这件事让我开始意识到,这个病非常可怕,不仅患者本身。
作为女儿,我整个的个人生活被它完全打乱了。
”于是告诉记者,第二次走失回来之后,她的继母便将父亲送到了她的住所,此后便没有再出现。
姐妹俩商议了轮流照顾的方案,并为父亲请了保姆。
“和爸爸住的那段时间,我会想去陪他聊聊天,但无论你跟他说什么,他就笑笑,‘侬好,好啊好啊’。
我忽然觉得我还有好多事情不知道,但再也没机会去问了,尽管他就在我的面前。
”于是说。
接下来一个阶段,于是发现父亲开始会和镜子里的影子聊天,有时候半夜也会起来聊,这把她和保姆都吓坏了。
“我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我感觉他好像是和另一个人在聊天,有时候还会吵起来,到后来他甚至冲镜子发火,把镜子都打破了。
我们只好把家里的镜子全部用毛巾包起来。
”于是回忆。
病程进入中期,也称为“混乱期”,患者不仅会出现幻觉、妄想,还会失去时间概念、方向感,计划和判断能力进一步衰退,个人清洁等自理能力衰退,语言能力进一步衰退,母语以外语言的能力会消失。
因为各种能力的衰退,老人也容易焦躁、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这些描述都是来自香港公益机构提供给社区的免费材料,而于是当时并没有机会接触到详细、准确的辅导资料,这其实也是中国大多数认知障碍症患者家属的现状。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病患家属、照顾者进行专业培训和心理疏导是认知障碍症老人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安妮·勃洛克教授告诉记者,“照顾者的状态改善,也会让老人的状态改善,避免照顾者因为护理的繁重压力而产生坏情绪,甚至放弃。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见父亲的病情日趋严重,于是和姐姐开始物色合适的养老院。
但找养老院并不容易,姐妹俩找了将近2年多,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碰壁,几经周折才将父亲送进了上海当时唯一一家专门照顾认知障碍症老人的公立养老院。
“养老院收费是3000元一个月,他的退休工资刚好可以负担这笔费用。
硬件也很好,外国进口的,就是挺难进的。
”对于是来说,这段日子终于有了喘息。
作为家属,你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的爸爸好不容易找到了养老院,上海的另一户家庭刚刚面对着认知障碍症。
2年前,薛舒70岁的父亲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
起初,薛舒只是觉得老头有“退休病”,没想到状况越来越糟糕,开始出现无端怀疑,不仅会怀疑家里有人偷钱,甚至怀疑老伴生活不检点。
“崩溃,持续崩溃。
”薛舒描述自己的感受。
除了照顾爸爸,还要经常疏导母亲的情绪,“妈妈要照顾爸爸,但爸爸已不是过去的那个人了,有时还无端怀疑妈妈。
”这其实是所有病人家属都会遇到的问题。
对于初期的病人,虽然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没有完全衰退,但思维、精神和行为出现的异常状况,往往是对照顾者们最大的挑战。
“我是找了养老院,就在父母家附近,我们去参观那天,爸爸本来蛮开心,还拍手,结果走进去看到其他状态萎靡的老人,爸爸忽然回头看我们,露出一个像孩子那样祈求般的笑容,妈妈看到他的表情,唉,还是把他领回家了。
”薛舒说:“常人讲,得痴呆症的人自己不知道,不痛苦,家属很痛苦。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因为他的疾病,他每时每刻都会感觉面临全新的环境和不认识的人。
”薛舒说,“爸爸会表现出非常非常恐惧,会喊‘快点送我回去呀!这里不是我的家呀!’我也不知道他指的家是哪里,作为家属,你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又不认得你,好像我们都是坏人一样。
”现在薛舒父亲的照顾方式是老伴24小时不离身,每天有钟点工去帮忙做一些杂事。
“妈妈请的是钟点工而不是24小时保姆,也是出于对经济的考虑,不愿加重孩子的负担。
“有时为了让父亲能够安静一些,会给他吃一些镇静类的药物。
”薛舒叹了口气,“人是安静了,但状态并不好。
”另一边,今年5月,于是的父亲在养老院里去世了。
“过年以后,反复几个月发烧,到4月底,吊盐水也无法退烧了。
主要原因是他的痰咳不出来,连喝水都会呛着,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咳痰的动作,可他的大脑给不了这个动作了。
我姐姐是医生,她说阿尔茨海默症老人最后的结局,大多如此。
所有的大脑机能退化,一个个器官的控制力衰退,水和药都进不去,恶化得非常快。
”于是说。
在这个疾病的最后阶段,老人会陷入呆滞,表情冷漠,嗜睡,也无法步行,长期坐卧。
最后几个月,于是每隔一天都会去看他——“很难过,因为完全帮不上忙,我去看他,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走合适,因为他也不会理睬你。
他没有表情,但我觉得,他并不高兴,整个人的状态都很呆滞。
”有一天傍晚,于是离开之前对父亲说,“爸爸,我们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我如果能祈祷,我就跟妈妈、跟菩萨讲,希望能让你少受一点罪,爸爸,太受罪了。
”父亲仍是无动于衷,于是没有说出的后半句是,“这样的病,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好留恋的……”第二天傍晚,老人走了。
根据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数据,上海65岁以上老人中认知障碍症的患病率已经达到6%,而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1.4%的速度上升。
2013年,上海的65岁以上人口已占到常住人口的10%,据此估算,目前上海已经有将近20万认知障碍症老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障碍症的患病风险会大幅度提高,根据上述数据,上海8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已经达到30%。
罗伯特·杨说,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患有认知障碍症人数最多的国家,患者预计有1000万人。
但同时,这个疾病在政府以及公众中的认知度却远远不足。
认知障碍症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65岁以上人口花费最高昂的疾病。
其负担主要来自漫长病程中的照顾与护理。
另一方面,研究已证明,对认知障碍症老人,优质护理可起到延缓病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