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科技之光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酚全部溶解, 苯酚溶解度受
溶液变澄清
温度影响较大
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1.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2.露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而显粉红色。 3.熔点较低,为43℃
4.常温时,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当温度高于65℃时, 能跟水互溶;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5.苯酚有毒,可用于医院消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 腐蚀作用,使用时要小心!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 酒精洗涤。实验后剩余的苯酚溶液不能随意倒掉,应专门 回收处理。
我们走进医院的病房,也往往会闻 到这么一股特殊气味,你知道这是 什么物质的气味吗?
连州中学化学组 陈卫强
一、认识苯酚的分子结构
1.分子式: C6H6O
2.结构式: 3. 结构简式:
OH
OH
感知苯酚的物理性质
1.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2.露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而显粉红色。 3.熔点较低,为43℃
小结
一、苯酚的分子结构 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三、苯酚的主要化学特性: 1、酚羟基的弱酸性 2、苯环上的取代(邻、对位) 3、显色反应 四、苯酚的用途
酚类与苯酚的性质相似
问题探讨:
前面已经学过苯不溶于水,乙醇极 易溶于水,那么同时具有苯环和羟 基的苯酚的溶解性又如何呢?
实验探究一: 苯酚的溶解性
注意:应配置约1520ml苯酚溶液以供后 面的实验使用。
实验条件
现象
结论
取少量苯酚置 于小烧杯中往 其中加蒸馏水
用试管取约 2ml上述苯酚 溶液进行加热
苯酚部分溶于 常温下苯酚溶 水,溶液浑浊 解度比较小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第四单 元 第二课《感受科技之光》
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课 感受科技之光
问:1、这两幅图讲了我国发生的什么重大事 情?
2、你看了这两幅图有何感受?
材料: 锯子是怎么被发明的
战国时期的鲁班,有一次接受了一个宏伟宫殿的建筑任 务,为此需要大量树木,用斧头砍太慢,怎么办?他去山 上伐木,不小心被一种带锯齿的草划伤,他想这种草都能 将皮肤划伤,如果用铁皮做成锯齿状岂不非常锋利,于是 锯子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
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 使用
新兴产业: 纺织,机器制造, 冶金,采煤,交通 运输
内燃机的发展,电 力广泛应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 微电子技术和宇航技 术的发展
基础工业,重工业,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
能源工业
航空航天、高分子合成
化学、激光、生物工程
启示:
1、每一次新的科技革命都会带动一系列新兴产业问世,影响产 业结构的改变。2、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 力,促进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水陆两栖的房屋可能成为新的诺 亚方舟
廉价、可以发光的塑料薄片
超轻型汽车
不可能的任务: 实验一:水与火相融
要求:在水中点燃蜡烛,蜡烛燃尽,不熄灭。
实验二:小创造、小发明
要求1、使蜡烛的燃烧更加安全;2、使桌面在蜡烛燃烧时 不被烛油污染;3、使蜡烛在燃烧后不留下任何的残渣;4、 所作的创造发明必须同时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遇FeCl3溶液显紫色,利用这一反 应可用于检验苯酚或Fe3+的存在。
四、苯酚的用途
• 1.制酚醛树脂、合成纤维、医药、染料、农药 • 2.可用于环境消毒 • 3.可制成洗剂和软膏,有杀菌、止痛作用 • 4.是合成阿司匹灵的原料 • 注:Aspirin成分为乙酰水杨酸
• 因此,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白色不溶于水
结论:苯酚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该实验非常灵敏,常用于 苯酚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思考与交流
苯酚和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说明什么?
苯酚分子里的苯环受羟基的影响容易 发生取代反应(羟基的邻位和对位)
【实验探究四】 苯酚的显色反应
用试管取少量苯酚稀溶液,滴加1-2 滴FeCl3溶液,观察现象。
结论:
如果在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会有什
么现象呢?
现象:变浑浊
结论
苯酚有酸性,但酸性比醋酸、碳 酸都弱,因此苯酚又叫石碳酸。
过渡
羟基受苯环的影响,使羟基活 化,所以苯酚显酸性。
那么苯环会不会受羟基的影响呢?在前 面我们已经学过苯不与溴水反应,那么 苯酚是不是也不会和溴水反应呢?
【实验探究三】 用试管取少量苯酚稀溶 液,滴加浓溴水,观察现象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材料
人类在挖石头是为了省力,用一根棍子 找一贯支点,使用了杠杆原理。
随着杠杆原理的发展,人们制造出了 挖掘机。
结论 技术中有科学
科学产生技术
科学中有技术
联系
科学与技术 是密切相关

技术也产生科学
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起始年代: 18世纪60至7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问:看了这则材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科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等客观规 律的知识体系以及创建这个知识体系的社会 活动。科学的任务是发现规律,提出理论, 认识世界,解释世界。
技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 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 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沐浴科技之光的现代生活
享用的科技成果
带来的便利
冰箱 洗衣机 空调 电视机 热水器 电话
……
有利于食物的保鲜、储存 便于减轻劳动的负担,提高洗衣的效率 改善生活、工作的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使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生活 消除疲劳,方便生活 便于人们进行交流,掌握信息
……
思维放飞: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未来的生活将是怎么样的?
三、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二:苯酚酸碱性的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或原因) 原理 解释
用pH试纸测 苯酚溶液的 pH值
在浑浊的苯酚溶液 滴加适量NaOH溶 液
在澄清苯酚钠溶液 滴加适量醋酸溶液
溶液pH值 苯酚具有酸性 为5-6之间 溶液变澄清 苯酚具有酸性 溶液变浑浊 苯酚具有弱酸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反应原理:
酸性本质
原因:苯酚中的羟基受苯环的影响,而
导致羟基上的氢氧键容易断裂, 从而电离出H+。
反应原理:
反应原理
CH3COOH+
CH3COONa
问题探究:
已知:H2CO3 K1=4.3×10-7 HCO3— K2=5.6×10-11
K=1.28×10-10
比较这三者的酸性强弱
酸性:H2CO3 >
>H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