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提问方法点滴积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提问方法的点滴积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就告诉我们:智者善问巧问。语文教学中,善问巧问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提问,既是诱发学生登入科学殿堂的先导,又是促进学生探索真理的动力。

目前尽管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代替了传统的教

学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体现得越来越好。然而,仍有部分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很多问题。或提问过于简单,或提问过于空泛、难度大,或提问没有新意,篇篇雷同,这些做法,都极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及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设计。从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的实际出发,找出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坎”上。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课文中往往有许多看似前后矛盾或使人迷惑不解的内容,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种种矛盾,而含有矛盾的问题往往是具有思维力度,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类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乐于探究。因此,教师提问要选准突破口,使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冲突”,并产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的(问题)的愿望,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习的兴趣也就产生了。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寻找答案。本来看似一篇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师要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荒唐的问题就为学生设置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很自然引导学生认真的研读课文。可见抓住问题的关键,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二、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缺乏启发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假如我们以“曲问”(拐个弯儿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众所周知,钱梦龙先生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在讲“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含义时,不是直接解释,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疑惑之余,悟出“且”为“将近”的意思。就“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句中的“孀”与“遗”两字,这样提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牢固掌握两个字的含义。运用“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

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拐个弯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予以否定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天早晨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师设置的“曲问”以及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所以说,这种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甚至能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此,这种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分层设计,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才能从深层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把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是“变”,然后再问:他变到什么程度?学生纷纷回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他变来变

去,但有一点没变的是什么?由于有了前面的铺设,学生可以很容易地答出:“见风使舵”。最后,教师顺势利导,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很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运转。

四、彼此联系,发散思维

在课堂的提问中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既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素来都将鲁提辖作为见义勇为的英雄加以肯定。教师提问“你认为鲁提辖是怎样的好汉?”学生大多会回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除暴安良……”答案是基本一致的,没有难度,更缺乏启迪性。但如果将问题换为“你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课文中的鲁提辖是真正的英雄吗?”就很自然地引发了同学们对于“英雄”与“好汉”的界定,有学生思考后认为:“鲁提辖虽有正义感,但他做事过于鲁莽、不计后果,算得上绿林好汉却称不上英雄。”这时教师再进一步提问:“《水浒》中的另外一个人物——林冲应该说比鲁提辖细致、有谋略,而且一身正气,那么他可以算得上英雄吗?”这一提问既是对于上面问题的深入探讨与肯定,又引发了新的思考,即《水浒》中人物形象的个性与共性,一百单八将都是好汉却个个不同,使学生在熟悉课文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体会到作家塑造人物的神奇技巧。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

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再如学了《岳阳楼记》后,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表达了他阔大的胸襟,抒发了远大的政治抱负。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历史上哪些“先忧后乐”的人呢?学生会联想到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拒绝降元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弃医从文、用笔唤醒愚弱国民灵魂的文学巨匠鲁迅,以解救中国人民的苦难为己任,寻求真理,在革命战争年代,不惜流血牺牲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几个发散思维的提问把阅读、写作与做人联系起来。既训练了学生横向思维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孔子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适合学生口味的课堂提问,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使“提问”这一课堂教学中古老而长青的方法,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更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